一、茶多糖药效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莫琼,韦迪,俞春林,郝二伟,覃文慧[1](2021)在《茶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检索有关山茶属植物茶叶及其相关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文献发现,关于茶叶降血脂和降血糖的功效研究较多,但对其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仍未明确。而对于茶叶品类来说,普洱茶和茯砖茶的研究较多;对于白茶和黄茶的相关研究文献鲜少。本文综述了山茶属植物茶叶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刘沁如,向茗,瞿昊宇,陈光宇,谢梦洲[2](2021)在《陈皮黑茶颗粒提取工艺条件对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陈皮、黑茶的提取工艺条件对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参数,为陈皮黑茶颗粒提取工艺及降糖降脂作用的药效学实验提供依据。方法:以降糖降脂活性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及茶多糖、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探索不同提取工艺条件对各降糖降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降糖降脂活性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及橘皮素的含量,硫酸-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降糖降脂活性成分茶多糖的含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陈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回流提取加入药材量35倍的70%乙醇,浸泡1.0h,回流提取1.5h;第二次提取加入30倍的70%乙醇,回流提取1.0h。黑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回流提取加入药材量25倍的水,浸泡1.5h,回流提取1.0h;第二次提取加入25倍的水,回流提取0.5h,回流温度均为100℃。结论: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制备的陈皮、黑茶提取物其降糖降脂活性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及茶多糖等的含量最高,该研究可为后续中试放大和降糖降脂作用的药效学实验提供依据。
王豪,李厚峄,洪叶,杨欢,燕宇,魏锐,董好岩[3](2021)在《茶叶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茶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防治中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包括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抗龋齿、保肝、降糖都诸多活性,以期为茶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刘静,唐庆九,张劲松,冯杰,刘艳芳[4](2022)在《多糖指纹图谱分析及谱效关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评价复杂体系中各化学成分的综合性方法,在中草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糖指纹图谱可通过色谱和光谱技术表征多糖的结构特征,同时可结合活性评价探究多糖的谱效关系,常作为多糖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表征多糖结构的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图谱)以及分析多糖分子量分布(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和水解产物的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高效薄层色谱、凝胶电泳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多糖的谱效关系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续的多糖指纹图谱研究和多糖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多糖的开发利用。
李佳川,李思颖,王优,汪窝牛[5](2021)在《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藤茶是民族地区民间习用的药食保健茶.我国藤茶植物资源丰富,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酚类、氨基酸类、多糖、甾体类、挥发油等成分,极具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和药用价值.近年来,藤茶在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藤茶的品质和质量评价成了其开发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本草专着、医书古籍、专利、植物志和电子文献等相关资料,在对藤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同属植物亲缘学关系、传统功效、传统药性、临床新用途、化学成分可测性等几方面对藤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藤茶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娅琳[6](2021)在《粗老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及肝脏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从粗老茶叶中提取WECOT、COTCP的最佳提取工艺,对WECOT、COTCP中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检测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并探究WECOT、COTCP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及内脏器官的作用。[方法]采用水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WECOT的最佳提取工艺,水提醇沉法提取COTCP。直接干燥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水分含量,福林酚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茶多酚含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蛋白质含量,蒽酮-硫酸法测定COTCP中的中性多糖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定COTCP中的酸性多糖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茶色素含量,ICP-MS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重金属含量,LC-MS、GC-MS法测定WECOT、COTCP中的农药残留量。通过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考察WECOT、COTCP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饮水饮食量、器官指数的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的血清转氨酶、血脂四项,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的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β细胞相关功能指数。[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得到WECOT的最佳提取条件,水提醇沉法得到COTCP的最佳提取条件;直接干燥法测定得到WECOT中的水分含量为0.65%,COTCP中的水分含量为1.00%;福林酚法测定得到WECOT中茶多酚的含量为21.83%,COTCP中茶多酚的含量为0.25%;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得到WECOT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13%,COTCP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0.13%;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得到WECOT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17%,COTCP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30%;蒽酮-硫酸法测定COTCP的中性多糖含量为6.40%;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得到COTCP的酸性多糖含量为4.6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WECOT中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分别0.37%、6.85%、28.73%;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COTCP中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分别0.15%、0.90%、27.27%;ICP-MS 法测定得到 WECOT、COTCP 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限度,符合标准规定;LC-MS、GC-MS法测定得到WECOT、COTCP中的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限度,符合标准规定。WECOT、COTCP对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WECOT组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1、P<0.01、P<0.01),且高、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而高、中、低COTCP组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剂量WECOT组有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改善糖耐量的作用(P<0.01、P<0.05)。高、中剂量WECOT组,高、中、低剂量COTCP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总胆固醇(P<0.05);低剂量WECOT组,中、低剂量COTCP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WECOT、COTCP均不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VLDL。高、中、低剂量WECOT组能升高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但没有统计学差异。高、中、低剂量WECOT还能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P<0.05),COTCP组对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无改善作用。WECOT高、中剂量组能使糖尿病小鼠的肝脏指数降低(P<0.05);与正常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没有统计学差异;高剂量WECOT组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ALT(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小鼠的AST、GGT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WECOT组能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的症状,中、低剂量WECOT组,COTCP组均没有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的作用。WECOT、COTCP组均没有改善糖尿病小鼠体重减轻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从粗老茶叶中提取WECOT、COTCP的最佳工艺,并通过含量测定,发现WECOT是一种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茶色素等物质的混合物,COTCP中茶多酚、茶色素的含量明显减少。WECOT、COTCP中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限度,符合标准规定。WECOT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机体的葡萄糖耐量,升高血清胰岛素,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还会引发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肝脏的损伤,模型组的CHO、TG和VLDL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WECOT不仅可降低CHO、TG,还可降低ALT,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脏指数,保护肝脏,同时还能缓解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多尿症状。COTCP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CHO、TG,但没有降低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三多一少”症状、保护肝脏的作用。
梁木子[7](2021)在《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就古医籍中和现代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其养生理论相关条文进行辨析收集、归纳整理,探讨茶叶的历史源流、茶叶养生的历史概况、茶叶的品种和分类、性味和功效、体质配伍、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及合理饮茶等,以明确茶叶体质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原则等,个性化指导茶叶养生。研究目的:归纳整理历代古籍文献中关于茶性、茶效的记载,探究茶叶体质养生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茶叶体质养生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意义:1.可以进一步弄清茶叶的性、味、归经等问题。2.研究茶叶养生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指导健康用茶。3.研究茶叶体质养生理论有助于指导辨体用茶。4.研究茶叶养生是为了探究茶叶的有效成分对健康的影响。5.研究茶叶养生有助于茶产品的研发,有助于茶市场的发展。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古籍中包含性味功效涉茶文字。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以“茶与体质”、“茶”、“茶养生”、“茶与慢病”为主题或关键词,分别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三大知识库中茶叶性味、药效、药理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历代医书、本草、茶书文献中含“茶”、“茗”、“荼”、“木荼”等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茶叶对人体的影响。其中主治病证分类主要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疾病分类方法,体质辨识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探讨茶叶的体质养生理论。建立excel表格,按成书年代、书名章节、茶名、茶性、茶味、归经、功效、宜忌,逐条整理、记录相关文献资料。后期分析其相关主治疾病、与适用体质。研究结果:按上述步骤查找,查找到相关文献约2k余篇。古籍中与茶相关记载共104处,其中红茶有21处,黄茶有8处,黑茶有10处,白茶有4处,青茶有9处,绿茶有52处。涉及茶或含茶药方约有87个,无论是组方还是单味用茶,凡涉及茶与疾病治疗相关的文献都算在其中。其中红茶有方17个,黄茶有7个,黑茶有7个,白茶有4个,青茶有8个,绿茶有42个,详见附表。茶叶的使用价值涉及到四个变化阶段:祭品、菜食、药用、饮用。茶叶的使用,始于周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现代多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味甘,有治眼疾(眼圈生泡)、消脂去腻、和胃消滞、下气利导、解暑疗烦、悦志、醒睡、清热解毒的功效,归经为肝、胃、胆。黄茶性略凉,有辟秽,行气化湿,固卫的功效,归肺胃两经。黑茶性多温,有消食解腻、化痰宽肠、清胃生津、辟瘴透邪、涩肠止痢、醒酒、温中化滞等多种功效,归肺胃经,络肠。白茶性凉,可以清热透疹,入肺经。青茶性平,可以清利头目,芳香避秽,入肝肺两经。绿茶性寒凉,有解表、清利头目、生津止渴解暑、杀菌消毒、去腻消滞醒酒、除烦、醒神醒睡的功效,入肝、肺、胃、肾,络肠、膀胱。平和质饮用各类茶皆可但不能饮用过多以免引起阴阳失衡,或者是饮用平性茶青茶。气虚体质选茶时要选择偏温阳性的茶,如红茶类。阳虚体质选择温热性茶,熟普洱茶或安化黑茶、西路边茶、六堡茶等黑茶。对于因实导致的瘀血体质,应当选择高品质的绿茶;而对于因虚导致的瘀血体质,可以选择平性茶比如轻发酵的青茶,黄茶,而不选择黑茶、红茶类。如果血虚严重的话,则不建议饮茶,防止因饮茶造成的贫血,从而加重病情。湿热体质选性质寒凉的绿茶、略凉的黄茶、凉润的白茶,或者是选择轻发酵青茶,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青茶。阴虚体质选择寒凉性茶,每类茶叶都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就是绿茶、白茶类,也可以选用黄茶、轻发酵青茶类,但是要慎重选择重发酵青茶类、红茶类、黑茶类。如果体质痰湿,则可以选择绿茶、白茶、黄茶。要注意不能饮用凉茶。气郁体质建议饮用温热性茶,如红茶。特秉体质不过量饮茶。研究结论:1.茶叶有不同的类别,茶叶有性味。2.茶叶性味有别,茶效有异。3.体质不同,选茶不同。4.合理饮茶,要三因制宜;健康饮茶,要适时适量适温;特殊情况,不宜饮茶
金海燕,沈璐,苏同生,万兆新[8](2020)在《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叶是起源于我国的健康饮品,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叶中活性成分的降血糖作用及复合降糖茶的有关研究,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面。
何玉凤[9](2020)在《利用茶多糖或BSA制备纳米CuET及其抑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SF是一种治疗酒精依赖症的药物,DEDTC是DSF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DEDTC(或DSF)具有抑癌作用,当DEDTC与铜按照2:1的比例结合形成CuET以后的抑癌效果更显着。但是DEDTC和铜在水中互不相溶,容易生成沉淀,因为存在溶解性问题,所以动物实验只能采用分开给药的方式。这种分开给药的方式就会造成DEDTC与铜在动物体内的比例不固定,两者盲目结合,所以无法判断体内形成多少CuET,这就阻碍了我们认识CuET的安全性与疗效。尽管CuET潜力巨大但却无法进入临床前药理与毒理评价。因此,CuET的溶解性问题丞待解决,而运用纳米技术将CuET制备成纳米颗粒是解决其溶解性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茶多糖是茶叶中的糖类或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一类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茶多糖因为其毒性极低,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功效,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材料。近年来开始出现茶多糖用于纳米制备的研究,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利用茶多糖制备出纳米CuET,从而解决其不溶性问题。另一方面,牛血清白蛋白(BSA),因其具有易溶于水,无毒性,无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先集聚在肿瘤组织中,能够生物降解,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就是利用BSA制备出纳米材料,BSA因此也被认为是理想的纳米分散剂。基于上述原由,我们首次利用茶多糖或BSA作为纳米分散剂制备出纳米CuET,并对该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和稳定性分析以及对其安全性和药理药效做出评价。此外,我们还利用制备的纳米CuET,初步研究了其与茶氨酸联合使用后的抑癌效果。本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茶多糖或BSA制备出纳米CuET,两种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别约为81 nm和20 nm。接下来,我们对制备的两种纳米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放在室温环境下,温度在4℃时,纳米CuET的尺寸、Zeta电位和PDI指标都显示在低温环境下更加稳定。在研究制备的纳米CuET的抑癌效果时,我们主要从细胞层面上通过细胞毒实验、克隆实验和划痕实验对两种纳米材料的抑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效果显着,且两种材料的给药剂量相当。最后,我们利用TCA8113细胞研究了两种材料对细胞内的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处理7 h后细胞后的GSH含量明显下降。(2)接下来我们利用BSA制备的纳米CuET研究了其抑癌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在动物上的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以及对利用H22细胞建立的癌症模型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在细胞实验上,纳米CuET主要能够调动凋亡相关蛋白γ-H2AX、Cl-caspase 3、Cl-PARP、p21等的表达,抑制了NFκB/P65和PI3K的表达,此外,纳米CuET处理后促进了蛋白泛素化表达。在动物实验上,我们首先研究了纳米CuET的给药安全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在单针腹腔给药0.4和0.6 mg Cu/kg体重剂量7天后,0.6 mg Cu/kg剂量的小鼠出现毒副反应;连续7天腹腔给药0.3和0.4 mg Cu/kg体重剂量后发现0.4 mg Cu/kg剂量致使小鼠出现毒性反应。利用研究出的给药剂量,我们接下来研究了纳米CuET在无毒剂量下对小鼠H22肝腹水模型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纳米CuET对该模型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同样地,给药后的小鼠H22细胞内的GSH含量明显下降,并且也能够调动凋亡相关蛋白并抑制促生长的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使蛋白泛素化表达。(3)最后,我们利用Hep G2细胞通过细胞毒实验和克隆实验初步研究了茶氨酸对BSA制备的纳米CuET抑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细胞毒实验上茶氨酸本身产生的细胞毒低,但是能够加强纳米CuET对细胞增殖的杀伤效果,同时,在克隆实验上结果显示5 m M的茶氨酸不抑制细胞集落的生成,但是能够促进纳米CuET对细胞集落生成的抑制效果。这样的结果初步表明,茶氨酸能够加强纳米CuET的抑癌效果。
麦嘉妮[10](2019)在《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的谱效关系。(2)建立同时测定龙眼叶中5种成分(没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并评价该法用于龙眼叶质量控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3)研究龙眼叶活性部位含药血清的抗氧化作用,并通过鉴别龙眼叶的入血成分探讨龙眼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采用DPPH法测定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和荧光淬灭光谱法研究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建立龙眼叶5个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其谱效关系。(2)确定槲皮素为内参物,分别以UPLC、HPLC进行分析,采用2种校正方法建立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木犀草素、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f)定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差异以验证其准确性。(3)(1)初步筛选出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EFD)作为活性部位,大鼠ig EFD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考察EFD及其含药血清对O2-·和·OH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对H2O2诱导小鼠氧化溶血和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2)采用UPLC-Q-TOF-MS/MS高分辨液质联用法,对EFD及给药后大鼠血清样品进行分离后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进行总离子检测、二级碎片离子扫描,初步鉴定龙眼叶提取物体在大鼠血中原型成分及代谢成分。结果:(1)结果表明龙眼叶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并能显着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基于灰关联分析模型的谱效分析表明对抗氧化作用贡献较大的是18、1、22(槲皮素)号峰,对酶活性抑制贡献较大的是5、6、8、16、7号峰;而在Pearson相关分析与抗氧化相关性较强的是14(没食子酸乙酯)、18号峰,与酶活性抑制相关性较强的是16、8、18、7、5号峰。(2)在线性范围内,采用UPLC系统测得各成分f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0.397、f槲皮素/紫云英苷=0.486、f槲皮素/木犀草素=0.813、f槲皮素/山柰酚=0.902,HPLC系统测得各成分f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0.379、f槲皮素/紫云英苷=0.476、f槲皮素/木犀草素=0.798、f槲皮素/山柰酚=0.891,且耐用性良好(RSD<2.28%);不同系统和不同的定量方法对10个产地的龙眼叶中5种成分含量测定的结果相关性显着(相关系数>0.97)。(3)(1)与空白组比较,EFD及含药血清对O2-·和·OH两种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P<0.05),且清除率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稀释倍数的含药血清对小鼠红细胞溶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能有效减少小鼠肝微粒体产生的MDA含量(P<0.05)。(2)从含药血清中初步鉴定了共17个药源性成分,其中有1个原型成分曾从龙眼叶的提取物中得到分离,其余多为原型成分的苷元代谢产物。结论:(1)龙眼叶具有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峰主要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富集。(2)本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用于龙眼叶的质量控制合理、可行,作为一种质量控制的新模式可在缺少对照品或仪器的情况下提供多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3)EFD含药血清中含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初步确定了没食子乙酯、槲皮素、槲皮苷、木犀草素等成分可能为龙眼叶降血糖活性的物质基础。
二、茶多糖药效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多糖药效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降脂减重 |
1.1 影响机体宏观表型 |
1.2 改善机体血脂异常 |
1.3 调节血脂代谢 |
1.3.1 抑制脂质积累 |
1.3.2 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 |
1.3.3 抑制脂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
1.3.4 促进脂肪(酸)氧化 |
1.3.5 其他途径 |
1.4 抑制细胞增殖、分化和促进细胞凋亡 |
2 降血糖 |
3 保肝护肝 |
4 抗氧化 |
5 调节肠道菌群 |
6 抗炎 |
7 保护心脑血管 |
8 抗肿瘤 |
9 结语 |
(2)陈皮黑茶颗粒提取工艺条件对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橙皮苷、川陈皮素及橘皮素的HPLC测量方法[11] |
2.1.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1.4 测定 |
2.2 陈皮提取工艺条件[12-14] |
2.2.1 陈皮提取基本方法 |
2.2.2 陈皮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2.2.3 陈皮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及结果 |
2.3 硫酸-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黑茶中茶多糖的含量 |
2.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15] |
2.4 黑茶水提工艺条件研究[17-18] |
2.4.1 黑茶提取基本方法 |
2.4.2 黑茶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2.4.3 黑茶水提工艺的验证试验及结果 |
3 讨论 |
(3)茶叶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3 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
4 抗肿瘤活性 |
5 抗炎活性 |
6 抗氧化活性 |
7 抗辐射活性 |
8 利尿活性 |
9 降糖活性 |
10 保肝活性 |
11 抗疲劳作用 |
12 抗龋齿作用 |
13 其他活性 |
(5)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分布现状 |
2 化学成分 |
2.1 黄酮类 |
2.2 酚类 |
2.3 多糖 |
2.4 甾体类 |
2.5 挥发油类 |
2.6 营养成分 |
3 药理作用 |
3.1 抗氧化作用 |
3.2 抑菌防腐作用 |
3.3 抗肿瘤作用 |
3.4 抗炎镇痛、祛痰止咳 |
3.5 降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
3.6 保肝护肝 |
3.7 免疫增强作用 |
3.8 心血管保护作用 |
3.9 其他作用 |
4 藤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
4.1 基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3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4 基于新的药效用途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5 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6 基于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成分含量变化的Q-marker预测分析 |
4.7 基于不同加工方式成分含量变化的Q-marker预测分析 |
5 结语 |
(6)粗老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及肝脏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粗老茶叶提取物的制备 |
前言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粗老茶叶水提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
2.1.1 单因素实验 |
2.1.2 粗老茶叶水提物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2.1.3 真空冷冻干燥条件 |
2.2 粗老茶叶粗多糖的制备 |
3 结果 |
3.1 粗老茶叶水提物的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3.1.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1.2 正交实验结果 |
3.2 粗老茶叶粗多糖最佳醇沉浓度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粗老茶叶提取物的成分含量测定 |
前言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 中性多糖含量测定 |
2.6 酸性多糖含量测定 |
2.7 茶色素含量的测定 |
2.8 重金属含量测定 |
2.9 农药残留量测定 |
3 结果 |
3.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3.3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3.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5 中性多糖含量测定 |
3.6 酸性多糖含量测定 |
3.7 茶色素含量测定 |
3.8 重金属含量测定 |
3.9 农药残留量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及肝脏保护作用 |
前言 |
1 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剂量设计 |
2.2 溶液配制 |
2.3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动物分组及给药 |
2.5 血糖测定 |
2.6 糖耐量(OGTT)试验 |
2.7 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胰岛素(INS)含量 |
2.8 血脂四项测定 |
2.9 血清中ALT、AST、GGT含量测定 |
2.10 脏器指数测定 |
2.11 体重、饮水、饮食量监测 |
2.1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3.2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3.3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
3.4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3.5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ALT、AST、GGT含量的影响 |
3.6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3.7 粗老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饮水、饮食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茶叶中活性成分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茶叶养生的概念 |
1.1 茶的概念 |
1.2 茶叶的概念 |
1.3 养生的概念 |
1.4 茶叶养生内涵 |
2 茶叶的品种 |
2.1 茶叶的种类及分类方法 |
2.2 近现代中国名茶举隅 |
2.3 域外茶叶的传播历程与名茶举隅 |
3 研究茶叶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茶叶与茶叶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
1 远古至春秋时期 |
2 秦汉时期 |
3 唐及五代时期 |
4 宋金元时期 |
5 明清时期 |
6 近代时期 |
第三部分 历代文献关于茶性、茶效记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关键词选择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文献整理汇总 |
2 茶叶的性味、功效分析 |
2.1 红茶性味、功效分析 |
2.2 黄茶性味、功效分析 |
2.3 黑茶性味、功效分析 |
2.4 白茶性味、功效分析 |
2.5 青茶性味、功效分析 |
2.6 绿茶性味、功效分析 |
第四部分 不同体质的茶叶养生 |
1 中医体质学说 |
1.1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
1.2 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沿革 |
1.3 体质的分类方法 |
1.4 中医体质学说对茶叶养生的意义 |
2 九种体质的茶叶养生方法 |
2.1 平和体质的茶叶养生 |
2.2 气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3 阳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4 血瘀体质的茶叶养生 |
2.5 痰湿体质的茶叶养生 |
2.6 湿热体质的茶叶养生 |
2.7 气郁体质的茶叶养生 |
2.8 阴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9 特禀体质的茶叶养生 |
3 九种体质用茶分类表 |
第五部分 茶叶养生的现代研究 |
1 茶叶的现代有效成分研究 |
1.1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 茶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
1.3 茶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
1.4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
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探究 |
2.1 茶叶内的有害物质指什么? |
2.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浸出规律 |
第六部分 合理饮茶与茶叶养生 |
1 茶在养生中常用的方法 |
1.1 茶叶的药用 |
1.2 茶叶的食用 |
1.3 茶叶的饮用 |
2 三因制宜的茶叶养生 |
2.1 不同人群的茶叶养生 |
2.2 不同季节的茶叶养生 |
2.3 不同地域的茶叶养生 |
2.4 不同年龄、季节、地域用茶分类表(表一、表二、表三) |
3 健康的饮茶方式 |
3.1 适时饮茶 |
3.2 适量饮茶 |
3.3 适温饮茶 |
4 饮茶禁忌 |
4.1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食物 |
4.2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药物 |
4.3 不适宜饮茶的特殊人群 |
总绪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中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研究 |
1.1 茶多糖的降糖机制研究 |
1.2 茶多酚的的降糖机制研究 |
1.3 茶色素的降糖作用研究 |
2 复合降糖茶降血糖作用研究 |
3 小结 |
(9)利用茶多糖或BSA制备纳米CuET及其抑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利用茶多糖和BSA制备纳米CuET |
1.2.2 两种纳米CuET材料对TCA8113 细胞的抑制效果研究 |
1.2.3 BSA-CuETNPs抑癌机制研究 |
1.2.4 BSA-CuETNPs对 HepG2 细胞的抑制效果 |
1.2.5 BSA-CuETNPs对 H22 细胞的抑制效果 |
1.2.6 茶氨酸对BSA-CuETNPs抑癌作用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纳米CuET的制备 |
2.3 动物实验 |
2.3.1 动物与细胞 |
2.3.2 动物实验设计 |
2.4 生物指标检测 |
2.4.1 细胞毒检测 |
2.4.2 克隆实验 |
2.4.3 划痕实验 |
2.4.4 细胞蛋白含量测定 |
2.4.5 免疫印迹实验 |
2.4.6 GSH检测 |
2.4.7 活性氧(ROS)检测 |
2.4.8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检测 |
2.4.9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检测 |
2.4.10 血清中尿素氮(BUN)检测 |
2.4.11 血清中肌酐(Cr)检测 |
2.4.12 血常规检测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PS-CuETNPs的制备 |
3.1.1 TPS-CuETNPs的制备与粒径检测 |
3.1.2 TPS-CuETNPs的稳定性研究 |
3.2 BSA-CuETNPs的制备 |
3.2.1 BSA-CuETNPs的制备与粒径检测 |
3.2.2 BSA-CuETNPs的稳定性研究 |
3.3 两种纳米材料抑制TCA8113细胞的抑癌效果研究 |
3.3.1 两种纳米制剂对TCA8113细胞的细胞毒的影响 |
3.3.2 两种纳米制剂对TCA8113细胞集落生成的影响 |
3.3.3 两种制剂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3.3.4 两种纳米CuETNPs对 GSH含量的影响 |
3.4 BSA-CuETNPs的抑癌机制研究 |
3.4.1 BSA-CuETNPs和 GSH反应产生ROS研究 |
3.4.2 BSA-CuETNPs在细胞上的抑癌机制 |
3.4.3 BSA-CuETNPs对小鼠H22 肝腹水癌的抑癌效果和机制研究 |
3.5 关于茶氨酸增强BSA-CuETNPs抑癌效果的初步研究 |
3.5.1 茶氨酸增强BSA-CuETNPs对 HepG2 细胞的抑制效果 |
3.5.2 茶氨酸增强BSA-CuETNPs对细胞集落生成的抑制效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龙眼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 |
2.1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制备 |
2.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
2.3 FRAP法测定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总抗氧化能力 |
3 结果 |
3.1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总抗氧化能力 |
3.3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龙眼叶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 方法学考察 |
3.1 精密度试验 |
3.2 重复性试验 |
3.3 稳定性试验 |
4 指纹图谱的建立 |
4.1 参照色谱峰的建立 |
4.2 龙眼叶各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采集 |
4.3 指纹图谱与共有峰的确定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龙眼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1 龙眼叶抗2 型糖尿病药效作用研究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谱-效”相关分析 |
3.1 标定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特征峰 |
3.2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UPLC/HPLC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测定龙眼叶中5 种成分的含量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相对校正因子的确定 |
2.5 系统适应性及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评价 |
2.6 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龙眼叶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第一节 龙眼叶抗氧化血清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统计学分析 |
2.2 含药血清的制备 |
2.3 Fenton-邻二氮菲法测定EFD及含药血清对·OH的清除率 |
2.4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EFD及含药血清对O~(2-)·的清除率 |
2.5 H_2O_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实验 |
2.6 TBA法测定小鼠肝微粒体产生的MDA含量 |
3 讨论 |
第二节 龙眼叶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含药血清制备方法的考察 |
2.2 样品制备方法、色谱条件的确定 |
3 方法学考察 |
3.1 精密度试验 |
3.2 重复性试验 |
3.3 稳定性实试验 |
4 讨论 |
第三节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入血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 |
2.4 龙眼叶提取物的制备与化学成分分析 |
2.5 含药血清的制备与化学成分分析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四种天然成分治疗糖尿病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茶多糖药效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莫琼,韦迪,俞春林,郝二伟,覃文慧. 茶叶通讯, 2021(04)
- [2]陈皮黑茶颗粒提取工艺条件对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影响[J]. 刘沁如,向茗,瞿昊宇,陈光宇,谢梦洲. 亚太传统医药, 2021(12)
- [3]茶叶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王豪,李厚峄,洪叶,杨欢,燕宇,魏锐,董好岩. 蚕桑茶叶通讯, 2021(05)
- [4]多糖指纹图谱分析及谱效关系研究进展[J]. 刘静,唐庆九,张劲松,冯杰,刘艳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 [5]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J]. 李佳川,李思颖,王优,汪窝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6]粗老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及肝脏保护作用[D]. 李娅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7]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D]. 梁木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茶叶及其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J]. 金海燕,沈璐,苏同生,万兆新. 陕西农业科学, 2020(08)
- [9]利用茶多糖或BSA制备纳米CuET及其抑癌作用研究[D]. 何玉凤.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10]龙眼叶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D]. 麦嘉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