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论》中的方法

谈《伤寒论》中的方法

一、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1](2014)在《《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宋本《伤寒论》“方后注”为研究对象,首先经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研究的系统梳理,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定义、内容做出规范,即《伤寒论》“方后注”,为《伤寒论》方药之后所载的注释文字,是《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临证施治的多方面细致总结,及后世相关注文的分析记录,具体内容可分为方名、药物、炮制、剂量、配伍、剂型、煎服方法、药物加减、药后护理、组方理论阐释等。全文分三部分探讨《伤寒论》“方后注”内容。首先,上篇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总结:1.通过分析《伤寒论》方药数目及源流发展的研究现状,辨析附方、附药的临证意义,及经方方名对仲景“以法统方,方证相应”思想的体现,总结提出后世结合药性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基本特征。2.归纳《伤寒论》“方后注”所载药物炮制内容,提出经方用药在以生品为主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根据药物特性、剂型、证治,选取相应炮制方法的特点。如附子炮制以“破”为度,蜀椒则炒“出汗”,及以颜色、气味等药物特性的变化,为炮制标准者,如“令赤色”、“熬黑”、“熬黄”、“去腥”、“去咸”等记载,均体现出炮制方法与药物特性的关联;“以醋浸溃”、“酒洗”等记载,体现了炮制方法据证变化的特点;结合《金匮玉函经》分析,如桃仁、杏仁“作汤不熬”,为丸、散则“捣筛”、“研如脂”,为膏则“欲生”,体现了剂型对炮制方法的影响。另外,以“呚咀”法为例,通过对其加工器物、制作标准的研究总结,联系宋代“煮散法”(即煮粗末)的发展情况,介绍经方炮制法的时代发展特点。3.以汤剂为主,总结经方制备过程中体现出的辨证施治特点。如抵当汤、抵当丸体现出的“剂量、剂型、煎法”的对证组合。另外,有关煎法的加水量、煮取量,及去滓再煎、米药同煎等具体方法的内涵关联,拟于下篇部分详细探讨。4.通过对服药次数、剂量、时间、温度的总结,探讨《伤寒论》制定服法的基本原则,即“中病即止”,固护正气,同时兼顾“三因制宜”,制定服法方案,以维持方药有效浓度,此亦为经方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5.护理内容,以观察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禁忌护理及救助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六经病证判断预后的标准特征,及饮食、物理、禁忌诸法,通过各自属性辨证施治的特点。另外,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所涉组方原理阐释、加减及后世注文等内容进行初步梳理,设定中、下篇探讨内容。其次,以“伤寒学派”的发展为时间线索,分三个阶段,总结探讨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继承发展特点:1.晋唐时期,以《伤寒论》近似方的运用记载为主要研究对象。各医家着书的载方形式沿用《伤寒论》,规范性较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小阳旦汤(近似《伤寒论》桂枝汤)与小阴旦汤(近似《伤寒论》黄芩汤,遵“呕加生姜或半夏,腹痛加芍药”变化而成),服药间隔与护理方法的随证变化,提示了太阳、少阳病证所适用的一般服药频次及护理方法;大、小白虎汤“先煮粳米后煮药”与经方白虎类方煎法对比,体现出不同煎法对粳米生津护胃功效程度的影响;另如小青龙汤(近似《伤寒论》麻黄汤),大、小朱乌汤(近似《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加味),小玄武汤(近似《伤寒论》真武汤改生姜为干姜),大玄武汤(近似《伤寒论》真武汤与理中汤的合方)的组方、证治、煎服法等内容的随证变化特点,体现了经方随证或合方加减的使用情况,及煎服法随之出现的相应变化。另外,唐代《千金要方》所载桂枝汤、阳旦汤,对《伤寒论》所载桂枝汤的煎服法、加减内容进行了补充,如“先煮枣”、“少取溶剂”的煎法,体现了固护正气的别样途径,易汗出者“小阔其间”、“小儿减量”的服法,均体现了因人制宜思想对服法间隔时间及剂量的指导;书中有关因地、因人、因时、因病选择治法,制定具体用药方案的论述,及柴胡通治“伤寒时行”等观点的总结,均体现出诸医家与《伤寒论》一脉相承的临证特点。2.宋金元时期,以药物炮制、煎服法等内容的规范性论述,及对经方运用的多样发挥为主要特征。如药物炮制多以集注形式记载,再如煮散法“每用一方寸匕”,“多不过三”,及服散者,“少则刀圭钱五匕,多则方寸”的剂量规范等。另外,医家对经方药味、炮制、配伍、加减、证治等内容,作出多样发挥,如茯苓、芍药“赤利白补”的辨析;干姜用“炮”、麻黄“汤泡,去黄汁,焙干”等炮制方法,及“生麻黄不必先煮”的运用;发展经方表郁轻证三方的制备,即“桂枝汤末”、“麻黄汤末”的备用方法;小青龙汤加减中,以桃花代替荛花;小建中汤去饴糖,以治疗“旧有微溏或呕者”之法。其间,煮散法的流行,体现了经方剂量、剂型、配伍、煎服法因素的组合变化,即在经方减量运用的基础上,如“三两为一两、三升为一升”,及庞氏“剂量减半法”,方面扩大经方“呚咀”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改变经方取水量、煎煮时间、服用剂量等内容。煮散法的运用,体现了经方以剂量为主,结合剂型、配伍、煎服法因素变化的时代发展特点,如白虎汤的剂量配伍比例变化,五苓散作煮散法的运用,麻黄、葛根“先煮”的变化运用等。分析此种变化,亦与宋代重视寒凉解表药物的运用相关,如庞安时、朱肱等人以经方加味辛凉药解表等。3.明清阶段,以理论辨析为主要特征,亦夹有各医家的临证经验。如方有执言五苓散之“术”不当有白字,连轺即连翘,桂枝加桂汤之加“桂”者非桂枝,言“本云”内容所载剂量为后世所添的观点,柯韵伯、徐大椿则明确提出表郁轻证三方制服法应为“分煎合服”,另如徐大椿提出生栀子常见吐,故更利于开上焦凝结气滞的用药观点,“古一两,今二钱零”的经方药量折算法及“病人喜服”的判断标准,陈修园以茯苓代荛花等内容,对《伤寒论》“方后注”研究均有不同提示意义。综合分析宋金元及明清时期经方的发展特点,即结合医家各自临证发挥,逐步形成规范化指导,同时结合药性理论,论述“方后注”内容,其间体现出的经方研究的两大基本方向:一者辛凉解表法得到逐步重视;二者由经方随证加减研究,逐步发展形成方证相应的类方研究模式。如朱肱据经方随证加减情况,提出“药证”一说,柯韵伯提出“方内之方”、“方外之方”的综合论述。中篇结合《伤寒论》“方后注”的时代发展特点,以“方后注”所载加减法及类方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经方常用加减药物的炮制、剂量、配伍、煎服护理法及证治之间的辨证施治规律如下:1.麻黄“先煮”的适用证。证轻者,生麻黄剂量大小、煎煮时间的长短与“泻肺实”功效呈同步增长趋势,“先煮”法可防止药力太过,去生品过烈之气,而炙麻黄、陈麻黄入药,则不必“先煮”。生麻黄治重证者,经与他药配伍,可制约药力之过,则不需“先煮”,仅取其“泻肺实”的强效。故麻黄“先煮”与炮制、剂量、配伍、证治关系密切。“去上沫”一说,具有汤剂普遍适用性,推断认为不应列为麻黄的特殊制备方法。2.“桂”类药物不同入药部位的联合使用。经方桂枝用量,随病证加重而增大,提示方用厚味之意,结合《金匮玉函经》所载“黑润有味”的标准,推断“桂”的入药部位亦应随证选取,即取厚味见功时,宜桂枝、肉桂联合运用。3.干姜与生姜的可替代适用证。推断认为偏于呕吐,逆气重者,生姜为宜,偏于咳,气逆较轻,以干姜为首选。且治寒饮病机,干姜可代生姜,治虚寒甚者,生姜不可替代干姜。4.理中汤有关“术”的加减规律,及后世对“术”的发展认识,提示经方应结合病证、剂型,选择苍术或白术,即在苍术燥湿偏散表寒,白术燥湿偏补中的基础上,为汤宜苍术,作丸宜白术。5.基于《伤寒论》炮附子温阳散寒止痛者,大剂量久煎,生附子回阳救逆,小剂量短煎的规律,及附子炮制的时代发展情况,提出附子减毒,以去皮为主,余法炮制不可过度;用于回阳救逆时,应重视生附子的运用,结合剂量、功效、煎法共同施治;温阳散寒,以炮附子大剂量久煎,不只为减其毒性,实有取其温热厚味之意。6.经方用芍药“4两以下”,取通利阴经血脉之功,治疗腹痛症的规律,体现出经方中以赤芍代替白芍的临证意义。另外,结合类方、方族研究成果,以清代医家对经方加减的发展为例,探讨经方之间的病机关联性,指出桂枝汤类方为《伤寒论》各方病机连贯体系的核心代表;柴胡类方以柴胡为主,可散三阳之表的主治特征;四逆、理中汤类方的发展,体现出后世发展三阴证治,以温阳散寒方合填精益血药物的组方发展规律,且结合桂枝汤分析,在病机、药味变化连贯一体的基础上,“方后注”其它内容(剂量、配伍、煎服法、护理)亦体现出连贯性,如药后护理由“须臾”啜粥(桂枝汤)到“如食倾”啜热粥(理中汤)的随证变化等。以上有关经方加减药物及类方研究结果共同显示,经方“方后注”随证变化,各方“方后注”之间具有连贯一体性,其中药味的“随证”特征尤为明显,剂量、炮制、配伍、煎服法、护理则次之,各因素之间经不同组合,共同形成最佳治疗方案。下篇基于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多样性发挥,借助现代研究成果,以理论探讨形式,对《伤寒论》“方后注”药物品种、剂型、煎服法、组方理论等相关问题作出分析。提出麻杏甘石汤因汗、下病因不同,煎法亦随病机的细微变化而改变;经方“米药煎法”中,随证变化粳米的煮法,以取其不同程度的生津护胃之效;五苓散作汤剂或散剂者,各有不同适应证;“去滓再煎”法以对“滓”的处理作为区别特征,“去滓再煎”方中柴胡类方体现了药味、剂量对煎法的影响,泻心汤类方体现了组方配伍、证治对煎法的影响;表郁轻证三方所载“分煎”、“合煎”法,其理论及临床意义当有区别;柴胡桂枝汤、生姜泻心汤以“理中”为证治基础,在理中汤组方上出现的随证加减、随证定量法及各日服次数的适应证等。同时借助两步聚类法,探讨《伤寒论》“方后注”所含煎服法因素与药味、剂量因素对方剂分类的影响意义,分析认为药味因素对方剂类别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各因素的分类结果,均体现出仲景对该因素的一般运用规律,且同类方剂所含的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关联性。以上研究结果共同显示,《伤寒论》“方后注”作为《伤寒论》的用方指导原则,所包含的药味、炮制、剂量、配伍、剂型、煎服法及护理内容,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以药味为主,药物炮制、配伍、剂量、剂型、煎服、护理诸法为辅,通过相互协同或制约的多样组合形式,如“服汤-煮丸-服丸”的过渡性,煮散法有关剂量、煎服法、剂型、配伍等的综合变化,麻黄运用过程中有关炮制、煎服法、剂量、配伍及剂型的过渡变化等,诸因素结合共同调整方药性味,达到最佳“对证”目的,且因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特征,实际运用过程中同时存在方药的部分通用性。故有关《伤寒论》“方后注”的系统研究,对临证中灵活掌握药性调整方法,全面考虑证治影响因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深入理解仲景辨证施治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郁保生[2](2008)在《《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文中提出《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它以阴阳为纲,六经为目,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完整思想体系。《伤寒论》之所以历千百年而不衰,古而不朽,是因为它辨证论治的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其辨证分析、疾病转归、治法治则、选方用药等无不体现出辩证法思想。纵览全书,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辩证法的基本法已蕴涵其中。

郁保生[3](2008)在《《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张仲景的《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我国医学的丰富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理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药名着,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想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正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所谓"伤寒之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即该书研究疾病的思维方法。徐氏

黄伟震,潘莉莉[4](2006)在《谈《伤寒论》常法与变法朴素哲学思想》文中认为《伤寒论》以阴阳为纲,六经为目,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六经辨证、辨证施治、方剂选用、用药变化等方面,分析张仲景在错综复杂的“证”和“候”关系中,准确把握六经辨证及论治的一般性与原则性的“常法”和特殊性与灵活性的“变法”。

李培生,李家庚[5](2004)在《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续)》文中提出 2阳明病 阳明主里,主燥热之化。阳明以胃家实为提纲。治疗之法:阳明气分热盛者,清之;阳明腑实燥结者,下之。如“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条)此条名曰三阳合病,实是阳明气分大热独

李培生,李家庚[6](2004)在《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文中研究说明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大医论道”专栏。 大医者,医中之大家也。盖指能涉猎群书、博极医源,志存救济、不避峻巇,审谛覃思、临事不惑,不皎不昧、宽裕汪汪的医者。历史上堪称大医者,如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辈。道者,医学之道、从医之道也。医道,玄妙幽微之理,必欲精勤不倦、留心钻研者,方得习之。医道,至精至微之事,必得普救含灵、无欲无求者,方能从之。 现代亦有可称为大医者,他们继承了先辈医家的品德与学术,具有崇高的为人民解除病痛的思想境界,深厚的学术造诣与精湛的医术,勇于实践及忘我的牺牲精神,认真负责和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他们或者战斗在驱赶病魔的第一线,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或者深入研究理论,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医药学术的提高;或者高瞻远瞩,时时关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们愿将他们卓越的思想与经验汇集起来,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流传后世,发扬光大,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激浊扬清、除旧图新。

李培生,李家庚,王俊槐[7](1992)在《谈谈《伤寒论》之法外有法(上)》文中研究表明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论述《伤寒论》六经病篇所论之病脉征治,各有大法、源于本证,寓含于方,前后贯串,首尾相应,似分又合,方中有法,法外有法,运用自然,活泼玲珑。

陈谘岐[8](1956)在《谈谈古方和时方问题》文中指出 我们浏览祖国医学文献所记录的古方,毫无疑义,要首推张仲景氏伤寒金匮的制方,最为严密精当,啓示了后学医疗工作的津梁,也只有他所制的方、足称古方,所以徐洄溪氏说:“伤寒论金匮要略,集千圣之大成,以承先而啓后,万世不能出范围,此之谓古方。”王肯堂氏说:“医书不经秦火,而上古禁方,流传於世者无一焉,今独张仲景方最古。”我们可以看到伤寒金匮古方的流传,自汉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不但引起历代学者的重

二、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论文提纲范文)

(1)《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方后注”的国内外现代研究进展
    2 “方后注”研究的历史源流
        2.1 “方后注”的文字定义
        2.2 “方后注”实际研究内容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上篇 《伤寒论》“方后注”基本信息及历代发展
    1 《伤寒论》“方后注”基本信息
        1.1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方药数目、名称
        1.2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药物炮制
        1.2.1 火制法
        1.2.2 水制法
        1.2.3 非水火制法
        1.3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方剂制备法
        1.4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服法
        1.5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护理内容
    2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继承发挥
        2.1 晋唐搜集、整理期-经方近似方
        2.1.1 陶弘景
        2.1.1.1 一般情况
        2.1.1.2 近似方
        2.1.1.2.1 大小阳旦汤、大小阴旦汤、大小青龙汤-桂枝汤与黄芩汤的病机关联
        2.1.1.2.2 大小白虎汤-完善粳米的随证煮法
        2.1.1.2.3 大小朱鸟汤、大小玄武汤、小泻脾汤、小补脾汤、建中补脾汤
        2.1.2 孙思邈
        2.1.2.1 一般情况
        2.1.2.2 经方及经方近似方
        2.2 宋金元深入研究及伤寒学派形成期-规范化总结基础上的多样发挥
        2.2.1 《备急千金要方凡例》
        2.2.2 医家论述
        2.2.2.1 韩祗和
        2.2.2.2 庞安时
        2.2.2.3 朱肱
        2.2.2.4 刘完素
        2.2.2.5 成无己
        2.3 明清发展兴盛期至今-伤寒各注家学派发展
        2.3.1 方有执
        2.3.2 柯韵伯
        2.3.3 徐大椿
        2.3.4 尤在泾
        2.3.5 陈修园
    参考文献
中篇 《伤寒论》“方后注”方药规律
    1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加减药物
        1.1 麻黄-煎煮法
        1.2 “桂”-不同入药部位
        1.3 生姜与干姜的替代关系
        1.4 “术”-苍术、白术
        1.5 附子-炮制、煎煮法的意义
        1.6 芍药-赤芍、白芍的替代意义
    2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类方
        2.1 桂枝汤类-《伤寒论》各方病机连贯性的切入点
        2.2 柴胡汤类-柴胡解三阳之邪
        2.3 四逆汤类
        2.4 理中汤类
    参考文献
下篇 《伤寒论》“方后注”问题专述
    1 相关问题探讨
        1.1 同方条文与“方后注”的文字异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2 煎煮方法的多样性—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中粳米与药的煎煮方法
        1.3 剂型的随证属性探讨
        1.3.1 剂型的对证性
        1.3.1.1 一般情况
        1.3.1.2 五苓散剂型的对证性
        1.3.2 方药剂型的通用性
        1.4 煎、煮的区别-先煮、去滓再煎
        1.4.1 先煮
        1.4.2 去滓再煎
        1.5 煎服法之间的联系
        1.5.1 最终煎得药液与每服量、服用次数不符的情况
        1.5.2 《伤寒论》日服法特点
        1.5.3 《伤寒论》频服法特点
        1.6 “本云”内容对立方的研究意义
        1.6.1 桂枝与桂的区别
        1.6.2 将息
        1.6.3 合方的制服法-表郁轻证三方
        1.6.4 有关“法”的组方理论
        1.6.4.1 法的内容
        1.6.4.2 柴胡桂枝汤、生姜泻心汤的组方理论
        1.7 时间用药
    2 《伤寒论》“方后注”内容对方剂类别的影响
        2.1 规范化处理
        2.2 聚类结果
        2.2.1 煎煮时间聚类结果
        2.2.2 日服次数、每服量聚类结果
        2.2.3 药味聚类结果
        2.2.4 煎服因素、药味的聚类结果
    参考文献
结果讨论
附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在辨证分析中灵活运用阴阳分析之法
2 在复杂疾病中根据矛盾主次确立治法
3 在选方用药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4 在疾病转归中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
5 结语

(4)谈《伤寒论》常法与变法朴素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六经传变的常法与变法
2 病证施治的常法与变法
3 方剂选用的常法与变法
4 药量增减的常法与变法
5 结 语

(6)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病

四、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D]. 刘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2]《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J]. 郁保生. 亚太传统医药, 2008(11)
  • [3]《伤寒论》辩证法思想初探[A]. 郁保生. 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4]谈《伤寒论》常法与变法朴素哲学思想[J]. 黄伟震,潘莉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4)
  • [5]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续)[J]. 李培生,李家庚. 湖北中医杂志, 2004(02)
  • [6]谈谈《伤寒论》之方中有法[J]. 李培生,李家庚. 湖北中医杂志, 2004(01)
  • [7]谈谈《伤寒论》之法外有法(上)[J]. 李培生,李家庚,王俊槐.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2(02)
  • [8]谈谈古方和时方问题[J]. 陈谘岐.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6(12)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