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化中的信息化功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锋[1](2021)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BIM技术应用的实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此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及时发现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应用BIM技术可对建筑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并优化构件部品生产流程。基于此,本文阐述BIM技术的特点和工业化内容处方,完善新型建筑工业化施工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质量。
令雨龙[2](2020)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其实质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具有严密的路径归合性。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来看,现有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思维的影响。新时期,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客观上要求中国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进行转型,使得中国工业化道路真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因此,论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来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这些理论既包括指导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相关主流理论,同时也包括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以及中国工业化实践过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概括了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缓解环境压力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以研究一般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一般工业化道路的类型和特征,提炼出了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三个影响要素:技术、企业和政府。进而从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为切入点,指出了虽然我国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工业模式发展粗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少、发展思路依旧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影响等种种不足之处。并对转型目标和核心理念进行分析,使得研究转型问题更加具体化,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出了技术、企业和政府分别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主体和引导者的结论。并且在指导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协同联动机制这一重要措施。对于转型问题的研究不仅更好的处理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化道路提供更加优化的转型方式。
潘超[3](2020)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之一。绿色发展包括农业的绿色发展、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建筑业的绿色发展、交通和旅游业的绿色发展。现阶段,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是实施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大力推广和应用,BIM已经被证明在促进建筑产业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使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制约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与筛选,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促进BIM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结合。以绿色发展为研究背景,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通过总结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业化各阶段的应用现状,从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中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出发,通过SNA法识别出BIM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结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BIM技术和我国建筑工业化结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分析绿色发展背景与BIM在建筑工业化中应用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发展应用的现状;其次,界定了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各阶段中的应用,同时介绍本文所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下文进一步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再次,本文在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筛选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影响BIM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结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针对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选择。
程琳[4](2020)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面临工业4.0的时代发展契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战略在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行各业都在这一重大战略的引领下稳步发展,然而在建筑行业中,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较低,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仍处于不全面、不紧密的阶段,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去推动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因此,本文便从建筑业中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来思考如何使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可以有效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手段去助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查找、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了解论文研究背景及现状、理顺研究思路、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路线;其次,对本文研究内容涉及概念进行概述。界定建筑工业化、建筑业信息化以及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含义,并对其发展的现状、阶段及特点进行概述;再次,利用问卷调查法与定性分析法,分析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现状,了解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条件,为后续论文中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不利条件提供了思路;接着,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寻求利用信息化去克服建筑工业化发展难题以及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低的问题;最后,利用实证研究法,通过信息化管理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实例应用,来证明本文研究内容在实际项目中的可实施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供方法,指导信息化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突破现有障碍可以得到持续、稳步成长,实现生产规模化、建造一体化,达到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
朱继飞[5](2019)在《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一直试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早日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因为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发等粗放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良好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代价高,百姓利益受损,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高淳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研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基础——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SWOT分析法(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高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当前高淳工业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险。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新城发展等方面对高淳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对同类地区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政策亦有借鉴意义。
杨勇[6](2019)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句话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发展的奇迹有目共睹,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也从未停止。发展是什么?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中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而开展,并在一定的发展理论模型基础上,对发展状态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1)发展是什么?不同学科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但一般而言,发展被认为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逐渐考虑社会变化、从重视发展的短期效应到注重发展的长期效应、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人本身的发展等。基于传统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李忠民教授提出“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的新认识,将发展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则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三维空间中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创新性认识,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对发展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2)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解释有多种观点,如一种认识是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改革开放是制度的变革,而制度本身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也有认为是资源与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带来的增长效应,等等。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证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维九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型,并将其总结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即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并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共同推动可选择性增多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正在形成与发展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与补充。(3)中国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GDP虽然从目前来看不可替代,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显然不能仅靠GDP来衡量,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模型框架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指数)、二维指数(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三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整个总体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进程分别进行了测度。在对指数的分析方面,分别从指数发展演变的时间趋势与特征、指数发展变化的空间相关与分异入手进行了时空分析,从而从总体上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评价。(4)中国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将人力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已有传统计量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与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为基础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MIU指数)的增长和发展效应,直接与间接效应。在发展是可选性增多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与各地区2000-2015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从一维空间看,无论是市场化、工业化还是城市化的发展均经历过较快发展后面临发展增速的减缓。市场化指数方面,商品化维持较高水平,市场化(狭义)稳定增长,而金融化快速上升;工业化指数方面,工业化(狭义)有所下降,而信息化(知识化)发展迅速,生态化面临挑战;城市化方面,城镇化发展最快,国际化缓慢发展,社会化面临困难。从区域特征看,西部呈现出低低集聚特征,而沿海的高高集聚空间溢出作用发挥有限;不同区域内部也有热点与冷点,如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省等省区,东部的河北、海南等省区。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表现明显。(2)从二维空间看,市场化与工业化(MI)、工业化与城市化(IU)、市场化与城市化(MU)协调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指数增幅和发展速度不一。相对而言,工业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市场化与城市化下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三个指数间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地区特征呈现出三种状态,北京、天津、上海与江苏为三个指数均高;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三个指数均低;浙江、广东、福建与内蒙古三个指数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如浙江、广东与福建的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市场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ESDA分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尤其是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3)从三维空间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下滑。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发展指数最高,东北最低,且差距在增大,东部与中西部的指数差距有倒“U”性特征。空间关系看,无论是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的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地区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具有典型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特征表现为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正相关性和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负相关性同时存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收敛,且指数的差异较多来自组内差异。(4)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基本形成共识,而基于可选择性增多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是否显着?基于传统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也较为显着,从空间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构建的空间权重矩阵测算的人力资本直接效应更为明显,间接效应或溢出效应不显着。相关结果还表明,物质资本对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较为显着,产业结构有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着,自然资源对发展存在“资源诅咒”。
汤政[7](2019)在《BIM在建筑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当前国内建筑工业化下BIM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案,使得BIM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建筑工业化服务,共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于潼鑫[8](2019)在《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建筑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建造方式,发展较为粗放,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各方协同效率低下,建造资源消耗量大,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或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综合考虑快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变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和预制构件供应方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协同程度低,在实际的建设生产过程中会因为管理不当、各参与方之间配合不足等产生诸多问题,导致工程项目无法继续建设,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为了厘清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升他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协同程度,本文对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做出研究,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协同关系、共享协同关系和利益协同关系,构建以项目建设方为领导方的协同发展型建筑产业链,以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描述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基本特征。(2)根据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研究了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并对各方的角色关系进行了梳理。明确利益相关者之间协同管理的内容构成,分为合作协同、共享协同和利益协同,构建产业链协同管理三维耦合关系,进行产业链协同管理体系的初步构建。(3)针对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合作协同关系,探讨合作关系的建立受哪些因素影响,明确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与选择流程。在此基础上对合作协同效应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构建不完全信息下产业链重复博弈模型,模拟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否进行合作协同的策略选择,以此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协同管理模式。(4)在建立了合作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共享协同管理模式,通过演化博弈模型,模拟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共享的过程,通过对BIM技术的优势分析,将其应用于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系统中,分析各方之间信息共享协同管理模式。(5)通过Stackelberg寡头竞争模型的构建,在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主从决策关系,对其利益协同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建设方和施工总承包方协同关系为例,针对建设项目工期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遗传算法进行量化求解,并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寻找各方之间关系稳定平衡点,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产业链利益的均衡合理分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构建出产业链利益协同管理模式。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应用与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研究中,通过对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进行动态模拟,对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并预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对丰富和完善产业链协同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以项目建设方的角度建立了产业链协同管理模式,加强了产业链上下游建筑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在建筑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过程中,各企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协同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发展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罗贵明[9](2019)在《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去工业化属于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发展脉络中的一环。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而今又提出再工业化。在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省份和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开始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而有的省份和地区还处于工业化阶段,需要加速工业化发展。但不可否认,随着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本文认为,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增长,恰恰是去工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遵循这样一个分析思路,结合中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得出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在分析过程中,本文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先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是否在总量或结构方面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二是如果我国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是主动、积极的,还是被动、消极的?三是如果中国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去工业化原因、特征与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四是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存在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五是中国如何应对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和预防产业空心化?当前学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警惕出现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法,本文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进行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应对去工业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采用最近五年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确认了中国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丰富了去工业化研究的内容,从研究内容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通过对中国各省份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虽然总量上还没有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但已经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又存在不同类型的去工业化,本文对不同类型去工业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等,这些内容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去工业化的相关研究。(2)立足全球经济竞争和我国实际情况,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与影响,从研究角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和影响,发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四个特征,这也即是我国去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去工业化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部地区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正确认识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3)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以及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原因,扩展了对去工业化形成原因的认识,这也是本文研究内容上的一种创新。本文构建了相关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促进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时,本文采用了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实证与计量分析→比较借鉴→政策建议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依据这个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框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关于去工业化的研究现状和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去工业化内涵存在较多争议,本章在借鉴国内外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去工业化进行界定,区分了去工业化与产业转移;随后,本章分析了去工业化的影响和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本章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建立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二是分析了各省份和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三是分析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以制造业就业人数和占全国总就业的份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造业出口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作为度量总量去工业化的指标;以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作为度量区域性去工业化的指标。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存在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作为积极去工业化和消极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还没有出现总量去工业化现象,但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发现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省份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占比大于15%,且全要素能源效率在0.8以上,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积极去工业化现象。河北、山西、甘肃、青海等省份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低于15%,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到0.8,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消极去工业化现象。第四章是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是分析了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二是分析了制造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三是分析了制造业产出占比的影响因素;四是分析了制造就业占比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发现了制造业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如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变化大,制造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远大于服务业、农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验证了这个结果。通过制造业增长率对非制造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制造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服务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证实了制造业部门对非制造业部门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了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本形成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就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五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在分析中国去工业化的特征时,主要基于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变化角度来进行阐述。本文认为区域性去工业化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去工业化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结构性去工业化加速了对外生产性投资;三是区域性去工业化有助于中、西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而消极去工业化的负面影响主要为:一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社会生产效率大幅下降;二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三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第六章是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本章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以巴西和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早熟去工业化现象,讨论了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的借鉴之处。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本章首先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然后在前面各章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警惕早熟去工业化的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尚久贺[10](2018)在《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深层联系。如今BIM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其为建筑工业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本文中指出了建筑工业化与BIM技术的简要概述,其中论述了BIM技术应用于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内容,并就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阐述,希望能够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二、工业化中的信息化功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化中的信息化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建筑工业化中BIM技术应用的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BIM技术的实践分析 |
2 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应用的必要性 |
3 BIM技术概述 |
4 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应用的优势 |
5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内容 |
5.1 生产经营信息化 |
5.2 生产集成化 |
6 新型建筑工业化中BIM技术的应用 |
6.1 工程设计阶段的有效应用 |
6.2 施工阶段中应用BIM技术 |
6.3 在后期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
6.4 建立完善的BIM技术模型 |
7 结语 |
(2)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探析 |
(一)生态文明 |
1.生态文明内涵 |
2.生态文明特征 |
(二)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 |
1.工业化与工业化道路 |
2.工业化道路的类型与特征 |
3.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及影响要素 |
4.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 |
(三)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相关理论 |
1.西方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相关理论 |
2.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3.中国基于工业化道路实践的生态文明理念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及评价 |
(一)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形成背景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及评价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目标及核心要素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 |
1.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提出的依据 |
2.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过程 |
(二)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目标 |
1.实现生态优化和经济增长相协调 |
2.促进产业制度和结构变革 |
3.构建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核心要素 |
1.技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 |
2.企业: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主体 |
3.政府: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引导者 |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实践路径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初步实践 |
1.科技水平的提升推动新能源产业逐步扩大 |
2.企业生产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
3.生态理念与政府管理机制有机融合 |
(二)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面临的挑战 |
1.工业化生产方式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 |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化工业技术体系薄弱 |
3.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 |
(三)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路径分析 |
1.建设以提升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政府联动机制 |
2.创建以推动绿色转型为特点的企业政府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绿色发展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宄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绿色发展 |
1.1.2 绿色建筑 |
1.1.3 中国制造2025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工业化 |
1.3.2 BIM技术 |
1.3.3 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及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建筑信息模型 |
2.1.1 BIM定义 |
2.1.2 BIM的特征 |
2.1.3 BIM协同作业 |
2.2 建筑工业化 |
2.2.1 建筑工业化定义 |
2.2.2 建筑工业化的特征 |
2.3 BIM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
2.3.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2.3.2 设计和深化设计阶段 |
2.3.3 施工阶段 |
2.3.4 装修和交付阶段 |
2.3.5 运营和维护阶段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2.4.2 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
2.5 社会网络理论 |
2.5.1 社会网络基础理论 |
2.5.2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3.1.1 关系网络的内涵 |
3.1.2 SNA的研究步骤 |
3.2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
3.2.1 利益相关者识别 |
3.2.2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BIM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
3.3 数据获取 |
3.4 基于UCINET的数据分析 |
3.4.1 网络密度分析 |
3.4.2 中心性分析 |
3.4.3 中心性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
4.1 基于利益相关者关键影响因素的发展路径 |
4.1.1 积极制定政策,完善相关标准及规范 |
4.1.2 建立适用的管理制度,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
4.1.3 建立基于BIM的建筑工业化设计阶段协同机制 |
4.1.4 建立基于BIM的建筑工业化施工阶段协同机制 |
4.1.5 积极应用BIIM技术,促进构件生产自动化 |
4.2 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关键影响因素的发展路径 |
4.2.1 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提高BIM认知程度 |
4.2.2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特色 |
第2章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概述 |
2.1 建筑工业化概述 |
2.1.1 建筑工业化的概念 |
2.1.2 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
2.1.3 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比较分析 |
2.2 建筑业信息化概述 |
2.2.1 建筑业信息化的概念 |
2.2.2 国内建筑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
2.2.3 信息化在建筑工业化中应用特点 |
2.3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概述 |
2.3.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含义 |
2.3.2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阶段划分 |
第3章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信息化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1 被访问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我国建筑工业化相关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
3.1.3 我国建筑工业化相关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
3.1.4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情况 |
3.2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SWOT分析 |
3.2.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优势 |
3.2.2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劣势 |
3.2.3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机会 |
3.2.4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挑战 |
3.2.5 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SWOT战略矩阵 |
第4章 信息化管理体系 |
4.1 标准化预制部品部件库 |
4.1.1 装配式建筑全面装配系统 |
4.1.2 建立基于BIM的部品部件库 |
4.1.3 部品部件库应用 |
4.2 装配式建筑应用软件 |
4.2.1 设计阶段应用软件 |
4.2.2 生产阶段应用软件 |
4.2.3 施工阶段应用软件 |
4.3 支撑装配式建筑全流程集成应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
4.3.1 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数据交互标准 |
4.3.2 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 |
4.3.3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 |
4.3.4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特点 |
第5章 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
5.1 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
5.1.1 设计阶段信息化管理 |
5.1.2 生产阶段信息化管理 |
5.1.3 运输阶段信息化管理 |
5.1.4 施工阶段信息化管理 |
5.2 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协同工作 |
5.2.1 设计、生产、施工方协同 |
5.2.2 材料及设备供应方与设计、生产、施工方协同 |
5.2.3 总承包与各方协同 |
第6章 信息化管理应用实例 |
6.1 项目概况 |
6.2 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台 |
6.3 设计阶段信息化管理 |
6.4 生产阶段信息化管理 |
6.5 施工阶段信息化管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5)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可能突破的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突破的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一、工业化的含义 |
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
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四、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含义 |
二、政府行为的特点 |
三、政府行为在新型工业化中的职能 |
第二章 高淳区的工业化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成就以及高淳区发展现状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
二、高淳区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
二、高淳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
三、高淳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高淳区工业化发展SWOT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美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德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日本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深圳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苏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四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量质并进原则 |
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
三、坚持产城融合原则 |
四、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
第二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
一、生态立区 |
二、产业强区 |
三、创新兴区 |
第三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
一、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
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使创新驱动达到新高度 |
三、配备功能与设施使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四、发挥生态优势使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
第五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一、“一核”:打造核心功能区 |
二、“三区”:发展三大功能片区 |
第二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一、着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
二、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
三、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三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一、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
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 |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四节 加快产业新城发展 |
一、明确产业新城发展思路 |
二、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
三、加强生态文明新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新城 |
四、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机制 |
一、构建项目保障机制 |
二、构建土地保障机制 |
三、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
四、构建资金—服务—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工具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经济发展理论 |
2.1.1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
2.1.2 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2.2 发展测度的实践 |
2.2.1 西方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
2.2.2 国内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
2.3 述评 |
2.3.1 对发展的理解 |
2.3.2 对发展测度的认识 |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及其测度分析 |
3.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
3.1.1 发展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 |
3.1.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
3.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
3.2.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
3.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 |
3.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测度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2 综合评价方法 |
3.3.3 指数分析方法 |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市场化指数 |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
4.3 中国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
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
4.3.2 测度方法 |
4.4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4.4.1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4.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
4.4.3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
4.5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4.5.1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4.5.2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工业化指数 |
5.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5.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
5.3 中国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
5.3.2 测度方法 |
5.4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5.4.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5.4.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
5.4.3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
5.5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5.5.1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5.5.2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
5.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城市化指数 |
6.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
6.3 中国城市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
6.3.1 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
6.3.2 测度方法 |
6.4 中国城市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6.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6.4.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
6.4.3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
6.5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
6.5.1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
6.5.2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
6.6 结论和启示 |
第7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二维测度 |
7.1 测度和分析方法 |
7.1.1 指数测度 |
7.1.2 指数的聚类分析 |
7.2 市场化与工业化发展指数测度 |
7.2.1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全国的视角 |
7.2.2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
7.3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
7.3.1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
7.3.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
7.4 市场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
7.4.1 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
7.4.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
7.5 小结 |
第8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维测度 |
8.1 测度和分析方法 |
8.1.1 指数的测度 |
8.1.2 指数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
8.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全国的视角 |
8.2.1 指数的测度结果 |
8.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时间趋势与阶段划分 |
8.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地区的视角 |
8.3.1 指数的测度结果 |
8.3.2 指数的聚类分析 |
8.3.3 指数的空间分析 |
8.4 指数发展的不平衡分析 |
8.5 小结 |
第9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一个应用分析 |
9.1 问题的提出 |
9.2 文献述评 |
9.3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 |
9.3.1 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 |
9.3.2 变量说明和特征事实 |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9.4.1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
9.4.2 SDM的偏微分分解 |
9.5 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的方法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BIM在建筑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BIM在建筑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1.1 建筑工业化下BIM技术普及程度低 |
1.2 项目各参与方的积极性不高 |
1.3 专业人才及团队的缺失 |
1.4 缺乏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标准 |
1.5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 |
2 基于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
2.1 加大建筑工业化和BIM技术的推广力度 |
2.2 构建建筑工业化下BIM标准模型库 |
2.3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及团队的培养 |
2.4 制定完整的建筑工业化BIM标准 |
2.5 加大政策鼓励支持, 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
3 结语 |
(8)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建筑工业化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化概念 |
2.1.2 建筑工业化概念 |
2.2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产业链相关理论 |
2.2.2 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概念辨析 |
2.3 利益相关者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2.3.1 利益相关者概念 |
2.3.2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特征 |
2.4 协同论及其应用 |
2.4.1 协同论 |
2.4.2 协同管理 |
2.5 博弈论相关概念 |
2.5.1 博弈论 |
2.5.2 演化博弈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初步构建 |
3.1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的相关者角色及关系分析 |
3.1.1 建筑工业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对比 |
3.1.2 利益相关者构成及协同功能定位 |
3.2 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的核心内容 |
3.2.1 合作协同分析 |
3.2.2 信息共享协同分析 |
3.2.3 利益分配协同分析 |
3.3 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耦合关系构建 |
3.3.1 三维耦合关系概念及产业链协同概念 |
3.3.2 产业链协同管理耦合关系分析及构建 |
3.3.3 产业链协同管理耦合关系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合作协同管理模式 |
4.1 合作协同基础 |
4.1.1 合作协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 |
4.1.3 合作伙伴的选择流程 |
4.2 合作协同效应模拟分析 |
4.2.1 产业链中的“囚徒困境” |
4.2.3 不完全信息下产业链重复博弈 |
4.3 产业链合作协同管理模式构建 |
4.3.1 合作协同关系的建立 |
4.3.2 合作协同管理模式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共享协同管理模式 |
5.1 信息共享协同基础 |
5.1.1 BIM技术概述 |
5.1.2 BIM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
5.1.3 BIM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
5.2 信息共享协同效应模拟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2.2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 基于BIM的产业链信息共享协同管理模式构建 |
5.3.1 设计方与施工方的信息共享 |
5.3.2 施工方与供应方的信息共享 |
5.3.3 建设方与施工方的信息共享 |
5.4 本章小结 |
6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利益协同管理模式 |
6.1 利益协同基础 |
6.1.1 利益的表现形式 |
6.1.2 利益协同影响因素 |
6.1.3 利益协同原则 |
6.2 利益协同效应模拟 |
6.2.1 产业链利益分配决策模式 |
6.2.2 建设项目产业链利益分配主从决策模式 |
6.2.3 基于Stackelberg的产业链利益分配主从决策模型的构建 |
6.3 利益协同效应案例分析 |
6.3.1 项目概况 |
6.3.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产业链利益协同管理模式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 |
2.1 去工业化的内涵与影响 |
2.1.1 去工业化的内涵 |
2.1.2 去工业化的影响 |
2.2 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转移理论 |
2.2.3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
3 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 |
3.1 去工业化的度量 |
3.1.1 当前学界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
3.1.2 本文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3.1.3 本文去工业化数据来源 |
3.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3.2.1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3.2.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结果 |
3.3 总量去工业化分析 |
3.3.1 全国制造业绝对变化分析 |
3.3.2 全国制造业相对变化分析 |
3.4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析 |
3.4.1 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 |
3.4.2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类 |
3.4.3 区域性去工业化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
3.4.4 区域性去工业化个例分析:上海与山西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 |
4.1 基本分析思路 |
4.2 部门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去工业化 |
4.2.1 制造业与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分析 |
4.2.2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部门增长率差异分析 |
4.2.3 制造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2.4 农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2.5 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3 制造业、服务业溢出效应与去工业化 |
4.3.1 制造业对非制造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3.2 制造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3.3 服务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4 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
4.4.1 全国人均GDP与制造业部门人均GDP比较 |
4.4.2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
4.4.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4.5 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
4.5.1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
4.5.2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 |
5.1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 |
5.1.1 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
5.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经济体 |
5.1.3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大幅增长 |
5.1.4 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并举 |
5.2 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1 结构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
5.2.2 消极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 |
6.1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 |
6.1.1 美国的去工业化 |
6.1.2 日本的去工业化 |
6.1.3 德国的去工业化 |
6.2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 |
6.2.1 巴西的去工业化 |
6.2.2 马来西亚的去工业化 |
6.3 去工业化的借鉴 |
6.3.1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6.3.2 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 |
7.1.2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原因 |
7.1.3 关于去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7.1.4 关于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7.2 政策建议 |
7.2.1 积极利用结构性去工业化化解产能过剩 |
7.2.2 利用区域性去工业化促进产业转移 |
7.2.3 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引起产业空心化 |
7.2.4 通过创新和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
7.2.5 坚持生产多样化甄别比较优势产业 |
7.2.6 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制造业生产转型升级 |
7.2.7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更多企业走出去投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工业化中的信息化功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建筑工业化中BIM技术应用的实践分析[J]. 卢锋. 新型工业化, 2021(03)
- [2]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D]. 令雨龙. 外交学院, 2020(08)
- [3]绿色发展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D]. 潘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应用研究[D]. 程琳.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5]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D]. 朱继飞. 东南大学, 2019(05)
- [6]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D]. 杨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7]BIM在建筑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汤政. 山西建筑, 2019(10)
- [8]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研究[D]. 于潼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D]. 罗贵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10]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A]. 尚久贺. 第四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