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羊与岩羊间特异RAPD片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飞[1](2018)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岩羊(Pseudois nayaur)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贺兰山为岩羊种群分布的最东缘。本研究以贺兰山地区岩羊以及同域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aaegagrus hir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形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羊的复胃、瘤网胃、瓣胃、皱胃、肠道等消化道结构度量参数及季节性变化参数,深入分析岩羊不同季节消化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对岩羊食物营养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岩羊摄取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季节性变化情况,揭示岩羊的营养适应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岩羊消化道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岩羊复胃组织重为0.78±0.03 kg,约占体重的2.44±0.14%,其中瘤网胃组织重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的80.88±0.45%,其次是瓣胃,占9.77±0.34%,皱胃最小,占9.35±0.42%。复胃组织重与体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44,F1,23=9.678,P=0.005),与年龄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09,F1,31=31.385,P<0.001),复胃含内容物的重量随年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复胃组织重占体重比却随年龄增加而显着降低(r=-0.580,F,22=11.179,P=0.003)。体重仅对瘤网胃的重量有显着影响(r=0.556,F1,23=10.307,P=0.004),表现为随体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复胃含内容物重及瘤网胃、瓣胃的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不显着,瓣胃、皱胃含内容物的重量及皱胃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显着。岩羊消化道食物通道孔径大小依次为:瓣皱口>网瓣口>贲门>回盲口>幽门,体重仅对瓣皱口和回盲口有显着影响,消化道各食物通道孔径大小在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岩羊整体瘤胃粘膜表面扩张系数为2.85±1.37,在瘤胃不同区域,乳突密度、乳突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1)。岩羊肠道总长度为22.79±0.26 m(n=60),为体长的26.1±0.5倍(n=26)。小肠约占肠道总长度的73.06±0.29%(n=59),肠道总长度和各部分的长度在个体、性别和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因此,从岩羊的消化道形态结构特征来看,岩羊应属于粗饲者范畴。(2)比较岩羊与同域分布其他物种消化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复胃方面,岩羊与马鹿、绵羊、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最小(Mann-Whitney U test,Z=-2.907,P=0.004),且复胃各部分的组织重均显着小于后三者,但岩羊与马鹿复胃的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与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复胃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除皱胃外,均显着小于绵羊;在食物通道孔径方面,岩羊与马鹿相比,两者仅贲门无显着差异(Z=-0.934,P=0.376),其余食物通道孔径均显着小于马鹿;与山羊相比,二者各食物通道孔径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网瓣口及回盲口更大。在瘤胃整体表面扩张系数上,岩羊与马鹿相比,差异显着(Z=-2.337,P=0.014),具体到瘤胃不同区域差异性表现不一致。在肠道方面,与马鹿相比,岩羊的肠道总长占体长比例更大(Z=-2.793,P=0.001),岩羊的小肠和盲肠显着大于马鹿,而小结肠显着小于马鹿;岩羊肠道的总重量及各部分重量占体重比例与马鹿无显着差异。(3)探究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粒径x>2.0mm的大颗粒食物在瘤网胃中比率最高,为27.7±3.03%,从瓣胃开始,所占的比率逐渐减少;粒径1.0 mm<x≤2.0 mm的较大颗粒食物在瓣胃中比率最高,为6.17±1.79%;粒径0.425 mm<x≤1.0 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比率最低,为2.89±0.77%,显着低于除皱胃以外的其他部位;粒径0.25mm<x≤0.425 mm的小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的比率显着低于瓣胃之后的其他部位;粒径在0.125 mm<x≤0.25 mm的细小食物颗粒,在各个消化道所占的比率相近。不同粒径的食物颗粒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粒径>2.0 mm的大型食物颗粒在岩羊的瘤网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着(F=4.44,P=0.04;F=3.95,P=0.04;F=4.47,P=0.03);粒径 1.0 mm<x≤2.0 mm 的较大型食物颗粒,不同季节间仅在瘤网胃和瓣胃之间有显着差异(F=6.69,P=0.02;F=7.02,P=0.01);粒径0.425 mm<x≤1.0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瓣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F=7.51,P=0.02;F=4.80,P=0.04;F=9.05,P=0.01);粒径 0.25 mm<x≤0.425 mm的中小型食物颗粒在各季节间差异不显着,瘤网胃内分布较少,而在其他部位分布均匀;粒径0.125 mm<x≤0.25 mm精细食物颗粒,各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分布含量在季节间仅在瓣胃内具有显着差异,夏季的含量(16.05±2.52%)明显高于冬季(6.44±1.45%)。(4)分析检测岩羊全年取食的22种食物和11只岩羊瘤网胃内食物营养成分,结果表明:22种岩羊主要采食的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在冬季金露梅中最高(22.91%),不同植物粗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较大;粗脂肪含量在冬季杜松中最高(53.9%),在季节间差异较显着;无氮浸出物含量约为32.99%~64.03%,蒙古扁桃中含量最高(64.03%),多数植物无氮浸出物无季节性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夏季苔藓植物中最高(78.64%),且所有植物的中性洗涤纤维夏季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冬季。在岩羊瘤胃内食物各营养成分含量中,夏季所消化的食物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4.08±0.03%,高于冬季的含量(12.04±0.89%);粗脂肪的含量也是夏季的含量(35.60±0.20%)略高于冬季的含量(28.80±3.28%);夏季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59.45±0.13%)略低于冬季的含量(63.59±1.99%);而夏季酸性洗涤纤维含量(52.63±0.38%)略高于冬季含量(48.90±1.78%);夏季瘤胃中食物木质素的含量(37.83±0.08%)显着高于冬季(29.95±0.97%);不同季节间中性洗涤纤维的差异较显着,夏季(3.51±0.04%)高于冬季(1.81±0.29%)(P=0.02);而冬季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3.44±0.44%)显着高于夏季(1.19±0.01%)(P=0.03)。
谭帅,彭锐,彭确昆,邹方东[2](2016)在《基于DNA条形码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矮岩羊的进化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羊Pseudois nayaur是目前岩羊属Pseudois中承认的唯一物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地区,是该地区代表性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岩羊种内存在矮岩羊这一个形态特异的种群,其分类地位一直处在争议当中。本次研究从岩羊分布区域内搜集到26个岩羊样品,其中包括5个矮岩羊样品,选取了COⅠ基因DNA条形码标准区域和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探讨了矮岩羊与岩羊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分析了矮岩羊的进化地位。结果表明矮岩羊和岩羊间目前处于基因交流半隔离状态,不应该被分为2个不同的物种或者亚种,而矮岩羊应该被作为岩羊四川亚种P.n.szechuanensis中一个形态变异的特殊分类群。另外,结合生境选择和生态观察的结果推测矮岩羊目前可能已经处于单独进化的早期阶段。
陈睿赜[3](2013)在《一种利用线粒体DNA鉴别羊肉、猪肉、鸡肉、鸭肉的PCR检测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逐渐增加,羊肉的造假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市场上尤以猪肉、鸡肉、鸭肉冒充绵羊肉的现象为多。但是现阶段我国对羊肉的制作加工没有任何标准可循,因此,要想打击假羊肉的制作销售,首先要制定统一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能够一次性的快速区分出绵羊肉中掺入的猪、鸡、鸭成分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动物的线粒体DNA具有分子量小、结构保守、热稳定性好、不易降解的结构特点和母系遗传、拷贝数多、进化速度快、不发生重组的遗传特点,对线粒体DNA的序列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的系统进化分析、动物源性成分鉴定等领域。应用NCBI的在线BLAST程序、DNAMAN等软件分析线粒体DNA的保守区域和多变区域,用Oligo6.0、Primer5.0等设计引物,对所设计的30余对引物逐一进行试验,最终在线粒体DNA上确定了4对引物。每一对引物分别针对一种动物,能够检出4个物种的各自的特异性的线粒体DNA片段,4对引物扩增出来的片段长度有明显的差异,能在电泳检测中区分出来,同时这4对引物退火温度大致相同、对反应体系的要求差别不大(Mg2+浓度对该反应影响不大),实现了一次多重PCR反应能够扩增出4种目的条带。通过全面的试验,排除了4对引物和4种物种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保证了多重PCR反应的准确性。最终确定了多重PCR方法的体系和条件。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的步骤是:(1)用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2)PCR扩增。(3)电泳检测扩增产物,与DNA Marker或标准样品的扩增产物对照确定待测样品成分。为了确认该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必须估测其灵敏性、准确性。将基因组DNA稀释1000倍后,用该方法仍能检测出待测肉样。待测肉样的基因组DNA与其他物种的DNA混合后,检测的灵敏性不受影响。用玉米粉和鱼肉模拟实际应用时遇到的植物性或动物性杂质,在提取DNA时加入玉米粉或鱼肉,灵敏性可达到1/100。样品经高温处理后,基因组DNA大量降解,线粒体DNA能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但灵敏性仍有所降低。用试剂盒提取DNA时,消化时间越长,得到的DNA越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越好,但耗时越长。最后用多种肉组织样品的混合物的多次重复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方法已申报专利,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号:201310123666.1
贾永红,张永亮,路彦霞[4](2007)在《DNA遗传标记与山羊遗传育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4种主要DNA遗传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山羊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白雪[5](2007)在《两种绒山羊的Cytb基因和D-loop环序列多态性与系统进化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利用线粒体DNA的两个基因:Cyt b基因和D-loop(控制区)序列对产绒量居全国第一的中国特有种质资源—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和产绒质量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测定了10只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和6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结果表明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140bp。共检测到61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35%,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9个,占3.42%。单一突变位点15个。2个位点的插入(在653位和1 092位)。本实验测定的两种绒山羊都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和阿尔巴斯绒山羊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33±0.062和0.809±0.025,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1.445±0.36)%和(1.419±0.84)%。这些差异共定义了11种单倍型,其中辽宁新品系绒山羊有7种单倍型,阿尔巴斯绒山羊有4种单倍型。基于Kimura两参数距离采用邻位相接法(NJ)法,构建羊亚科不同种羊的系统发生树。结合分子钟可以得出:这两种绒山羊与山羊各品种之间的差异不大;绵羊和盘羊的亲缘关系很近,不能把盘羊单独归类;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岩羊是从山羊属进化而来,还是从绵羊属进化来的。经过分子钟的计算,可以推测出,两种绒山羊与山羊属、绵羊属和岩羊属的的分歧时间分别为0.4~0.6万年、4.12~7.09百万年和3.15~6.27百万年。(2)实验测定了mtDNA中进化速度最快的D-loop区序列。10条序列中D-loop区序列全长为1212或1213bp。发现1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1.24﹪。所有这些突变均为两核苷酸间的变异。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共有12次转换,阿尔巴斯绒山羊有7次转换,这些变异位点定义了5种单倍型,其中辽宁新品系绒山羊有4种单倍型,阿尔巴斯绒山羊有3种单倍型,分别的单倍型多样度是0.800±0.172和0.833±0.222,没有哪一种类型成为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的主要单倍型。基于Kimura两参数距离采用NJ法和ME法,构建羊亚科不同种羊的系统发生树。得到与细胞色素b基因相似的分子系统树。测定的所有羊种(亚种)分为三大类:山羊属(包括两种绒山羊),岩羊属,绵阳属(包括盘羊)。
傅忠扬[6](2007)在《辽宁新品系绒山羊ZFX、ZFY基因片段的进化研究与性别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外利用ZFX、ZFY基因对X染色体,Y染色体在物种进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采用ZFX和ZFY基因进行性别鉴定研究,其优点在于可靠性高,重现性好,简单方便,另外ZFX、ZFY基因有较大的同源性,可以利用共同的引物扩增,进行基因克隆和测序分析。而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对绒山羊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摩弗伦羊(Mouflon)和人(Human)的ZFX、ZFY基因序列以及相关文献设计引物,以雌雄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其ZFX、ZFY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部分片段,进行序列测序。结果用NCBI的BLAST,生物软件ClustalX.exe、Mega、BioEdit.exe、DNAClub等进行分析。对辽宁新品系绒山羊(Liaoning New-breeding cashmere goat)、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摩弗伦羊(Mouflon)、马(Horse)、山狗(Coyote)、猪(Pig)、鲸(Whale)、人(Human)和牛(Cow)的ZFX、ZFY基因的外显子同源性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用N-J方法等构建分子系统树。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比对,分析结果表明:ZFX、ZFY基因两者核苷酸同源性达9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经分析可知,辽宁新品系绒山羊与摩弗伦羊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探讨物种之间的起源进化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ZFY是Y染色体特有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Y染色体相关序列,可有效的进行各种生物材料的性别鉴定。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vaII对辽宁新品系绒山羊ZFX、ZFY基因的PCR产物进行酶切,确定AvaII为ZFX基因上的特异酶切位点,以此可以对辽宁新品系绒山羊性别进行鉴定。
崔多英[7](2007)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的家域、活动规律和采食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8月~2006年9月期间,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对10只岩羊(Pseudois nayaur)进行了活动规律和家域的研究,同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结合野外直接观察法、采食痕迹估计法和固定样线法对岩羊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和年龄贺兰山岩羊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变化较大,雄性岩羊的家域为3.74±0.52 km2,核域为1.42±0.15 km2;雌性岩羊的家域为2.95±0.4km2,核域为1.1±0.22 kmm2;亚成体家域为1.6±0.9kmn2,核域面积为0.7±0.2km2。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是雄性成体大于雌性成体,亚成体最小。贺兰山岩羊的家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重叠部分的大小因个体而异,雌性的重叠程度高于雄性。核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家域重叠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并不显着。2.岩羊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节律基本上有2个活动高峰(即6:00~9:00、17:00~20:00),属于晨昏活动类型。只是在春季和秋季的深夜22:00~24:00之间,会有一个小的活动高峰,而夏季夜间活动较少,冬季夜间活动更少。春季10:00左右有一个小高峰,夏季中午活动频率少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冬季中午活动频率多于其他季节。夏季岩羊的活动率总体上高于冬季,而且峰值间距离拉长,即夏季早起晚睡,冬季晚起早睡的作息模式。岩羊在整日、昼间和夜间3种情况下的活动率分别为50.29%、52.08%和48.50%,这一数据表明岩羊在一天中用于活动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大致相当,昼间比夜间稍显活跃。再按不同性别统计,岩羊雌性和雄性的活动率分别为51.37%、49.50%,表明岩羊雌雄之间的活动率也大致相当,只是雌性稍高于雄性。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对动物的活动节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降水量与岩羊活动节律之间并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岩羊的活动律有所上升;月平均温度与月活动节律的关系要密切一些,随着温度的变化岩羊的活动率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同步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活动节律之间的关系不大,也是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活动率也略有升高。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岩羊的活动率与月平均降雨量之间不相关。3.食性分析结果表明,禾本科草类(27.55%)和灰榆(24.46%)、金露梅(6.77%)、锦鸡儿(6.55%)、黄刺玫(5.36%)、蒙古扁桃(4.14%)等植物的当年枝和落叶是岩羊冬季主要食物,其中禾本科草和灰榆为大宗食物,针叶树种(杜松、油松、青海云杉)和其它草本植物所占比例均较小。在取食较多的植物种类中,岩羊对灰榆、山杨、金露梅、锦鸡儿、黄刺玫和蒙古扁桃有正选择性,对禾本科草本植物的选择性接近于零。根据选择性指数(Ei),冬季岩羊对6种植物的选择性的强弱顺序为:黄刺玫>锦鸡儿>金露梅>灰榆>蒙古扁桃>禾本科草本植物。岩羊取食乔木27.0%、灌木45.4%、禾本科草本植物16.8%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0.8%,这4类植物的利用性与可利用性存在差异极显着,其中乔木和灌木的利用性高于可利用性,而禾本科草本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的利用性与可利用性大体持平,说明岩羊的食物是以木本植物为主,同时较多采食禾本科草类,而对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则较少采食。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岩羊对食物的选择性与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被啃食植物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蛋白质不是越冬岩羊的限制因子,而能量可能是影响冬季岩羊采食的较为关键的因子。岩羊冬季采食策略主要是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取最大的能量收益。
任宏[8](2007)在《内蒙古白绒山羊、藏羚羊、岩羊头骨比较解剖》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通过大体解剖的方法进行了3~4岁内蒙古白绒山羊,藏羚羊,岩羊头骨比较解剖,并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各羊的头骨长与宽,所有头骨的测量均按照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Ⅱ: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中的偶蹄目牛科的测量标准进行测量,然后对这些头骨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藏羚羊、岩羊右侧、左侧的头骨长度、宽度差异极显着(P<0.01)。山羊额骨突起明显,构成颅腔顶壁的前部,山羊额面显着较岩羊的小而窄,外表面光滑、平整,山羊泪骨平整、凹陷不明显,其眶突也较发达。山羊眶上孔位于额骨眶上突基部,较远离角突,山羊的顶骨形成了颅腔后壁的大部分,不及藏羚发达,山羊颌前骨不及藏羚羊的长,呈弯曲度不大的长条状。山羊的齿式为2×((0.0.3.3)/(3.1.3.3))=32。藏羚羊额骨构成颅腔顶壁的前部,藏羚羊额面显着较岩羊的小而窄,外表面光滑、平整,藏羚羊泪骨平整、不形成凹陷,其眶突也较发达。藏羚羊额骨、泪骨和颧骨的眶突均较岩羊的明显。角突紧靠眶突后上方基部向背侧发出,角环棱明显。藏羚羊顶枕缝形成向前向上的半球形弓状线,枕骨和顶骨之间的骨缝清晰可见,藏羚羊颌前骨较岩羊的长,呈弯曲度不大的长条状,但岩羊的弯曲度较大。藏羚的齿式为2×((0.0.2.3)/(3.1.3.3))=28。岩羊额骨构成颅腔顶部的前部和后半部,岩羊的额面显着较藏羚羊、山羊的大而宽,外表面不及藏羚羊的光滑、平整,岩羊额骨的正中面比较凹陷。其眶突也很发达,岩羊泪骨凹陷不明显。岩羊颧骨凹陷明显,颧骨弓特别发达。岩羊角比藏羚羊和山羊的角粗大,角部表面粗糙,无角棱环。岩羊的顶骨构成颅腔后壁的下半部分,顶骨不参与构成颅顶壁,岩羊枕骨形成了颅腔后壁和底壁的后部,岩羊上颌骨呈短三角状,上颌骨面结节呈嵴状隆起较明显但不及藏羚羊发达,岩羊的颌前骨不及藏羚羊的长,呈弯曲的长条状。岩羊的齿式为2×((0.0.3.3)/(3.1.3.3))=32。
刘振生[9](2006)在《岩羊(Pseudois nayaur)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岩羊(Pseudois nayaur)属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岩羊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和蒙古等国,国内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陕西等省(自治区)。贺兰山是岩羊的一个重要的集中分布区,该区域是一个孤立的林岛,其周围被沙漠、城市和河流(黄河)所阻断,因此岩羊种群数量的波动不受迁入和迁出的影响,只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贺兰山岩羊的数量20多年来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随着贺兰山岩羊种群数量的增长,已明显呈现出优势物种的特征,导致同域分布其他有蹄类数量下降甚至濒危,草场退化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加强对岩羊的生态学研究,尤其是了解岩羊的活动规律、食性、栖息地、种群密度及动态的研究,对保护区制定科学的管理手段尤为重要。 从2003年10月开始至今,作者一直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生态学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1994年、1995年和1996年贺兰山岩羊的野外数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野生和圈养条件下岩羊的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岩羊的食性及其季节变化、不同时期内岩羊生命表的参数变化及内在机制、岩羊的种群密度及其变化趋势、岩羊对取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及季节差异。其相关结论为贺兰山岩羊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在每个月的11—20日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利用SJ-1型电子事件记录器观察记录岩羊的取食、休息、运动、站立和其他行为。冬季每天的观察时间为8:00—17:00,春、秋季为7:00—18:00,夏季为6:00—20:00。采用非参数估计中的2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检验、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和K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岩羊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岩羊行为的年时间分配,取食行为最高[(63.49±7.82)%];其次是休息[(19.32±6.79)%];运动和站立较低[分别占(8.03±0.91)%和(6.66±0.57)%];其他行为所占比例最低[(2.67±0.34)%];
曹丽荣[10](2006)在《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社群结构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羊(Pseudois nayaur)属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岩羊属,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生存委员会(IUCN/SSC)收录为低危种(Baillie et al.,1996),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和蒙古等国,国内分布于西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陕西(王小明等,1998a)。虽然岩羊是广布种,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已使岩羊的分布区域片段化和岛屿化。因此,加强岩羊集群行为、栖息地、种群动态、遗传结构的研究,为制定保护区科学的管理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2003年11~12月和2004年4~6月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春冬两季集群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来贺兰山岩羊集群的野外数据对其集群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来自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岩羊主要分布的六个研究沟段的岩羊皮张样本(N=71),首次测定了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变区域(554bp)序列,探讨了宁夏贺兰山岩羊母性线系结构化,微地理空间遗传变异分布模式和该种群的种群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遗传结构。其相关结论为制定宁夏贺兰山岩羊的管理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冬季贺兰山岩羊集群以混合群(49.7%,n=154)和雌性群(48.4%,n=150)为主;春季贺兰山岩羊以雌性群(40.3%,n=88)为主。冬季混合群占观察总群数的比率高于春季相应数值,差异极显着(|U|>2.58,P<0.01);春季雄性群所占比率高于冬季相应数值,差异极显着(|U|>2.58,P<0.01);春冬两季雌性群所占比率差异不显着(|U|<1.96,P>0.05)。 2、春季贺兰山岩羊平均群大小为(5.57±5.38)只,冬季岩羊平均群大小为(4.29±5.48)只,春冬两季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着(P>0.05)。春冬两季雌性群平均大小间(P>0.05),雄性群平均大小间(P>0.05)和混合群平均大小间(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春冬两季雌性群的平均群大小和变动范围均最小,混合群的平均群大小和变动范围均最大。 3、春季,夏季和冬季贺兰山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着(P>0.05),群体大小相对稳定;不同季节集群的大小均小于尼泊尔Manang地区,两者间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同时贺兰山岩羊平均群大小远远小于西藏羌塘(Schaller and Gu,1994)、青海(任军让和余玉群,1990)、四川(Kaji et al.,1993)、新疆(罗宁和谷景和,1991)、尼泊尔Lapche和Shey地区(Schaller,1998)的相应报道数
二、山羊与岩羊间特异RAPD片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羊与岩羊间特异RAPD片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岩羊生态学研究综述 |
1.2.1 岩羊的形态学特征 |
1.2.2 岩羊的种群数量及集群特征 |
1.2.3 岩羊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4 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
1.2.5 岩羊的食性和觅食对策研究 |
1.2.6 岩羊的家域研究 |
1.2.7 岩羊的行为学研究 |
1.2.8 岩羊的繁殖策略研究 |
1.2.9 岩羊与马鹿等同域分布物种间关系的研究 |
1.2.10 岩羊的系统进化研究 |
1.3 反刍动物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条件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被特征 |
2.7 动植物资源 |
2.8 真菌和苔藓资源 |
2.9 人类活动 |
3 岩羊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来源 |
3.2.2 外部形态特征的测量 |
3.2.3 复胃的解剖和重量测量 |
3.2.4 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量 |
3.2.5 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
3.2.6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岩羊外部形态特征 |
3.3.2 岩羊复胃的形态结构及重量变化 |
3.3.3 不同季节岩羊胃组织的重量变化 |
3.3.4 岩羊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定 |
3.3.5 岩羊肠道长度和重量测定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岩羊消化道特征与同域分布物种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岩羊与其他物种复胃形态结构及重量的比较 |
4.3.2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的比较 |
4.3.3 岩羊与其他物种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岩羊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
5.2.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
5.2.3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
5.3.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岩羊食物营养质量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6.2.1 岩羊主要饲料植物的采集保存 |
6.2.2 岩羊瘤网胃内容物的采集处理 |
6.2.3 样品的测量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研究结果 |
6.3.1 岩羊饲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 |
6.3.2 岩羊瘤网胃内食物的营养成分 |
6.3.3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营养对策的比较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基于DNA条形码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矮岩羊的进化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肌肉DNA的提取 |
1.3 PCR扩增和测序 |
1.4 数据计算 |
2 结果 |
2.1 DNA条形码序列分析 |
2.2 微卫星位点数据 |
3 讨论 |
(3)一种利用线粒体DNA鉴别羊肉、猪肉、鸡肉、鸭肉的PCR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动物线粒体 DNA 的特点和遗传多样性 |
1.1.1 动物线粒体 DNA 的结构 |
1.1.2 动物线粒体 DNA 的遗传特点 |
1.1.3 动物线粒体 DNA 的遗传多样性 |
1.2 动物线粒体 DNA 的的提取 |
1.2.1 细胞器的游离 |
1.2.2 线粒体的分离 |
1.2.3 线粒体的鉴定 |
1.2.4 传统方法制备线粒体 DNA |
1.3 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概述 |
1.3.1 研究食品及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
1.3.2 形态观察 |
1.3.3 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技术 |
1.3.4 以 DNA 为基础的检测技术 |
2 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DNA 分析软件 |
2.2.5 引物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DNA 的提取 |
2.3.3 DNA 的鉴定 |
2.3.4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3.5 PCR 反应 |
2.3.6 PCR 产物的回收 |
2.3.7 DNA 序列测定及分析 |
2.3.8 电泳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引物各自最适反应条件的摸索 |
3.1.1 退火温度 |
3.1.2 引物浓度 |
3.1.3 Mg~(2+)浓度 |
3.2 引物特异性试验 |
3.3 引物之间的交叉试验 |
3.3.1 第一组引物之间的交叉试验 |
3.3.2 第二组引物之间的交叉试验 |
3.4 模板之间的交叉试验 |
3.5 多重 PCR 反应的体系和条件 |
3.6 灵敏性测试 |
3.6.1 对模板稀释一定倍数后的检验 |
3.6.2 稀释后的模板的与其他未稀释的模板对引物的竞争 |
3.6.3 对掺有杂质的样品的检验 |
3.6.4 对熟肉样品的检验 |
3.6.5 不同消化时间处理的样品的检验 |
3.7 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应用 |
3.7.1 采样 |
3.7.2 检测 |
3.7.2.1 样品制备 |
3.7.2.2 DNA 的提取 |
3.7.2.3 PCR 反应 |
3.7.2.4 电泳检测 |
3.7.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DNA遗传标记与山羊遗传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 RFLP标记 |
2 卫星DNA标记 |
3 RAPD标记 |
4 SNP标记 |
5 结语 |
(5)两种绒山羊的Cytb基因和D-loop环序列多态性与系统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1 遗传标记 |
1.1.1 遗传标记概述 |
1.1.1.1 形态学标记 |
1.1.1.2 细胞学标记 |
1.1.1.3 生化标记 |
1.1.1.4 分子遗传标记 |
1.2 mtDNA 标记在家畜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
1.2.2 mtNDA 在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2.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 |
1.2.2.2 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征 |
1.2.2.3 动物线粒体DNA 的特点 |
1.2.2.4 mtDNA 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2.5 绒山羊多态性的应用进展(以Cyt b 和D-loop 为主)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两种绒山羊mtDNA 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的差异 |
2.1 前言 |
2.1.1 细胞色素b 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
2.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1.1 血样 |
2.2.1.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3.2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2.3.3 设计引物 |
2.3.4 PCR 扩增 |
2.3.5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2.3.6 PCR 产物的回收 |
2.3.7 产物的序列测定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绒山羊细胞色素b 基因的扩增、回收纯化与测序 |
2.5.1.1 基因组 DNA 的检测 |
2.5.1.2 PCR 扩增产物电泳的结果 |
2.5.1.3 PCR 扩增产物回收的结果 |
2.5.2 绒山羊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变异 |
2.5.3 用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构建羊种(亚种)系统发育树 |
2.6 分析和讨论 |
2.6.1 绒山羊细胞色素b 基因的变异 |
2.6.2 羊的属间系统关系 |
2.7 结论 |
第三章 两种绒山羊mtDNA D-loop 环序列多态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数据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D-loop 基因的扩增、产物纯化和序列测定 |
3.4.2 山羊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变异 |
3.4.3 系统发育关系及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3.5 分析和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辽宁新品系绒山羊ZFX、ZFY基因片段的进化研究与性别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进化研究 |
1.1.1 羊分子系统进化的研究现状 |
1.1.2 绒山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3 进化分析的研究方法 |
1.1.3.1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1.1.3.2 ZFX、ZFY 基因的进化研究 |
1.2 性别研究 |
1.2.1 性别决定机理 |
1.2.1.1 染色体决定论 |
1.2.1.2 睾丸决定因子 |
1.2.1.3 雄性特异性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
1.2.1.4 性别决定假说及其它分子模型 |
1.2.2 锌指结构基因 |
1.2.2.1 性别决定基因 |
1.2.2.2 其它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 |
1.3 性别鉴定方法 |
1.3.1 X、Y 精子的分离 |
1.3.2 胚胎性别鉴定 |
1.3.3 H-Y 抗原法 |
1.3.4 X 染色体相关酶法 |
1.3.5 Y 染色体特异 DNA 探针杂交法 |
1.3.6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法 |
1.3.6.1 PCR 扩增法的基本原理 |
1.3.6.2 PCR 扩增法的鉴定程序及优缺点 |
1.3.6.3 PCR 扩增法进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进展 |
1.3.7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性染色体连锁的基因与性别鉴定 |
1.4.1 Sry 和Sox 基因 |
1.4.2 ZFX 和ZFY 基因 |
1.4.3 性别鉴定的意义 |
第二章 辽宁新品系绒山羊 ZFX、ZFY 基因片段的进化研究与相关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本的采集 |
2.1.2 引物 |
2.1.3 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2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2.2.3 设计引物 |
2.2.4 PCR 扩增 |
2.2.5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2.2.6 PCR 产物的纯化 |
2.2.7 目标片段的克隆 |
2.2.8 序列测定 |
2.2.9 序列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CR 产物检测 |
2.3.2 ZFX/ZFY测序及结果分析 |
2.3.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2.4 讨论 |
2.4.1 实验样本 |
2.4.2 引物设计 |
2.4.3 最佳 PCR 条件的建立 |
2.4.4 ZFX/ZFY 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三章 辽宁新品系绒山羊 ZFX、ZFY 基因片段的性别鉴定与相关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本的采集 |
3.1.2 引物 |
3.1.3 试剂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3.2.2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3.2.3 设计引物 |
3.2.4 PCR 扩增 |
3.2.5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3.2.6 PCR 产物的纯化及酶切鉴定 |
3.2.7 DNA 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CR 产物检测 |
3.3.2 ZFX/ZFY 测序结果及性别鉴定 |
3.4 讨论 |
3.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3.4.2 实验的方法 |
3.4.3 性别鉴定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的家域、活动规律和采食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岩羊研究综述 |
1.1 岩羊的形态学及地理分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羊的分类 |
1.2.2 岩羊种群动态 |
1.2.3 岩羊的食性和生境选择 |
1.2.4 岩羊的行为生态 |
1.2.5 岩羊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6 岩羊分子生物学和系统进化研究 |
1.2.7 岩羊与近缘种的种间竞争 |
第二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研究地区及工作地点 |
2.2 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
2.3 地质、气候和土壤 |
2.4 植被状况 |
2.5 野生动物状况 |
第三章 贺兰山岩羊的家域 |
3.1 研究方法 |
3.1.1 无线电遥测设备 |
3.1.2 岩羊的捕捉及佩戴无线电项圈 |
3.1.3 岩羊的定位 |
3.1.4 家域和核域面积的计算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贺兰山岩羊的活动规律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不同个体的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变化 |
4.2.2 不同季节岩羊昼夜活动节律变化 |
4.2.3 全年昼夜活动节律变化 |
4.2.4 气象因素与活动节律的关系 |
4.2.5 昼夜活动的时间分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贺兰山岩羊冬季食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植物和岩羊粪便的收集 |
5.1.2 显微片的制备 |
5.1.3 显微片的镜检 |
5.1.4 岩羊对食物选择性的分析 |
5.1.5 岩羊冬季食物营养成分分析 |
5.2 结果 |
5.2.1 岩羊冬季食物组成 |
5.2.2 冬季岩羊对食物的选择性 |
5.3 讨论 |
5.3.1 食物组成和食物的选择性 |
5.3.2 岩羊冬季采食策略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贺兰山岩羊的家域 |
6.1.2 贺兰山岩羊的活动规律 |
6.1.3 贺兰山岩羊冬季食性 |
6.2 展望 |
6.2.1 岩羊繁殖生态学研究 |
6.2.2 同域分布大型食草动物种间关系研究 |
6.2.3 贺兰山岩羊分类地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文章 |
附图 |
致谢 |
(8)内蒙古白绒山羊、藏羚羊、岩羊头骨比较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内蒙古白绒山羊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2 藏羚羊的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3 岩羊的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4 头骨组成及各部分头骨描述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测量结果 |
3.2 山羊、藏羚羊、岩羊头骨形态学观察结果 |
3.2.1 山羊头骨特征 |
3.2.2 藏羚羊头骨特征 |
3.2.3 岩羊头骨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插图与附表 |
6.1 插图 |
6.2 头骨测量结果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岩羊(Pseudois nayaur)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岩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岩羊的分类 |
2 岩羊的形态学特征 |
3 岩羊的分布 |
4 岩羊种群动态 |
4.1 种群数量和密度 |
4.2 性比 |
4.3 岩羊年龄组成 |
4.4 岩羊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
5 岩羊的食性和生境选择 |
5.1 岩羊的食性 |
5.2 岩羊的生境利用和选择 |
6 岩羊的行为生态 |
6.1 岩羊的活动规律 |
6.2 岩羊的取食行为和休息行为 |
6.3 岩羊的繁殖行为和交配策略 |
6.4 岩羊的集群行为 |
7 岩羊染色体核型和生化遗传研究 |
8 岩羊的系统进化发育 |
9 岩羊与近缘种间的竞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贺兰山岩羊不同年龄和性别昼间时间分配的季节差异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的选择及个体识别 |
2.2 行为观测及定义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年各行为所占时间比率和月变化 |
3.2 昼间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 |
3.3 年各行为所占时间比率的年龄差异 |
3.4 月各行为所占时间比率的性别差异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圈养条件下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及活动规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岩羊的行为谱 |
3.2 岩羊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 |
3.3 岩羊的活动规律 |
3.4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岩羊各种行为的影响 |
3.4.1 年龄因素对岩羊各种行为的影响 |
3.4.2 性别因素对岩羊各种行为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贺兰山岩羊的食性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植物可利用性和食性的测定 |
2.2 取食生境利用和可利用性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贺兰山雄性岩羊种群两个时期生命表的比较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岩羊角的收集与年龄鉴定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雄性岩羊的生命表 |
3.2 年龄结构和存活曲线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利用距离取样法估计贺兰山岩羊的种群密度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距离取样法野外调查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卧息地的野外调查 |
2.2 生态因子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卧息地生境因子的一般特征 |
3.2 岩洞对岩羊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影响 |
3.3 岩羊冬季卧息地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贺兰山岩羊对冬春季取食生境的选择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生态因子测定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岩羊对冬季取食生境生态因子利用的一般特征 |
3.2 岩羊对春季取食生境生态因子利用的一般特征 |
3.3 岩羊冬春季取食生境生态因子的比较 |
3.4 岩羊冬春季取食生境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贺兰山岩羊夏季对取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生态因子测定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夏季岩羊对取食和卧息生境生态因子利用的一般特征 |
3.2 夏季岩羊取食和卧息生境生态因子的比较 |
3.3 夏季岩羊取食和卧息生境生态因子的逐步判别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博士后研究期间所参加的研究工作和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社群结构和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节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及其在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 |
1.1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分子结构特征 |
1.2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的进化速度 |
2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2.1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在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优缺点 |
2.2 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具体应用实例 |
第二节 有蹄类集群和同性聚群现象 |
1 自然选择和集群生活 |
1.1 集群生活的利弊 |
1.2 集群大小和集群动态特征 |
2 有蹄类的同性聚群现象 |
2.1 关于同性聚群行为的假设 |
2.2 不同假说的检验 |
第三节 岩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岩羊的分类 |
2 岩羊种群动态 |
2.1 种群数量和密度 |
2.2 性比 |
2.3 岩羊年龄组成 |
2.4 岩羊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
2.5 岩羊的发情交配和繁殖 |
3 岩羊卧息地和冬春季取食生境 |
4 岩羊与近缘种间的竞争 |
5 岩羊的活动节律研究 |
6 岩羊的染色体核型和生化遗传研究 |
7 岩羊的系统进化发育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 |
1 宏观方面 |
1.1 贺兰山保护区冬季岩羊集群特征研究 |
1.2 春冬两季贺兰山岩羊集群特征的比较研究 |
2 微观方面 |
2.1 贺兰山岩羊母性线系结构化 |
2.2 贺兰山岩羊的空间遗传分布 |
第二章 贺兰山岩羊的社群结构 |
第一节 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贺兰山保护区岩羊冬季集群特征 |
1 结果 |
1.1 群的大小 |
1.2 群的类型 |
1.3 年龄结构和性比 |
2 讨论 |
第三节 春冬两季贺兰山岩羊集群特征的比较研究 |
1 结果 |
1.1 春冬两季岩羊群类型 |
1.2 春冬两季岩羊群大小 |
1.3 春冬两季岩羊群组成 |
2 讨论 |
2.1 春季和冬季贺兰山岩羊的集群特征 |
2.2 春季和冬季贺兰山岩羊性比组成 |
第三章 贺兰山岩羊的保护遗传研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来源 |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3 实验方法 |
4 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宁夏贺兰山岩羊母系结构研究 |
1 结果 |
1.1 控制区序列及其变异 |
1.2 岩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间的系统关系 |
1.3 宁夏贺兰山岩羊控制区单倍型空间分布 |
1.4 宁夏贺兰山岩羊母性线系分布 |
1.5 种群历史瓶颈和种群扩张 |
2 讨论 |
2.1 遗传多样性 |
2.2 宁夏贺兰山岩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系统关系 |
2.3 宁夏贺兰山岩羊的母系结构 |
第三节 宁夏贺兰山岩羊遗传变异的微地理空间分布 |
1 结果 |
1.1 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 |
1.2 研究沟段内的遗传多样性 |
1.3 岩羊线粒体DNA遗传变异的微地理空间分布 |
2 讨论 |
2.1 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模式 |
2.2 宁夏贺兰山岩羊的保护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图 |
四、山羊与岩羊间特异RAPD片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D]. 王继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2]基于DNA条形码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矮岩羊的进化地位[J]. 谭帅,彭锐,彭确昆,邹方东. 四川动物, 2016(05)
- [3]一种利用线粒体DNA鉴别羊肉、猪肉、鸡肉、鸭肉的PCR检测方法[D]. 陈睿赜.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4]DNA遗传标记与山羊遗传育种[J]. 贾永红,张永亮,路彦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5]两种绒山羊的Cytb基因和D-loop环序列多态性与系统进化研究[D]. 白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6]辽宁新品系绒山羊ZFX、ZFY基因片段的进化研究与性别鉴定[D]. 傅忠扬.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7]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的家域、活动规律和采食生态学研究[D]. 崔多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内蒙古白绒山羊、藏羚羊、岩羊头骨比较解剖[D]. 任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9]岩羊(Pseudois nayaur)生态学研究[D]. 刘振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10]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社群结构和保护遗传学研究[D]. 曹丽荣.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