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臧敦晓[1](2020)在《数据链体系效能评估和贡献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国军事实力的提高以及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作战形式由单一作战发展为联合作战。信息支持在联合作战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数据链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作战信息的传输与保障性能。对数据链体系的作战效能和体系贡献度进行研究,可为装备选取以及确定武器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意见。传统效能评估方法大多从武器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考虑作战环境以及作战过程对作战效能产生的影响,评估结果往往存在主观性强、说服力弱等缺点。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OODA与仿真法的数据链体系效能评估,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数据链体系的装备贡献度。现代化联合作战过程中,武器装备的性能影响着作战任务的完成状况。随着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战的不断推广,装备性能不断提升,种类不断增多,使得作战体系的装备组合方案变得多样化,因此寻求作战能力高的装备组合方案也变得愈加重要。近距离空中支援是对地面部队作战火力的有效加强和补充。本文以近距离空中支援数据链体系为研究背景,结合OODA闭环理论与可视化仿真技术,开发完成可视化仿真软件,进而实现了数据链体系的效能评估;在效能评估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现了数据链体系的贡献度分析。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如下三部分:(1)建立数据链体系贡献度评估技术框架。首先研究了近距离空中支援、数据链系统以及体系贡献度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战过程,对作战效能和作战能力概念进行了辨析,确立了以相对贡献度为分析方式的研究思路;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案,提出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技术框架。(2)基于OODA与仿真法的效能评估。本文研究了OODA作战环思想,并基于OODA闭环理论构建了数据链体系的武器装备指标体系和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流程以及可视化仿真技术实现了近距离空中支援可视化仿真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完成数据链体系的效能评估。(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根据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流程搭建作战想定,选取武器装备生成装备方案空间,构建近距离空中支援指标体系;依据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分析变量关系,进而搭建了数据链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可视化仿真系统获取的作战效能数据集,采用LISREL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求解出反映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关系的解析模型;通过解析模型计算装备方案的作战能力,实现对近距离空中支援数据链体系的贡献度分析;最终本文依据贡献度分析结果选取了最优装备方案并给出了装备的发展方向。
李亚威[2](2020)在《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评估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功能一体化电子系统是未来电子对抗的发展热点。本文主要研究雷达、通信、侦察、干扰多功能一体化电子系统的在线性能评估技术。对于这样功能复杂、影响因素繁多的动态系统,在线性能评估对监控系统状态,辅助操作人员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侦干探通各功能的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构建了系统综合性能的评价模型,并开发了仿真软件将性能评估过程直观演示,验证了所建立模型和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侦干探通四项功能,基于客观、全面、简洁、可测的原则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数学模型以定量描述其性能。2.对各指标数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分类筛选,对需要在线测量或估计的内部参数提出相应的测量算法,实现各项功能指标的在线测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各内部参数在线测量算法的有效性。3.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性能评估方法,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并使用熵权法对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将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提高了综合评价模型可信度。使用梯度投影法解决孔径分配的最优化问题,给出反馈信息。4.开发了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演示软件。该软件能够在输入一体化系统相关参数后生成对应信号,测量其指标数值,并给出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了性能评估过程的直观演示。
刘锋[3](2017)在《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卫星遥感正处于手段日益丰富、能力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效益发挥日趋显着的重要时期。信息化社会及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深入发展,对全方位、持续、实时探测及快速响应等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对遥感卫星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做出科学评估,为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重点提供可靠依据。基于这一应用要求,从分析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入手,选择基于ADC模型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遥感卫星系统任务分析模式和任务模型,分析归纳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卫星遥感的基本任务,设计了面向区域覆盖探测、目标精细探测和广域海洋动目标探测等典型任务的遥感卫星系统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探测范围、重复探测能力、目标辨识能力、目标定位能力和系统响应能力等指标的评估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覆盖探测任务、多目标获取等任务,进行了任务效能建模与仿真分析,验证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目标获取量和获取精度综合评价的光学卫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1)建立了一种基于目标获取量和获取精度综合评价的光学卫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在分析运行轨道、成像分辨率、成像幅面、姿态机动等因素对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系统重访、目标辨识、指向调节等时空要素的信息获取能力指数评价模型,该模型简洁直观,以系统实际承担的具体任务为指引,集成了目标获取数量和目标获取精度两个维度信息,能够充分体现系统的运行逻辑和指标间的物理关联,评估结果具备直观易读性和可理解性,是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评价方法,有效克服了效能评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要素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模式。针对遥感应用需求的多样性和非同构性,采用统一的信息要素顶层框架和聚类分析法,实现了遥感任务的规范化模型化处理;针对遥感信息的时空频谱分布,基于信息要素,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典型探测任务的遥感卫星系统能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实现统一基准下系统时空频谱特性的一致表达,涵盖信息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要素,并具体描述遥感卫星系统的空间域、时间域、信息域和数量域行为特性,为开展面向任务的系统能力评估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一种覆盖任务各环节的遥感卫星系统全链路效能评估模型。针对遥感卫星系统多任务与多链路并行、控制流与信息流交错等特性,进行系统动态特性建模,建立了基于时序推进的全链路响应与信息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能够具体分析任务发起时机、任务响应方式、控制指令上行等任务环节和传感器指向调节、信息传输带宽等卫星能力参数对任务效能的影响,并充分体现系统能源及数据等资源竞争、气候及人为干扰等环境条件下的系统行为特性,可有效实现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应用效能评估。(4)建立了一种基于一重覆盖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区域覆盖探测任务评估模型。针对区域覆盖探测任务中影响因素多、计算量大、优化难度大的现实,立足网格点覆盖法,设计了可视带宽覆盖和瞬时带宽覆盖迭代进行的覆盖算法,采用一重可视覆盖中瞬时覆盖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覆盖策略,实现区域覆盖探测任务的快速准确评估,优化了覆盖探测效率,并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基于该算法,还能够具体分析遥感卫星种类、成像质量和气象等环境条件变化时,覆盖探测任务完成情况的变化,算法实用性大大提高。通过上述工作,形成了链路较为完整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涵盖应用需求分析、基本任务聚类、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能力指标建模仿真、任务效能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对于实现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的规范化、定量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可为准确把握卫星遥感领域后续发展的方向重点,以及规划相关手段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李志荣[4](2015)在《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作业效能评估》文中指出为使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性能指标考核评估结果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系统在实际作业场所中的作业能力,依据核应急辐射监测作业保障特点,构建了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作业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记号"的表达方式改进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用于评估可靠性、可用性和能力的系统效能评估模型(Availability-Dependability-Capability-Model,ADC模型),使其评估结果不仅能定量地反映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在作业过程中不同设备完成同一任务的总体效能,以及不同设备对总体效能的贡献,而且还能定量地反映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中不同设备完成不同任务的作业效能。
胡丁锐[5](2012)在《基于FPGA+DSP的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电子侦察是获取敌方情报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搜索、截获敌方各种电子设备发射的信号,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敌方设备的各种参数、方位信息、通信内容等情报。然而面对日益先进的反侦察技术,如跳频信号的使用,要求跳频信号侦察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处理速度,以及精确的测频功能。因此,基于FPGA+DSP架构的跳频信号侦察系统成为首选方案。本文在侦察技术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基于FPGA+DSP架构的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平台,重点研究系统的主机接口以及各部件的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跳频信号侦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数字下变频技术、快速测频技术以及效能评估理论,给出了易于硬件实现的高效结构以及侦察系统的指标体系。2.针对跳频信号侦察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主机接口进行设计,包括PCI接口和USB2.0接口。通过驱动、固件、主机应用以及FPGA程序设计完成主机与实验板的正常通信,并分析其性能,给出了两种接口的优缺点。3.针对FPGA+DSP架构下的跳频信号侦察系统进行平台搭建,重点研究FPGA.DSP和SDRAM三者之间的通信方式,通过FPGA与DSP编程完成三者之间的双工通信,并分析它们的性能,使系统能正常工作。4.对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进行设计,包括跳频信号的产生以及跳频信号的接收处理,验证了基于FPGA+DSP的处理结构能够完成对跳频信号的侦察任务,并测试本实验系统能达到的性能指标。本文对实验系统设计进行数据仿真,验证了实现的正确性,并给出设计的说明以及仿真时序图。在调试过程中得到的一些结论,对基于FPGA+DSP的跳频信号侦察系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李红旗[6](2009)在《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的配置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军用机器人即将成为战场上的重要突击和防御武器。军用机器人也是我军在未来信息战争中达成技术优势的重要武器装备。在未来战场上,如何指挥和合理配署种类繁多的军用机器人,并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根据军事指挥的基础概念,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归纳和总结了军用机器人的作战现状、指挥模式和任务种类,给出了指挥中的任务分配原则和策略,分析了机器人任务分配中的效能评估问题。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基本原理及步骤,分析和确定了模糊综合评判的隶属度矩阵、隶属度函数和数据规范化处理的方法,最后总结了AHP-模糊综合评判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介绍了效能的相关概念,建立了四类机器人:地面攻击机器人、空中攻击机器人、地面侦察机器人和空中侦察机器人的层次效能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完成了3种地面攻击机器人的效能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证实了效能评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提出了任务适应度概念,阐述了指标效能、任务适应度和任务效能的关系,建立了机器人任务适应度的通用层次模型,分析了任务适应度的计算方法。依据经典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指标效能、任务适应度与任务效能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和建立了四种类型的机器人的任务适应度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机器人配署优化算法,使用VC6编程工具实现了配署优化算法的核心模块。并根据机器人的作战想定,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配署优化算法实用可行,有很好的军事应用价值。本文从军事作战指挥的角度,在机器人效能评估及任务分配研究上作了开创性有益的探索,对利用机器人完成军事作战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胡士兵,蒋万军,曹新[7](2006)在《应对信息化武器试验需要建设数字化发射场》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武器上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发射场试验能力与武器系统对发射场的要求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提出了基于HLA网络的数字化发射场建设方案,并对数字化发射场的特点、功能、作用、优点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数字化发射场的组成及体系结构的论证,指出了建设数字化发射场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同时,针对数字化发射场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长风,郁文贤,粟毅[8](2005)在《航天遥感监测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分析》文中提出针对遥感监测信息的效用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态势感知能力定量分析的新方法。首先利用NIIRS等级尺度和GIQE模型建立了遥感图像与地面目标检测率之间的联系,由此得到这些目标在监视区域出现的概率分布。然后,以地面目标在监视区域的实际分布表示使用者信息需求,并利用信息理论中的Kullback Leibler距离来度量不确定性分布和信息需求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到不同遥感侦察与监视系统态势感知能力曲线,给出了传输处理时延对态势感知能力曲线的影响。
原伟强,陆军,匡纲要[9](2004)在《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航天监测信息系统建模和模型分析时,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模型是系统建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利用WSEIAC提出的一般模型,建立了航天监测系统效能一般形式,应用APH(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分析方法分析建立航天监测系统性能能力指数模型,同时考虑初始条件和系统状态变化对总效能的影响。
贺勇军[10](2004)在《面向效能优化的复杂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构建综合性的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智能化的多卫星分布式自主协同工作,将是此系统的主要运行模式。如何分析、评估和优化其总体效能,以寻求最满意设计方案,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论文分析指出,唯有采用普适性的顶层分析和优化设计框架,才能够有效解决面临的种种复杂性问题。而基于进化计算的优化方法,采用自适应随机搜索全局优化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则能够胜任复杂智能系统的综合效能仿真分析任务。为此,提出采用基于进化计算的仿真优化设计框架,并以对地观测多卫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其效能分析方法、效能测度的确定及其求解模型、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及相应软件的研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 首先,研究了多卫星系统具有的诸多复杂性特征;分析和归纳了多种典型构成形态;从时空、物理和功能特性等方面,研究了多颗卫星之间的分布与协同特性;对智能化自主协同运行多卫星系统的总体功能、特性、实现机制及其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一般性系统效能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述评,提出了基于仿真的多卫星系统效能分析方法的总体框架。遵循此框架,界定了多卫星系统的层次结构;就复杂大系统中子系统效能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两种基本方法:任务要求分解法和全系统效能敏感性分析法;提出了系统信息获取的四元组效能测度:内容、范围、质量和时效性,并将其具体化为遥感信息获取的空间(Space)、频谱(Spectrum)、能量(Energy)、时间(Time)(简称SSET)四维空间的相应测度。 接着,提出了离散化SSET空间的信息粒模型,给出了单个遥感器信息获取容量的计算模型,并对多卫星系统的时间、空间、频谱和能量维信息容量进行了分析;面向效能分析,提出了“物理覆盖”、“有效覆盖”、“充分信息量”等概念,并通过一典型示例系统,给出了基于仿真的效能测度求解方法及其基本模型;针对系统覆盖区域的非规则性,设计和实现了“池中投石法”、“油环点火法”和“逐步吸收法”等基于仿真的覆盖区域通用求解算法。 分析了复杂系统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综合计算的特点,提出了复合逻辑树(Composite Logic Tree Model,简称CLTM)综合建模方法及其可靠度递归综合算法,并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论文对其设计思想、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阐述。 此后,主要针对复杂多卫星系统的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指出,所建模型应为分解结构描述水平上的多学科混合异构层次化系统整体同构模型。分析了面向对象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此提供的支持机制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多Agent/Object的整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并给出其总体框架。然后,分别就Object与Agent共存机制、实体属性和行为的确定原则、基于进化计算的多学科优化对系统整体建模的要求、Agent/Object模型粒度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别给出了面向Object和面向Agent的解构与重构方法,
二、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链体系效能评估和贡献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2.2 体系贡献度研究现状 |
1.2.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技术框架 |
2.1 近距离空中支援 |
2.1.1 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基本概念 |
2.1.2 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战特点 |
2.1.3 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作战过程 |
2.2 数据链系统概述 |
2.2.1 数据链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2 数据链系统的战术应用 |
2.2.3 数据链系统在CAS作战中的通信支持 |
2.3 作战效能评估基本概念 |
2.3.1 作战效能和作战能力的概念 |
2.3.2 概念辨析 |
2.3.3 作战效能指标的选取原则 |
2.4 体系贡献度 |
2.5 基于SEM的 CAS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技术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ODA与可视化仿真的效能评估 |
3.1 OODA作战环 |
3.1.1 OODA作战环理论 |
3.1.2 基于OODA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 可视化仿真概述 |
3.3 CAS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 |
3.3.1 关键技术介绍 |
3.3.2 可视化仿真系统环境介绍 |
3.3.3 可视化仿真系统程序结构设计 |
3.3.4 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 |
3.4 基于可视化仿真的效能评估 |
3.4.1 作战效能指标定义 |
3.4.2 CAS数据链体系的效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M的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 |
4.1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
4.1.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 |
4.1.3 SEM建模分析过程 |
4.2 基于SEM的数据链体系贡献度分析步骤 |
4.3 示例分析 |
4.3.1 CAS作战想定搭建 |
4.3.2 装备方案空间生成 |
4.3.3 CAS指标体系构建 |
4.3.4 CAS数据链体系SEM模型构建与识别 |
4.3.5 模型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评估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体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单功能指标体系 |
2.1 雷达功能的评估指标与模型 |
2.1.1 探测距离 |
2.1.2 测量精度 |
2.1.3 其他指标 |
2.2 通信功能的评估指标与模型 |
2.2.1 传输距离 |
2.2.2 误比特率 |
2.2.3 星座图特征 |
2.3 侦察功能的评估指标与模型 |
2.3.1 截获概率 |
2.3.2 测量精度 |
2.3.3 分选识别能力 |
2.4 干扰功能的评估指标与模型 |
2.4.1 有效辐射功率 |
2.4.2 压制系数 |
2.4.3 有效干扰空间/自卫距离 |
2.4.4 干扰信号的品质因素 |
2.4.5 目标信号捷变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部参数在线测量 |
3.1 雷达指标的内部参数在线测量 |
3.2 通信指标的内部参数在线测量 |
3.3 侦察指标的内部参数在线测量 |
3.4 干扰指标的内部参数在线测量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综合评价 |
4.1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4.3 熵权法改进综合评价模型 |
4.4 反馈信息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TLAB的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评估软件实现 |
5.1 软件设计 |
5.1.1 信号生成模块 |
5.1.2 指标测量模块 |
5.1.3 综合评价模块 |
5.2 软件界面 |
5.2.1 一体化系统性能评估软件主界面 |
5.2.2 指标测量结果界面 |
5.2.3 综合评价结果界面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遥感应用需求与任务分析研究评述 |
1.2.2 遥感任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
1.2.3 遥感任务效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评述 |
1.2.4 小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效能评估基础理论 |
2.2.1 效能的基本概念 |
2.2.2 效能评估结构模型 |
2.2.3 效能评估的基本原则 |
2.2.4 效能评估的主要步骤 |
2.3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3.1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2.3.2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2.4 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方法 |
2.4.1 效能评估方法分类 |
2.4.2 典型效能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2.5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选择 |
2.5.1 基于ADC模型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 |
2.5.2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的任务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的基本结构 |
3.2.1 遥感卫星系统基本构成 |
3.2.2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构成 |
3.3 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基本原理 |
3.3.1 影响遥感卫星系统信息获取效能的主要因素 |
3.3.2 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构建的基本思路 |
3.4 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
3.5 基于信息获取能力指数模型的任务效能评估流程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信息要素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建模与仿真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信息要素的遥感任务规范化描述方法 |
4.2.1 任务模型构建流程 |
4.2.2 遥感应用方向分析 |
4.2.3 遥感应用需求规范化描述 |
4.2.4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聚类分析 |
4.3 基于信息要素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指标体系构建 |
4.3.1 遥感卫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4.3.2 基于信息要素的遥感卫星系统能力框架 |
4.3.3 面向任务的遥感卫星系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4.4 面向全链路的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指标建模与仿真 |
4.4.1 影响要素建模 |
4.4.2 探测范围建模与仿真 |
4.4.3 目标辨识能力建模与仿真 |
4.4.4 目标定位能力建模与仿真 |
4.4.5 目标重复探测周期建模与仿真 |
4.4.6 区域覆盖探测周期建模与仿真 |
4.4.7 系统响应时间建模与仿真 |
4.5 小结 |
第5章 典型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实践 |
5.1 引言 |
5.2 任务效能分析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体系结构 |
5.2.2 系统基本功能与组成 |
5.2.3 系统典型工作流程 |
5.2.4 系统配置方式与接口关系 |
5.3 遥感卫星系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评估实例 |
5.3.1 仿真设定 |
5.3.2 评估结果 |
5.4 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指标评估实例 |
5.4.1 仿真设定 |
5.4.2 评估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FPGA+DSP的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侦察系统概述及现状 |
1.2.2 跳频信号侦察概述及现状 |
1.2.3 硬件平台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跳频信号侦察处理的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采样理论 |
2.2.1 低通采样定理 |
2.2.2 带通采样定理 |
2.2.3 A/D转换技术 |
2.3 数字下变频(DDC) |
2.3.1 数字混频器 |
2.3.2 数控振荡器 |
2.3.3 抽取滤波器 |
2.4 快速测频技术 |
2.4.1 基于DFT的快速测频方法 |
2.4.2 基于相位差的快速测频方法 |
2.5 效能评估理论 |
2.5.1 效能评估概述 |
2.5.2 基于WSEIAC模型的侦察系统效能评估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主机接口设计及调试 |
3.1 引言 |
3.2 PCI接口设计 |
3.2.1 PCI总线及其设计方法 |
3.2.2 PCI9054简介 |
3.2.3 PCI9054的硬件接口设计 |
3.2.4 驱动及主机应用程序开发 |
3.2.5 FPGA设计及调试 |
3.3 USB2.0接口设计 |
3.3.1 USB总线 |
3.3.2 CY7C68013简介 |
3.3.3 硬件接口设计 |
3.3.4 FX2固件开发 |
3.3.5 驱动及主机应用程序开发 |
3.3.6 FPGA设计及调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各部件设计及调试 |
4.1 引言 |
4.2 基于FPGA+DSP的系统搭建方案 |
4.2.1 外围部件的搭建 |
4.2.2 存储设备的搭建 |
4.2.3 核心部件的搭建 |
4.2.4 系统搭建的总体方案 |
4.3 FPGA与DSP通信设计及调试 |
4.3.1 LinkPort通信协议 |
4.3.2 FPGA模块设计 |
4.3.3 DSP程序设计 |
4.3.4 调试结果 |
4.4 FPGA与SDRAM通信设计及调试 |
4.4.1 FPGA的模块设计 |
4.4.2 DSP程序设计 |
4.4.3 调试结果 |
4.5 多处理器系统的数据通信及调试 |
4.5.1 共享外部总线的数据通信 |
4.5.2 点对点的数据通信 |
4.5.3 调试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的实现及测试 |
5.1 引言 |
5.2 跳频信号产生的实现 |
5.2.1 主机应用程序的设计 |
5.2.2 跳频信号源的设计 |
5.2.3 噪声源的设计 |
5.3 跳频信号侦察处理的实现 |
5.3.1 实现方案 |
5.3.2 各模块的实现 |
5.3.3 FPGA资源分析 |
5.4 系统整体测试 |
5.4.1 确定信噪比 |
5.4.2 数据比对 |
5.4.3 性能测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的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器人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3.2 机器人任务分配研究现状 |
1.3.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主要工作 |
2 军用机器人作战概述 |
2.1 作战指挥基本概念 |
2.2 军用机器人的作战指挥现状 |
2.2.1 目前作战模式 |
2.2.2 未来作战构想 |
2.3 机器人作战任务 |
2.3.1 任务分类 |
2.3.2 任务分解 |
2.3.3 配署问题和任务分配 |
2.4 军用机器人的作战效能分析 |
2.4.1 效能分析方法和技术综述 |
2.4.2 军用机器人的作战效能 |
2.5 本章小结 |
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理论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3.1.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3.2 模糊综合评判 |
3.2.1 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 |
3.2.2 模糊综合评判法步骤 |
3.2.3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3.2.4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3.3 AHP-模糊综合评判的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军用机器人的指标效能评估 |
4.1 效能相关概念 |
4.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机器人效能评估模型 |
4.2.1 地面攻击机器人 |
4.2.2 空中攻击机器人 |
4.2.3 地面侦察机器人 |
4.2.4 空中侦察机器人 |
4.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机器人效能评估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指标效能与适应度实现机器人配署优化 |
5.1 指标效能与适应度 |
5.1.1 机器人任务适应度与任务效能 |
5.1.2 任务适应度层次递阶模型 |
5.1.3 任务适应度计算方法 |
5.2 任务适应度因素集和评价集 |
5.2.1 任务适应度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2 适应度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3 适应度评价集的确定 |
5.3 基于指标效能与适应度实现机器人配署优化 |
5.3.1 基于指标效能与适应度的评判方法 |
5.3.2 机器人配署优化算法 |
5.3.3 机器人配署优化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航天遥感监测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态势感知能力定量分析新方法 |
1.1 NIIRS和GIQE模型 |
1.2 目标检测率模型 (TAS模型) [2] |
1.3 监视区域目标分布模型 |
1.4 信息需求及Kullback-Leibler距离 |
1.5 算法实现步骤 |
2 应用实例 |
3 结 论 |
(9)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航天监测系统效能分析与评价方法 |
1.1 效能的定义和效能要素 |
1.1.1 可用性 |
1.1.2 可信性 |
1.1.3 能力 |
1.2 效能分析的一般原理及过程[4] |
2 航天监测系统的效能建模原理及模型 |
2.1 效能模型建模的步骤 |
2.2 效能模型 |
2.3 效能建模原理 |
2.3.1 可用性矩阵A |
2.3.2 可信性矩阵D |
2.3.3 能力矩阵C |
3 航天监测系统指数能力模型 |
3.1 运用指数法建立能力矩阵应该遵守的三个原则 |
3.1.1 可比性 |
3.1.2 综合性 |
3.1.3 均衡性 |
3.2 效能模型的建立 |
3.2.1 航天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结构 |
3.2.2 可用性矩阵A |
3.2.3 可信性矩阵D |
3.2.4 能力矩阵D |
3.3 采用AHP方法得到能力指数 |
4 结束语 |
(10)面向效能优化的复杂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缩略词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功用及发展趋势 |
1.1.1 总体任务目标和功用 |
1.1.2 多卫星分布式协同观测 |
1.1.3 智能化的自主协同运行模式 |
1.2 多卫星系统优化设计面临的复杂性 |
1.2.1 系统优化设计问题描述 |
1.2.2 优化问题各环节面临的复杂性 |
1.3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系统总体性能和效能评估 |
1.3.2 系统总体性能测度的求解 |
1.3.3 卫星系统优化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卫星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
2.1 复杂系统的一般性特征 |
2.2 对地观测多卫星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2.2.1 实体多样性与复杂性 |
2.2.2 实体间相互关系的高度祸合性 |
2.2.3 系统规模 |
2.2.4 动态演化性 |
2.2.5 非线性 |
2.2.6 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 |
2.2.7 涌现性 |
2.2.8 层次性 |
2.2.9 系统的有限性与开放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多卫星系统的分布与协同结构特征研究 |
3.1 系统构成的基本形态 |
3.1.1 系统构成-同构型与异构型 |
3.1.2 空间布局-对称与非对称构型 |
3.1.3 覆盖特性 |
3.2 时间、空间和物理特性的分布与协同 |
3.2.1 物理层分布与协同 |
3.2.2 面向时空覆盖能力扩展的分布与协同 |
3.2.3 面向频谱覆盖能力扩展的分布与协同 |
3.2.4 面向功能综合的分布与协同 |
3.3 星座与飞行编队的比较分析 |
3.3.1 相同特征 |
3.3.2 主要区别 |
3.4 复杂形态的多卫星系统 |
3.4.1 多星座系统和多编队系统 |
3.4.2 复合型与综合型多卫星系统 |
3.5 智能感知多卫星系统的自主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
3.5.1 MSS自主运行-智能的移位 |
3.5.2 自主运行 MSS的基本特征 |
3.5.3 自主运行 MSS的总体功能要求 |
3.5.4 实现多卫星自主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 |
3.5.5 基于 Agent的自主运行 MSS特性分析 |
3.5.6 基于 MAS的MSS规划控制组织结构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复杂多卫星系统总体效能的分析方法 |
4.1 系统效能分析方法简要述评 |
4.1.1 效能的基本定义 |
4.1.2 系统效能主要分析方法述评 |
4.2 基于仿真的复杂多卫星系统效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总体框架 |
4.2.1 明确系统效能分析目的和界定系统及其环境 |
4.2.2 明确任务目标及要求 |
4.2.3 确定效能测度和性能测度集合 |
4.2.4 MoE和 MoP的求解方法及模型 |
4.2.5 构建综合建模与仿真环境 |
4.2.6 基于仿真的复杂 MSS性能与效能分析 |
4.2.7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综合效能评估与优化 |
4.2.8 综合建模与仿真环境的扩展 |
4.3 复杂多卫星系统及其环境的界定 |
4.3.1 信息获取系统与信息感知系统 |
4.3.2 天基综合信息网 |
4.3.3 空间信息综合应用体系 |
4.3.4 环境系统 |
4.4 子系统效能分析及效能测度确定方法的讨论 |
4.4.1 任务要求分解法 |
4.4.2 全系统效能敏感性分析方法 |
4.5 信息获取任务要求分析及总体效能测度的提出 |
4.5.1 信息感知系统的总体任务要求 |
4.5.2 信息获取效能测度的提出 |
4.6 信息获取效能测度 CAQR的具体化 |
4.6.1 卫星遥感信息获取的根本机理 |
4.6.2 目标电磁信号的 SSET空间 |
4.6.3 遥感器对电磁信号 SSET空间的截取与离散化 |
4.6.4 多卫星信息获取系统的总体效能测度 |
4.7 小结 |
第五章 多卫星信息获取系统总体性能和效能的定量求解模型 |
5.1 总体性能求解模型 |
5.1.1 系统SSET覆盖区域 |
5.1.2 系统SSET分辨率 |
5.1.3 单个遥感器的信息容量 |
5.1.4 遥感信息获取的信息粒模型 |
5.1.5 多卫星信息获取系统的信息容量 |
5.2 遥感信息获取效能分析基本概念的提出 |
5.2.1 观测对象的 SSET特性描述 |
5.2.2 SSET物理覆盖判据与有效覆盖判据 |
5.2.3 信息获取充分信息量 |
5.3 基于仿真的遥感信息获取效能求解方法和模型 |
5.3.1 确定系统基本组成和描述总体任务目标 |
5.3.2 确定瞬时有效覆盖状态判据 |
5.3.3 空间系统SSET特性描述模型 |
5.3.4 瞬时有效覆盖状态分析和判定模型 |
5.3.5 基于仿真的系统效能测度分析一有效覆盖状态的统计特性 |
5.4 基于仿真的多卫星非规则覆盖区域的通用求解算法 |
5.4.1 卫星系统覆盖区域的非规则性 |
5.4.2 地球表面区域网格点的划分方法 |
5.4.3 “池中投石法” |
5.4.4 “油环点火法” |
5.4.5 “逐步吸收法 |
5.4.6 多个单连通非规则覆盖区域的覆盖点集搜索策略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系统的CLTM建模与可靠度递归综合计算 |
6.1 复杂大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其综合计算特点分析 |
6.1.1 模型复杂性 |
6.1.2 综合计算的复杂性 |
6.1.3 简单性因素的存在 |
6.2 CLTM一体化综合建模与可靠度递归综合算法 |
6.2.1 系统 CLTM建模 |
6.2.2 基于 CLTM的可靠度递归综合算法 |
6.3 系统 CLTM综合建模与可靠性计算软件的设计实现 |
6.3.1 基本设计思想 |
6.3.2 软件总体框架 |
6.4 CLTM建模与可靠性求解方法示例 |
6.4.1 示例系统描述 |
6.4.2 系统的 CLTM分解 |
6.4.3 可视动态交互 CLTM建模 |
6.4.4 基于 CLTM动态模型的可靠度递归综合计算 |
6.4.5 软件辅助功能与运行环境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 MAO的复杂多卫星系统整体建模与仿真方法 |
7.1 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思路 |
7.1.1 建模与仿真所面临的复杂性 |
7.1.2 解决复杂性的总体思路 |
7.1.3 传统建模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 |
7.2 面向对象的建模与仿真(OOMS) 方法 |
7.2.1 OOMS的根本机理 |
7.2.2 OOMS为复杂系统整体建模与仿真所提供的优良机制 |
7.2.3 当前 OOMS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
7.3 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MABMS) 方法 |
7.3.1 Agent和 MAS的主要特征 |
7.3.2 建模与仿真领域中的 Agent与Object |
7.3.3 MABMS方法 |
7.4 基于 MAO的复杂多卫星系统整体建模与仿真框架 |
7.4.1 构建复杂多卫星系统的 MAOBMS环境 |
7.4.2 基于 MAO的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仿真与优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MAO的复杂多卫星系统解构与重构 |
8.1 面向MAO的复杂多卫星系统解构与重构的基本方法 |
8.1.1 Agent模型与Object模型共存 |
8.1.2 面向MAO的系统分解以及实体属性的确定方法 |
8.1.3 面向多学科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系统实体建模及其属性确定方法 |
8.1.4 Agent和 Object模型粒度的确定原则 |
8.2 面向Object的复杂多卫星系统解构与重构 |
8.2.1 系统的 Object类图与类定义 |
8.2.2 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式 |
8.2.3 面向多 Object的分解与聚合规则约定 |
8.3 面向Agent的复杂多卫星系统解构和重构 |
8.3.1 基本观点与方法 |
8.3.2 系统中Agent实体的确定 |
8.3.3 Agent的一般性模型及其分类 |
8.3.4 卫星 Agent模型构造 |
8.3.5 自主协同运行多卫星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模型 |
8.4 小结 |
第九章 复杂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
9.1 基本设计思路 |
9.2 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
9.3 软件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
9.3.1 可视交互的系统混合异构层次化整体建模 |
9.3.2 综合性能和效能的仿真分析 |
9.3.3 仿真运行监控模式和实验框架设计 |
9.3.4 二维/三维空间视景演示平台设计 |
9.3.5 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
9.4 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工作总结 |
10.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空间系统坐标系定义 |
附录B 主要常量定义 |
附录C MSSE与 STK的卫星轨道预报比较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作者简介 |
四、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链体系效能评估和贡献度分析[D]. 臧敦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一体化电子系统性能评估与应用研究[D]. 李亚威.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遥感卫星系统任务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 刘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7(01)
- [4]核应急辐射监测系统作业效能评估[J]. 李志荣. 核技术, 2015(12)
- [5]基于FPGA+DSP的跳频信号侦察实验系统研究[D]. 胡丁锐.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6]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的配置优化研究[D]. 李红旗.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7]应对信息化武器试验需要建设数字化发射场[J]. 胡士兵,蒋万军,曹新.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6(06)
- [8]航天遥感监测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分析[J]. 杨长风,郁文贤,粟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5(03)
- [9]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J]. 原伟强,陆军,匡纲要.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4(06)
- [10]面向效能优化的复杂多卫星系统综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D]. 贺勇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