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

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

一、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潘越[1](2021)在《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自为政”和游客出行的“两极化”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网络结构及其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研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区域性旅游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流动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供求均衡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理论等理论,对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进行探究。遵循“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优化提升”的逻辑思路,其中研究框架部分以“网络结构构建→结构特征提取→响应效果检验→响应系统模拟”的递进式思路成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城市为节点,融合网络、交通、气象以及统计年鉴等多源异构数据,对区域O-D旅游吸引力作用强度进行测算,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为下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剖析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围绕“空间差异-空间关联-空间集聚”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框架,分别构造原值、二值、Top三种网络形式,综合运用GIS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等,互补揭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构特征。第三,检验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基于游客流动倾向视角,探讨旅游吸引力网络的空间效率。以“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为O-D游客流动倾向对流数据来源,构建区域游客流动倾向网络,在明晰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体系的交互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多维尺度探讨二者响应效果。第四,建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区域旅游吸引力影响核心指标;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运行机理。进而未来可通过设定不同情境,预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为对策建议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五,开展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五一”小长假为研究时段,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并根据测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为京津冀地区旅游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与战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第六,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政策确立,从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对策解析,力求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的最佳匹配。

李芳[2](2020)在《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耦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以及全域旅游模式的推进,交通运输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越发凸显,更加高品质的交通供给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论文旨在通过分析交通网络结构演变和旅游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而提出旅游交通协同发展建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者属性、旅游交通网络和旅游交通行为等因素,发现旅游者较为关注旅游出行时长,收入属性、服务水平、交通方式和交通费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旅游交通行为选择及决策。针对京津冀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交通连接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中北京、天津“双核心”向周边城市扩展显着且圈层逐级递减,中部城市交通可达性整体向好,东部、南部城市优于北部城市,北部城市始终相对较低。选择京津冀区域内4A级以上旅游景区,采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分布类型、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发展演化特征,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呈现“凝聚型”分布,空间格局差异化明显,旅游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明显,旅游发展阶段由点状模式过渡到点—轴模式上升到轴带面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纵向对比京津冀区域整体旅游交通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旅游交通协调发展与交通发展保持相对一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横向对比京津冀区域13座城市旅游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差异,各城市之间旅游交通系统差距明显且有增大趋势,未来将长期保持“阶梯式”发展态势;应用Arc GIS技术辅助分析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变化,并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耦合协调地区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刘雪[3](2020)在《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对非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陇南市拥有数量可观、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资源。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陇南市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陇南市非遗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RMP分析模式,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和旅游行为学等理论,依据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结合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条件分析,对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进行了产品适宜性转化评价,进而梳理出其产品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本文提出了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并尝试构建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最后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市非遗在资源赋存在传统表演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看,表演类、节庆类和技艺类非遗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陇南非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这“三大价值”,本文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此外应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的培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以实现非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开发。

郝玉鑫[4](2020)在《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革命旧址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革命旧址及其周边环境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诸多威胁,形势严峻。晋察冀边区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地貌齐全,交通发达,革命旧址类型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针对晋察冀边区范围进行了界定,遴选了典型革命旧址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的类型特征、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划定连片保护区,有针对性的提出连片保护对策,对晋察冀边区乃至其他革命老区的革命旧址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晋察冀边区451处革命旧址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类型多样,呈现分布范围广泛,历史价值突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多处农村地区等特征;(2)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型分布,集中化程度较高,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北京、承德、唐山等5个城市;(3)革命旧址的分布特征与地形、河流、铁路具有密切联系,呈现“低山丘陵指向性、临水近路线性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燕山山脉与冀中平原交叉地带,大清河、滹沱河、滦河流域,平汉、正太、平绥铁路附近。通过对不同时期革命旧址进行研究,得出每个时期革命旧址主要类型、分布特征:(1)创立、巩固发展期革命旧址主要为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南部、西北部地区;(2)艰苦斗争、巩固壮大期革命旧址主要为日军侵华罪证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南部、东北部地区;(3)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旧址主要为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东南部地区;(4)新中国成立至今革命旧址主要为纪念碑(亭、塔、馆)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北部、东南部、东北部地区。对革命旧址连片保护进行区划探讨:基于对革命旧址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基础,确定连片保护指标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功能与核密度分析法,划定四大连片保护区,即晋察冀西南部山区党政军驻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西北部山区烈士墓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东南部平原革命纪念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东北部临水日军侵华罪证连片保护区。总结连片保护区特征,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陈飞[5](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敖红艳[6](2019)在《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一致推崇,以致于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大众化旅游热潮,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旅游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其旅游活动最为发达。从旅游主体看,明代中后期,由于旅游活动在江南地区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除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外,商人、市民、僧侣等也纷纷加入到了这股旅游热潮当中,成为客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妇女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大众化旅游热潮中来,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娱乐业、图书出版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驿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江南地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南北以及江南各地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的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带动了与其相关的食宿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旅馆、茶楼、酒肆、戏园等数量繁多,遍布各地,服务热情,经营方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专门为往来旅游者及客商等提供旅游服务的牙家及导游的出现,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兴盛及其商品化倾向。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导致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盛,一大批旅行家们在其旅游文学作品中对旅游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对后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上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明代旅游活动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是尚未对其做出系统、深入、整合性的研究。本文将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期能拓宽明史研究的范畴,同时也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写作缘起、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方法,并最终总结归纳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分析阐述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原因。第二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宗教人士这些特权阶层,而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于乡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不同的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明人文集、游记等为史料基础,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庙宇古迹等等都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怀古名句、山水诗文更是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五章对明代中后期在旅游思想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几位江南旅游家的旅游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着名的旅行家以及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对居民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李婷婷[7](2019)在《福建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指出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地方课程相较于国家课程,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它不仅能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通过多样的课程形式完善课程结构。地方课程建设的热度居高不下,课程资源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长乐历代诗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中表现的内容与长乐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地方性情感的培植土壤。但是,一直以来,长乐历代诗词中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能系统地对长乐历代诗词进行开发,把长乐诗词从被人遗忘的角落带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为学生汲取地方文化精神提供现实载体,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系统了解和探究意识,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力。深度挖掘长乐历代诗词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其开发成独具魅力的地方语文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以课程论的知识为依据,对长乐历代诗词课程资源进行初步筛选,分析并重点归纳了长乐诗词中的课程资源种类及相关诗词。通过论述其文学价值和课程价值,探究开设长乐诗词地方课程的必要性。在实践层面上,本文为开发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提供开发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并设计了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的两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案例。

刘雅珊[8](2019)在《京津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大力倡导京津冀协调发展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也应该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便是促进区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本文选取了文化和旅游这两大在京津冀地区具有天然优势与显着关联的绿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融合协调发展之路。由于先前的产业融合视角多是一些定性描述概念,难以用于实证研究,真正定量反映出融合的状态与问题,而近年来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建立的融合协调度模型开始逐渐应用于产业融合的研究中,本文基于系统耦合的视角,分析了产业融合与系统耦合的联系以及系统耦合视角的适用性,建立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而后旨在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此提出融合的模式与保障措施,以促进京津冀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更高质量地融合与发展。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进行产业融合模型的构建,本文对京津冀地区2008-2017年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和融合类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与预测,充分了解了现阶段京津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程度的状态。结果表明:就融合协调度来看,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水平随时间呈稳定上升的趋势,然而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融合协调类型来看,京津冀地区的融合协调类型都是文化滞后类型,说明就文化产业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目前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文化产业应进一步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达到协调发展;就空间来看:京津冀地区具有显着的空间聚集性,但各地区仍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形成以北京、保定为核心向周围张家口、石家庄、邢台、天津、承德、秦皇岛逐级扩散的增长极模式,各城市的协调发展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在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地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模式:针对文化产业滞后的问题,提出旅游产业主导融合模式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此外综合性提出注重大环境与小细节、结合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模式。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细化具体的保障措施,诸如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文实证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泽昌[9](2019)在《青岛市滨海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滨海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新兴旅游形式,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旅游业的新突破。青岛作为我国北方早期的沿海开放城市有辽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加之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具备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滨海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分支,伴随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当代体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派生出来的新型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既能陶冶情操、提高健康水平,又能带动经济发展,兼容了体育运动和休闲旅游的交叉社会功能。本文以促进青岛地区体育旅游发展为研究目的,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以青岛地区体育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展开论述。运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但在人才、管理、特色、基础设施上存在不足。政府调控不到位,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现存体制机制影响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开发。通过论证提出青岛地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并得出青岛地区体育旅游的开发具有可行性;以打造“体育旅游名城”为青岛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总目标的战略目标体系;以现有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以体育赛事观战游、海滨休闲、竞技刺激体育旅游为主,各种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为辅的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创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可以系统开发、适合长期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品牌为具体对策与措施的研究结论。

沈维萍[10](2018)在《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资源具有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属性功能,是最高层次、最具开发价值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它的多样化特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供给和资本保障。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文化资源不仅成为一种生产力,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模式,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路径。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典型的文化资源大省。而且从自然地理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看,山东省都可谓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作为文化大省,山东要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关键是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协调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供优质文化产品,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理念,通过对山东省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系统分析了其资源特征、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构想与建议,为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明了方向,为统筹推进“十三五”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动山东省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山东省文化软实力,促进山东省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基础研究。对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功能进行梳理和阐述,对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内涵进行思考、分析、概括、提炼、总结,对研究所涉及到的指导理论文化价值理论、LAC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和应用阐释。第二,山东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基础分析。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利用概况、类型、特点以及保护与开发模式,摸清山东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第三,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问题有:山东省文化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导致文化资源及其所处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资源数量丰富但利用效率不高;文化资源品质高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类型齐全但文化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文化遗产重简单保护但生产性传承不足;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产生的原因有:缺乏科学的文化资源管理和规划;文化资源的创意表达不足;文化要素整合配置能力不强;资本、技术、人才支撑不足;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评价监督缺失;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高。第四,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构想。首先阐明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然后研究提出总体思路和协调性保护与开发构想,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协调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因地制宜,深挖内涵,协调好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科学性保护;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鲁中齐文化区、鲁东蓝色文化区、鲁南红色文化区、鲁西南孔孟文化与运河文化区以及鲁西北黄河文化区“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梳理和明确各区主要的文化资源,根据每个区文化资源的特色,针对性地指出其各区如何协调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利用“文化+”模式,协调好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创新性保护与深层次开发;坚持传承与创新利用并重,协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当代转化;立足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好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数量增长和质量发展;加强对文化资源和其所处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视公众参与及宣传教育,促进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增强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新视角出发,找出并分析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根据实证分析,将山东省文化资源在空间上划分为鲁中齐文化区、鲁东蓝色文化区、鲁南红色文化区、鲁西南孔孟文化与运河文化区以及鲁西北黄河文化区“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有针对性提出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构想和建议。

二、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吸引力
        2.1.2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2.1.3 游客流动倾向
    2.2 相关理论
        2.2.1 流动空间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4 旅游供求均衡理论
        2.2.5 机器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3.1 总体思路
    3.2 网络范围界定
    3.3 网络节点提取
    3.4 网络连线赋权
        3.4.1 测度模型选取
        3.4.2 目的地影响力测评
        3.4.3 客源地出游力测评
        3.4.4 目的地-客源地时间距离测评
    3.5 网络拓扑结构绘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综合识别
    4.2 基于原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认知
        4.2.1 空间总体差异特征
        4.2.2 空间相对差异特征
    4.3 基于二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识别
        4.3.1 数据处理
        4.3.2 网络节点位置评价
        4.3.3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
    4.4 基于Top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判定
        4.4.1 数据处理
        4.4.2 网络集聚特征测度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5.1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交互响应机理
        5.1.1 旅游吸引力驱动下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机理
        5.1.2 游客流动倾向驱动下旅游吸引力响应机理
    5.2 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5.2.1 游客流动倾向数据来源
        5.2.2 游客流动倾向衡量方式
        5.2.3 游客流动倾向特征分析
    5.3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检验
        5.3.1 区域总体响应效果
        5.3.2 城市局部响应效果
        5.3.3 城市间路径响应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建立
    6.1 指标来源与处理
        6.1.1 旅游吸引力相关指标
        6.1.2 游客流动倾向相关指标
        6.1.3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衡量指标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
        6.2.1 地理探测器作用原理
        6.2.2 地理探测器适用条件
        6.2.3 地理探测器模块划分
        6.2.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的基本步骤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6.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6.3.4 对比模型构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7.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7.1.1 研究区域概况
        7.1.2 研究时段截取
        7.1.3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7.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7.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各要素分析
        7.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关系矩阵构建
    7.3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空间维度特征分析
        7.3.1 基于原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7.3.2 基于二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7.3.3 基于Top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7.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7.4.1 京津冀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7.4.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
    7.5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模拟预测
        7.5.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遴选
        7.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模拟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
    8.1 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8.1.1 强化多中心一盘棋思想
        8.1.2 培育层次合理等级体系
        8.1.3 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8.2 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8.2.1 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
        8.2.2 注重跨城市旅游线路整合
        8.2.3 健全全方位旅游服务
    8.3 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
        8.3.1 创新区域旅游营销模式
        8.3.2 调节区域旅游流流向
        8.3.3 管控区域旅游流流量
    8.4 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8.4.1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8.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8.4.3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2.2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概况及分析方法
    2.1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发展概况
    2.2 基本理论方法
    2.3 旅游交通行为分析
    2.4 交通与旅游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 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结构演变
        3.2.1 京津冀区域地形与交通空间结构特征
        3.2.2 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的演变阶段
    3.3 京津冀区域交通路网可达性时空演化
    3.4 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的旅游效应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
        4.2.1 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概况
        4.2.2 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2.3 京津冀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
        4.2.3.1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4.2.3.2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
        4.2.3.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均衡性
    4.3 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演化阶段特征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5.1 交通系统与旅游系统耦合关系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
        5.1.2 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2 京津冀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5.2.1 京津冀总体旅游交通纵向分析
        5.2.2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横向分析
    5.3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协同发展战略
        5.3.1 京津冀城市群旅游交通协同发展战略
        5.3.2 京津冀各城市旅游交通协同发展战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京津冀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经纬度坐标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世界普遍重视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
        1.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直为学界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1.3.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
        1.3.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2.1.2 非遗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品开发昂普模式(RMP)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
        2.2.3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
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R性分析
    3.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1 陇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2 陇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3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1 陇南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2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状况
        3.3.1 陇南市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3.2 陇南市各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
        3.4.1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对应关系
        3.4.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3.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5.1 定性分析评价
        3.5.2 定量分析评价
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M性分析
    4.1 陇南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4.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
        4.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P性分析
    5.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5.1.1 政治政策条件优越
        5.1.2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5.1.3 地域分布和组合特征良好
        5.1.4 区位交通条件便利
    5.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
        5.2.1 R-P共生模式
        5.2.2 R-P提升模式
        5.2.3 R-P伴生模式
    5.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5.3.1 非遗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度低
        5.3.2 非遗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效应不明显
        5.3.3 非遗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未构建完善
6 RMP模式下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6.1.1 “保护性”与“原真性”并重原则
        6.1.2 “资源依托+市场导向性”原则
    6.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6.2.1 发挥政府主导,开展普查
        6.2.2 合理借鉴他人,创新开发
        6.2.3 加强区域协作,联合发展
    6.3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3.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主枝”(分类)构建
        6.3.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细枝”(产品)设计
        6.3.3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
7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7.1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
        7.1.1 生活化恢复民俗节庆活动类非遗文化活动
        7.1.2 舞台化再造民间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7.1.3 商品化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7.1.4 情境化口头传统表现类非遗文化旅游氛围
    7.2 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
    7.3 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
        7.3.1 原生地静态开发基础型旅游产品
        7.3.2 原生地活态开发提高型旅游产品
    7.4 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
    7.5 完善旅游产品培育和保障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专家赋分表
附录二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问卷调查(李克特量表法)
附录三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革命旧址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1.1.2 革命旧址连片保护利用的需要
        1.1.3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连片保护利用亟待开展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晋察冀边区
        1.2.2 文物保护单位
        1.2.3 革命旧址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2 “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理论
        2.1.3 “核心一边缘”理论
        2.1.4 “点—轴”理论
        2.1.5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3 晋察冀边区概况及革命旧址类型特征
    3.1 晋察冀边区概况
        3.1.1 晋察冀边区的形成
        3.1.2 晋察冀边区研究范围界定
        3.1.3 晋察冀边区概况简介
    3.2 革命旧址类型特征
        3.2.1 革命旧址遴选
        3.2.2 革命旧址的类型划分
        3.2.3 革命旧址的特征
4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特征
    4.1 数据来源
    4.2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4.2.1 邻近距离计算法
        4.2.2 地理集中指数
        4.2.3 不均衡指数法
        4.2.4 缓冲区分析法
        4.2.5 核密度分析法
    4.3 革命旧址总体分布特征
        4.3.1 空间分布密度
        4.3.2 空间分布类型
        4.3.3 空间分布均衡性
    4.4 革命旧址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4.4.1 地形方面—低山丘陵
        4.4.2 水流方面—近临水源
        4.4.3 交通方面—临近铁路
    4.5 基于不同时期的分布特征
        4.5.1 创立、巩固发展期
        4.5.2 艰苦斗争、巩固壮大时期
        4.5.3 解放战争时期
        4.5.4 新中国成立至今
5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连片保护研究
    5.1 连片保护区的概念与指标选取
        5.1.1 连片保护区的概念
        5.1.2 连片保护区的指标选取
    5.2 连片保护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5.2.1 连片保护区的区划原则
        5.2.2 连片保护区的区划方法
        5.2.3 区划命名
        5.2.4 连片保护区划步骤
    5.3 连片保护区特征及保护策略研究
        5.3.1 晋察冀西南部山区党政军驻地连片保护区
        5.3.2 晋察冀西北部山区烈士墓地连片保护区
        5.3.3 晋察冀东南部平原革命纪念地连片保护区
        5.3.4 晋察冀东北部临水日军侵华罪证连片保护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相关学术着作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二)相关学术论文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史料基础
        (二)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环境要素
        一、政治黑暗,士人失意
        二、政府控制力减弱,人口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经济环境要素
        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二、交通线路增多,交通工具改善
        三、旅游食宿条件改善
        四、出版印刷业发达
    第三节 社会环境要素
        一、社会风气渐趋奢侈
        二、传统生活观念转变
    第四节 思想环境要素
        一、新旧社会思潮交织碰撞
        二、旅游观念重新建构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身份构成
        一、文人士大夫
        二、市民
        三、商人
        四、僧侣道士
        五、山人隐士
        六、乡村居民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一、山水揽胜
        二、集会结社
        三、求适养性
        四、修禅礼佛
        五、科学考察
        六、庙会节庆
        七、朝拜进香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交通
        一、江南旅游交通线路
        二、江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一、官方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二、民间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娱乐设施
        一、茶馆
        二、酒楼
        三、戏园
        四、青楼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其他旅游媒介
        一、江南的旅游向导
        二、江南的旅行服务商——牙家
        三、江南的旅游图书与手册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第一节 江南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
        一、江南旅游资源的类型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江南旅游资源的分布
    第二节 江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一、江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士的旅游思想
    第一节 徐霞客的旅游思想
        一、游道“三德”
        二、生态旅游观
    第二节 王思任的旅游思想
        一、对旅游本质的思考
        二、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三、对旅游鉴赏的看法
        四、对旅游功能的认识
    第三节 袁宏道的旅游思想
        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旅游文学观
        二、“恋躯惜命,何用游山”的旅游冒险观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观
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一、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
        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部分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改变了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促进了社会旅馆业、饮食业的发展
        三、繁荣了城市休闲娱乐业
        四、刺激了旅游图书、出版业的兴盛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了江南社会旅游风尚的形成
        二、推动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兴盛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旅游资源
        二、指导了后世的旅游思想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明代江南区域图
附录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着名文士及其代表性游记
附录三 明人游具及其功能简表

(7)福建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概论
    第一节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依据
    第二节 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分析
第二章 开发与利用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第一节 长乐历代诗词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长乐历代诗词的课程价值
    第三节 时代发展的召唤
第三章 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的开发构想
    第一节 课程定位和基本理念
    第二节 课程实施要点
    第三节 课程评价
    第四节 课程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京津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产业融合的研究方法及本文选取的角度
        1.3.1 本文的研究角度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文创新点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产业
        2.1.2 文化产业
        2.1.3 产业融合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2.2.1 产业融合涵义的研究现状
        2.2.2 产业融合类型的研究现状
        2.2.3 产业融合过程的研究现状
        2.2.4 产业融合动因的研究现状
        2.2.5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
        2.2.6 研究评述
    2.3 相关理论
        2.3.1 产业价值链理论
        2.3.2 区域经济理论
        2.3.3 系统理论
        2.3.4 系统耦合理论
    2.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结构
        2.4.1 构建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
        2.4.2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属性
        2.4.3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机理
3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的确定
    3.2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水平测度模型构建
        3.2.1 熵值法
        3.2.2 融合度模型
        3.2.3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相关分析
    3.3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测算结果分析
        3.3.1 计算结果
        3.3.2 旅游产业水平发展趋势
        3.3.3 文化产业水平发展趋势
        3.3.4 融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3.3.5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趋势的分析
        3.3.6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相关分析
    3.4 京津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度的实证结果分析
        3.4.1 融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3.4.2 融合协调类型结果分析
        3.4.3 空间变化分析
4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阻碍因素、动因与路径分析
    4.1 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阻碍因素
        4.1.1 地区发展不平衡
        4.1.2 人才短缺
        4.1.3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4.2 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4.2.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内在关联
        4.2.2 旅游、文化需求的提升
        4.2.3 经济利益的追求
    4.3 系统耦合视角下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
        4.3.1 资源融合路径
        4.3.2 客户群融合路径
        4.3.3 企业融合路径
        4.3.4 人才融合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及保障措施
    5.1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
        5.1.1 建立旅游产业主导融合模式
        5.1.2 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5.1.3 注重大环境与小细节,结合硬实力与软实力
    5.2 京津冀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的保障措施
        5.2.1 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5.2.2 建设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
        5.2.3 提升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产业链
        5.2.4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主观能动性
        5.2.5 促进各个区域的旅游文化融合
        5.2.6 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相关行业之间的融合
        5.2.7 积极推进企业间合作和产品创新
        5.2.8 培育复合型人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青岛市滨海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选题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
        2.1.1 体育旅游
        2.1.2 旅游资源
        2.1.3 体育旅游资源
        2.1.4 滨海体育旅游
        2.1.5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
    2.2 体育旅游的兴起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2.2.1 国外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2.2.2 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状况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地调查法
        3.2.2 文献资料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SWOT分析法
        3.2.7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状况
        4.1.1 体育旅游发展的影晌因素
        4.1.2 青岛发展滨海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
        4.1.3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
    4.2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胁分析
        4.2.5 SWOT分析的综合评价
    4.3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
        4.3.1 强化市民参与意识,夯实滨海体育运动的群众基础
        4.3.2 强化民族特色,打造驰名品牌
        4.3.3 加强滨海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与提高软硬件水平
        4.3.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发保护并重
        4.3.5 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4.3.6 加大促销力度,保障游客安全
    4.4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4.4.1 青岛岛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战略
        4.4.2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4.4.3 青岛滨海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立足现实,转变模式
        5.1.2 开发具有可行性
        5.1.3 承办奥运会分会场的影响
        5.1.4 需要解决的问题
        5.1.5 取得的重大效益
    5.2 建议
        5.2.1 把握趋势,顺应潮流
        5.2.2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5.2.3 转变思维,打造特色
        5.2.4 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建立交流机制
        5.2.5 政府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访谈提纲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内容
2 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2.1.1 文化资源的内涵
        2.1.2 文化资源的特征
    2.2 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
    2.3 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
        2.3.1 文化价值理论
        2.3.2 公共物品理论
        2.3.3 资源价值理论
        2.3.4 LAC理论
        2.3.5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础分析
    3.1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利用概况
    3.2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3.2.1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分类
        3.2.2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特点
    3.3 山东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3.3.1 博物馆式保护与开发模式
        3.3.2 遗址保护与整体开发模式
        3.3.3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
        3.3.4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模式
        3.3.5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
        3.3.6 主题公园保护与开发模式
4 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山东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重开发轻保护,导致文化资源及其所处环境破坏严重
        4.1.2 文化资源数量丰富但利用效率不高,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4.1.3 文化资源品质高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影响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形成
        4.1.4 文化资源类型齐全但文化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文化产业实力较弱
        4.1.5 文化遗产重简单保护但生产性传承不足,损害文化品牌建设基础
        4.1.6 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缺乏科学的文化资源管理和规划
        4.2.2 文化资源的创意表达不足
        4.2.3 文化要素整合配置能力不强
        4.2.4 资本、技术、人才支撑不足
        4.2.5 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评价监督缺失
        4.2.6 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4.2.7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5 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构想
    5.1 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5.1.1 真实性原则
        5.1.2 完整性原则
        5.1.3 可持续性原则
        5.1.4 公众参与原则
        5.1.5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5.2 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思路
        5.2.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
        5.2.2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协调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5.2.3 因地制宜,深挖内涵,协调好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科学性保护
        5.2.4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3 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构想
        5.3.1 鲁东蓝色文化区
        5.3.2 鲁中齐文化区
        5.3.3 鲁西北黄河文化区
        5.3.4 鲁西南孔孟文化与运河文化区
        5.3.5 鲁南红色文化区
6 山东省文化资源协调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评估与监测,促进山东省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6.1.1 积极推动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6.1.2 加强文化资源的评估,制定科学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6.1.3 动态监测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效果
    6.2 充分利用“文化+”模式,协调好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创新性保护与深层次开发
        6.2.1 “文化+旅游”,推动齐鲁文化资源的体验式旅游开发
        6.2.2 “文化+创意”,创新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6.2.3 “文化+科技”,推进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代化
    6.3 坚持传承与创新利用并重,协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当代转化
        6.3.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开发性保护
        6.3.2 依托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和建设农村文化市场
    6.4 立足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好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数量增长和质量发展
        6.4.1 优化文化产品结构,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文化品牌竞争力
        6.4.2 提高文化企业的文化要素整合能力和经营能力
        6.4.3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文化消费
    6.5 加强对文化资源和其所处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5.1 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
        6.5.2 加强对文化资源所处环境的保护
    6.6 重视公众参与及宣传教育,促进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
        6.6.1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6.6.2 重视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
        6.6.3 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7 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增强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能力
        6.7.1 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
        6.7.2 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应用
        6.7.3 培养文化资源专业人才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石家庄旅游资源系统分析与开发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D]. 潘越. 燕山大学, 2021(01)
  • [2]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耦合研究[D]. 李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刘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D]. 郝玉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D]. 敖红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7]福建长乐历代诗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李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京津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刘雅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青岛市滨海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研究[D]. 张泽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协调性保护与开发[D]. 沈维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