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爽[1](2021)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5例)、严重脓毒症组(16例)以及脓毒性休克组(10例),同期因局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30例)设为局部感染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患儿血清HBP、PCT、CRP的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比各指标早期诊断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1)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血清HBP水平分别为[19.53(8.24,26.26)、30.78(24.93,43.88)、53.67(47.73,64.51)、174.87(141.57,245.30)μg/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8.162,P<0.05),四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同时其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2)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1.19(0.43,1.57)、2.00(1.50,5.00)、10.00(5.30,15.75)、18.80(17.65,19.00)n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45.163,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四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并且其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3)局部感染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49.14(34.20,61.28)、54.70(44.40,69.99)、63.66(54.74,65.16)、78.85(66.40,86.87)mg/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3.817,P<0.05),两两比较显示局部感染组和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ROC曲线分析显示,诊断脓毒症时,血清HBP、PCT、CRP单独检测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41、0.740,HBP+PCT和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909、0.922,其中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时具有最优的特异度,HBP+PCT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时具有最优的敏感度。(5)在脓毒症患儿中,HBP与PCT呈正相关(r=0.589,P<0.05),HBP与CRPHBP与PCT呈正相关(r=0.380,P<0.05);PCT与CRP呈正相关(r=0.453,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HBP与PCT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接近于1。结论(1)血清HBP、PCT、CRP水平对于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三者之间呈正相关。(2)血清HBP、PCT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对于脓毒症的分级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3)HBP、PCT、CRP之间的联合检测对于脓毒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降低儿童脓毒症的漏诊率及误诊率。
刘洋[2](2020)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来应对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和临床医生早期确诊存在不足的现状,以提高各级医师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专科的临床诊断和处置能力。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707例患儿的病例信息(患儿母亲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母婴流行病史,患儿临床表现、炎症相关检查指标、免疫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等多维度信息),总结病例特点,并按照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非早产儿、是否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条件进行分组比较,提出优化诊断信息。第二部分: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通过将对照组228例新生儿和病例组70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通过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降维,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工作特点,确定建模所需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建立了模型A和模型B,其中模型A的预测变量包含有母亲居住地区、母亲先兆流产史、母乳喂养、母亲产前抗菌素治疗、患儿体温、精神反应弱、原始反射、患儿就诊前抗菌素治疗、患儿就诊时体重与出生体重差共9个变量,主要涉及患儿母亲病史及患儿临床表现两部分;模型B的预测变量在模型A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以完成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和C反应蛋白升高。建立列线图,最后,利用区分度和校准度两方面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第三部分: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选择儿科常见病原菌和常用抗菌药物配对分组后,将菌液、抗菌素(中点和峰血药浓度)、新鲜无菌血、β-内酰胺酶依次注入各培养瓶后,立即放入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培养,记录120小时内的各培养瓶的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含树脂培养瓶:BACTEC Peds Plus血培养瓶(BD-F瓶)、含木炭颗粒培养:BACT/ALERT PF血培养瓶(BT-C瓶)、添加β-内酰胺酶后的普通培养瓶:BACTEC FX血培养瓶(BD-S瓶)和Bac T/ALERT SA血培养瓶(BT-S瓶)对模拟含抗菌药物血标本中细菌的检测能力(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验证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全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重要信息:(1)母亲信息:分娩时年龄以35岁以下女性为主(92.9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本科、初中为主(32.53%、31.97%);(2)分娩地区:居住地农村(53.61%)多于城市(46.39%),分娩医院以二级医院(64.07%)为主;(3)患儿情况:足月儿为主(86.14%),存在羊水情况异常、脐带情况异常的比例高,各占19.52%,2500克≤出生体重<4000克的患儿占83.59%,母乳喂养占62.09%,26.17%存在明确的感染接触史,53.32%的患儿入院体重低于出生体重;(4)入院临床表现:体温(肛温)异常和呼吸频率异常多见,比例分别为28.57%、23.20%,黄疸表现、脐部残端渗出、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比例分别为47.95%、23.34%、21.08%、19.66%;(5)实验室特征: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患儿占31.68%,中性粒细胞占比>60%、白介素-6>7pg/m L、C-反应蛋白≥8mg/L、前降钙素≥0.5mg/L的患儿占比分别为31.54%、79.49%、49.93%、21.48%,血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占91.40%。2.分成不同的组比较:(1)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EOS1,≤72小时)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LOS1,>72小时)。结果显示,LOS1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及先兆流产、居住在城市、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均大于EOS1组母亲(P<0.05);LOS1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抢救复苏比例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的剖宫产、就诊前在家中、母乳喂养、感染接触史、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入院体重≥出生体重、体温异常、心率异常、黄疸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精神弱、吃奶差、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血中性粒细胞占比>60%、血IL-6>7pg/ml的比例,及血乳酸、Ig G,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前白蛋白、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CD16+、56+淋巴细胞百分比、Ig M、Ig A、Ig E、均大于EOS1组患儿(P<0.05)。(2)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EOS2,≤7天)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LOS2,>7天)。与第一种分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比较结果基本相同,两组在母亲年龄、居住在城市、多胎妊娠、黄疸、呼吸系统感染灶、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8mg/L等方面有差异。(3)早产儿组(<37周)与非早产儿组(≥37周)。结果显示,非早产儿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年龄≥35岁的比例、妊娠高血压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母亲(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多胎妊娠、抢救复苏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非早产儿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就诊前在家中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体温异常、呼吸频率异常、心率异常、精神弱、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Ig G、血培养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4)非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果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母亲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母亲(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胎龄、足月儿比例,小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体温异常、心率异常、前囟张力异常、惊厥、呼吸系统感染灶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第二部分: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为,模型A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5和0.768,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7和0.735,模型B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862,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和0.736;模型A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764,模型B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824。模型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A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1143和0.902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模型B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9602和0.4169。校准曲线的结果显示模型A和模型B的校准曲线均良好。第三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和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中,当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D-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D-S瓶(P<0.05),仅当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及BT-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T-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T-S瓶(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与BD-SE瓶的检出阳性率一致(P>0.05),BT-C瓶的检出阳性率多高于BT-SE瓶,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的TTP均优于BD-S瓶(P<0.001),BT-C瓶及BT-SE瓶均优于BT-S瓶(P<0.001),当中点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SE瓶优于BD-F瓶(P<0.05),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F瓶优于BD-SE瓶(P<0.05),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D-F瓶及BD-SE瓶TTP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时BT-C瓶TTP均优于BT-SE瓶(P<0.001),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与BT-SE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通过广泛、多维度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分组比较,有助于优化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分别以72小时和7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比较结果基本相同。早产、低体重、围产期的异常等因素应该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对于可疑新生儿败血症,尤其是可疑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宜尽快住院或转往新生儿专科病房,酌情完善腰穿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尽早给予规范、合理的抗菌治疗,以有效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首次建立的能够覆盖0-28天全日龄段新生儿败血症的,由患儿家属和基层临床医生可以简便易得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构成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新生儿医疗和保健机构推广和应用。3.首次验证的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来清除儿童血培养标本中的抗菌药物残留的方法,达到了缩短阳性报菌时间和提高阳性检出率的效果,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与含树脂或木炭颗粒的培养瓶相接近。优化了细菌性脓毒症(包含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也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仍然采取手动血培养检测的医务人员,解决儿童血培养标本中抗菌素残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蓝俊伟,潜丽俊[3](2020)在《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CD14亚型、前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前降钙素(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儿科住院治疗儿童脓毒症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严重脓毒症18例与非严重脓毒症32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正常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严重脓毒症及非严重脓毒症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患儿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严重脓毒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不仅可用于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而且可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马敬斌,盛方红,王道方,庄明凤[4](2019)在《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以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化使用。方法 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费用和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抗菌药物费用及总费用分别为(43.4±5.3)、(87.5±9.7)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8.5±6.4)、(127.9±9.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15、18.531, P<0.05)。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8, P=0.003<0.05)。结论采用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可以显着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儿家庭的负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王雁凌[5](2015)在《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小儿肺炎100例,依据相关检测,按细菌组60例和病毒组40例划分,收取50例同时间段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各组检测血清前降钙素的结果展开对比。结果细菌组检测结果示,前降钙素阳性50例,阳性率为83.3%;阴性10例,占16.7。%病毒组前降钙素阳性4例,占10%;阴性36例,占90%。对照组检测均为阴性。细菌组与其他2组降钙素检测阳性率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清前降钙素,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鉴别中,指导价值非常显着,可用于制订治疗方案的参考,为小儿肺炎预后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提高生存质量、确保正常生长发育意义重大。
吴秩珊[6](2013)在《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092013-09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4例,根据患儿诊断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进一步划分为普通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三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及细菌性肺炎普通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查阳性率为83.61%,病毒感染组为13.21%,对照组为0.00%。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查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普通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组间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前降钙素含量的高低对于鉴别小儿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患儿前降钙素检测结果越高,一般细菌感染程度就越重。
黄磊瑛[7](2013)在《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的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情况,探讨血清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8例小儿肺炎患者,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将以上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儿童保健科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三组患者行血清前降钙素的检测,以0.5 ng/ml以下为正常参考值,对比三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测阳性率为82.54%,病毒感染组患儿为11.11%,对照组患儿为0.00%,细菌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以及对照组患儿(P<0.05)。血清前降钙素在检测细菌感染方面的灵敏度为82.54%,检测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是100%。结论血清前降钙素的定量检测,对小儿病毒性肺炎以及小儿细菌性肺炎的鉴别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指导临床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杜涛,张琳,邓玉玲[8](2013)在《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的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探讨血清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108例小儿肺炎患者,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将以上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3组患儿行血清前降钙素的检测,以0.5 ng/ml以下为正常参考值,对比三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测阳性率为82.54%,病毒感染组患儿为11.11%,对照组患儿为0%,细菌感染组的降钙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前降钙素在检测细菌感染方面的灵敏度为82.54%,检测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为100.00%。结论:血清前降钙素的定量检测对小儿病毒性肺炎以及小儿细菌性肺炎的鉴别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指导临床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吴淡娟,芮勇宇,王前,裘宇容[9](2011)在《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降钙素原(PCT)对败血症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等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降钙素原诊断败血症的研究,采用QUAD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1.4计算各个研究的合并DOR,进行异质性分析,并计算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进行合并受试者诊断特征曲线(SROC)分析,并获得SROC曲线下面积(AUC)。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其它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按纳入标准纳入18个研究对象。18个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χ2=9.71,P=0.915I,2=0.0%),18个研究合并敏感度为0.909,合并特异度为0.927,AUC为0.9712。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看,降钙素原(PCT)对败血症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陈健,陆俏群[10](2009)在《前降钙素在儿科社区感染性肺炎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血清前降钙素在儿科鉴别细菌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入院时进行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测定,并比较血清CRP、白细胞计数,旨在评价PCT在小儿肺炎病原学辅助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4例细菌感染性肺炎血清前降钙素水平轻中度升高,28例病毒感染性肺炎及25例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肺炎血清前降钙素基本正常,细菌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两组患者血清CRP升高有一重叠带,而PCT检测值在两组中无交叉对照组血清前降钙素正常。结论血清前降钙素是早期鉴别细菌感染性肺炎重要指标。
二、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英文术语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 |
附录C 综述 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707例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情况分析结果 |
1.2.2 以 72 小时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
1.2.3 以 7 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
1.2.4 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
1.2.5 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3.1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现状 |
1.3.2 新生儿败血症分类及临床特点分析 |
1.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小结 |
二、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2.2.2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
2.2.3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的性能评价 |
2.3 讨论 |
2.3.1 预测模型方法的概况 |
2.3.2 预测模型方法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
2.3.3 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
2.4 小结 |
三、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标本来源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方法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
3.2.2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
3.2.4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脓毒症及血培养 |
3.3.2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现状与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CD14亚型、前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比较 |
2.2 严重脓毒症及非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比较 |
3 讨论 |
(4)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比较 |
2.2 两组患儿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前降钙素的临床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标准 |
1.3 临床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儿前降钙素临床检测结果及阳性率比较 |
2.2 不同程度细菌性肺炎前降钙素检测结果比较 |
3 讨论 |
(7)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研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前降钙素检测的步骤以及结果判定: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8)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前降钙素检测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9)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检索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诊断试验评价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 |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2.3 文献偏倚与变异来源 |
2.3.1 文献偏倚的来源 |
2.3.2 文献变异的来源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 |
2.4.2 异质性与合并效应量 |
3 讨论 |
3.1 纳入研究的质量 |
3.2 关于PCT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
3.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3.4 对未来研究的提示 |
四、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陈爽.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刘洋.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CD14亚型、前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 蓝俊伟,潜丽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8)
- [4]血常规和前降钙素检测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研究[J]. 马敬斌,盛方红,王道方,庄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10)
- [5]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王雁凌.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7)
- [6]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吴秩珊.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06)
- [7]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 黄磊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6)
- [8]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杜涛,张琳,邓玉玲.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5)
- [9]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 吴淡娟,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中国热带医学, 2011(01)
- [10]前降钙素在儿科社区感染性肺炎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陈健,陆俏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