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远[1](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提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陈维[2](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王剑平[3](2020)在《大药坑金矿床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模式》文中认为大药坑金矿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北东向建瓯-政和成矿带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的闽中裂谷带中西部。古-中元古代以来,区域内经历了古陆块形成、裂解、拼合,被动大陆边缘,进而演化为活动大陆边缘。区域内构造-岩浆活动复杂,为区内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对大药坑金矿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年代学等研究,确定矿床成因、成岩成矿年龄,讨论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构造环境,进而建立大药坑金矿成矿模式。本文取得成果如下:1.大药坑金矿矿体主要受断层构造控制产状与断裂、裂隙产状基本一致。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硫化物和氧化物。矿化类型较多,成矿阶段可划分为5个阶段。2.大药坑金矿矿区内脉岩发育,类型较多。脉岩岩浆的形成与中国东部中生代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有关。脉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板片碰撞挤压后期的局部伸展和隆升作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成矿前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76.5±4.0)Ma;成矿期石英正长斑岩的主体成岩年龄为(119.3±2.5)Ma;成矿后脉岩成岩年龄介于(112.4±1.9)Ma99.4±1.4Ma。3.大药坑金矿范围内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均较小,,具岩浆硫的特点。矿石中铅同位素属正常铅的范畴,其来源应以造山带为主,部分物质来自下地壳,矿石形成环境应为中生代弧后裂谷造山环境。矿石中富集LREE、亏损HREE,δEu负异常明显。气液包裹体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大药坑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为中高温、低盐度和低密度。以两相成矿流体为主,少见有富CO2的三相成矿流体。大药坑金矿成矿流体来源应以岩浆水为主。4.大药坑金矿区控矿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NE、EW和NW三个方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为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大药坑金矿矿区内控矿构造系统可分成两个早、晚两个亚系统。一是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活动密切相关的北东向断裂系统,早期对应的的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晚期对应的是左旋的走滑构造应力场,是成矿前控矿构造系统;二是迭加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之上的火山机构系统,对应的是区域性伸展和构造隆升、流体主动侵位所对应的控矿构造系统。5.大药坑金矿矿床类型应为高温浅成热液金矿床。根据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脉岩的成岩年龄限定大药坑金矿床成矿年龄应介于(119.3±2.5)-(107.7±7.0)Ma之间。
徐清俊[4](2020)在《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其转换必然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然而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的叠合地带,其保留完好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和发掘中生代构造演化信息的理想载体,而且对弧后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板块俯冲历史与上覆板块盆地沉积关系的认识。本次研究以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整体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采样、开展盆地沉积相、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地球化学等研究,建立沉积盆地的“源-汇”体系,并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古流数据等地质资料,探讨华南板块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盆地沉积相研究表明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在晚三叠世为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早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范围扩大;中侏罗世为湖泊相、扇三角洲,三角洲相、河流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岩盆地,盆地沉积相的改变是华南东南缘对海侵-海退的响应,也是盆地由扩张到收缩的反映。(2)“源-汇”体系分析表明晚三叠世粤东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缘、海南岛地区、云开大山、南岭带等地,而永安盆地物源则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武夷山、南岭带东段、海南岛地区等地。早-中侏罗世,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具有多物源区域,既有克拉通内部的物源供给,包括云开地区、扬子西南缘、南武夷山、浙西南-闽东北、日本西南部、南岭构造带等,也有来自推测的东部大陆岩浆弧带。早白垩世,凝灰岩物源既有盆地北部、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岩浆弧物源的供给,同时也有浅部地壳物质和壳幔耦合物质的加入。(3)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碎屑岩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的变化,以及对应物源区域的转变,是对华南板块从古特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这种转变开始发生在早侏罗世时期,完成时间为165±5 Ma;综合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太平洋板块于早侏罗世(~200 Ma)开始低角度向华南东南缘俯冲,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135 Ma),且俯冲角度不断变大。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200-135 Ma),华南板块东南缘东海-南海一带发育一条活动的大陆岩浆弧带,且向华南板块东南陆缘移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了浙西南-闽西北地区以及华南板块东部的隆升剥蚀,控制了华南板块东南缘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的物源特征和构造格局,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为受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的弧后前陆盆地。
高原[5](2019)在《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集成在矿产勘查实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确保成矿预测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成矿预测的效果。因此,如何对地学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有效集成,以获取能够更好表达成矿潜力的综合信息,一直是成矿预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机器学习的前沿算法被引入成矿预测实践,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对复杂、隐蔽的分布特征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拥有更强的刻画与提取能力,且大多数方法对数据的分布模式并不敏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鉴于此,本文以闽西南森林覆盖区为示范研究区,在已收集和整理的多源地学数据基础上,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分形与多重分形理论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认识包括:(一)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基于1:20万区域航磁数据,运用地球物理场源边界信息增强方法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并结合DEM数据对区内缺失的断裂信息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不同走向断裂构造对已知铜矿床(点)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区内广泛发育的NW向和NE向断裂为成矿有利要素,而SN向断裂与已知铜矿床(点)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二)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基于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研究:一方面考虑次生作用等因素影响,从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与富集规律和地球化学元素与矿床空间耦合关系两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和ROC曲线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区覆盖层的影响,异常信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屏蔽和衰减,形成弱缓信号而难以被识别和提取。因此,本次将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应用于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表明,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不仅可接受高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融合,同时可借助深度网络的多层非线性变换特征有效的获取隐蔽异常信息,所提取的综合异常与已知铜矿床(点)具有很好的空间耦合关系,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异常识别精度。(三)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由于覆盖与屏蔽作用,覆盖区往往缺少地质直接观察信息,难以获取完整的地学空间数据。因此,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常量组分和航磁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结果表明,出露的中酸性岩体与推断岩体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推断结果可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新的中酸性隐伏岩体信息。(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针对成矿预测中已知矿床(点)不足且大量无标记样本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次将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运用于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研究,并与传统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半监督的思想,可有效的挖掘未标记的样本信息用于辅助训练模型,有助于提升成矿预测精度,该方法可为在已发现矿床(点)较少的地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贡献:(1)开展了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综合应用航磁数据及DEM数据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共解译深部断裂20条。同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和航磁数据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的推断。以上研究可为闽西南植被覆盖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新的深部找矿信息;(2)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和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与ROC曲线,筛选出Cu、Au、Ag、Pb、Zn、Fe2O3、W、Sn、Mo、Bi、P、MgO、Cd、Sr共14种矿化指示元素,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矿化指示元素选取提供了参考。同时,利用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提取了隐蔽异常信息,提升了化探异常识别精度和效率;(3)开展了成矿远景区预测。应用半监督的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集成,并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4个、B级成矿远景区3个、C级成矿远景区2个,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孟晓雷[6](2019)在《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自陆壳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地质构造背景极其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出露大规模的不同期次的花岗岩岩体,形成大量的稀有金属和稀土等矿产资源。因此,华南地区已成为我国花岗岩研究的重要区域。经过几十年不懈的研究,目前对多数岩体的形成年代及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以燕山期花岗岩类岩体出露规模及矿产资源量最为庞大,研究程度也最深,而相对而言对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研究就薄弱的多,其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选取武夷山中段的上青岩体、黎川岩体和宁化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岩石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华南武夷山中段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构造背景等方面提供新的数据参考。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上青岩体形成年龄为437.9±5.8Ma(MSWD=0.59),属加里东期早志留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上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钾、富碱、贫钛的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并且具有部分钾玄岩系列岩石的特征。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上青岩体具有铕的中等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Ba、Sr等元素。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上青岩体的样品εHf(t)均小于零,且具有较古老的地壳模式年龄。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少量的针状磷灰石淬火结构,说明其来源可能以地壳物质为主,并有少量的地幔物质混入。黎川岩体锆石U-Pb年龄为435.7±2.5Ma(MSWD=1.13),与上青岩体形成时间较为接近,同属加里东期早志留纪岩浆活动的产物。黎川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富钾、富碱、贫钛的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并且有一定的钾玄岩系列岩石的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黎川岩体具中等负铕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具有明显的亏损。锆石Hf同位素显示,黎川岩体的εHf(t)值也都为负值,指示其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重熔。对宁化岩体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宁化岩体的成岩年龄为416.0±5.5Ma(MSWD=0.46),应属加里东期志留纪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对宁化岩体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宁化岩体为富钾、富碱、贫钛的弱过铝质-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S型花岗岩。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中,宁化岩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铕负异常,可能是斜长石结晶分异程度不同造成的。并且同样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属低Ba、Sr的陆壳成因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中,εHf(t)值全都为负值,说明宁化岩体为地壳物质来源。并且具有较高的锆石结晶温度,可能是受到地幔热源的影响。在地质现象中,加里东期花岗岩与围岩呈不整合的接触关系,并且缺乏相应的火山岩的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认为志留纪早期的上青岩体、黎川岩体和志留纪晚期的宁化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垮塌环境下。
于啸[7](2019)在《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乐—诏安断裂带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或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地壳活动与变形强烈,是我国东南沿海相对活跃的中强地震多发区。可是,对该断裂带变形特征的认识仍较模糊。本文着重选取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莆田—泉州段)为研究对象,野外调查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迹,观测大量的劈理带产状,采集与断裂相关的岩浆岩样品并进行测试,讨论了断裂带的性质和规模、变形特征、变质变形期、新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及其构造演化。长乐—诏安断裂带形成于燕山运动初期,总体表现为左旋逆冲剪切特征。本带沿海地区出露的基性岩墙群及其围岩花岗岩体内存在的“暗色微粒包体”,指示了在中生代断裂带可能切穿地壳,并引发壳幔源岩浆混合事件。长乐—诏安断裂带还控制着该区中生代晚期的岩浆活动,据岩浆岩样品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本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至少存在两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分别产生于挤压与伸展的构造背景。本带中段内岩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特征,推测与断裂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除局部地区发育韧性剪切带外,带内构造变形以数十公里的密集构造劈理带为主,存在两个优势走向,即NE向和NW向。其中NE向劈理带有的地段表现韧脆性叠加复合劈理带,主要分布在本带西部南园群地层中,可能由于前期强烈的逆冲活动将深部韧性劈理带抬升至浅层,经后期叠加形成,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韧性劈理带和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的脆性劈理带,代表了两期挤压构造背景。其中韧性劈理带的形成也受岩浆活动的影响。东部较晚形成的花岗质岩石中劈理带的密集程度明显减弱,只发育了晚期的脆性劈理带,同时与岩石组构相关。NW向的劈理带多表现脆性,可能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在中生代晚期存在三期构造应力场,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NW—SE向挤压为主;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变为伸展,主张应力方向为NW—SE向;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构造应力场又恢复NW—SE向挤压,可能又叠加了NE—SW向的挤压应力。在新构造时期的构造应力场仍以NW—SE向挤压为主,断层活动多表现为循老断层或劈理带继承性活动,断续分布;全新世以来,活动强度大为减弱。近年来地震多发于海域断裂带上,在陆域NE向与NW向断裂带交汇处也有分布,尤其泉州段有孕育地震的条件。本文大致将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阶段(T3J2)、强烈挤压阶段(J3K11)、转换伸展阶段(K12K21)和相对稳定阶段(K22Q)。
隰弯弯,陈世忠[8](2019)在《福建政和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福建政和地区林屯石英闪长岩和富美花岗岩原定为燕山早期岩体,通过对其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分析,获得的年龄分别为林屯岩体433±7 Ma,富美岩体369±4 Ma。林屯岩体全岩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Ti、Nb、Ta负异常和Pb正异常,轻稀土富集,重稀土配分曲线较为平缓,不具明显的Eu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具有板块边缘幔源岩浆的特征。富美岩体全岩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Ba、Sr、P、Ti负异常和Rb、Pb、Th、U正异常,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明显,具有板内S型花岗岩的特征。两个岩体的同位素测年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证明,这两个岩体为加里东期形成,反映了武夷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构造?岩浆事件,也为武夷山加里东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限提供了精确约束。
林子华[9](2018)在《福建省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是全国萤石矿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全省累计查明的Ca F2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约占全国的10.5%。萤石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政和—大埔断裂带西部,特别是集中分布在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及南平—宁化构造带以北的闽西北隆起带。萤石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断裂带中,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
范云虎[10](2018)在《福建漳平高山垄矿区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矿区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并根据已查明的铁多金属矿体的控矿因素、矿化特征和围岩蚀变分析,认为该矿区深部隐伏有一个较大的花岗岩岩体,溪口组地层为矿源层,矿床成因具有多样性,找矿前景良好。深部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赋存的矽卡岩型断裂蚀变带中的热液型铁多金属矿,通过加强勘查与综合研究力度,可获得找矿上的较大突破。
二、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大药坑金矿床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1 闽中裂谷带 |
2.1.2 武夷隆起带 |
2.1.3 浙闽东火山断陷带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北东向断裂带 |
2.3.2 南北向断裂带 |
2.3.3 北西向断裂带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火山岩 |
2.4.2 侵入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背景 |
3.2 矿体、矿脉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脉特征 |
3.3 矿化类型 |
3.4 矿石矿物组成及组构 |
3.4.1 矿石矿物组成 |
3.4.2 矿石组构 |
3.5 围岩蚀变 |
3.5.1 蚀变类型 |
3.5.2 蚀变期次 |
3.6 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区脉岩地质 |
4.1 脉岩主要类型 |
4.1.1 岩性组和分类 |
4.1.2 时间关系分类 |
4.2 脉岩岩相学特征 |
4.3 脉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脉岩主量元素特征 |
4.3.2 脉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4.4 脉岩成岩年龄 |
4.4.1 成矿前脉岩成岩年龄 |
4.4.2 成矿期脉岩测年结果 |
4.4.3 成矿期-成矿后脉岩测年结果 |
4.4.4 成矿后脉岩测年结果 |
4.5 脉岩成岩模式 |
4.5.1 脉岩与火山岩成因联系 |
4.5.2 脉岩岩浆来源 |
4.5.3 脉岩成岩构造环境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 硫同位素特征 |
5.3 铅同位素特征 |
5.4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6章 控矿构造 |
6.1 控矿构造类型 |
6.1.1 与区域构造活动有关的构造 |
6.1.2 与岩体(岩脉)有关的侵入构造 |
6.1.3 与火山-次火山活动和热液作用有关的构造 |
6.2 矿区控矿构造期次 |
177Ma)'>6.2.1 低温韧脆性变形阶段(燕山早期>177Ma) |
6.2.2 逆冲-挤压-走滑阶段(177Ma~120Ma) |
6.2.3 隆起-伸展-火山机构形成阶段(120~100Ma) |
6.3 矿区主要控矿构造 |
6.3.1 北东向断裂 |
6.3.2 近东西向断层 |
6.3.3 北西向断层 |
6.4 矿区控矿构造系统 |
6.4.1 与区域构造相关的北东向断裂系统 |
6.4.2 晚期火山机构 |
第7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1 成矿时代 |
7.2 矿床成因 |
7.3 成矿模式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构造背景 |
1.2.2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砂岩碎屑成分骨架颗粒统计与岩矿鉴定 |
1.3.2 地质年代学 |
1.3.3 氧逸度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的新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板块大地构造演化 |
2.2 华南东南部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地层 |
2.3 华南东南部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加里东期(早古生代)岩浆岩 |
2.3.4 海西期(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 |
2.3.5 印支期(三叠纪)岩浆岩 |
2.3.6 早-中侏罗世(200-170 Ma)岩浆岩 |
2.3.7 中-晚侏罗世(170-145 Ma)岩浆岩 |
3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环境 |
3.1 粤东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1.1 新丰-连平地区 |
3.1.2 紫金-揭西地区 |
3.1.3 海丰-惠来地区 |
3.2 永安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
3.2.1 梅县-大埔地区 |
3.2.2 南靖地区 |
3.2.3 漳平-尤溪地区 |
3.3 小结 |
4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与侏罗纪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 |
4.1 样品采集 |
4.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2.1 粤东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2.2 永安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
4.3 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 |
4.3.1 锆石阴极发光图以及微量元素 |
4.3.2 粤东盆地年龄组成 |
4.3.3 永安盆地年龄组成 |
4.4 小结 |
5 早白垩世凝灰岩锆石年代学分析 |
5.1 凝灰岩岩石学特征 |
5.2 凝灰岩锆石U-Pb定年 |
5.3 凝灰岩氧逸度 |
6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
6.1 年代地层格架 |
6.2 “源-汇”体系 |
6.2.1 上三叠统和侏罗纪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
6.2.2 下白垩统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
6.3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
6.4 小结 |
7 讨论: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7.1 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时限 |
7.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5)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区域矿产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区域矿产定量预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3 机器学习在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闽西南区域地质及典型矿床 |
2.1 闽西南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特征 |
2.1.2 区域侵入岩特征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1.4 区域矿产 |
2.2 区域大地构造及成矿演化规律 |
2.2.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成矿时空演化规律 |
2.3 典型矿床与成矿要素 |
2.3.1 矿区地质特征 |
2.3.2 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要素 |
2.3.3 成矿预测要素选取 |
2.4 研究区数据介绍 |
第三章 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 |
3.1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1 航磁数据处理方法 |
3.1.2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3 基于DEM影像的断裂构造补充解译 |
3.2 矿床(点)与断裂构造空间关系分析 |
3.2.1 断裂走向与矿床(点)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
3.2.2 断裂对矿床(点)影响范围分析 |
3.2.3 断裂构造对矿床(点)控制作用分析 |
第四章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1 地球化学数据预处理 |
4.1.1 数据检查 |
4.1.2 数据变换 |
4.2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 |
4.2.1 多重分形谱函数 |
4.2.2 ROC曲线分析 |
4.2.3 矿化指示元素综合选取 |
4.3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1 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2 综合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评价 |
第五章 研究区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2.1 逻辑回归模型 |
5.2.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3 中酸性岩体推断结果评价 |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1 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概念模型 |
6.2 基于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2.1 训练样本构建 |
6.2.2 随机森林模型 |
6.2.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
6.2.4 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结果评价 |
6.3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1 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 |
6.3.2 基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3 多源信息集成结果对比评价 |
6.4 成矿远景区圈定 |
第七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主要贡献 |
7.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1.6 交通地理位置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岩石学特征 |
3.1 上青岩体 |
3.1.1 地质特征 |
3.1.2 岩石学特征 |
3.2 黎川岩体 |
3.2.1 地质特征 |
3.2.2 岩石学特征 |
3.3 宁化岩体 |
3.3.1 地质特征 |
3.3.2 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分析方法 |
4.2 锆石U-Pb年龄测试 |
4.2.1 上青岩体 |
4.2.2 黎川岩体 |
4.2.3 宁化岩体 |
4.3 锆石Hf同位素测定 |
4.3.1 上青岩体 |
4.3.2 黎川岩体 |
4.3.3 宁化岩体 |
第5章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2 主量元素 |
5.2.1 上青岩体 |
5.2.2 黎川岩体 |
5.2.3 宁化岩体 |
5.3 微量元素 |
5.3.1 上青岩体 |
5.3.2 黎川岩体 |
5.3.3 宁化岩体 |
5.4 锆石饱和温度 |
5.5 与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对比 |
第6章 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物质来源和构造-岩浆演化事件 |
6.1 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物质来源 |
6.1.1 上青岩体 |
6.1.2 黎川岩体 |
6.1.3 宁化岩体 |
6.2 花岗岩类形成构造环境 |
6.2.1 上青岩体 |
6.2.2 黎川岩体 |
6.2.3 宁化岩体 |
6.3 构造-岩浆演化事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7)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深部构造特征 |
2.4 区域岩浆岩与变质岩 |
第3章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1 长乐-诏安断裂带的结构特征 |
3.2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1 福清东张-诏安汀洋埔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2 长乐-东山前梧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3 平潭青峰-东山澳角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4 北西向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 |
3.3 显微构造变形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的岩浆岩年代学约束 |
4.1 岩浆岩与断裂分布的关系 |
4.2 岩浆岩年代学研究 |
4.2.1 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年方法 |
4.2.2 样品锆石特征与定年结果 |
4.3 锆石U-Pb年龄的地质意义 |
4.3.1 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制约 |
4.3.2 关于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时代 |
4.3.3 关于岩浆混合作用的讨论 |
4.3.4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及构造变形年代 |
第5章 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
5.1 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1 断裂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
5.1.2 节理及基性岩墙群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
5.1.3 构造劈理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
5.1.4 古构造应力场地球动力学成因 |
5.2 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
5.2.1 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及表现 |
5.2.2 长乐-诏安断裂带及邻区的历史地震活动特征 |
5.2.3 关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活动性的讨论 |
5.2.4 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
5.3 构造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福建政和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岩体地质特征 |
2 U-Pb同位素测试方法及结果 |
3 元素地球化学 |
4 讨论 |
5 结论 |
(9)福建省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萤石矿资源分布特征 |
2 区域构造特征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构造-岩浆岩 |
3 成矿地质特征 |
3.1 成矿地质背景 |
3.2 萤石矿床特征 |
3.3 矿床成因类型及工业类型 |
3.4 找矿标志 |
4 结论 |
(10)福建漳平高山垄矿区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地层 |
1.2构造 |
1.3岩浆岩 |
1.4矿产特征 |
2矿区地质特征 |
2.1地层 |
2.2构造 |
2.3岩浆岩 |
2.4地球化学特征 |
3矿床地质特征 |
3.1矿体特征 |
3.2矿石特征 |
3.3围岩蚀变 |
3.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3.4.1控矿因素 |
3.4.2矿床成因 |
3.4.3找矿标志 |
4找矿前景分析 |
5结论 |
四、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大药坑金矿床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模式[D]. 王剑平. 吉林大学, 2020(08)
- [4]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D]. 徐清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D]. 高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研究[D]. 孟晓雷.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D]. 于啸.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福建政和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隰弯弯,陈世忠. 地质学报, 2019(04)
- [9]福建省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J]. 林子华. 化工矿产地质, 2018(03)
- [10]福建漳平高山垄矿区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 范云虎. 化工矿产地质,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