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T系统及其在载人航天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玲[1](2021)在《《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文中认为
张舒琪,杨宏,易予生[2](2021)在《先进信息技术在载人航天器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下一步载人空间站任务,提出了未来载人航天器先进信息技术需求,分析了智能家居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在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模式。针对这些技术存在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在应用中注意热环境与空间辐射等问题对设备的影响,同时对关键功能进行冗余设计,增强地面测试强度,在保持技术应用先进性的同时不影响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蔺陆洲[3](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认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金朝,曹征涛,王海霞,张立辉,李毅峰,周玉斌,王全,李宝辉,徐艳,卫晓阳,王红,林榕,杨景慧,耿喜臣[4](2020)在《慢长率模式+Gz加速度暴露对局部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慢长率模式(GOR)+Gz加速度暴露对局部脑血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为加速度耐力终点预警提供依据。方法:12名男性志愿者完成HP抗荷动作训练后,在2个工作日内分为两组在载人离心机上分别进行0.1 G/s增长率的GOR模式+Gz加速度暴露,采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记录(NIRS) rSO2变化。观察受试者自身心率、rSO2在+Gz加速度暴露前、GOR1耐力终点时、GOR2耐力终点时及+Gz加速度暴露结束后的变化。结果:受试者的GOR1耐力为(4.10±0.79) G,GOR2耐力为(5.82±0.70)G。心率在+Gz加速度暴露过程中持续升高,在GOR2耐力终点时的心率达最大值(110±27) beats/min。rSO2在+Gz加速度暴露前为(71.3±5.0)%,GOR模式+Gz加速度暴露开始后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降低,到达GOR1耐力终点时降至(65.4±6.4)%(P<0.01),GOR2耐力终点时降至(61.6±4.6)%(P=0.000),+Gz加速度暴露结束后恢复到暴露前水平(P=0.635)。rSO2降至最小值与到达GOR2耐力终点的时间差为(3.0±2.0) s(-3~+3 s)。结论:rSO2在GOR模式+Gz加速度暴露时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降低,为该生理指标应用于加速度耐力终点的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兰宁远[5](2019)在《万人会战——中国921(三)》文中研究表明"神箭"千里逐天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原则,其核心是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火箭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用最可靠的火箭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太空,是运载火箭系统研制者们的郑重诺言。中国的火箭统称"长征"系列,此前主要用来发射卫星。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我国先后发射了近百颗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6](2019)在《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不可避免将遇到特殊而复杂的航天环境因素作用,其对人体会产生特殊影响,常人很难耐受和适应。而在地面模拟航天特殊因素环境并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特因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项目以及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方法。
周宇[7](2019)在《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特性模拟机器人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使得航天员在太空中完成作业任务与在地面重力作用的环境中很不一样,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会影响航天员工作能力的发挥。本文研究一种绳索牵引的机器人,模拟物体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运动,研究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控制策略。分析国内外微重力模拟技术和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针对机器人的功能要求,结合人体手臂的结构和运动特性,设计机器人的构型方案。经过机器人工作空间和静力学分析确定机器人的构型,经过刚度分析确定机器人动平台和定平台的尺寸。并根据机构的特点设计总体控制方案。简化人体手臂机构的模型,通过闭环矢量法求手臂末端的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通过Simulink对人体手臂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转角变化曲线。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和仿真,得到动平台位姿与四根柔索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人机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和仿真。对人体手臂进行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手臂各个关节作用力矩之间的关系。对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动平台的加速度与柔索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对柔索进行力优化设计,比较最小方差优化算法和最小范数优化算法两种算法得到的绳索拉力的值。然后对人机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建立驱动单元的模型,采用速度位置双闭环控制方法,对机器人进行位置控制策略研究和仿真。然后分前向通道力控制策略和多余力控制策略两个方面对力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在前向通道控制策略里,比较力的单闭环和速度、力双闭环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并分别基于力的单闭环控制方式和基于速度和力的双闭环控制方式设计多余力控制器。基于力的单闭环控制方式设计前馈控制器,基于速度和力的双闭环控制方式设计局部反馈控制器,补偿柔索末端速度带来的扰动。并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不同加载频率下的多余力曲线和力的跟随曲线,比较两种多余力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对机器人系统的力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并分析非线性因素和驱动单元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实验验证单柔索驱动单元主动加载的控制策略,比较两种控制策略的跟随性强弱。对两根柔索驱动单元被动加载的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莫隆宸,王海霞,贺斌,金朝,耿喜臣,张立辉,卫晓阳,王全,徐艳,吴三元,王红,李宝辉[8](2018)在《载人离心机训练用耳脉搏传感器的设计与验证》文中认为目的设计一种基于载人离心机训练实际需求的新型耳脉搏信号传感器。方法传感器采用透射式光电容积法原理,外形为耳夹式,以硅橡胶为外部包覆材料;内部元器件选用微型白炽灯泡作为光源,以硅光电池作为信号接收元件。考察了12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训练时耳脉搏信号质量,以及受试者主诉与耳脉搏信号变化的符合度。结果在低载荷(2. 5 G)被动训练和中载荷(5. 0G)、高载荷(9. 0 G)主动训练过程中,受试者的耳脉搏信号稳定,波形变化情况与受试者主诉总符合率为91. 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信号传感器能够在载人离心机训练载荷环境下正常使用,输出波形幅度变化与受试者是否到达耐力终点有较高的符合性。
寻文鹏[9](2019)在《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在轨白细胞计数能够有效地监控航天员的免疫功能状态,这对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流式细胞仪因体积大、缺乏微重力适应性、操作维护复杂等缺点难以满足载人航天的应用需求。相较于传统地面应用,航天用检测仪器需额外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微重力适应性、操作简便、高可靠性与易维护性、以及低消耗与低排放的特性。针对流式细胞术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本文对其中的样本自动预处理、无鞘流细胞聚焦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这三个难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全血自动预处理芯片和无鞘流细胞聚焦芯片两种聚合物基微流控芯片以及高容错荧光检测光路,形成了一套航天用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批量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了一种集自动定量取样、试剂混匀和孵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血自动预处理微流控芯片。该芯片针对微重力环境下的样本预处理需求设计,使用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延时截止阀实现了全血自动定量取样,利用段塞流特性与多通道液体混合技术实现了微重力环境下的高精度液体操控与高效率混合。对比试验表明该芯片能够获得与传统手动预处理相同的全血染色效果,有效解决了航天流式细胞术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样本预处理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泊松过程的无鞘流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通过研究无鞘流通道聚焦中的泊松过程与检测区体积的关系,设计了截面尺寸为50μm×50μm的聚焦微通道,针对白细胞聚焦实现了0.54%的重复错误率。通过优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片制备中的热压、键合及芯片侧面抛光工艺,实现了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的小批量加工,并保证了聚焦微通道的形貌精度和位置精度。该微流控芯片能够即插即用,显着降低了航天员的操作难度,且六个外表面均具有较高的光洁度,为后续检测侧向散射光的正交光路提供了足够的光学检测面。针对无鞘流聚焦微通道的位置误差,提出了一种高容错荧光检测技术。该技术由芯片侧面入射488 nm波长的激发光,由芯片顶面检测侧向散射光(SSC)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PE)、藻红蛋白-得克萨斯红(ECD)、和藻红蛋白-青色素(PC5)四种荧光。通过分析优化激发光光束整形参数对激发光能量分布的影响、以及荧光收集镜头对荧光收集效率的影响,实现了对包括微通道位置误差在内的大检测区的一致性荧光检测,在整个检测区内的激发光能量差异和荧光收集效率差异均小于2%。在上述三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航天用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并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FITC荧光通道的荧光分辨率为4.0%,荧光灵敏度为916 MESF,侧向散射光灵敏度优于1μm,检测浓度为2000/μL的细胞样本时重复错误率<1%,且微流控芯片满足即插即用要求;具备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计数能力,并成功应用于“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中;通过抛物线飞行实验,成功验证了样机的微重力适应性。目前已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免疫监测试验和训练中应用芯片318片。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10](2018)在《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文中认为航天医学工程学是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基础学科,为我国载人航天实现里程碑跨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概述了航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平台体系和近10年来的重要成果,提出了后续发展展望。
二、CAT系统及其在载人航天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T系统及其在载人航天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先进信息技术在载人航天器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载人航天器信息系统发展及特点 |
1.1 载人航天器第1代信息系统 |
1.2 载人航天器第2代信息系统 |
1.3 载人空间站信息系统 |
2 载人航天器先进信息技术需求 |
2.1 智能家居技术 |
2.1.1 需求分析 |
2.1.2 应用探讨 |
2.1.3 需要关注的问题 |
2.2 AR技术 |
2.2.1 需求分析 |
2.2.2 应用探讨 |
2.2.3 需要关注的问题 |
2.3 语音识别技术 |
2.3.1 需求分析 |
2.3.2 应用探讨 |
2.3.3 需要关注的问题 |
2.4 云计算技术 |
2.4.1 需求分析 |
2.4.2 应用探讨 |
2.4.3 需要关注的问题 |
3 结束语 |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慢长率模式+Gz加速度暴露对局部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试验设备 |
1.2 受试者 |
1.3+Gz加速度暴露方法 |
1.4 生理信号记录和处理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受试者的抗荷耐力 |
2.2+Gz加速度暴露对心率的影响 |
2.3+Gz加速度暴露时的耳脉搏信号变化 |
2.4+Gz加速度暴露时的r SO2变化 |
3 讨论 |
(5)万人会战——中国921(三)(论文提纲范文)
“神箭”千里逐天疆 |
万众一心造神舟 |
科学创新的空间平台 |
航天服, 中国造 |
千里挑一的选拔 |
(7)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特性模拟机器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面微重力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3 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1 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微重力环境运动特性模拟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操作特性分析及机器人设计要求 |
2.2.1 手臂结构和运动特征分析 |
2.2.2 机器人设计要求 |
2.3 机器人总体结构方案 |
2.3.1 机器人构型方案 |
2.3.2 静力学分析 |
2.3.3 工作空间分析 |
2.3.4 刚度分析 |
2.3.5 机器人结构总体方案 |
2.4 机器人驱动控制方案 |
2.4.1 机器人驱动方案 |
2.4.2 机器人控制系统 |
2.4.3 机器人控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机系统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人体手臂机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3.2.1 手臂模型简化 |
3.2.2 手臂运动学分析 |
3.2.3 手臂运动学仿真 |
3.3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3.3.1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3.3.2 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
3.4 人机系统运动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机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人体手臂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
4.2.1 手臂动力学分析 |
4.2.2 手臂动力学仿真 |
4.3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
4.4 柔索张力优化 |
4.4.1 柔索张力优化 |
4.4.2 柔索张力优化仿真分析 |
4.4.3 柔索预紧力分析 |
4.5 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分析 |
4.5.1 影响柔索力分配的因素分析 |
4.5.2 机器人逆动力学仿真分析 |
4.6 人机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机器人驱动单元建模 |
5.3 机器人位置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
5.3.1 位置控制策略研究 |
5.3.2 位置控制仿真分析 |
5.4 机器人前向通道力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
5.4.1 力的单闭环控制策略 |
5.4.2 速度和力双闭环控制策略 |
5.4.3 仿真分析 |
5.5 机器人多余力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
5.5.1 基于力的单闭环的多余力控制策略及仿真 |
5.5.2 基于速度和力的双闭环的多余力控制策略及仿真 |
5.6 机器人柔索拉力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
5.6.1 机器人柔索拉力控制策略 |
5.6.2 机器人仿真分析 |
5.7 系统模型的影响因素 |
5.7.1 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模型的影响 |
5.7.2 柔索驱动单元参数对系统模型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器人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理及平台简介 |
6.3 控制策略验证实验 |
6.3.1 单根柔索主动加载实验 |
6.3.2 两根柔索被动加载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载人离心机训练用耳脉搏传感器的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耳脉搏传感器设计 |
1.1 耳脉搏监测原理 |
1.2 结构设计 |
1.3 材料及元器件选择 |
2 试验验证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2.1 试验记录曲线 |
2.2.2 主诉符合度 |
3 讨论 |
4 结论 |
(9)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航天免疫检测的基本需求 |
1.2.1 航天在轨免疫评估的重要意义 |
1.2.2 航天免疫评估的主要指标 |
1.3 航天流式细胞术的主要内涵 |
1.4 流式细胞术用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样本预处理微流控芯片技术 |
1.4.2 细胞聚焦微流控芯片技术 |
1.4.3 微流控芯片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技术 |
1.4.4 研究现状小结 |
1.5 论文来源与研究意义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适应微重力的自动预处理微流控芯片技术 |
2.1 全血自动预处理芯片设计 |
2.1.1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样本预处理需求 |
2.1.2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全血用量分析 |
2.1.3 全血预处理芯片流路设计 |
2.2 基于延时截止阀的自动定量取样技术 |
2.2.1 延时截止阀与定量取样通道设计 |
2.2.2 取样通道中截止阀的反应时间控制 |
2.3 适应微重力的液体混合技术 |
2.3.1 微重力环境下的定量液体操控 |
2.3.2 预处理流程与驱动死区控制 |
2.3.3 二次流增强的往复流动混匀方法 |
2.4 基于全血预处理芯片的预处理模块实现及验证 |
2.4.1 预处理模块的主要构成 |
2.4.2 PMMA基预处理芯片工艺 |
2.4.3 全血自动预处理效果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鞘流聚焦微流控芯片技术 |
3.1 无鞘流通道聚焦芯片设计 |
3.1.1 基于泊松过程的细胞聚焦原理 |
3.1.2 聚焦微通道与芯片流路设计 |
3.2 微流控芯片上的侧向散射光检测 |
3.2.1 传统PDMS芯片工艺的侧面缺陷 |
3.2.2 高光洁度侧面的PDMS二次浇注工艺 |
3.3 即插即用的无鞘流聚焦芯片工艺 |
3.3.1 电铸镍热压模具制作 |
3.3.2 聚焦微通道形貌控制 |
3.3.3 聚焦微通道位置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容错单光四色荧光检测技术 |
4.1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光路设计 |
4.1.1 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光学检测需求 |
4.1.2 单光四色荧光检测光路方案设计 |
4.2 激发光功率密度一致性研究 |
4.2.1 高斯光束整形理论 |
4.2.2 束腰半径对激发能量分布的影响 |
4.3 荧光收集效率一致性研究 |
4.3.1 收集镜头对荧光收集效率一致性的影响 |
4.3.2 四色荧光检测光路设计 |
4.4 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块样机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试验免疫监测应用与微重力适应性验证 |
5.1 航天用自动微流式细胞仪样机组成 |
5.2 流式细胞仪性能标定 |
5.2.1 荧光分辨率与即插即用芯片验证 |
5.2.2 荧光灵敏度测试 |
5.2.3 散射光灵敏度测试 |
5.2.4 检测浓度范围测试 |
5.3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地面试验应用 |
5.3.1 自动全血淋巴亚群细胞检测 |
5.3.2 4人180天地面模拟试验应用 |
5.4 微重力适应性验证 |
5.4.1 抛物线飞行与测试方案 |
5.4.2 飞行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2 学科特点 |
2.1 任务牵引特性 |
2.2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
2.3 医工结合特色 |
2.4 学科目标明晰 |
2.5 坚持系统论为指导 |
3 近十年主要进展 |
3.1 发展了面向长期飞行的医学研究技术方法体系 |
3.1.1 航天员选拔训练标准与方法不断扩展完善 |
3.1.2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研究为空间站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基础 |
3.1.3 面向长期飞行的特色实施医学体系日趋完善 |
3.1.4 发展了面向长期驻留的健康监测新技术 |
3.2 突破了系列重大关键技术, 全面提升了在轨安全、生活保障能力 |
3.2.1 新一代环控生保技术获得新突破 |
3.2.2 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功能性能全面提升 |
3.2.3 风味丰富的长保质期食品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
3.3 航天环境医学和工效学为保障载人航天器适人性做出新贡献 |
3.4 学科研究能力日益增强, 实施了系列开创性大科学试/实验 |
3.5 通过多次载人飞行, 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在轨实验数据, 深化了对人的认识 |
3.5.1 生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3.5.2 健康监测与心理支持技术研究 |
3.5.3 人在空间的能力研究 |
3.6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新突破 |
3.7 建设完善了地基试/实验平台, 发展了学科方法体系 |
4 展望 |
4.1 利用空间站平台, 获取新发现积累新知识 |
4.2 面向载人深空探测, 加强学科前瞻性研究 |
4.3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 积极吸纳并发展新技术 |
4.4 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推动学科深入发展 |
5 结语 |
四、CAT系统及其在载人航天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D]. 蔡文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先进信息技术在载人航天器中的应用探讨[J]. 张舒琪,杨宏,易予生. 航天器工程, 2021(02)
-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4]慢长率模式+Gz加速度暴露对局部脑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金朝,曹征涛,王海霞,张立辉,李毅峰,周玉斌,王全,李宝辉,徐艳,卫晓阳,王红,林榕,杨景慧,耿喜臣.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0(02)
- [5]万人会战——中国921(三)[J]. 兰宁远. 神剑, 2019(03)
- [6]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J].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01)
- [7]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特性模拟机器人控制研究[D]. 周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8]载人离心机训练用耳脉搏传感器的设计与验证[J]. 莫隆宸,王海霞,贺斌,金朝,耿喜臣,张立辉,卫晓阳,王全,徐艳,吴三元,王红,李宝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6)
- [9]面向航天流式细胞术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D]. 寻文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10]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