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形势发展 增强企业实力 更好地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21)在《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推进,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历经了初创起步、稳步积累、高速发展,正逐步迈向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当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第一大国,国际工程业务总量占全球的25.4%。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工程承包行业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据美国《新闻工程记录》(简称“ENR”)2020年度就上年“全球最大250强国际承包商”榜单分析:2019年250家上榜企业海外营业收入总额较2018年下滑了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项目日趋呈现资金密集、技术复杂的“投建营一体化”趋势,伴随着发达国家承包商凭借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强势竞争,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外部环境空前严峻。近年来,中国承包商企业云集的非洲市场主权违约、债务高筑等问题日益显现,传统项目运作及市场开拓进程举步维艰。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调查显示:2019年,非洲市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下滑趋势明显加快,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新签合同额为559.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8.7%。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国持续蔓延。了望全球,受疫情和中美政治摩擦持续跌宕起伏的影响,部分国家及地区政治经济紧张局势频现。全球经济走向深度衰退,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资本避险情绪升温,全球基建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相继脱钩,中国承包商企业的境外项目大面积停工,全球基建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遭遇了严重的冲击,形势不容乐观。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共振激荡,国际经营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如何在市场不确定性中识别风险与机遇、做出正确的经营选择是企业需要重视的课题。CJIC公司是一家综合外向型省属国有企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单位,主营业务涵括国际工程承包、对外投资和贸易、境内外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CJIC公司在亚非拉地区共实施过600多个项目,在近30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和代表处。本文以“CJIC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措施。本文就CJIC公司简介及发展沿革、CJIC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中面临的瓶颈进行了概述,并从人力资源、技术资质及财务状况、市场开发能力维度对CJIC公司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本文第四章,笔者利用战略管理学PESTEL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因素来分析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得出CJIC公司在境外市场开发时应重点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全球疫情带来的风险,主动挖掘国外基建市场需求,创新项目运作模式,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随后,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行业内潜在竞争者带来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的多重角度分析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竞争态势,研究得出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国际基建项目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型,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在第五章中,笔者以SWOT分析工具内观CJIC公司的优势及劣势、外部环境下衍生的机会与威胁,构建SWOT分析矩阵,得出SO、WO、ST、WT策略,为后续提出匹配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分析得出未来CJIC公司需要突破自身局限,提升学习力、采用竞合战略、以连接共生观拓宽企业发展边界。本文第六章提出了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路径、实施步骤等,并从统筹疫情防控与有序开展业务、形成战略联盟、加强管理沟通和绩效辅导等角度提出实施战略的措施。在第七章,笔者从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培育创新思维、树立优质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研究为外向型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开发战略和推动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建议。
靳鹏[2](2020)在《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作为二十一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中国特色外交规划,其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新格局提供了机遇与空间。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规划中的重点建设区域。最近几年,中国坚持“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受”原则,逐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制定目标一致的发展战略,推出多个合作项目,在基础建设、文化沟通以及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由此集中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建筑企业开始“走出去”。作为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一份子,T公司如何在目前已经在中亚市场耕耘多年的情况下,继续拓展扩大市场领域,获得较好的盈利。中亚居民共计6500万,土地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其中超过3300公里与中国地区接壤。作为国际边缘政治的核心以及“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区域,中亚地区拥有着大量宝贵的战略资源,其中土库曼斯坦作为中立国,其他四国都已经加入了上合组织,且均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国,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充足,可谓是彰显了其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本文对中亚国家建筑市场的发展现状、企业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予以全面深入地阐释介绍,从而提出一套与T公司内部情况高度契合的市场发展措施方案,并依据实际情况,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后续的发展中更加积极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对其他我国建筑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罗芳[3](2020)在《ZJ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大幅提高。如今,中国建筑企业在不断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很多大规模企业积极尝试拓展国外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如何进行海外市场开发,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市场开发战略,是众多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开发富庶的阿联酋市场,而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城市,是人口最多的酋长国,经济实力排第一位,其充裕的资金、一流的城市品质,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建筑企业驻足于此进行深入市场开发。国内ZJ也是其中之一。本文以ZJ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为例对中国建筑的海外开发战略进行研究,期望对其他中国建筑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提供经验借鉴。首先,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围绕大的市场背景,提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基础方法。其次,论文阐述了市场营销理论基础,并对市场开发常用的方式进行了介绍,这些为后文写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接着,从中东公司基本情况出发,结合迪拜建筑市场的环境和特点,对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工程技术等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企业内部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阐述,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成本领先及差异化战略和合作战略为迪拜市场开发的战略重点,认为中东公司未来市场开发定位:房建业务聚焦“高精尖”市场、政府公建项目向技术密集型领域转型;基础设施业务以轨道交通、油气基础设施、环保等高端项目为主;机电业务以工业化项目和油气项目为主;继续发展BOT、PPP以及其他衍生的业务模式,融资和承包相互拉动促进,形成纵向一体化、多元业务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最后,根据企业市场定位,提出加速业务转型、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以及采用经营属地化战略等市场开发方案,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信息化平台等方面所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满足迪拜市场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论文的研究基于对迪拜市场的多年的业务往来,希望通过研究为中东公司开发迪拜市场提供参考与帮助,并为中国其他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开发海外市场提供丰富的经验。
高敏[4](2020)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各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以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依赖长期“规模经济”所建立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步被侵蚀,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维持企业在国际市场长远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企业价值链分析的角度入手,开展“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模型,分析企业各价值活动环节的关键支撑资源和关键能力,由此识别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其次,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最后,运用AHPTOPSIS的方法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两个维度提出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包含组织管理竞争力、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网络合作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6个维度。其中,组织管理竞争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其次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网络合作竞争力。此外,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价值链的各环节入手,从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维度加强建设,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勾海竹[5](2020)在《C(墨西哥)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服务质量的竞争,更多的是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的竞争。因此,有效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方法促进我国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制定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销策略指导工程项目承包营销实践以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盈利空间,这也是包括C施工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最为关注与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C(墨西哥)工程项目公司为研究主体,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历,运用STP理论、SWOT分析、PEST分析等相关科学营销理论方法,首先分析C公司组织构架、营销项目类型、项目营销地域范围及历史营销数据等实际情况,提出公司在目标市场及定位不明确而导致中标率低、信息来源单一导致被动接受投标信息、脱离总部战略部署未能合理利用外在资源、弱化施工项目管理等相关营销问题。再通过分析国际工程项目市场发展局势,目标市场国家外部环境,工程项目行业竞争内部结构等营销相关影响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对C(墨西哥)工程项目公司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然后针对公司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因素四个方面分析结果,结合公司实际,利用STP分析来合理定位目标市场,提出优化的健全营销渠道网络优化以扩大自身的客户群和市场范围,合理利用政府权力和公共关系优化营销途径和外围环境,加大属地化人才培养以提高企业全员归属感,合理建立企业联盟实现企业合作共赢,完善自身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作业流程的高效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品牌效应等相应的营销策略。最终达到扩大公司客户范围,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本论文通过C(墨西哥)工程项目公司个案透析,以点到面,希望能给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一点启示和借鉴。
杨孝安[6](2020)在《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我国承包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工程市场竞争,中国企业积极谋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对外承包模式转型升级之路。境外基础设施项目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向“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发展,的运作模式、合同组织结构、项目所处的实施环境、商业模式、开发周期、利益相关方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实施主体的自身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承包企业在境外开展“投建营一体化”业务属于起步阶段,相应的配套制度和经营管控模式尚未成熟,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重承包轻投资及运营的情况、形式上“一体化”现象、承包目的性较强、融资渠道单一及融资能力较弱、对于发达经济体了解不足、风险防范意识偏弱、自身经验能力有所欠缺、社会责任承担观念不足、投资审批链条长、竞争激烈等问题。本论文首先以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情况研究,分析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投建营一体化”概念的理解和表现形式,进而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对象。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PPP投资项目等影响因素的研究整理,从项目实施环境、项目特征、实施主体能力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出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征询“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干系人的意见,包括实施单位、银行保险机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决策实验分析法(AHP-DEMATEL)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指标分析结构,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研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进而辨识出项目所在国外商投资政策、项目所在国货币融资及税收政策、项目所在国国家信用及政府政策稳定性、实施主体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及自身实施能力、中国金融支持政策等为中国承包企业开展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实例进行分析验证。最终通过借鉴国际知名承包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的相关经验,结合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实施主体层面提出相应工作建议,以期为中国承包企业“走出去”开展“投建营一体化”业务提供参考。
常腾原[7](2020)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承包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建造2035”战略推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将面临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承包商最重要的议题。现有的政治风险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管理、国际联营体等传统的国际商务领域,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中国承包商的政治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应对体系。本文旨在识别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事件、行动者和传导要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深入揭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在综合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中国因素”,以及实用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运用木桶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在识别政治风险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前期决策模型,并开发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社会在整个风险社会网络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内部脆弱性因素(与国际承包商和项目相关的变量)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脆弱性因素既是企业遭受微观政治风险的主要起因,也决定着其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下的政治风险后果。在内外因素和木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机构发布的宏观数据和来自项目和承包商的微观数据,可以定量地度量国际工程的外部威胁性水平、内部脆弱性水平和政治风险的水平;木桶理论强调系统发生风险的下限,即项目的政治风险水平是由表现最差的外部威胁性指标和内部脆弱性指标所决定的。评价结果更利于风险预警,反应出系统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的薄弱环节。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和选择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国际承包商降低政治风险水平,更好地应对政治风险。本文综合采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脆弱性理论和木桶理论来分析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并建立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是对现有国际工程管理和政治风险理论知识的扩充;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方法建立了国际承包商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国承包商在海外运营时对政治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薛毅[8](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Y集团“走出去”战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局之中,世界各国都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洗礼之下。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重新调整、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新的跨国资本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平稳;另一方面,贸易纷争日益频繁,各国保护主义渐渐出现,经济全球化开始放缓,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提供了新能量,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不断加快,有望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Y集团作为云南省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不仅要实现自身发展,还承担着云南省“走出去”的社会责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Y集团已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在一些国家已初具品牌影响力。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Y集团“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东道国国情分析不够、海外融资渠道狭窄、投资方式单一、国际人才较少、内部协同度不够、风险管控水平弱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Y集团“走出去”的步伐,Y集团亟待调整思路,探索适合企业自身“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论文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国际投资和战略管理方向,对Y集团“走出去”所面临的内外部局势进行全面分析。采用了PESTMEL分析法分析了当今海外投资环境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优势。文中较为详细的总结了Y集团的发展现状和近年来“走出去”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和“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的鲶鱼效应,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适合Y集团海外发展的战略方向,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文章提出以多元化的融资战略、合理的海外投资路径、先进的战略管理机制、健全的属地化人才管理体系和提升跨国企业文化为抓手,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该论文的研究对云南省建筑企业制定海外拓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谢新甜[9](2020)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工程承包市场巨大,为工程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机遇,同时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通过大企业集团“走出去”来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但是随着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转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力更加激烈。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根据各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整体表现,建立三维蛛网模型,研究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其次,根据国内外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自身能力两个方面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竞争力与企业自身能力之间的关系,从竞争结果和承包商经营能力两个角度建立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双AHP链接模型评价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最后以国际工程承包水平领先的西班牙ACS集团为标杆,运用双AHP链接模型对比分析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利用模型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建竞争力强,但距离国际顶尖的工程承包商仍有差距,在融资能力、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应对风险的反应速度等方面仍需加强。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给出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建议。本文对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国际承包商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竞争力情况,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从而使承包商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通过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整体竞争水平得到提升。
李国敏[10](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适应形势发展 增强企业实力 更好地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形势发展 增强企业实力 更好地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2 企业战略的制定原则 |
2.2 国际工程承包的概述 |
2.3 市场开发的概述 |
2.4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2.5 相关分析工具概述 |
2.5.1 PESTEL概述 |
2.5.2 SWOT概述 |
3.CJIC公司介绍及内部环境分析 |
3.1 CJIC公司介绍 |
3.2 CJIC公司发展沿革 |
3.3 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面临的瓶颈 |
3.4 CJIC公司发展愿景 |
3.5 CJIC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5.1 CJIC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3.5.2 CJIC公司技术资质概况 |
3.5.3 CJIC公司财务能力概况 |
3.5.4 CJIC公司市场开发能力概况 |
4.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
4.1.1 政治因素分析 |
4.1.2 经济因素分析 |
4.1.3 社会因素分析 |
4.1.4 技术因素分析 |
4.1.5 环境因素分析 |
4.1.6 法律因素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4.2.2 行业内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 |
4.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5.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1 新冠疫情对CJIC公司业务的影响 |
5.2 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SWOT分析 |
5.2.1 优势 |
5.2.2 劣势 |
5.2.3 机会 |
5.2.4 威胁 |
5.2.5 SWOT矩阵分析 |
5.3 SWOT分析结果及战略选择 |
6.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 |
6.1 战略指导思想 |
6.2 战略制定原则 |
6.3 战略定位 |
6.4 战略目标 |
6.5 战略重点 |
6.6 战略路径 |
6.7 战略实施步骤 |
6.8 战略实施措施 |
6.8.1 细化市场开发工作 |
6.8.2 深挖境外市场需求 |
6.8.3 重视资本运作与投融资 |
6.8.4 广泛形成战略联盟 |
6.8.5 强化管理沟通 |
6.8.6 实施战略循环管理 |
7.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7.1 强化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管理 |
7.2 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
7.3 筑巢引凤聚英才 |
7.4 合规经营严防法律风险 |
7.5 善用金融工具严防财务风险 |
7.6 培育科技创新性思维 |
7.7 主动研究技术标准 |
7.8 树立优质品牌形象 |
7.9 营造共生的企业文化 |
8.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 拟采取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概述 |
2.1.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结构分析 |
2.1.3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形势 |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市场营销6P理论 |
第三章 中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概述及现状 |
3.1 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发展概况 |
3.2 中国建筑企业在中亚工程承包市场中的表现 |
3.2.1 中亚国家概念 |
3.2.2 中国建筑企业在中亚承包市场区域分析 |
3.2.3 中国建筑企业在中亚工程市场的表现特点 |
第四章 T公司中亚工程承包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
4.1.1 T公司简介 |
4.1.2 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业务整体情况及现状 |
4.1.3 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业务存在的问题 |
4.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
4.2.1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s) |
4.2.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y) |
4.2.3 社会环境分析(Society) |
4.2.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y) |
4.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4.3.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4.3.2 行业内潜在威胁者 |
4.3.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4 用户的议价能力 |
4.3.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4 内部环境分析 |
4.4.1 T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
4.4.2 T公司技术能力情况 |
4.4.3 T公司的财务情况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T公司中亚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策略设计 |
5.1 制定依据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战略定位 |
5.1.3 战略思路 |
5.1.4 经营理念 |
5.2 市场开发策略 |
5.2.1 广拓信息渠道提高中标率 |
5.2.2 拓展经营渠道,加大和企业间的合作 |
5.2.3 强化属地化管理理念和对外贸易项目 |
5.2.4 加快海外融资平台建设 |
5.2.5 延长建筑产业链条 |
5.3 T公司开拓中亚工程承包市场的规划 |
第六章 T公司中亚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策略保障措施 |
6.1 实施保障 |
6.1.1 组织结构优化 |
6.1.2 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 |
6.1.3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6.1.4 属地化保障措施 |
6.1.5 政策和制度保障措施 |
6.2 企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ZJ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海外市场开发战略方面 |
1.2.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方面 |
1.2.3 中东地区市场开发方面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市场战略基本概念及工具 |
2.1.1 战略和市场战略 |
2.1.2 市场战略基本工具 |
2.2 国际工程承包及阿联酋承包市场 |
2.2.1 国际工程及其承包 |
2.2.2 阿联酋承包市场 |
3 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环境分析 |
3.1 中东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ZJ中东公司简介 |
3.1.2 中东公司海外主营业务 |
3.1.3 海外业务部门组织结构 |
3.2 中东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技术环境 |
3.2.4 社会文化环境 |
3.3 工程承包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1 进入工程承包市场的要求 |
3.3.2 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能力 |
3.3.3 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 |
3.3.4 市场现有承包商的竞争 |
3.4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4.1 企业能力分析 |
3.4.2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4 基于SWOT分析的中东公司市场开发战略选择 |
4.1 企业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威胁 |
4.1.4 机遇 |
4.2 海外市场开发战略市场定位 |
4.2.1 传统的优势市场 |
4.2.2 新开拓的业务市场 |
4.3 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的基本原则 |
4.3.1 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原则 |
4.3.2 采取经营属地化原则 |
4.3.3 采用联合发展战略原则 |
4.3.4 树立优质品牌营销原则 |
4.4 迪拜市场开发的战略重点 |
4.4.1 纵向一体化战略 |
4.4.2 多元化战略 |
4.4.3 采用成本领先以及产品差异战略 |
4.4.4 合作战略 |
5 迪拜市场开发战略保障措施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2 制度方面保障 |
5.3 企业文化保障 |
5.4 信息化平台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3 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 |
2.1.3 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 |
2.2 价值链理论 |
2.2.1 价值链概念 |
2.2.2 价值链理论发展 |
2.2.3 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 |
2.3 价值链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现状及承包模式分析 |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现状 |
3.1.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及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 |
3.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
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步骤 |
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分析 |
4.2.1 建筑产业价值链与“微笑曲线” |
4.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
4.2.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外部价值系统分析 |
4.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及判别标准分析 |
4.3.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
4.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判别标准分析 |
4.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
4.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关键资源与关键能力分析 |
4.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5.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流程 |
5.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AHP-TOPSIS评价模型构建 |
5.3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5.3.1 AHP-TOPSIS模型求解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我国国际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
5.4.1 从价值创造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4.2 从价值管理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重要性与易获得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C(墨西哥)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第二节 PEST分析与五力模型 |
第三节 SWOT分析与STP理论 |
第三章 C(墨西哥)公司营销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C(墨西哥)公司营销情况简介 |
第二节 拥有资源情况及近五年营销数据分析 |
第三节 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C(墨西哥)公司营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墨西哥市场相关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竞争内部结构分析 |
第四节 基于SWOT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 |
第五章 C(墨西哥)公司营销策略 |
第一节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
第二节 健全营销渠道网络 |
第三节 遵循战略部署,合理利用多方关系 |
第四节 优化组织结构,加大属地化人才培养力度 |
第五节 强化项目施工管理,提高营销工作效益 |
第六节 强化关联企业合作关系 |
第七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品牌效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投建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实施现状及定义 |
2.1 “投建营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项目投融资理论 |
2.1.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1.3 微笑曲线理论 |
2.1.4 纵向一体化理论 |
2.2 “投建营一体化”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1 “投建营一体化”的定义 |
2.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3 中国承包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实施现状分析 |
2.3.1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总体情况 |
2.3.2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主要表现形式 |
2.3.3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特点 |
2.3.4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确定 |
3.1 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国际工程项目影响因素梳理 |
3.1.2 PPP投资项目影响因素梳理 |
3.1.3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2 影响因素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 |
3.2.1 影响因素维度划分的科学性 |
3.2.2 影响因素识别的可行性 |
3.3 影响因素确定 |
3.3.1 实施环境影响因素 |
3.3.2 项目特征影响因素 |
3.3.3 实施主体能力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分析结构设计 |
4.1.1 设计总体思路 |
4.1.2 调查问卷设计及统计 |
4.1.3 构建分析结构 |
4.2 结果分析 |
4.2.1 影响因素指标计算 |
4.2.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3 项目实证 |
4.3.1 项目基本情况 |
4.3.2 项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3.3 项目关键影响因素验证 |
4.4 国际知名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承包商总体情况 |
4.4.2 代表性国际知名企业“投建营一体化”类业务实施情况 |
4.4.3 国际知名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业务的经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承包企业开展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建议 |
5.1 国家层面建议 |
5.1.1 外交政策方面 |
5.1.2 政策扶持方面 |
5.1.3 监管体系方面 |
5.2 行业层面建议 |
5.2.1 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 |
5.2.2 促进行业资源整合 |
5.2.3 做好人才培训服务 |
5.3 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实施主体方面建议 |
5.3.1 项目选择方面建议 |
5.3.2 能力建设方面建议 |
5.3.3 项目实施方面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2 国际工程的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的界定 |
2.1 国际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
2.1.1 国际工程与国际工程市场 |
2.1.2 国际工程的特点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的定义 |
2.2.2 工程项目风险 |
2.2.3 国际工程风险 |
2.2.4 风险管理方法 |
2.3 风险传导理论 |
2.4 脆弱性理论 |
2.4.1 脆弱性的概念 |
2.4.2 国际工程的脆弱性 |
2.5 木桶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政治风险现状 |
3.1 企业的基本情况 |
3.1.1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
3.1.2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
3.1.3 近五年业务涉及行业 |
3.1.4 近五年业务区域分布 |
3.1.5 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规划 |
3.1.6 近五年项目的承发包方式 |
3.1.7 企业走向海外动因 |
3.2 关注的政治风险及因素 |
3.2.1 关注的风险类型 |
3.2.2 关注的政治风险类型 |
3.2.3 关注的汇兑限制风险因素 |
3.2.4 关注的汇对华关系风险因素 |
3.2.5 关注的政府违约风险因素 |
3.2.6 关注的政府征收/国有化风险因素 |
3.2.7 关注的战争暴乱风险因素 |
3.2.8 关注的行政监管风险因素 |
3.3 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实践 |
3.3.1 近五年经历过的风险事件 |
3.3.2 近五年经历过的政治风险事件 |
3.3.3 认为未经历政治风险的原因 |
3.3.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
3.3.5 意向采用的风险管控工具 |
3.3.6 过去五年采用的风险防范措施 |
3.3.7 过去五年风险评估的外部合作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分析 |
4.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
4.1.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 |
4.1.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分类 |
4.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行动者分析 |
4.2.1 数据搜集 |
4.2.2 社会网络分析 |
4.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传导路径 |
4.3.1 风险传导要素 |
4.3.2 解释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 |
5.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外部威胁性度量模型 |
5.1.1 变量的识别 |
5.1.2 问卷调查与指标评价 |
5.1.3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1.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1.5 外部威胁性变量的内涵 |
5.1.6 国别风险评价 |
5.2 基于大数据的外部威胁指数动态调整 |
5.2.1 模型的构建 |
5.2.2 网络爬虫 |
5.2.3 文本挖掘 |
5.2.4 案例演示 |
5.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内部脆弱性度量模型 |
5.3.1 变量的识别 |
5.3.2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4 内部脆弱性变量的内涵 |
5.3.5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脆弱性评价 |
5.4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验证 |
5.4.3 模型的特点 |
5.4.4 模型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对策分析 |
6.1 对策的识别与评价 |
6.1.1 对策的识别 |
6.1.2 重要性分析 |
6.2 对策的内涵与作用 |
6.2.1 因子分析 |
6.2.2 对策的内涵 |
6.2.3 对策的作用 |
6.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3 前期策略选择研究 |
6.3.1 理论模型 |
6.3.2 贝叶斯网络 |
6.3.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
7.1 需求分析 |
7.1.1 功能需求 |
7.1.2 具体功能 |
7.1.3 性能需求 |
7.1.4 系统管理 |
7.2 系统设计 |
7.2.1 系统结构 |
7.2.2 数据体系设计 |
7.2.3 数据的逻辑结构 |
7.3 系统实现 |
7.3.1 系统主界面 |
7.3.2 国别管理界面 |
7.3.3 项目管理界面 |
7.3.4 案例管理界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世界各国的CRI及排名 |
附录二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风险及管控现状调研 |
附录三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案例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8)“一带一路”背景下Y集团“走出去”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投资理论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第三章 Y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Y集团基本情况 |
第二节 Y集团“走出去”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第四章 Y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意义 |
第二节 PESTMEL环境分析 |
第三节 重点区域环境分析 |
第四节 国际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情况分析 |
第五章 Y集团“走出去”战略构建 |
第一节 SWOT分析 |
第二节 Y集团“走出去”战略 |
第六章 Y集团“走出去”战略实施与保障 |
第一节 制定多元化融资策略 |
第二节 优化海外投资路径 |
第三节 建立先进的战略管理机制 |
第四节 构建属地化人才管理体系 |
第五节 构建跨国企业文化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9)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及评估指标 |
1.3.2 提升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
2.1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国际工程承包相关概念 |
2.1.2 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 |
2.2 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
2.2.1 各国承包商市场表现 |
2.2.2 区域市场规模 |
2.2.3 行业结构 |
2.3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趋势 |
2.3.1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特点 |
2.3.2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 |
2.4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挑战分析 |
2.4.4 机会分析 |
2.4.5 SWOT分析矩阵 |
2.5 我国国际承包企业竞争力评价蛛网模型 |
2.5.1 对象选取 |
2.5.2 指标选取及评价标准 |
2.5.3 对比分析 |
3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科技环境 |
3.1.4 社会人文环境 |
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 |
3.2.1 运营能力 |
3.2.2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3.2.3 风险管理能力 |
3.2.4 技术创新能力 |
3.2.5 财务管理能力 |
3.2.6 市场开拓能力 |
3.3 国际承包竞争力与承包商能力的关系 |
3.3.1 企业能力概念 |
3.3.2 企业能力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3.3.3 国际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双AHP链接评价模型构建 |
4.1 双AHP链接模型的适应性 |
4.2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基于经营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2 基于企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 双AHP链接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案例选取的依据 |
5.1.1 选取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
5.1.2 对标企业选择标准 |
5.1.3 选取对标企业 |
5.2 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双AHP链接模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计算 |
5.2.2 中国交建的国际竞争力测算 |
5.3 能力体系要素层竞争力组份的贡献度分析 |
5.4 提高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的建议 |
5.4.1 完善企业外向型发展扶持政策 |
5.4.2 企业积极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
5.4.3 提高企业集成化管理能力 |
5.4.4 注重综合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
5.4.5 健全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保障制度 |
5.4.6 雇佣本土人员,增强国际公关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格式说明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适应形势发展 增强企业实力 更好地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CJIC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战略研究[D]. 李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T公司中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D]. 靳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3]ZJ中东公司迪拜市场开发战略研究[D]. 罗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高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C(墨西哥)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勾海竹. 南京大学, 2020(04)
- [6]中国承包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杨孝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D]. 常腾原. 东南大学, 2020(01)
- [8]“一带一路”背景下Y集团“走出去”战略分析[D]. 薛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9]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谢新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