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时代变化着的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洁[1](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苏昕[2](2021)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虚拟现实技术到现阶段依然存在的眩晕症、以及头戴过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回到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原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相关的哲学理论前瞻的内在动力,技术哲学现象学派关于单技术视域下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很难适用于人机融合的高技术情境,用物质框架下的关系解释虚拟框架下的关系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单技术的身体与技术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调整因此成为必然,才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对于身体、技术、身体与技术以及世界关系的认知,并尝试给予虚拟现实技术痛点以现象学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通过现象学还原法、多重视角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运用梅洛-庞蒂身体知觉理论以及“侵越”关系提法,结合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等技术哲学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从虚拟现实技术锚定的虚拟知觉空间出发,以身体图式为基础通过知觉来感知技术塑造的现实,包括身体对技术、技术对身体两个方向的具体论述,在身体获得知觉的动态过程中阐释身体与技术的回环结构,并把结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的实践情境,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现象学进路来探究现实技术中的身体与技术。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现象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技术情境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论证技术现象理论是否具有可适用性,以此疑问为切口,打破现象学理论和新技术之间的隔膜,用现象学理论来证明具象技术中的现象学经典谜题,同时技术前沿情境下的现象学理论的研究又为现象学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最终再把明晰的框架理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中讨论合理性。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虚拟现实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论述技术中的虚与实、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诸问题,从主体、客体、界面三个角度来论述技术场域中的何为实、何为虚。在概念辨析基础上展开研究。第二,对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进行论述和追溯,对胡塞尔的“还原”现象学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思考,并对伊德的“三种身体”理论进行现象学审视,讨论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对技术哲学中身体的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从实在身体与虚拟身体两个维度展开于具象技术情境下身体本质的探讨。第三,从身体本位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情境下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结合惯性动捕系统的例子来阐释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的捕捉,技术尝试构建“虚拟身体”以便更好地与真实身体发生交互,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内在同构效应,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现阶段的技术设计以及技术经验的创新还离不开身体,要求身体必须在场。第四,VR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有着特殊影响。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技术参与构建身体的知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技术身体逐渐形成。并尝试推论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和关系。第五,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具体运用中的身体与技术的结构性关系。尝试论证VR绘画、VR健身等新形式下的身体与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现象学原因,并尝试讨论了 VR电影中虚拟现实“奇点”的具身形态。将前文已得出的身体与技术理论放在虚拟现实技术新形式下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特殊性,对技术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结论,拓展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外延,并尝试给技术问题以解决方向。
尚明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林钻辉[4](2020)在《营销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产生于工业时代的4Ps到4Cs再到4Rs,营销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信息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深刻而全面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重构和改变人们的营销认知。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营销理论正在回归到最本质的一面即给目标消费者提供恰当的产品。本文拟以信息时代的特征和发展为背景阐述营销理论的重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趋势,重构后的营销理论是以1P(Product)为基石,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将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达到适应信息时代企业的营销需求。
王楠[5](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数字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技术的发展,人类依靠工具和技术逐渐摆脱了自然界的部分规定性,但是于无形之中又被作为中介物的工具和技术所裹挟与束缚。21世纪以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初衷是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但是如今凭借其便利迅捷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量化”原则与价值标准,促使当代社会呈现出一种人类生存境遇的数字化趋势。数字技术的应用发展,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个体隐私的暴露、数字劳动的压迫、数字身份的异化等影响着人类生存状况的问题。近年来,国外学者克利斯提安·福克斯、文森特·莫斯科以及国内学者蓝江等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定义并分析数字异化,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首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依据,简要梳理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其生成过程,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概念的继承与丰富。其次,阐明了数字异化的时代背景,并对“数字异化”的概念进行了词源考察,同时归纳并提炼了数字异化的三重含义,即数字技术的异化、数字劳动的异化与人自我疏离的异化。再次,阐述了数字异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原因。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在数字资本主义的遮蔽、数字劳动的剥削与资本逻辑中运行的数据价值链的影响下,出现了“数据至上”与大数据经验主义思想、个体隐私的暴露、交往异化的深化与数字身份的异化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数字异化在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中普遍存在。最后,针对数字异化的具体表现提出了试解方案。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与重塑人之主体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坚持资本逻辑批判,基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尝试以打破数据垄断关系、解构数据价值链、抵御一般数据论为数字资本的牟利工具的路径来扬弃数字异化。那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看待数字异化以及积极寻求扬弃数字异化之法,即是本研究的全部要义。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吴凯[7](2020)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途径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一种治理选择,但却愈发凸显其独特优势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取决于是否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理念、内容、方法、价值,贯穿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的全过程与各环节。尽管学界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展开了多维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对策,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优势并未彻底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仍处于弱场状态。研究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不仅可以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跨学科视野,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推动作用,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科学发展。第一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关系问题。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内考察网络舆论生态的要素与问题,网络舆论资源、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环境是网络舆论生态的三要素,网络舆论生态是一项动态化的结构范式,要坚持技术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统一的评价方法。网络舆论生态问题受多重因素影响,权力异化使网络舆论生态结构解域化,议题偏差使网络舆论生态控制虚饰化,话语冲突使网络舆论生态话语对立化。走向治理的网络舆论生态,除了要对治理概念进行辨正之外,还要确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价值指向,提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核心议题,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活动空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分析理路、参与期待的多样呈现,涉及媒介文化融合、美好生活向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应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播的形式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不仅有助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所在。第二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价值判断。权力条件、议题目标、话语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聚焦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别于其它治理手段,它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具有传播正能量、双重的时空面向、依靠传播媒介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传播特点。作为一项治理措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新场域,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阶段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视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出场目标突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难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条件匡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多项认知测度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互动效应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价值。推动信息交流、建立传播关系、引导参与行为、改善舆论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表现。第三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处于弱场状态,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缺少对公众网络舆论参与的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参与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尚未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作目标追问。一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将会面临公众网络交往理性培育不足、网络舆论参与群体固化概率增加、间接抬高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成本、网络空间不安全因素上升、难以遏制不良网络舆论风气、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较为艰难、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地位等风险威胁。“后真相”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时代状况,情感躁动的舆论归一、算法推荐的技术异化、另类空间的实践转向、仿真表演的价值隐退、幻影公众的主体缺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后真相”诱因。第四章探讨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践理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必须坚持指导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即坚持网络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立场、彰显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重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过程理解、提升参与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探索适合网络舆论生态运行的传播实践等五项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凝聚发展活力,了解舆论场的分类与要求,关注舆论场的知识生产与分化,在舆论场积极拓展时空境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把握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引领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驱动作用,把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演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建构创新主题,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生态复归,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议题设置,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空间生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叙事转向。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探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走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之后的未来思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尤其要关注网络舆论的问题,要回应网络舆论的伦理挑战,要重视网络舆论的感性传递,要成为网络舆论的“思想武器”。
胡玉红[8](2020)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发展》文中提出马克思在流亡巴黎时期,写下了代表其新的世界观萌芽状态的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着作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独特视角,也成为具有强大历史延伸力的批判线索。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异化劳动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成为不同时代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抓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以及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异化观。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分析了私有制和分工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扬弃异化的积极途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随后异化思想在《资本论》中具体展开与发展,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异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社会生产的范围不断扩展,劳动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异化劳动也随之产生了诸多的表现形态,在更多的社会领域内展现。如科技异化、消费异化、生态异化,都是在新的社会条件基础上出现的新的劳动异化具体表现形式,它们的共同点都表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颠倒上。对于这些异化的消除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技术和制度层面分析了这些新异化产生的原因,也指出了消除这些异化不能仅仅靠技术层面的努力,更要对其背后的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异化劳动出现了新的形式,信息领域的异化现象逐渐凸显。不同于传统的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媒介以及信息的产生过程都有着新的特点。以网络信息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对信息及信息异化的基本内涵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网络时代信息异化的表现形式,并对其产生的技术机制和社会机制进行研究。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是信息领域的异化现象扭曲了人的价值观,给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为了消除信息异化现象,笔者在最后分别从技术层面、个人层面及社会层面这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信息异化的解决对策,提出在异化的消除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提升个人道德意识和媒介素养、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刘绍勇[9](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王杨浩然[10](2020)在《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革命,信息传播的媒介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使得实体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发生了转变。传统实物展品的保存与展陈功能已不具有吸引力,临场体验成为了人们到实体博物馆进行进行参观的第一诉求。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介入形成了全新的展示活动,在展品形式、呈现方式、参与性以及感官体验方面都产生了诸多改变,为博物馆体验性的重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由于我国相应理论研究的缺乏,在面对数字媒体技术所形成的展示方式时,对于承载展示活动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仍然延续着以传统展示方式为依据的设计方法,数字媒体技术与展示空间的形式和环境要素之间不能很好地契合,使数字展示活动的表现与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人们的体验感受到影响。因此本文以此为契机,从数字媒体技术对空间产生的影响角度出发探索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建设。本文首先提出问题,对研究背景进行细致阐述,说明此方向探索的时代性与迫切性,从而理清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分析问题,对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领域的数字媒体技术类型与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博物馆展示活动与展示空间的转变,进而提炼出匹配展示方式的适配性、弱化物质空间的虚拟性以及融入技术手段的集成性的设计原则。最后解决问题,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从形式建构与环境营造两方面提出设计手法。在形式建构方面分别从促进参与体验的布局模式、利于信息表现的空间形体、适应展览形式的空间尺度三方面进行阐述。在环境营造上则从塑造消隐化实体环境、强化信息化流动氛围、营造沉浸性声景环境、建立数字化空间导引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意在探求可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效果与体验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博物馆建设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并补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信息时代变化着的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时代变化着的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
一、一般主题 |
二、根本主题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
一、时间再造 |
二、空间构建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
一、VR引领 |
二、裸眼沉浸 |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
一、主体交互 |
二、联觉感知 |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
一、有我之境 |
二、无我之境 |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
二、 “成瘾”负面效应 |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身体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知觉理论研究现状 |
1.2.4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现状 |
1.2.5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阐释 |
2.1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
2.1.1 知觉之于身体的首要性地位 |
2.1.2 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知觉观的批判 |
2.1.3 图形-背景结构中的知觉 |
2.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 |
2.2.1 具身关系 |
2.2.2 解释学关系 |
2.2.3 背景关系 |
2.2.4 他者关系 |
2.3 概念诠释 |
2.3.1 身体图式 |
2.3.2 身体习惯 |
2.3.3 身体技术 |
2.3.4 身体空间 |
2.3.5 “侵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之“虚”与现实之“实” |
3.1 虚拟现实技术 |
3.1.1 概念解释与发展历程 |
3.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3.2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
3.3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联系 |
3.3.1 虚拟现实来源于客观实在 |
3.3.2 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 |
3.3.3 虚拟现实和客观实在呈现互相转化的趋势 |
3.4 虚拟现实技术中何为实何为虚 |
3.4.1 主客体的虚与实 |
3.4.2 内容的虚与实 |
3.4.3 界面中介的虚与实 |
3.5 虚拟实践特性 |
3.5.1 虚拟性与虚拟实践 |
3.5.2 人—机新感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现象学理论视域下的身体本质 |
4.1 身体理论 |
4.1.1 现象学还原基础上的存在 |
4.1.2 经验视域下身心一元的锚定 |
4.1.3 “三种身体”的现象学审视 |
4.1.4 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 |
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的身体本质 |
4.2.1 具身身体本质 |
4.2.2 虚拟身体本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 |
5.1 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捕捉 |
5.1.1 身体图式的动觉内涵提供了基础性的架构 |
5.1.2 技术链建构的“虚拟身体”之维 |
5.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内在同构效应 |
5.2.1 虚拟情境中的身体技术的意涵 |
5.2.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统一性特征 |
5.3 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 |
5.3.1 技术设计建构与身体知觉相契合的符号语言 |
5.3.2 技术设计的主客体的站位是具有可逆性的存在 |
5.4 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 |
5.4.1 实践背景下的技术经验 |
5.4.2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的身体复归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之于身体的特殊作用和“侵越”关系 |
6.1 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 |
6.1.1 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的特殊作用 |
6.1.2 技术透明性之于身体知觉的具身化阐释 |
6.2 技术构建身体知觉结构 |
6.2.1 技术经验的积累促进现象“习惯”的获得 |
6.2.2 技术调节的复杂知觉结构的形成 |
6.3 技术营造空间中技术身体的形成 |
6.3.1 赛博空间中现象身体的技术经验 |
6.3.2 技术身体的形成与多层含义 |
6.4 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 |
6.4.1 体现现象中的双向关系 |
6.4.2 虚拟空间中的知觉建构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的现象学分析 |
7.1 论VR绘画空间中的身心合一机制 |
7.1.1 从VR到VR绘画 |
7.1.2 身体空间: 作为基点的处境空间 |
7.1.3 身体空间与虚拟现实空间相互“侵越” |
7.1.4 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与现实转换 |
7.2 论VR运动中的身-技关系 |
7.2.1 现象学视域下VR健身的身体理论 |
7.2.2 VR运动中晕动症减弱的现象学分析 |
7.3 论VR电影中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
7.3.1 虚拟现实“奇点”的知觉发生机制 |
7.3.2 虚拟情境中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
7.3.3 虚拟现实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8.2.1 研究反思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营销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营销理论的发展与变化 |
信息时代的营销特征变化 |
信息时代的营销理论发展趋向 |
(一)1P的营销理论重构 |
(二)营销组织的重构 |
(三)信息时代的技能需求 |
结论 |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数字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及意义 |
(一) 背景与内容 |
(二) 意义 |
二、国内外数字异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历史生成与丰富 |
一、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生成过程 |
(一)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理论来源 |
(二)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
(三) 从人本主义异化观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概念的丰富 |
(一) 物化与物化意识:人的总体异化 |
(二) 理性的独裁:启蒙倒退的异化力量 |
(三) 单向度的人:技术异化对人的“降维”打击 |
第二章 数字异化的背景、含义及其特征 |
一、数字异化的时代背景 |
二、数字异化概念的来源 |
三、数字异化的三重含义 |
(一) 数字技术的异化 |
(二) 数字劳动的异化 |
(三) 人自我疏离的异化 |
四、数字异化的特征与本质 |
第三章 数字异化的当代表现及原因 |
一、数字异化在人思维方式上的体现 |
(一) “数据至上”思想的出现 |
(二) 大数据经验主义对因果性的忽视 |
(三) 消费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
二、数字异化在人存在方式上的体现 |
(一) 个体隐私无所遁形的困境 |
(二) 数字化生存加深的交往异化 |
(三) 数字媒体下个体数字身份的异化 |
三、数字异化现象的成因 |
(一) 数字资本主义下的双重遮蔽 |
(二) 资本逻辑下的数据价值链 |
(三) 数字劳动的“产消合一者” |
第四章 扬弃数字异化的立场与可能 |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
(一) “数据至上”思想与数字拜物教批判 |
(二) 明确现实的个人而非数字表征的人 |
(三) 充分肯定相关性基础上重视因果性 |
二、找寻迷失在数字化生存中的主体性 |
(一)厘清“数据至上”思想中主客体关系 |
(二) 在实践中试解数字化生存的交往异化 |
(三) “回到自身”正确认识数字身份的存在 |
三、数字异化问题的资本逻辑批判 |
(一) 从打破数据垄断出发尝试解蔽数字资本主义 |
(二) 驱散笼罩数据价值链的唯利之风 |
(三) 抵御一般数据沦为数字资本的牟利工具 |
结语: 数字异化的自反性及其蕴含的解放可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一、国内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二、国外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舆论 |
二、网络舆论生态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第一节 网络舆论生态的要素与问题 |
一、要素的构成和评价 |
二、问题的三维镜像 |
第二节 走向治理的网络舆论生态 |
一、治理的概念辨正与前提 |
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内涵指向 |
三、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价值体现 |
四、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核心议题 |
第三节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
一、治理主体、分析理路、参与期待的多样呈现 |
二、媒介文化融合、美好生活向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全面涉及 |
第四节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解读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三重诉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丰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 |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提升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效果 |
第二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价值判断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聚焦点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权力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议题目标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话语力量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传播特点 |
一、传播正能量 |
二、双重的时空面向 |
三、依靠传播媒介发生作用 |
四、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新场域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阶段拓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视野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出场目标突破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难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条件匡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框架 |
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多项认知测度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过程 |
五、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互动效应重塑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价值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功能 |
一、推动信息交流 |
二、建立传播关系 |
三、引导参与行为 |
四、改善舆论结构 |
第三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处于弱场状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缺少对公众网络舆论参与的教育引导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参与不够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尚未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作目标追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风险透视 |
一、公众网络交往理性培育不足 |
二、网络舆论参与群体固化概率增加 |
三、间接抬高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成本 |
四、网络空间不安全因素难以控制 |
五、难以遏制不良网络舆论风气 |
六、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较为艰难 |
七、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弱场的“后真相”诱因 |
一、情感躁动的舆论归一 |
二、算法推荐的技术异化 |
三、另类空间的实践转向 |
四、仿真表演的价值隐退 |
五、幻影公众的主体缺场 |
第四章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践理路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原则 |
一、指导性原则:坚持网络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立场 |
二、价值性原则:彰显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人学意蕴 |
三、系统性原则:重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过程理解 |
四、主体性原则:提升参与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
五、发展性原则:探索适合网络舆论生态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凝聚发展活力 |
一、舆论场的分类与要求 |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关注舆论场的知识生产与分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舆论场积极拓展时空境遇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把握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特征 |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引领地位 |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驱动作用 |
四、把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的演化趋势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建构创新主题 |
一、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生态复归 |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议题设置 |
三、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空间生产 |
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叙事转向 |
结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走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观的继承发展 |
(一) 黑格尔关于异化理论内涵的阐述 |
(二) 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 |
三、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继承发展 |
(一) 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理论内涵的阐述 |
(二)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借鉴 |
四、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中劳动思想的批判继承 |
第三章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
一、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早期生成与发展 |
二、 马克思关于异化概念的解析 |
(一)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阐述 |
(二) 异化与物化、对象化关系的阐述 |
三、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阐述 |
(一) 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 |
(二) 劳动本身的异化 |
(三) 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
(四) 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
四、 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
五、 共产主义是对异化的积极扬弃 |
六、 异化劳动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 |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 |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科技异化思想的论述 |
(一) 科技异化的内涵及原因 |
(二) 科技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 |
(三) 科技异化的表现及结果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消费异化思想的论述 |
(一) 消费异化的内涵及原因 |
(二) 消费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 |
(三) 消费异化的表现及结果 |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生态异化思想的论述 |
(一) 生态异化的内涵及原因 |
(二) 生态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 |
(三) 生态异化的表现及结果 |
第五章 信息异化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新的发展领域 |
一、 信息及信息异化的概念阐述 |
二、 信息异化的具体表现 |
(一) 信息失真 |
(二) 信息生产失控,主体的选择性丧失 |
(三) 个人自我建构能力的丧失 |
(四)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
三、 信息异化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 信息异化产生的技术机制 |
(二) 信息异化产生的社会机制 |
四、 对消除网络信息异化的思路与方案的思考与探讨 |
(一) 有机的将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 |
(二) 增强人的道德意识与媒介素养 |
(三) 加强社会管理与法制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基本解析 |
2.1 应用于博物馆展示活动中的数字媒体技术解析 |
2.1.1 数字媒体技术的类型 |
2.1.2 数字媒体技术的特征 |
2.2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博物馆展示活动的转变 |
2.2.1 展品形式从实体到数字 |
2.2.2 展示方式从单一到多元 |
2.2.3 观者参与从被动到互动 |
2.2.4 感官体验从视觉到联觉 |
2.3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发展趋势 |
2.3.1 空间环境虚拟化 |
2.3.2 空间场所交互化 |
2.3.3 临场体验立体化 |
2.4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原则 |
2.4.1 匹配展示方式的适配性原则 |
2.4.2 弱化物质空间的虚拟性原则 |
2.4.3 融入技术手段的集成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形式建构 |
3.1 打造促进参与体验的布局模式 |
3.1.1 设置向心聚合式空间 |
3.1.2 构建垂直立体式空间 |
3.1.3 营造开放漫游式空间 |
3.2 塑造利于信息表现的空间形体 |
3.2.1 软化形体边界突变 |
3.2.2 同化展示装置结构 |
3.2.3 适配特殊技术要求 |
3.3 构建适应展览形式的空间尺度 |
3.3.1 依据技术设备尺寸控制空间绝对尺度 |
3.3.2 结合观展行为方式量化空间体验尺度 |
3.3.3 活用技术展演装置调节空间感知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环境营造 |
4.1 塑造消隐化实体环境 |
4.1.1 虚化界面材质 |
4.1.2 降低光色刺激 |
4.1.3 打造虚拟边界 |
4.2 强化信息化流动氛围 |
4.2.1 塑造影像化媒体界面 |
4.2.2 增设交互式机械界面 |
4.2.3 渲染实时性光影色彩 |
4.3 营造沉浸性声景环境 |
4.3.1 合理布置扬声设备强化立体声场 |
4.3.2 铺设吸声材料结构控制混响时间 |
4.3.3 设置隔声隔振构造减弱噪声干扰 |
4.4 建立数字化空间导引 |
4.4.1 映射虚拟图像强化视觉引导 |
4.4.2 结合交互技术实现交互引导 |
4.4.3 植入信息网络搭建线上引导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信息时代变化着的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 苏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4]营销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J]. 林钻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6)
-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数字异化研究[D]. 王楠. 苏州大学, 2020(03)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D]. 吴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发展[D]. 胡玉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 王杨浩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