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土业分会结构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李岚[2](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刘清越[3](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方兴森[4](2019)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水泥土工程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化工厂都面临搬迁。化工厂搬迁遗留下的旧址大多存在各种污染问题,而挥发性有机(VOCs)污染作为主要污染类型之一,由于其不仅具有挥发性,而且还具有比较高的刺激性和毒性,为旧址后期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镇江某化工厂旧址面临开发,因污染问题需进行异位土体修复,土体修复过程采用了水泥土工艺,水泥土因其工艺特性,受环境影响较大,考虑到本次污染的主要类型为挥发性有机污染,而目前关于特殊环境对水泥土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诸如酸、碱、盐、重金属等无机化合物,有关挥发性有机物对水泥土特性影响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出于工程安全考虑,本文主要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挥发性有机(VOCs)对水泥土工程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测试不同VOCs污染物含量下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应变,研究分析VOCs污染物含量对水泥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OCs污染物能降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同龄期下,VOCs污染物的含量越高,水泥土的强度就越低,以不含VOCs污染物的普通水泥土作为基准,水泥土中VOCs污染物的含量每增加1g/kg,水泥土的强度就会降低3.47%;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破坏应变影响较大,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水泥土的破坏应变随龄期增加而降低,关系比较接近双曲线形,VOCs污染水泥土的破坏应变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关系比较接近线形;水泥土的变形系数E50与强度qu基本上呈线性关系,不同VOCs污染含量下,水泥土变形系数随强度的变化关系比较相近,通过拟合汇总,公式为50=(61.1-75.4)。(2)通过对比试验测试不同水泥掺入比下的VOCs污染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应变,研究分析了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能够提高VOCs污染水泥土的强度,水泥掺入比越高,同龄期下,VOCs污染水泥土的强度就越高,但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强度增长趋势影响很小,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VOCs污染水泥土强度qu与龄期t、水泥掺入比aw和VOCs污染物含量r的定量关系:qu=1.26(0.283-0.21×0.965t)(aw-10.53)(1-0.0347r)(3)通过模拟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基坑施工,分析了VOCs污染物对实际工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VOCs污染物影响时,基坑开挖时间需要延迟,通过研究分析,提供了几种解决办法作为参考,分别是提高强度法和增大截面法,其中提高强度法又可细分为VOCs消除法(颗粒吸附法和纤维吸附法)、VOCs转化法、提高水泥掺入比法、增加早强法等。
杨燕江[5](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6](2017)在《第四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周绪红教授发起的一个高端学术论坛,旨在逐渐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引领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行业技术创新,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协同参与建设的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平台、重大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平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本次论坛是第四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于2017年9月222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湖南大学,重庆大学,长安大学主办,由湖南大学承办,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张杰、王景全、周福霖、马克俭、聂建国、陈政清、郑健龙、王复明以及22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50余家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论坛期间召开了创新论坛理事会和《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第二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
王迪[7](2017)在《理念倡导与社会实践: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研究》文中指出水利是贯穿历朝历代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民国以来,“技术救国”成为救亡图存的题中之意。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年间全国性水利学术研究社团,其以联络水利同仁为纽带、以水利学术研讨为职责、以促进国家水利建设为目的。学会会员以任职于国民政府水利部和各流域水利机关的水利部门要员为主,同时吸纳了北洋工学院、西北工学院、中央大学等高等学府水利土木工程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会员,构成专业水利技术人才群体。学会积极扩展组织架构、丰富特种委员会门类、扩充会员、增设分会;创办学术刊物,为开展水利研究提供媒介;以国家建设为导向,召开年会、举行演讲,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屡次呈文政府推动水利行政统一、倡导科学水工试验理念与技术,推动建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阐发水利建设积极兴利的重要影响及其技术救世的社会关怀。因此,依托《水利》、抗战时期发行的《水利特刊》以及《益世报》、《新北辰》等民国期刊,通过梳理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组建沿革、理念主张和实践活动等史实,阐述其一方面致力于水利学理学术研讨、倡导科学理念;另一方面增进水利同仁之间、与工程师团体及政府机构的联络与沟通,参与国家工程规划建设,谋求全国水利建设标准化、秩序化、规范化,客观评价学会在推进国家水利事业规划与建设做出的贡献,以期构建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立体化历史面相。
刘晋萍[8](2017)在《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张含英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水利专家,也是20世纪黄河治理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见证人之一。他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地探寻治黄的真理,研究治黄方略和理论,既注重对古代治黄历史经验的借鉴,又努力借鉴西方近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治黄基本资料,并开展系列水文调查和实验研究,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黄河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贡献。本文通过论述张含英治黄的缘由、治理黄河理论的形成、治黄理论内涵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来分析张含英治黄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水利专家的影响。指出张含英的治黄理论是李仪祉治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王化云的治黄思想有启示作用。张含英的治黄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综合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张含英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把黄河看成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治理,提出上中下游统筹,干、支流兼顾,除害与兴利结合,多目标开发,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以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作为治河目标的规划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张含英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并将其治黄理论付诸实践,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尤其是治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宪足[9](2016)在《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文中指出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于1931年4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体。该会以“联络水利工程同志,研究水利学术,促进水利建设”为宗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学会通过召开年会、宣读论文、出版水利科学书刊、设立水利科学奖金、编订水工名词以及倡设水工试验所等多种举措,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水利科学研究、交流、评议和奖励的制度,从而推动着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鉴于民国时期水利事业的日就窳败,该会会员也曾积极致力于呼吁全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促进政府水利立法的实现以及提出江、河、湖、塘的整治意见等,以此助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的现代化转型。此外,中国水利工程学会还不断地对其组织机构加以调整和充实,以便推进该会的会务,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水利科学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当然,囿于经费及时局的困扰,学会的实际运作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束缚,以致影响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种种历史条件的制约,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也未能成功付诸实施。但不管怎样,学会组织的存在,对于当时中外水利学术的沟通和水利工程同仁的联络,毕竟功不可没;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也为后世所承继。以此而论,该会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确实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袁博[10](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土业分会结构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土业分会结构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水泥土工程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境岩土工程简介 |
1.2.1 环境岩土工程概念的提出 |
1.2.2 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 |
1.2.3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
1.3 特殊环境下水泥土性质研究现状 |
1.3.1 水泥土的特性 |
1.3.2 特殊环境对水泥土性质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背景 |
1.4.2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及材料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二甲苯含量为影响因素的试验 |
2.2.2 水泥掺入比为影响因素的试验 |
2.3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仪器 |
2.4 水泥土试样的制备养护及测试 |
2.4.1 确定水泥土配合比 |
2.4.2 制备土样 |
2.4.3 水泥土试样制备及养护 |
2.4.4 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应变测定 |
2.5 微观图样采集 |
2.5.1 微观图样采集方法 |
2.5.2 3D视频显微镜操作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VOCs污染物含量对水泥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
3.2.1 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
3.2.2 VOCs污染物含量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
3.3 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破坏应变的影响 |
3.3.1 水泥土破坏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3.3.2 水泥土破坏应变与二甲苯含量的关系 |
3.4 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变形系数E50 的影响 |
3.4.1 变形系数E50与VOCs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
3.4.2 变形系数E50 与龄期的关系 |
3.4.3 变形系数E50 与水泥土强度的关系 |
3.5 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强度-破坏应变关系的影响 |
3.6 VOCS污染物对水泥土影响的微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
4.2.1 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 |
4.2.2 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的关系 |
4.3 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破坏应变的影响 |
4.3.1 水泥土试样的破坏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4.3.2 水泥土试样的破坏应变与水泥掺入比的关系 |
4.4 水泥掺入比对VOCS污染水泥土变形系数E50 的影响 |
4.4.1 变形系数E50 与水泥掺入比的关系 |
4.4.2 变形系数E50 与龄期的关系 |
4.4.3 变形系数E50 与水泥土强度的关系 |
4.5 不同水泥掺入比下VOCS污染水泥土强度-破坏应变关系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VOCs污染物对重力式水泥土挡墙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挡墙设计 |
5.3 VOCS污染物对基坑开挖时间的影响 |
5.3.1 不考虑VOCs污染物时基坑开挖时间 |
5.3.2 考虑VOCs污染物时基坑开挖时间 |
5.3.3 VOCs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
5.4 VOCS污染物对基坑开挖时间影响的解决办法 |
5.4.1 增加水泥土挡墙的强度 |
5.4.2 增大水泥土挡墙的截面宽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第四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论坛开幕式 |
2 主题报告 |
2.1 钢-混凝土结构 |
2.2 工程抗震与减振 |
2.3 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 |
2.4 建筑材料 |
2.5 桥隧工程 |
2.6 防灾减灾工程 |
2.7 地基工程 |
2.8 道路与交通工程 |
2.9 水环境保护 |
3 论坛理事会暨学报编委会 |
4 结语与展望 |
(7)理念倡导与社会实践: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探索与尝试:民初水利界与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立 |
1.1 国家、社会和学人的现世关怀 |
1.1.1 社会需求:水患频发的时代背景 |
1.1.2 国家建设要求:水政统一的努力与无奈 |
1.1.3 学人诉求:水利同仁的探索与改变水利现状 |
1.2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立 |
1.2.1 成立经过 |
1.2.2 发展历程 |
小结 |
第2章“学理”与倡议:李仪祉掌会的奠基与发展时期 |
2.1 组织构建与群体分析 |
2.1.1 机构雏形与演变 |
2.1.2 经费筹集与支出 |
2.1.3 创始人群体构成 |
2.2 学术研讨与倡议 |
2.2.1 举行年会与发表演讲并行 |
2.2.2 学理探讨与理念传播:刊行《水利》月刊 |
2.3 会员关注:倡议与改善民生 |
2.3.1 倡导灌溉事业与改良农业 |
2.3.2 关注水旱灾荒救济 |
小结 |
第3章 使命践行:以沈百先和须恺为会长的进展 |
3.1 组织拓展与会员猛增 |
3.1.1 特种委员会日趋完善 |
3.1.2 分会众多 |
3.1.3 会员数量颇增与地域变迁 |
3.2 聚焦西部 |
3.2.1 联合年会主题“靶向”西部 |
3.2.2 规划水利工程示范区 |
3.2.3 开展西北区“十年万井”计划研究 |
3.3 复兴战后水利建设:参与实业计划研究 |
小结 |
第4章 互动与承续: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社会关系 |
4.1 与政府的联络 |
4.1.1 会员任职政府部门或水利机关 |
4.1.2 年会提案与政府官员致辞 |
4.1.3 咨议政府水政统一 |
4.2 与河北工程师协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合作与商议 |
4.2.1 与河北工程师协会召开联合会议 |
4.2.2 与中国工程师学会的联系 |
4.3 续承“技术救国”: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水利学会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依据的主要史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含英投身黄河治理事业的缘起 |
第一节 山东省境内黄河水患概况 |
第二节 张含英少小立志治黄的缘由 |
第二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水利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学成 |
一、求学获知,专攻水利 |
二、对治河方略的考证 |
第二节 在实践中探索治黄理论 |
一、初涉黄河治理 |
二、赴美考察,探索治黄新思路 |
第三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形成 |
一、治理黄河下游的理论 |
二、黄河中下游治理并重理论 |
三、黄河三游并重,综合治理理论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张含英治黄理论未能付诸实践 |
第三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 |
第一节 张含英的治黄理论内涵 |
第二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承前启后作用 |
一、张含英治黄理论对李仪祉治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张含英治黄理论对王化云的启发 |
第三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在新中国的实践 |
一、人民胜利渠的成功修建和黄河治理与开发规划的制定 |
二、在黄河三门峡工程的决策与改建中的建议 |
第四章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实践评析 |
第一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的实践特点 |
第二节 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的背景 |
(一)水旱灾害的频发 |
(二)学术会社的示范 |
(三)有识之士的呼吁 |
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
(一)学会的组织机构及变迁 |
1.学会的组织机构 |
2.组织机构的演变 |
(二)入会资格与选举制度 |
1.会员的入会资格 |
2.学会的选举制度 |
(三)制约学会的经费问题 |
1.经费的来源与筹措 |
2.学会的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
三、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科学的体制化 |
(一)召开年会,宣读论文 |
(二)水利科学书刊的出版 |
1.《水利》月刊的发行 |
2.“中国水利工程丛书”的出版 |
3.“中国水利珍本丛书”的刊印 |
(三)水利科学奖金的设立 |
1.耕砚奖励论着基金 |
2.百先奖学基金 |
(四)水工名词的编订 |
1.编订《水工名词》的缘起 |
2.《水工名词》述评 |
(五)水工试验所的倡设 |
四、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事业的现代化 |
(一)呼吁全国水利行政的统一 |
(二)促进政府水利立法的实现 |
(三)提出江、河、湖、塘的整治意见 |
1.导淮治黄方策 |
2.整理大运河计划 |
3.改良江浙海塘意见 |
结语: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水利工程学会 |
(一)融冶与创新的学术精神 |
(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对水利现代化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土业分会结构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4]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水泥土工程特性影响研究[D]. 方兴森.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5]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6]第四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纪要[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6)
- [7]理念倡导与社会实践: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研究[D]. 王迪. 河北大学, 2017(01)
- [8]张含英治黄理论研究[D]. 刘晋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D]. 曾宪足.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水泥强度论文; 西南联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