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导月季多芽苗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侯辛辛[1](2020)在《海南白花油茶离体快速繁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提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总称,是原产我国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是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一种营养、健康的纯天然高级植物食用油,油茶与油橄榄、油棕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是我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海南省重要的乡土油料树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少、良种壮苗匮乏是当前制约海南油茶良种推广种植和油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瓶颈。挖掘、保存和利用热带油茶优良种质资源;选育含油率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海南油茶优质高产新品种以及加快新品种良种繁育和推广,是加快海南油茶产业发展和维持海南油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海南地区的主栽品种为白花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本研究分别以海南本地白花油茶良种的未成熟胚、花药为外植体,主要通过分生结节和体细胞胚状体途径建立了白花油茶的再生体系;以顶芽和含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主要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建立了海南白花油茶离体快速繁殖体系,为海南白花油茶今后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良种壮苗繁育、缩短杂交育种世代周期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进行油茶功能基因研究和定向分子育种等奠定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以油茶未成熟胚为外植体时,盛花期后240-300 d的油茶幼胚为最适宜外植体,接种在改良MS+Kt 2.0 mg/L+NAA 0.2 mg/L+Zt 5.0 mg/L培养基上,初代诱导率90%以上,以分生结节组织为主;改良MS+Kt(1.0~2.0)mg/L+NAA0.2mg/L培养基适合分生结节组织的增殖,增殖系数约为4.6;未成熟胚分生结节组织在1/2改良MS+6-BA 2.0 mg/L+NAA0.2 mg/L+IAA 0.2 mg/L+Zt 5.0 mg/L+CH400 mg/L培养基上以分化不定芽为主,平均每块分生结节组织块诱导不定芽11.3个,不定芽以无糖暴露培养生根方式为宜,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91.6%;分生结节在1/2改良MS+6-BA 2.0 mg/L+NAA 0.2 mg/L+Zt 5.0 mg/L+CH 400 mg/L上分化体胚为主,每块分生结节分化6.5个体胚,具双子叶的体细胞胚状体在改良MS+6-BA 0.2 mg/L+IAA 2.0 mg/L+GA30.5 mg/L+CH 200 mg/L培养基上有效成熟和萌发,萌发率72.1%,胚芽和胚根有效伸长形成体胚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94.7%。2. 以油茶花药为外植体时,以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为诱导花药胚性愈伤组织的合适外植体,花蕾横纵比在0.53左右;适宜海南油茶花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Zt 2.0 mg/L;胚性愈伤组织在增殖与再分化培养基1/2改良MS+6-BA 2.0 mg/L+Zt 1.0 mg/L+NAA 0.5mg/L中以暗培养的方式培养可有效增殖,并分化出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1/2改良MS+6-BA 0.5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体胚成熟和体胚萌发形成再生植株,但诱导率较低,培养基配比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3. 以油茶腋芽和顶芽为外植体时,最适消毒方法为2%次氯酸钠溶液15min和0.1%Hg Cl2溶液12min的复合消毒方式,污染率可降至9.7%;将外植体以保留1/3叶片的接种方式接种在初代诱导培养基改良MS+GA30.5 mg/L+Zt 1.0mg/L中,顶芽的成芽率、成梢率和多芽率分别为68.9%、40.3%和41.9%,腋芽的成芽率、成梢率和多芽率分别为82.2%、40.6%和38.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Zt 2.0 mg/L+IAA 0.3 mg/L,顶芽和腋芽的增殖系数分别达到了5.6和6.8;油茶组培增殖芽壮芽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IAA 0.5 mg/L+GA30.5mg/L+CH 200 mg/L,定芽茎粗有效增粗85%、芽长有效增高了79%。4. 以组培芽作为芽苗砧嫁接接穗,嫁接前组培芽基部在6-BA中浸泡2~3min可显着提高嫁接成活率。以常规半木质化枝条一叶一芽接穗做为对照,组培苗无菌单芽作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前期生长相对缓慢,但在后期表现出优势,嫁接92 d、252 d,组培芽嫁接苗新梢长度和新增叶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新梢茎粗比半硬枝一叶一芽嫁接苗的分别显着增加了171%和41.8%。
周幼成[2](2020)在《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桐油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耐热性以及绝缘性,常用于半导体、汽车、家具和船舶的制造,桐油还具有无公害、绿色环保等优点,可开发成优良的生物质油料和其他工业用油。利用千年桐种子繁殖的幼苗进行生产造林时,种子苗存在遗传差异性大的缺点,不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同时,从幼苗到果实成熟所需周期长,投入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千年桐良种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和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为千年桐无性快繁及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处理组根系生长情况均极显着优于对照(P<0.01),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促进根系生长效果显着优于IBA和NAA,处理10 min和30 min生根效果显着优于1 min(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影响不显着,用500 mg/L的ABT-1浸泡处理30 min生根率达到43.97%为最优处理。(2)采用800 mg/L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和ABT-1分别对插穗浸泡处理10 min,观察插穗生根形态、解剖结构以及生根类型,检测其下部韧皮部及根系内源激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发现扦插21 d后插穗基部形成白色愈伤组织,35 d后产生不定根,插穗生根类型为混合生根型,以皮部生根为主,愈伤组织产生少量不定根。显微观察发现其生根大致经历4个阶段,分别为诱导分化根原始细胞、根原始细胞形成根原基、根原基发育形成不定根和不定根的伸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脱落酸(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SOD,POD活性呈显着负相关,生根率与扦插63 d的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处理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明显,内源激素与氧化酶通过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和生根产生不同影响。(3)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母树年龄和留叶方式对生根有显着影响(P<0.05),母树年龄越大越难以生根,保留顶芽和1片叶(L1)生根效果显着优于仅保留顶芽(L2)和仅保留侧芽(L3)。选取1年生插穗保留顶芽和1片叶扦插于河沙+泥炭(1:1)混合基质,其生根率达到45.31%,基质对插穗生根影响不显着。(4)对L1、L2和L3三种留叶方式的插穗生根过程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测其顶芽、侧芽及叶片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L1处理愈伤组织产生速率、根原始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速率显着快于L2和L3;不同处理生长素(IAA)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快速下降,生根之后缓慢上升,L1、L2处理玉米素核苷(ZR)含量前期下降,生根后开始上升,赤霉素(GA3)含量远低于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总体呈上升趋势,L1、L2处理脱落酸(ABA)含量中期缓慢下降。L2、L3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前期略有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中正相关,但不显着(P<0.05);生根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与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5)研究表明由种胚获得的无菌苗组培时污染率低,但诱导生成的不定芽长势弱,不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室外千年桐优树新生茎段消毒困难,极易褐化污染;温室大棚的扦插苗经过前期消毒处理,易获得较多无菌不定芽,且不定芽生长健壮,有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将室外优树通过嫁接、扦插等方式进行室内培养可提高组培成功率。(6)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IBA更有利于千年桐组培再生,IBA和6-BA浓度过高容易使外植体玻璃化,获得畸形不定芽。当IBA浓度保持一定时,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6-BA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综合比较各培养基不定芽生长情况,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培养基诱导效果较好,利用无菌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利用扦插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5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芽苗在含有1.0 mg/L IBA的培养基中产生了少量不定根,在含有0.5 mg/L IBA和1.0 mg/L ABT-1的培养基均产生了生根点,但未形成不定根。
郭媛[3](2019)在《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是集观赏、绿化、材用、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但至今未选育优良品种。本研究连续3年对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和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南京椴天然林中选择优良单株,决选出了观赏及绿化价值高的优株,为选育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论文首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南京椴观赏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提供优良单株无性系区域化材料,本研究探讨了以南京椴优良单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南京椴快速繁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宿州市以南京椴为优势种的天然林踏查基础上,初选出30株优良单株;结合树体生长量、抗病虫害性、生理指标、形质指标等主要因素,复选出8株优良单株;对复选树种物候期观察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景观效果应用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即逐株对其冠幅、树高、胸径、树姿、枝下高、枝叶浓密度、叶色等性状进行逐级打分,并按照选育目标对各性状进行权重计算,将各指标分数和权重的乘积相加。综合得分高者入选,决选出优良单株3株分别为N11、N21、N26,其特点分别为观干形、绿化、观叶树种。2.为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试验做准备,探索南京椴组培育苗技术。以南京椴优良单株的带芽茎段,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取样时间、不同培养基类型、培养基不同pH值等条件下对愈伤进行诱导,探索南京椴带芽茎段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式为60 s 75%酒精+8 min 0.1%HgC12,可使污染率降低到16.67%,存活率达到64.44%;最佳取样时间为4月,此时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为8.3%,其存活率可达到80%;最佳培养基类型为MS培养基;pH 5.8为最佳pH值:最适宜诱导南京椴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1 mg/L+KT0.05 mg/L(pH 5.8)诱导分化率为83.33%;最佳芽增殖及继代培养基为MS+0.3 mg/L6-BA+0.03mg/LIBA+0.5 mg/LGA3,其增殖系数可达 5.3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6-BA 0.1 mg/L+IBA1.0 mg/L+5.0 g/LAC,一个月后生根率达 56.5%;生根苗驯化后移栽珍珠岩:蛭石:营养土=1:1:2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55%。
孙贺[4](2019)在《锥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锥栗(Castaneahenry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果材兼用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目前我国锥栗大多采用嫁接、实生播种等常规繁殖,生产周期长,无法满足锥栗苗木繁育的需求。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周年进行工厂化生产,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锥栗种苗。本研究以锥栗种胚、茎段、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法、单因素对比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消毒试剂、抗褐化剂、基本培养基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锥栗组织培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胚培养。酒精50 s+升汞10 min对种胚的消毒效果最好,种胚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分别为12.10%和23.33%;1.0 g/L柠檬酸对锥栗种胚的抗褐化效果最好,种胚褐化率为8.80%;种胚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成苗率最高,成苗率为80.07%;子叶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6-BA 2.0 mg/L+NAA 1.5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6.27%;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0.1 mg/L 2,4-D,不定芽诱导率为85.67%。(2)茎段培养。酒精30 s+升汞10 min是茎段的最佳消毒处理,茎段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分别为13.43%和33.30%;1.0 g/L柠檬酸对锥栗茎段的抗褐化效果最好,茎段褐化率为14.53%;6-BA 2.0 mg/L+IBA 0.5 mg/L是锥栗带芽茎段腋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腋芽诱导率为66.67%;6-BA 1.0 mg/L+NAA 1.5 mg/L是锥栗芽苗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丛生芽诱导率为57.78%,繁殖系数为4.03;6-BA 2.0 mg/L+IBA 0.1 mg/L是锥栗芽苗壮苗伸长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平均苗高为3.50 cm;最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WPM+IBA 3.0 mg/L+NAA0.5mg/L,生根率为50.61%;锥栗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泥炭: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83.33%。(3)叶片培养。酒精30 s+升汞10 min是叶片的最佳消毒处理,叶片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分别为11.07%和29.67%;1.0 g/L柠檬酸对锥栗叶片的抗褐化效果最好,叶片褐化率为9.14%;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的激素组合是6-BA 1.0mg/L+2,4-D 1.0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2.79%。最有利于锥栗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1.0 mg/L+2,4-D 0.5 mg/L,增殖系数为5.56。
姜何[5](2019)在《‘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系紫葳科(Bignoniaceae Juss.)梓树属(Catalpa Scop)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1 m多,是中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着名的园林观赏树种。楸树在国际上用材均被列入一类材种,可营造间作林、用材林、防护林,树形伟岸,花色美,叶浓郁,素有“木王”之称。楸树由于自花授粉的不亲和性,往往开花不结实;即使不同无性系混栽在一起,经昆虫传粉能够结实,但结实很少,种子发芽率很低,实生繁殖较为困难。楸树为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且现有的有关扦插技术因操作要求高,或需要设施条件,或费工费时成本高,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埋根繁殖虽比较容易,但埋根繁殖因其繁殖材料相对较少,客观上制约了繁育的规模。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时,首先要培育砧木,目前砧木培育多采用梓树播种育苗方式,但播种后至少需2年才能达到嫁接砧木所需粗度,存在砧木培育生产周期长的缺点。综上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解决对楸树的快速繁育问题。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人为控制范围内,以较短的周期大量繁殖种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和产量大。本试验以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鲁楸1号”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楸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各项关键技术,筛选出了最适楸树各阶段生长培养的激素配比、最适生根培养基及激素浓度、以及炼苗时间和生长基质,成功的为新品种建立了高效快繁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鲁楸1号’最适合接种的外植体和最佳消毒方法:最佳的外植体为水培后萌发嫩芽,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自来水冲洗30 min,而后在超净工作台上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0.1%氯化汞浸泡4 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此方法下,外植体的污染率仅为5%,褐化率为0,萌发率可达95%。2、本试验在启动培养中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以及生长素作为三因素,同时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MS+6-BA 0.50mg/L+IAA 0.1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值为5.86.0。培养30 d后诱导芽个数高达3.30,芽长为1.55。由于外植体的褐化现象与外植体本身基因型以及木质化程度有关,适当活性炭的添加会吸附导致褐化现象出现的酶类,试验选用添加活性炭的方式来降低褐化率,当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00 mg/L时,可降低外植体启动过程中的褐化现象。3、增殖阶段运用正交试验,选用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最为三因素,将不同培养基以及6-BA和NAA的不同浓度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继代增殖培养中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6+6-BA0.8 mg/L+NAA0.10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6.20,组培苗长势良好,植株叶片鲜绿。4、生根阶段选用三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的不同浓度以及生长素NAA、IBA的不同浓度进行配比试验,筛选出生根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与生长素配比:1/2MS+NAA0.5 mg/L+6-BA0.10 mg/L。平均生根数达12.50,生根率达100%。且发现当细胞分裂素浓度高于生长素时,植株更趋于长芽,相反则更利于生根。5、炼苗移栽:炼苗7 d,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最为适合移栽,移栽后组培苗成活率90.1%,平均苗高也可达5.3 cm。
肖璇[6](2016)在《杉木优良无性系微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江南丘陵地区有大量的荒山荒地亟待治理和开发。而现阶段林木种苗市场发育不良,无法供应足够的、适合的良种苗木。如何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前人已筛选出的适生于江南丘陵区的杉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表现更为优异的靖县86005号杉木无性系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相关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体系的建立,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最适消毒杀菌体系为:茎段用75%酒精浸泡30 s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处理11 min。消毒后杉木茎段接种后存活率可以达到100%。而带茎尖茎尖在预处理时要保留顶端的叶子,75%酒精浸泡30 s后0.1%升汞溶液消毒时间降至7 min,接种后茎尖的存活率达到99.24%。在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时,仅须用流水洗净洗衣粉液即可。(2)最适的茎段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0.8 mg/L 6-BA +0.4 mg/IBA+6 g/L琼脂+30 g/L蔗糖,45d时外植体有效诱导率达到95.83%,增殖系数为6.3。(3)长度在1.8-2.2 cm的芽苗是最适于进行增殖培养的,其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 IBA+0.3 mg/L 6-BA+6 g/L 琼脂+30 g/L 蔗糖,培养 20 天的芽苗的高增长量为1.71 cm,在45天时增殖系数达到3.4。(4)1/2MS + 0.1 mg/L NAA + 0.8 mg/L IBA +6 g/L 琼脂+30 g/L 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82.33%。
魏淑云[7](2016)在《两种大花组铁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铁线莲属植物花色艳丽、姿态优美,观赏价值较高,而大花组铁线莲的园林应用价值尤为突出,故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大花组铁线莲进行繁殖保存十分重要。以铁线莲园艺品种‘里昂城’和‘狂想曲’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材料,通过直接再生途径,建立了完整的组织培养体系。此外,以‘里昂城’节间、叶片、叶柄为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不定芽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实现产业化育苗奠定基础,也可为同属植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外植体消毒:利用0.1%HgCl2一次灭菌和二次灭菌法对‘里昂城’带芽茎段进行灭菌处理,带芽茎段二次灭菌6 min和5 min效果最佳,污染率降至5.56%,出芽率78.89%。而‘狂想曲’带芽茎段二次灭菌6 min和5 min,污染率降至6.67%,出芽率为77.78%。‘里昂城’叶片二次灭菌适宜的时间为6 min和5 min,节间较佳的消毒时间为8 min和5 min,叶柄的适宜消毒时间为4 min和5 min。(2)‘里昂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叶片、叶柄、节间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10 mg/L NAA+1.00 mg/L6-BA+1.00 mg/L 2,4-D,诱导率分别为80.00%、73.33%和66.67%。节间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培养基为MS+0.10 mg/L NAA+2.00 mg/L6-BA+2.00 mg/L 2,4-D,诱导率为86.67%。同时,MS+0.10 mg/L NAA+2.00 mg/L 6-BA+2.00 mg/L 2,4-D也是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生长曲线大致呈“S”型,520 d是愈伤组织增殖生长的高峰期,2030 d愈伤生长缓慢,趋于平稳。因而,34周是‘里昂城’愈伤组织适宜的继代周期。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10 mg/L NAA+1.00mg/L 6-BA+0.50 mg/L KT,分化率为63.33%,光照利于分化芽的生长。(3)外源抗氧化剂对‘里昂城’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1.00 g/L Ac和0.10 g/L Vc抗褐化效果好,褐化率分别为13.33%和16.67%,低于对照组(53.33%)。光照下呈现致密绿色,暗培养条件下为疏松白色愈伤组织。(4)芽诱导和增殖:‘里昂城’带芽茎段在初代培养基MS+0.10mg/L NAA+1.00 mg/L 6-BA,出芽率最高,为93.33%,出芽指数为1.70。而‘狂想曲’带芽茎段在MS+0.10 mg/L NAA+3.00 mg/L 6-BA培养基中,出芽率高达96.67%,出芽指数为1.82。MS是两种铁线莲芽增殖的适宜基本培养基,MS+0.10 mg/L NAA+1.00 mg/L 6-BA+1.00 mg/L KT是‘里昂城’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高达4.07,而MS+0.15mg/L NAA+2.00 mg/L 6-BA+0.50 mg/L KT是‘狂想曲’芽增殖的最优培养基,增殖系数最高达3.93。(5)生根培养:1/2 MS是两种铁线莲生根的最佳基本培养基,‘里昂城’在1/2 MS+0.30 mg/L NAA+3.00 mg/L IBA上生根良好,生根率为93.33%。‘狂想曲’在1/2 MS+0.20 mg/L NAA+1.00 mg/L IBA培养基上,生根率为96.67%,生根苗生长良好。(6)驯化炼苗和移栽情况:‘里昂城’和‘狂想曲’生根苗在珍珠岩和草炭土1:1等体积比混合的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分别为73.0%和71.0%。
俞燕芳,管帮富,彭火辉,彭华,彭玉辅,陈华玲,毛平生[8](2013)在《3种不同花色大花月季的组织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以火热巧克力(红色)、琥珀皇后(黄色)和蓝月(蓝紫色)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花色品种对月季组培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月季在腋芽萌动、增殖、生根及移栽后幼苗生长等方面均有不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火热巧克力萌芽快、出芽率高、增殖系数高、生根容易、移栽易成活;琥珀皇后次之;蓝月萌芽迟,生长缓慢,增殖需要较高浓度的6-BA。
吕经娟[9](2013)在《‘光叶蔷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庭院月季品种‘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 ’Basye’s thornless’)是通过光叶蔷薇培育的园艺杂交品种,它具有的一年一次开花习性、花白色、五瓣花、茎匍匐等性状是目前月季育种主要目标性状如连续开花、花色丰富、重瓣和茎直立等的相对性状,其再生体系及转化体系的建立将为月季的花色、花期、花的瓣性等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对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和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光叶蔷薇’为材料,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系统开展了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和器官间接发生途径研究及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此外,本研究还对‘光叶蔷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其愈伤组织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光叶蔷薇’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以‘光叶蔷薇’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快繁体系。对影响‘光叶蔷薇’继代增殖和无菌苗生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光叶蔷薇’增殖的培养基是:MS+0.lmg/L6-BA+0.05mg/LNAA+30g/L蔗糖+6.5g/L琼脂(pH5.8-6.0);适合‘光叶蔷薇’无菌苗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0.05mg/L IBA+30g/L蔗糖+6.5g/L琼脂(pH5.8-6.0),生根率为100%。2.‘光叶蔷薇’的叶片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光叶蔷薇’的顶生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叶片幼嫩程度、暗培养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叶蔷薇’小叶的幼嫩程度不同,不定芽的诱导率有显着的差异,顶生幼嫩小叶的诱导率最高,为16.80%;不同的暗培养时间下不定芽的诱导率存在显着的差异,暗培养时间为12d时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为16.00%;在诱导培养基11/2MS+1.5mg/LTDZ+0.05mg/L NAA+100mg/L CH+10mg/L AgNO3+30g/L葡萄糖+6.5g/L琼脂(pH5.8-6.0)上暗培养12d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MS+0.5mg/L6-BA+0.05mg/LNAA+1.0mg/LGA3+30g/L葡萄糖+2.5g/L植物凝胶(pH5.8-6.0)上光下培养25d后,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为10.38%。3.‘光叶蔷薇’器官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光叶蔷薇’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筛选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并对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培养基添加物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光叶蔷薇’小叶外植体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7.0mg/LNAA+30g/L葡萄糖+2.5g/L植物凝胶(pH5.8-6.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7.50%,愈伤组织松软、乳白色、颗粒状;继代增殖的愈伤组织转接在分化培养基MS+5.0mg/L TDZ+30g/L葡萄糖+2.5g/L植物凝胶(pH5.8-6.0)上暗培10d后光下培养25d,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18.34%。4.‘光叶蔷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初步研究以‘光叶蔷薇’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对体细胞胚诱导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发生途径均未得到‘光叶蔷薇’的体细胞胚。间接发生途径在培养基MS+1.0mg/LTDZ+0.1mg/LNAA+30g/L葡萄糖+2.5g/L植物凝胶(pH5.8-6.0)或MS+5.0mg/LTDZ+0.5mg/LNAA+1.0mg/LGA3+30g/L葡萄糖+2.5g/L植物凝胶(pH5.8-6.0)上可以得到‘光叶蔷薇’假珠芽,并得到再生植株。5.愈伤组织细胞学观察选取愈伤组织诱导至分化各阶段材料进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增殖的胚性愈伤进行超薄切片超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外观色泽鲜亮、基本为浅黄色或浅绿色、培养过程中不易褐化的愈伤组织,其细胞排列紧密,多数为圆形或近圆形,细胞壁很薄,通常有很大的细胞核,占整个细胞体积的比例较大,细胞质浓厚。这类愈伤组织多具有胚性,易于分化。6.初步建立了‘光叶蔷薇’GUS基因转化体系根据本研究建立的‘光叶蔷薇’的两种再生体系,以其小叶和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进行GUS报告基因的遗传转化。农杆菌侵染的小叶和愈伤组织经GUS染液染色,计算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以此判定各因素对‘光叶蔷薇’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光叶蔷薇’遗传转化影响最大的是外植体的类型,愈伤组织GUS基因瞬时表达显示为阳性,小叶外植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农杆菌的侵染均不敏感,GUS基因瞬时表达显示为阴性;除外植体类型外,影响‘光叶蔷薇’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还有菌液浓度(OD600)、侵染时间、共培养基中AS的浓度及共培养时间等。
张玫瑰[10](2013)在《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为我国南方特有的主要造林树种,其生长快、材质软、纹理直、易加工、用途多,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商品材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商品材价格的上涨,林农经营杉木的积极性加大,杉木经营水平和良种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杉木良种壮苗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国内有关杉木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播种育苗等方面的研究较多,杉木的良种选育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这些传统的育苗方法存在播种育苗的成本较高、培育出的苗木长势不好、参差不齐、、杉木良种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使得目前杉木优质壮苗的供应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国内学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杉木的优良选育开展了研究,并且表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杉木无性系母本的优良性状,有利于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的规模化生产,作为商业生产手段来满足市场对杉木苗的巨大需求,也是保存珍稀种源和无性系的重要途径。虽然有关于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不同无性系进行比较研究的报道,但是研究的很少,由于不同杉木无性系间的生理性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对新筛选的不同杉木优良无性系间的比较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本论文以指导老师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耐瘠薄、速生、高产高效、生态型杉木无性系为基础,从中再次筛选出41、14、302、18、21等5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在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丛生芽增殖、不定根发生、组培苗移栽和降低组培成本等方面进行不同杉木无性系组织培养繁殖特性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无性系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苗得率、诱导率、增殖率、生根率、移栽成活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上的差异性,从而筛选出各杉木无性系配套的组培体系,为完善杉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和促进杉木组培苗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面灭菌:在春季采集的茎尖,用0.1%升汞进行10min的消毒处理,5个无性系获得的无菌苗得率均高于85%,用0.1%升汞对茎段进行14min的消毒灭菌处理获得的无菌苗得率均在60%以上。2、诱导培养:在改良MS+6-BA4mg·L-1+NAA0.1mg·L-1+KT1.5mg·L-1+AC1g·L-1的诱导培养基上5个无性系获得的诱导率为100%,改良MS基本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含量为硝酸钾和硫酸镁的含量不变、磷酸二氢钾含量加倍、氯化钙含量减半、硝酸铵含量为零。并且各无性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41无性系:改良MS+6-BA2mg·L-1+NAA0.5mg·L-1+KT1.5mg·L-1+AC0g·L-1(改良MS:硝酸钾的含量加倍,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铵和氯化钙的含量减半);14无性系:改良MS+6-BA1mg·L-1+NAA0.5mg·L-1+KT2.0mg·L-1+AC1.5g·L-1(改良MS: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含量加倍,硫酸镁、硝酸铵和氯化钙的含量减半);302无性系:改良MS+6-BA4mg·L-1+NAA0.1mg·L-1+KT1.5mg·L-1+AC1g·L-1(改良MS:硫酸镁的含量加倍,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铵和氯化钙的含量减半);18无性系:改良MS+6-BA4mg·L-1+NAA0.1mg·L-1+KT1.5mg·L-1+AC1g·L-1(改良MS:硝酸钾和硫酸镁的含量加倍,磷酸二氢钾、硝酸铵和氯化钙的含量减半);21无性系:改良MS+6-BA2mg·L-1+NAA1mg·L-1+KT0.5mg·L-1+AC0.5g·L-1(改良MS: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含量为零,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钙的含量减半)。3、增殖培养:在改良MS+6-BA3mg·L-1+NAA0.5mg·L-1+KT0.5mg·L-1+2,4-D0.5mg·L-1+AC1.5g·L-1+Su25g·L-1的培养基上5个无性系均能获得9个以上芽数的增殖,其改良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含量为:氯化钙含量为零,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含量减半,硫酸镁含量不变,硝酸铵的含量加倍。各无性系的改良MS基本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含量如下:41无性系:硝酸铵含量为零,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硫酸镁的含量减半;14无性系:硝酸钾含量保持不变,磷酸二氢钾含量加倍,硝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镁的含量各减半;302无性系:硝酸钾含量为零,硝酸铵含量加倍,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含量各减半;18无性系:硝酸铵含量为减半,氯化钙含量为零,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的含量保持不变;21无性系:氯化钙含量为零,硝酸铵、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含量各减半。4、愈伤组织的诱导:在NAA浓度为0.6mg·L-1、2,4-D浓度为1.0mg·L-1的条件处理下5个无性系获得的愈伤组织块占外植体面积的百分比均高达83%。5、生根培养:在White+NAA0.5mg·L-1+IBA1.0mg·L-1的生根培养基上5个无性系的生根率均高达95%左右。6、组培苗移栽: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椰糠(1:1:1:1)的移栽基质中,生物菌剂浸泡5min,5个无性系的移栽成活率均能达到92%以上,能够满足生产上的需求。7、降低组培成本:41、14、302、18、21无性系的增殖培养过程中,均可以用30g L-1的白砂糖代替25g L-1的蔗糖,从而降低组织培养在增殖过程中的生产成本。8、本试验设计的培养体系5个无性能得到较好的组培效果,说明可以作为大多数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的培养体系加以推广,其培养体系如下:在春季采集的茎尖,用0.1%升汞进行10min的消毒处理,5个无性系获得的无菌苗得率均高于85%,用0.1%升汞对茎段进行14min的消毒灭菌处理获得的无菌苗得率均在60%以上;在改良MS+6-BA4mg·L-1+NAA0.1mg·L-1+KT1.5mg·L-1+AC1g·L-1+Su25g·L-1(改良MS基本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含量为硝酸钾和硫酸镁的含量不变、磷酸二氢钾含量加倍、氯化钙含量减半、硝酸铵含量为零)诱导培养基中,5个无性系的诱导率均高达100%;在改良MS+6-BA3mg·L-1+NAA0.5mg·L-1+KT0.5mg·L-1+2,4-D0.5mg·L-1+AC1.5g·L-1+Su25g·L-1(改良MS基本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含量为氯化钙含量为零,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含量减半,硫酸镁含量不变,硝酸铵的含量加倍)的增殖培养基中,5个无性系的芽数增殖均在9个以上;在MS+NAA0.1mg·L-1+2,4-D1.0mg·L-1+Su25g·L-1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5个无性系的叶片愈伤组织占外植体的百分比均高达83%以上;在White+NAA0.5mg·L-1+IBA1.0mg·L-1+Su25g·L-1的生根培养基中,5个无性系的生根率均高达95%;用生物菌对根系进行浸泡5min并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椰糠(1:1:1:1)的移栽基质中培养,5个无性系获得的移栽成活率均高达92%。
二、诱导月季多芽苗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诱导月季多芽苗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白花油茶离体快速繁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茶简介 |
1.1.2 海南油茶良种壮苗生产现状 |
1.2 油茶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途径 |
1.2.2 油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油茶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应用 |
1.3.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上的应用 |
1.3.2 油茶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 |
1.3.3 幼胚植株再生体系技术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
1.3.4 稳定、高效的再生体系是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的前提技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未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外植体消毒 |
2.2.2 海南油茶合子胚萌发初代基本培养基的筛选优化 |
2.2.3 适宜诱导直接分化分生结节组织的合子胚发育时期的筛选 |
2.2.4 分生结节组织的增殖 |
2.2.5 分生结节组织的再分化 |
2.2.6 分生结节组培芽的生根和植株再生 |
2.2.7 分生结节体细胞胚状体萌发和植株再生 |
2.2.8 分生结节组织再生植株的移栽 |
2.2.9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海南油茶未成熟合子胚诱导萌发的影响 |
2.3.2 不同胚龄合子胚对初代诱导培养的影响 |
2.3.3 不同浓度和配比的Kt、6-BA和 NAA对分生结节组织增殖的影响 |
2.3.4 不同种类、浓度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分生结节再分化的影响 |
2.3.5 分生结节再分化芽的生根和植株再生 |
2.3.6 分生结节再分化体细胞胚状体的萌发和植株再生 |
2.3.7 未成熟胚分生结节组织再生植株的移栽 |
2.4 讨论 |
2.4.1 适宜海南油茶组培的基本培养基 |
2.4.2 适合海南油茶合子胚诱导分生结节组织的最佳胚发育期 |
2.4.3 油茶未成熟胚再生植株的初代诱导、增殖与分化 |
2.4.4 分生结节再生植株的生根和移栽 |
3 花药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 植物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油茶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观测 |
3.2.2 花药消毒和初代诱导培养 |
3.2.3 体细胞胚增殖与再分化培养 |
3.2.4 体细胞胚的成熟和植株再生 |
3.2.5 再生植株的移栽 |
3.3 结果 |
3.3.1 花蕾、花药的外部形态及其对应的花粉发育时期 |
3.3.2 不同初代诱导培养基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3.3 不同培养条件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和再分化的影响 |
3.3.4 花药体细胞胚成熟和植株再生 |
3.3.5 再生植株的移栽 |
3.4 讨论 |
3.4.1 最适花药外植体发育时期的筛选 |
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4.3 培养条件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4 顶芽和腋芽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外植体消毒 |
4.2.2 初代诱导培养 |
4.2.3 增殖培养 |
4.2.4 壮芽培养 |
4.2.5 组培芽生根和移栽 |
4.3 结果 |
4.3.1 不同消毒处理对油茶去叶片接种外植体消毒的影响 |
4.3.2 接种方式对油茶腋芽和顶芽的芽诱导率的影响 |
4.3.3 细胞分裂素对油茶腋芽和顶芽的芽诱导率的影响 |
4.3.4 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无菌定芽增殖的影响 |
4.3.5 油茶组培增殖芽的壮芽培养 |
4.3.6 油茶组培芽生根和移栽 |
4.4 讨论 |
4.4.1 油茶外植体消毒 |
4.4.2 接种方式对芽启动诱导的影响 |
4.4.3 细胞分裂素对芽诱导率的影响 |
4.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的增殖的影响 |
4.4.5 油茶组培芽的壮芽 |
5 以良种组培芽为接穗的芽苗砧嫁接苗的繁殖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一芽一叶接穗处理 |
5.2.2 组培芽接穗处理 |
5.2.3 砧木制备 |
5.2.4 嵌穗和绑扎 |
5.2.5 芽苗砧嫁接苗的栽植 |
5.2.6 调查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5.3.2 不同类型油茶芽苗砧嫁接接穗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5.3.3 不同类型接穗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第72d苗木长势 |
5.3.4 不同类型接穗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第92d的苗木长势 |
5.3.5 不同类型接穗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第252d的苗木长势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述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
1.2.3 大戟科木本油料树种扦插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扦插及管理 |
2.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2 千年桐扦插生根过程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 |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生理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3 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扦插及管理 |
3.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的影响 |
3.3.2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根系性状的影响 |
3.3.3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生理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千年桐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无菌苗的获取 |
4.2.2 茎段消毒试验 |
4.2.3 不定芽诱导 |
4.2.4 继代增殖 |
4.2.5 生根培养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消毒对种胚和无菌苗的影响 |
4.3.2 不同外植体消毒处理 |
4.3.3 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3.4 激素组合对千年桐继代增殖的影响 |
4.3.5 培养基对千年桐组培生根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园林树木良种选育的研究 |
1.2 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研究 |
1.3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 |
1.3.1 组织培养对良种选育的意义 |
1.3.2 林木组织培养主要方式 |
1.3.3 影响林木组织培养的因素 |
1.4 南京椴概述 |
1.4.1 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 |
1.4.2 生态习性及资源分布 |
1.4.3 南京椴的园林价值 |
1.4.4 南京椴的生态学价值 |
1.4.5 南京椴的经济价值 |
1.4.6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3.1 南京椴优良单株选择 |
2.3.2 优良单株的组培繁殖 |
2.4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优株选择研究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选优标准 |
3.1.3 选优方法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外植体的消毒 |
3.2.4 最适培养基的筛选 |
3.2.5 最适培养基pH值的筛选 |
3.2.6 南京椴优良单株的启动培养 |
3.2.7 南京椴的继代增殖培养 |
3.2.8 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 |
3.2.9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南京椴优株选择 |
4.1.1 初选 |
4.1.2 复选 |
4.1.3 决选 |
4.2 南京椴的组织培养 |
4.2.1 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污染率及存活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取样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及存活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基对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4.2.4 培养基不同pH值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4.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6 南京椴的继代增殖培养 |
4.2.7 不同外源激素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4.2.8 南京椴幼苗的驯化移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5.2.1 南京椴优良单株特点 |
5.2.2 南京椴组织培养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4)锥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1 绪论 |
1.1 锥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锥栗的生物学特性 |
1.1.2 国内外锥栗栽培现状 |
1.1.3 锥栗生产加工方面的研究 |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2.1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 |
1.2.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1.3 栗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 |
1.4 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种胚、子叶块组织培养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消毒方法的筛选 |
2.2.2 抗褐化方法的筛选 |
2.2.3 种胚和子叶组织培养 |
2.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消毒方法对消毒和褐化的影响 |
2.3.2 不同抗褐化剂对种胚抗褐化效果的影响 |
2.3.3 不同培养基对种胚成苗的影响 |
2.3.4 不同培养基对子叶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5 不同培养基对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种胚的灭菌和抗褐化 |
2.4.2 植物激素对种胚成苗和子叶培养的影响 |
2.4.3 植物激素对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图版Ⅰ |
3 茎段组织培养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消毒方法的筛选 |
3.2.2 抗褐化方法的筛选 |
3.2.3 锥栗茎段腋芽诱导研究 |
3.2.4 锥栗腋芽增殖培养研究 |
3.2.5 锥栗芽苗壮苗伸长培养研究 |
3.2.6 锥栗芽苗生根培养研究 |
3.2.7 锥栗组培苗炼苗移栽 |
3.2.8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消毒方法对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抗褐化试剂对锥栗抗褐化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茎段腋芽诱导的影响 |
3.3.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
3.3.5 不同培养基对丛生芽壮苗伸长培养的影响 |
3.3.6 不同培养基对芽苗生根诱导的影响 |
3.3.7 锥栗苗的炼苗和移栽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茎段的灭菌与抗褐化 |
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 |
3.4.3 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 |
图版Ⅱ |
4 叶片组织培养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叶片消毒方法的筛选 |
4.1.3 叶片抗褐化方法的筛选 |
4.1.4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5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消毒方法的筛选 |
4.2.2 叶片抗褐化方法的筛选 |
4.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影响 |
4.3 讨论 |
4.3.1 叶片的消毒与抗褐化 |
4.3.2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 |
图版Ⅲ |
5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
1.1.1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 |
1.2 楸树概况 |
1.2.1 楸树历史 |
1.2.2 楸树形态学特征 |
1.2.3 楸树生态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 |
1.2.4 楸树的良种选育 |
1.3 楸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杂交及播种育苗 |
1.3.2 埋根育苗 |
1.3.3 嫁接育苗 |
1.3.4 扦插育苗 |
1.3.5 组织培养 |
1.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材料处理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试验试剂 |
2.5 试验方法 |
2.5.1 培养基的配置及培养条件 |
2.5.2 无菌苗的获取 |
2.5.3 外植体的初代培养 |
2.5.4 继代增殖培养 |
2.5.5 生根培养 |
2.5.6 炼苗移栽 |
2.5.7 数据处理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最佳灭菌方式以及外植体的选择 |
3.2 外植体的初代培养 |
3.2.1 不同培养基、激素种类对组培苗初代培养的影响 |
3.2.2 活性炭对外植体初代培养的影响 |
3.3 继代增殖培养 |
3.3.1 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
3.3.2 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对增殖芽长的影响 |
3.4 生根培养 |
3.5 炼苗移栽 |
4.讨论 |
4.1 外植体的取材与消毒 |
4.2 组织培养中的褐化和玻璃化现象 |
4.3 培养基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4.5 组织培养过程中叶片的黄化现象 |
5.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1.1 筛选出最佳外植体 |
5.1.2 建立了无菌体系 |
5.1.3 优化了楸树增殖与生根配方 |
5.1.4 炼苗移栽技术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杉木优良无性系微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概念 |
1.2.2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
1.2.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1.2.4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 |
1.3 杉木的研究概况 |
1.3.1 杉木的生物学特性 |
1.3.2 杉木的繁殖方法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的采集与保存 |
2.1.2 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杉木枝条表面杀菌及无菌体系构建 |
2.2.2 杉木茎段启动培养激素浓度组合的筛选 |
2.2.3 杉木不定芽增殖培养条件筛选 |
2.2.4 杉木不定芽生根培养激素浓度组合的筛选 |
2.3 数据的收集 |
2.3.1 外植体表面杀菌效果 |
2.3.2 启动培养效果 |
2.3.3 增殖培养效果 |
2.3.4 生根培养效果 |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枝条表面杀菌及无菌体系构建 |
3.1.1 流水冲洗时间的影响 |
3.1.2 升汞消毒时间和外植体(处理)类型的影响 |
3.2 杉木茎段启动培养激素浓度组合的筛选 |
3.3 不定芽增殖培养条件筛选 |
3.3.1 蔗糖浓度的筛选 |
3.3.2 激素组合以及不定芽长度的筛选 |
3.4 杉木不定芽生根培养激素浓度组合的筛选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杉木枝条表面杀菌及无菌体系的构建 |
4.2.2 组织培养的各阶段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两种大花组铁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 |
1.1.4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1.1.5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 |
1.2 国内外铁线莲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的调查 |
1.2.2 系统分类学研究 |
1.2.3 园林应用 |
1.2.4 繁殖技术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思路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用具 |
2.1.3 试剂及配制 |
2.1.4 培养基及激素母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外植体消毒 |
2.2.2 ‘里昂城’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分化 |
2.2.3 芽诱导和增殖 |
2.2.4 壮苗培养 |
2.2.5 生根培养 |
2.2.6 驯化和移栽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1 外植体消毒 |
2.3.2 ‘里昂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 |
2.3.3 芽诱导和增殖 |
2.3.4 组培苗生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外植体的消毒 |
3.1.1 一次和二次灭菌法效果差异 |
3.1.2 二次灭菌对‘里昂城’不同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差异 |
3.1.3 二次灭菌对‘狂想曲’带芽茎段灭菌效果的差异 |
3.2 ‘里昂城’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分化 |
3.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3.2.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3.2.3 愈伤组织增殖状况的评价 |
3.2.4 外源Vc和 Ac对愈伤组织褐化效果的对比 |
3.2.5 愈伤组织生长的光暗条件 |
3.2.6 愈伤组织的分化 |
3.3 芽诱导和增殖 |
3.3.1 不同培养基对带芽茎段腋芽诱导的影响 |
3.3.2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3.4 壮苗培养 |
3.5 生根培养 |
3.5.1 筛选生根的最佳基本培养基 |
3.5.2 不同激素组合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
3.6 移栽和驯化情况 |
3.6.1 基质组合对生根苗移栽驯化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消毒方式、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
4.2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3 抗坏血酸和活性炭对褐变的影响 |
4.4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4.5 植物激素对芽增殖的影响 |
4.6 植物激素对根诱导的影响 |
4.7 基质组合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3种不同花色大花月季的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3 方法 |
1.3.1 腋芽诱导 |
1.3.2 增殖培养 |
1.3.3 生根培养 |
1.3.4炼苗移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腋芽诱导 |
2.2 继代增殖 |
2.3 生根培养 |
2.4 炼苗移栽 |
3 结论与讨论 |
(9)‘光叶蔷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月季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
2.2 月季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
2.2.1 月季器官发生途径 |
2.2.1.1 器官直接发生途径 |
2.2.1.2 器官间接发生途径 |
2.2.2 月季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2.3 植物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
2.4 蔷薇属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光叶蔷薇’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外植体灭菌与启动培养 |
1.3 继代增殖培养 |
1.4 生根、炼苗移栽 |
1.5 培养条件及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光叶蔷薇’增殖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NAA或IBA对‘光叶蔷薇’生根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光叶蔷薇’再生途径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技术路线 |
1.3 试验方法 |
1.3.1 ‘光叶蔷薇’叶片直接再生途径 |
1.3.1.1 暗培养天数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3.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3.1.3 叶片幼嫩程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3.2 ‘光叶蔷薇’器官间接再生途径 |
1.3.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1.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1.3.2.3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 |
1.3.2.4 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3.3 ‘光叶蔷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1.3.3.1 直接途径诱导体细胞胚 |
1.3.3.2 间接途径诱导体细胞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叶蔷薇’叶片直接再生途径 |
2.1.1 暗培养天数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1.3 叶片幼嫩程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2 ‘光叶蔷薇’的器官间接再生途径 |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2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 |
2.2.3 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 ‘光叶蔷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2.3.1 直接途径诱导体细胞胚 |
2.3.2 间接途径诱导体细胞胚 |
2.3.2.1 NAA和不同细胞分裂素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 |
2.3.2.2 TDZ、NAA和GA_3不同浓度组合诱导结果 |
2.3.2.3 ZT和NAA不同浓度组合诱导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细胞学初步研究 |
1 主要内容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石蜡切片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切片制作 |
2.2 透射电镜制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样品制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的发生 |
3.1.1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发生的形态特征观察 |
3.1.2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发生显微观察 |
3.2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增殖过程 |
3.2.1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增殖过程形态特征观察 |
3.2.2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增殖过程显微观察 |
3.2.3 ‘光叶蔷薇’可增殖愈伤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3.3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分化过程 |
3.3.1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分化过程形态特征观察 |
3.3.2 ‘光叶蔷薇’愈伤组织分化过程显微观察 |
4 小结及讨论 |
第五章 ‘光叶蔷薇’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基与农杆菌 |
1.2.1 植物培养基 |
1.2.2 农杆菌培养基 |
1.2.3 农杆菌菌株与质粒 |
1.3 试验方法 |
1.3.1 小叶外植体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
1.3.2 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
1.3.3 工程菌液的制备 |
1.3.4 侵染、共培养 |
1.3.5 脱菌、选择培养 |
1.3.6 正交试验设计‘光叶蔷薇’遗传转化因素 |
1.3.7 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
2.2 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
2.3 外植体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4 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
2.4.1 极差分析法 |
2.4.2 SAS方差分析 |
2.4.3 菌液浓度(OD_(600))对遗传转化结果的影响 |
2.4.4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结果的影响 |
2.4.5 乙酰丁香酮浓度对遗传转化结果的影响 |
2.4.6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结果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 |
1.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杉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杉木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 |
1.3.2 诱导技术对杉木组织培养的影响 |
1.3.3 对杉木组织培养增殖技术 |
1.3.4 杉木组织培养生根培养技术 |
1.3.5 杉木组织培养瓶苗移栽技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外植体预处理及消毒 |
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外植体的消毒 |
2.3.2 诱导培养 |
2.3.3 增殖培养 |
2.3.4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
2.3.5 生根培养培养基的筛选 |
2.3.6 移栽基质的筛选试验设计 |
2.3.7 杉木组培生产成本的降低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杉木无性系外植体消毒方案的筛选研究 |
3.1.1 不同季节对不同杉木无性系茎尖消毒效果的影响 |
3.1.2 不同季节对不同杉木无性系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 |
3.2 不同杉木无性系诱导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
3.2.1 激素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3.2.2 MS 培养基大量元素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3.2.3 蔗糖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
3.3 不同杉木无性系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
3.3.1 激素对不同杉木无性系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3.3.2 MS 培养基大量元素对不同杉木无性系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3.3.3 蔗糖对不同杉木无性系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3.3.4 基本培养基对杉木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3.4 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
3.4.1 NAA 浓度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4.2 2,4-D 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5 不同杉木无性系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
3.5.1 基本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5.2 NAA 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5.3 IBA 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6 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移栽技术体系的建立研究 |
3.6.1 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
3.6.2 生物菌剂浸泡时间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3.7 不同杉木无性系组织培养成本的降低研究 |
4 讨论 |
4.1 外植体消毒对杉木组织培养的影响 |
4.2 不同杉木无性系间诱导及增殖差异性分析 |
4.3 降低组培成本措施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A |
致谢 |
四、诱导月季多芽苗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白花油茶离体快速繁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 侯辛辛. 海南大学, 2020(02)
- [2]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D]. 周幼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南京椴优株选择及组培育苗技术研究[D]. 郭媛.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锥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 孙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鲁楸1号’楸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D]. 姜何.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杉木优良无性系微繁技术研究[D]. 肖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5)
- [7]两种大花组铁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D]. 魏淑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3种不同花色大花月季的组织培养研究[J]. 俞燕芳,管帮富,彭火辉,彭华,彭玉辅,陈华玲,毛平生.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0)
- [9]‘光叶蔷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D]. 吕经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10]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D]. 张玫瑰.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