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悦[1](2020)在《蜡质裸脚菇胞外漆酶纯化、介体系统、纳米固定化及染料脱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漆酶(Laccase EC 1.10.3.2)是一类隶属于铜蓝氧化酶家族的多酚氧化酶,通常以分子氧为受体催化底物进行单电子氧化,是一种高效的绿色催化剂。通过与一些小分子介体物质构成漆酶介体系统(LMS),可进一步拓宽漆酶作用范围。通过纳米固定化技术,可提高漆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环境污染物及木质素降解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裸脚菇属(Gymnopus)真菌是小皮伞科的重要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分解者作用,其种类繁多、系统发育关系复杂,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在系统分类方面,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采集并分离自云南楚雄的裸脚菇子实体为材料,开展分离鉴定、菌丝最适培养条件、胞外木质素降解酶活性、Cu2+诱导产漆酶活性、胞外漆酶分离纯化、漆酶介体系统、纳米二氧化硅固定化漆酶制备,以及对染料脱色应用等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形态学和转录间隔区(ITS)鉴定确定YAASM5159菌株为蜡质裸脚菇(Gymnopus luxurians)。采用单因子实验确定该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条件包括:碳源为淀粉,氮源为酵母浸粉、胰蛋白胨、牛肉膏,C/N比范围50-60/1,生长因子VB1,温度范围26-28℃,pH 6.5。添加0.25 mmol/LCu2+的PD培养基、10%(V/V)接种量、28℃、150 rpm震荡培养7 d,漆酶活性达到18.73 U/mL,是同时刻空白对照组的3.17倍。2、以液体发酵粗酶液,采用三步离子交换层析和一步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化胞外漆酶(GLL),回收率为42.04%,纯化倍数为41.22倍,比活性为306.73 U/mg。结合FPLC和SDS-PAGE,确定GLL是分子量为64 kDa的单亚基蛋白。采用Edman降解法获得N-末端部分序列AIGPVTDLHI,与香菇、珊瑚状猴头菌、革耳等漆酶蛋白相似性为100%。以ABTS为底物的条件下,GLL的最适反应温度范围为55-65℃,最适pH值为2.2。1.25-10 mM的K+、Na+和Mg2+能够显着提高漆酶活性,而Cu2+、Mn2+、Ca2+、Cd2+、Co2+和EDTA对漆酶具有抑制作用,在37℃、pH 2.2、以ABTS为底物的条件下,漆酶的Km和Vmax 分别为 539.07 μmmol/L 和 3.12 μmol/min。3、利用7种常见小分子介体和GLL(0.45 U/mL),筛选对14种染料最佳的漆酶介体系统(LMS)。结果表明,GLL最适介体为乙酰丁香酮(AS)和丁香醛(SA),在25℃、pH 4.0、介体浓度为0.1mmol/L的条件下,2种LMS对考马斯亮蓝、孔雀石绿、活性黑和曲利苯蓝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进一步确定2种LMS染料脱色的最适反应条件为:最适温度为25-60℃,pH为4.0,介体浓度为0.1 mmol/L,反应4 h后,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达到 50-90%。4、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以磁力搅拌油浴加热法,对商品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氨基修饰,获得SiO2-H纳米粒子,进一步以SiO2-H纳米粒子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目标漆酶(0.03 U/mL)进行固定化,制备纳米固定化漆酶SiO2-H-GLL。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GLL通过氨基与载体结合。进一步优化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1%、交联时间为40 min、GLL添加量为0.04U/mL、固定化时间为2 h,此时固定化效率为91.81%。以愈创木酚为底物,SiO2-H-GLL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2.2,温度稳定性显着提高,并对孔雀石绿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及重复使用率,4 h时脱色率最高可达到91.18%,重复4次时脱色率依然维持在90%左右,重复8次时脱色率为40%左右。本研究首次获得了纯化的裸脚菇属真菌漆酶蛋白GLL,成功制备纳米SiO2固定化漆酶SiO2-H-GLL,建立漆酶介体系统,对孔雀石绿等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在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张晶晶[2](2019)在《利用白腐真菌进行漆酶生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漆酶以其独特的底物适应性和氧化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本研究对产生漆酶的菌株进行理性改造,获得催化活性明显改良的突变酶,为其在环保、生物检测、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产漆酶菌株筛选及突变菌株选育从环境中选取可能存在漆酶产生菌的土壤及水样,样本分别采自安徽宣城木瓜园、北京门头沟妙峰山、山东省马耳山三处富含腐烂枝叶的土壤及染料工厂排水渠的水样。以漆酶产量最高的野生真菌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作为起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获得14组突变菌株:较起始菌株,UV诱变获得的FG-18-2-1菌株的酶活为3.96 U/m L,提高了2.22倍;ARTP(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诱变获得的FG-18-4-1菌株的酶活为6.48 U/m L,提高了4.30倍。遗传稳定性实验显示:经5次传代培养后,与起始菌株相比,FG-18-2-1的酶活下降57.79%,FG-18-4-1的酶活下降21.70%;FG-18-4-1,FG-18-2-1遗传稳定性分别为78.30%和42.21%。经菌种鉴定,确定产量最高的真菌菌株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突变菌株FG-18-4-1。2、白腐真菌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将紫外诱变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后分别获得的FG-18-2-1和FG-18-4-1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的相关研究。连续纯化后,以ABTS为底物,测得FG-18漆酶的比活力为165.50 U/mg比活力比纯化前提高30.62倍,活力回收率为18.10%;FG-18-2-1漆酶的比活力为203.5 U/mg,比纯化前提高23.71倍,活力回收率率为14.69%;FG-18-4-1漆酶的比活力为462.20 U/mg,比纯化前提高40.45倍,活力回收率为12.05%。3、白腐真菌产漆酶培养条件的优化对突变菌株FG-18-4-1漆酶的温度、p H适应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漆酶最适温度为40℃;出发菌漆酶在25-60℃保持一定活性,温度适应性表现良好,55℃温育10分钟已经几乎完全失活。而突变菌株漆酶在55℃温育10分钟酶活降低至54%,60分钟后酶活仍保持20%左右。突变菌漆酶温度稳定性表现较好。突变菌株FG-18-4-1漆酶最适p H为4.4,起始菌株漆酶最适p H为4;p H为5时,FG-18-4-1和起始菌株漆酶酶活分别保持97.11%和69.95%,p H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单因素发酵优化实验用摇瓶和5 L发酵罐进行,试验确定条件为碳源浓度为10.00 g/L,氮源添加浓度为22.00 g/L。(1)碳源单因素实验组中葡萄糖为对照组,实验组中蔗糖组的漆酶酶活最高,在发酵第8天达到8.37 U/m L,为对照组的2.40倍,且达到最高酶活的发酵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天,选定蔗糖为突变菌株FG-18-4-1漆酶发酵的最佳碳源。(2)氮源单因素实验中酒石酸铵为对照组,实验组中富含有机氮的酵母膏组漆酶酶活最高,在发酵第9天达到8.18 U/m L,为对照组的2.34倍;硫酸铵组的漆酶酶活次之,在发酵第9天达到6.28 U/m L,为对照组的1.80倍。考虑实际生产及应用成本,选择硫酸铵作为最佳氮源。(3)诱导剂选用低成本的硫酸铜,漆酶的酶活随铜离子添加量的增多而提高,添加2 m M硫酸铜的发酵组最高酶活达到8.67 U/m L,为未添加组的2.48倍。突变菌株FG-18-4-1发酵产漆酶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诱导剂铜离子的最佳添加量为2 m M。通过响应曲面法对漆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模型P值小于0.0001表现为极显着最终得到的最佳漆酶发酵工艺条件:蔗糖添加量为10.09 g/L,硫酸铵添加量为21.74 g/L,硫酸铜添加量为1.32 m M;漆酶的总产量预测值为15.96 U/m L,而实际总产量为15.90U/m L,较发酵条件优化前酶活提高4.56倍。
王倩[3](2018)在《漆酶产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染料脱色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漆酶(laccase EC 1.10.3.2)又名酚酶,多铜氧化酶,在植物、真菌以及昆虫的组织器官中均有发现,在部分细菌及高等动物中也可产生漆酶或漆酶类似物。漆酶对于各种不同结构的天然及合成化学物质,都具有的强大降解能力,同时反应的副产物只有水,也被称为“绿色酶类”。目前所有产漆酶的生物体中,真菌被认为分泌效率最高,且催化效率最好。漆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目前漆酶产量低,价格昂贵。另外不同来源的漆酶其酶学特性及催化能力均有不同,对不同降解底物的催化特异性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一方面提高漆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同时寻找和开发新的漆酶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一种简单的真菌分离方法,从枯败的植物材料中直接分离,获得一株漆酶产生菌。经ITS测序分析和形态观察,该菌与云芝属(Trametes)物种高度相似,将其命名为Trametes sp.MA-X01。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铜离子和芳香族化合物可以诱导该菌漆酶合成,铜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剂量依赖性,在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2.5mM的铜离子获得最大漆酶活性2138.9±340.2U/L,约为对照组最大漆酶活性的7倍;不同芳香族化合物的诱导作用不同,添加香兰素或香草酸,发酵液中最大漆酶活性分别达981.6±77.2U/L和1007.9±59.5U/L,分别为对照组最大漆酶活性的3.4和3.5倍。对Trametes sp.MA-X0 1产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液体培养条件下Trametes sp.MA-X01所产漆酶的分子量约为62kDa。该酶属于高温反应酶,最适反应温度60℃,在pH 3.0-4.5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酶活性。Mg2+、Mn2+、Zn2+、Cu2+可以促进酶反应;β-巯基乙醇、L-半胱氨酸、二硫苏糖醇(DTT)对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不添加反应介体的条件下,Trametessp.MA-X01产漆酶对不同种类的染料均有较好的降解能力,但降解能力差异较大。偶氮类染料中对伊文思蓝的降解作用较强,48h降解率超过80%,对台盼蓝、橙黄等的降解率均超过50%,但对二甲基黄的降解率只有5%。在杂环类染料中虎红钠盐和偶氮胭脂红B在48h的降解率超过50%,番红花红T、荧光素等染料48h降解率超过40%。在三苯甲烷类染料中,对孔雀石绿48h的降解率超过85%,甲基绿和亮绿SF的降解率在75%左右。该酶对普鲁士蓝的48h降解率在40%左右,说明(CN-)也可以作为该酶的催化底物。选择3种类型6种染料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偶氮类染料伊文思蓝、酸性铬蓝K,杂环类染料酸性红94、碱性红2,三苯甲烷类染料亮绿SF、孔雀石绿,初步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加入介体ABTS可以提高脱色效率;反应温度40℃时的脱色效果最好。在反应的前3h具有较高的脱色速率,但该酶对不同染料的降解能力不同,整体的脱色效果为三苯甲烷类>偶氮类>杂环类。提高给酶量对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和亮绿SF)的脱色效果影响较小,给酶量由1U提高到5U,脱色率提高10%,对于两种杂环类染料(酸性红94和碱性红2),给酶量由1U提高到5U,染料脱色率分别提高51%和40%。对于脱色率较高的几种染料,伊文思蓝、孔雀石绿、亮绿SF,染料浓度对于脱色率几乎没有影响,而对于脱色率较低的几种染料,随着反应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脱色率逐渐降低。
朱晓兰[4](2016)在《酶法处理马尾松TMP对纸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TMP(Thermomechanicalpulp,热磨机械浆)树脂成分是包含脂肪酸、树脂酸、固醇酯、三酰甘油酯等在内的复杂混合物。在制浆造纸过程中,这些物质常常会形成树脂障碍,导致纸机停机等严重危害。探究新型酶制剂在纸浆树脂去除及纤维改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尾松TMP为原料,分别采用Panusconchatus(贝壳状革耳菌)XS117漆酶-HBT(1-羟基苯并三唑)酶法处理工艺以及过水解酶原位制备过氧乙酸处理工艺对纸浆进行处理;用索式提取法提取纸浆中的树脂;再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酶液处理前后纸浆中树脂含量的变化。测定并比较了酶液处理前后纸浆卡伯值及白度的变化;同时对纸浆进行ATR-FTIR(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漆酶-HBT和过水解酶均能使树脂的各种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经漆酶-HBT处理后,马尾松TMP中的十六烷酸、脱氢松香酸、胆固醇、豆甾醇、胆固醇油酸酯和甘油三十七烷酸酯均未检测出,十八烷酸去除率为8.62%;经过水解酶处理后,马尾松TMP中的豆甾醇、胆固醇油酸酯和甘油三十七烷酸酯均未检测出,十六烷酸去除率高达62.19%,十八烷酸、十四烷酸、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 50.07%,49.13%和 45.64%。2、经漆酶-HBT处理后,马尾松TMP卡伯值降低了 11.05%,白度提高了 7.62%ISO;经过水解酶处理后,纸浆卡伯值降低了 10.46%,白度提高了 10.68%ISO。ATR-FTIR分析表明:纸浆纤维经漆酶-HBT处理后,吸收峰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纸浆纤维经漆酶酶液处理后,纤维化学组成无显着变化:纸浆纤维经过水解酶处理后,氢键低缔合的O-H伸展振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侧链上的C=O伸展振动产生的吸收峰有所减弱,说明过水解酶处理能部分氧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侧链上的C=O;SEM分析表明:未经酶液处理的马尾松TMP,木素覆盖在纤维表面,无法看到纤维表面清晰的纹孔结构,表面形态清晰光滑,纤维挺硬不易形成交织的网状结构;酶处理后纤维表面粗糙,分丝程度较高,且由于酶处理使得纤维表面木素脱除,部分纤维素被剥离开,纤维表面凹凸不平,从而可提高纤维的交织能力。
石亚攀[5](2016)在《偏肿革裥菌木质素降解酶的诱导及漆酶酶学性质研究》文中提出为大幅度提高白腐菌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的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本文对L.gibbosa的漆酶和Mnp活性分别进行了诱导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检测其酶学性质。考虑到漆酶的实践应用,本实验对L.gibbosa的漆酶进行了固定化与脱色研究。最后对L.gibbosa中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转录因子ace1基因进行克隆了与分析。诱导研究表明在白腐菌L.gibbosa产漆酶和Mnp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诱导剂能大大提高酶的产量。当添加1.5%的麦麸(生物诱导剂)时对漆酶和MnP的诱导效果均较好;愈创木酚(化学诱导剂)对漆酶的诱导效果最好,而对于MnP,其最适的化学诱导剂为藜芦醇。组合诱导剂研究表明,同时添加最适生物诱导剂和化学诱导剂组合,均比单独使用一种诱导剂的效果更好。即同时添加1.5%麦麸与1 mmol·L-1愈创木酚的条件下,漆酶活性高达3594.46 U.L-1,是初始培养条件酶活的24.9倍。同时添加1.5%的麦麸和3 mmol·L-1的藜芦醇时MnP酶活(935.48 U·L-1)可提高12.2倍。漆酶纯化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柱层析,与粗酶液相比,纯化后的漆酶溶液比活力达到527.28 U.mg-1,提高约29倍,回收率为15.93%。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显示为单一的电泳条带,可知得到纯度较高的L.gibbosa漆酶蛋白,其相对分子量为66.7kDa,漆酶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2.5,在pH=7,4~20℃的环境中保存较稳定。固定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海藻酸钠包埋和明胶吸附)均能很好的固定L.gibbosa漆酶,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漆酶效果最好,固定漆酶活性为784.16U·g-1,保持率为80.2%。两种固定化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其热稳定性、pH和贮存稳定性也均优于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降解效果也普遍较好。通过简并PCR和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一条2956bp的全长基因片段,经比对分析后确定为L.gibbosa ace1转录因子基因。
李红[6](2013)在《漆酶预处理改善蔗渣氧碱制浆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造纸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纤维原料的供给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制约造纸产业继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用环境友好型生物酶预处理与氧碱制浆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非木材纤维资源,对于缓解我国的木材资源及环境压力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农业固体废弃物-蔗渣为原料,研究漆酶预处理蔗渣对蔗渣原料、预处理液及后续氧碱制浆的影响,制定出漆酶预处理蔗渣氧碱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XRD、SEM、NMR、IR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漆酶预处理后蔗渣原料及其氧碱浆中的木素、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及纤维表面形貌进行分析,推断漆酶预处理改善蔗渣氧碱制浆的相关机理。漆酶酶活测定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酶活测定过程中酶液浓度对酶活测定影响较大,反应pH值的影响较小。实验范围内漆酶酶活测定的最佳条件为:酶液稀释倍数2.5万倍、pH值5.0。漆酶的稳定性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酶液若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6 h;酶液在94℃(沸腾状态)下加热5 min可完全失活。漆酶预处理对蔗渣氧碱蒸煮性能和成浆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最佳条件为:酶用量80 U/g、温度50℃、液比1:6、pH值5.0、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后的蔗渣,其氧碱制浆性能和成纸物理性能得到改善。漆酶预处理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介体HBT,对蔗渣原料中木素的溶出有利,使其后续制浆中碳水化合物的损失适当降低,在纸浆卡伯值相近的情况下,纸浆黏度和成纸强度提高。漆酶预处理对羟基自由基脱木素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处理蔗渣的最佳条件为:H2O2用量30%,分三次按质量百分比25%:25%:50%方式加入,CoSO4用量0.04%, NaOH用量22%,温度80℃,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所得浆料的主要制浆性能指标为:细浆得率51.01%,卡伯值16.8,白度66.1%ISO。漆酶预处理后的蔗渣在最佳羟基自由基制浆条件下处理,结果表明漆酶预处理有利于后续羟基自由基脱木素选择性的提高。漆酶预处理蔗渣氧碱制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浆前用漆酶对蔗渣进行预处理,可使原料中的小分子木素和糖溶出增加,使原料结构更为疏松,有利于后续制浆过程中脱木素选择性的提高,在纸浆卡伯值相近的情况下,制浆得率和纸浆黏度有所提高。所得纸浆纤维的结晶度、羟基含量和纤维成纸过程中纤维间胶粘增加,这可能是成纸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李鑫[7](2013)在《白腐菌发酵产漆酶工艺的研究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漆酶(Laccasc, 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可以催化氧化酚类化合物,脱去羟基上的电子或质子,形成自由基,导致酚类及木素类化合物降解,同时使分子氧被还原为水,由于它催化性能特殊,作用底物广泛,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生物、化学和环境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价值,成为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漆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筛选、培养条件优化、酶的固定化和对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真菌漆酶的合成水平与菌株本身的产酶能力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碳源、氮源、诱导剂等多种因素,诱导剂添加与否、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对漆酶酶活的影响十分显着。本实验在液体培养的条件下,研究各种因素对贝壳状革耳菌P. conchatus合成漆酶能力的影响,包括培养条件中的接种量、温度、时间、转速、pn值以及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碳氮比、诱导因素。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C/N比为15:1时,P. conchatus合成漆酶酶活达到8795U.L-1;在初始培养基中,添加1.5%麦麸与1mmol/L Cu2+共同诱导漆酶合成,酶活可达到51004U.L-1;将Cu2+的添加时间改在发酵后第4天,添加量为3mmol/L,其他条件不变,漆酶酶活达到101968U.L-1,比在初始培养基中添加1mmol/L Cu2+所达到的酶活高了近两倍。参考摇瓶产漆酶的工艺条件,将白腐菌发酵放大到5L发酵罐中,初步尝试扩大化生产。从摇瓶到发酵罐,剪切力和溶氧都发生很大的改变,分泌漆酶的酶活达不到摇瓶中的酶活,发酵罐中酶活为60085U.L-1。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处理,漆酶的酶学性质表现为: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4℃条件下进行保存,有最好的热稳定性,经过20d,相对酶活为96.4%;最适反应pH值为7,在4℃条件下,漆酶在pH值为8的环境中稳定性最好,经过20d,相对酶活为90.5%;Mg2+、Mn2+、Zn2+、Cu2+在浓度为1mmol/L时对白腐菌P. conchatus表现出微弱的激活作用,而K+、Ca2+、Ba2+、Al3+、Fe3+、Mg2+、Fe2+这些离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浓度为5mmol/L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漆酶的氧化性以及漆酶与面粉中的阿魏酸能形成凝胶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漆酶能很好的改善面制品的品质。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漆酶能很好的改善馒头的内外部品质,使其更白,结构更为细密均匀,体积变大,富有弹性不易出现塌陷的情况;在馒头的保存过程中,漆酶能形成凝胶,降低馒头中水分的挥发速度和挥发量,从而更好的保持馒头中的水分;在湿面片的制作过程中加入漆酶,能使湿面片具有更好的抑菌作用。
傅恺[8](2013)在《真菌漆酶高产菌株的发酵产酶及酶促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白腐菌是对木质素降解能力最强的木腐真菌,是目前已知的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木质素彻底降解为CO2和H2O的唯一一类微生物。白腐菌分泌的木素降解酶主要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其中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可以催化氧化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脱去羟基上的电子或质子,形成自由基,导致酚类及木素类化合物降解,同时分子氧被还原为水。在某些小分子化合物作为介体存在的条件下,漆酶还能够氧化非酚型木质素结构。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腐菌漆酶对木质素和与木质素结构相似的许多环境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在纸浆生物漂白、工业废水处理、有机染料脱色和高分子催化合成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但是国内外至今还尚未有漆酶规模化生产的研究报道,漆酶的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上述工业应用的需要,并且价格比较昂贵。因此,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漆酶的产量。白腐菌Panus conchatus(贝壳状革耳菌)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和药用的野生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本研究将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的生产由实验室摇瓶培养扩大到7.5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中,并对搅拌转速、通气量、温度等影响液体深层发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结果表明,麦麸和硫酸铜能够显着提高摇瓶发酵中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的产量,缩短发酵周期,发酵液中漆酶活力最高可达196.1U/mL。通气量、培养温度和搅拌转速对白腐菌P. conchatus在机械搅拌式发酵罐中的产酶效率影响较大,最佳发酵条件为通气量1.0vvm,温度30°C,转速300rpm,漆酶活力在发酵22d时达到最大值约200U/mL,保持了和摇瓶发酵相同的产酶水平。Logistic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和预测白腐菌P. conchatus产漆酶的动力学过程,酶活测定值与方程计算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5以上。将该漆酶用于芦苇浆的生物漂白,纸浆经漆酶/介体系统处理后,卡伯值降低,可漂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后续漂白工段对纸浆中残余木素的脱除,提高漂白浆的白度。以农业加工副产物和蔗渣酸法蒸煮废液为基础,研究用于白腐菌培养和漆酶生产的廉价原材料。结果表明,豆粕最适宜作为发酵底物进行漆酶的生产,液体培养基中漆酶最高活力达到476.7U/mL。木糖是蔗渣酸法蒸煮废水中最主要的单糖类物质,白腐菌Panus conchatus,Flammulina velutipes和Psathyrella candolleana都可在未经脱毒处理的废水制备的产酶培养基中生长,其中F. velutipes对废水毒性的抵抗力较强,其生物量和最高漆酶活力分别达到26.3g/L和200U/L。通过盐析、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等方法,将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纯化至电泳纯级别,其比活力达到912.3U/mg,比原始粗酶液中漆酶比活力提高了6.77倍,总酶活得率为74.1%。该漆酶的分子量约为65kDa,纯化后漆酶显蓝色,其紫外可见光谱学特征表明该漆酶为典型的真菌漆酶。漆酶对底物ABTS的米氏常数Km为5.7μ2,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31.06mM/(QMR),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oC和2.5,漆酶活性在4oC,pH8.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存26d后,漆酶活力还能够保持为初始酶活的约97.9%。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可直接对蒽醌染料活性亮蓝RBBR和偶氮染料甲基橙进行脱色,粗酶液处理RBBR0.5h后,染料脱色率达到95.2%;处理甲基橙2h后,脱色率为84.1%。在介体HOBT存在的条件下,三苯甲烷类染料酸性品红可被粗酶液在1h内完全脱色。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可有效降解蒽醌染料RBBR,反应条件为温度30°C,pH值4.0,RBBR初始浓度100mg/L,漆酶用量1U/mL时,反应15min后RBBR降解率即达到90%以上。根据降解过程中RBBR降解率与时间、温度、染料浓度以及漆酶用量等的关系,建立了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降解RBBR的酶促反应经验模型,该模型对RBBR降解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7,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和预测漆酶降解RBBR的动力学过程。漆酶/介体系统可有效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酸性品红,反应条件为温度30°C,pH值4.0,酸性品红初始浓度100mg/L,漆酶用量2U/mL,介体HOBT浓度0.05%(w/v)时,反应40min后酸性品红降解率即达到90%以上。根据降解过程中酶促反应速率与时间、温度、染料浓度以及漆酶和介体用量等的关系,建立了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降解染料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详细研究和考察了漆酶降解染料过程中各反应条件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自制了一种新型气升式生物反应器,该系统可有效进行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对多批次染料的连续降解,并通过流动管路利用连续光谱法建立了在线实时监测反应器中染料降解过程的方法。根据多批次RBBR和酸性品红降解过程中染料降解率与时间、反应批次数等的关系,建立了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连续降解多批次染料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该模型对RBBR和酸性品红降解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都能达到0.999以上,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和预测漆酶连续降解多批次染料的动力学过程。利用该模型研究和考察了多批次染料连续降解过程中漆酶的重复利用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连续降解多批次染料的反应初速度与反应批次数呈线性关系,反应初速度随反应批次的增加有所降低,但是反应初速度下降较慢,表明处理过程中白腐菌P. conchatus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程亚刚[9](2012)在《漆酶的绒毛栓菌发酵生产工艺》文中研究指明漆酶(Laccase EC1.10.3.2)是一类多酚氧化还原酶(p-diphenol oxidase),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催化氧化六大类底物,因此漆酶在食品工业、制浆和造纸工业、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纺织工业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文献报道白藜芦醇二聚体8-viniferin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非常之好,利用绒毛栓菌(Trametes pubescens)发酵生产的漆酶可用于催化白藜芦醇合成白藜芦醇二聚体δ-viniferin,因此本实验就以绒毛栓菌(T. pubescens)作为发酵生产漆酶的菌种,对发酵过程中的培养条件,发酵产生的漆酶进行分离纯化、酶学性质的研究,为以后漆酶生产和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对绒毛栓菌(T. pubescens)活化处理,经插片法培养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丝形态。发现T. pubescens的菌丝体呈丝状,分枝、有隔、有分生孢子囊。外观呈白色绒毛状。通过对利用绒毛栓菌(T.pubescens)发酵生产漆酶过程的研究,发现该菌在发酵培养到第5d时菌丝体生长到了对数生长后期,并得出了该发酵过程中最佳的培养条件:接种量为5%(v/v),装液量为35/250mL,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转速为120r/min,振荡培养,诱导剂为硫酸铜,添加诱导剂时间在第10d,诱导3d可获得最大漆酶酶活大约可接近1300U/L。以基础GP液体培养基,采用上述最佳培养条件培养绒毛栓菌(T. puhescens)菌株,收集最大酶活的发酵液1L,用滤纸过滤,6000r/min、4℃冷冻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通过30%和70%的硫酸铵分级盐析,将获得的沉淀经透析袋透析后用聚乙二醇浓缩至所需体积得到纯化的漆酶蛋白样品,其比活力为11.27U/mg,纯化倍数可达到8.0倍,酶活力回收率为68.2%。绒毛栓菌(T. puhescens)漆酶催化愈创木酚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0-60℃、最适pH值为4.5。在60℃温度下,绒毛栓菌漆酶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在pH4.0-5.0之间,绒毛栓菌漆酶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
魏佳,吴天祥,杨海龙[10](2011)在《灵芝漆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方法,探讨了酶反应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等条件对灵芝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BTS法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以pH3的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溶液为反应溶液,反应温度65℃。
二、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蜡质裸脚菇胞外漆酶纯化、介体系统、纳米固定化及染料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漆酶研究进展 |
1.1.1 漆酶的分类与功能 |
1.1.2 真菌漆酶的结构与反应机理 |
1.1.3 漆酶理化性质 |
1.1.4 漆酶分离纯化方法 |
1.1.5 漆酶基因克隆 |
1.2 漆酶应用研究 |
1.2.1 染料降解 |
1.2.2 生物漂白 |
1.2.3 生物脱毒 |
1.2.4 食品加工 |
1.3 漆酶介体系统 |
1.3.1 漆酶介体系统的氧化机制 |
1.3.2 介体类型 |
1.3.3 漆酶介体系统作用机理 |
1.4 漆酶固定化研究 |
1.4.1 固定化材料 |
1.4.2 固定化技术及分类 |
1.4.3 固定化漆酶应用 |
1.5 蜡质裸脚菇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云南野生裸脚菇的分离鉴定、培养条件与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分离与保存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分离与培养 |
2.2.2 形态与分子鉴定 |
2.2.3 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 |
2.2.4 液体发酵与样品制备 |
2.2.5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 |
2.2.6 Cu~(2+)对液体发酵产漆酶量的影响 |
2.2.7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与分子鉴定 |
2.3.2 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 |
2.3.3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 |
2.3.4 Cu~(2+)对液体发酵产漆酶量的影响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AASM5159菌株漆酶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漆酶粗酶液的制备 |
3.2.2 漆酶分离纯化 |
3.2.3 SDS-PAGE |
3.2.4 YAASM5159漆酶N-端测序 |
3.2.5 YAASM5159漆酶肽段测序 |
3.2.6 YAASM5159漆酶酶学性质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漆酶分离纯化结果 |
3.3.2 漆酶肽段测序结果 |
3.3.3 N-端序列测序结果 |
3.3.4 YAASM5159漆酶酶学性质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漆酶介体系统对染料脱色应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漆酶 |
4.1.2 介体 |
4.1.3 染料 |
4.1.4 实验试剂 |
4.1.5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漆酶介体系统(LMS)的构建 |
4.2.2 最适温度 |
4.2.3 最适pH |
4.2.4 最适介体浓度 |
4.2.5 最适条件下漆酶介体系统对染料的降解效果 |
4.2.6 全波段扫描 |
4.2.7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漆酶介体系统(LMS)的构建 |
4.3.2 最适温度 |
4.3.3 最适pH |
4.3.4 最适介体浓度 |
4.3.5 最适条件下染料脱色效果 |
4.3.6 全波段扫描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SiO_2固定化漆酶的制备、表征及染料脱色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漆酶 |
5.1.2 商品化纳米SiO_2粒子 |
5.1.3 实验试剂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SiO_2载体的制备 |
5.2.2 漆酶固定化 |
5.2.3 SiO_2载体及固定化酶的表征 |
5.2.4 漆酶酶活及固定化效率测定 |
5.2.5 SiO_2-H-GLL最适固定化反应条件 |
5.2.6 SiO_2-H-GLL酶学特性 |
5.2.7 固定化漆酶的染料脱色能力研究 |
5.2.8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漆酶固定化及其表征 |
5.3.2 载体及固定化漆酶表征分析 |
5.3.3 最适固定化反应条件 |
5.3.4 酶学特性 |
5.3.5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脱色能力研究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6.1 全文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的YAASM5159菌株序列 |
附录2 GLL漆酶N-末端测序谱图 |
个人简介 |
(2)利用白腐真菌进行漆酶生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漆酶的研究概述 |
1.1.1 漆酶来源 |
1.1.2 漆酶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
1.1.3 影响漆酶生产的因素 |
1.1.4 漆酶的应用 |
1.2 白腐真菌及其漆酶生产 |
1.2.1 白腐真菌简介 |
1.2.2 白腐真菌漆酶的优势 |
1.2.3 优化白腐真菌产漆酶条件的研究 |
1.2.4 白腐真菌发酵水平 |
1.3 课题思路提出与设计 |
1.3.1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产漆酶菌株筛选及突变菌株选育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2 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
2.1.3 试剂、常用储备液及缓冲液 |
2.2 方法 |
2.2.1 菌株筛选及鉴定 |
2.2.2 漆酶酶活测定 |
2.2.3 待诱变菌株活化及预处理 |
2.2.4 紫外诱变 |
2.2.5 ARTP诱变 |
2.2.6 致死率计算 |
2.2.7 诱变初筛及复筛 |
2.2.8 遗传稳定性 |
2.2.9 蛋白质浓度测定 |
2.2.10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野生菌筛选结果 |
2.3.2 菌种鉴定结果 |
2.3.3 ARTP 诱变结果 |
2.3.4 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 |
2.3.5 胞外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白腐真菌漆酶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部分溶液和缓冲液 |
3.2 方法 |
3.2.1 粗酶液的制备 |
3.2.2 漆酶的纯化 |
3.2.3 表观分子量测定 |
3.2.6 温度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
3.2.7 pH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
3.2.8 抑制剂和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3.2.9 发酵粗酶液和纯化漆酶对典型染料降解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粗酶液的制备 |
3.3.2 漆酶的纯化及表征 |
3.3.3 温度对酶活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
3.3.4 pH对酶活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
3.3.5 抑制剂和金属离子对漆酶的影响 |
3.3.6 发酵粗酶液和纯化漆酶对典型染料降解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白腐真菌产漆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1.3 培养基 |
4.1.4 常用储备液及缓冲液 |
4.2 方法 |
4.2.1 培养方法 |
4.2.2 检测方法 |
4.2.3 碳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2.4 氮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2.5 铜离子诱导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2.6 Box-Benhnken试验设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碳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3.2 氮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3.3 铜离子诱导对漆酶生产的影响 |
4.3.4 响应面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漆酶产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染料脱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腐真菌 |
1.2 漆酶 |
1.2.1 漆酶的发现及来源 |
1.2.2 漆酶的生理功能 |
1.2.3 漆酶的活力测定 |
1.2.4 影响漆酶合成的因素 |
1.2.5 漆酶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产漆酶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2 培养基的配置 |
2.2.3 产漆酶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2.2.4 目的菌株的鉴定 |
2.2.5 数据分析及绘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漆酶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形态观察 |
2.3.2 产漆酶真菌的分子鉴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培养基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2.2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的发酵培养及粗酶液的提取 |
3.2.3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活性的测定 |
3.2.4 培养基成分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2.5 漆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
3.2.6 数据分析及绘图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液体培养条件下真菌Trametes sp. MA-X01菌丝的生长和漆酶的合成 |
3.3.2 培养基中碳源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3.3 培养基中氮源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3.4 培养基中铜离子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3.5 培养基中芳香族化合物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3.6 培养基中铜离子与香兰素协同作用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分泌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2.2 菌种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
4.2.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2.4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酶学性质研究 |
4.2.5 数据分析及绘图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漆酶分子量 |
4.3.2 最适pH值 |
4.3.3 最适反应温度 |
4.3.4 热稳定性 |
4.3.5 pH稳定性 |
4.3.6 缓冲液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酶活的影响 |
4.3.7 金属离子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漆酶酶活的影响 |
4.3.8 抑制剂、激活剂对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酶活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及试剂 |
5.2.2 染料的脱色处理 |
5.2.3 反应体系中不同条件对脱色效率的影响 |
5.2.4 染料降解过程中颜色去除率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白腐真菌Trametes sp. MA-X01对不同种类染料的降解效果 |
5.3.2 白腐真菌Trametes sp. MA-X01产漆酶对染料脱色条件优化 |
5.4 结论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实践研究成果 |
致谢 |
(4)酶法处理马尾松TMP对纸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绿色制浆造纸工艺工业发展现状 |
1.1 传统制浆造纸工艺及其缺点 |
1.2 绿色制浆造纸工艺国内外研发现状 |
1.3 酶制剂在绿色制浆造纸工艺树脂障碍控制中的应用 |
2 漆酶性质及应用 |
2.1 漆酶的来源、结构及催化氧化机理 |
2.2 漆酶的应用 |
3 过氧乙酸及过水解酶 |
3.1 过氧乙酸的应用 |
3.2 过氧乙酸的化学合成工艺及优缺点 |
3.3 过水解酶简介 |
3.4 过水解酶的催化机制 |
3.5 过水解酶的应用 |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4.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漆酶处理马尾松TMP及其树脂含量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酶液和纸浆 |
2.2 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漆酶酶活的测定 |
3.2 对照品GC-MS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漆酶处理马尾松TMP |
3.4 马尾松TMP树脂的提取 |
3.5 树脂的GC-MS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漆酶酶活的测定 |
4.2 对照品GC-MS总离子流图及标准曲线 |
4.3 漆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树脂成分总离子流图及其含量分析 |
第二章 过水解酶处理马尾松TMP及其树脂含量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酶液和纸浆 |
2.2 试剂 |
2.3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过水解酶的酶活测定 |
3.2 对照品GC-MS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过水解酶处理马尾松TMP |
3.4 马尾松TMP树脂的提取 |
3.5 树脂的GC-MS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过水解酶的酶活测定 |
4.2 GC-MS定量标准曲线 |
4.3 GC-MS结果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马尾松TMP对其纤维性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酶液和纸浆 |
2.2 试剂 |
2.3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漆酶、过水解酶酶活的测定 |
3.2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马尾松TMP |
3.3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卡伯值测定 |
3.4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白度测定 |
3.5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 ATR-FTIR分析 |
3.6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扫描电镜分析 |
3.6.1 实验仪器 |
3.6.2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漆酶酶活的测定 |
4.2 过水解酶酶活的测定 |
4.3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卡伯值测定 |
4.4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白度测定 |
4.5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 ATR-FTIR分析 |
4.6 漆酶、过水解酶处理前后马尾松TMP扫描电镜分析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偏肿革裥菌木质素降解酶的诱导及漆酶酶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木材白腐菌及其木质素降解酶 |
1.2 酶的诱导研究 |
1.3 酶的纯化与固定 |
1.4 转录因子研究 |
2 偏肿革裥菌产漆酶的诱导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2 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
2.1.3 漆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诱导剂的筛选试验 |
2.2.2 诱导剂浓度单因素试验 |
2.2.3 诱导剂组合、Cu~(2+)浓度对L.gibbosa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
2.2.4 接种量、培养方式对L.gibbosa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诱导剂的筛选试验 |
2.3.2 诱导剂浓度单因素试验 |
2.3.3 诱导剂组合、Cu~(2+)浓度对L.gibbosa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
2.3.4 接种量、培养方式对L.gibbosa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偏肿革裥菌产MnP酶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
3.1.2 MnP酶活的测定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诱导剂的筛选试验 |
3.2.2 诱导剂浓度单因素试验 |
3.2.3 诱导剂组合对L.gibbosa产MnP活性的影响 |
3.2.4 L.gibbosa产Mnp的诱导结果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诱导剂的筛选试验 |
3.3.2 诱导剂浓度单因素试验 |
3.3.3 诱导剂组合对L.gibbosa产MnP活性的影响 |
3.3.4 L.Gibbosa产Mnp的诱导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偏肿革裥菌漆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 |
4.1 偏肿革裥菌漆酶的纯化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漆酶活性以及总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4.1.2.2 漆酶粗酶液的收集 |
4.1.2.3 粗酶液浓缩-硫酸铵沉淀法 |
4.1.2.4 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层析 |
4.1.2.5 SephadexG-75凝胶过滤柱层析 |
4.1.2.6 SDS-PAGE电泳分析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3.1 Bradford法测量蛋白含量 |
4.1.3.2 纯化结果及SDS-PAGE电泳检测 |
4.2 L.gibbosa漆酶的性质研究 |
4.2.1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3.1 表观分子量的测定 |
4.2.3.2 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4.2.3.3 最适反应pH值及pH稳定性 |
4.2.3.4 动力学常数(Km)测定 |
4.2.3.5 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偏肿革裥菌漆酶的固定化研究 |
5.1 试剂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固定化漆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5.2.2 海藻酸钠包埋法 |
5.2.3 明胶吸附法法 |
5.2.4 固定化漆酶的性质研究 |
5.2.5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降解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海藻酸钠包埋法 |
5.3.2 明胶吸附法法 |
5.3.3 固定化漆酶的性质研究 |
5.3.4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降解 |
5.4 本章小结 |
6 偏肿革裥菌转录因子ace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菌种与培养基 |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L.gibbosa菌丝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6.2.2 简并PCR获取Lg-ace1 DNA基因片段 |
6.2.3 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扩增Lg-ace1 DNA基因 |
6.2.4 PCR产物的胶回收、T载体克隆及测序 |
6.2.5 Lg-ace1 DNA片段的拼接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L.gibbosa基因组DNA的提取 |
6.3.2 简并PCR获取Lg-ace1 DNA基因片段 |
6.3.3 染色体步移扩增Lg-ace1基因 |
6.3.4 Lg-ace1基因DNA片段的拼接和序列分析 |
6.3.5 Lg-ACE1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漆酶预处理改善蔗渣氧碱制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木材纤维原料利用现状 |
1.2.1 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造纸现状 |
1.2.2 蔗渣制浆造纸的优势 |
1.2.3 云南发展蔗渣造纸的现状 |
1.3 氧碱制浆 |
1.3.1 氧碱制浆的特点 |
1.3.2 氧碱制浆的预处理 |
1.3.3 氧碱制浆的主要化学反应 |
1.4 漆酶 |
1.4.1 漆酶的来源及分类 |
1.4.2 漆酶的结构特征 |
1.4.3 漆酶的催化机制 |
1.4.4 漆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5 漆酶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漆酶酶活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设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酶液稀释倍数对酶活测定的影响 |
2.3.2 反应pH值对酶活测定的影响 |
2.3.3 漆酶稳定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漆酶预处理蔗渣氧碱制浆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设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预处理酶用量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3.2 预处理温度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3.3 预处理pH值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3.4 预处理液比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3.5 预处理时间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3.6 预处理介体用量对蔗渣预处理及氧碱制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漆酶预处理对羟基自由基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设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处理方式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2 H_2O_2和COSO_4用量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3 碱用量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6 漆酶预处理对HO·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漆酶预处理蔗渣制浆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设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漆酶预处理对蔗渣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5.3.2 漆酶预处理对蔗渣纤维表面状况的影响 |
5.3.3 木素IR光谱分析 |
5.3.4 ~1H-NMR谱图分析 |
5.3.5 ~(13)C-NMR谱图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漆酶酶活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
6.1.2 漆酶预处理蔗渣氧碱制浆工艺探索的研究 |
6.1.3 漆酶预处理对羟基自由基脱木素选择性影响的研究 |
6.1.4 漆酶预处理蔗渣制浆机理的研究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白腐菌发酵产漆酶工艺的研究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漆酶的来源 |
1.3 真菌漆酶的理化性质 |
1.3.1 pH值 |
1.3.2 分子量 |
1.3.3 糖基 |
1.3.4 耐受温度 |
1.3.5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1.3.6 反应介质对酶活的影响 |
1.4 真菌漆酶同工酶的多样性 |
1.5 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1.6 漆酶的生产 |
1.6.1 漆酶的生产菌种 |
1.6.2 漆酶的产酶工艺 |
1.6.3 漆酶的诱导剂 |
1.7 漆酶的功能 |
1.7.1 降解木质素 |
1.7.2 生物修复 |
1.7.3 病原菌毒力因子 |
1.8 真菌漆酶的应用 |
1.8.1 造纸工业 |
1.8.2 食品工业 |
1.8.3 生物检测 |
1.8.4 绿色有机合成 |
1.8.5 环境治理 |
第2章 白腐菌发酵培养的优化及诱导剂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接种菌龄的确定 |
2.3.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3 诱导剂对白腐菌分泌漆酶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腐菌漆酶初步扩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变通气量对发酵罐产漆酶的影响 |
3.3.2 搅拌对发酵罐产漆酶的影响 |
3.3.3 发酵罐中的产酶进程 |
3.3.4 纯化 |
3.3.5 温度对漆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6 pH值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7 常见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漆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探索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馒头的评分结果 |
4.3.2 漆酶对湿面片中菌落的抑制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5.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真菌漆酶高产菌株的发酵产酶及酶促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白腐菌 |
1.2.1 白腐真菌生物学 |
1.2.2 木质素降解酶系 |
1.3 漆酶的来源 |
1.4 白腐菌漆酶的生产 |
1.4.1 发酵条件的研究 |
1.4.2 发酵罐规模的漆酶生产 |
1.4.3 农业和食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 |
1.5 白腐菌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1.5.1 蛋白的分离纯化 |
1.5.2 漆酶的理化性质 |
1.6 白腐菌漆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 |
1.6.1 三维结构 |
1.6.2 活性中心结构 |
1.6.3 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1.6.4 漆酶/介体系统 |
1.7 白腐菌漆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7.1 生物制浆 |
1.7.2 生物漂白 |
1.7.3 改善纸浆纤维性能 |
1.7.4 树脂障碍的控制 |
1.7.5 废水处理 |
1.7.6 二次纤维脱墨 |
1.8 白腐菌漆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白腐菌发酵产漆酶及生物漂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器材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丝悬浮液的制备 |
2.3.2 摇瓶产酶 |
2.3.3 发酵罐产酶 |
2.3.4 生物漂白工艺 |
2.4 分析方法 |
2.4.1 酶活测定 |
2.4.2 葡萄糖测定 |
2.4.3 产酶动力学模型 |
2.4.4 纸浆性能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天然底物对产酶的影响 |
2.5.2 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
2.5.3 发酵罐中的产酶进程 |
2.5.4 通气量对产酶的影响 |
2.5.5 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2.5.6 搅拌转速对产酶的影响 |
2.5.7 白腐菌漆酶生物漂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腐菌产漆酶低价培养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器材 |
3.2.1 菌种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丝悬浮液的制备 |
3.3.2 摇瓶产酶 |
3.3.3 产酶培养基的优化 |
3.4 分析方法 |
3.4.1 酶活测定 |
3.4.2 生物量测定 |
3.4.3 糖类的测定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农业有机副产物对产酶的影响 |
3.5.2 诱导剂对产酶的影响 |
3.5.3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3.5.4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
3.5.5 培养基 pH 值对产酶的影响 |
3.5.6 白腐菌利用蒸煮废水产漆酶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腐菌漆酶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器材 |
4.2.1 粗酶液 |
4.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漆酶的纯化方法 |
4.3.2 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4.3.3 染料脱色 |
4.4 分析方法 |
4.4.1 酶活测定 |
4.4.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4.3 SDS-PAGE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漆酶纯化结果 |
4.5.2 漆酶的分子量 |
4.5.3 漆酶的光谱特征 |
4.5.4 漆酶反应动力学研究 |
4.5.5 漆酶最适反应 pH 值和酸碱稳定性 |
4.5.6 漆酶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 |
4.5.7 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4.5.8 有机溶剂和抑制剂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4.5.9 漆酶对有机染料的脱色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腐菌漆酶降解蒽醌染料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器材 |
5.2.1 粗酶液 |
5.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染料标准曲线的制作 |
5.3.2 RBBR 降解实验 |
5.3.3 反应器中染料降解动力学在线测定 |
5.4 分析方法 |
5.4.1 酶活测定 |
5.4.2 染料降解率的测定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pH 值对漆酶降解 RBBR 的影响 |
5.5.2 温度对漆酶降解 RBBR 的影响 |
5.5.3 染料初始浓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
5.5.4 漆酶用量对 RBBR 降解反应的影响 |
5.5.5 漆酶降解 RBBR 的酶促反应经验方程 |
5.5.6 在线实时监测反应器中染料降解方法的建立 |
5.5.7 反应器中 RBBR 多批次连续降解 |
5.5.8 连续降解多批次 RBBR 的动力学模型 |
5.5.9 RBBR 多批次连续降解速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漆酶/介体系统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器材 |
6.2.1 粗酶液 |
6.2.2 主要设备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染料标准曲线的制作 |
6.3.2 漆酶/介体系统降解酸性品红 |
6.3.3 反应器中酸性品红降解动力学在线测定 |
6.4 分析方法 |
6.4.1 酶活测定 |
6.4.2 染料降解率的测定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pH 值对酸性品红降解的影响 |
6.5.2 温度对酸性品红降解的影响 |
6.5.3 酸性品红初始浓度对染料降解的影响 |
6.5.4 漆酶用量对酸性品红降解的影响 |
6.5.5 介体浓度对酸性品红降解的影响 |
6.5.6 反应器中多批次酸性品红的连续降解 |
6.5.7 酸性品红多批次连续降解速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漆酶的绒毛栓菌发酵生产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腐真菌的概况 |
1.2 漆酶的研究现状 |
1.2.1 漆酶的概况 |
1.2.2 漆酶的特性 |
1.2.3 漆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 |
1.3 漆酶的生产 |
1.3.1 菌种的筛选及培育 |
1.3.2 培养方式 |
1.3.3 培养基成分 |
1.3.4 培养条件 |
1.4 漆酶酶活性测定方法 |
1.5 漆酶的应用 |
1.5.1 环境保护 |
1.5.2 造纸工业 |
1.5.3 食品工业 |
1.5.4 能源领域 |
1.5.5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 |
1.5.6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检测 |
1.6 漆酶的分离纯化 |
1.7 白藜芦醇低聚物viniferins研究进展 |
1.7.1 viniferins的发现 |
1.7.2 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合成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试剂、耗材及生产厂家 |
2.1.2 主要仪器和厂家 |
2.2 实验材料 |
2.3 培养基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绒毛栓菌(T.pubescens)菌丝形态的观察 |
2.4.2 绒毛栓菌(T.pubescens)发酵生产漆酶实验的优化 |
2.4.3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分离纯化 |
2.4.4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酶学性质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绒毛栓菌(T.pubescens)菌丝形态观察 |
3.2 绒毛栓菌(T.pubescens)发酵生产漆酶实验的优化 |
3.2.1 考察绒毛栓菌菌丝体生长状况 |
3.2.2 培养方式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3 培养基装液量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4 接种量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5 温度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6 培养基初始pH值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7 转速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8 Cu~(2+)浓度对漆酶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2.9 添加诱导剂CuSO_4·5H_2O时间和诱导天数的选择 |
3.2.10 不同诱导剂对绒毛栓菌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3.3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分离纯化 |
3.4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酶学性质 |
3.4.1 温度对绒毛栓菌漆酶活性的影响 |
3.4.2 温度对绒毛栓菌漆酶稳定性的影响 |
3.4.3 pH值对绒毛栓菌漆酶活性的影响 |
3.4.4 pH值对绒毛栓菌漆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四章讨论 |
4.1 绒毛栓菌(T.pubescens)菌丝形态的观察 |
4.2 绒毛栓菌(T.pubescens)发酵生产漆酶实验的优化 |
4.3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分离纯化 |
4.4 绒毛栓菌(T.pubescens)漆酶的酶学性质 |
4.5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灵芝漆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漆酶发酵液的制备 |
1.4 漆酶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温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2.2 缓冲溶液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2.3 缓冲溶液浓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2.4 p H值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2.5 正交试验设计 |
3 结论 |
四、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蜡质裸脚菇胞外漆酶纯化、介体系统、纳米固定化及染料脱色研究[D]. 孙悦.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2]利用白腐真菌进行漆酶生产的研究[D]. 张晶晶.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6)
- [3]漆酶产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染料脱色作用的研究[D]. 王倩.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5)
- [4]酶法处理马尾松TMP对纸浆性能的影响[D]. 朱晓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5]偏肿革裥菌木质素降解酶的诱导及漆酶酶学性质研究[D]. 石亚攀.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5)
- [6]漆酶预处理改善蔗渣氧碱制浆的研究[D]. 李红.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8)
- [7]白腐菌发酵产漆酶工艺的研究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初探[D]. 李鑫. 南昌大学, 2013(03)
- [8]真菌漆酶高产菌株的发酵产酶及酶促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研究[D]. 傅恺.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9]漆酶的绒毛栓菌发酵生产工艺[D]. 程亚刚. 西北大学, 2012(01)
- [10]灵芝漆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J]. 魏佳,吴天祥,杨海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