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国际化阴晴不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1](2021)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可以说,可视化是图书情报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与方向。随着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关于可视化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可视化发展的整体研究还比较少,这不利于研究人员了解可视化技术与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演化特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与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学科类别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档案及博物馆”确保研究对象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可视化”为主要检索词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的检索,并结合人工筛选,获得本论文的1784篇研究文献。提取1784篇文献的分析单元,例如发文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并对相关单元进行清洗、整理以及合并同义词,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法、高频词分析法、共现分析法以及知识图谱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相关成果文献的时空分布、主体以及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借助Citespace和Ucinet软件将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呈现并对图谱进行详细分析。经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1.自可视化相关研究诞生以来发文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文献主要刊载于本领域专业期刊上,《情报科学》、《现代情报》发文量最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是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机构。3.武汉大学的赵蓉英和邱均平教授是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4.作者、机构之间合作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5.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可视化方法与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利用可视化方法对热点主题的研究等方面,有以图书情报领域自身的研究为重点,向计算机技术化发展转变的态势。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图书情报的研究人员在之后的研究中提供参考,使可视化技术在以后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
赵田田[2](2021)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畸变的城市生活形态的典型,这一时期的上海城区方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批前所未有、稍纵即逝的方言词语。本文根据《上海俗语图说》《洋泾浜图说》等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小报语料,对这一时期流行的城市方言新词语进行了汇总和研究。论文所利用的这些小报,时代明确、内容繁多、语言活泼,描绘了民国上海的市井民生与社会百态,其中记载和使用的方言流行词语,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我们首次尝试对现代学者整理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等10部较完整的报刊连载作品集中的1150余篇,近190万字的上海话俗语方言词语语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统计与研究,以期了解当时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的概貌以及所折射的社会镜像。我们从中一共提取了1947条词语并自建了语料库,依托词汇学、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词典学的理论,把所搜集的个词进行分类,运用训诂方法,解释词义,编撰成辞书。从本体语言学及应用的角度讨论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本身的内在特点,也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究了词语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切入,力求深化现有的研究,进而为上海方言词语研究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具参考价值的材料成果。本文选题具有创新特点,挖掘新材料、采用新视角,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描写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中流行词语的系统面貌。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作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第一章从词语的来源和用途角度对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的构成成分进行了分类描写和阐释。第二章基于本体研究范畴对词语的音节形式做了定量统计,并运用词汇学理论对词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进行了描写和举隅性的考察。第三章借助社会语言学理论探究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所反映的社会面貌。第四章是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典的编写。第三部分:结语。本部分总结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何毓晴[3](2020)在《西湖形象的文化阐释 ——杭州西湖题材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是人的感官的一种延伸,在传播媒介日趋现代化与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纪录片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的媒介样式,碰撞着观者的视觉神经的同时影响着他们的认知。西湖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将“西湖景观”这一风景旖旎异常的地理空间与其中的人文价值相联系,结合自身的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再现和重构了一个魅力独具的西湖形象。本文选取了《风雅钱塘》(2001,许继峰),《西湖》(2010,刘郎、夏燕平),《孤山路31号》(2018,许继峰)等七部将西湖作为拍摄内容的纪录片文本,以文化地理学为主要阐释理论,辅以符号学理论与美学理论,对纪录影像中的声画内容进行合理地拆解与重组,在学理层面上对这一题材纪录片关于西湖形象的建构策略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探求多重形象中蕴育着的景观美,人文美与生态美。本文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西湖景观中的景观形象。首先从山水美学视角切入,将西湖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与“两堤三岛”这两种景观格局内的情景与意境作出美学层面上的文本分析。其次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切入,对影像序列中西湖周边园林建筑群的精致布局与特性进行简要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释西湖景观中的人文形象。首先从将西湖作为故事发生地的三段爱情传说切入,对其中男女主人公追求真爱的精神进行学术层面的再次叙说。其次从一系列的西湖文化史迹切入,对纪录片里对于“入仕”与“隐逸”这两种我国传统文化即儒释道文化里的思想进行弘扬与传播的方式作分析。最后一部分仅将论述主体集中于“西泠印社”这一文化空间,通过对印社中的一系列人物与具体的物的梳理,对博大精深的西泠文化作出阐释。第三部分主要研究西湖景观中的生态形象。首先在符号学视域下研究西湖景观内部自然风物们的表层美学内容与深层所指。其次截取历史与当下两个不同时空,对语境变化下纪实画面里呈现而出的西湖风情即江南风情作出层层递进的研究。
吴晓荣[4](2018)在《二元对立之间的文化认同 ——戴思杰电影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戴思杰195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四川雅安地区插队,29岁到法国求学,此后一直旅居法国。他身上所具有的知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背景是他影像主题的来源。他的三部主要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植物学家的女儿》、《夜孔雀》都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矛盾特征。戴思杰导演的文化观念及文化认同从“外来与本土”、“主流与边缘”、“现代与传统”三组二元对立状态中充分反映出来。戴思杰导演关注到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启蒙作用,也反思了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他痛心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因而致力于构建传统文化的抵抗话语。他的作品反映了主流文化对边缘文化的收编力量,也表现了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过程。这反映了他在自我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道路上不断追寻的过程。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凸显出其中的差异性。在两种冲突的张力关系中透视中国文化的问题,进行文化研究,不失为一种思考问题的途径。在全球化及多元化的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影响和渗透已成为现实,因此拘于一隅的立场会有所遮蔽和局限。戴思杰作为一名身处西方社会的华人导演,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着较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并将其带入了所导演的作品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刘振元[5](2018)在《先进制造业生成机理及演化成长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主要构成部分,其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一切精神财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先进制造业又是制造业适应时代趋势最前沿产业形态,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关乎一国能否占据产业发展的未来制高点,其发展水平关乎一国的经济安全和竞争优势。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1/5,但要达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目标,实现“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三大转变,还需要解决三个困扰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中国具备了制造业基础和土壤,如何聚点生成先进制造业难题;新产业竞争格局,中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布局难题;新时代经济阶段,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动力选择难题。本文在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动力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先进制造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认知,围绕解决三大难题,全文设计了九个章节,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三章,明晰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和外延,在四大“先进性体系认知”指导下,先进制造业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先进制造业甄选标准要符合“四度模型”,并以“四度模型”的现实应用为甄选依据、依托“四度模型”层层甄选的过程,甄选出先进制造业“414”产业外延门类体系;第二部分包含第四章,探寻先进制造业生成源、点、径的内在逻辑,从“构成论和生成论”出发,解析了先进制造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剖析出先进制造业的源,抓住“生成元”的关键点,提出先进制造业生成满足“制造系统的生态进化、先进性生成过程的自组织协同、持续演化的超循环”等机理,明晰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方向和本质,提出三条演化成长的路径;第三部分包含第五章,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成长性进行分析和测度,得出中国先进制造业“生成基础”和“生成元”的发展水平;第四部分包含第六、七章,构建了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三化”动力系统,对“三化”的运转原理、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并对“三化”动力系统的动力绩效进行测度;第五部分为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实质性建议;第六部分为全文总结、创新点总结和研究展望。本文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先进制造业“先进性”理论认知的四性,并用于构建了衡量评价先进制造业产业形态的“四度模型”;第二,揭示了先进制造业生成的内在逻辑,得出先进制造业生成的源、点、径;第三,从动力系统理论的一般要素和动力要素出发,提出“三化”作为动力系统的动力要素,构建了“三化”动力系统。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15ZDC022)的资助,为该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程维[6](2018)在《浮灯》文中认为寡语者第一章第1叠军统蓝衣社南昌站的危险人物机密档案卷宗里,常常出现柳士龙的名字。那些有关材料皆语焉不详,笼罩着柳士龙这个名字也就有些神出鬼没云遮雾罩般的神秘。偶尓我的身份是豫章茶叶商人,武宁木材商人,有时也是景德镇瓷商,袁州的夏布商人,或樟树药商。我不可能是广润门火神庙新新戏园子里的武生,不
张显[7](2016)在《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专利制度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制度应用。因此,本文以专利制度作为起点,首先论证专利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而论证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论证专利保护对于该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从而为本文后续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开始论述与专利制度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专利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得出在发展中国家,专利制度的应用利大于弊的结论。第四部分论述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后文具体论述制药产业奠定基础。第五,第六部分则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为例,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论述专利制度对于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后一部分则根据前文论述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毅娟[8](2014)在《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园林色彩是抽象的造型因素,是影响空间氛围、意境及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视觉要素之一。它所展现和暗含的,既是直观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科学的,又是感性的;即是视觉的,又是精神的:既有视觉生理的需求,又具有心理的引导……总之,园林色彩作为园林视觉感受的第一要素,在刺激视觉感官与诱导情感联想的同时,通过景色的渲染,促进内心情感的表现,从而达到园林意境的联想。这些辩证的特性,及表达的抽象性,人们更习惯以具体的物来描绘景色,渲染园林意境。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风景园林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变革,色彩作为抽象的形式与精神符号再次得到重视,需求刺激研究的发展。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查询、实地调查、统计分析、色彩数据量化处理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了4年时间十二次到苏州古典园林采集数据,其中包括3万多张的色彩调研照片。在研究过程中,按色彩的产生原理,分别研究苏州自然光色的规律及园林色彩元素的固有色;按园林色彩动静特征,统计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静态与动态色彩的元素,统计分析人造色彩元素的频率,使每个色彩元素具有国际色卡的标定值;按园林的专业描述特征,从空间色彩结构布局、区域立面色彩比例的分析、景点立意与色彩构成规律等角度入手,结合色彩专业程序进行色彩数据量化处理,分析色彩规律。论文从园林史、建筑史、文学史、绘画史、思想史、民俗史、工艺美术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背景去分析苏州园林色彩审美情趣的文化底蕴。涉及风景园林学、色彩学、色彩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苏州园林色彩审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首先源于地理及资源的优势苏州,山明水秀、资源丰富、温暖潮湿、四季分明、光照柔和等,这些自然条件奠定了苏州园林粉墙黛瓦、朱栏翠幂的景观特色。其次是苏州特有的人文因素,助长了文人园林的发展,展示了文人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2、根据园林自然因素占主要的特性,把色彩分为动态色彩与静态色彩,依据调研的数据整理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国际色号,为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一套完整的色彩保护体系。3、采用色彩定量的分析法对苏州9大古典园林色彩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所得数据将有利于意境主题的保护,及传统色彩的转译,为传统和发扬中国传统用色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4、通过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完善了中国传统园林色彩的研究体系。5、依据研究的需求,研发两套园林色彩分析软件。
汪婕[9](2014)在《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台湾当代饮食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主题分类,探讨具体饮食意象在历史语境与散文文本中的呈现,分析其艺术手法。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由乡情寄怀到多元主题书写,由食物勾勒的故乡版图与城市记忆展示了饮食在散文中作为文化符码的特殊意义,而食物的自然属性又是现代社会中生态精神的体现,特殊的饮食意象是台湾社会文化变迁具体的表现。番薯与酱菜代表了客家族群苦难史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怀旧的消费,牛肉面在饮食文本中所象征的二元认同,原住民文学中对于小米、飞鱼的敬畏感恩,都构成了繁复多样的台湾饮食文化。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的文学性体现在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上,标题模式的转变,形象、语言的美感要求、意象的丰富性等,使得台湾当代饮食散文成为别具一格的散文类型。
徐丽[10](2014)在《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文中提出日本的汉语学习历史悠久,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语学资料。明治时期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主要是北京官话)的热潮,同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汉语官话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编排十分全面,包括日常会话、声韵发音、语言对比教学、日汉互译等诸多方面。在教材的具体内容上则涉及商业、政治、军事、调查、文化、物产、风俗习惯等,既是日本人学习中国语言的基础教材,也是日本人对中国进行基本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全面认识的重要读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帮助。除此之外,教材中对话的设计涉及诸多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中外商业贸易,西方人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待遇,清代晚近以来的鸦片贸易与吸食状况,北京风土人情等。近代中国在西方武力的威胁下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语言上的表现等,在教科书中也都有所反映。对从他者的视角考察晚清的历史研究而言,有独特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以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序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版、收集整理情况,并梳理日本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对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研究没有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角度考虑,把历史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是本论文的一大创新之处。第二章论述明清时期官话的大致情况和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要论述历代关于官话、正音的概述并介绍近代东西方人士对北京官话的认识。第二节主要介绍朝鲜时代、琉球王国以及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关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种类及反映的官话特点,指出呈现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提出明清时代官话不存在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音。第三章叙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况,主要分析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大致分期,种类以及编辑群体。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基本分为四个时期:初期的沿袭唐话教材期,模仿改编《语言自迩集》期,独立编撰期以及战争催生期。以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日本国内外出现了编辑出版汉语教科书的热潮,这一时期的教材不仅有北京官话教科书,还出现了上海话教科书、台语(其实是闽南话)教科书以及一部分称作满语的东北官话教科书,这是适应日本侵略政策的结果。并且编撰了专门供在中国的日本女性学习的《燕京妇语》、《燕语新编》等书。教材编撰群体范围广,其中大都有中国人参与编撰或审定,保证了教材的质量。第四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状况。本章主要选取《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等教科书,从他者的角度反观教科书素材在日常起居、民俗文化、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反映的晚清时代北京社会图像,从史学的角度发掘教科书的文献价值。第五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语言现象,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来揭示教材中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特点。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主要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日本学者关于北京官话的语音意识和教材反映的声韵调系统以及有关的变调、音变等现象。第二节从词汇的角度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中的常用词汇、称谓语、口语词、外来词、词缀等的特点。第三节主要探讨教材中代词、副词“所”等词的用法特点。第四节从句法角度探讨教材中的疑问句式、处置句和被动句式。通过明治时期的教科书反映的语法特征,我们发现晚清北京官话是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第六章结论,主要评价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对近代汉语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意义,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就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明治时期的汉语教育是近代世界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编选的汉语教科书不仅反映了由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的过程,并且和日本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表明了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事实。而且这些教材也从他者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晚清的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周边看中国,真切体会到近代中国艰难的社会转变历程。
二、中药国际化阴晴不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国际化阴晴不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可视化 |
2.1.1 可视化的含义 |
2.1.2 可视化的发展阶段 |
2.1.3 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研究的内涵 |
2.2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 |
2.2.1 共词分析的基本原理 |
2.2.2 共词分析的基本方法 |
2.3 知识图谱理论 |
2.3.1 知识图谱的概念 |
2.3.2 知识图谱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选取与研究工具 |
3.1 数据选取 |
3.1.1 来源数据库的选取 |
3.1.2 数据的选取标准 |
3.2 主要研究工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空分布分析 |
4.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间分布 |
4.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空间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主体分析 |
5.1 文献作者及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5.2 文献发文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
5.3 高被引文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分析 |
6.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关键词分析 |
6.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内容的聚类分析 |
6.2.1 聚类1: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方法 |
6.2.2 聚类2: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工具 |
6.2.3 聚类3:可视化技术实现 |
6.2.4 聚类4:可视化应用的主题热点 |
6.3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演进趋势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第8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及价值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价值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关于上海方言词语的研究 |
0.2.2 关于《上海俗语图说》等小报语料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概貌 |
1.1 从来源分类 |
1.1.1 新生活、新思想带来的流行新词 |
1.1.2 俗语 |
1.1.3 外部词语的引进 |
1.2 从用途分类 |
1.2.1 称谓语 |
1.2.2 委婉语 |
1.2.3 隐语 |
1.2.4 詈语 |
第2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词法研究 |
2.1 音节形式 |
2.1.1 数量及词长的统计分析 |
2.1.2 音节特点 |
2.2 构词法 |
2.2.1 双音节词 |
2.2.2 三音节词 |
2.2.3 四音节词 |
2.2.4 构词特点分析 |
2.3 造词法 |
2.3.1 谐音造词 |
2.3.2 修辞造词 |
2.3.3 借用造词 |
2.3.4 造词方式小结 |
第3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中的社会镜像 |
3.1 城市人口结构的多元化 |
3.2 消费方式的变革 |
3.3 社会心态的变化 |
3.4 重信、讲面、精明的社交方式 |
3.5 社会失调引发社会异化问题 |
3.6 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群体特征 |
第4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典 |
4.1 编排体例 |
4.2 词典正文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西湖形象的文化阐释 ——杭州西湖题材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西湖题材纪录片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西湖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2.文化地理学、山水美学的概念阐释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山水与园林:视听镜语中的景观形象 |
(一)全景与细节:“寄情自然”的山水美学 |
1.情景与虚实:“境生象外”的城湖空间 |
2.意象与神韵:“两堤三岛”的审美意境 |
(二)建筑与“语境”:“天人合一”的园林艺术 |
1.轩、榭、亭、台:纪实画面中景象布局的“性灵”与“气韵” |
2.桥、塔、楼、阁:纪实画面中融情入境的“比兴”与“体物” |
二.传说与遗迹:影像“追溯”中的人文形象 |
(一)传说与故事:西湖“场域”中的爱情母题 |
1.万松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浪漫与离别 |
2.断桥与雷峰塔:白娘子与许仙的“遇见”与“抗争” |
3.“幽兰露,如啼眼”:苏小小的“自由”与“伤逝” |
(二)历史与遗迹:“入仕”与“隐逸”的儒释道文化 |
1.白堤与苏堤:诗人的“入世”的“天下”情怀 |
2.西湖山寺:超越尘世的心灵境界 |
3.孤山与葛岭:“自然无为”的冲淡风格 |
(三)文脉与风骨:“西泠不冷”的精神家园 |
1.“西泠不冷”:百年名社的人物传奇与精神追求 |
2.“人以印集、社以地名”:金石故事中的文化自信 |
三.“生命”与“时间”:时空“视域”下的生态形象 |
(一)“季相”与“物候”:时序变化中的江南形象 |
1.桃花、柳枝与樟树:江南经典的符号意象 |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诗情画意的秀美韵味 |
(二)“气象”与“时相”:语境变化中的江南风情 |
1.“阴晴雨雪”中的地域镜像 |
2.“岁月更迭”中的异同风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二元对立之间的文化认同 ——戴思杰电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外来与本土 |
第一节 外来对本土的改造 |
一 西方文化对知青的启蒙 |
二 知青文化对乡土的征服 |
第二节 本土对外来的影响 |
一 知青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
二 乡土文化对知青的浸染 |
第三节 外来与本土之间的文化认同 |
一 外来与本土之间的文化认同困境 |
二 外来与本土之间的去域 |
小结 |
第二章 主流与边缘 |
第一节 主流对边缘的压迫 |
一 男性中心主义使女性边缘化 |
二 主流权力对边缘群体的控制 |
第二节 边缘对主流的反抗 |
一 女性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抗 |
二 边缘群体对主流权力的反抗 |
第三节 主流与边缘之间的文化认同 |
一 主流与边缘之间的文化认同困境 |
二 主流与边缘之间的和解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与传统 |
第一节 现代对传统的冲击 |
一 现代化建设对故乡文明的破坏 |
二 现代性对传统的消解 |
第二节 传统对现代的抵抗 |
一 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批判 |
二 传统文化话语的构建 |
第三节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化认同 |
一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化认同困境 |
二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交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先进制造业生成机理及演化成长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先进制造业理论认知研究综述 |
1.3.2 先进制造业方法应用研究综述 |
1.3.3 先进制造业实践探索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先进制造业的基础理论及甄选模型 |
2.1 制造业概念及基本规律 |
2.1.1 制造业的内涵 |
2.1.2 制造业的分类 |
2.1.3 制造业生成规律 |
2.1.4 制造业演进规律 |
2.2 “先进”的理论性认知 |
2.2.1 “先进”的时代性 |
2.2.2 “先进”的动态性 |
2.2.3 “先进”的创新性 |
2.2.4 “先进”的战略性 |
2.3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 |
2.3.1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 |
2.3.2 先进制造业的“四度评价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外延门类甄选流程设计与实例 |
3.1 国外先进制造业时代演替的借鉴意义 |
3.1.1 美国的前沿技术主导路径 |
3.1.2 德国的创新企业主导路径 |
3.1.3 日本的战略产业主导路径 |
3.2 中国先进制造业外延门类的甄选依据 |
3.2.1 战略意志标准 |
3.2.2 产业空间标准 |
3.2.3 技术优势标准 |
3.2.4 产业关联标准 |
3.3 中国先进制造业外延门类甄选来源和方案设计 |
3.3.1 甄选的基础口径 |
3.3.2 甄选口径的类别划分 |
3.3.3 基于“四度模型”的甄选方案设计 |
3.4 中国先进制造业外延甄选方法 |
3.4.1 基于战略意志的先进制造业门类划分 |
3.4.2 基于产业空间的先进制造业门类划分 |
3.4.3 基于技术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门类划分 |
3.4.4 基于产业关联的先进制造业门类划分 |
3.5 中国先进制造业外延门类体系甄选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先进制造业生成的内在逻辑及演化成长动机 |
4.1 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的关系辨析 |
4.1.1 生成论和构成论的争议 |
4.1.2 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关系 |
4.2 先进制造业生成演化的内在机理 |
4.2.1 制造系统的生态进化机理 |
4.2.2 “先进性”生成过程的自组织协同机理 |
4.2.3 持续演化的超循环机理 |
4.3 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动机 |
4.3.1 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方向 |
4.3.2 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本质 |
4.3.3 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生成基础测度及成长性评估 |
5.1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历史基础 |
5.1.1 萌芽探索阶段(1860-1952) |
5.1.2 计划调整阶段(1953-1978) |
5.1.3 开放腾飞阶段(1979-2014) |
5.1.4 创新转型阶段(2015-至今) |
5.2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现实基础测度 |
5.2.1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源”测度 |
5.2.2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三层结构测度 |
5.3 基于“四度模型”的中国先进制造业成长性评估 |
5.3.1 基于“四度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3.3 评估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三化”动力系统构建 |
6.1 中国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的动力系统 |
6.1.1 动力系统的内涵 |
6.1.2 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
6.2 “三化”动力系统的运转原理 |
6.2.1 正向动力运转的原理 |
6.2.2 逆向动力运转的原理 |
6.3 “三化”动力系统的作用路径 |
6.3.1 信息化推动力的作用路径 |
6.3.2 服务化催化力的作用路径 |
6.3.3 绿色化约束反力的作用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动力测度 |
7.1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传统驱动因素升级困局 |
7.1.1 生成源分布区和人力资源红利区不匹配 |
7.1.2 生成源分布区和人力资本红利区不匹配 |
7.2 中国先进制造业演化成长动力测度方法设计 |
7.2.1 正向动力测度 |
7.2.2 逆向动力测度 |
7.3 中国先进制造业动力测度结果分析 |
7.3.1 信息化的推动力实证结果 |
7.3.2 服务化的催化力实证结果 |
7.3.3 绿色化的约束反力实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对策建议 |
8.1 实施先进制造业分类推进计划,突出四大领域发展 |
8.2 政企主导转换,四大领域分类施策 |
8.3 提升产业价值内涵,开展“名品名企名家”三大建设 |
8.4 夯实制造业与企业的两大主体地位 |
8.5 借鉴德国制造业学会促进模式,营造产业“生成元” |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
附录A |
(7)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 |
1.2.1.1 有关专利对于创新的激励理论 |
1.2.1.2 有关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 |
1.2.2 国内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 |
1.2.2.1 有关专利对于创新的激励理论 |
1.2.2.2 有关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关于专利与专利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专利概念简述 |
2.2 专利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
2.3 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3 专利保护与技术创新 |
3.1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3.2 专利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
3.2.1 专利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
3.2.2 专利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 |
3.3 专利制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 |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4.1 产业发展的含义及动因 |
4.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4.2.1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影响 |
4.2.2 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 |
5 关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的分析 |
5.1 有关生物制药产业概念的界定 |
5.1.1 生物制药产业的概念 |
5.1.2 生物制药产业的特征 |
5.2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 |
5.2.1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5.2.2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自身发展状况分析 |
5.2.2.1 产业规模分析 |
5.2.2.2 产业内企业数量及所有制结构分析 |
5.2.2.3 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
5.3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
6 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
6.1 专利保护强度 |
6.2 专利保护制度对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
6.2.1 指标选取 |
6.2.2 平稳性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结论 |
7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概念的提出 |
1.1.1 苏州古典园林研究范围的限定 |
1.1.2 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基础与范畴 |
1.1.3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概念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询 |
1.4.2 实地调查 |
1.4.3 比较分析 |
1.4.4 色彩面积统计 |
1.4.5 色彩数据的量化处理 |
1.4.6 调查问卷分析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基础 |
2.1 色彩学的理论基础 |
2.1.1 色彩学的发展概述 |
2.1.2 色彩的产生 |
2.1.3 色彩的属性 |
2.1.4 色彩的视觉心理 |
2.1.5 色彩的搭配原理 |
2.1.6 小结 |
2.2 色彩地理学的借鉴 |
2.2.1 色彩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
2.2.2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2.2.3 色彩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
2.3 城市色彩景观研究方法的启示 |
2.3.1 国外城市色彩景观的理论发展 |
2.3.2 国内城市色彩景观的理论发展 |
2.3.3 城市色彩景观研宄方法的启示 |
2.4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 |
2.4.1 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认知 |
2.4.2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 |
2.4.3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色彩观的演绎 |
2.4.4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
3.1 影响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自然环境因素 |
3.1.1 地理环境造就园林特色 |
3.1.2 苏州地质资源影响园林色彩 |
3.1.3 苏州气象特征影响区域自然色彩 |
3.1.4 不同自然光照类型对苏州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
3.1.5 不同时间段的光照条件对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
3.1.6 三种主要天气现象对苏州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
3.1.7 苏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苏州文化色彩 |
3.1.8 自然环境综合因素造就苏州园林色彩特色 |
3.2 影响苏州古典园林色彩艺术的人文因素 |
3.2.1 苏州历史沿革对区域色彩景观的影响 |
3.2.2 人文交往所形成的苏州文化特色 |
3.2.3 苏州岁时节对苏州古典园林色彩的影响 |
3.2.4 人文因素造就了各个历史时期苏州园林色彩艺术 |
3.3 本章小结 |
4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元素的采集与分析 |
4.1 动态色彩 |
4.1.1 天色 |
4.1.2 水色 |
4.1.3 植物 |
4.1.4 移动的色彩 |
4.2 静态色彩 |
4.2.1 粉墙 |
4.2.2 黛瓦 |
4.2.3 青砖 |
4.2.4 灰饰 |
4.2.5 油漆 |
4.2.6 彩画 |
4.2.7 彩饰 |
4.2.8 本色家具 |
4.2.9 花岗石 |
4.2.10 花街铺地 |
4.3 本章小结 |
5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研究 |
5.1 拙政园 |
5.1.1 概述 |
5.1.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1.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1.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1.5 小结 |
5.2 留园 |
5.2.1 概述 |
5.2.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2.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2.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2.5 小结 |
5.3 网师园 |
5.3.1 概述 |
5.3.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3.3 中心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3.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3.5 小结 |
5.4 环秀山庄 |
5.4.1 概述 |
5.4.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4.3 中心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4.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4.5 小结 |
5.5 沧浪亭 |
5.5.1 概述 |
5.5.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5.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5.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5.5 小结 |
5.6 狮子林 |
5.6.1 概述 |
5.6.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6.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6.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6.5 小结 |
5.7 艺圃 |
5.7.1 概述 |
5.7.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7.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7.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7.5 小结 |
5.8 怡园 |
5.8.1 概述 |
5.8.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8.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8.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8.5 小结 |
5.9 耦园 |
5.9.1 概述 |
5.9.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
5.9.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
5.9.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
5.9.5 小结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论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第一章 乡情寄怀到多元书写: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的书写主题 |
第一节 南渡北归——饮食怀乡的两种方式 |
第二节 饮食寄怀的传承与异变 |
第三节 饮食散文的多元主题 |
第二章 饮食散文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番薯、酱菜:贫困年代里的饥饿记忆 |
第二节 牛肉面:味蕾的探寻与认同 |
第三节 小米、飞鱼:与天地诸神共享的原住民饮食 |
第三章 烹煮文字:饮食散文的艺术特色探析 |
第一节 标题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饮食散文的形象美 |
第三节 饮食散文的语言美 |
第四节 饮食散文的意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序言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明清官话概说及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西人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中记录的官话 |
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大致情况 |
二、有关官话的论述及官话的种类 |
三、官话的有关着述 |
第二节 明清时期朝鲜、琉球和日本所传习的官话类型 |
一、朝鲜时代传习的汉语教科书 |
二、琉球王国汉语教科书的种类及官话性质 |
三、日本江户时代的唐话教材及唐话的性质 |
四、东西方传习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 |
五、从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 |
第三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论 |
第一节 江户时代的唐通事和唐话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材的分期及特点 |
一、唐话教材沿袭期 |
二、《语言自迩集》影响期 |
三、独立创造期 |
四、畸形的战争狂热期 |
第三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分类以及作者群体 |
一、教科书的分类 |
二、作者群体 |
三、教科书的特点 |
第四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与晚清社会状况 |
第一节 教科书与晚清社会生活 |
一、几部重要的汉语教科书 |
二、教科书所反映的生活习俗现象 |
三、小结 |
第二节 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的经济生活 |
一、以茶叶、鸦片为主的进出口贸易 |
二、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
三、电报、电话、报刊等近代通讯传媒的发展 |
四、由契约到合同 |
五、商业经营方式 |
六、从银号到银行 |
七、经济活动中商人独特的地域性与家族性 |
第三节 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政治外交与文化教育 |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
二、对军事的关注 |
三、外国人在政治上享有的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
四、近代教育的兴办 |
五、小结 |
第五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反映的语言现象 |
第一节 教材所反映的北京官话语音现象 |
一、《官话指南》所反映的作者的北京官话语音观 |
二、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反映的北京话的声韵调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节 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词汇现象 |
一、常用词汇的选择 |
二、称谓语 |
三、北京话口语词 |
四、外来词等新词语 |
五、惯用语、成语、歇后语等熟语 |
六、逆序词 |
七、词缀 |
八、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现的词汇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语法现象(一) |
一、代词及其用法 |
二、表“起点”和“经由”的“起”、“解”等介词的用法分析 |
三、副词“所”的用法分析 |
第四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语法现象(二) |
一、教材的疑问句式 |
二、处置句与被动句 |
第六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
一、历史地位 |
二、存在的不足 |
三、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
四、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书目 |
四、中药国际化阴晴不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王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D]. 赵田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西湖形象的文化阐释 ——杭州西湖题材纪录片研究[D]. 何毓晴.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二元对立之间的文化认同 ——戴思杰电影文化研究[D]. 吴晓荣.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先进制造业生成机理及演化成长动力研究[D]. 刘振元.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浮灯[J]. 程维. 百花洲, 2018(01)
- [7]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D]. 张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2)
- [8]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D]. 刘毅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9]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D]. 汪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D]. 徐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