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一、对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1](2021)在《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求,塑料制品和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由于处置不当和过量使用导致微塑料和抗生素进入水土环境中,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近年来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两类污染物分别开展水土环境污染相关研究较多,其中微塑料方面主要集中在微塑料的检查方法、对地表水、土壤的生态效应影响及其吸附污染物行为机制等研究方面,对其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抗生素方面主要集中在抗生素在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降解机制及污染控制方法等研究方面,结合实际二者在环境中共存污染问题,进行两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罕见报道,迫切需要系统深入研究,为微塑料-抗生素污染地下水环境控制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水科院自主研究课题为依托,以东北农作区检出率较高的微塑料(Microplastic,MPs)与磺胺类抗生素(Sulfa Antibiotic,SA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采样基础上,开展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通过室内静动态实验,联合运用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地下水岩性介质对两类污染物单一和共存条件下的吸附作用特性,揭示MPs-SAs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作用机制,确定功能微生物的降解机制。研究成果为微塑料复合抗生素类污染地下水的控制与修复理论与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吸附MPs受到自身性质和环境因素影响。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8h,12h和24h;吸附过程经历快速线性分配、慢速吸附和平衡稳定三个阶段;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平衡吸附量呈线性增加;当初始浓度为10 mg/L时,MPs在细砂、中砂、粗砂中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72.38g/g、70.00g/g、68.81g/g;NH4+的离子强度越高,带负电的MPs静电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微塑料在含水介质上的吸附量;Ca2+可以通过阳离子与MPs和表面官能团之间形成三元络合物促进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在SO42-、HCO3-的影响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有逐渐抑制的趋势;溶解性有机质可能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岩性介质吸附MPs。2、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吸附MPs-SAs受到反应时间、初始浓度、离子强度、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岩性介质对SAs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8h,12h和24h。SAs平衡吸附量大小顺序为SMX>ST>SM>SM2。随着NH4+、Ca2+离子强度的增加,介质对SAs的吸附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比一价阳离子,Ca2+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SAs吸附作用主要原因有三点:离子竞争作用;双电层理论;静电屏蔽作用。随着HCO3-和SO42-离子强度的增加,介质对SAs的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溶解性有机质浓度的增大,介质对SAs的吸附量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具有腐殖酸去质子位点的阳离子交换形成的络合机理所导致的。不同初始浓度比的双体系条件下,MPs-SAs共存导致竞争吸附作用,使得吸附量均有所降低。不同离子强度(NH4+、Ca2+、HCO3-和SO42-)影响的双体系条件下,较高的吸附量可能是由于MPs在芳香族化合物表面可以经历非特异性的范德华力作用和-相互作用。3、地下水中不同水动力、水化学条件对MPs-SAs迁移行为影响不同。单体系条件下,三种介质对MPs(1m)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突破曲线的最大穿透浓度(MEC,相对浓度C/C0)分别达到0.24、0.45和0.59。双体系条件下(MPs:ST=1:1),MPs的穿透能力有所升高,细砂、中砂、粗砂的最大穿透浓度MEC分别升高至0.52、0.64、和0.88,这表明微塑料与抗生素共存时,显着促进了微塑料的迁移。随着MPs(1m)初始浓度逐渐升高,最大相对浓度分别为0.60、0.49、0.59和0.42。而MPs(100nm)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的最大穿透浓度为0.98~1。单体系四种SAs的迁移能力顺序为ST>SM2>SM>SMX。双体系等初始浓度(1:1)条件下微塑料的穿透能力明显升高,而抗生素的穿透能力明显降低。NH4+和Ca2+显着抑制MPs的迁移,对SAs的迁移有不太明显的促进。随着溶解性有机质的浓度逐渐增大,显着促进MPs吸附到介质表面,并且抑制介质对SAs的吸附。随着流速的增大,MPs-SAs穿透能力因剪切力增大而升高。4、从MPs-SAs复合污染场地筛选降解菌,分析微生物多样性、丰度与功能基因特性。污染场地优势菌群微生物共得到15个菌门,42个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样本中的优势菌门。通过多样性与丰度指数发现场地具有丰富的群落组成,且群落多样性较高。分析功能基因发现土着微生物具有可能与MPs、SAs降解有关的基因。从场地筛选得到MPs-SAs复合降解菌,通过降解实验表明复合降解菌对MPs和SAs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作用。降解60天,MPs边缘不再平整,呈现侵蚀现象,疏水性与质量分别降低。SAs的降解能力顺序为ST>SM>SM2>SMX,且去除率分别为96%、86%、72%和64%。MPs-SAs的降解机制包括定殖、生物降解、生物破碎、同化和矿化五个作用。所有样本优化序列数量中,MPs-SAs复合降解菌具有最高的序列数,为64976条。经过鉴定,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为降解菌的优势属,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

毛敏敏[2](2021)在《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文中指出聚乙烯稳定且优秀的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生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原材料之一。其难以被分解的化学结构及使用完毕后不当的处理方法也造成废弃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积,持续污染水体、土壤并对植物、动物甚至人类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目前已在多片水域、陆地、多种生物体内及可食用产品中发现聚乙烯的存在。传统处理废弃聚乙烯制品的方法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污染。因此生物降解聚乙烯的相关研究,如探寻可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成为了近几年的关注热点之一。有研究发现,大蜡螟可取食聚乙烯并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乙二醇。本实验室前期将大蜡螟幼虫作为实验对象,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从其肠道中筛选出LYF-1、LYF-2两株细菌,并进行了部分生理生化鉴定。本论文从多个方面对这两株细菌的生长及降解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得到如下结果:1.绘制LYF-1、LYF-2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通过生长曲线确定两菌生长进入稳定期的时间。通过测定培养液稳定期的OD600值,探究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最适接菌量及最适初始p H范围。结果显示,在两温度条件下,LYF-1、LYF-2的生长状态良好,但生长周期有明显不同:37℃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短但繁殖速度较快,28℃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长但繁殖速度较慢。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均为30 ml;最适p H范围为6-7;最适接种量则未出现明显规律。2.将LYF-1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分离产物得到菌体和胞外液。将菌体、胞外液及两者混合物分别涂抹在聚乙烯薄膜上,以探究不同组分对聚乙烯的降解效果。24 h后观察到涂于菌体组、两者混合物组表面的物质均发生干裂,完全与聚乙烯薄膜脱离。涂抹于胞外液组的溶液则在薄膜上蒸发并有部分物质残留,30 d后仍未发现薄膜形态上的变化。证明该实验方法不可行。3.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接种到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接种大肠杆菌的阴性对照组和不接种任何菌的空白对照组。降解33 d后将培养基制成冻干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各组冻干粉末及聚乙烯颗粒的基团变化。结果证实两菌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一定程度的降解能力。4.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混合接种到以两种常见聚乙烯薄膜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无菌的M9液体对照组和dd H2O对照组。降解12 d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聚乙烯薄膜的变化。结果显示,LYF-1、LYF-2能够对聚乙烯薄膜产生降解作用且效果明显:单独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出现明显褶皱,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状或丝絮状裂痕;混合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褶皱状态更为强烈,出现肉眼可见的小孔洞,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周围呈现大量絮状或片状破碎。5.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设置同上分组实验,通过每2 d测OD600值和将培养液于涂平板观察菌的生长量两种方式来评价菌种的生长状况,探究其与聚乙烯降解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OD600值的大小并不能全然揭示菌的生长状况。且未发现OD600值大小和菌的生长状况两指标与聚乙烯降解效果的直接关联。两温度条件下接菌组聚乙烯的形态变化未展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赵冰冰[3](2020)在《蓝藻/菌渣填充型可降解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巢湖水华蓝藻和青霉素菌渣难以资源化、规模化利用的问题,并克服生物质/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差和LDPE树脂降解能力较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以巢湖水华蓝藻、青霉素菌渣为生物原料,与LDPE树脂共混制备填充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的实验方法,优化工艺组合和参数配置;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表观形貌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机理变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熔融温度测试、青霉素残留实验、失重率实验等方法对制得的生物质/LDPE复合材料性能进行进一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究了巢湖水华蓝藻干化工艺,其中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蓝藻粉的含水率和颗粒粒径呈负相关,以二者为指标,获得干化巢湖水华蓝藻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冻融破壁(-13℃、室温)2次、微波真空干燥(40℃,700W/h,真空度0.08,1 h)粉碎30 s。此条件下制得的蓝藻粉含水率约为6.71%,颗粒平均粒径为25.397μm。(2)研究了作为润滑剂的聚乙烯蜡和白油、作为增容剂的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作为增塑剂的丙三醇、三乙醇胺和甲酰胺添加量对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蓝藻粉和LDPE树脂的添加量为15.00%和85.00%时,单独加入润滑剂(聚乙烯蜡和白油)的最优添加量为2.67%(2.00%和0.67%),此时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0.10 MPa、8.23 MPa和193.00 MPa;增容剂选择PE-g-MAH,单独加入PE-g-MAH的最优添加量为3.00%,此时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1.20 MPa、8.45 MPa和212.00 MPa;增塑剂选择丙三醇/三乙醇胺,单独加入丙三醇/三乙醇胺的最优添加量均为3.00%,此时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9.90 MPa/9.80 MPa、8.25 MPa/8.05 MPa和202.00 MPa/199.00 MPa,相较于未添加助剂时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9.80 MPa、7.22 MPa和168.00 MPa,均得到有效提升。(3)优化了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配方,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实验比选,获得最优配方参数为:蓝藻粉添加量为15.00%,LDPE树脂添加量为85.00%,润滑剂(聚乙烯蜡和白油)、PE-g-MAH、丙三醇的添加量分别为2.61%(1.96%和0.65%)、4.06%、3.0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1.60 MPa、9.95 MPa和241.00 MPa,熔融温度为108℃。(4)优化了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配方,可知青霉素菌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物质,其红外光谱图与蓝藻粉相似。在青霉素菌渣中加入蓝藻粉可提高青霉素菌渣颗粒的分散性,但两种物质与LDPE树脂的相容性仍较差。通过对蓝藻粉与青霉素菌渣共混比例、润滑剂、PE-g-MAH和三乙醇胺添加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实验比选,可得最优配方参数为:蓝藻粉与青霉素菌渣的共混比例为1:2,蓝藻粉/青霉素菌渣(1:2)共混粉末添加量为15.00%,LDPE树脂添加量为85.00%,润滑剂(聚乙烯蜡和白油)、PE-gMAH、三乙醇胺的添加量分别为3.08%(2.32%和0.76%)、4.33%、4.23%。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2.30 MPa、9.03MPa和220.00 MPa,熔融温度为109℃,该复合材料的样品提取液经检测青霉素残留量低于仪器的检出限。(5)研究了助剂的作用机理。分析结果显示:润滑剂的加入,可有效减弱复合材料体系中蓝藻粉和LDPE两相间、复合材料与模具间的摩擦,改善样条内部的柔顺度和表面光滑度;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一端的异丙氧基端与蓝藻粉中羟基发生作用,PE-g-MAH一端的环状酸酐与蓝藻粉中羟基发生开环酯化反应,另一端的长链碳基端与LDPE分子链紧密缠绕;丙三醇和三乙醇胺的羟基与粉体中羟基形成氢键,甲酰胺的氨基、羰基均可与蓝藻粉中羟基形成氢键,削弱粉体分子间或内部的氢键,降低其成团作用,提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由于甲酰胺分子使蓝藻粉在冷却的复合材料体系中仍具有链段运动的能力,导致复合材料柔韧性提升而强度较弱。综合考虑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和作用机理,选择润滑剂(聚乙烯蜡和白油)、PE-g-MAH和丙三醇/三乙醇胺可作为本文实验的高效助剂。同时,在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助剂的作用机理也符合上述规律。(6)以土壤和加入荧光假单胞杆菌的土壤为基质进行填埋降解实验时,以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前期降解程度分别为7.73%/180 d和7.86%/180 d、8.98%/180 d和9.12%/180d,平均降解速率约为0.0429%/d和0.0437%/d、0.0499%/d和0.0507%/d。经模型预测,两种基质中,以上两种复合材料的降解周期约为2300 d和2000 d、1500 d和1600 d,180 d后至其完全降解两种复合材料的平均降解速率约为0.0435%/d和0.0506%/d、0.0690%/d和0.0640%/d,降解速率较前期实验有明显提升。

莫俊军[4](2012)在《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十二五”规划,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的国内国际市场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成为获取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广西将如何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优势特色资源,优选满足广西发展条件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和公共领域服务支撑体系,使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广西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的新引擎。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中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成功地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从生产要素培育、市场培育、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培育以及政府支撑政策、广西发展机遇等多方面,完整地论述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所面临的课题,找到了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的结论是:广西发展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具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势,本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科学可行的,本文的研究认为广西非常适合发展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非常适合在广西发展。

王跃平[5](2010)在《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是针对当前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广泛应用的农用薄膜难以降解,难以收集造成“白色污染”的现状而提出的。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光敏剂硬脂酸铁(FeSt3)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BC)的合成方法及合成过程中的优化条件;研究了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的中空吹塑工艺;研究了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在经过实验室紫外老化降解,微生物降解以及模拟自然条件的自然暴晒和自然掩埋降解后,薄膜的红外羰基指数及分子量的变化;研究了薄膜的羰基指数,分子量随光敏剂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趋势。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是:光敏剂FeSt3和光敏剂FeDBC均可光引发LLDPE薄膜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致使聚乙烯链段断裂,羰基指数增加,分子量降低,薄膜完全降解,均是优良的光敏剂;相比于含光敏剂FeSt3的LLDPE薄膜,含光敏剂FeDBC的LLDPE薄膜需要较长的降解诱导期,且光敏剂同含量同降解时间的LLDPE薄膜,含光敏剂FeSt3薄膜的降解效果要高于含光敏剂FeDBC薄膜,即光敏活性FeSt3>FeDBC;含光敏剂FeDBC薄膜降解过程中含量不同,降解速率不同,且有拐点出现,可通过控制FeDBC的含量来实现薄膜的降解可控性;模拟自然降解条件,自然暴晒或自然掩埋60d时,薄膜保持使用性能完好,105d时,含有光敏剂的薄膜完全降解,而空白样无变化,表明光敏剂在保证薄膜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完全降解;紫外老化144h后,含量0.6%的FeSt3薄膜分子量降至一万以下,进入生物分解期,可微生物完全降解;经过生物降解实验,我们筛选出对LLDPE薄膜具有生物降解作用的的微生物是黑曲霉属(Aspergillus Niger);通过生物降解实验发现薄膜出现孔洞,表明经过光降解预处理的薄膜,可由微生物降解。

季君晖[6](2008)在《降解塑料行业面临发展春天》文中研究说明降解聚合物在几十年前就得到了开发,但是在商业化领域的真正成熟却是非常缓慢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降解塑料技术发展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同传统塑料材料相比,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成本较

邵强[7](2008)在《聚乙烯薄膜用可生物降解添加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光敏剂添加到聚乙烯薄膜中,对薄膜的光降解性能的影响以及进一步的生物降解的性能,最终获得高效的光敏剂以及生物菌种。首先合成出硬脂酸铁FeSt3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BC,并以二茂铁为参照光敏剂。文中光敏剂的性能检测通过对薄膜进行光降解实验来实现。将三种光敏剂分别与LLDPE进行共混密炼后吹膜,并对制备的薄膜试样进行性能检测。以24h为一个周期,用紫外光照射薄膜试样进行光降解实验并对所得试样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特征粘度测定,以计算试样的羰基指数和粘均分子量。将LLDPE薄膜用UV光照120h后,在傅立叶红外光谱中1715cm-1处可发现典型的羰基吸收峰。当三种光敏剂含量不同和光照时间不同的时候,对LLDPE薄膜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可以控制光降解LLDPE薄膜的使用寿命。本文对含0.4%FeSt3试样的LLDPE进行光照120h后研究发现,力学性能已不能满足使用需要,粘均分子量下降到5000以下,能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生长而降解。综合羰基指数、粘均分子量以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可知:光敏活性FeSt3的效果最好,其次为FeDBC,而(C5H5)2Fe的效果最差。我们选择以硬脂酸铁FeSt3作为光/生物降解薄膜的光敏剂来进行进一步的生物降解性能的评价与研究。可光/生物降解薄膜受紫外光或阳光照射之后发生降解,其聚合物长链在光敏剂作用下断裂为短链,羰基数增多,聚合物分子量下降,可以被微生物进一步降解。并且经我们研究和筛选之后,最终我们从众多菌种中发现对该薄膜具有生物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为黑曲霉属(Aspergillus Niger)。

闫美珍[8](2008)在《疏水化改性淀粉/PVA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到了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粱、棉花、西瓜等作物的种植中,增产效果明显。由于现在大量使用的地膜是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长此下去,必然会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因此,研究可降解地膜逐渐受到重视。淀粉是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无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然而较差的力学性能与防水性能却限制了其应用。试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羧甲基醚化、交联双改性,生产出热塑性较强的交联-羧甲基淀粉。将自制的交联-羧甲基淀粉与PVA共混,经过交联、增塑、疏水化改性,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吸水率大大降低。对此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首先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统计方法对羧甲基醚化改性进行了工艺参数的研究,确定制备羧甲基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醚化温度74.44℃,NaOH/淀粉的摩尔比值1.85,醚化时间2.33h,乙醇浓度84.65%,羧甲基化改性淀粉的取代度最大为0.49。在交联改性过程中,确定交联剂种类为环氧氯丙烷。同时,对交联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为0.05%、交联温度为55℃、交联时间为1.0h、NaOH用量为1.5%。采用布拉班德黏度、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DSC差示扫描等检测手段对羧甲基淀粉及交联-羧甲基淀粉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淀粉颗粒发生无规则“爆裂式”膨胀。由于羧甲基基团的引入,分子间空间障碍的增大以及静电斥力的作用,增加了淀粉低温分散系的保水性,大大减少了凝沉和凝胶倾向,淀粉冷糊也较稳定。羧甲基化反应只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形区,而双改性淀粉破环了淀粉的结晶结构,颗粒有明显的破损沟纹和很深的洞穴,打破了淀粉原有的对称结构。而且交联-羧甲基淀粉的粘度、溶解度、彭润力、透光率、冻融稳定性等性能均较原淀粉及羧甲基淀粉有所改善。以自制的双改性淀粉为原料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结果表明:沉降积为0.8mL的交联-羧甲基淀粉与PVA共混效果较好,且交联-羧甲基淀粉与PVA最佳比例为7:3。复合交联剂用量3.3%、pH=10、温度88℃、时间35min;复合增塑剂的最佳组合为三乙醇胺0.4%,甘油0.4%,聚乙二醇0.6%;消泡剂吐温80用量为0.4%;脱膜剂液体石蜡用量为0.8%;疏水化改性剂选用PPE,其用量为1.5%。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分析表明:疏水化改性淀粉膜较原淀粉膜的表观结构及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变化。疏水化改性淀粉膜具有更均一的形态结构,更大的分子量,而且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吸水率则有很大程度的减小。膜的保水及防失水的能力很好,不会因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影响膜的使用性能。降解试验研究表明:疏水化改性ST/PVA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ST与PVA比例越大,达到完全降解的时间越短;交联度越高,膜生物降解速率越慢;随着PPE用量的增加,膜的降解性能下降。而且完全降解所需时间从20d到120d不等,因而可通过控制该三者的用量来实现降解时间人为控制的目的。

周晓军[9](2007)在《聚乳酸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乳酸的制备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就是以乳酸为原料进行直接聚合,间接法是通过中间体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论文以二步法制备了高分子量的聚乳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加量对L—丙交酯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丙交酯的聚合条件,并对丙交酯及其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丙交酯的产率影响显着,反应温度特别是解聚温度对丙交酯的构型有重要影响,以L—乳酸为原料,ZnO作催化剂,制备L—丙交酯,当解聚温度超过230℃时,L—丙交酯发生消旋反应,所得产物为DL—丙交酯,最佳解聚温度为180℃,L—丙交酯的产率可达47%。聚合温度、时间、催化剂加入量对PLA的分子量影响明显。L—丙交酯最佳聚合温度为140℃,聚合时间为36h,催化剂加量为0.03%;DL—丙交酯最佳聚合温度为165℃,聚合时间为46h,催化剂加量为0.03%,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均分子量为2×105的PLLA和1.9×105万的PDLLA。降解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越大,PLA的热稳定性越好,PDLLA的生物降解速率大于PLLA的。

陈锡荣[10](2007)在《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结合了脂肪族聚酯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芳香族聚酯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与其它聚合物和填料相容性好,可以用于地膜、垃圾袋、购物袋、日用瓶罐、纸涂层、食品包装、编织网等许多领域,以替代传统意义上使用的PET、PPT等工程材料,所以各国科研工作者和知名化学公司都加紧了对该类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本文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及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一系列共聚物,筛选了共聚酯的制备工艺,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索采用纳米Ti02与有机钛制成二元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在共聚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以己二酸、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单体原料,采用单釜两步法,先后制得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芳香链段和己二酸丁二醇酯脂肪族链段,再熔融缩聚合成脂肪-芳香族共聚酯。以不同醇/酸比,研究了共聚酯合成中的反应时间和产物分子量的变化;通过对酯交换产生的馏分及酯化反应产生的馏分的分析研究了酯交换、酯化反应温度的影响,并在酯交换和酯化反应阶段采用不同的搅拌速度,研究了搅拌速度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4-BDO与(DMT+Adipic)的摩尔比在1.2-1.4,当酯交换的釜加热温度在220~230℃、反应温度<205℃,酯化反应的釜加热温度在230~250℃,酯交换和酯化反应的搅拌速度≥1200r/m时,既保证了酯交换、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的速度及反应程度,也有利于减少1,4-BDO生成THF的副反应,制得高分子量的共聚酯产品。2、以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并用XRD和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TBOT/TiO2为催化剂,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一系列共聚物,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02与TBOT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当TBOT/TiO2比例为1.2时,所制备共聚酯的重均分子量达到82000。3、首次采用1H NMR对共聚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GPC、 DSC、热变形测试仪、TG、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流变仪及S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含BT40-60mol%的共聚酯P(BA-co-BT)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BT40-60mol%的共聚酯中芳香链段和脂肪链段呈无序排列,为无规共聚物,且芳香链段和脂肪链段的平均序列长度小于3,随着BT含量的增加,芳香链段长度增加,而脂肪链段长度减少;引入对苯二甲酸酯后,共聚使得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的热性能和韧性得到了改善,对于含BT40-60mol%的共聚酯,在相近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时,随着BT含量的增加,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增高,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也更好,共聚酯的力学性能增强,而延展性下降;共聚酯P(BA-co-BT)材料熔体的表观粘度随表观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是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而且在低剪切速率下熔体表观粘度对温度更敏感。4、并采用堆肥埋片法,以失重率、单位面积失重(WPA)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作为指标,考察了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并首次通过1HNMR表征了降解中期共聚酯微观结构的变化来研究了其降解行为,简述了生物降解行为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含BT摩尔分数40%~60%的共聚酯P(BA-co-BT),是具有一定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BT含量和分子量与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有直接关系,共聚酯在堆肥降解后,所有降解后样品的组成和序列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扫描电镜的照片上明显可以发现微生物的痕迹,验证了共聚酯的降解行为是生物降解。

二、对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危害
        1.2.2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研究现状
    1.3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来源与危害
        1.3.2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环境行为与生物效应研究现状
    1.4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4.1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共存污染物的协同作用研究
        1.4.2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研究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MPs-SAs污染场地样品采集与检测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水文气象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4 微塑料-抗生素污染现状
    2.2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分析
        2.2.1 样品采集周期和时间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3 样品的测试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特性研究
    3.1 主要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研究方法
        3.2.1 MPs标准曲线配制
        3.2.2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动力学规律研究
        3.2.3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热力学规律研究
        3.2.4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MPs效果的影响
        3.2.5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MPs效果的影响
        3.2.6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微观特征研究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岩性介质吸附MPs动力学规律分析
        3.3.2 岩性介质吸附MPs热力学规律分析
        3.3.3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影响
        3.3.4 溶解性有机质对MPs吸附的影响
        3.3.5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微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对MPs-SAs的吸附特性研究
    4.1 主要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研究方法
        4.2.1 SAs标准曲线配制
        4.2.2 岩性介质吸附SAs动力学规律研究
        4.2.3 岩性介质吸附SAs热力学规律研究
        4.2.4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SAs效果的影响
        4.2.5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2.6 MPs-SAs初始浓度比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效果影响规律
        4.2.7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效果影响规律
        4.2.8 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微观特征研究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岩性介质吸附SAs动力学规律分析
        4.3.2 岩性介质吸附SAs热力学规律分析
        4.3.3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3.4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3.5 MPs-SAs初始浓度比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影响
        4.3.6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影响
        4.3.7 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微观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MPs-SAs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
    5.1 主要仪器与材料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装置
    5.2 研究方法
        5.2.1 示踪实验
        5.2.2 迁移实验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相关参数计算
        5.3.2 岩性介质类型条件下MPs-SAs的迁移规律
        5.3.3 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4 初始浓度条件下MP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5 相同初始浓度比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6 不同初始浓度比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7 离子强度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8 溶解性有机质浓度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9 流速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MPs-SAs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6.1 主要仪器与材料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2 研究方法
        6.2.1 土着菌群特性分析研究
        6.2.2 MPs-SAs降解菌的筛选
        6.2.3 降解菌的降解效果研究
        6.2.4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6.2.5 功能菌群的特性分析研究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土着菌群特性分析
        6.3.2 MPs-SAs降解效果研究
        6.3.3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6.3.4 MPs-SAs降解机制研究
        6.3.5 功能菌群的特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塑料的发展现状
        1.1 塑料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1.2 塑料的污染现状
        1.2.1 对水体的污染
        1.2.2 对土壤的污染
        1.2.3 对人体的影响
        1.3 塑料的相关政策
        1.4 塑料的生物降解相关研究进展
        1.4.1 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
        1.4.2 聚乙烯的生物降解过程
        1.4.3 参与聚乙烯降解的微生物
        1.4.4 微生物降解聚乙烯的表征方法
    2 大蜡螟的研究进展
        2.1 大蜡螟的生物学特性
        2.2 大蜡螟的防治方法
        2.3 大蜡螟幼虫作为试验昆虫的利用现状
        2.4 大蜡螟降解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菌种的生长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菌种的活化
        2.3.2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2.3.3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4 生长曲线的测定
        2.3.5 最适装液量的测定
        2.3.6 最适接菌量的测定
        2.3.7 最适初始pH范围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1.2 最适装液量测定结果
        3.1.3 最适接菌量测定结果
        3.1.4 最适pH范围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三章 菌体及胞外液对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第四章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降解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M9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2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2.3.3 培养基冻干粉末的制备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制样流程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制样流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五章 菌种的聚乙烯降解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2.1 供试菌株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试验方法
        2.4.1 菌种对聚乙烯塑料降解效果的探究
        2.4.2 降解过程中OD值及菌种生长状况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
        3.1.2 降解过程中OD值的测量结果
        3.1.3 菌在降解聚乙烯过程中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
        3.1.4 两温度条件下塑料降解的对比结果
        3.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蓝藻/菌渣填充型可降解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巢湖富营养化现状
        1.1.2 巢湖水华蓝藻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
        1.1.3 青霉素菌渣及其处置现状
        1.1.4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
        1.2.2 填充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
        1.2.3 主要问题和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巢湖水华蓝藻干化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破壁方式影响蓝藻粉性状实验
        2.3.2 破壁方式影响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2.3.3 干燥方式影响蓝藻粉性状实验
        2.3.4 干燥方式影响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性能实验
        2.3.5 粒径影响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性能实验
        2.3.6 羟值测定
        2.3.7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蓝藻粉性状分析
        2.4.2 力学性能分析
        2.4.3 光谱分析
        2.4.4 羟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种常见助剂比选研究及机理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原材料制备
        3.3.2 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单因素实验
        3.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力学性能分析
        3.4.2 形貌分析
        3.4.3 X射线衍射分析
        3.4.4 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主要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原材料制备
        4.3.2 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助剂添加量实验
        4.3.3 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响应面实验
        4.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力学性能分析
        4.4.2 响应面实验分析
        4.4.3 熔融曲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响应面法优化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主要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原材料制备
        5.3.2 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粉末比例实验
        5.3.3 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助剂添加量实验
        5.3.4 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响应面实验
        5.3.5 青霉素残留测定实验
        5.3.6 性能测试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力学性能分析
        5.4.2 响应面实验分析
        5.4.3 形貌分析
        5.4.4 红外光谱分析
        5.4.5 熔融曲线分析
        5.4.6 青霉素残留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6.2.1 主要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原材料制备
        6.3.2 蓝藻粉/LDPE复合材料降解实验
        6.3.3 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复合材料降解实验
        6.3.4 测试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蓝藻粉/LDPE降解性能分析
        6.4.2 蓝藻粉-青霉素菌渣/LDPE降解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培育
    2.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结构与价值分析
        2.1.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结构
        2.1.2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价值分析
    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优劣势分析
        2.2.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优势
        2.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劣势
    2.3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生产要素培育与提升策略
        2.3.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策略
        2.3.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高级生产要素培育策略
        2.3.3 重大战略举措与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章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市场需求培育
    3.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国内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1.1 需求规模分析与预测
        3.1.2 需求战略市场分布分析
    3.2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国际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2.1 海外需求规模分析与预测
        3.2.2 海外战略市场分布分析
    3.3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市场势力构建策略
        3.3.1 产品创新策略
        3.3.2 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第四章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培育
    4.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结构分析
        4.1.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结构
        4.1.2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利润分布
    4.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现状分析
        4.2.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现有结构
        4.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价值链结构缺陷
    4.3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培育途径
        4.3.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分布的地点选择
        4.3.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培育的模式选择
        4.3.3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
第五章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培育
    5.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现有企业结构分析
        5.1.1 现有企业数量与分布
        5.1.2 主要核心企业概况
        5.1.3 现有企业竞争与合作模式
    5.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模式的研究
        5.2.1 中国动漫产业的“杭州模式”
        5.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广西模式”
        5.2.3 “广西模式”对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龙头企业培育的指导意义
    5.3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中小企业培育模式的研究
        5.3.1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中小企业培育的“雁群模式”
        5.3.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中小企业培育的措施
第六章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培育的政府支撑
    6.1 金融支撑政策
        6.1.1 广西产业金融政策支撑体系
        6.1.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获取金融政策支撑的思路
    6.2 招商引资支撑政策
        6.2.1 广西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支撑体系
        6.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招商引资措施
    6.3 产学研一体化支撑政策
        6.3.1 广西产学研一体化政策支撑体系
        6.3.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6.4 人力资源培育支撑政策
        6.4.1 广西人力资源政策支撑体系
        6.4.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人力资源培育模式选择
第七章 “三重战略机遇”叠加下的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对策
    7.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机遇下的发展利用对策
        7.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带给广西的机遇
        7.1.2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利用对策
    7.2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下发展利用对策
        7.2.1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带来的机遇
        7.2.2 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形式下的利用对策
    7.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开发下发展利用对策
        7.3.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开发带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机遇
        7.3.2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利用对策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及主要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降解塑料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1.2 降解塑料降解机理
    1.3 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光敏剂的合成
    2.1 光敏剂的作用机理
    2.2 实验部分
    2.3 小结
3 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制备
    3.1 原料和仪器
    3.2 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母料的制备
    3.3 含不同光敏剂聚乙烯薄膜的制备
    3.4 小结
4 薄膜的光降解性能测试实验
    4.1 光降解实验
    4.2 薄膜性能检测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测试实验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 生物降解实验
    5.3 薄膜生物降解性能检测实验
    5.4 小结
6 薄膜的自然降解性能测试试验
    6.1 薄膜自然降解试验
    6.2 薄膜自然暴晒降解性能检测试验
    6.3 薄膜自然掩埋降解性能检测试验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6)降解塑料行业面临发展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进展
二、市场需求大、容量大
    1. 降解塑料在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
    2. 降解塑料在一次性医疗材料方面的应用
    3. 塑料泡沫以及其他塑料的需求
    4. 降解塑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 市场细分
三、政策环境
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1. 加快产品应用研发和产业化
    2. 加强降解塑料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研究
    3. 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降解塑料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7)聚乙烯薄膜用可生物降解添加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废塑料的现状
    1.2 聚合物的降解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各种光敏剂的合成
    2.1 前言
    2.2 光敏剂的作用机理
    2.3 实验部分
    2.4 小结
3 不同光敏剂对LLDPE薄膜光降解影响的研究
    3.1 光降解薄膜的制备
    3.2 薄膜性能测试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4 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与评价
    4.1 降解菌的研究现状
    4.2 生物降解的评价
    4.3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4 实验方法
    4.5 小结
    4.6 可光/生物降解薄膜降解性能的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学习经历简介
    附录C 实验室密炼、吹膜设备图及密炼曲线
    附录D 红外光谱图

(8)疏水化改性淀粉/PVA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降解塑料概况
        1.1.1 光降解塑料
        1.1.2 光/生物双降解塑料
        1.1.3 生物降解塑料
    1.2 农用地膜
        1.2.1 可降解地膜
    1.3 改性淀粉的研究概况
        1.3.1 物理改性
        1.3.2 化学改性
    1.4 湿强剂的研究概况
        1.4.1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PE)
        1.4.2 脲甲醛树脂(UF)
        1.4.3 三聚氰胺树脂(MF)
        1.4.4 聚乙烯亚胺(PEI)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双改性淀粉的研究
        1.6.2 疏水化改性淀粉/PVA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
第二章 双改性淀粉的制备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羧甲基淀粉(CMS)的制备方法
        2.2.2 羧甲基淀粉的试验方案及优化
        2.2.3 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的制备
        2.2.4 交联-羧甲基淀粉的试验方案及优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羧甲基淀粉的制备结果与分析
        2.3.2 羧甲基淀粉的性能分析
        2.3.3 交联—羧甲基化淀粉的制备结果与分析
        2.3.4 交联—羧甲基化淀粉的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生物降解淀粉膜的制备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原料
        3.1.2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流延膜的制备方法
        3.2.2 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3.2.3 膜吸水率的测定
        3.2.4 膜湿强度的测定
        3.2.5 膜透光率的测定
        3.2.6 结构表征
        3.2.7 生物降解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淀粉种类的选择
        3.3.2 CCMS 与PVA 比例的确定
        3.3.3 交联反应的确定
        3.3.4 增塑剂的作用及其协同增塑效果
        3.3.5 消泡剂的确定
        3.3.6 脱膜剂的确定
        3.3.7 疏水化改性剂对膜的影响
    3.4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试验
        3.4.1 CCMS 与PVA 比例对膜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3.4.2 复合交联剂用量对膜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3.4.3 湿强剂PPE 对膜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聚乳酸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降解塑料
        1.1.1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
        1.1.2 聚酯类生物降解塑料
        1.1.3 我国降解塑料的发展历程
        1.1.4 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1.2 聚乳酸
        1.2.1 聚乳酸简介
        1.2.2 聚乳酸的物理性质
        1.2.3 聚乳酸的聚合机理和聚合方法
        1.2.3.1 聚乳酸直接聚合法
        1.2.3.2 聚乳酸间接聚合法
        1.2.4 聚乳酸的降解行为
        1.2.4.1 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1.2.4.2 影响降解速率的因素
        1.2.5 聚乳酸的研究现状
        1.2.5.1 直接法研究概况
        1.2.5.2 间接法研究概况
        1.2.6 聚乳酸的应用进展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2 丙交酯的制备与聚合
        2.2.1 La-Ti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2.2.2 乳酸纯度的测定
        2.2.3 丙交酯的制备
        2.2.4 丙交酯的精制
        2.2.5 丙交酯的聚合
    2.3 聚乳酸的成膜实验
        2.3.1 聚乳酸的热降解研究
        2.3.2 聚乳酸薄膜模拟生物环境下的降解
    2.4 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La-Ti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3.1.1 La—Ti复合催化剂的红外吸收谱图
        3.1.2 La-Ti复合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谱图
        3.1.3 La-Ti复合催化剂粒度分析
    3.2 L—丙交酯产率的影响因素
        3.2.1 催化剂加量对L—丙交酯产率的影响
        3.2.2 解聚温度对L-丙交酯产率的影响
        3.2.3 丙交酯的提纯
    3.3 丙交酯的表征
        3.3.1 红外谱图
        3.3.2 熔点测定
        3.3.3 DSC测试
    3.4 聚乳酸的合成
        3.4.1 催化剂加量对PLA分子量的影响
        3.4.2 聚合温度对PLA分子量的影响
        3.4.3 聚合时间对PLA分子量的影响
        3.4.4 PLA正交试验
        3.4.4.1 L-丙交酯正交聚合试验
        3.4.4.2 DL-丙交酯正交聚合试验
    3.5 聚乳酸的降解研究
        3.5.1 聚乳酸的热降解研究
        3.5.2 聚乳酸薄膜模拟生物环境下的降解
        3.5.2.1 pH值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3.5.2.2 分子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3.5.2.3 构型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3.6 聚乳酸的表征
        3.6.1 红外光谱测定
        3.6.2 ~1H-NMR测试
        3.6.3 GPC测试
        3.6.4 偏光显微镜分析
        3.6.5 XRD测试
        3.6.7 DSC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降解塑料的发展背景
    1.2 降解塑料的主要品种及其研发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念
    2.2 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2.3 天然高分子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2.3.1 淀粉基塑料
        2.3.2 纤维素基塑料
        2.3.3 蛋白质基塑料
        2.3.4 甲壳素基塑料
    2.4 微生物生产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2.5 合成高分子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2.5.1 聚乙烯醇
        2.5.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2.5.3 聚乳酸
        2.5.4 聚己内酯
        2.5.5 脂肪族聚碳酸酯
        2.5.6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2.6 合成聚酯的催化剂
第三章 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2 实验装置图
        3.2.3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工艺路线
        3.2.4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
        3.2.5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中酯交换反应馏分的分析
        3.2.6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分子量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反应原理
        3.3.2 醇/酸比的选择
        3.3.3 加热温度对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的影响
        3.3.4 搅拌速度对酯交换、酯化反应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纳米TiO_2-TBOT复合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4.2.2 实验装置图
        4.2.3 纳米TiO_2的制备
        4.2.4 纳米TiO_2的物化性能表征
        4.2.5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
        4.2.6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分子量及力学性能测试
        4.2.7 催化剂性能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测试结
        4.3.2 TEM测试结果
        4.3.3 TiO_2对共聚酯合成反应的催化作用
        4.3.4 TBOT/TiO_2的不同比例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
        4.3.5 TiO_2的水解稳定性
    4.4 小结
第五章 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组成及结构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2 共聚酯的制备
        5.2.3 共聚酯的组成及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共聚酯的~(13)C NMR表征
        5.3.2 共聚酯的~1H NMR表征
        5.3.3 共聚酯的组成研究
        5.3.4 共聚酯的序列结构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脂肪-芳香族共聚酯材料性能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6.2.2 实验装置图
        6.2.3 共聚酯的制备
        6.2.4 共聚酯的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共聚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6.3.2 共聚酯的热性能
        6.3.3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6.3.4 共聚酯的流变性能
    6.4 小结
第七章 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7.2.2 共聚酯的制备
        7.2.3 共聚酯生物降解性实验
        7.2.4 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共聚酯与其它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比较
        7.3.2 芳香组分对共聚酯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7.3.3 分子量对共聚酯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7.3.4 共聚酯降解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
        7.3.5 共聚酯的降解方式研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四、对降解塑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D]. 李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D]. 毛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蓝藻/菌渣填充型可降解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冰冰.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4]广西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D]. 莫俊军. 广西大学, 2012(03)
  • [5]光—生物双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跃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 [6]降解塑料行业面临发展春天[J]. 季君晖. 新材料产业, 2008(12)
  • [7]聚乙烯薄膜用可生物降解添加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邵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3)
  • [8]疏水化改性淀粉/PVA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的研究[D]. 闫美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09)
  • [9]聚乳酸的合成研究[D]. 周晓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6)
  • [10]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研制[D]. 陈锡荣.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