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实施《政党法》后的政党格局新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沈雪丽[1](2020)在《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探析》文中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毗邻我国,其国内政治发展形势呈外溢现象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凭借其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色,一度被称为“中亚小瑞士”。然而,独立后的二十多年中,政局命途多舛、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频繁的吉尔吉斯斯坦与瑞士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吉尔吉斯斯坦治理不完善,腐败程度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迄今为止,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主”进程一直是一个充满希望又不断失望的过程。2005年3月爆发的“郁金香革命”和2010年4月的“二次革命”分别以街头暴力的方式推翻了时任总统的统治。直到2017年,热恩别科夫与阿坦巴耶夫才实现了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上的首次权力和平交接。基于吉尔吉斯斯坦复杂的国内形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相对缺乏民主土壤的吉尔吉斯斯坦到底能不能培育出适合其国情的民主秩序。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的发展、民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实例。本文使用萨托利的政党理论,根据吉尔吉斯斯坦相关政党数量及其政党间活动情况,认为当前吉尔吉斯斯坦政党制度为温和多党制,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由启蒙阶段到成长阶段再到最后的确立的漫长过程。温和多党制的最终确立是吉尔吉斯斯坦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各政党为了执政,交替组成执政联盟,温和多党制下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相对稳定,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护。本文在梳理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温和多党制的发展并不成熟和完善,比如一是吉尔吉斯斯政党缺乏明显代表性;二是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碎片化程度较高;三是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功能性不显。本文认为,未来吉尔吉斯斯坦应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完善相关法律,依靠温和多党制的有效运作来解决其国内复杂的南北及民族矛盾。
聂俣诚[2](2020)在《当代俄罗斯地方政治中的政党——角色变化及其原因(1992-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独立以来,政党在地方政治中经历了从边缘到尽管身处中心、却受中央政权规制的地位演变。叶利钦时期和普京第一任期,政党在地方政治中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处于十分边缘的地位。原因是当时地方政治中旧统治集团占据绝对优势的权力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设计对政党功能造成了负面影响。普京第二任期开始,政党在地方政治中的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政权通过制度设计,使政党在地方政治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同时,真正能够在地方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是高度受控的统一俄罗斯党。这一过程基本完成于2004-2012年,并在普京第三任期得以延续。政党在地方政治中的角色转变,既是俄罗斯选举威权主义由地区性迈向全国性的原因,也是其结果。作为重构央地关系的手段,统俄党为整合地方精英、实现央地制度性互动搭建了平台,俄罗斯中央政权得以更为稳定地以地方精英拥有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为自身服务,从而完成了全国性选举威权主义体制的建设。
毕松[3](2019)在《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俄罗斯党(Всерссийская политичесая партия<<Единая Россия>>),可以简称为“统俄党”)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俄罗斯相对“年轻”的政党。统俄党是在时任总统普京的直接授意下组建的,是普京时代的“政权党”,也是当今俄罗斯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政权党”,并长期保持俄罗斯国内第一大党的地位。自叶利钦在1993年“十月事件”中获胜并以1993年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当代俄罗斯基本政治制度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一直是在多党制的制度框架内发展演进。为了保持对全局的控制,执政当局一直尝试建立亲政府的政党以求控制立法权。结合俄罗斯特殊的政治制度设计,“政权党”这一富有俄罗斯特色的政党概念于1993年出现,并于当年的第一届国家杜马大选期间就转化为政治实践。但叶利钦时代的“政权党”因执政当局国家治理的失败而没有发挥其本身应该起到的作用,叶利钦时期的几个“政权党”都是昙花一现,一直被以俄共为代表的反对派所压制。普京接管克里姆林宫后延续了 1993年宪法规定的俄罗斯基本政治制度,在其复兴国家、稳定局势和凝聚人心的俄罗斯新国家治理构想中,“政权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其治国理政的重要帮手。在普京亲自授意下,由总统办公厅主导,统一俄罗斯党这一新的“政权党”经过相对漫长和复杂的组建过程应运而生。为了应对1999年的国家杜马大选和2000年的总统大选,克里姆林宫组建了“团结”联盟,经过多轮磋商和政治博弈,原本是“团结”联盟对手的“祖国”组织和“全俄罗斯”联盟同意了以上述三个组织为主的、多个派别的合并。合并后成立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执政当局的支持和监控之下,经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探索、组织建设、政策更新和选举获胜,逐渐从一个仅以选举为指向的竞选联盟发展成为了当代俄罗斯第一大政党,对于普京国家治理的实施、俄罗斯从混乱走上有序发展以及俄罗斯政治精英的分化和整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新千年俄罗斯政坛的第一大党,人们自然会问,统俄党是一个什么样政党,它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怎样的特殊性?统俄党在俄罗斯政治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作为“政权党”的统俄党,它将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统俄党进行全面的研究,对统俄党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政权党”这一政党现象几乎只存在于俄罗斯,也是俄罗斯政党政治具有标签意义的特征。通过对统俄党这一俄罗斯持续时间最长和最成功的“政权党”的研究,可以丰富已有的政党理论和政治制度理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总结政党政治发展的共性规律,跳出西方政党理论的局限,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演进规律、政党政治发展规律和民族国家成长规律的有机统一对于具体国家政治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俄党是普京时代的“政权党”,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和执政当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统俄党为普京国家治理的推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本身也是普京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俄党的组织变动、理论更新、政策调整和政治实践直接反映普京执政当局对于俄罗斯内外局势和国家总体发展的看法和举措。对统俄党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趋向和执政当局的最新动向。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借鉴西方政党理论,并结合俄罗斯历史、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来对统俄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从发展史、组织建设、理论探索、政策主张、地位和作用以及近况前景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重点回答“统俄党是什么样的党,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统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组织结构与组织建设有何特征?”“统俄党是一个举什么旗的组织,其思想和理论有何特点?”“统俄党要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完成怎样的明确任务、采取怎样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统俄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到哪里去?”这五个涉及统俄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本问题。本文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从统俄党的发展历程来看,统俄党的成立不是产生于普京这一英雄人物的头脑之中的,而是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客观现实与当局执政的主观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说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结果。俄罗斯多党制的发展为统俄党的组建设置了根本制度,“政权党”在叶利钦时代的发展为统俄党的成立提供了直接经验,普京团队的执政规划加速了统俄党的组建。可以说,统俄党的出现有着充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这一新千年俄罗斯的“政权党”由普京授意、总统办公厅主导组建而成,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执政当局为该党赢得在全国各级选举创造了有利的规则环境,给予其媒体、财政和行政等各类资源的支持。可以说,统俄党是和普京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于生普京国家治理的需要,发展于普京国家治理的深化,完善于普京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发展。统俄党的发展史就是俄罗斯新千年国家治理的缩影。第二,从统俄党的组织建设来看,不管是统俄党的组织结构的设置与调整,还是重要领导岗位的人事变动,亦是统俄党对党内思想观点差异和分歧的管控都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发展逻辑与当局控局需求的结合。统俄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克里姆林宫提供一个由忠诚度高、业务能力强和代表性广的政治精英组成的政党,这个政党要有很强的纪律性、很高的团结度和很强的战斗力。第三,从统俄党的意识形态探索来看,统俄党指导思想从最初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政治中派主义思想,经“主权民主”思想的过渡,发展成为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普京执政所坚持的俄罗斯新思想一直主导和决定着统俄党意识形态的探索过程,可以说,统俄党是普京思想的组织载体。统俄党始终将自己的指导思想定位在意识形态光谱的中间,并坚持对俄罗斯各主流思想的积极部分进行吸收。作为工具性和功能性极强的“政权党”,统俄党各个阶段的思想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浓厚的实用性和明确的针对性。第四,从统俄党的政策主张来看,该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政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协调性和侧重性,直面俄罗斯的重大问题,力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幸福,突出体现对于总统和总理观点、方针和命令的绝对支持以及强调全党对协助执政当局完成既定任务和目标的工作方向,深刻地体现了统俄党“政权党”的工具性、依附性和实用性的本质。第五,从统俄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践来看,不管是组织状况和还是选举战绩,统俄党都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第一大党,但它只是“政权党”和“普京党”,不是执政党和多数人的党,其地位的获得与当局给予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统俄党主要作用是在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协助克里姆林宫控制整个国家-社会局势。也正是由于与执政当局的关系异常紧密,统俄党出现了党内关系复杂、缺乏自主性和自身形象不佳等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统俄党在新普京时代的面临了新的政治形势,该党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党的全面更新和保持全国领导地位的任务,着眼于为后普京时代谋划布局。在短期、中期和远期,统俄党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其未来会因自身能否满足俄罗斯内外局势和领导人国家治理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迹。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世界不同类型政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以上五个基本观点是对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五大问题的回答,在对上述观点分析和总结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统俄党因普京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着普京国家治理的不断推进渐渐从纯粹的选举联盟发展为有一定思想内涵、完备组织结构和系统政策体系的俄罗斯第一大党,但伴随俄罗斯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后普京时代的到来,统俄党将面临深刻的政党现代化挑战和“政权党”机制不能适应俄罗斯政治发展现代化要求的困境,统俄党适应性变革任务艰巨。就其性质和特征来看,统俄党是“政权党”,它就有强依附性和低自主性、强工具性和低本体性、强实用性和低价值性等特征,更多的是充当当局治国理政的工具,而非代表某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政党。
徐臻[4](2017)在《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进入到了普京时代。在普京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普京的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转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普京政治改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掌握俄罗斯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利于探索不同国家政治改革发展道路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好地拓展并丰富政治学尤其是关于政治发展、转型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升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实际价值。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参考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式,以“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为主题(对象)展开研究,形成了 “前言+六章”主体内容的最终成果,先后分析了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思想理论、演进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普京政治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相对以往成果,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通过对“俄罗斯新思想”、“普京主义”、“权威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了对普京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阐释,论证了 “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二是本文分“三个时期”即“八年执政”时期、“梅普组合”时期、“新普京时期”对普京政治改革的演进历程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新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这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相对较少、且是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前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论证了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普京政治改革一些具体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普京政治改革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关于普京政治改革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普京的政治改革在“三个时期”先后经历了“发起和奠基”、“展开和发力”、“延续和过渡”、“突破和深入”四个演进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普京在俄罗斯的联邦制、多党制、议会制、司法与行政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对寡头干政进行了整肃,对俄罗斯的官员腐败进行了整治。虽然同一领域的改革措施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由于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普京政治改革的重心、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相应地在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变。本文认为,在普京政治改革的促进下,俄罗斯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选择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俄罗斯政党政治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也得到了恢复,这些都是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掣肘,受到超级总统制等一些制度性缺陷的影响,普京政治改革的许多措施同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有的改革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俄罗斯未来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甚至可能充满曲折和变数。普京的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启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同经济改革与发展互为条件,要在经济改革中不断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且健康发展的环境;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政治改革要围绕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为民主发展提供应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效率和政治发展;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相应政治文化来支撑,推进政治改革不能忽视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利用,特别是对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要重视公民社会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公民教育。总之,政治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任何脱离国家的实际国情而进行的激进改革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
臧秀玲,毕松[5](2016)在《2016年国家杜马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存在问题》文中认为备受瞩目的俄罗斯第七届国家杜马大选于2016年9月举行。本文通过对大选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俄罗斯政党政治基本延续了统俄党"一党独大"和三四个主要政党参与国家杜马的格局,俄罗斯民众继续支持普京团队,统俄党面临严峻的现代化任务。通过本次大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政党政治存在着政党影响力有限、权力固化的精英政治模式、政党建设水平低下和政党制度改革的内部动力缺乏等问题,这使得俄罗斯当权者在构建和发展适合俄罗斯转型期的政党政治时面临着威权体制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
赵明远[6](2016)在《俄罗斯政党制度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和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广泛存在于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中。政党作为沟通公民与政府的桥梁,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各成员过的广泛接受和认可。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独立之后的俄罗斯随即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其中政治领域的改革更是当务之急。在先后几任领导人的推动下,俄罗斯的政治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正向着民主国家的目标不断迈进,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政党制度的变革——由苏联时期的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俄罗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深厚的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20多年的政治转型和改革过程中,俄罗斯的政党制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多党制的萌芽阶段,党禁开放,涌现出一大批新兴政党,俄罗斯国内党派林立;在形成阶段,反对派主导议会,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阶段,先后颁布和修改了多部法律来规范对政党的管理,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对政党的资助力度,并对政权党进行帮助和扶持,使其成为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完善阶段,中派政党占主导地位,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得到确认和巩固,政党制度更加趋于稳定和完善。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的多党制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问题。总统权力极大,而议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党发展水平比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出其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长久以来高度集中的专制统治使公民缺乏的足够参政素养,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淡薄;没有产生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执政党,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去等等。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演进与其政治转型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通过对俄罗斯独立以来三位总统四段任期内对政党制度的改革措施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原因,可以对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演进历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有助于深入探寻政党制度的演进与政治转型和政治民主化之问的内在联系。此外,对俄罗斯政党制度演进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政党理论,是研究俄罗斯转型时期政党制度的重要案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陈宇[7](2016)在《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探析》文中指出一直以来,俄罗斯在政党制度上所奉行的都是多党制,这种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央的管理难度,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叶利钦时期政治发展的混乱局面。普京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时间登上了俄罗斯的政治舞台,经过政党规范化的努力,现今的俄罗斯已经初步的形成了以中派为中心的有序的多党制,即便仍未进行执政党的明确界定,但在政治决策上能给与普京绝对支持的政权党的稳固地位则是无法动摇的。即便这样的垂直政党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政党制度的稳定性但在俄罗斯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存在便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当然,普京若想在俄罗斯建立一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的多党制政党制度还需要漫长的等待与努力。
臧秀玲[8](2014)在《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及其趋向》文中指出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和实现形式,对一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任期,对俄罗斯政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政党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法制化轨道。梅德韦杰夫总统执政后,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党现代化建设,使俄政党政治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局面。进入新普京时代,俄当局继续实行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并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当前,俄罗斯政治转型还在不断探索和调整,其政党政治未来发展走向还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
臧秀玲,张国良[9](2014)在《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及其趋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多党制始于苏联后期的政治改革和苏联解体过程中,经过新宪法的通过、政党法的实施和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主导的、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议会政党淡化意识形态差异,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政党制度化还有待提高。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并推出重大政党改革新举措——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俄罗斯政党政治未来趋向还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统一俄罗斯"党将继续主导政坛,中央权威主义仍将对政党政治起主导作用,同时,随着多党制渐趋成熟,政党现代化将成为发展趋向。
宋晓钗[10](2013)在《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对一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普京上台后,对俄罗斯政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政党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法制化轨道。梅德韦杰夫执政后,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党现代化建设,使俄政党政治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局面。进入新普京时代,俄当局继续实行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探讨其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
二、俄罗斯实施《政党法》后的政党格局新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实施《政党法》后的政党格局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政党制度与温和多党制 |
2.1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界定 |
2.1.1 政党 |
2.1.2 政党制度 |
2.2 温和多党制 |
2.2.1 温和多党制概念的内涵 |
2.2.2 吉尔吉斯斯坦的温和多党制 |
2.3 吉尔吉斯斯坦政党 |
2.3.1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政党 |
2.3.2 吉尔吉斯斯坦法治环境对政党制度发展的“塑造” |
第3章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演变及面临的困境 |
3.1 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演变 |
3.1.1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萌发阶段(1980—1995年,以政党出现并积极活动为标志) |
3.1.2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发展阶段(1996—2007年,以相关法律体系的健全为标志) |
3.1.3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形成阶段(2008 年—至今,以多党联合政府的建立为标志) |
3.2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面临的困境 |
3.2.1 吉尔吉斯斯坦政党缺乏明显代表性 |
3.2.2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发展并不成熟 |
3.2.3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功能不显 |
第4章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经验教训及未来发展 |
4.1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发展的经验教训 |
4.1.1 立足国情,建立政党 |
4.1.2 完善法律,依法治党 |
4.1.3 有效运行,缓解矛盾 |
4.2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的未来发展 |
4.2.1 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
4.2.2 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政体的进一步摇摆 |
4.2.3 政党内部斗争的继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当代俄罗斯地方政治中的政党——角色变化及其原因(1992-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现有研究成果 |
二、叶利钦时期(6)政党的边缘处境及其原因 |
(一)处于边缘地位的政党 |
1. 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的政党 |
2. 地方立法机关选举中的政党 |
(二)政党在地方政治中边缘地位的原因分析 |
1. 权力结构因素 |
2. 制度设计因素 |
3. 政党选举功能因素 |
三、统俄党的兴起与政党在地方政治中的角色转变 |
(一)重塑央地关系:普京的任务与措施 |
1. 普京第一任期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
2. 普京第二任期与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采取的措施 |
(二)统俄党的兴起与政党在地方政治中的角色转变 |
(三)统俄党的“工具”性质 |
四、地方政治中政党格局的常态化——2012年以来的制度调整与政党活动 |
(一)制度的新调整 |
(二)普京第三任期:既有格局的延续 |
(三)普京第四任期开启以来地方政治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
五、选举威权主义的全国化与政党角色的转变逻辑 |
结语 |
(3)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PEΦEPA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成立的背景 |
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与发展 |
二、“政权党”在俄罗斯的产生与演进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初创时期 |
一、两大中派组织的对抗阶段 |
二、三大政治组织的合并阶段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上升阶段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波动阶段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危机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低谷阶段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调整阶段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革新时期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新发展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实践新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概况 |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基本价值 |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使命、目标和任务 |
三、统一俄罗斯党的党员 |
四、统一俄罗斯党的组织结构 |
五、对统一俄罗斯党组织概况的分析 |
第二节 领导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
一、中央领导机关关系的协调 |
二、党主席的设置 |
三、普京党内核心地位的强化 |
第三节 党内团结的加强与巩固 |
一、左右翼之争引发党内团结问题 |
二、党内俱乐部的产生加深统俄党分裂的隐患 |
三、意识形态平台的完善力求增强党内团结 |
第四节 外围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青年近卫军”的形成与发展 |
二、“青年近卫军”主要作用 |
三、“青年近卫军”组织发展的评价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愈发重视政党革新 |
一、政党革新的方向是打造现代化“数字政党” |
二、政党革新的重点在于党内外交流沟通体制的完善 |
三、政党革新的目标是保持全国的优势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初始阶段:中派主义思想 |
一、中派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二、中派主义的主要内涵 |
三、对中派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发展阶段:主权民主思想 |
一、主权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
二、主权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对主权民主思想的评价 |
第三节 成熟阶段:俄罗斯保守主义 |
一、俄罗斯保守主义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
二、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三、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四节 对统一俄罗斯党理论探索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政策主张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政策 |
一、巩固国家基本制度 |
二、构建负责任的政府 |
三、保障俄罗斯的统一与安全 |
四、完善大国外交战略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经济政策 |
一、维护现行经济制度,支持执政当局的经济战略 |
二、施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构建公正的税收体系 |
三、构建旨在提高民族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社会政策 |
一、提高收入水平 |
二、完善医疗系统 |
三、改善住房条件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文化政策 |
一、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
二、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 |
三、保存和培育民族文化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政策主张的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地位 |
一、长期控制国家杜马 |
二、历届总统选举的获胜者 |
三、牢牢掌握地方权力 |
四、统一俄罗斯党优势地位形成的原因 |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一、在党政关系层面,统俄党控制和监督中央和地方权力 |
二、在政党关系层面,统俄党协助执政当局对抗反对派 |
三、在党社关系层面,统俄党是连接当局和民众双向沟通的桥梁 |
四、在政党外交层面,统俄党为俄罗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主要问题 |
一、党内关系复杂 |
二、缺乏自主性 |
三、政党形象不佳 |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趋向 |
一、统一俄罗斯党面临的最新形势 |
二、统一俄罗斯党最新立场的分析 |
三、统一俄罗斯党的未来走向 |
第五节 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启示 |
一、政党要正确处理公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
二、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灵魂 |
三、政党要合理协调集中与民主之间的关系 |
四、人才队伍建设是政党的核心课题 |
五、政党建设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菊及答辩情况表 |
(4)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剧变 |
一、“加速战略”与经济改革的受挫 |
二、“公开性”与意识形态多元化 |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苏联解体 |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民主政治框架的搭建 |
一、叶利钦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思想 |
二、俄罗斯多党制的形成 |
三、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 |
四、俄罗斯联邦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激进改革与影响 |
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经济改革 |
二、“闪电式”的私有化运动 |
三、激进改革的政治社会后果 |
第二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 |
第一节 “俄罗斯新思想”: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宣言 |
一、“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俄罗斯新思想”提出的意义 |
第二节 “普京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理念概括 |
一、“普京主义”的提出和内涵 |
二、“普京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三节 权威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特征 |
一、权威主义政治的理论解析 |
二、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传统 |
三、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 |
第三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 |
一、1999年—2003年: 政治改革的发起和奠基阶段 |
二、2004年—2007年: 政治改革的展开和发力阶段 |
三、2008年—2011年: 政治改革的过渡和延续阶段 |
四、2012年以来:政治改革的突破和深入阶段 |
第二节 “八年执政”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举措 |
一、联邦制改革 |
二、政党制度改革 |
三、议会制度改革 |
四、行政改革 |
五、司法改革 |
六、治理腐败的措施 |
七、对寡头政治的整肃 |
第三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一、“普京计划”的政治意蕴 |
二、梅德韦杰夫执政以后对“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三、“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新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主要举措 |
一、修改政党法,进一步改革政党制度 |
二、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整肃政治空间 |
三、强化总统领导班子,巩固垂直领导体制 |
四、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度 |
五、加大反腐力度 |
六、继续扶植政党权,加强统一俄罗斯党的建设 |
第四章 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格局的形成 |
一、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保障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基本稳定的政治格局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
一、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特色民主之路 |
第三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 |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
第四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
一、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
二、普京政治改革加速了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 |
三、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第五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一、大国情结是俄罗斯的民族情怀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五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 |
一、联邦制改革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
二、扶植政权党对俄罗斯政党政治走向成熟的限制 |
三、“梅、普”二人转引发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
四、过于依赖强力部门增加了行政改革的难度和腐败可能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
一、政治改革具体措施存在的局限 |
二、政治体制机制存在的局限 |
第六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 |
一、联邦制改革的效果 |
二、议会制度改革的成绩 |
三、司法改革的成就 |
四、对寡头干政治理的效果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政治改革与发展同经济改革发展互为条件 |
二、政治改革与发展要以民主化为目标并兼顾政治绩效 |
三、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文化来支撑 |
四、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 |
结语: 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16年国家杜马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与政党格局 |
二、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结果的影响 |
(一)选举进一步巩固了“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格局 |
(二)选举表明,民众仍然支持普京及其团队,中央权威主义仍将对俄罗斯的政党政治起主导作用 |
(三)对于统一俄罗斯党而言,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以实现政党的现代化 |
三、俄罗斯政党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超级总统制”下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有限 |
(二)权力固化、精英主导的政治模式引发中产阶层的反抗 |
(三)国家政权支配下政党自身建设不完善,政党独立性不足 |
(四)政党制度改革缺乏内在动力 |
(6)俄罗斯政党制度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历史研究法 |
0.3.2 比较分析法 |
0.4 创新点和难点 |
0.4.1 创新点 |
0.4.2 难点 |
1 政党制度的相关理论 |
1.1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含义 |
1.1.1 政党的概念和特点 |
1.1.2 政党制度的概念 |
1.2 政党制度的本质和作用 |
1.2.1 政党制度的本质 |
1.2.2 政党制度的作用 |
1.3 政党制度与政治转型的关系 |
1.3.1 政治转型推进政党制度的发展 |
1.3.2 政党制度的发展加快政治转型的进程 |
2 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对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 |
2.1 俄罗斯立国时政党制度很不完善 |
2.1.1 政党数量急剧增加 |
2.1.2 各政党之间分化组合频繁 |
2.1.3 政党政治还不规范 |
2.2 叶利钦时期形成“府院对立”的局面 |
2.2.1 党禁开放催生大量政党 |
2.2.2 缺少强大的政权党作为政府的后盾 |
2.2.3 反对派在议会中居主导地位 |
2.3 普京前两届总统任期内完善政党相关法律 |
2.3.1 通过法律规范多党制 |
2.3.2 改变杜马代表选举方法 |
2.3.3 积极建设政权党 |
2.3.4 加强对政党活动的控制 |
2.4 梅普执政时期对政党加强支持与沟通 |
2.4.1 加强法制建设 |
2.4.2 加大对政党的资助力度 |
2.4.3 与各政党交流互动 |
2.4.4 对亲政府的右翼政党进行重组 |
2.5 普京第三届总统任期加强政权党建设 |
2.5.1 众多新政党出现 |
2.5.2 建立全俄人民阵线以支持政权党 |
2.5.3 俄罗斯地方选举确认了统一俄罗斯党的优势地位 |
3 对俄罗斯政党制度演进的评价 |
3.1 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局限性 |
3.1.1 政党自身发展水平较低 |
3.1.2 议会内统一俄罗斯党的地位难以撼动 |
3.1.3 各政党享有的权利不平等 |
3.1.4 政党无法切实反应民众的利益和诉求 |
3.1.5 “超级总统制”限制政党作用的发挥 |
3.2 俄罗斯政党制度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
3.2.1 集权专制传统的影响 |
3.2.2 政党制度不够完善 |
3.2.3 选举制度使小党缺乏生存空间 |
3.3 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 |
3.3.1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确认 |
3.3.2 政党的作用发生转变 |
3.3.3 议会中政党格局基本稳定 |
3.4 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前景 |
3.4.1 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局面将延续 |
3.4.2 未来的发展仍将受领导人的影响 |
3.4.3 政党制度将进一步走向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 |
第一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特点 |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党政治 |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界定 |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内涵 |
第二节 普京时期政党政治的特点 |
一、爱国主义盛行 |
二、依托民主,淡化政党性 |
三、“政权党”为主导的多党制 |
四、垂直体制,欠缺稳定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和作用 |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 |
一、政党建设规范化 |
二、积极组建政权党 |
三、双管齐下治理反对党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作用发挥 |
一、发展政治力量,培养政治精英 |
二、反映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
三、政党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
四、重视公民集体力量,实现政治社会改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存在的问题 |
一、总统集权,政党边缘化 |
二、政党制度成熟度还有待提高 |
三、政党依赖性高,发展受阻 |
四、政党体制不稳固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不利于政党政治的历史政治文化 |
二、政治体制因素制约政党功能发挥 |
三、政党自身体系的不成熟 |
四、政党政治社会基础薄弱 |
五、国际环境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俄罗斯政党格局发展构想 |
一、“统一俄罗斯”党执政可能 |
二、真正的多党制建立 |
三、普京执政依托力量选择 |
第二节 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
一、中央权威,总统占据政治主导 |
二、多党格局,政党现代化成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及其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 |
(一)选举制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一党主导、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 |
(二) 统一俄罗斯党为主导的政党格局依然稳固,但也受到政治现代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
(三)议会政党淡化意识形态差异,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 |
(四)俄罗斯政党尚需进一步整合,政党制度化还有待提高 |
二、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向 |
(一)俄罗斯政党政治中统一俄罗斯党将主导政坛 |
(二)中央权威主义仍将对俄罗斯的政党政治起主导作用 |
(三)随着多党制渐趋成熟,政党现代化将成为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向 |
(10)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京八年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 |
(一) 规范化初期 |
(二) 规范化确立时期 |
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
第一, 加强政党体制的法制建设。 |
第二, 加大对政党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三, 加强与各议会政党互动。 |
三、新普京时代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
四、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对政局的影响 |
(一) “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基本形成 |
(二) 形成了总统、议会、政府密切配合工作的新局面 |
(三) 普京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普京路线会继续下去 |
(四) 民主政治由“无序民主”变为“可控民主” |
四、俄罗斯实施《政党法》后的政党格局新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吉尔吉斯斯坦温和多党制探析[D]. 沈雪丽. 新疆大学, 2020(07)
- [2]当代俄罗斯地方政治中的政党——角色变化及其原因(1992-2019年)[J]. 聂俣诚. 俄罗斯研究, 2020(02)
- [3]统一俄罗斯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 毕松. 山东大学, 2019(08)
- [4]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D]. 徐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2016年国家杜马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存在问题[J]. 臧秀玲,毕松.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6(04)
- [6]俄罗斯政党制度演进研究[D]. 赵明远. 辽宁大学, 2016(02)
- [7]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探析[D]. 陈宇.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8]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及其趋向[A]. 臧秀玲. “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七辑), 2014
- [9]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态势及其趋向[J]. 臧秀玲,张国良. 理论视野, 2014(06)
- [10]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研究[J]. 宋晓钗.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