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红,朱玉,梁俊丽,伍耀敏[1](2022)在《原发性中晚期肝癌肝动脉介入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CT和MRI检查时的护理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和分子靶向药物在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治疗后,CT和MRI检查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0例患者入院后均开展索拉非尼以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并在持续治疗三个月后分别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以及MRI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分析DSA、CT以及CT联合MRI复查结果;对比CT与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DSA、CT以及CT联合MRI检查总有效率分别是80.00%、68.00%、78.00%。CT检查在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方面均低于CT联合MRI检查,但两组对比无差异(P> 0.05)。总满意度是96.00%。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效果评估时开展CT联合MRI检查,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后残留以及复发病灶能够有效检出。
李葆华,徐会利,李美芳[2](2021)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知识[(25.37±4.20)分]、态度[(34.97±5.12)分]和行为[(32.09±4.53)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7.84±2.38)分、(25.84±3.29)分和(24.37±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3、11.717、10.376,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11.09±2.34)分]、感觉[(16.54±3.24)分]、情绪[(10.45±2.76)分]和行为评分[(18.02±3.25)分]均高于对照组[(16.73±2.89)分、(24.86±3.91)分、(19.89±3.06)分和(24.73±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46、12.797、17.892、10.339,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40.92±3.36)分]和SAS评分[(37.86±4.05)分]均低于对照组[(47.29±3.86)分和(45.20±3.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22、10.85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70.12±3.76)分]高于对照组[(59.54±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4,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
张杰[3](2019)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80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疾病症状评分明显更低(P<0.05),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王秀蓓[4](2019)在《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规律,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并探讨该方案对肝癌患者症状、功能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为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及规律:在96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个时间点,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分析其发生规律。2.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及规律,结合文献,初步构建肝癌介入护理方案。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3.评价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140名肝癌患者。依据患者所在院区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探讨该方案对患者症状、身体功能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全部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1.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主要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疲乏、焦虑、失眠、便秘。各症状的发生率为(2.1%~27.1%),发生率前3位的是疼痛、疲乏、焦虑。各症状严重度评分为(2.20~4.40)分,严重度前3位的是疼痛、失眠、恶心。各症状持续时间为(2.00~4.08)小时,持续时间前3位的是疲乏、恶心、发热。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行走、进食、床上翻身、睡眠。受影响的各日常活动发生率为(12.5%~44.8%),其中进食和睡眠受影响较多,受影响的各日常活动严重度评分为(2.00~2.85)分,其中行走和睡眠受影响较严重。2.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小组讨论,分别从评估、预防、护理三方面对8个症状展开管理,构建了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共包含102条护理措施。3.将构建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干预组患者疼痛、恶心、焦虑、疲乏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发热、呕吐、失眠、便秘的发生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变化不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数目多,各症状发生率及严重度随时间变化明显,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属中度。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条理清晰,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疲乏、恶心、焦虑等症状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理念,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何金余[5](2019)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介入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改善,干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介入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介入前减少(P <0.05);观察组介入后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介入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较介入前增加(P <0.05);观察组介入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总满意率(97.56%)高于对照组(78.05%)(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9.76%)低于对照组(34.15%)(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冯小涛,焦雨薇,李琰,胡林玉,尹伟涛,张万星[6](2018)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化、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2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试验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但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干预前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心理功能、生存质量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学梅[7](2016)在《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8月选择我院进行性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在介入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整体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d。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的疼痛、消化道症状、发热、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7%和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曹丽花[8](2013)在《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9%(36/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36%(45/56);观察组1年生存率76.79%(43/56),对照组1年生存率51.79%(29/56);观察组出院满意度94.64%(53/56),对照组出院满意度80.36%(4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手术后实施整体护理能显着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黄红[9](2012)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时间。结果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67%,对照组为80%,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15个月生存率实验组为81%,对照组为53%,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全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于嘉翔[10](2020)在《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2.分析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宁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病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信息共280例,经核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最后纳入270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外文献及问卷资料,问卷经国内研究人员翻译、汉化及信效度检验,信效度良好。问卷包括肝癌住院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ystem,ES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及安宁疗护结局量表(Palliative Care Outcome Scale,POS)。最终将270份调查问卷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对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更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人群。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经核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共纳入270份试卷,有效率为96.4%。其中男性193例,女性77例,年龄65.3±13.2(岁),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中,男性193人,占71.5%,女性77人,占28.5%。有宗教信仰人数为16人,占比6%,无宗教信仰人数为254人,占比94%,有宗教信仰患者在调查中人数较少。年龄小于60岁人数为97人,占比35.9%,年龄≥60岁人数为173人,占比64.1%。有腹水的患者共134人,占比49.6%。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浓度为(71.98±16.23)μ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浓度为(59.11±12.83)μg/L,甲胎蛋白(AFP)血清浓度为(509.42±61.83)μg/L,疼痛评分(NRS数字评分法)为(3.76±1.54)分。(2)在研究对象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中,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在生理职能(56.58±15.84)分、总体健康(42.57±16.53)分、精力(39.81±19.59)分及情绪问题(53.92±21.64)分这四个维度评分情况最差,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身体机能(64.27±18.32)分。(3)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ystem,ESAS)中,根据评分结果与患者ESAS量表得分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在疼痛得分4(1,6)、抑郁得分6(4,7)、焦虑得分5(3,7)和瞌睡得分6(3,8)维度最差,在气急得分2(1,3)、瘙痒得分2(1,4)及食欲得分3(1,4)方面的症状表现相对轻微。(4)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决定系数R2=0.527,患者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经济水平(家庭月收入)、肝硬化和AFP水平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较显着的影响(P<0.05)(5)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照护质量现状:POS总分(22.57±7.43)分,心理与生活质量维度(19.28±5.36)分,照护质量维度(3.48±1.85)分。(6)针对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安宁照护需求的差异比较,患者的安宁疗护照护结局量表评分主要在婚姻状况(t=0.738,P=0.008)、宗教信仰(t=2.052,P=0.044)、医疗费用来源(F=3.909,P=0.016)、AFP指标(t=1.632,P=0.034)、经济水平(F=3.939,P=0.027)、肝硬化患病(t=1.951,P=0.039)、HBV患病(t=2.931,P=0.045)、腹水(t=1.247,P=0.029)及疼痛程度(t=2.789,P=0.04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7)在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R2=0.612,模型纳入的5个自变量(是否有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有无腹水及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肝硬化诊断为阳性、AFP水平、经济水平因素、腹水及疼痛评分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有较显着的影响(P<0.05)。结论:1.根据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及情绪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且患者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家庭月收入)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显着的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护理时更需要有针对性。2.影响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抑郁、焦虑及瞌睡,是需要临床重点关注的症状,其他症状表现相对轻微。3.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对于安宁疗护的需求较大,本研究在患者众多指标中,筛选出最相关的五个指标——是否有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有无腹水及疼痛评分,会影响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且患有肝硬化、AFP水平高、有腹水及疼痛评分高的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更高,经济水平更高的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较低。
二、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中晚期肝癌肝动脉介入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CT和MRI检查时的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护理措施 |
1.4 观察项目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分析DSA、CT以及CT联合MRI复查结果 |
2.2 对比CT与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效能 |
2.3 分析患者满意度情况 |
3 讨论 |
(3)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
3 讨论 |
3.1 肝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主要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
3.2 随着现代健康观念的转变, 人们对健康及医疗需求也发生变化 |
(4)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肝癌及介入治疗的现状 |
2.肝癌介入护理的研究进展 |
3.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 |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部分 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症状的发生情况 |
第二部分 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 |
1.方案初步构建 |
1.1 文献回顾 |
1.2 专家问卷初步形成 |
2.专家小组讨论 |
2.1 对象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应用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算与分组 |
2.研究方法 |
2.1 干预内容 |
2.2 评价指标及研究工具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分析 |
2.5 伦理考量 |
2.6 质量控制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患者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 |
3.3 患者功能状态的比较 |
3.4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
3.5 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的比较 |
4.讨论 |
4.1 患者一般资料 |
4.2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的发生 |
4.3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 |
4.4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4.5 本护理方案未能减少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 |
5.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1.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 |
1.1 EORCT QOL量表 |
1.2 FACT-Hep量表 |
1.3 QOL-LC量表 |
2.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 |
2.1 总体生活质量 |
2.2 生活质量各领域 |
3.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疾病因素 |
3.3 心理因素 |
3.4 治疗因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肝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四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量表 |
附录五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专家问卷 |
附录六 症状记录表 |
附录七 KPS功能状态评分表 |
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5)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介入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介入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3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 |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6)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对照组护理 |
1.3 试验组护理 |
1.3.1 心理干预 |
1.3.2 疼痛干预 |
1.3.3 饮食指导 |
1.3.4睡眠护理 |
1.3.5 专科护理 |
1.4 随访 |
1.4.1 心理状态评估 |
1.4.2 生存质量评估 |
1.4.3 疼痛缓解程度评估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护理干预前后2组SAS、SDS比较 |
2.2 2组护理干预前后QOL-LC评分比较 |
2.3 2组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8)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术后护理 |
1.3.1 观察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
1.3.2 腹痛护理 |
1.3.3 恶心呕吐的护理 |
1.3.4 肝肾损害护理 |
1.3.5 心理护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并发症的发生率 |
2.2 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 |
2.3 出院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9)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护理方法 |
1.3.1 术前护理 |
1.3.1.1 心理护理 |
1.3.1.2 术前准备 |
1.3.2 术中护理 |
1.3.3 术后护理 |
1.3.3.1 一般护理 |
1.3.3.2 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
1.3.3.3 胃肠道反应护理 |
1.3.3.4 饮食护理 |
1.3.3.5 穿刺部位的护理 |
1.4 效果评价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10)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1.1 肝癌流行病学现状 |
1.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1.3 安宁疗护发展现状 |
1.4 对晚期肝癌患者应用安宁疗护的目的及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问卷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2.6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晚期肝癌患者一般资料 |
3.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3.3 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评估 |
3.4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质量现状 |
3.5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5.2 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6 晚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现状 |
3.7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讨论 |
4.1 晚期肝癌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特征分析 |
4.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4.3 晚期肝癌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分析 |
4.4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 |
4.5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6 晚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分析 |
4.7 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8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安宁疗护需求的讨论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安宁疗护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中晚期肝癌肝动脉介入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CT和MRI检查时的护理干预[J]. 杨春红,朱玉,梁俊丽,伍耀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01)
- [2]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李葆华,徐会利,李美芳.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3)
- [3]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张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7)
- [4]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D]. 王秀蓓. 苏州大学, 2019(08)
- [5]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何金余.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01)
- [6]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冯小涛,焦雨薇,李琰,胡林玉,尹伟涛,张万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03)
- [7]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分析[J]. 陈学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6)
- [8]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J]. 曹丽花. 当代医学, 2013(34)
- [9]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黄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2)
- [10]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D]. 于嘉翔.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原发性肝癌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肝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