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的石头,可以学习

他山的石头,可以学习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文献综述)

毕梦曦[1](2021)在《张载与二程语录混入问题辨析》文中指出《张载集》与《二程集》当中重出的语录可进行比较,并且可尝试根据已有的张载与二程材料判断其归属。经过对比发现,张载文献与二程的文献互有混入,《正蒙》《横渠易说》和《张子语录》部分的重出语录主要归属张载,而《经学理窟》部分的重出语录主要归属二程,《经学理窟》确有可能为张载与二程语录的集合而以张载为主,其中也可能有未发现的二程语录。

彭颖[2](2020)在《“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完整的篇章是由标题和篇章内容组合而成,标题对于篇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研究“A之B”标题的篇章化,也就是将与“A之B”标题有关的种种语言现象放在“篇章化”的视角下来观察自然语句在成为一个标题语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偏离现象,研究自然语句在充当标题的时候需要做出哪些变化以适应标题的性质和特点。由于标题与自然语句存在一系列重要的区别,自然语句篇章化为标题存在明显的语用动机,这种语用动机与标题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息息相关。从性质上看,标题具有称名性和话题性。标题作为言语产品的名称,其作用是标明篇章的名称,便于称引,无疑具有称名性,这从标题与篇章内容的关系、标题对时体的选择、标题的语序以及标题的词性等方面可以见得。标题具有称名性的同时,还具有话题性,所谓话题性是指标题的拟定是以篇章的内容为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文一致,因此一则好的标题是能够紧扣篇章内容,给读者传递正文相关信息。从特点上看,标题具有简省性、吸引性和庄严性。标题一般形式简洁,使人一看就明其义,作为文章的先导,标题应对读者具有吸引力,另外,标题属于书面语体的极致,这种书面语性质要求标题语言整体上庄重、严谨。自然语句可通过一定的手段篇章化为标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当属“A之B”形式的标题。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46年——2017年报纸新闻标题的穷尽性统计,建立了一个包含1701540条标题的语料库,并从中筛选出大量符合要求的“A之B”标题,观察这些标题本文总结出四种“A之B”标题篇章化手段:隐含、移位、标记、插入。所谓“隐含”是指深层语义结构应有某个成分但表层结构缺失的一种现象。通过隐含手段形成的“A之B”标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孤立结构、不完全结构、熟语结构以及“A之最”结构,这些“A之B”结构的标题在性质上既体现了称名性也体现了话题性,在对标题特点的表现上,体现了标题的简省性和吸引性。通过“之”改变自然语句中词语的先后位置可构成“A之B”标题,此为移位。根据移位的动因可将移位分为焦点性移位和格式性移位,移位后形成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定语+之+心语”式、“前置宾语+之+动词”式、“心语+之+后置定语”式。通过移位这种篇章化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增强了标题的称名性,但对标题话题性的体现不够明显,在标题特点上,体现了标题的吸引性和庄严性。语词标记作为篇章化手段之一,是指那些通常只能在标题中使用,且程式化程度较高的语词。语词标记数量众多,它们在词性、结构和使用频率上均有其特点:单从标记本身的词性来看,标题中的语词标记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和数词性三大类;从多音节标记的结构来看,标题中的语词标记主要分为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从标记用于“之”字标题的频率上看,可将语词标记分为专用型、兼用型和借用型三种。通过标记或者更准确地说语词标记这种篇章化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体现了标题的性质——称名性和话题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标题的简省性和吸引性。隐含、移位和标记的篇章化手段都是和插入手段同时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只插入“之”字也能造成“A之B”标题的篇章化。插入文言词语“之”所形成的“A之B”标题根据结构大致分为“主语+之+谓语”“心语+之+补语”“定语+之+心语”三种类型,这三种结构类型体现了标题的称名性,由于插入前后只是结构上的改变,语义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地体现话题性,标题特点上,通过插入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体现了标题的吸引性和庄严性。

刘晋华[3](2019)在《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建设体系中炙手可热的领域,同时其纷繁芜杂的主张、观点及具体工作方式也存在混乱。这些问题一方面深度困扰着它的价值发挥,另一方面不停地动摇着自身学科理性的基础,从而在外部和内部形成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危机。客观理性认识城市设计,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是今日中国城市设计学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总体历程,重温了既有研究的宏观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孕育于一种复杂化的语境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断续、片段化、破碎化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客观的历史状态,在梳理城市设计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取了学界对城市设计认识观念中的共识与争鸣,建立了一个以空间观念为核心的“技术-价值”模型。使用该模型审视中国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宏观发展,构建一个理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演变框架,发现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政策的设计”等在内的范式构成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通过对各个范式的解读和批判,本研究揭示了1921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范式发轫、成型、演进与嬗变的整体态势、动力因素、内在逻辑和原型范本,进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角色、科学性和运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时代局限,其范式是在逐渐理性和开放的观念支撑下发轫并展开的。现实需求与外部诱导使它的成长是一种反应式、被动型的“冲击-应对”演进逻辑,呈现出传统范本、欧美范本、苏联范本等不同的学习样本之间的接力、套叠关系。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角色以及运作机制受到多个范本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中不稳定演进,正向进步与反向后退交织。本文建议,当前学界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外部经验,实现外来范本的良好嫁接与再生,同时需要强化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先于工程技术创新,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危机的密钥和关键,则是着力清晰化并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指向。【全文字数】14.2万【图表数】图片32张,表格22个

熊梦林[4](2019)在《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在城市发展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当代,历史文化对于彰显城市特色文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传承、发展城市文化遗产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在城市建设中易遭到破坏,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本论文从遗产保护整体性的视角,以广州明清城墙及城墙内部附近的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遗产游步道构建的方法,以广州城墙遗迹为纽带,以揭示广州城墙文化内涵、构建其公众对于广州城墙的认知为主要目的,同时联结城墙附近的遗产资源,形成城墙遗产游步道,从而形成对城墙、文物古迹的整体的保护和利用,达到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论文的背景和理论研究。第一章基于广州城墙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概念,提出以构建遗产游步道的方式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保护;第二章回顾了遗产游步道概念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实践,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规划设计方法,为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提供指导思路。第三章属于对广州城墙相关遗产资源的认知。本章节梳理了广州城墙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城墙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初步提出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结构;同时对城墙现状及城墙附近遗产资源、公共空间分布展开了描述,并从城墙现状环境特点论证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可行性,提出了城墙遗产游步道规划的思路。第四章对城墙范围内及附近的文化遗产展开评价,作为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依据。结合遗产游步道的特征及构建的目的搭建了遗产评价体系,建立了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第三章与第四章的研究内容奠定了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结构和遗产构成要素。第五章是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具体规划设计研究,重点提出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设计策略、规划设计内容、配套游憩服务设施的规划以及实施管理策略。

高宁[5](2016)在《汉日同源成语释义歧出成因考》文中指出在汉日同源成语中,语义歧出现象比较普遍,也始终是中日两国语言学界关注的话题。不过,前期研究多集中在双语词义辨析或歧义的新发现上,对其成因的考察、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同源成语为例,从训读研究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汉日同源,语义、语感却有别的3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原因。

李艺[6](2013)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种国外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我国越来越多的儿童始学习乐器,尤其在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民族乐器备受世人的追捧,弹拨乐器琵琶也不例外。因此,选择学习琵琶的人日趋增加,尤其是儿童。为了改善目前琵琶启蒙教学的现状,提高琵琶启蒙教学的质量,本课题将对国外四种优秀“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尽分析。“铃木音乐教学法”以“激发兴趣”、“提升素质”、“丰富内心世界”、“健全人格”为教学目标,他主张像掌握母语那样在自然环境里学习音乐。运用铃木“母语规律”从“聆听”开始进行琵琶启蒙教学,“聆听”能够帮助初学者体验音乐并且演唱乐谱,从而使其准确地识读琵琶乐谱和连贯的演奏乐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体态律动”,即用身体作为“媒介”来“表现音乐”。根据“体态律动”中“松弛”进行琵琶基本指法“弹、挑、分”教学,方面淡化了指法学习的枯燥,另一方面提高了“弹、挑、分”的音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开放式”、“卓有成效”、“兼收并蓄”、“持续发展”为音乐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听力”。在琵琶启蒙教学中可根据奥尔夫的“听力”与“节奏”展开琵琶“扫弦”练习,初学者可通过“节奏”控制“扫弦”,可用“听力”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初学者对节奏认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以“手语”、“节奏”、“歌唱”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琵琶启蒙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其主要教学内容辅助琵琶启蒙教学,“柯达伊”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气息”,在琵琶启蒙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气息”帮助琵琶基本指法“轮指”线条的练习,柯达伊的这些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完整的演奏琵琶乐曲。国外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琵琶教师的教学视野,为琵琶启蒙教学的创新提供参考,为我国民族音乐甚至世界各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运用国外音乐教学法指导琵琶启蒙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有助于改善当前琵琶启蒙教学的现状;从理沦上升到实践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乐器“口传心授,以身为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琵琶艺术的传承:从音乐理论的层面设计琵琶启蒙教学课程,有助于琵琶启蒙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儿童琵琶教学的研究及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旨在打破传统束缚,将琵琶启蒙教学由沉闷的教学解救出来,根据儿童身理和心理的特点,采取“合理、趣味、轻松”的学习方法,改变当前的教学情况提高琵琶启蒙教学的教学质量。

黄剑彬[7](2012)在《多样教学,丰富形式——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只有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创造出多样的教学形式.文章将讨论几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并举例进行阐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多媒体展现最美数学篇;生活数学教学篇.

马昌飞[8](2011)在《他山之石怎能攻玉》文中提出闲暇之余,我常常驻足于书架前,流连于网站间,穿梭于文章中,掩卷于案桌旁。基于职业的习惯,我不时地翻阅、点击那些对比中外教育的文章,读罢,深深地为研究者的细心所折服,更为本国的教育感到自卑与悲怆。姑且不论这些文章是否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仅就研究的本身来说,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研究有"一句秃驴骂通庵"的尴尬,缺乏冷静的思考,这不是研究者应有的态度,也难以反哺当下的教育。与此同时,另外

李秀明[9](2011)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研究》文中指出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但是川剧的现状不容乐观,受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艺术的冲击,其受众群日益下降。面对这一现实,只能从川剧的本位来做适当改进。本文从发展川剧的角度,对川剧演唱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川剧传统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分析、比较的研究,提出川剧的发展应在保留原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借鉴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共鸣腔体运用等技术,为推动川剧艺术的健康发展进行必要的创新实践。本论文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关键在于川剧传统唱法需要调节呼吸、下放喉位、拓展咽管,达到圆润、通透、自然的声音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川剧传统唱法进行适当改良,吸收外来演唱艺术的优秀发声技法、增强川剧艺术发展的内动力、优化川剧艺术的传统唱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面向将来,让川剧这一古老的艺术永葆青春。

刘会洲[10](2010)在《从基本功看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失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像一粒先天发育不良的种子,即使移植到多么肥沃的土壤里,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中学生赢在"奥赛"起跑线,成年人输在"诺贝尔奖"终点线的根本原因。侧重打基础还是侧重创新能力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在打牢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中美教育互补的最佳形式,而不是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简单叠加。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提纲范文)

(1)张载与二程语录混入问题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正蒙》《横渠易说》与《张子语录》之重出语录
    (一) 《正蒙》部分
    (二) 《横渠易说》部分
        1. “在易则是至理在孟子则是气”
        2. “穷神则无易矣”
        3. “物形乃有小大精粗”
    (三) 《张子语录》部分
        1.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
        2. “论语问同而答异者至多”
        3. “知德斯知言”
        4. “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三、 《经学理窟》之重出语录
    (一) 《诗书》
        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 “舜举十六相,去四凶”
        3. “《周南》《召南》如乾坤”
        4. “《诗序》必是周时所作”
    (二) 《宗法》
    (三) 《礼乐》
        1. “今尺长于古尺”
        2. “先王之乐,必须律以考其声”
    (四) 《学大原》
        1. “死生存亡皆知所从来”
        2. “为学如登山麓”(15)
        3. “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
        4. “如何是闲邪?”
        5. “勿谓小儿无记性”
    (五) 《丧纪》
        1. “丧须三年而祔”
        2. “士大夫得有重”
        3. “师不立服,不可立也”
        4. “受祥日食弹琴”

(2)“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标题研究
        1.2.2 “之”字研究
        1.2.3 总结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标题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
    2.1 标题的性质
        2.1.1 称名性
        2.1.2 话题性
    2.2 标题的特点
        2.2.1 简省性
        2.2.2 吸引性
        2.2.3 庄严性
    2.3 标题的篇章化
        2.3.1 标题和自然语句的差异
        2.3.2 “A之B”标题篇章化的动因
        2.3.3 “A之B”标题篇章化的手段
第三章 从篇章化隐含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3.1 隐含的概念
    3.2 隐含在标题中的表现
        3.2.1 孤立结构的隐含
        3.2.2 不完全结构的隐含
        3.2.3 熟语结构的隐含
        3.2.4 “A之最”结构的隐含
    3.3 隐含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3.3.1 隐含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3.3.2 隐含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第四章 从篇章化移位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4.1 移位在标题中的表现
        4.1.1 因素
        4.1.2 结构
    4.2 移位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4.2.1 移位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4.2.2 移位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第五章 从篇章化标记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5.1 标记在标题中的表现
        5.1.1 标记的特性与作用
        5.1.2 标记的分类
    5.2 标记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5.2.1 标记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5.2.2 标记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第六章 从篇章化插入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6.1 插入在标题中的表现
        6.1.1 主语+之+谓语
        6.1.2 定语+之+心语
        6.1.3 述语+之+补语
    6.2 插入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6.2.1 插入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6.2.2 插入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第七章 结语
    7.1 本课题工作的总结
    7.2 本课题工作的不足
    7.3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致谢

(3)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1.2 研究问题
        1.2.1 危机
        1.2.2 问题
        1.2.3 目的
        1.2.4 意义
    1.3 对象界定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1.3.2 城市设计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1.5.1 预设的前提
        1.5.2 研究方法
        1.5.3 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2 结果与解读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2.2 历史分期研究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3.2.1 空间观念脉络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4.2.4 综合环境设计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4.3.3 结合法律法规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4.4.1 以规则培育空间
        4.4.2 关注公共领域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4.5 小结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5.1 形体的设计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5.2 设计的综合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5.3 设计的控制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5.4 政策的设计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5.5 小结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6.4 原型范本的呈现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7.3.1 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7.3.2 科学性的反思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7.5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建议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8.2.2 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后记

(4)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
        1.1.3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诉求
    1.2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概念的提出
        1.2.1 城墙的内涵和意义
        1.2.2 广州城墙保护的现状
        1.2.3 建立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概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国际相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1.1 绿道
        2.1.2 遗产廊道
        2.1.3 文化线路
        2.1.4 遗产游步道
        2.1.5 历史文化散步道
    2.2 国际相关案例研究
        2.2.1 美国波士顿自由之路
        2.2.2 东京历史文化散步道
        2.2.3 香港文物径
        2.2.4 国际案例经验小结
    2.3 国内理论实践研究
        2.3.1 遗产游步道概念内涵解读
        2.3.2 遗产游步道规划应用探索
    2.4 小结
第三章 广州明清城墙游步道遗产资源认知
    3.1 广州城墙的历史演变
        3.1.1 秦汉时期——番禺二山,选址建城
        3.1.2 隋唐时期——三江汇流,城池扩张
        3.1.3 宋元时期——增修城池,三城并立
        3.1.4 明清时期——内城外廓,城址南拓
        3.1.5 民国时期——拆除城墙,突破阻碍
        3.1.6 建国至今——城墙消弭,道路扩建
    3.2 广州城墙的文化内涵
        3.2.1 城墙与城市空间格局
        3.2.2 城墙与城市历史文化
    3.3 广州城墙的遗产资源构成及现状认知
        3.3.1 城墙防卫体系
        3.3.2 历史文化遗产
    3.4 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建设条件
    3.5 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思路
    3.6 小结
第四章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遗产资源评价与判别
    4.1 遗产资源评价的对象和评价原则
    4.2 遗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层次分析法
        4.2.1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过程
        4.2.2 层次分析法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
    4.3 相关评价经验借鉴
    4.4 遗产评价因子的选取
        4.4.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4.4.2 评价因子选取的依据
    4.5 评价体系的搭建
        4.5.1 评价因子的确定
        4.5.2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
    4.6 遗产资源综合判别
        4.6.1 遗产评价标准的确立
        4.6.2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构建
    5.1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原则
    5.2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目标
    5.3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5.3.1 遗产游步道的连续性
        5.3.2 遗产游步道分段指引
        5.3.3 遗产游步道重点节点设计
    5.4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主要规划设计内容
        5.4.1 城墙遗迹的暗示与隐喻
        5.4.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
        5.4.3 城市历史文脉的解读与传播
    5.5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配套游憩服务设施
    5.6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保护实施对策探讨
        5.6.1 加强管理监督
        5.6.2 协调各方利益
        5.6.3 深化公众参与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的内容
    6.2 展望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遗产评价因子权重专家调查问卷
致谢
附件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种国外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学方法的概念
        1.3.2 启蒙教学的概念
    1.4 研究综述
第二章 琵琶启蒙教学的特征
    2.1 儿童身心智力的主要特征
    2.2 琵琶启蒙教学的一般规律
    2.3 琵琶启蒙教学需关注的问题
        2.3.1 充分认识“琵琶启蒙教学”的重要性
        2.3.2 教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琵琶启蒙教育观
        2.3.3 加强“琵琶乐谱”与“乐理知识”的联系
        2.3.4 不可忽略琵琶基本功训练
        2.3.5 因人制宜,拟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2.3.6 “大课”“、小课”结合的上谋形式
        2.3.7 依儿童心理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3.8 情感交融,培养“音乐感受力”
        2.3.9 琵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
第三章 “铃木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3.1 “铃木音乐教学法”概述
    3.2 依“母语规律”进行琵琶启蒙教学
        3.2.1 根据铃木的“教学六步骤”进行琵琶识谱
    3.3 实践与个案研究
第四章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4.1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概述
    4.2 “体态律动”激发琵琶学习兴趣及韵律感
        4.2.1 根据达尔克罗兹的“松弛”教授“弹、挑、分”
    4.3 实践与个案研究
第五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5.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5.2 “元素性”理念渗透在琵琶启蒙教学的每个环节
        5.2.1 根据奥尔夫的“节奏”和“听力”进行“扫弦”练习
    5.3 实践与个案研究
第六章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6.1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概述
    6.2 “读、写、唱”训练辅助琵琶启蒙教学
    6.3 实践与个案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川剧艺术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川剧传统唱法和美声唱法概述
    2.1 川剧传统唱法概述
        2.1.1 川剧的产生与发展
        2.1.2 川剧唱腔的五大声腔简介
        2.1.3 川剧唱腔的声音特点
        2.1.4 川剧五大声腔的现状
    2.2 美声唱法概述
        2.2.1 美声唱法的源流
        2.2.2 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及声音特点
        2.2.3 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简况
第三章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
    3.1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发声训练方式之比较
        3.1.1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站姿之比较
        3.1.2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呼吸之比较
        3.1.3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发声之比较
        3.1.4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共鸣比较
    3.2 川剧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歌唱语言之比较
        3.2.1 川剧歌唱语言
        3.2.2 美声唱法的歌唱语言
    3.3 川剧行当与美声声部的声音特征之比较
        3.3.1 川剧行当的划分及声音特征
        3.3.2 美声声部的划分及声音特征
第四章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意义及其他
    4.1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必要性与适度性
        4.1.1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必要性
        4.1.2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适度性
    4.2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几个具体问题
        4.2.1 调节呼吸
        4.2.2 下放喉位
        4.2.3 拓展共鸣腔体
        4.2.4 圆润行腔
    4.3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展望
        4.3.1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现实意义
        4.3.2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从基本功看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奥赛”奖牌背后的代价
三、从文科理科说基础
四、基本功不等于创新能力
五、高考催生的教育和人才
六、结语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载与二程语录混入问题辨析[J]. 毕梦曦. 船山学刊, 2021(04)
  • [2]“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D]. 彭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 刘晋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4]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D]. 熊梦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汉日同源成语释义歧出成因考[J]. 高宁.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6(02)
  •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种国外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D]. 李艺.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7]多样教学,丰富形式——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 黄剑彬.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24)
  • [8]他山之石怎能攻玉[J]. 马昌飞.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25)
  • [9]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川剧传统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研究[D]. 李秀明. 兰州大学, 2011(10)
  • [10]从基本功看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J]. 刘会洲. 基础教育参考, 2010(21)

标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