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进展顺利

网上银行进展顺利

一、网络银行 一路走好(论文文献综述)

温姗姗[1](2021)在《社交媒体中的缅怀行动与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基于微博、微信中悼念金庸事件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谢康娜[2](2020)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研究 ——以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新媒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国内许多杂志和报纸受众流失严重,已有不少纸媒倒闭停刊,传统电视媒体也遭受了重大冲击。一面是新媒体抢占观众资源;一面是电视开机率下降,广告收入逐年减少。传统媒体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此时转型显得至关重要。许多传统媒体已经积极拥抱互联网,努力进行媒体融合实践,但当有的媒体融合发展逐渐深入的同时,也有一些媒体进展缓慢。可以说,“用户”已然成为处理好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关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相关新媒体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做到了抖音粉丝突破500万、微信公众号深圳影响力顶尖、建立起40余个粉丝群。成绩背后的方法和策略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掘。本文利用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广电《第一现场》公众号及抖音4月-9月发布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对部分粉丝进行深度访谈,以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最终了解到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新媒体与节目新媒体用户之间互动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第一现场》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不仅包括线上互动,还有线下活动。不同平台的互动方式和效果区别很大:在微信公众号中突发事件和热点新闻往往能获得更高阅读量,但点赞高的往往是“正能量”的内容。抖音平台上更具娱乐性的内容往往能得到更多的赞和评论。用户使用不同平台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用户较为偏向在公众号平台获取信息,在抖音平台获取娱乐,在社群内获得陪伴。目前最能引起用户参与互动意愿的形式是留言抽奖、投票这两类。许多用户认为《第一现场》新媒体运营者与用户的互动不够积极。最后,本文总结了《第一现场》新媒体与用户互动中的经验和问题,希望能为其他面临转型困境的电视新媒体发展提供帮助。

舒凯彤[3](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梦婷[4](2019)在《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迭代更新背景下,个人网络求助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慈善活动,成为推动我国网络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个人网络求助活动的日渐增多,“诈捐”、“骗捐”等行为失范问题也不断涌现,并极大的伤害了社会公众的公益慈善热情,致使我国蓬勃发展的网络慈善事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诸多乱象亟待治理。本文立足于我国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以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为切入点,以构建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合作治理体系为研究目的。首先,对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其次,对个人求助、个人网络求助以及网络募捐平台进行概念界定,详细阐述合作治理理论;然后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采用文本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个案拓展法等,通过对多个个人网络求助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揭示个人网络求助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研究分析各问题的形成机理,搭建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架构,进一步研究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实现路径,引导个人网络求助健康发展。研究发现,当前个人网络求助主要存在信息披露不实、骗捐事件频发、资金使用不规范以及网络安全遭受威胁等问题;继而在对个人网络求助多个典型案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揭示出个人网络求助问题的成因主要是个人网络求助法律空白、政府监管力度薄弱、网络募捐平台管理机制不健全、求助群体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社会监管乏力;最后,基于个人网络求助现存的行为失范问题和成因,结合合作治理理论,文章搭建出我国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架构,然后从完善相关立法、健全政府监管体系、优化网络平台管理、提高个人素质以及赋权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入手确定个人网络求助合作治理的实现路径,以为后续个人网络求助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但是,由于个人网络求助仍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本文对于其合作治理架构的构建也处于摸索期,但深入研究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探究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是现阶段实现有效治理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主要方向。

梅诗文[5](2019)在《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涉警报道以其新闻价值高、新闻可读性强等特点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题材。同时,伴随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不少传统媒体组织将报道阵地往新媒体平台上迁移,国家层面也在积极鼓励媒体加快融合发展脚步。正是基于涉警报道的重要性以及媒体加快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民日报》微博在微博场域的高影响力,本文以《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样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并基于框架理论中框架、框架建构与框架效果的相关理论背景,展开对于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开展研究,案例选取了《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的涉警微博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关键词检索、人工筛选的方法,将其微博开设六年间的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进行了完整统计记录。同时,根据传播内容分析法,本文对该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进行了趋势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主题分析和态度分析。笔者期望对于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研究,可以定位该类报道的重心,加强媒体组织与受众对该类题才的重视,强化媒体服务法治国家建设意识;其次是聚焦媒体变革,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样本,为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战略找到实践依归;最后是总结报道策略,依据研究发现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帮助提升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能力。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后文研究中需要应用的框架理论进行了概括说明,并着重将恩特曼、加姆森关于的框架及框架建构理论的定义,以及薛佛乐、德拉克曼关于个体框架和框架效果理论的定义进行了介绍,以便后文的实际应用。同时,第一章还对媒体微博的发展状态与研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涉警报道的实际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说明。第二章从总属概念出发,对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发展现状、具体特征和价值取向也在本文中进行了归纳说明,以建立本文的基本共识,方便后续特定案例的研究、验证与对比。研究发现,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已基本实现媒体组织广泛参与,且该题材在微博场域的报道数量日益增多。基于第一章中的理论基础,以及涉警报道的具体特点,正文第三章结合个案《人民日报》微博368条有效涉警报道样本,归纳出《人民日报》涉警报道经常应用积极履职、警示教育、警察伤亡、公示通报、职业认同、监督批评、警民和谐七个常规议题框架。通过丰富传播载体适应传播格局、采信网友体现新闻真实、重复报道加深受众认知、积极表态引导受众思考等策略,上述报道议题框架得以建构。第四章主要是对报道框架效果的分析,通过对样本微博热门评论的抽样编码,加之数据分析与判断,本文发现《人民日报》微博82%的涉警报道在受众中达成相应的引导效果。第五章中,本文归纳媒体微博在涉警报道时通常存在忽视题材特殊性、报道细节关照不足、价值引导缺乏规范三大问题。同时,本文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期望媒体微博在进行涉警报道时要谨慎处理特殊报道,平衡框架建构策略与细节之间的关系,重视核实、把握时效,在受众效果层面注意提升媒体引导力,考量报道与社会主流价值的适配程度,体现人文关怀。

谢雪[6](2019)在《政法机关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研究 ——以“中国普法”“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为例》文中认为全民“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格局、公民阅读方式、社会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炙手可热的传播媒介。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政法机关也在积极应对,寻求改变。不断创新法律信息传播模式,选择与时俱进的传播渠道,建立政法信息传播新格局,是政法新媒体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分别从政法机关和普通民众两个层次和角度出发,选择“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个案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对政法微信的运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推动国家普法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实用价值。在研究思路上,从政法微信产生的政治、社会、法律和媒介环境和现状分析入手,阐明政法微信应用的社会原因和现实需求,进而针对“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微信公众号,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其推文内容,总结其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从功能定位、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探析形成不同传播效果的成因。论文基于信息传者的文本分析中得出主观的结论,进而从受众的角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受众使用行为的考察分析进行结论的客观验证,总结出政法微信在传播中存在原创比例低、信息反馈不及时、运营模式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提升政法微信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总体来看,政法微信还处在发展的摸索期,要时刻关注受众需求,不断创造优质内容,加快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在专业运营的基础上,加强渠道推广和数字化粉丝管理,实现传播的最大化,为普法宣传和司法公开创造优质条件。

黎美纪[7](2012)在《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新浪微博的推出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浪微博以目前超过3亿的用户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中最为广用的社会化媒体之一。此外,微博的网状传播模式形成了一种别于其他社会化媒体的新型网络公共领域,使它成为了舆论发展的最佳渠道。无论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或是在媒体中激发的热点事件,在微博的舆论增生几乎无法避免。微博舆论的燃点降低,促使了学者们探讨舆论的引导策略。本论文通过对2011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中的舆论进行监测,主要从事件的传播时间、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三个方面去探讨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规律和模式并推断出其引导策略,研究方法以设定六大与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并收集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评论最多的微博作为数据样本。研究中发现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因素以其新鲜程度、传播对像包括意见领袖和群众之间的配合和内容简单程度相关,而引导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必须在把握其“黄金时段”的同时,妥协的运用不同性质的意见领袖,发布简洁的微博内容进行引导,才能达到有效的舆论引导。

晶晶[8](2011)在《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日渐成熟,手机银行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走过了近11年的历程。尽管国内的手机用户规模比较庞大,但是手机银行业务却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使用该项业务的用户并不多,国内的手机银行业务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在银行客户中的认知度和普及率仍旧不高。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聚焦移动商务服务中的手机银行服务,对用户采用手机银行的态度和行为意愿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手机银行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然后以科技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与感知风险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感知费用、个体创新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7个因素在内的研究假设模型。文章的主体部分,应用SPSS17.0软件对回收的20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等多种统计处理,得到如下几个结论:(1)用户实际使用的手机银行服务的内容,主要为查询账户信息和缴纳费用的服务;(2)感知有用性和个体创新性是影响受访者对手机银行使用态度的最显着因素;(3)感知费用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态度及意愿没有显着影响;(4)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不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5)感知风险性对手机银行使用意愿有显着负影响,并且在感知手机银行特性里是对使用意愿起最大作用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建议相关行业从业者未来在推行手机银行的服务中,应尽量朝着简单方便易用以及安全的方向发展。此外,对于创新性人群,进行重点营销。由于时间以及资源的限制,后续研究者可以尝试用其它行为理论模式,对手机银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研究。

唐小强[9](2009)在《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今社会,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需要随时随地沟通信息,我国近6.5亿的手机用户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国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源动力!同样,忙碌的现代人在个人理财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银行营业厅排队办理相关业务,更需要“足不出户,自主理财”的现代金融服务,这为手机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提。据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及预测表明:未来几年银行传统分支机构数量将大幅减少,自动柜员机(ATM)数量将低幅增长,电话银行服务也将放缓增长速度,最具生命力及前途的两种新兴服务方式将是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出现之后,因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而新出现的一种银行服务渠道,是网络银行服务的延伸。在具有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手机银行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的独特性,使它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当下“手机银行”己经在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成为比较流行的个人支付结算工具。与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相比,我国手机银行起步晚,自2000年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才陆续推出手机银行业务,但直到2004年才开始大规模推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到2008年末已发展手机银行客户近1400万户,相对我国手机用户群来说还很少。中国工商银行审时度势,于2008年7月正式投产推出工商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为其抢占中国手机银行支付结算市场,努力发展成为市场领导者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手机银行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揭示手机银行市场发展的背景、特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适合中国手机银行市场的商业运营模式,最后立足于中国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思路,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开办手机银行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和发展难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工商银行在手机银行风险管理和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张茜荑[10](2006)在《飞吧,飞呀飞》文中认为丛飞走了,CCTV的《新闻30分》告诉我。我很惊讶,然后看着杂乱无章的新闻发呆。拿起还未来得及看的今天的报纸,丛飞去世的消息被藏在一个版面的角落,真实而落寞。

二、网络银行 一路走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银行 一路走好(论文提纲范文)

(2)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研究 ——以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新媒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理论框架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互动仪式链理论与电视新媒体互动
    第一节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一、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
        二、情感能量和互动仪式市场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现状
        一、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
        二、电视新媒体用户分析
        三、研究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的意义
第二章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链形成
    第一节 《第一现场》用户的互动仪式的组成
        一、虚拟在场:产生互动基础
        二、内容推送:引起共同关注
        三、用户互动:共享情感体验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的情感能量组成
        一、情感传播与情境互动
        二、短期情感与长期情感的转化
第三章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仪式过程及其效能
    第一节 互动仪式市场
        一、互动中的分层协同
        二、互动中的情感能量
        三、互动中的界限模糊
    第二节 《第一现场》用户互动效能
        一、节目品牌形象提升
        二、节目忠实粉丝产生
        三、作为“市民”的集体认同
第四章 《第一现场》新媒体用户互动的启示
    第一节 丰富互动类型,为“在场”提供际遇
        一、保证“在场”:内容高频发布
        二、提供际遇:多种互动环节
        三、能量回报:及时反馈互动
    第二节 用户参与新闻生产,提升用户情感能量
        一、新闻报料:用户参与生产
        二、在线讨论:用户实时交流
        三、线下活动:用户身体亲临
    第三节 打造集体话题,促进社会建构
        一、情感唤起:价值匹配与反馈期望
        二、情感互动:新闻价值与集体认同
        三、情感共鸣:身份认同与公民团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与其他文献的关系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2.1 概念界定
        2.1.1 个人求助
        2.1.2 个人网络求助
        2.1.3 网络募捐平台
    2.2 合作治理理论
        2.2.1 理论内涵
        2.2.2 研究进展
        2.2.3 体系框架
        2.2.4 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个人网络求助发展现状
    3.1 个人网络求助的发展概况
    3.2 个人网络求助的正向效应
    3.3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
        3.3.1 信息披露不实
        3.3.2 骗捐事件频发
        3.3.3 资金使用不规范
        3.3.4 网络安全遭受威胁
    3.4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危害
第四章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问题的成因
    4.1 个人网络求助法律空白
        4.1.1 求助者发起人主体资格不受限
        4.1.2 信息披露无具体标准
        4.1.3 监督网络募捐平台的规范不充分
    4.2 政府监管力度薄弱
        4.2.1 缺少监管执法依据
        4.2.2 执法态度消极
    4.3 网络募捐平台管理机制不健全
        4.3.1 自律意识不强
        4.3.2 监管机制不健全
        4.3.3 反馈机制不完善
    4.4 求助群体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4.4.1 道德意识薄弱
        4.4.2 法律意识淡薄
        4.4.3 行为缺乏自律
    4.5 社会监督乏力
        4.5.1 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不高
        4.5.2 第三方监督机构缺失
        4.5.3 公共媒体舆论监督不力
第五章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架构
    5.1 合作治理架构的搭建
    5.2 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划分
        5.2.1 立法机关
        5.2.2 政府
        5.2.3 网络募捐平台
        5.2.4 社会公众
    5.3 合作治理的支撑要素
        5.3.1 制度保障
        5.3.2 协调沟通
        5.3.3 社会环境
第六章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合作治理的实现路径
    6.1 完善相关立法
        6.1.1 明确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6.1.2 明确网络募捐平台的权利和义务
        6.1.3 慈善法应与民法刑法相互配合补充
    6.2 健全政府监管体系
        6.2.1 采取措施引导个人网络求助健康发展
        6.2.2 加快建设个人信用评估机制
        6.2.3 加大执法力度
    6.3 优化网络募捐平台管理
        6.3.1 加强平台自身建设
        6.3.2 加大平台监管力度
        6.3.3 健全平台监督机制
    6.4 提升个人素质
        6.4.1 培养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6.4.2 加强个人自律
    6.5 赋权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6.5.1 动员社会力量
        6.5.2 引入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
        6.5.3 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框架理论、媒体微博及涉警报道概述
    第一节 框架理论
        一、框架的基本内涵
        二、议题框架及框架构建
        三、个体框架及框架效果
    第二节 媒体微博
        一、媒体微博的内涵
        二、媒体微博的分类
    第三节 涉警报道
        一、涉警报道的内涵
        二、涉警报道的意义
第二章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现状、特点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现状
        一、媒体组织广泛参与
        二、报道数量日益增多
    第二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特点
        一、全时性和及时性
        二、多样性和可读性
        三、专业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报道警察群体:赞扬与监督并举
        二、报道警情案情:通告与警示并重
第三章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议题框架及建构策略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总量与关键词词频分析
        一、报道样本的选择
        二、报道总量及其趋势
        三、报道关键词词频分析
    第二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议题框架分析
        一、积极履职框架
        二、警示教育框架
        三、警察伤亡框架
        四、公示通报框架
        五、职业认同框架
        六、监督批评框架
        七、警民和谐框架
    第三节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框架建构策略分析
        一、丰富载体适应传播格局
        二、采信网友体现新闻真实
        三、重复报道加深受众认知
        四、积极表态引发受众思考
第四章 《人民日报》微博涉警报道效果评估与分析
    第一节 效果评估设计
        一、传播数据的采集
        二、传播数据的评估方式
        三、框架效果的评估方式
    第二节 传播效果分析
    第三节 框架效果分析
第五章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议题框架,忽视题材特殊性
        二、报道细节关照不足,框架建构能力差
        三、价值引导存在偏差,框架效应难发挥
    第二节 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的优化建议
        一、兼顾题材特殊性,谨慎处理规范报道
        二、平衡策略与细节,重视核实把握时效
        三、提升媒体引导力,考量价值体现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样本统计表
致谢

(6)政法机关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研究 ——以“中国普法”“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微信开辟一条新的信息传播途径
        (二) 传播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三) 研究的意义
    二、微信公众号及法律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 法律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指标
        (一) 研究方法
        (二) 样本选择指标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法微信的产生环境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政法微信产生环境
        一、建设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二、崇尚法律至上的社会风气
        三、数字化驱动的媒介环境
    第二节 政法微信发展现状
        一、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
        二、缺乏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章 “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基本情况分析
        一、开通现状
        二、受众与功能定位
        三、自定义菜单设置
    第二节 “中国普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传播内容分析
        一、文章样本抽样方法
        二、文章类型
        三、文章标题
        四、文章形式
        五、文章来源
    第三节 “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传播特征
        一、重视用户体验与创新普法新模式
        二、丰富多样的自定义菜单
        三、“指派任务式”的传播推广模式
        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服务
    第四节 “中国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微信文章阅读数对比分析
        二、微信文章好看数对比分析
        三、精选留言分析
        四、“中国普法”与“最高人民法院”传播效果差异成因探析
第三章 从传播学视角探析政法微信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政法微信的传播数据分析
        一、受众特征分析
        二、受众使用分析
    第二节 对受众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一、契合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诉求
        二、满足了受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三、保护了受众对司法公开的渴求
    第三节 对受众“法治观”潜移默化的培养
第四章 从个案看政法微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文章原创比例低
    第二节 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运营模式不完备
第五章 提升政法微信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 创作优质的内容
    第二节 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三节 专业化团队运营
    第四节 多渠道宣传推广
    第五节 数据化粉丝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2018年11月份样本文章
    附录2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018年11月份样本文章
    附录3 政法微信的传播效果及受众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7)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形成机制
    第一节 微博为舆论的载体
    第二节 热点事件为舆论的导火线
    第三节 群体为舆论的推动者
    第四节 意见领袖为舆论的引爆者
第三章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演变机制
    第一节 微博热点事件中舆论的演变形式
    第二节 微博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演变趋势
第四章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
    第一节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功能
    第二节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手机银行的概念
        1.1.2 手机银行的技术实现
        1.1.3 手机银行的服务功能
        1.1.4 手机银行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科技接受行为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2.1.1 理性行为理论简介
        2.1.2 计划行为理论简介
        2.1.3 科技接受模型介绍
    2.2 创新扩散理论综述
        2.2.1 创新扩散理论
        2.2.2 个体创新性
    2.3 感知风险理论
        2.3.1 感知风险的概念
        2.3.2 感知风险的维度
        2.3.3 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构思和模型的架构
    3.2 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
        3.2.1 感知手机银行特性
        3.2.2 个体创新性
        3.2.3 使用态度与使用意愿
        3.2.4 研究假设总结
第4章 问卷形成与数据收集
    4.1 模型中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1.1 感知有用性的测量
        4.1.2 感知易用性的测量
        4.1.3 感知风险性的测量
        4.1.4 感知费用的测量
        4.1.5 个体创新性的测量
        4.1.6 使用态度的测量
        4.1.7 使用意愿的测量
    4.2 问卷的前测及最终问卷的形成
        4.2.1 前测概述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4.3 问卷大规模发放与数据收集
        4.3.1 样本对象与规模界定
        4.3.2 问卷大规模发放方式
        4.3.3 数据收集概况
    4.4 分析方法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信度分析
        4.4.3 效度分析
        4.4.4 结构方程分析
第5章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研究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研究模型拟合评估及修正
    5.4 研究结论
        5.4.1 假设检验结果
        5.4.2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5.4.3 研究结论分析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6.1 研究总结
    6.2 营销建议
    6.3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9)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手机银行产生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传统商业银行面临新挑战
    第二节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第二章 手机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状况
    第一节 手机银行的概念及业务分类
        一、手机银行的概念及产生
        二、手机银行的特点
        三、手机银行发展历程
        四、目前主流手机银行能够实现的业务种类
    第二节 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及技术比较
        一、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
        二、各种手机银行实现技术之比较
        三、典型的手机银行业务流程
第三章 手机银行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概况
        一、日本
        二、韩国
        三、欧美
    第二节 手机银行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国内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手机银行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第一节 手机银行的产业链价值分析
        一、产业链的定义
        二、手机银行的产业链结构
        三、国内手机银行支付产业价值链结构分析及特点
    第二节 产业链成员间关系分析
    第三节 产业链成员现阶段的表现
第五章 手机银行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第一节 手机银行支付商业运营模式综述
    第二节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三节 以银行为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四节 以第三方手机银行支付服务商为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五节 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六节 各种商业运营模式的比较及适合我国的商业模式
第六章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节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第二节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第三节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安全策略
        一、手机银行风险与分析
        二、手机银行的安全策略
    第四节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发展策略
        一、发展中应正视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策略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网络银行 一路走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交媒体中的缅怀行动与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基于微博、微信中悼念金庸事件的个案分析[D]. 温姗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电视新媒体用户互动研究 ——以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新媒体为例[D]. 谢康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4]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合作治理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D]. 李梦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框架理论视角下媒体微博涉警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2012-2018年涉警报道为例[D]. 梅诗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政法机关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研究 ——以“中国普法”“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为例[D]. 谢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D]. 黎美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8]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晶晶. 东北大学, 2011(05)
  • [9]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 唐小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10]飞吧,飞呀飞[J]. 张茜荑. 北方文学, 2006(09)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