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高纯氩气的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孙前程[1](2021)在《晶界添加稀土钬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钕铁硼永磁体凭借独特的综合磁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医疗器件以及日用电器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钕铁硼磁体的生产量也在持续增加。而钕铁硼磁体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与此同时,先前的钕铁硼永磁体产品也在逐渐失效报废;这均是废旧磁体的主要来源。这些废旧钕铁硼磁体中的稀土含量大于初始矿石中的稀土含量,所以通过技术手法对其进行回收再制备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本论文通过晶界添加稀土钬合金来提高再生磁体的性能,探索对块状废料的再利用技术。最终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了晶界添加低熔点Ho63.3Fe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o63.3Fe36.7合金在2 wt%添加量下,晶界相获得最佳分布,从而减弱了主相之间交换耦合作用;此外,晶界相中的Ho经过扩散,在Nd2Fe14B主相边界形成(Pr,Nd,Ho)2Fe14B的壳层结构,增大了主相的HA;从而使再生钕铁硼磁体矫顽力提高1.55 kOe(约9.1%),剩磁降低0.18 kGs(1.4%)。另外还发现,Ho63.3Fe36.7合金的添加能提高钕铁硼再生磁体的吸波性能,实现了废旧磁体变废为宝的目标。(2)通过改变时效工艺,研究了晶界添加低熔点Ho69.3Ni30.7合金对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由此发现Ho69.3Ni30.7合金的添加能改善晶界相的分布和形状;而合金中的稀土Ho则富集在2:14:1主相晶粒的边界层,形成高HA的富壳层。并于2wt%Ho69.3Ni30.7添加时,磁体的矫顽力由15.11 kOe增加到16.35 kOe,提高了8.2%;剩磁则由12.38 kGs降至11.98 kGs,下降了3.2%。此外,随着Ho69.3Ni30.7的添加,再生磁体的居里温度和反射损耗也都获得提高。该研究为提高废旧钕铁硼磁体的矫顽力、居里温度和吸波性能提供参考。(3)研究了时效温度对2 wt%Ho63.3Fe36.7添加再生钕铁硼的影响。在860℃~960℃和450℃~540℃范围里选定再生磁体的两级时效温度,发现时效温度可以改变磁体的组织与结构来影响再生磁体的矫顽力;并由此得出900℃×2h+460℃×1.5h为最佳时效工艺条件。此外,时效温度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的吸波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车向明[2](2020)在《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具是工业之母,是制造业极为重要的基础装备。模具的传统制造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工艺繁琐、复杂异型模具加工极为困难,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而采用增材制造制备模具可以弥补传统制造方法的不足。因此,本文拟探索H13钢和18Ni300钢的可打印性,通过对其增材制造的控形(状)和控性(能)研究,了解其成形规律,弄清增材制造中这两种钢的凝固过程及其对相变、性能的影响,为H13钢和18Ni300钢的增材制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本文通过改变打印参数研究了H13钢和18Ni300钢的成形规律,得到了最佳打印参数,并按最佳参数打印了大块试样,表面和内在质量良好。为提高打印试样的性能,对其进行了热处理,采用金相、XRD、SEM、TEM、室温拉伸及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对相关试样进行了分析,并用铜模吸铸法模拟凝固冷速对H13钢打印凝固行为和组织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结果。H13钢和18Ni300钢都具有很好的3D打印性,最终得到的大块试样无可见裂纹、气孔等缺陷、组织均匀且表面光洁平整。H13钢和18Ni300钢最优打印参数分别为激光功率P=2200W,扫描速度v=600mm/min和激光功率P=2600W,扫描速度v=600mm/min。H13钢打印试样,无需热处理便可获得较高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抗拉强度达到2081MPa,洛氏硬度达到56.0HRC,在韧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直接应用;对强韧性配合有更高要求的场合,可对成形件直接进行550℃回火2h处理,回火2次,而无需预先进行淬火处理,此时抗拉强度为2006MPa,洛氏硬度为55.2HRC,且塑性较高。18Ni300钢打印试样必须进行热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40℃固溶1h+490℃时效12h,抗拉强度达到1846MPa,洛氏硬度为52.1HRC,高强度的同时仍具有高塑性。固溶+时效处理之后试样的耐腐蚀性能下降。时效试样的强度和硬度因金属间化合物第二相的析出而升高,后随第二相的粗化而降低。两种热作模具钢的强化方法不同,其增材制造和热处理制度都不相同。增材制造过程的凝固冷速对H13钢的凝固行为和组织有较大影响。通过铜模吸铸法,用不同大小的试样模拟凝固冷速变化,得到了凝固冷速对H13钢凝固行为和组织的影响规律。冷速较慢时,没有等轴树枝晶;冷速快时,出现了等轴树枝晶,且柱状树枝晶区和胞状晶树枝晶区变小。快速凝固H13钢仅由碳过饱和的α相组成,是马氏体组织。与增材制造沉积态试样相比,吸铸试样的硬度更高且更均匀,两者的耐腐蚀性接近。
邓泽宇[3](2020)在《基于微波辐照的市政污泥及市政污泥-玉米秸秆混合物热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政污泥被认为是一种固体废弃物,产生于污水处理的各个阶段,巨大的污水处理量导致了巨大的污泥产量。不加处理的市政污泥将严重危害环境,同时污泥本身也具备利用价值,因此开发一种科学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刻不容缓。相比于传统加热,微波加热更为均匀,耗能低;玉米秸秆氢元素含量高,在污泥热解中加入玉米秸秆可以有效改善热解特性和产品性能。本文利用自行设计微波加热的移动式螺杆反应器展开对市政污泥(SS)以及市政污泥-玉米秸秆(CT)混合物料的热解特性研究,收集并对三相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SS-CT共热解的协同效应,主要成果如下:(1)分别开展了 SS热解,SS-CT共热解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温度(450-750℃)以及CT添加比例(0%-30wt.%)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反应温度的增加使固相产物(PC)产率下降,而气相产物(PG)产率增加,液相产物产率先上升后减少,在550℃时达到最高。添加越多的玉米秸秆,PC的产率越低,且下降的速度越快,当CT添加比例为30wt.%,反应温度为750℃时达到最低,为57.55wt.%,此时PG产率最高,为34.15wt.%。在较低的混合比下,越大的玉米秸秆添加比意味着更多的液相产物,当混合比增加到30wt.%时,液相产物的产率降低,当CT添加质量比为15wt.%,反应温度为550℃时获得了最多的液相产物,其产率为13.85wt.%。(2)随着温度的升高,PC的颜色由棕黑色向黑色变化,其pH呈上升趋势,PC含有的C、H、N、Fe、Ca、P、K、Cl元素含量降低,而Si、Al、Mg元素的含量增加,CT有利于Fe、P的富集,并加速大分子的分解,更多的CT添加量使得PC中的H元素变少,N、Si、Fe、P元素增多。XRD分析表明,PC主要的组成物质包括石英、磷酸钙、块磷铝矿、含N、P、S元素的化合物,长石类、白云石及其分解产物,白云母、及硅酸盐。固相产物中碱土金属的富集和 pH 的增加与Altisite(Na3K6Ti2[Al2Si8026]C13)有关。CT的加入使得白云石向铁白云石转化,并促进了含N化合物的分解。FTIR分析表明,温度的升高和CT的加入促进了胺、烯、含C1有机物等大分子向小分子转化。(3)液相产物的pH值不受热解条件的影响,其含水量在各个条件下都处于很高的水平(>85wt.%)。PO的质量产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液相产物一致,CT的添加量越大,PO的产率越大,在550℃,CT添加比例为30wt.%时达到最高,为1.65wt.%。GC-MS分析表明,PO的主要成分为含N杂环,酚及高不饱和度的烃类化合物。温度将促进含N杂环化合物增加,含氧化合物减少,热解碳是一种良好的微波吸收剂,其含有的0-CH3可以促进酚类化合物的脱羧、脱羰及聚合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芳烃的产生。(4)PG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以及氢气。各个热解温度下,热解气中气体含量的排序为CO2>CO>CH4>H2。CO、CH4、H2的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玉米秸秆比例为5wt.%和15wt.%时,650℃以下CO2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在温度>650℃时下降。秸秆的添加促进CO2和CO的产生,并且在高温下(750℃)极大的提高H2的产量。
李周俊[4](2020)在《热爆合成多孔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与氧化特性》文中研究说明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熔点高、抗氧化性好、高温稳定性好、密度低等优点,可作为潜在的高温结构和功能材料。因此探索简便、快速且绿色的制备工艺对新型NiAl多孔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Ni粉(75μm)及Al粉(38-75μm)为原料,按照Ni-25Alat.%、Ni-50Alat.%和Ni-75Alat.%三种配比进行混料,冷压制样,氩气氛围下10℃/min加热至700℃后保温30min,研究了成分配比对试样燃烧行为、宏观形貌、孔隙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组试样均发生了明显的热爆现象,试样温度分别在638℃、620℃和642℃时迅速升至1381℃、1613℃和1172℃,反应时间分别为1.57s,0.21s和0.72s,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了Ni3Al、NiAl和NiAl3三种多孔材料。NiAl3因内部孔隙相互连通,开孔隙率最高达41.5%;而NiAl因内部均为闭孔,开孔隙率仅为8.6%。在650℃×96h抗氧化性能测试中,三组产物均展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其中NiAl的氧化增重仅为0.06%。为解决剧烈热爆反应造成试样熔化而严重变形的问题,在上述结果基础上,选择Ni-50Alat.%,结合热爆反应与NaCl造孔剂法,制备宏观形状可控及微观孔隙可调的高孔隙率多孔NiAl。NaCl被去除后形成遗传孔,显着提高了试样的开孔隙率(最高可达77%)。同时孔隙率的提升使得试样引燃温度从620℃上升至650℃,燃烧温度从1613℃下降至1377℃。当NaCl添加量超过30vol.%时,试样维持原始形状,无裂纹变形产生。使用造孔剂制备的多孔NiAl存在三类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孔隙,分别是来自NaCl颗粒的遗传孔,骨架间热爆反应产生的小孔以及骨架上液相凝固析出的微孔,这三类孔隙在试样内部形成相互贯通的通道。遗传孔的引入使得试样在热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试样内部原始的气体可以通过孔道及时逸出,使试样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固态,从而维持原始宏观形状。对Ni-50Alat.%试样在550℃保温15min进行预热保温处理,随后升温至700℃保温30min,得到产物纯净且宏观形貌完整的多孔NiAl。从温度-时间以及DSC曲线上可以看出,预热保温处理对后续升温过程中热爆反应的诱发没有影响,但最高燃烧温度会下降至1533℃。当试样在550℃保温15min后,BSE和XRD分析表明在Ni颗粒周围有中间相Ni2Al3生成,导致热爆反应释放热量下降,这是产物宏观形状得到控制的原因。继续加热试样至700℃保温30min,得到孔隙分布均匀,孔结构良好,开孔隙率达56.59%的多孔NiAl材料。抗氧化性能测试中制备的多孔NiAl增重率为0.46%,展现出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该论文共有图43幅,表5个,参考文献112篇。
李珊珊[5](2020)在《PCT试验机吸氢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型能源开发任务的日益加重,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氢能的储存与运输是影响其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储氢合金能够在常温状态下高效存储氢气,因此对储氢合金性能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储氢合金PCT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氢能储存运输、储氢合金以及储氢合金性能测试装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调研,明确本文研究方向。(2)基于一套数字控制式储氢合金PCT曲线自动测试试验系统对储氢合金吸、放氢反应的PCT性能进行试验和数据采集,为后续储氢合金PCT曲线的计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3)针对氢气对不同的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分析与摩尔体积求解,并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数据进行了计算准确性验证。(4)基于试验数据进行储氢合金PCT曲线的绘制、分析与讨论,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气体状态方程所计算的吸、放氢量进行误差修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储氢合金PCT曲线。通过对储氢合金实测数据的PCT曲线绘制,并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修正方法对储氢合金PCT曲线进行修正,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可为后续的储氢合金性能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段欣瑞[6](2020)在《纳米ZSM-5的合成及其催化苯和稀乙烯制乙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硅溶胶、氯化铝、四丙基溴化铵(模板剂)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纳米ZSM-5。以此为母体,在焙烧脱除模板剂前,用硝酸酸洗处理不同时间,得到一系列酸性质不同的纳米ZSM-5。然后采用高温水蒸气和柠檬酸联合处理纳米ZSM-5,并将纳米ZSM-5在实验室逐级放大合成,更换铝源后进行20L釜的重复实验,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评价。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合成条件,对比评价结果,最后将得到的60 g成型催化剂在中试装置上评价。采用NH3-TPD、XRF、XPS和Py-FTI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考察纳米ZSM-5在不同方式处理后酸性质的变化以及对催化苯和稀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纳米ZSM-5分子筛呈单分散状态,其晶粒尺寸长约500 nm,厚约100 nm。硝酸酸洗处理对ZSM-5的酸密度和酸量影响不大,与ZSM-5母体相比,硝酸酸洗处理16 h的分子筛的外表面酸中心最少,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评价,其性能指标中苯转化率和乙基选择性分别为37%和96%,积碳速率由0.06降低为0.03 wt%/h,产物中二甲苯的含量降低了20%。(2)设计三水平四因素(ZSM-5的硅铝比、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的处理时间、柠檬酸的温度)正交试验优化了催化剂制备的后处理工艺过程。首先调节分子筛的投料硅铝比,不同硅铝比并不影响样品形貌,以纳米ZSM-5为母体,挤条成型经不同处理后在实验室的固定床上评价。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600℃水蒸气处理7 h,50℃柠檬酸处理12 h为最佳的后处理方式。(3)用不同规格的水热釜(100 mL、200 mL、2 L、20 L)逐级放大合成纳米ZSM-5,并用20 L釜重复合成,为之后更大规格的合成提供参考数据。不同釜合成的分子筛均晶化良好,颗粒均匀,没有杂晶出现,晶粒尺寸基本是100 nm厚,500 nm长,在实验室固定床评价后,结果相近,成功实现了由小釜合成到20 L的放大合成。(4)以氯化铝为铝源的纳米ZSM-5为母体,挤条成型后,采用最佳的后处理方式,得到批量催化剂产品,并在苯和稀乙烯中试装置上评价实验室制备的催化剂,与工业参比剂催化性能相当。
欧阳臻[7](2020)在《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焙烧清洁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世界60%的锑资源集中在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火法工艺提取,存在流程长、能耗高和低浓度SO2污染问题。而湿法工艺又存在废水量大、提取效率低和设备腐蚀等问题,急需开发绿色、经济的锑冶炼方法。因而本文提出基于还原固硫焙烧的硫化锑精矿提取新工艺。以ZnO为固硫剂、碳粉为还原剂,经低温焙烧直接得到金属锑,后续通过选矿方法分离锑。新工艺具有低碳、固硫、经济的优势。首先对Sb2S3-ZnO-C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Sb-S-O和Sb-Zn-S-O体系的优势区图表明,Sb2S3可以直接转化为金属锑,且随着温度升高,Sb和Zn S的共存稳定区对氧分压和硫分压的要求降低,易于实现控制。对体系中可能发生反应的ΔGTθ计算结果表明,Sb2S3、ZnO与C之间的还原固硫反应在500-1000℃的温度范围内其ΔGTθ均小于零,说明Sb2S3的还原固硫反应热力学自发可行。而对Sb2S3-ZnO-C体系的平衡模拟分析中,得出该体系可能是分固硫和还原两步进行,同时整个焙烧过程中没有SO2。其次对反应动力学和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表征。在TG-DSC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Sb2S3-ZnO和Sb2S3-ZnO-C两个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Sb2S3-ZnO体系中,Sb2S3与ZnO之间的交互反应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对数(ln A)的平均值分别为189.72 k J/mol和35.29 s-1。在Sb2S3-ZnO-C体系中固硫反应和还原反应的E分别为233.4 k J/mol和288.59 k J/mol,ln A分别为41.92 s-1和40.7 s-1。对焙烧产物的XRD和SEM检测表征得出整个焙烧反应分两步进行,即Sb2S3首先与ZnO发生固硫反应生成Sb2O3和Zn S,Sb2O3在700℃以上被还原成金属锑,焙烧产物中的Zn S和Sb未形成包裹,这有利于后续的选矿过程;并且可以确定金属锑是由较大的微晶体组成,冷却速度的降低可以使Sb粒子表面变得光滑。最后对焙烧工艺制度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碳粉粒度为100~150目、ZnO量为1倍固硫理论量、焙烧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锑生成率和固硫率分别达90.4%和94.8%。在综合扩大实验中,分别对高低锑含量的硫化锑精矿进行试验,锑生成率分别为91.8%和88.9%,固硫率为89.1%和86.1%。对焙烧产物的重选-浮选联合回收工艺中获得90.57%和89.23%的锑和锌直收率,同时金富集率和固硫率分别达87.82%和94.35%,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新方法具有短流程冶炼、低温低耗的优点,并有望应用于同类重金属硫化物的提取。
胡鑫[8](2020)在《化妆品中有害重金属及激素成分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保证化妆品的使用安全,是维护消费者的切实权益,保证化妆行业的长久发展的关键。在化妆品行业安全规范化的过程中,需着重把握对化妆品质量的控制,而在此过程中,重金属及激素是两类最重要的非法添加物。重金属可通过同皮肤表层的生理反应,短期改善皮肤的状态;而激素则通过抗炎、加速代谢等方式,短期改善皮肤老化,色素沉着的状态。然而,长期使用此类化妆品,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沉积、中毒,激素则会诱发人体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乃至皮肤癌等症状;上述两类物质的添加,会给皮肤造成严重的远期损伤。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化妆品内重金属及激素两类物质的成分分析为切入点,对市售的3大类51种化妆品中,禁用的重金属及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为研究内容,开展了如下的工作:1、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化妆品内多种重金属(As、Pb、Cr、Ag、Cd和H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内各元素的检测限范围为0.008μg·kg-12.417μg·kg-1,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9961.000;以该方法测定纳入研究的化妆品可知:面膜类产品,砷元素(As)的添加量较大,结果显示其是为了增加面膜的修复效果而加入。而在膏霜类化妆品中,尤其是防晒霜内,则以汞元素(Hg)为主,结果显示其是为了增加防晒霜的美白效果而加入。水乳类化妆品分析结果显示,护肤乳产品普遍添加的重金属元素更多,推测是为了增加乳剂的保养效果及工艺催化残留,而在护肤水产品,由于其功能及成分需要,重金属元素添加较少。本研究所纳入的大部分化妆品,依据我国的国标均为合格产品。然而依据日本及欧盟的化妆品标准,由于检出重金属均为不合格产品。2、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内多种激素(尼松龙、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氟米松、曲安奈德等41种)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选用C8色谱柱、纯甲醇作为定容溶剂、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HLB固相萃取小柱、HLB固相萃取柱最佳淋洗比例:甲醇:水=3:7。该方法在0μg·kg-180μg·kg-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中添加水平为10、20和40μg·kg-1时,回收率范围为84.7%1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9%;方法检出限(LOQ)均为10μg·kg-1。以该方法测定纳入研究的化妆品可知,仅在米媛活肌驻颜科技面膜单个产品中检出1种糖皮质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检出量为0.28mg·kg-1。而在另外50种化妆品中并无相应的激素检出。3、以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度高,稳定性强,可以用于一般市售常见化妆品中,重金属及激素的检测。
毛凯旋[9](2020)在《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还原铜渣回收铜和铁研究》文中提出铜渣作为铜冶炼行业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有价金属,其中铁含量高达40%以上,铜含量1%左右,大部分堆存在渣场,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以铜渣为原料,开展铜、铁资源回收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意到电解铝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阴极炭块,其含有60-70%的含碳量与30-40%的电解质,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但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氟化物及少量氰化物,被国家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由于处理成本较高,企业主要采用燃烧或掩埋的方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基于废旧阴极炭块的基本组成,提出使用铝电解产生的废旧阴极炭块还原回收铜渣中铜、铁资源的新方法,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首先利用废旧阴极炭块对转炉铜渣进行了贫化回收铜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温度1300℃下、向转炉铜渣中加入2.8%废阴极炭、3.4%二氧化硅、再使用300m L/min氮气喷吹20分钟、沉降60分钟,尾渣中含铜量可从最初的5.71%降低至0.45%。同时有96.6%源自废阴极炭中的F被固定在尾渣中,并且通过离子色谱法检测尾渣中可浸出F-的值仅为4.32mg/L,远低于国家所允许的排放标准(100mg/L),在回收铜渣中铜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废阴极炭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其次利用废阴极炭块对电炉贫化渣进行了熔融还原回收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450℃下,铜渣经空气气氛脱硫处理后,引入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加入14.4%废阴极炭与25%CaO进行熔融还原,可以得到S含量最低(0.03wt.%)的金属铁块。铜渣中铜和铁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5.89%和94.64%,并且90%以上的来自废阴极炭的氟化物以CaF2与Ca2Si2F2O7形式被转移到尾渣中。此外,通过离子色谱法检测最终炉渣中可浸出F-的值为3.11mg/L,远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浓度,在回收铜渣中铁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废阴极炭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胡婷[10](2020)在《微波场中硅热还原铬铁矿基础及渣金分离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相比,具有加热快且均匀、选择性加热、易于控制、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目前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中被广泛研究,且部分已实现工业化应用。针对传统低碳铬铁合金冶炼技术中冶炼设备寿命短、冶炼温度高、冶炼时间长等问题,开发了微波场中硅热还原铬铁矿新工艺。但目前对微波场中硅热还原基础研究很少。本文在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条件下,研究了硅热还原铬铁矿冶炼低碳铬铁合金的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并在微观上对还原产物渣金分离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微波场中硅热还原铬铁矿冶炼低碳铬铁合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铬铁矿粉、硅铁合金粉和混合物料的介电性能与升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铬铁矿粉、硅铁合金粉与混合物料皆有良好的吸波性能,且硅铁合金粉对微波能的利用率比铬铁矿粉的高;铬铁矿粉、硅铁合金粉、混合料在微波场中能被迅速加热至1200℃,升温速度快慢顺序为:硅铁合金粉>铬铁矿粉>混合料。2、开展了硅热还原铬铁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微波加热条件下,硅热还原过程中铁的氧化物比铬的氧化物先还原,铁的氧化物还原遵循Fe2O3→Fe3O4→Fe O→Fe的顺序,Cr2O3的还原顺序为Cr2O3→Cr O→Cr,与常规加热一致。动力学研究表明,常规还原下反应活化能为82.933 k J/mol,而微波还原下可分为三个反应阶段,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53.849 k J/mol、147.231 k J/mol、22.027 k J/mol。与常规加热还原相比,微波加热还原能降低反应活化能。3、开展了常规与微波硅热还原铬铁矿渣金分离过程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方式对硅热还原产物的物相及微观结构均有影响。微波硅热还原铬铁矿时,生成新物相的种类比常规加热的少,金属相分布更均匀,还原过程中固体颗粒表面会出现裂纹,当还原温度为1300℃时,金属相与渣相会出现明显分界。
二、浅议高纯氩气的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纯氩气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晶界添加稀土钬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概述 |
§1.2.1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发展 |
§1.2.2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应用 |
§1.2.3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显微组织与结构 |
§1.3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废料的研究现状 |
§1.3.1 钕铁硼永磁体废料的来源 |
§1.3.2 钕铁硼永磁体废料的回收现状 |
§1.4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1 试验过程所用材料 |
§2.2 样品制备工艺路线 |
§2.2.1 热退磁和表面处理 |
§2.2.2 氢爆(HD)和气流磨(JM) |
§2.2.3 晶界合金的设计 |
§2.2.4 合金熔炼 |
§2.2.5 合金热处理与制粉 |
§2.2.6 粉末混料和取向成型 |
§2.2.7 烧结与时效 |
§2.3 测试分析设备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磁性能测试仪 |
§2.3.4 密度测试仪 |
§2.3.5 网络矢量分析仪(VNA) |
第三章 晶界添加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结构的影响 |
§3.3.1 废旧钕铁硼和Ho_(63.3)Fe_(36.7)合金粉末颗粒测试 |
§3.3.2 不同Ho_(63.3)Fe_(36.7)添加量再生磁体的XRD分析 |
§3.3.3 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 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3.5 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磁性能和居里温度的影响 |
§3.6 Ho_(63.3)Fe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晶界添加Ho_(69.3)Ni_(30.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Ho_(69.3)Ni_(30.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结构的影响 |
§4.3.1 废旧钕铁硼和Ho_(69.3)Ni_(30.7)合金粉末颗粒测试 |
§4.3.2 Ho_(69.3)Ni_(30.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XRD分析 |
§4.3.3 Ho_(69.3)Ni_(30.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4.4 Ho_(69.3)Ni_(30.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4.5 Ho_(69.3)Ni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磁性能和居里温度的影响 |
§4.6 Ho_(69.3)Ni_(36.7)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效温度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试验方法 |
§5.3 时效温度对2 wt%Ho_(63.3)Fe_(36.7)添加磁体性能的影响 |
§5.3.1 一级高温时效温度优化 |
§5.3.2 二级低温时效温度优化 |
§5.4 时效温度对2 wt%Ho_(63.3)Fe_(36.7)添加再生磁体取向度的影响 |
§5.5 时效温度对2 wt%Ho_(63.3)Fe_(36.7)添加再生磁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5.6 时效温度对2 wt%Ho_(63.3)Fe_(36.7)添加磁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模具钢 |
1.2.1 模具钢概述 |
1.2.2 模具钢分类及主要失效形式 |
1.2.3 模具钢应具备的性能特点 |
1.2.4 热作模具钢发展历程 |
1.3 增材制造技术 |
1.3.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
1.3.2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分类 |
1.3.3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
1.4 激光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研究现状 |
1.5 中高碳钢的快速凝固 |
1.5.1 快速凝固概述 |
1.5.2 钢的快速凝固特点 |
1.5.3 实现快速凝固的主要方法 |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2.1 试验材料及试样的制备 |
2.1.1 粉末材料 |
2.1.2 基板材料 |
2.1.3 试样增材制造 |
2.1.4 铜模吸铸及设备 |
2.2 取样 |
2.3 金相和XRD试样制备及观察 |
2.4 SEM和 TEM试样制备及观察 |
2.5 耐腐蚀性能测试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热作模具钢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粉末的选择 |
3.3 基本打印参数的确定 |
3.4 H13钢打印参数的确定 |
3.5 18Ni300钢打印参数的确定 |
3.6 大块试样的打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材制造H13钢及热处理后组织与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激光增材制造H13钢显微组织 |
4.3 H13钢热处理工艺 |
4.3.1 H13钢常规热处理工艺 |
4.3.2 激光增材制造H13钢的热处理工艺 |
4.4 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H13钢物相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
4.5 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H13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6 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H1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材制造18Ni300钢及热处理后组织与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激光增材制造18Ni300钢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 |
5.3 18Ni300钢热处理工艺 |
5.3.1 18Ni300钢常规热处理工艺 |
5.3.2 激光增材制造18Ni300钢的热处理工艺 |
5.4 时效温度对激光增材制造18Ni300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4.1 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 |
5.4.2 硬度测量 |
5.5 时效时间对激光增材制造18Ni300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5.1 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 |
5.5.2 耐腐蚀性能分析 |
5.5.3 力学性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13钢快速凝固研究 |
6.1 引言 |
6.2 H13钢铜模吸铸 |
6.3 H13钢快凝试样组织分析 |
6.4 H13钢吸铸板XRD分析 |
6.5 快速凝固H13钢的耐腐蚀性能 |
6.6 快速凝固H13钢的硬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微波辐照的市政污泥及市政污泥-玉米秸秆混合物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市政污泥的来源及分类 |
1.1.2 市政污泥的危害及资源性 |
1.2 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 |
1.2.1 填埋 |
1.2.2 焚烧 |
1.2.3 土地及农业利用 |
1.2.4 气化 |
1.2.5 热解 |
1.3 热解技术发展现状 |
1.3.1 污泥热解技术 |
1.3.2 污泥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热解 |
1.4 微波加热在污泥热解中的运用 |
1.4.1 微波加热技术 |
1.4.2 微波热解技术发展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1.4 实验流程 |
2.2 将采用的分析方法 |
2.2.1 工业分析 |
2.2.2 元素分析 |
2.2.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2.2.4 X射线衍射(XRD)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 |
2.2.7 固相产物pH值测定 |
2.2.8 冷凝液物理性质测定 |
2.2.9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2.2.10 气相色谱(GC) |
第三章 市政污泥热解实验产物分析 |
3.1 反应器性能测试 |
3.2 产率分析 |
3.3 固相产物分析 |
3.3.1 元素分析 |
3.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 |
3.3.4 表面形态分析 |
3.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
3.3.6 固相产物pH值 |
3.4 液相产物分析 |
3.4.1 液相产物基本性质 |
3.4.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3.5 气相产物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政污泥与玉米秸秆共热解实验产物分析 |
4.1 产率分析 |
4.1.1 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4.1.2 玉米秸秆添加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4.2 固相产物分析 |
4.2.1 元素分析 |
4.2.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4.2.3 X射线衍射 |
4.2.4 表面形态分析 |
4.2.5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
4.2.6 固相产物pH值 |
4.3 液相产物分析 |
4.3.1 液相产物基本性质 |
4.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4.4 气相产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热爆合成多孔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与氧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多孔材料概述 |
1.2 多孔金属材料 |
1.3 多孔陶瓷材料 |
1.4 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 |
1.5 热爆反应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设计 |
2.4 工艺流程 |
2.5 表征方法与性能测试 |
3 多孔Ni-Al基材料的合成 |
3.1 实验设计 |
3.2 原料形貌 |
3.3 热爆行为 |
3.4 热爆产物分析 |
3.5 膨胀收缩行为 |
3.6 孔结构分析 |
3.7 抗氧化性能 |
3.8 本章小结 |
4 造孔剂法制备具有原始形状及孔结构可控的NiAl多孔材料 |
4.1 制备过程 |
4.2 热爆反应行为 |
4.3 相组成分析 |
4.4 宏观形貌分析 |
4.5 孔结构分析 |
4.6 形貌控制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预热保温对多孔NiAl宏观形状的影响 |
5.1 实验过程 |
5.2 物相分析 |
5.3 DSC及热爆曲线 |
5.4 宏观形貌及膨胀行为 |
5.5 保温过程 |
5.6 孔结构分析 |
5.7 抗氧化性能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PCT试验机吸氢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储氢试验的研究现状 |
1.2.3 储氢材料PCT曲线的研究现状 |
1.2.4 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CT曲线自动测试试验系统 |
2.1 储氢合金PCT曲线 |
2.2 储氢合金吸放氢反应机理 |
2.3 PCT试验系统 |
2.3.1 PCT试验装置单通道逻辑结构 |
2.3.2 PCT试验系统结构 |
2.3.3 试验控制过程 |
第3章 PCT试验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储氢合金吸氢量求解 |
3.2 气体状态方程 |
3.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3.2.2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
3.3 气体状态方程求解过程 |
3.3.1 解析法 |
3.3.2 直接迭代法 |
第4章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方法与准确性验证 |
4.1 状态方程计算方法验证 |
4.2 气体状态方程准确性验证 |
第5章 PCT曲线测试结果与讨论 |
5.1 PCT曲线测试结果 |
5.2 PCT曲线对比 |
5.3 PCT曲线准确性修正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纳米ZSM-5的合成及其催化苯和稀乙烯制乙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乙苯综述 |
1.2 国内外乙苯生产工艺 |
1.2.1 传统AlCl3液相法 |
1.2.2 Alkar气相法 |
1.2.3 Monsanto-Lummus均相法 |
1.2.4 Mobil-Badger气相法 |
1.2.5 Lummus/Unocal/UOP液相法 |
1.2.6 Mobil-Badger EBMax液相法 |
1.2.7 CDTech气相法 |
1.2.8 陶氏化学乙烷法 |
1.2.9 DUT气相法 |
1.2.10 SRIPT的 SGEB技术 |
1.2.11 SRIPT的乙醇制乙苯技术 |
1.2.12 RIPP液相循环法 |
1.2.13 北京服装学院催化精馏法 |
1.2.14 DICP干气制乙苯技术 |
1.3 苯和低浓度乙烯烷基化 |
1.3.1 反应机理 |
1.3.2 催化剂的选择 |
1.3.3 ZSM-5研究现状 |
1.4 课题选择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晶种的合成 |
2.2.2 硝酸预处理的纳米ZSM-5 |
2.2.3 不同模板剂添加量的纳米ZSM-5 |
2.2.4 不同硅铝比的纳米ZSM-5 |
2.2.5 不同规格水热釜的纳米ZSM-5 |
2.2.6 催化剂的成型 |
2.2.7 ZSM-5的水蒸气处理 |
2.2.8 ZSM-5的酸洗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镜(SEM) |
2.3.3 氩气物理吸附(Ar physical adsorption) |
2.3.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8 吡啶红外光谱(Py-FTIR) |
2.4 催化剂评价 |
2.4.1 实验装置及评价操作 |
2.4.2 反应产物分析 |
2.4.3 产物参数 |
3 纳米ZSM-5的合成方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3.1 硝酸酸洗处理对纳米ZSM-5的影响 |
3.1.1 硝酸酸洗处理不同时间纳米ZSM-5的表征 |
3.1.2 硝酸酸洗处理不同时间纳米ZSM-5的反应评价 |
3.1.3 硝酸酸洗处理16h纳米ZSM-5的工业条件评价 |
3.2 模板剂加入量对纳米ZSM-5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纳米ZSM-5的后处理方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4.1 水蒸气处理对纳米ZSM-5的影响 |
4.2 柠檬酸处理对纳米ZSM-5的影响 |
4.3 水蒸气和柠檬酸联合处理对纳米ZSM-5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ZSM-5的放大 |
5.1 实验室纳米ZSM-5的放大 |
5.2 20L釜纳米ZSM-5的重复合成 |
5.3 20L釜纳米ZSM-5的中试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焙烧清洁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概述 |
1.2.1 锑及其化合物的物化性质 |
1.2.2 锑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
1.2.3 锑的矿物资源及分布 |
1.3 锑的冶炼方法 |
1.3.1 火法炼锑工艺 |
1.3.2 湿法炼锑工艺 |
1.4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及耗材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焙烧实验方法 |
2.2.2 动力学分析方法 |
2.2.3 选矿分离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焙烧过程热力学研究 |
3.1 优势区域分析 |
3.2 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
3.2.1 Sb_2S_3-ZnO体系 |
3.2.2 Sb_2S_3-ZnO-C体系 |
3.3 平衡模拟计算 |
3.3.1 温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
3.3.2 ZnO量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
3.3.3 碳粉量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焙烧过程动力学研究 |
4.1 计算方法 |
4.2 Sb_2S_3-ZnO体系动力学 |
4.2.1 Sb_2S_3-ZnO热重分析 |
4.2.2 Sb_2S_3-ZnO体系动力学 |
4.3 Sb_2S_3-ZnO-C体系动力学 |
4.3.1 Sb_2S_3-ZnO-C热重分析 |
4.3.2 Sb_2S_3-ZnO-C体系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焙烧过程分析 |
5.1 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反应机理研究 |
5.2 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工艺条件优化 |
5.2.1 温度对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的影响 |
5.2.2 碳粉粒度对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的影响 |
5.2.3 氧化锌量对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的影响 |
5.2.4 焙烧时间对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的影响 |
5.2.5 降温速度对硫化锑还原焙烧产物形貌的影响 |
5.3 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选别分离验证实验 |
5.3.1 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焙烧扩大实验 |
5.3.2 金锑矿还原固硫焙烧产物选矿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化妆品中有害重金属及激素成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妆品的概念 |
1.2 重金属 |
1.2.1 重金属的概念及种类 |
1.2.2 化妆品中重金属的来源 |
1.2.3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
1.3 激素 |
1.3.1 激素的概念及分类 |
1.3.2 化妆品添加激素的危害 |
1.3.3 激素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化妆品中有害重金属的测定 |
2.1 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样品 |
2.2 样品预处理 |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条件 |
2.3.1 ICP-MS灵敏度调谐参数 |
2.3.2 ICP-MS分辨率/质量轴调谐参数 |
2.3.3 ICP-MS背景调谐参数 |
2.3.4 ICP-MS运行设置条件 |
2.3.5 微波消解运行程序 |
2.3.6 消解罐残留清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ICP-MS测定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
2.4.2 回收实验 |
2.4.3 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相关系数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化妆品中激素的测定 |
3.1 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样品预处理 |
3.2.1 酶解与提取 |
3.2.2 纯化 |
3.3 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
3.3.1 液相色谱条件 |
3.3.2 质谱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4.2 色谱柱的选择 |
3.4.3 定容溶剂的选择 |
3.4.4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4.5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3.4.6 HLB固相萃取柱最佳淋洗比例的确定 |
3.4.7 激素测定的回归方程 |
3.4.8 待检样品中激素含量的测定 |
3.4.9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9)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还原铜渣回收铜和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铁矿资源现状 |
1.1.1 铜矿资源现状 |
1.1.2 铁矿资源现状 |
1.2 铜渣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 |
1.2.1 铜渣的来源及种类 |
1.2.2 铜渣中铜资源的回收工艺 |
1.2.3 铜渣中铁资源的回收工艺 |
1.2.4 作为添加剂应用在其他领域 |
1.3 废旧阴极炭块的研究利用现状 |
1.3.1 废旧阴极炭块的来源 |
1.3.2 废旧阴极炭块的危害 |
1.3.3 国内外废旧阴极炭块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废阴极炭块贫化转炉铜渣回收铜的研究 |
2.3.2 废阴极炭块贫化电炉铜渣回收铁的研究 |
2.4 分析方法 |
2.4.1 热力学分析 |
2.4.2 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废阴极炭块贫化转炉铜渣回收铜的研究 |
3.1 热力学分析 |
3.2 废阴极炭加入量对转炉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影响 |
3.3 二氧化硅加入量对转炉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影响 |
3.4 氮气喷吹流量对转炉铜渣贫化回收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阴极炭块还原电炉渣回收铁的研究 |
4.1 理论分析 |
4.1.1 热力学分析 |
4.1.2 表面张力热力学模型建立 |
4.2 电炉贫化铜渣氧化脱硫 |
4.3 熔融还原 |
4.3.1 废阴极炭块添加量的影响 |
4.3.2 氧化钙添加量的影响 |
4.3.3 冶炼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微波场中硅热还原铬铁矿基础及渣金分离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铬铁矿资源概况 |
1.1.1 铬铁矿的用途及特征 |
1.1.2 铬铁矿的资源分布情况 |
1.1.2.1 世界铬铁矿资源分布概况 |
1.1.2.2 中国铬铁矿资源分布概况 |
1.2 铬铁合金 |
1.2.1 铬铁合金概述 |
1.2.2 铬铁合金分类 |
1.2.3 高碳铬铁合金冶炼方法 |
1.2.4 中、低碳铬铁合金冶炼方法 |
1.2.5 微碳铬铁合金冶炼方法 |
1.3 微波加热技术 |
1.3.1 微波加热技术简介 |
1.3.2 微波加热技术原理及特点 |
1.3.3 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 |
1.3.4 微波场中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物化性能 |
2.1.1 铬铁矿物化性能 |
2.1.1.1 铬铁矿化学成分 |
2.1.1.2 铬铁矿粉矿相分析 |
2.1.1.3 铬铁矿粉粒度分析 |
2.1.1.4 铬铁矿粉显微结构 |
2.1.2 还原剂化学成分 |
2.1.3 助熔剂化学成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配料计算 |
2.2.3 原料及产物物相分析设备 |
2.2.4 产物铬成分检测 |
2.2.5 金属化率计算 |
2.2.6 金相分析 |
2.3 实验设备 |
2.3.1 常规加热设备 |
2.3.2 微波加热设备 |
2.3.3 介电特性测试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料介电特性及升温特性研究 |
3.1 原料介电特性研究 |
3.2 原料升温特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热还原铬铁矿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4.1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4.2 硅热还原铬铁矿的动力学研究 |
4.2.1 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 |
4.2.2 常规硅热还原铬铁矿动力学研究 |
4.2.2.1 热重分析 |
4.2.2.2 常规硅热还原铬铁矿的动力学研究 |
4.2.3 微波硅热还原铬铁矿动力学研究 |
4.2.3.1 第一阶段动力学研究 |
4.2.3.2 第二阶段动力学研究 |
4.2.3.3 第三阶段动力学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热还原铬铁矿渣金分离过程研究 |
5.1 常规硅热还原铬铁矿渣金分离过程研究 |
5.1.1 还原产物XRD分析 |
5.1.2 还原产物SEM分析 |
5.1.3 还原产物金相分析 |
5.2 微波硅热还原铬铁矿渣金分离过程研究 |
5.2.1 还原产物的XRD分析 |
5.2.2 还原产物的SEM分析 |
5.2.3 还原产物的金相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议高纯氩气的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晶界添加稀土钬合金对钕铁硼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孙前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及性能研究[D]. 车向明.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基于微波辐照的市政污泥及市政污泥-玉米秸秆混合物热解特性研究[D]. 邓泽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热爆合成多孔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与氧化特性[D]. 李周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PCT试验机吸氢量计算方法的研究[D]. 李珊珊.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纳米ZSM-5的合成及其催化苯和稀乙烯制乙苯的研究[D]. 段欣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焙烧清洁提取工艺研究[D]. 欧阳臻.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化妆品中有害重金属及激素成分的分析[D]. 胡鑫.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1)
- [9]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还原铜渣回收铜和铁研究[D]. 毛凯旋.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微波场中硅热还原铬铁矿基础及渣金分离过程研究[D]. 胡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