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读文本 领会精神——也谈回到马克思(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彤[1](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着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在这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完成了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建构,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时代精神的高度、人民价值的体认、实践力量的自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真正超越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全部哲学。从而也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注入了“思想的闪电”,提供了“精神武器”。通过研究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语境可以发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现有两卷六个章节中,蕴含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深邃的学理命题、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回答和追问的前提性基础命题。开展《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梳理、总结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思想论述,从而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这也是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了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论断和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勾连起来,使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深入挖掘能够廓清前提和澄明本质。这就需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在“前提批判”的意义上加以概念辨析,从而为深入展开后续的文本研究提供具有较为明确的总体规定和内容界域。通过考察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提炼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的本质内涵,能够总结得出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从而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意识形态性以后,能够进一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这一历史规律为基本依据,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历史纵向联系上,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分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相互关系。以两者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视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社会横向联系上,理解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的社会阶级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阐释了“精神与物质”的内在矛盾,基于对两者内在矛盾的根本判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自我内在联系上,总结出“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物质力量只能靠物质力量来消灭”的现实必然性、“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的内在矛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精神现象发展进程的经典论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中总结和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努力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需要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并且“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需要用“实际手段”来施行。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揭露”“批判”“唤醒”三个手段,坚持做到不破不立、立破并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探讨了市民社会理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实践哲学、异化劳动、德国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现代国家学说、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精神现象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些重要内容,可以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三个维度归纳和整理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思想教育”维度中,包括“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的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道德教育”维度中,包括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以及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三个方面内容。在“政治教育”维度中,包括产生革命意识,信仰共产主义,联合无产阶级三个方面内容。通过考证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概念范畴的本质内涵,梳理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论原则和主要内容,可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展意识形态教化。基于此,可以运用系统性观念和整体性思维,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与渗透心理世界的双重研究视野,提炼和概括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人们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建构着自身信仰、意义和情感等多重维度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想创造出“真正的精神财富”,则需要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生活作出真实反映与真切关怀。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明了人的思维、精神、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根本性质和地位作用,揭示了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是导致人的心理因素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原因,从而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切实发挥出凝魂聚气、固本培元的功能作用,则不仅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产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影响;而且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获得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和自觉接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宋宇佳[2](2021)在《我国教育学界关于马恩经典文本引用的现状研究 ——基于CSSCI的引文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教育学这百年的历史发展,事实上就是中国教育研究探索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自觉应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理论内容还是思维逻辑方面都深远的影响着我国教育学理论实质的阐释和走向路径的选取。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来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我国教育学发展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运用存在着误读、误用、教条化使用等情况。纵览相关文献,我国学者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教育学的相关研究基本上处于理论描述层面,尚未对学者们的使用现状进行针对性的量化研究和文本梳理。鉴于此,本研究围绕“我国教育学对马、恩经典文本使用的现状研究”这一主题,运用文本分析、文献计量、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为信息源,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被引频次作为选取依据选定了26条引文作为本研究的样本,通过对这些经典引文的整理,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采用数据呈现的形式,得出了我国教育学使用马恩经典文本的现实样态。接下来则是通过对上文所搜集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量化呈现和梳理,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教育学使用马恩经典文本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了相关原因。总的来说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具有结构稳定、学者理论问题意识明确的总体特征;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马恩文本的原意认识不清、重要观点不一致、对某些重要引文使用不充分、对马恩引文使用错乱等问题;深究其教育实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者知识基础陈旧、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话语体系转换出现偏差、研究方法单一陈旧四个原因。最后,依据我国马恩经典文本引用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原因的分析,又尝试提出推进马克主义教育学理论发展的现实构想,要遵循回归文本、回归实践、与时俱进、整体性研究的原则。综上所述,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过程中,应该重新审视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运用,在联系中寻求统一,打破问题意识和阐释体系的对立;在统一中寻求发展,立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得两者进行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孙雪菲[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宪法乃九鼎重器。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尊宪、学宪、守宪、用宪”,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在各类社会群体之中,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全面推进依宪治国战略实施的后备力量,其宪法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依宪治国战略的实施、关乎法治中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分析选题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上,沿着“深化理论阐释——探寻问题成因——明确指导遵循——确立主要内容——提出培育路径”的研究思路,分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深化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首先考察了宪法及其发展变迁。在此基础上,厘清宪法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并结合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阐释了宪法意识的内涵,从而明晰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的边界,为达成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深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列宁的宪法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系统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宪法作为母法保护公民权利,宪法作用因社会发展而改变,批判资本主义宪法“把不平等当作平等”以及无产阶级宪法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发展”。列宁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的实质在于与现实相一致。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宪法的制定要以党的领导为原则,宪法享有绝对的权威,宪法要保障人民的权益以及宪法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等。第二部分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结果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整体上积极向好,表现为大学生普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能够自觉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能够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宪法理论掌握不足、宪法情感较为淡漠、宪法信仰不够坚定等。究其原因,我们将其归纳为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等,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三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首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主要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等。其次,还要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第四部分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以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两个维度为依据建构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即以意识构成为分层标准,融合宪法的内容,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确立为宪法知识理念教育、宪法信仰教育、宪法权威教育。其中,宪法知识理念教育主要包括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人民主权意识教育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宪法信仰教育主要包括宪法认同意识教育,宪法敬畏意识教育和宪法忠诚意识教育;宪法权威教育主要包括遵守宪法教育、服从宪法教育和维护宪法教育。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立足新时代提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可行路径:一是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并将二者紧密结合,推进协同育人有效进行;二是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的实践活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三是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四是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庞雨荟[4](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基石,是考察理论核心实质与精神要义的文本依据。马克思同恩格斯并肩而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脉络的转折点,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在深刻剖析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渊源。《形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容忽视的经典文本,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求索人类解放的伟大研究,至今仍闪耀着引人入胜的理论光芒。要坚持扎扎实实读原着,勤勤恳恳学原文,真真切切悟原理,通过研读经典文本观理论之全景、知思想之全貌、懂现实之联系。研读《形态》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与说服力,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有助于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铸育人提供启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综合采取文献分析法、文本解读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基本研究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范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力求在《形态》中找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价值启示。具体而论,本文研究主要划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即第1章。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与不足进行论述,明确本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综述研究的缘起、计划、意义。第二部分:第2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本部分主要针对“理念”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辨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理念的内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范畴,为厘清《形态》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论断提供界定标准。第三部分:第3、4、5章,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阐释,本部分主要包含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容解读,包括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通过社会关系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三个维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现实的个人”过程中的结构表征和作用机制;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的研究,考察意识形态教育对国家思想领域安全的保障功能和重要意义;对构建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研究,通过对分工造成的“现实的个人”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不自由根源进行剖析与揭露,尝试厘清建立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为无产阶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居于核心地位,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在对涉及到的论断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释论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其中蕴藏的精神内核。第四部分:第6章,《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蕴含的时代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论证研究《形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价值,表明研读《形态》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以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是新起点、新机遇,也是新征程、新挑战。通过深刻领会《形态》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筑桥铺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力奋进,彰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力量。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全文,并对研究中尚未充分阐发和彻底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说明,为今后的研究明确方向,也为继续考察《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思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在研读经典的道路上深学深悟、常学常新、真学真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始终,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郝相赟[5](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麻诗梦[6](2020)在《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背景对马克思哲学语言进行研究,旨在把“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道说出来。语言勾连着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关联,马克思说:“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这句话指出了语言何以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新方向,即从“历史的一度”,从人与自然原初的对象性的活动关系中重新考察语言。因此,其目标不在于搭建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的范畴体系,瓦解这个独立的语言王国才是实践的真正任务。文章的内容章节编排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批判前提,即黑格尔的范畴语言体系。通过阐释范畴语言与意识形式间的逻辑关系,得到了“理性语言之必然”的结论;并在进一步的审视后,发现了现实的对象性的缺失、与感性的断裂和历史是逻辑的历史三个问题;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对思辨哲学语言的批判和批判的局限性。第二部分讨论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基本内容。通过对思想史的重新梳理,明晰了在完整的哲学革命背景下,“语言革命”的存在论基本原则是“对象性的活动”,主要任务是“清洗”范畴语言体系,呈现出被范畴概念掩盖着的生产生活事实;并且重新审视了马克思的语言思想,对“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语言是思想的生命表现要素”和马克思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进行论述,突出作为人与自然、实践与思想之间的原初的关联性。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留白。主要对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考察双方在讨论语言“原初性”问题上的共性与个性;两位思想家分别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进路,在马克思那里,语言终将无法成为一个自足的体系,他指令要回到对象性的社会交往中去。
刘建慧[7](2020)在《《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存在理由的自洽性确证。然而自马克思主义产生170多年以来,这种整体性特质却不断被肢解,不断被打入分离化的楔子。在思想意识领域,随意曲解、任意肢解马克思主义者有之,教条式僵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者有之,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种对立者有之,这些都严重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探讨其蕴含的整体性思想,逻辑线索是:为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阐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必要性),如何看(阐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是什么(论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怎么做(阐明《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作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实质作为该章的主要论述内容,为之后基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层次阐述了《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并在重点剖析了其形成依据之后,发现了它既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性,也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便构成了本文的第二部分,即《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本文第三部分仅仅围绕内容规定、方法指导和原则遵循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阐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整体体系;最后,本文在厘清《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和全面把握其逻辑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本真精神。
韩璐[8](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吴雪[9](2019)在《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内容,在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这一理论不但在苏联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获得系统阐释,而且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其他各派学者所重视,从而衍生出多种诠释路径。在此过程中,还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潮。在这股思潮中,英国着名学者乔治·莱尔因于1986年推出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富有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引发了大量评论。一些人赞成他批判教条的正统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实践理论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另一些人则批评他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充满歧义甚至互相冲突,还有一些人指出,他指认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包含“思想困境”是由于其思维模式的形而上学性。这些评论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也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展开详细阐述并作出深入评析,这对于还原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理解,在当今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有深刻的客观思想背景,也具有多方面的主观思想动因。客观思想背景主要是: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抽象化和自动化,以致于无法解决欧洲工人阶级在实践中遇到的矛盾;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双重危机:一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历史学,二是历史决定论的出现复活了僵化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决定论;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出现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潮。主观思想动因主要有:第一,在批判前人对重构概念的含义所作理解的基础上,莱尔因试图对重构概念的含义作出全新的阐释,即把“摆脱马克思与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当作重构的一种含义;第二,他认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着作中,在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历史观念四个方面都存在“思想困境”,这也是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第三,他还试图超越哈贝马斯等人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莱尔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按照以下内容具体展开:首先,在正式重构之前,他不仅阐释了何谓正统解释,而且批判了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他主要阐述了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包括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和历史观念四个方面的内容,他对这些内容都作出了详细批判。其次,他提出了重构的主要观点:一是确定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即把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要素;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特征和适用范围;三是用实践论来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四个“思想困境”。最后,他通过自己的重构而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版本,即关于社会、意识、历史和个人方面的三十二条原则。莱尔因对重构概念含义的理解和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是不成立的。当他把重构概念的实质含义理解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时,他实际上预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确实存在“思想困境”。但我们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着作中并没有他所谓的四个“思想困境”。相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误解和歪曲,和他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才导致他得出错误的结论。显然,这些“思想困境”是他人为制造的。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也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在阐释和批判正统解释的过程中,他误认为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化和教条化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着作中的困境造成的,他对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其次,在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中,他既没有详细阐述实践的含义以及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也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适用范围作出详细而清晰的考察,而且在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论来摆脱他们着作中的“思想困境”的问题上,也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最后,在他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中,一些重构原则也完全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应当承认,莱尔因的一些论述存在可取之处。他不仅对重构的必要性作了系统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作了充分肯定,而且对前人理解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展开了批判研究;他既对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了具体概括和理性批判,也对当代扞卫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的观点作出了积极回应,还对批评历史唯物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作出了反驳;他不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和理论特征进行了合理说明,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实践——作出了比较恰当理解。但是,从他给出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和理论预设来说,他的重构尝试是不成立的,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根本就不存在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和历史观念的困境。从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中暴露出的诸多缺陷和不足来看,他的重构尝试也必定归于失败。面对莱尔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出现的整个重构思潮,我们应该正确而合理地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不能以重构为名随意改变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依据实践发展、科学发展、时代变化来开展理论创新。
任鹏[10](2019)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尽管称谓不同,但群众从来就有。不管是中国古代群众附庸愚昧的定位,还是西方视域的乌合之众,群众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进入马克思主义视野。唯物史观的创立,理顺了群众的世界,群众也获得了正本清源和本真解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柱,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看待群众地位和作用,并正确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和形成轨迹,其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在历经“关注群众”、“走近群众”并最终“走进群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因此,人不仅有自然的关系,更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动物,人需要对关系相对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看法,涉及到“群众”这个群体的就是群众观问题。总体上,群众观是有关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对群众相关问题稳定、连贯和系统的追问与思考而形成的关于群众的地位、作用等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哲学世界观在群众世界的具体体现。时代的问题往往会表现为“群众的问题”,对群众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哲学立场的差异,群众观也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意义之别。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历史唯心主义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大多数思想家把历史的发展诉诸于“英雄”之流,从而以一种唯心史观的迷雾抹杀了群众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早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青年马克思表达了对于德国现状不满:“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他提出了“实践”的解决方案——“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显然,像黑格尔那样的唯心主义大师不可能是实践的真正主体,实践主体只能是理论所掌握的群众。正如《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思想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思辨,而是融入社会实践。也首次确立了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初步奠定了唯物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着述中,进一步阐明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财富的创造者的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及解放道路;论证了人民群众与政党的关系、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以及世界范围内民众的大联合等重大群众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扬弃西方传统群众观而创立的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经过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初步尝试,列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俄国化,形成了列宁群众观,并助力开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核,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坚实基础,江泽民胡锦涛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习近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如何“待”群众的实践思考和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群众主体论、群众力论、群众关系论、群众工作论、群众标准论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与黑格尔等人排除群众来建立思想体系进而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聚焦群众的世界,确立起群众的主体地位,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的逻辑。群众是“对象性”活动的能动主体,并在“对象性”活动中释放和表现出群众的主体性,其基本表现为群众的认识力、实践力、审美力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体的群众力。正是在群众力物化和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特有的政党关系。依据主体间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考察了群众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群众关系的理论。于此相关,由“看”群众决定并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待”群众的问题,即“群众工作”的理论应运而生。同时,回应群众对群众工作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把外在的群众评价转化为群众观内在的群众标准的问题,并建立其群众标准的理论。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依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从理论视域讲,不仅有利于批判唯心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解构,有利于群众时代群众话语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深化对新思想价值精髓的理解。从实践角度看,不仅有助于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也有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研读文本 领会精神——也谈回到马克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读文本 领会精神——也谈回到马克思(论文提纲范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概述 |
1.1.1 选题意涵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域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质性分析 |
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本质内涵 |
2.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概念的本质意涵 |
2.1.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意涵 |
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意涵 |
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统一性 |
2.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内在统一性 |
2.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功能中的内在统一性 |
2.2.3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目的中的内在统一性 |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
3.1 历史发展规律 |
3.1.1 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
3.1.2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3.1.3 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
3.2 社会阶级规律 |
3.2.1 “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 |
3.2.2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 |
3.2.3 “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 |
3.3 内在矛盾规律 |
3.3.1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 |
3.3.2“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现实必然性 |
3.3.3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 |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
4.1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
4.1.1 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 |
4.1.2 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 |
4.1.3 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 |
4.2 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 |
4.2.1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
4.2.2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
4.2.3 “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 |
4.3 用“实际手段”来施行 |
4.3.1 “揭露”手段 |
4.3.2 “批判”手段 |
4.3.3 “唤醒”手段 |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
5.1 思想教育内容 |
5.1.1 “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 |
5.1.2 “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 |
5.1.3 “发展思维的能力” |
5.2 道德教育内容 |
5.2.1 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 |
5.2.2 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 |
5.2.3 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 |
5.3 政治教育内容 |
5.3.1 产生革命意识 |
5.3.2 信仰共产主义 |
5.3.3 联合无产阶级 |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 |
6.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整体构想 |
6.1.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素 |
6.1.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结构 |
6.1.3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逻辑 |
6.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世”问题 |
6.2.1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关键点位 |
6.2.2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核心问题 |
6.2.3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视角转换 |
6.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问题 |
6.3.1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实践基础 |
6.3.2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内在机理 |
6.3.3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路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教育学界关于马恩经典文本引用的现状研究 ——基于CSSCI的引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我国教育学界对马恩经典文本的研究重点 |
(三)我国学者研究马恩经典文本的方法 |
(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趋势 |
(五)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五、整体架构设计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我国教育学使用马恩经典文本的现实样态 |
一、马恩经典文本的被引频次数量分布 |
二、马恩引文的引用文献出处的统计 |
三、样本中引用马恩经典文本论述的主题分布 |
四、样本中马恩引文对于教育问题的阐释 |
第二章 我国教育学使用马恩经典文本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教育学使用马克经典文本的总体特征 |
(一)涵盖教育学核心问题全面 |
(二)理论问题意识明确 |
二、我国教育学使用马恩经典文本存在的问题 |
(一)文本的原意认识不清 |
(二)重要观点认识不一致 |
(三)重要引文使用不充分 |
(四)引文使用错乱 |
三、原因分析 |
(一)学者知识基础陈旧 |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
(三)话语体系转换出现偏差 |
(四)研究方式单一 |
第三章 推进马克主义教育学理论建设的现实构想 |
一、回归文本:仔细研读马恩原着本义与语境 |
二、回归实践:具备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 |
三、与时俱进: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境界 |
四、跨学科融合:多视角把握原着精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 |
2.1 宪法及其发展变迁 |
2.1.1 宪法 |
2.1.2 宪法的历史变迁 |
2.1.3 新时代的宪法 |
2.2 宪法意识及内涵 |
2.2.1 宪法意识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2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3 以马克思主义宪法思想为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 |
2.3.2 列宁的宪法思想 |
2.3.3 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宪法意识 |
3.1.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
3.1.2 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
3.1.3 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3.1.4 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
3.2 部分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表现 |
3.2.1 宪法理论掌握不足 |
3.2.2 宪法情感较为淡漠 |
3.2.3 宪法信仰不够坚定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 |
3.3.2 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 |
3.3.3 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 |
3.3.4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
4.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4.1.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4.1.2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
4.1.3 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4.1.4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
4.2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4.2.1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 |
4.2.2 遵循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 |
4.2.3 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
4.2.4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
5.1 宪法知识理念教育 |
5.1.1 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 |
5.1.2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 |
5.1.3 人民主权意识教育 |
5.1.4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 |
5.2 宪法信仰教育 |
5.2.1 宪法认同意识教育 |
5.2.2 宪法敬畏意识教育 |
5.2.3 宪法忠诚意识教育 |
5.3 宪法权威教育 |
5.3.1 遵守宪法教育 |
5.3.2 服从宪法教育 |
5.3.3 维护宪法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 |
6.1 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 |
6.1.1 发挥“思政课”培育宪法意识的关键作用 |
6.1.2 提升“课程思政”培育宪法意识的协同作用 |
6.2 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实践活动 |
6.2.1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
6.2.2 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 |
6.2.3 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 |
6.3 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 |
6.3.1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6.3.2 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 |
6.3.3 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 |
6.4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 |
6.4.1 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 |
6.4.2 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 |
6.4.3 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 |
6.4.4 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
结束语 |
附录一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 |
2.1 概念辨析 |
2.1.1 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2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3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4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阐释 |
2.2 内涵揭示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前沿争论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特质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论创新 |
2.3 范畴界定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质属性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在规律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目标 |
第3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 |
3.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育人 |
3.1.1 “现实的个人”的内涵解析 |
3.1.2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 |
3.1.3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关系育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 |
3.2.1 “现实的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
3.2.2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环境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创新路径 |
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
3.3.1 “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与实践的关系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
3.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 |
第4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理念 |
4.1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念本质归属 |
4.1.1 “意识形态”概念解析 |
4.1.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
4.1.3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意识形态属性 |
4.2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完善 |
4.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路径 |
4.2.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征 |
4.2.3 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意识形态认同 |
4.3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性路径建构 |
4.3.1 《形态》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
4.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意识形态理性 |
第5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标准 |
5.1 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价值基础 |
5.1.1 资本主义的虚假自由 |
5.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在揭示价值基础过程中的作用 |
5.2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价值标准 |
5.2.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标准的基本特质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价值标准过程中的作用 |
5.2.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价值标准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
5.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价值理想 |
5.3.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理想的基本特质 |
5.3.2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作用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
第6章 《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价值 |
6.1 培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
6.1.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
6.1.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
6.1.3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磨砺 |
6.2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根基 |
6.2.1 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6.2.2 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6.2.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6.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建设 |
6.3.1 铸魂育人,筑牢信仰之基 |
6.3.2 经典研读,补足精神之钙 |
6.3.3 真信笃行,把握思想之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
一、古典共产主义 |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 |
二、外文译着 |
三、中文着作 |
四、外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批判前提 |
第一节 完满的语言:黑格尔范畴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重审黑格尔的语言思想 |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语言革命”:道出“清洗”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 |
第二节 重审马克思的语言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留白 |
第一节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对话” |
第二节 语言回到对象性的社会交往中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出场路径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需要 |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的现实需要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划分性 |
第二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 |
(一)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二)批判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的需要 |
(三)批驳杜林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需要 |
(四)揭露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需要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对当时现实社会彻底、科学地考察 |
(二)对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弱点的认识 |
(三)对模糊指导思想现状的批判 |
第三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内容规定 |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整体性 |
(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范畴”整体性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为根本出发点 |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 |
三、《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原则遵循 |
(一)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
(二)坚持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
(三)坚持部分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一致 |
第四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体系的理解 |
(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
(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的理解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二)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
(三)有助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
(四)有助于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1.3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思想背景及其主观思想动因 |
2.1 客观思想背景 |
2.1.1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存在局限性 |
2.1.2 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面临双重危机 |
2.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各种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 |
2.2 主观思想动因 |
2.2.1 赋予重构概念全新的含义 |
2.2.2 预设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存在四个“思想困境” |
2.2.3 试图超越已有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尝试 |
第3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展开 |
3.1 重构之前的相关阐述 |
3.1.1 对正统解释的阐释 |
3.1.2 对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
3.2 重构的主要观点 |
3.2.1 把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素 |
3.2.2 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 |
3.2.3 用实践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四个“思想困境” |
3.3 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 |
3.3.1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社会”的主要原则 |
3.3.2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意识”的主要原则 |
3.3.3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历史”的主要原则 |
3.3.4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个人”的主要原则 |
第4章 莱尔因重构概念的新含义及其理论预设批判 |
4.1 对重构概念的新含义的批判 |
4.1.1 莱尔因对阿尔都塞等人的“重构含义”的批判不具科学性 |
4.1.2 莱尔因“重构含义”的错误性和模糊性 |
4.2 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的批判 |
4.2.1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不存在困境 |
4.2.2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论不存在困境 |
4.2.3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变革机制的思想不存在困境 |
4.2.4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念不存在困境 |
第5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模式批判 |
5.1 对重构之前相关阐释的批判 |
5.1.1 对正统解释的阐释的批判 |
5.1.2 对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批判 |
5.2 对重构之主要观点的批判 |
5.2.1 对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批判 |
5.2.2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的批判 |
5.2.3 对用实践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的批判 |
5.3 对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的批判 |
5.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版本不具创新性和系统性 |
5.3.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原则与马克思的思想相背离 |
第6章 对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评价 |
6.1 莱尔因的一些论述存在可取之处 |
6.1.1 详细地论证了重构的必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 |
6.1.2 有力地批判了正统解释和非马克思主义 |
6.1.3 恰当地理解了实践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
6.2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归于失败 |
6.2.1 重构含义和理论预设的不成立导致重构尝试失败 |
6.2.2 重构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促使重构尝试失败 |
6.3 莱尔因的重构尝试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的借鉴意义 |
6.3.1 不以重构为名随意变更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6.3.2 依据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的相关问题考察 |
第一节 群众的异化与回归 |
一、群众的中国传统视域 |
二、群众的西方审视 |
三、群众的革命性变革与回归 |
四、群众的个性与共性 |
第二节 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蕴 |
一、作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群众 |
二、作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群众 |
三、作为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群众 |
第三节 与群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一、作为跨阶级的政治性范畴的人民 |
二、作为西学东进的政治法律范畴的公民 |
第四节 群众观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 |
一、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史观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理论逻辑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实践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形成轨迹 |
一、马克思群众观的孕育 |
二、恩格斯群众观的萌芽 |
三、《神圣家族》搭建理论框架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核心论证 |
五、《共产党宣言》着力系统完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演进的源头 |
一、发展演进源于经典群众观的奠基 |
二、发展演进源于理论的开放性 |
三、发展演进源于实践的发展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俄国化 |
一、俄国化的初步尝试 |
二、俄国化群众观的创立 |
三、俄国化的发展及其终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
一、站起来的历程中奠定内核 |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确立 |
三、富起来的道路上深化发展 |
四、强起来的征程中守正拓新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系建构 |
第一节 群众主体论 |
一、实质主体:群众历史主体论 |
二、核心主体:群众实践与认识主体论 |
三、关键主体:群众价值与利益、权力与执政主体论 |
第二节 群众力论 |
一、群众主体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群众力也是生产力 |
第三节 群众关系论 |
一、共产党源于群众 |
二、共产党需要群众 |
三、群众需要共产党 |
第四节 群众工作论 |
一、群众工作方法 |
二、群众工作手段 |
三、群众工作目的 |
第五节 群众标准论 |
一、群众标准源于群众评价 |
二、群众标准的内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
一、群众史观助力唯物史观的坚守 |
二、人民中心体现新思想的价值精髓 |
三、直面现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
一、有助于建设最强大的政党 |
二、有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 |
三、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
结语:群众力助推中国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研读文本 领会精神——也谈回到马克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 刘怡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教育学界关于马恩经典文本引用的现状研究 ——基于CSSCI的引文分析[D]. 宋宇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孙雪菲. 辽宁大学, 2021
- [4]《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D]. 庞雨荟. 吉林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6]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D]. 麻诗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D]. 刘建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9]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D]. 吴雪. 湖南大学, 2019(01)
- [10]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D]. 任鹏.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