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南丘陵山地毛竹与肉桂混交造林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牛正文[2](2021)在《造林10年间地形对毛竹林地上立竹及竹鞭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作为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优良的固碳能力,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碳汇为目的的毛竹造林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前面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地形对成熟毛竹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揭示地形对新造毛竹林成林期间的动态影响以及地形对竹鞭生长的影响,因此本文分为两个试验揭示地形对毛竹地上部分在造林10年间的动态影响以及对竹鞭生长影响。第一个实验通过在新造毛竹林设置36个固定样地,每年对毛竹林新生毛竹进行每木检尺以及坐标测量,收集10年造林期间新竹数据,并根据毛竹生长特性以及新竹生长规律将数据分为4个阶段(根鞭拓展期、造林初期、造林中期以及稳定期),同时引进新的地形因子(地形复杂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以及方差分析揭示地形对毛竹生长的动态影响以及适宜毛竹生长的最优地形。第二个实验设置4个不同坡度级(5~15°、15~25°、25~35°、35~45°)10×10 m样地各5个,并通过小窗口法采集每个样地竹鞭数据,测量竹鞭长度、鞭径、生物量及年龄,同时采集0-20和20-40 cm土壤测量土壤含水率、容重、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最后对样地地上立竹信息(胸径、年龄、株数)进行测量,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坡度对竹鞭生长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地上毛竹与竹鞭生长的关系,最后给出毛竹新造林竹鞭生物量与毛竹地上立竹生物量之比及其在不同坡度的分布,实验结果如下:(1)影响毛竹胸径,新竹株数和碳储量的主要地形因子随着造林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胸径,在根鞭拓展期到造林中期,坡位是影响其的主要地形因子,而到了稳定期则坡向为其主要地形因子。对于毛竹新竹株数和碳储量来说,坡位在根鞭拓展期为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地形因子,而后三个时期坡向为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地形因子,并且坡向的影响程度随毛竹林的不断扩展而减小,在稳定时期与其他三个地形因子对毛竹新竹株数和碳储量的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2)对于单一坡向来说,东坡面最有利于毛竹的生长。而对于坡向与坡位的交互作用,下坡位和上坡位东坡向的碳储量要高于其他坡向和坡位的交互作用,并且比单一东坡向的碳储量要大的多,但上下坡位的东坡面的新竹碳储量在稳定时期显着下降,而对于毛竹生长条件较差的区域如北面和西面,从根鞭拓展期到造林中期碳储量不断增加但是到了稳定期却能保持相对稳定。(3)在地形较为平坦区域低地形复杂性有利于碳储量的积累,但在陡峭的斜坡(险坡)下适当的地形复杂性有利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积累,从而有利于毛竹的生长。(4)竹鞭的长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由于随着坡度增加鞭径和鞭根的增加,竹鞭生物量在25~35°坡度级达到最大但是与其他坡度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5)值得注意的是竹鞭的含水率在坡度较大的区域较大,而在坡度小(土壤含水率高)的区域竹鞭含水率较小。(6)竹鞭生物量与含水率和速效磷呈显着负相关,与立竹株数呈显着正相关。(7)竹鞭生物量与毛竹林地上立竹生物量比值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值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可能为本研究区域是新造林,地下根鞭系统较为简单。
卢妮妮[3](2020)在《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杉木林在大面积种植时,林下土壤质量下降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针对杉木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营造混交林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目前多是通过表型特征来判断混交树种,对与林木存在相互依赖的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提取不同生长阶段下、不同林分类型中、天然林中的杉木细根中的丛枝菌根(AM)真菌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AM真菌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聚类划分成可操作单元(operational units,简称OTU),并与Gen Bank和Maar j AM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了杉木的AM真菌群落特征,以及其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杉木不同生长阶段根际土壤为AM真菌添加剂,研究了AM真菌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为解决人工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杉木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中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丰富,囊括了球囊霉目(Glomales)、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和多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3个目,球囊霉科(Glomeraceae)、原囊霉科(Archaeosporaceae)、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和多孢囊霉科(Diversisporaceae)5个科,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rchae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6个属。其中,球囊霉属占主要地位。(2)杉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拥有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幼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与其他生长阶段时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杉木在近熟阶段时,其根际的丛枝菌根真菌数目最多。成熟阶段(32年)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最稳定,说明林木成熟时其伴生的微生物群落也最稳定。(3)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微生物群落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说明林分类型的改变会引起林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落后于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马尾松是外生菌根树种,而毛竹根际有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这种现象说明树种的共生依赖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生。(4)与人工杉木林相比,天然杉木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更为丰富。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只在天然杉木林中出现,说明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可能是人工杉木林近自然经营的关键种群。(5)杉木幼苗的地径在18月龄时开始出现显着地生长,杉木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在杉木幼苗早期生长不明显,直到13月龄时开始发生显着增加。说明在幼苗时地径的生长较缓慢,幼苗的生长集中体现在高度和生物量两个方面。在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的根系后,宿主植物的生长出现显着的变化。其中,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变化在幼苗早期(7月龄)较明显,之后生长的差异减小。而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在接种AM真菌后始终存在显着性地增加。不同AM真菌群落对幼苗的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影响没有显着的差异,只对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存在显着差异。(6)植物年龄、林分类型及周围的环境因子均与AM真菌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
周昀菲,辉朝茂,刘蔚漪[4](2020)在《竹林培育措施对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培育措施能显着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够改变土壤特性,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竹林生产力。文章综述了传统培育措施、林分及群落结构调整、土壤改良调控等一系列竹林培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影响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借鉴。
吴乐翔[5](2019)在《林相改造背景下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惠州市城市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指出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而随着“美丽中国”事业的提出以及人民群众对郊野休闲需求的不断上升,有关郊野公园的各项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开展。通过对城郊绿地原有的经济速生林地进行林相改造,进而营建郊野公园,能够有效地保护动植物生境、维护水土格局,满足民众对郊野休闲康乐与自然科普教育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文以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郊野公园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案例调研分析与相关项目实践,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在结构上包括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前两章,从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协调以及论文实践项目现存的问题展开研究,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界定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内容与方法,总结创新点。并从风景园林学学科角度出发,对郊野公园与林相改造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研究基础展开探讨。第二部分为三、四章,作者通过研读法律法规、翻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了香港城门郊野公园、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等五个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林相改造、植物景观造景手法相关的成功实践,走访当地管理机构、总结场所营造特点,提出基于林相改造下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第三部分为最后两个章节,通过上述总结的规划设计原则、步骤与方法,指导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并进一步总结论述,得出以科技介入手段辅助前期勘察任务、以分期建设手法改造城郊绿地林相、以最小干预原则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等主要结论,为之后的有关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李翀[6](2018)在《毛竹林碳积累特征与碳汇功能经营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可以隔年连续采伐及永续利用等特点,在森林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竹林增汇减排包括造林增汇和经营增汇两种方式,不同栽植方式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碳汇能力具有显着的影响,不合理的经营措施还可能导致部分竹林生态系统成为碳净排放源。本研究以毛竹为对象,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监测的方法,分别对新造毛竹林(2008~2018年)碳积累过程以及经营毛竹林(2010~2016年)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排放与碳泄漏和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着眼于提高生态系统碳封存潜力,探索兼顾多种效益的毛竹林生态经营方式。系统掌握不同栽植方式毛竹林从造林至成林期间碳积累的动态变化过程和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净碳动态变化的影响及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响应。经营试验对三个施肥量(F)水平(大量施肥,900 kg ha-1 yr-1;中等施肥,450 kg ha-1 yr-1;不施肥,0 kg ha-1 yr-1)和三个采伐(H)水平(强度采伐,]00%;中度采伐,50%;弱度采伐,0%,择伐对象是3度竹)进行3k正交。研究表明:(1)毛竹成林生长期新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和累积地上碳储量增长速率都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新竹碳储量由新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和平均立竹度共同决定。丛栽更有利于新竹立竹度的增加,累积地上碳储量显着高于匀栽。线性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新竹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地上碳储量随造林年限的递增状况。(2)经过6年的经营,施肥、采伐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产生了显着影响,但是对土壤碳储量影响不显着。只有大量施肥和强度采伐的交互(我们称之为集约经营措施)导致了 0-50cm 土层土壤碳储量的下降,为-4.48 Mg C ha-1。而优化的经营措施(大量施肥中度采伐)0-50 cm 土层土壤碳储量增加最多,增加了 59.94 Mg C ha-1,达到 112.15 Mg C ha-1。(3)施肥、采伐和时期以及施肥×采伐和采伐×时期的交互作用对毛竹碳储量影响效应显着。毛竹碳储量变化2010~20]2年显着增加,处理F3H3增加最多,达到34.06 Mg C ha-1,处理 F2H1增加最少,为 12.26 Mg C ha-1。2012~2014 年不同经营处理都不同程度降低,处理F1H3降低最多,达到21.52 Mg C ha-1,处理F2H1降低最少,为2.51 MgCha-1。经营6年后,毛竹碳储量变化值处理F2H2增加最多,增加了18.23 Mg C ha-1,处理F3H3增加最少,只增加了 3.91 Mg C ha-1。(4)无论2010年还是2013年,新竹平均胸径、株数和碳储量与3、5年生老竹的相关性均高于2、4年生老竹。不同经营措施的实施对新竹的平均胸径、株数和地上碳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度采伐最有利于提高毛竹林新竹的发育质量。(5)经营6年后,大量施肥中度采伐(69.137 Mg C ha-1)和大量施肥强度采伐(-0.476 Mg C ha-1)生态系统净碳变化量差异显着。土壤碳库变化量占所有碳库变化量总和的70.50±12.30%,毛竹碳库变化量占所有碳库变化量总和的26.17±1 1.24%,林下植被碳库变化量占所有碳库变化量总和的0.52土0.37%,运输泄漏量占所有碳库变化量总和的0.33±0.16%,施肥排放量占所有碳库变化量总和的2.47±4.85%。(6)采伐方式对林下灌木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较大,中度采伐显着高于弱度采伐,有利于林下灌木物种丰富度的增加,优势物种的生长和均匀分布。与灌木不同,施肥方式对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显着,中等施肥毛竹林下草本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不施肥。
秦鹏[7](2016)在《上阔下竹模式下毛竹生产力和土壤水分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毛竹主产区存在一种经营模式:“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即山顶存有的阔叶林和山体中下部的毛竹纯林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土壤、植物、大气三种要素,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密切,毛竹在其发笋成竹等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毛竹林地内土壤水分的研究,对人为经营毛竹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炎陵县境内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下的三座样山作为研究对象。类型Ⅰ:毛竹纯林;类型Ⅱ:山顶存有比例为10%的阔叶林;类型Ⅲ:山顶存有比例为25%的阔叶林。对三种类型样山毛竹生产力和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类型Ⅱ、Ⅲ的毛竹林生产力均高于类型Ⅰ。毛竹胸径大小分布表现为: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其中在毛竹胸径上,类型Ⅱ比类型Ⅰ增加3.119%,类型Ⅲ比类型Ⅰ增加7.605%。三种类型样山毛竹胸径都存在一定变异度,对其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样山类型、坡位、海拔上的不同,毛竹胸径都存在极显着的差异。(2)对三种类型样山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评定时,结果表明其水源涵养功能等级均为一级,贮水能力大小依次为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表明上位阔叶林的存在,有助于山体贮水能力的加强;随着上位阔叶林面积的增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山体土壤贮水能力。(3)土壤水分在时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性。研究时间段内,土壤水分大致经过“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结合各座样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按照时间进程将其划分为积累期、稳定期、消耗期、恢复期四个时期。(4)对三种类型样山土壤水分整体分析,其含水量大小依次为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表明阔叶林的存在能够贮蓄更多的水分。对样山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每座样山各坡位之间的土壤水分存在极显着差异。样山相同坡位之间土壤水分呈现极显着的差异。(5)在不同剖面深度上,土壤水分分布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相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间土壤水分存在显着差异。样山相同坡位相同土层深度之间土壤水分存在显着性差异。(6)对毛竹胸径和土壤水分的相关性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7)以最优的类型Ⅲ和最差的类型Ⅰ作对比,经估算,类型Ⅲ比类型Ⅰ在土层深度020cm处,能够多涵养10.3295 t/(m3·a)的水;在2040cm,多涵养21.08605 t/(m3·a)的水;在4060cm,多涵养13.3298 t/(m3·a)的水。综上所述,在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下,阔叶林的存在对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有着显着提升,对毛竹林有效生产力有着重要影响,对毛竹林可持续性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祁红艳[8](2014)在《氮磷根际效应:毛竹扩张的潜在策略》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向邻近森林扩张,对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其扩张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氮、磷等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也是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元素,根际效应是植物对这些养分捕获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假设氮磷根际效应增强是毛竹成功扩张机制之一,为验证这一假设,本文选取典型竹阔界面(竹林-竹阔混交林-阔叶林)样带,在群落调查基础上,分析毛竹及其他9种植物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无机N(Inorganic-N)和各形态磷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毛竹以年均1-2m的速度向邻近常绿阔叶林扩张,并对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等物种多度与生长状况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2.从竹林到竹阔混交林,毛竹鞭根、篼根根际土NH4+-N、NO3--N、无机N含量分别降低15.5%、17.0%、9.8%与31.0%、20.0%、26.5%,但NH4+-N及无机N根际效应分别增加了56.6%、30.7%与23.9%、19.5%,NO3--N根际效应变化不明显。3.从竹林到竹阔混交林,虽然毛竹鞭根及篼根根际土全磷(TP)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有效磷(AP)含量及根际效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含量分别由21.22mg·kg-1、20.84mg·kg-1升高至22.45mg·kg-1、24.11mg·kg-1,根际效应分别由1.33、1.31升高至1.68、1.80。4.受毛竹扩张的影响,不同植物根际效应响应不同。丝栗栲、苦槠、拟赤杨、杜茎山(Maesa japonica)、朱砂根及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等植物的NH4+-N根际效应明显下降,而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狗脊(Rhizoma cibotii)基本不变。5.同一植物的不同养分根际效应有所差异,如毛竹氮素根际效应要强于磷素,其鞭根及篼根的氮素根际效应分别比磷素高49.4%、71.1%。6.另外,在毛竹林与竹阔混交林中,毛竹的NH4+-N、无机N及有效磷的根际效应均高于其他9种植物。以上结果表明,毛竹根际效应强于其他植物,而其他植物根际效应对毛竹扩张的响应不同,可能是毛竹成功扩张,并导致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赖信舟[9](2013)在《崇阳毛竹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桂花国有林场的毛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对毛竹的基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物候期特征、毛竹母竹特性对移栽后新立竹与地下鞭的影响、毛竹适宜性密度、毛竹生物量特征及毛竹地下鞭系统特征等,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一个物种的物候现象是对其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了解物候期现象除了可以掌握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特征,也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毛竹的物候期可以划分为6个时期,鞭策芽萌动期、出笋期、新立竹生长期、新鞭生长期、换叶期及开花期,其实主要几个时期的特征如下:鞭侧芽萌动期发生于开春之季,萌动期内鞭侧芽发育,准备出土。出笋期于3月到4月初前后最盛,到5月上旬基本结束。新立竹生长期完成需1-2个月,一般6月底结束。新竹长成后,高度、粗度和体积不再增长。新鞭生长期在每年8月开始生长,至11月份越冬,次年初夏抽出新鞭。换叶期从12月到次年3月,毛竹每两年换一次叶,换叶当年出笋少,成为小年,换叶后新叶茂盛,光合作用强,积累养分多,出笋多称为大年。开花期毛竹花期一般在4至10月份。毛竹营养生长50年后才开花,如果毛竹林开花,整个林分就会死亡。(2)毛竹繁殖主要是靠地下器官发育来完成,掌握母株特性对发笋的影响可以更好为毛竹母株的选择提供依据。三年生的母竹发笋状况优于一年生与两年生母竹;胸径>4cmm母竹发笋状况优于胸径DBH<2cm及胸径2cm<DBH<4cm母竹;2009年栽植母竹发笋状况优于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母竹;一年生鞭龄母竹发笋状况优于两年生、三年生母竹。(3)不同毛竹栽植目的(材用、笋用及材笋两用)要求不同的毛竹适宜经营密度。材用林选择适宜性密度为2703株/h.m2(180株/亩),笋用林选择适宜性密度为1823株,/hm2(122株/亩)及材笋两用林选择适宜经营密度为2155株/hm2(144株/亩)。(4)崇阳毛竹枝、叶、杆、鞭、篼及根生物量依次为394.02g、919.64g、8586.16g、132.41g、6083.54g及842.79g,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是7.76%、5.12%、47.81%、7.4%、33.88%及4.69%。(5)在毛竹地下鞭系统中,壮鞭龄、幼鞭龄及老鞭龄的鞭长与鞭重所占比例依次排列为:壮鞭龄>幼鞭龄>老鞭龄;地下鞭系统的壮芽数、弱芽数、笋芽数及休眠芽数37.43、11.55、28.34及4.34个,占总芽数24.64%、13.98%、26.88%及3.19%。壮芽所占比例高,说明地下鞭系统活力旺盛。各级细根生物量、细根直径及细根长度在不同土层与不同坡位坡向上排列为:1级>2级>2x级>3级;土壤上层>中层>下层;下坡>中坡>上坡;各级细根比根长则与之相反。
杨宽[10](2012)在《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毛竹林的类型在自然界中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林分组成可分为毛竹纯林和混交林两大类;混交林类型既有个体离散混交,又有斑块混交。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斑块混交中上位是阔叶林,下位是毛竹纯林(简称上阔下竹)这一特定类型。根据上位阔叶林在整个坡面投影比例的大小,选取了三种上阔下竹斑块混交类型(Ⅰ、Ⅱ、Ⅲ),及毛竹纯林作为对照(Ⅳ),各混交类型上位阔叶林投影比例分别为:32.17%、28.35%和25.22%。主要研究上位阔叶林的存在及面积的差异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位阔叶林对下位毛竹林土壤大量元素含量影响不显着,对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为显着;(1)4种类型中,毛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无显着差异;各类型阔叶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没有显着差异;但类型Ⅰ、Ⅱ、Ⅲ中,上位阔叶林全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下位毛竹林;(2)各类型上位阔叶林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低于其下位毛竹林;各类型毛竹林相同坡位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差异;(3)各类型毛竹林土壤中全锰、全硼、全铜、全铁和全锌含量无显着差异;(4)阔叶林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高于毛竹林土壤;类型Ⅰ、Ⅱ、Ⅲ毛竹林林下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高于类型Ⅳ;类型Ⅰ、Ⅱ、Ⅲ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没有显着的坡位差异,类型Ⅳ竹林上坡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显着低于中坡下坡;(5)土壤肥力指标值IFI的大小排列为:类型Ⅰ(0.256)>类型Ⅱ(0.254)>类型Ⅲ(0.249)>类型Ⅳ(0.241)。2.对毛竹林土壤有效硼含量影响较大的因子是阔叶林投影比例、坡度、土层深度,对毛竹林土壤有效锌含量影响较大因子是阔叶林投影比例、毛竹林与阔叶林间的垂直距离、pH和土层深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把7个因子归为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反应阔叶林投影比例和pH的因子,第二主成分是反应土层深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因子,第三主成分是反应距离的因子。3.在四种类型中阔叶林所占投影比例越大,越有益毛竹林的生长:毛竹林平均胸径排列顺序为Ⅰ(10.330cm)>Ⅱ(10.232cm)>Ⅲ(9.769cm)>Ⅳ(9.103cm),类型Ⅰ、Ⅱ、Ⅲ分别比类型Ⅳ提高了13.79%、12.40%和7.32%。
二、闽南丘陵山地毛竹与肉桂混交造林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南丘陵山地毛竹与肉桂混交造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条件 |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
2.4.2 中亚热带红壤 |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
3.3.1 林分特征 |
3.3.2 气候条件 |
3.3.3 土壤性质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
3.6 讨论 |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
3.6.3 不确定性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
4.1 引言 |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
4.2.5 敏感性分析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
4.4 讨论 |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
4.4.4 滞后效应 |
4.4.5 创新与不足 |
4.5 小结 |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5.2.4 气候变量 |
5.2.5 数理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
5.5 小结 |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3-PG模型原理 |
6.2.3 模型参数 |
6.2.4 模拟精度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
6.4 讨论 |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2)造林10年间地形对毛竹林地上立竹及竹鞭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影响研究 |
1.2.2 毛竹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地形对毛竹生长研究进展 |
1.2.4 毛竹根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毛竹造林到成林10 年间地形对毛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2 坡度、土壤理化性质及毛竹地上部分对竹鞭生长的影响 |
3 毛竹造林到成林10 年间地形对毛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地形对毛竹生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2 地形因子标准总效应值的变化 |
3.3 影响毛竹生长的地形因子在不同时期显着性变化 |
3.4 主要地形因子以及交互作用对立竹碳储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造林后地形对胸径,新竹株数和碳储量的动态影响 |
3.5.2 主要地形因素对毛竹林碳储量的影响 |
3.5.3 坡度与地形复杂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碳储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坡度、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毛竹地上部分对竹鞭生长的影响 |
4.1 坡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坡度对竹鞭长度、鞭径、碳储量以及含水率的影响 |
4.3 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地上立竹对竹鞭生长的影响 |
4.4 坡度对竹鞭生物量与立竹生物量之比 |
4.5 讨论 |
4.5.1 坡度对竹鞭长度、鞭径、生物量以及含水率的影响 |
4.5.2 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地上立竹对竹鞭生长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杉木人工林经营遇到的问题 |
1.1.2 目前的解决办法 |
1.1.3 研究局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层在森林中的重要作用 |
1.2.2 菌根对植物的重要性 |
1.2.3 菌根的作用 |
1.2.4 AM真菌的分类及生态学意义 |
1.2.5 AM真菌群落研究技术进展 |
1.2.6 影响AM真菌群落的因子 |
1.2.7 研究AM真菌的长远意义 |
1.2.8 杉木林下AM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2.1 调查点分布 |
2.2.2 标准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2.3 室内作业 |
2.3.1 根系DNA提取 |
2.3.2 AM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2.3.3 PCR扩增体系设置 |
2.3.4 纯化扩增产物 |
2.3.5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2.4.1 高通量数据处理 |
2.4.2 数据统计分析 |
3 不同林分土壤作为AM真菌添加剂时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指标测定和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幼苗在不同根际土处理下的侵染率 |
3.3.2 不同苗龄的幼苗生长情况 |
3.3.3 不同AM真菌添加剂下幼苗的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生长阶段杉木纯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2.1 样地设置和调查取样方法 |
4.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
4.2.3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样地特征分析 |
4.3.2 不同生长阶段AM真菌群落变化 |
4.3.3 AM真菌群落与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2.1 林分设置和取样方法 |
5.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
5.2.3 数据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样地特征分析 |
5.3.2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 |
5.3.3 AM真菌与林木生长和土壤性质间的冗余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杉木天然林下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6.2.1 调查取样方法 |
6.2.2 样品室内处理和分析 |
6.2.3 数据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天然林样地特征分析 |
6.3.2 天然林中AM真菌群落特征 |
6.3.3 AM真菌群落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林相改造背景下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惠州市城市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经济发展导致生态受损的社会背景 |
1.1.2 攻读风景园林硕士学位以来的接触与思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5.1 针对林相改造的郊野公园植物景观格局重塑 |
1.5.2 对惠州市郊野公园提出优化改进策略 |
1.5.3 结合参数化方法进行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研究 |
2.1 郊野公园概述 |
2.1.1 郊野公园概念界定 |
2.1.2 郊野公园的特征 |
2.1.3 郊野公园的功能 |
2.1.4 郊野公园与其他绿地类型的比较 |
2.1.5 国内外郊野公园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 |
2.2 林相改造的概念与相关研究 |
2.2.1 林相与林相改造的概念界定 |
2.2.2 林相改造的意义 |
2.2.3 林相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郊野公园与林相改造相关公园建设调研分析 |
3.1 香港郊野公园建设调研分析 |
3.1.1 城门郊野公园 |
3.1.2 金山郊野公园 |
3.1.3 狮子山郊野公园 |
3.1.4 香港郊野公园小结与借鉴意义 |
3.2 林相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公园建设调研分析 |
3.2.1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
3.2.2 广州市珠江公园 |
3.2.3 广州公园小结与借鉴意义 |
4 林相改造背景下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
4.1 林相改造背景下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4.1.1 系统整体性原则 |
4.1.2 生态多样性原则 |
4.1.3 分期建设原则 |
4.1.4 地域文化性原则 |
4.1.5 互动参与性原则 |
4.1.6 经济性原则 |
4.2 林相改造背景下的郊野公园设计步骤 |
4.2.1 文献阅读 |
4.2.2 实地勘察 |
4.2.3 总体布局 |
4.3 林相改造背景下的郊野公园设计方法 |
4.3.1 总体分区设计 |
4.3.2 道路游线规划 |
4.3.3 竖向规划设计 |
4.3.4 游憩场所与活动规划 |
4.3.5 构筑物与配套设施 |
4.3.6 植物景观规划 |
5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市域自然资源要素概况 |
5.1.3 历史人文资源概况 |
5.1.4 市域交通系统概况(详图见附录B) |
5.2 基地现状分析 |
5.2.1 地形分析 |
5.2.2 道路分析 |
5.2.3 水体分析 |
5.2.4 植物分析 |
5.2.5 现存问题与规划重难点 |
5.3 规划设计说明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理念 |
5.3.3 规划定位 |
5.3.4 规划愿景 |
5.3.5 分期建设目标 |
5.3.6 规划主题 |
5.4 规划策略 |
5.4.1 功能布局策略 |
5.4.2 三生融合策略 |
5.4.3 生态保育策略 |
5.4.4 景观营造策略 |
5.5 总体布局 |
5.5.1 功能分区规划(详图见附录B) |
5.5.2 景观结构规划(详图见附录B) |
5.5.3 竖向规划设计(详图见附录B) |
5.5.4 道路规划设计(详图见附录B) |
5.5.5 给排水系统规划(详图见附录B) |
5.5.6 游憩项目规划(详图见附录B) |
5.5.7 基础设施规划(详图见附录B) |
5.5.8 植物景观规划(具体植物名录详见附录B) |
5.6 林相改造专题 |
5.6.1 改造目标 |
5.6.2 潜在问题 |
5.6.3 改造策略与方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最小干预,规划建设郊野公园 |
6.1.2 分期建设,改造城郊绿地林相 |
6.1.3 特优名优,名贵树种与经济产业相结合 |
6.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与珠江公园特色区域植物名录 |
附录B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郊野公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图纸(部分) |
(6)毛竹林碳积累特征与碳汇功能经营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固碳增汇 |
1.1.2. 竹林固碳增汇 |
1.1.3. 毛竹林碳汇效益和非碳效益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毛竹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毛竹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
1.2.3.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
1.2.4. 毛竹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创新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毛竹新造林试验区 |
2.1.2. 毛竹林经营试验区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数据采集和计算 |
2.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栽植方式对新造毛竹林碳积累动态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栽植方式林分生长年际变化特征 |
3.1.2. 不同栽植方式新竹地上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
3.1.3. 不同栽植方式不同立地条件平均胸径、竹高和累积地上碳储量变化 |
3.2. 讨论 |
3.2.1. 不同栽植方式对新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栽植方式对新竹平均立竹度和地上碳储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动态变化 |
4.1.2. 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
4.1.3. 不同经营处理对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施肥、采伐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
4.2.2. 不同经营措施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 |
4.2.3. 土壤碳储量对交互作用的响应和毛竹林碳封存潜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植被碳动态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5.1.2. 不同经营措施对灌木和草本碳储量变化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施肥、采伐、时期及其交互作用对毛竹碳储量的影响 |
5.2.2. 施肥、采伐、时期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木和草本碳储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竹质量和经营措施对新竹发育质量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经营措施实施前后新老竹间的关系 |
6.1.2. 不同经营措施对新竹的影响 |
6.2.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生态系统净碳汇能力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不同经营措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泄漏 |
7.1.2. 不同经营措施对2010-2013年净碳汇能力的影响 |
7.1.3. 不同经营措施对2010-2016年净碳汇能力的影响 |
7.2.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不同经营措施对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
8.1.2. 不同经营措施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 |
8.2. 讨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讨论与展望 |
9.3.1. 对毛竹新造林空间竞争与碳储量关系的研究 |
9.3.2. 找出最优的施肥量使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达到最大 |
9.3.3. 进一步研究林下植被多样性与毛竹碳库、土壤碳库和林下植被碳库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上阔下竹模式下毛竹生产力和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不同经营、管护下的毛竹林 |
1.2.2 毛竹与其他树种混交类型 |
1.3 上阔下竹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 |
1.4 土壤水分的研究进展 |
1.4.1 气象因子的影响 |
1.4.2 土地利用(植被)的影响 |
1.4.3 土壤因子的影响 |
1.4.4 地形因子的影响 |
1.4.5 其他因子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及森林植被情况 |
2.1.2 毛竹林经营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山选择 |
2.2.2 样地设置 |
2.2.3 样地调查 |
2.2.4 土壤水分测定 |
2.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类型样山毛竹生产力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毛竹生长状况调查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类型样山的毛竹胸径 |
3.2.2 不同类型样山的毛竹林立竹度 |
3.2.3 不同类型样山的毛竹高度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上阔下竹模式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类型样山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评价 |
4.2.2 不同类型样山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研究 |
4.2.3 不同类型样山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 |
4.3 土壤水分与毛竹胸径关系探究 |
4.4 样山中上位阔叶林涵养水源量的估算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总结 |
5.1.1 不同类型样山毛竹生产力 |
5.1.2 样山涵养水源能力评价 |
5.1.3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下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5.1.4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5.1.5 土壤水分和毛竹胸径关系 |
5.1.6 上位阔叶林涵养水源量的估算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8)氮磷根际效应:毛竹扩张的潜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毛竹分布 |
1.2 毛竹扩张 |
1.3 植物根际效应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采集 |
2.2.3 土壤养分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竹阔界面物种变化特征 |
3.1.1 毛竹扩张特性 |
3.1.2 物种变化特征 |
3.2 氮素根际效应 |
3.2.1 毛竹氮素根际效应 |
3.2.2 其他植物氮素根际效应 |
3.2.3 不同生活型植物对毛竹入侵响应 |
3.3 磷素根际效应 |
3.3.1 毛竹磷素根际效应 |
3.3.2 其他植物磷素根际效应 |
3.3.3 不同生活型植物对毛竹入侵响应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竹阔界面物种变化 |
4.1.2 氮素根际效应 |
4.1.3 磷素根际效应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崇阳毛竹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毛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毛竹生物学特征 |
1.1.2 毛竹物候 |
1.1.3 毛竹引种移栽 |
1.1.4 毛竹林分生长 |
1.1.5 毛竹适宜密度 |
1.1.6 毛竹生物量 |
1.1.7 毛竹地下鞭系统 |
1.1.8 毛竹的应用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毛竹物候 |
2.2.2 母竹特性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2.2.3 毛竹适宜经营密度 |
2.2.4 毛竹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
2.2.5 毛竹地下鞭系统及根系特征调查 |
2.2.6 数据处理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崇阳毛竹主要物候期特征 |
3.1.1 毛竹物候期及其各物候期特征 |
3.1.2 崇阳毛竹新立竹生长过程分析与生长阶段划分 |
3.2 母竹特性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3.2.1 母竹年龄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3.2.2 母竹胸径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3.2.3 母竹移栽年份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3.2.4 母竹鞭段类型对毛竹移栽后新立竹及其地下鞭系统的影响 |
3.3 毛竹适宜经营密度 |
3.3.1 立地对毛竹立竹生长的影响 |
3.3.2 毛竹立林株数按径阶分布特征 |
3.3.3 毛竹适宜经营密度的选择 |
3.4 毛竹生物量特征 |
3.4.1 毛竹各器官生物量分配 |
3.4.2 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林分凋落物生物量的影响 |
3.5 毛竹地下鞭系统特征 |
3.5.1 毛竹地下鞭系统的空间分布 |
3.5.2 不同土壤层次毛竹竹鞭分布的特征 |
3.5.3 毛竹地下鞭系统芽数量与分布 |
3.5.4 毛竹细根形态结构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10)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毛竹混交林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试验地区概述 |
2.1.2 试验区毛竹林经营背景 |
2.1.3 各类型实景俯视图 |
2.1.4 各类型地形图 |
2.2 研究内容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地设置 |
2.3.2 山顶天然林调查 |
2.3.3 竹林林分调查 |
2.3.4 土壤样品取样时间与采集制备方法 |
2.3.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3.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林地营养元素的影响 |
3.1 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
3.2 复合经营模式对林地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 各复合经营模式竹林土壤背景值的调查 |
3.4 复合经营模式对林下土壤有效硼的影响 |
3.5 复合经营模式对林下土壤有效锌的影响 |
3.6 复合经营模式中毛竹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因子对毛竹林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
4.1 自变量的选择 |
4.2 不同因子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 |
4.2.1 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2 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各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4.3 不同因子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
4.3.1 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2 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各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4.4 不同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4.1 KMO 检验及球形检验 |
4.4.2 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产力的影响 |
5.1 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的影响 |
5.2 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立竹度的影响 |
5.3 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均匀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1.2 不同因子对毛竹林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
6.1.3 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产力的影响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四、闽南丘陵山地毛竹与肉桂混交造林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造林10年间地形对毛竹林地上立竹及竹鞭生长的影响研究[D]. 牛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D]. 卢妮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竹林培育措施对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周昀菲,辉朝茂,刘蔚漪. 世界竹藤通讯, 2020(02)
- [5]林相改造背景下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惠州市城市郊野公园为例[D]. 吴乐翔.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6]毛竹林碳积累特征与碳汇功能经营调控研究[D]. 李翀.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上阔下竹模式下毛竹生产力和土壤水分特征研究[D]. 秦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8]氮磷根际效应:毛竹扩张的潜在策略[D]. 祁红艳.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9]崇阳毛竹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D]. 赖信舟.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10]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D]. 杨宽.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