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林[1](2020)在《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综述人参种类、野山参研究进展及人参化学成分研究技术等基础上,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了野山参的小分子化学成分、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异同、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1、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从20年生野山参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5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高分辨率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解析鉴定了其结构,包括47个三萜、2个炔醇、4个甾体及2个烷烃。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6为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成分。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数据。2、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首次对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分子量为1001500 Da)进行了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富含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通过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01种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三萜、有机酸和有机酸酯、甾醇和炔醇、氨基酸和醛酮类等,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3、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首次建立了30年生野山参的根及根茎HPLC指纹图谱。筛选出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12个成分。40批野山参根及根茎样本的相似度为0.7140.892。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0批野山参样本被分成野山参根和野山参根茎两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人参环氧炔醇等5个成分是造成根和根茎化学组成差异的主要物质。该研究为完善野山参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首次对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总皂苷和12种单体皂苷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20.3%),其次为根(6.8%)、茎(5.0%)和籽(3.8%)。HPLC-UV法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根中以Rg1、Rb1、Rc、Re和Rd为主;茎中以PPT、Re、Rb1、Rb3和Rd为主;叶中以Re、Rd、Rg1、Rb3、Rc和Rb2为主;籽中以Re、Rg1和Rc为主。该结果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野山参地上部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首次测定了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184个挥发性成分。其中,根中鉴定了54个成分,含烃(23.4%)、醇/酚(21.4%)、酯(16.3%)及醛(6.8%)等结构类型;茎中84个成分,含烃(80.5%)、醇/酚(4.0%)及酯(4.8%)等结构类型;叶中68个成分,含烃(86.5%)、醛(3.7%)、酮(2.0%)及酯(2.2%)等结构类型;籽中81个成分,含烃(81.6%)、酯(4.5%)、醇/酚(3.4%)及醛(2.0%)等结构类型。根、茎、叶和籽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含有27、37、19和35种特有成分,而共有成分仅为9种。本研究不仅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各部位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二)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1、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和5年生园参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二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进行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4种潜在的化学标志物。野山参中含量高于园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g1、Re2、Rf、Rg4、绞股蓝皂苷Ⅸ、XVII和人参环氧炔醇,其中除Rg1和人参中特征成分Rf外,多为侧链变化的稀有皂苷。园参中含量高于野山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e、Rb3、Rd、三七皂苷R1、西洋参皂苷L10、(E,E)-9-羟十八烷基-10,12-二烯酸、12,13,15-三羟基-9-十八烯酸及正十五醛,其中常见皂苷较多,且有烷烃类物质。研究可为建立区别于园参的野山参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2、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V detector,HPLC-UV)法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与5年生园参中单体成分的化学模式识别与分析。检测波长为203 nm。计算任意两个色谱峰面积的比值,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了30年野山参与5年园参中峰面积比值具有明显差异的6种组合物,分别是:人参环氧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e、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d、人参环氧炔醇/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d。研究结果为识别野山参特征组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基于HS-SPME与GC-MS联用技术,首次开展了园参(5年生)和野山参(30年生)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共鉴定了6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53个倍半萜、8个单萜、3个醛、2个酯、1个酸、1个酮、1个醚。其中,从园参中鉴定了(E)-β-金合欢烯(23.12%)、白菖油萜(12.22%)和β-榄香烯(11.98%)等50个成分;从野山参中鉴定了白菖油萜(19.95%)、α-新丁香三环烯(12.54%)和α-愈创木烯(10.47%)等38个成分。园参和野山参有12个共有成分,同时也含有差异性的成分。园参中含有17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9.91%,其中(E)-β-金合欢烯(23.12%)的含量较高;野山参中含有15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9.35%,其中4,11,11-三甲基-8-亚甲基-[1R-(1R*,4Z,9S*)]-双环[7,2,0]十一碳-4-烯(10.24%)的含量较高。(三)野山参抗COPD的生物活性及相关机制研究1、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以外源性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A549细胞,建立了体外香烟烟雾损伤模型,首次评价了20年生野山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CSE诱导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可以降低A549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野山参中单体人参皂苷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中4种新人参皂苷Rm1、Rm2、Rm3和Rm4,以及3种已知人参皂苷Rb2、Rd、Rg3对CSE诱导的COPD保护作用。该7个单体人参皂苷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NF-α,IL-1β和IL-6在CSE诱导的A549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改善相关的炎症反应,以人参皂苷Rg3、Rb2的作用最强。HDAC2途径可能参与了针对A549细胞中CSE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3、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小鼠鼻吸吸烟法建立了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灌胃给予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3周,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组(40 mg/kg/d)和中剂量组(20 mg/kg/d)可增加COPD小鼠体重;增大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VC),减少静态顺应性(Cchord)和气道阻力(RI);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证明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野山参具有较好的抗COPD作用。4、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20年生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在COPD小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研究。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以及典型碎片,辨识了17个移行成分,包括原型和代谢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o、Rh1、Rd、Rg3、Rh2、CK、Rs3、原人参三醇、越南人参皂苷R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将以上17个血中移行成分作为“候选化合物”,应用网络药理学首次构建了“野山参血中移行成分-COPD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IL6、IL1B、TNF、MMP9及MAPK1等是野山参抗COPD的潜在关键靶蛋白,前3个靶蛋白已经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还预测了可能是通过调控Pathways in cancer、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利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首次研究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小鼠比较,COPD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许多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经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干预后,L-色氨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卵磷脂,白细胞三烯A4等20种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可显着回调。由此推断野山参是通过干预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醚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该部分研究也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3条代谢途径。综上,本论文对野山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可为阐明野山参化学组成及与园参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扩大野山参的药用范围提供理论支持。
廖长宏,陈军文,吕婉婉,周平[2](2017)在《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根腐病由水分、土壤及其营养元素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线虫、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等生物因素造成,是根茎类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较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具有易传染,致死率高,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易导致中药材减产,影响人体健康。该文综述了我国主要根和根茎类中药材的致病因素,从微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讨论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提出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对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的防治进行了展望,期望能为今后有效地对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进行防治提供线索与帮助。
李佳穗[3](2016)在《川芎根腐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研究》文中提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干燥的根状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是最着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根腐病是川芎栽培中的常见病害,长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其生产中最严重的障碍。基于对病原菌鉴定工作对病害控制、开展新的防治研究的关键意义的认识,本课题围绕川芎根腐病的病原开展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首先,通过观察川芎根腐病的典型症状,建立起该病害的病情分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川芎两大主要产区四川都江堰、彭州的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川芎根腐病的盛发期为5月(根状茎膨大期)。感病植株以维管束变为褐色,根状茎内出现蔓延性的棕褐色病斑并逐渐腐烂为主要症状,地上部位常缺乏明显特异的病征。因而,以根状茎的褐变程度为依据,建立将该病害划分为0-4级的5级分级标准。产地调查中,全部调查田块均发现染病植株;都江堰的平均株发病率达44.8%,显着高于彭州(20.2%),P<0.01;都江堰病情指数(23.13)较彭州(12.81)高,差异不显着。其次,从多个产区采集带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川芎根状茎,以组织块法分离病原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设计证病试验,采用离体根接种法、植物体接种法共同验证并初步比较各分离物的致病性。在分离到的71株纯培物中,菌株f2-16、f3-2、f4-19及f5-7等4种真菌在回接后能够引起植株表现与田间观察根腐病症状一致的症状特征,并且,从各菌株所引起发病的植株中均可再次分离到初接菌种,因此被确定为川芎根腐病的病原菌。菌株f4-19表现最高的根腐病致病率,刺伤接种组的发病率显着高于不刺伤组,P<0.05。最后,采用形态学结合真菌rDNA-ITS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将序列登录至GenBank数据库。将4种病原真菌f2-16、f3-2、f4-19及f5-7分别鉴定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小不整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以及球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其中,小不整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和球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为首次在该宿主上发现的2种能引发根腐病的病原菌。4种病原菌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J573076, KJ573077, KJ573079和KJ573081。上述研究表明:(1)根腐病目前仍是川芎的重要病害,对川芎的道地栽培造成严重威胁。(2)研究建立了川芎根腐病的病情分级标准,可为该病害的发生情况调查、损失估算等提供依据;同时,观察发现染病川芎常缺乏特异性的地上部位病征,是该病害在田间难于被快速识别、防控可能的原因之一。(3)本研究鉴定出2种以往未见报道的川芎根腐病病原菌,并发现曾有报道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具有最高的致病率,可为后续针对性的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病原学基础。
赵祥升[4](2016)在《“药食同源”南药—益智中外源性污染物检测及防霉变储藏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和储藏等过程中易受到农药、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的污染,特别是储藏过程中,如果储藏条件不佳,容易感染真菌进而产生真菌毒素。中药中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等外源性污染物残留己给其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随着世界各国对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关注的升级,建立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进行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测,同时针对易霉变变质中药材的特点做好药材的科学养护,己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是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果实,主产于我国海南、广东等地,同时具有“药用”和“食用”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中药,在食品和保健品上有广泛应用。益智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源污染物残留的风险,而目前益智中外源性污染物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首先对益智中农药、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的残留量进行研究,建立了外源性污染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进而,基于“反式培养”模式,对已灭菌益智药材接种产毒黄曲霉孢子液后进行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后检测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的含量,并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不同温、湿度对储藏过程中益智表面真菌的生长情况和真菌毒素累积的影响,筛选益智最佳的储藏条件,为制定易霉变变质的“药食同源”益智药材的储藏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1、首次建立一步提取结合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同时测定益智中3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采用GC-MS/MS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通过考察样品中农药的提取率,优化了提取溶剂体积和提取时间等因素样品中农药的提取效率,以丙酮/乙酸乙酯(1:1,v/v)为溶剂提取益智样品,浓缩后过滤,不净化直接进样检测31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水平。结果发现,31种有机磷农药在0.004~1.0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3)。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10μg/kg和4-30μg/g。大部分农药的加样回收率为70%-110%,平均回收率为57.6%~104.7%,RSD为0.7%-13.7%。55批受检益智样品中有8个样品检测到7种农药,阳性样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为138.2μg/g,且经GC-MS/MS确认。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廉价且容易操作,适用于益智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2、建立了超声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和酸净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同时测定益智中26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实验中比较了固相萃取和QuEChERs的萃取效率及浓硫酸、固相萃取和硫酸的净化效果。样品采用超声法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和硫酸净化。实验中优化了影响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相关条件,如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相萃取填料,洗脱溶剂和硫酸浓度等。优化后的GC-ECD法对26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限为0.1-2.0μg/g。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方法,所有农药在1.0~1000μg/g范围内所有农药呈现良好的线性(0.9971≤γ2≤0.9998)。大部分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110%(RSD<15%)。通过农药在空白基质和有机溶剂中峰面积的比值考察了基质效应,发现基质效应不明显。应用该方法检测了55批益智样品中26种有机氯农药,发现3个样品中检测到4个农药(a-BHC.五氯硝基苯、反式-氯丹和op’-DDD),并采用GC-MS对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3、建立了固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益智中11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以回收率和基质效应为指标考察了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固液萃取,固相萃取和QuEChERS)及提取溶剂、时间和温度等对益智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提取效率,建立了固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FLC-MS/MS)法同时测定42批益智中样品11种真菌毒素(AFB1、 AFB2、 AFG1、 AFG2、OTA、HT-2、T-2、FB1、 FB2、ZEA和DON)的污染水平。结果发现,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可明显改善基质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11种真菌毒素在0.1~2000μg/k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γ2≥0.9958)。检测限为0.03-6.0μg/kg,定量限为0.1-20.0μg/k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59.69%~111.34%,RSD<20%。42批益智样品中检测到AFB1(<LOQ)、ZEA (9.03μg/kg,16.03μg/kg)和OTA(6.59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和准确,适用于益智中真菌毒素的多残留检测。4、建立了微波清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益智中2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中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样品采用HNO3和H2O2进行消解。用标准物质(杨树叶)对建立的ICP-MS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测定结果与参考值相符。方法的重复性较好,RSD<5.0%。采用该方法检测了16批益智果实样品、益智不同部位(根、茎、叶、果实)样品以及煎煮液浸膏中20种金属元素(Mg、K、Ca、Na、Fe、 A1、Zn、Ba、Mn、Cu、Mo、Cr、Nk、As、Se、Cd、Hg、T1、Pb、V)的含量。结果发现,益智不同部位和煎煮液浸膏中均检测到20种元素。在重金属元素中,Cu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74mg/kg, Cd的含量最低(25.82μg/kg),不同批次间的Pb含量差异比较大(标准偏差为:147.06)。益智不同部位元素分布差异较大,Mg、Ca、Mn和Se在叶片中含量最高,重金属(Cd、Cr、Cu、As、Pb等)在根中的含量最高,Pb, Cd, As, Hg, Cu的含量均没有超出中国药典对其他药材规定的限量标准。实验中同时考察了元素从原药材到煎煮浸膏的转移率,在益智的煎煮液浸膏中检测到所有的元素,但元素间的转移率变化较大(5.65%-93.96%),尤其重金属元素(Pb、Cd、As、Hg、Cu、Cr)转移率低于30%,表明益智的煎煮过程可有效减少重金属的摄入。5.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CCD-RSM法),结合“反式”培养模式考察益智药材最佳的储藏条件,为制定其储藏规范提供数据支撑。基于“反式培养”模式,在已灭菌的益智药材表面接种产毒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孢子液后进行“反式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药材中化学成分及真菌毒素的含量变化,并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不同温、湿度下真菌的生长、真菌毒素的累积和益智药材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当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85%时,药材中四种黄曲霉毒素的总量最低(<LOQ),益智挥发油含量和成分变化较小,但多糖含量显着降低。此外,不接种黄曲霉孢子液的益智样品在较高的温湿度下多糖含量也显着降低。通过温湿度与黄曲霉毒素含量相关模型和响应面曲线图,优化得到了避免益智药材染菌产毒的最佳储藏条件: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85%。在该条件下还可以避免益智多糖含量的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易霉变的益智药材在储藏过程中防止霉变变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音[5](2015)在《浅析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实现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将术语及其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几种实现方法。术语是特定领域内约定性的语言符号,具有科学性、简明性、系统性、派生性、单义性等特点。本文认为,术语翻译质量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准确性。就术语本身而言,其本质属性表征为术语所代表的字面意义与其实际概念意义对应一致。那么,在语际转换过程中,术语翻译准确性的评价标准就是源语术语概念与译语术语概念及其指称义是否贴近或完全一致的。为满足术语翻译准确性这一要求,译者在对术语进行文字转换时,要力求准确完整地将源语术语的信息传递出来,既不能有概念偏差又不能有信息缺失。本文通过对术语基本概念、特点及翻译标准的分析,将中英两种语言中术语与概念的对应情况分成了三类:译语与源语术语概念一一对应;译语与源语术语概念不完全对应;译语中与源术语概念相对应的术语表达缺失。由于一一对应的情况较为理想,且该情况的讨论价值有较大局限性,本文主要对另外两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译例分析,总结出几种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实现方法,即根据术语所处领域的专业知识明确术语概念;根据词汇本义进行概念延伸;从其他领域的术语中借词;综合源语语篇信息进行概念推导。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翻译方法的使用情境都不是特定的,本文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其他译者的术语翻译实践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以力求实现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孙同玉,祝娟,孙鹏,廖登群,李先恩,祁建军[6](2014)在《西洋参PqGA2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克隆、分析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种子萌发过程的赤霉素2-氧化酶(gibberellin 2-oxidase,GA2ox)基因。方法从前期由高通量测序得到78207条unigenes基因的注释信息中挖掘出与赤霉素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序列,得到11条GA2ox基因相关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确定GA2ox的转录本。根据选定的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西洋参GA2ox的cDNA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得基因,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得到一条长度为987bp,编码328个氨基酸残基的西洋参GA2ox基因,命名为PqGA2ox。生物信息学预测PqGA2ox蛋白不含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依赖于2-酮戊二酸和Fe2+的双加氧酶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形态休眠中期和生理休眠中期的表达量低于其休眠起始期和解除休眠期。结论首次获得西洋参种子PqGA2ox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西洋参种子解除休眠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于洋[7](2014)在《人参大片段DNA(D9)转化番茄的研究》文中指出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人参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具有补五脏,对抗疲劳,提高记忆力、改善心血管系统、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功效。番茄(Lycopersicon escaleutum. Mill),别名西红柿,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Lycopersic-on)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也是经典模式植物之一,其最主要活性物质是番茄红素。番茄具有止血、降压、健胃消食、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预防血管老化和宫颈癌等药用价值。本实验是将番茄品种红牛奶番茄作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研究,以期鉴定人参基因组功能的同时为番茄创新种质资源。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含大片段DNA的农杆菌COR308的对数生长期为11-17小时,选用13-14小时的农杆菌进行实验。2.番茄遗传转化预培养时间为2d,侵染时间为7-8min,共培养天数为4d。3.本实验获得抗性芽523个,抗性植株32株,经载体T区左右臂的PCR、大片段已知CAS基因的片段PCR检测,得到3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0.237%。4.通过对番茄转化植株及未转化植株的形态分析发现,D9的转化植株在茎、茎杆、花瓣及萼片的数量发生变化:D9转化植株茎的生理下端容易分叉,而未转化植株没有这个现象;D9转化植株茎杆上绒毛变少,而未转化植株茎杆绒毛明显,清晰可见;D9转化后的植株叶片变小,未转化的番茄植株叶片大而宽;D9转化后的植株果实的萼片绒毛变少,而未转化的植株果实萼片绒毛多。
滕文凤[8](2011)在《南京市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种群季节动态》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从南京尧化门、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南京汤泉镇苗圃地40种苗木根际采集的315份土壤样品分离到的根际寄生线虫进行系统的分类鉴定研究,共鉴定出苗木根际寄生线虫4目10科13属22种,其中包括18个已知种和4个未定种。分别为: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vulgaris、香港丝尾垫刃线虫F. hongkongensis、莫氏野外垫刃线虫Aglenchus muktii、冬天巴兹尔线虫Basiria hiberna、三形茎线虫Ditylenchus triformis、长母体茎线虫D. longimatricalis、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crassicaudatus、拟裸露矮化线虫T. paranudus、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伤残短体线虫P. vulnu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假强壮螺旋线虫H. pseudorobustus、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紧鞘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sricthecatus、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标明剑线虫X. insigue、丝尾垫刃属线虫未定种1F.sp1.、丝尾垫刃属线虫未定种2 F sp2.、滑刃属线虫未定种Aphelenchoides sp和拟毛刺属线虫未定种Paratrichodorus sp.。其中,冬天巴兹尔线虫为中国新纪录种。香港丝尾垫刃线虫、莫氏野外垫刃线虫、三形茎线虫、长母体茎线虫、厚尾矮化线虫、拟裸露矮化线虫、肾形肾状线虫、紧鞘半轮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和内卷滑刃线虫共10种线虫为江苏省新纪录种。在雪松、广玉兰、龙爪槐、桂花、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银边卫矛、小叶十大功劳、紫玉兰、女贞、棕榈、羽毛枫、红枫、鸡爪槭、白玉兰、红花继木、红椿、银露梅、红豆、卫矛、毛杜英、浙江楠、红楠、赤楠、七叶树、大叶油樟、珙桐、秤锤树、南方红豆杉、蓝果树、桃叶石楠、法国冬青、蜀桧、瓜子黄杨、罗汉松、梅花、红果栒子、美国皂荚、厚皮香和香果树共40种寄主植物中,普通丝尾垫刃线虫和燕麦真滑刃线虫的新寄主为25种,厚尾矮化线虫的新寄主为14种,双宫螺旋线虫的新寄主为13种,内卷滑刃线虫和美洲剑线虫的新寄主为10种,假强壮螺旋线虫的新寄主为8种,莫氏野外垫刃线虫和拟裸露矮化线虫的新寄主为4种,冬天巴兹尔线虫的新寄主为3种,咖啡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肾形肾状线虫和标明剑线虫的新寄主为2种,香港丝尾垫刃线虫、三形茎线虫、长母体茎线虫和紧鞘半轮线虫共4种线虫的新寄主为1种。生态学方面,于2009年10月22日、2010年1月7日、2010年4月22日和2010年7月7日在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地采集19种苗木根际土壤,每三个月左右采1次样,共4次,采集土壤样品228份。通过对所采集土壤样品中的寄生线虫进行计数,并对全年土壤样品中各线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群数量在一年中随时间变化发生明显的波动,且在不同的树种中季节波动规律不同,线虫密度最大值可能出现在春、夏或秋季之中的一个或两个季节,线虫密度最小值一般出现在冬季。
陈晶瑜[9](2011)在《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文中认为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为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东北地区危害大豆的“三菜”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现有除草剂只对苣荬菜的地上部分有防除效果,对地下部分却无能为力。根本原因是除草剂在苣荬菜的地下芽根中传导能力差,而且苣荬菜的地下部分能以休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季,翌年继续危害。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及质谱技术检测了休眠过程中苣荬菜芽根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寻找并鉴定差异蛋白点,旨在找到与休眠相关的蛋白质,以探索其休眠机制,为防除苣荬菜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外均未见上述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地下芽根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苣荬菜芽根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建立适合苣荬菜的双向电泳分析体系,其次对休眠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苣荬菜取样并进行双向电泳分析,找到差异蛋白点,并对这些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Trizol沉淀法作为苣荬菜芽根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蛋白纯度及SDS-PAGE电泳的分离效果为指标,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酚法、Tris-Hcl法、Tris-丙酮-酚法、Trizol沉淀法、苯酚-TCA-丙酮沉淀法、双乙法七种方法提取的苣荬菜芽根的总蛋白,结果表明,Trizol沉淀法提取的苣荬菜芽根的蛋白纯度最高,且SDS-PAGE电泳条带最多、最清晰,双向电泳图谱清晰,蛋白点最多,基本没有拖尾和横纵条纹,是苣荬菜芽根总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方法。(2)建立并优化了适合苣荬菜的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分析体系。SDS-PAGE电泳:采用5%的浓缩胶和12%的分离胶,上样量为15μg,样品在浓缩胶时,电流为10mA;到达分离胶后,电流为40mA,当溴酚蓝至胶底时电泳结束。双向电泳:第一向等电聚焦使用24cm线性IPG胶条(PH=4-7),取约含1200μg总蛋白质的450μL水化液,采用被动水化上样,水化14 h。等电聚焦在20℃下进行,50 V,30 min; 100 V,1 h;300 V,1 h;500 V,1 h;1000 V,1 h;2000 V,1 h;5000 V,1 h;8500 V,80000Vhr;500 V,1 h。电泳结束后将胶条依次用含有DTT和含有碘乙酰胺的平衡液各平衡15 min。第二向电泳采用12.5%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预电泳45 min,2w/胶;正式电泳5-6 h,15w/胶。凝胶采用热考染法进行染色。(3)通过质谱分析46个差异蛋白点,得到4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点,其中有16个蛋白与能量代谢相关,9个蛋白与植物逆境生理相关,4个蛋白与植物体抗氧化相关,3个蛋白与细胞壁合成相关,3个蛋白与蛋白质水解相关,2个蛋白与信号转导相关及8个未知蛋白。表明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中多个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
李学芝,孙国刚,孙秀安,李江波,郑殿家[10](2007)在《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二、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参的种类 |
1.1.1 按生长环境分类 |
1.1.2 按炮制方法分类 |
1.2 野山参概述 |
1.2.1 分布 |
1.2.2 化学成分 |
1.2.3 药理活性 |
1.3 人参化学成分研究的技术 |
1.3.1 液质联用技术 |
1.3.2 核磁共振技术 |
1.3.3 气质联用技术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1.1 研究背景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实验结果 |
2.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 |
2.2.1 研究背景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结果 |
2.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
2.3.1 研究背景 |
2.3.2 实验材料 |
2.3.3 实验方法 |
2.3.4 实验结果 |
2.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 |
2.4.1 研究背景 |
2.4.2 实验材料 |
2.4.3 实验方法 |
2.4.4 实验结果 |
2.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2.5.1 研究背景 |
2.5.2 实验材料 |
2.5.3 实验方法 |
2.5.4 实验结果 |
2.5.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1 研究背景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 |
3.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3.2.1 研究背景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 |
3.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中单体皂苷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2.1 研究背景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结果 |
4.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方法 |
4.3.4 实验结果 |
4.3.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5.1.1 研究背景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实验结果 |
5.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实验结果 |
5.2.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主要根和根茎类药材 |
2 根腐病致病因素 |
2.1 非生物因素土壤水分、土壤板结度土壤中 |
2.1.1 水分: |
2.1.2 土壤及其营养元素: |
2.2 生物因素 |
2.2.1 线虫: |
2.2.2 病原真菌: |
2.2.3 病原细菌: |
3 根腐病防治方法 |
3.1 化学措施 |
3.2 微生物措施 |
3.2.1 枯草芽孢杆菌: |
3.2.2 木霉菌: |
3.2.3其他微生物: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致病菌致病机理不明确: |
4.1.2 生物防治还未广泛应用于实践: |
4.1.3 忽略了细菌的协同致病作用: |
4.2 展望 |
4.2.1 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
4.2.2 加强各类药材种质资源的筛选: |
4.2.3 加快抗逆品种的筛选: |
(3)川芎根腐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药用植物根腐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2 川芎的药用价值与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
1.1.3 川芎根腐病的研究现状 |
1.2 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川芎根腐病的症状观察与发病情况调查 |
1.4.2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分离 |
1.4.3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4.4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
1.5 技术路线 |
2 川芎根腐病的症状观察与发病情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川芎根腐病的症状观察与病情分级 |
2.1.2 川芎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川芎根腐病的症状特征 |
2.2.2 川芎根腐病的病情分级 |
2.2.3 川芎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
2.3 小结与讨论 |
3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分离样品来源 |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3 培养基的配制 |
3.1.4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1.5 菌种保存 |
3.2 实验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的确定与致病力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川芎来源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3 培养基的配制 |
4.1.4 离体根接种法致病性测定 |
4.1.5 植物体接种法致病性测定 |
4.1.6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离体根接种法 |
4.2.2 植物体接种法 |
4.3 小结与讨论 |
5 川芎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类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来源 |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3 培养基的配制 |
5.1.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5.1.5 病原菌的rDNA-ITS分子生物学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 |
5.2.2 病原菌的rDNA-ITS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药食同源”南药—益智中外源性污染物检测及防霉变储藏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中外源污染物研究进展 |
1.1.1 农药残留 |
中药中常用的农药种类 |
中药中农残残留前处理技术 |
中药中农残残留检测技术 |
1.1.2 真菌毒素 |
中药中真菌毒素的前处理方法 |
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
1.1.3 重金属 |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技术 |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
1.1.4 中药中外源污染物限量标准 |
1.2 益智研究概况 |
1.2.1 化学成分 |
1.2.2 药理作用 |
1.2.3 益智中外源污染物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益智中31种有机磷农药的GC-FPD多残留快速检测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样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气相色谱条件 |
2.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3.2 基质效应 |
2.3.3 方法学考察 |
2.3.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2.3.5 样品测定 |
2.3.6 GC-MS/S确认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声辅助萃取结合SPE和酸净化-GC-ECD法检测益智中26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GC-ECD条件 |
3.2.2 GC-MS条件 |
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声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2 净化条件的优化 |
3.3.3 基质效应 |
3.3.4 方法学考察 |
3.3.5 样品测定 |
3.3.6 GC-MS确证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益智中真菌毒素的UPLC-MS/S多残留检测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1.3 样品 |
4.2 实验方法 |
4.2.1 UPLC-MS/MS条件 |
4.2.2 样品制备方法 |
4.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4.2.4 方法学验证 |
4.2.5 基质效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PLC-MS/MS条件的优化 |
4.3.2 不同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 |
4.3.3 SLE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
4.3.4 方法学考察 |
4.3.5 样品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益智中金属元素微波消解-ICP-MS检测方法及煎煮后转移规律研究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1.3 样品 |
5.2 实验方法 |
5.2.1 微波消解条件 |
5.2.2 ICP-MS条件 |
5.2.3 标准溶液的配置 |
5.2.4 标准参考物质溶液的制备 |
5.2.5 样品溶液的制备 |
5.2.6 水煎液浸膏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波消解方法的优化 |
5.3.2 方法学考察 |
5.3.3 样品测定 |
5.3.4 益智不同部位中各元素的含量比较 |
5.3.5 益智煎煮液浸膏干粉中元素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反式”培养的益智储藏条件研究 |
6.1 仪器与试剂 |
6.1.1 仪器 |
6.1.2 试剂 |
6.1.3 益智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黄曲霉菌菌株活化及孢子液制备 |
6.2.2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6.2.3 真菌毒素的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条件下益智中黄曲霉菌的生长情况 |
6.3.2 基质匹配标准曲线 |
6.3.3 不同储藏条件对益智中黄曲霉毒素累积的影响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黄曲霉菌浸染益智后质量变化研究 |
7.1 仪器与试剂 |
7.1.1 仪器 |
7.1.2 试剂 |
7.1.3 材料 |
7.2 实验方法 |
7.2.1 益智挥发油提取 |
7.2.2 薄层色谱分析(TLC)方法 |
7.2.3 气相色谱-质谱(GC-MS)条件 |
7.2.4 益智多糖含量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益智挥发油含量比较 |
7.3.2 益智挥发油TLC分析 |
7.3.3 益智挥发油的GC-MS分析 |
7.3.4 益智多糖的比较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浅析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项目说明 |
源语/译语对照语篇 |
翻译评注 |
一 术语与术语翻译 |
1.1 术语的定义与特点 |
1.2 术语翻译标准文献综述 |
二 术语与概念的对应及案例分析 |
2.1 译语与源语术语概念不完全对应 |
2.2 译语中无对应概念术语 |
三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西洋参PqGA2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试剂 |
1.1 材料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2.2 Pq GA2o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2.3 Pq GA2ox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Pq GA2ox基因在不同组织的特异性表达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洋参种子Pq GA2ox基因的克隆 |
3.2 Pq GA20ox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分析 |
3.2.1 理化性质分析 |
3.2.2 Pq GA2ox二级结构分析及结构预测 |
3.2.3 Pq GA2ox蛋白三维结构建模 |
3.2.4蛋白疏水性分析 |
3.2.5 Pq GA2ox跨膜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3.3 Pq GA2ox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和功能分析 |
3.4 Pq GA2ox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树 |
3.5 Pq GA2ox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4 讨论 |
(7)人参大片段DNA(D9)转化番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大片段 DNA 克隆载体的研究 |
1.2 大片段 DNA 遗传转化 |
1.3 番茄的相关研究 |
1.4 人参的相关研究 |
1.5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含人参大片段 DNA 的农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3.2 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3.3 质粒 DNA 的提取 |
3.4 番茄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5 抗性植株的检测 |
3.6 番茄转化植株与未转化植株的形态学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南京市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种群季节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线虫的分类地位 |
2 植物寄生线虫分类研究进展 |
2.1 国外植物寄生线虫分类研究进展 |
2.2 我国植物寄生线虫分类研究进展 |
3 植物寄生线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南京市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类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的设置及其概况 |
1.1.1 调查区设置 |
1.1.2 调查区概况 |
1.2 样品的采集 |
1.2.1 采样时间和地点 |
1.2.2 采集的苗木种类 |
1.2.3 采集方法 |
1.3 样品处理 |
1.3.1 植物线虫的分离、杀死和固定 |
1.3.2 线虫镜检及计数 |
1.3.3 标本的制作 |
1.3.4 植物线虫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vulgaris(Brzeski,1963)Lownsbery & Lownsbery,1985) |
2.2 香港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ongkongensis Xie & Feng,1996) |
2.3 莫氏野外垫刃线虫(Aglenchus muktii Phukan & Sanwal,1980) |
2.4 冬天巴兹尔线虫(Basiria hiberna Bernard,1980) |
2.5 三形茎线虫(Ditylenchus triformis Hirschmann & Sasser,1955) |
2.6 长母体茎线虫(Ditylenchus longimatricalis(Kazachenko,1975)Brzeski,1984) |
2.7 厚尾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crassicaudatus(Williams,1960)Andrassy,1973) |
2.8 拟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paranudus Phukan & Sanwal,1982) |
2.9 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Zimmermann,1898)Filipjev & S.Stekhoven,1941) |
2.10 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 Allen & Jensen,1951) |
2.11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1890)Sher,1961) |
2.12 假强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tus(Steiner,1914)Golden,1956) |
2.13 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Linford & Oliveira,1940) |
2.14 紧鞘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sricthecatus Esser,1960) |
2.15 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1865) |
2.16 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 Minagawa,1992) |
2.17 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 Cobb,1913) |
2.18 标明剑线虫(Xiphinema insigue Loosi,1949) |
2.19 丝尾垫刃属线虫未定种1(Filenchus sp1.Andrassy,1954) |
2.20 丝尾垫刃属线虫未定种2(Filenchus sp2.Andrassy,1954) |
2.21 滑刃属线虫未定种(Aphelenchoides sp.Fischer,1894) |
2.22 拟毛刺属线虫未定种(Paratrichodorus sp.Siddiqi,1974)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垫刃科线虫 |
3.2 滑刃目线虫 |
3.3 矮化属线虫 |
3.4 环总科线虫 |
3.5 茎属线虫 |
3.6 短体属线虫 |
3.7 纽带科线虫 |
3.8 剑属和拟毛刺属线虫 |
第三章 南京市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群季节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 |
1.1.1 采样时间和地点 |
1.1.2 采集的苗木种类 |
1.1.3 采集方法 |
1.2 样品处理 |
1.3 线虫镜检及计数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椿(Toona ciliat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2 银露梅(Pltentilla glabr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3 红豆(Ormosia hosiei)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4 卫矛(Euonymus alatu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5 毛杜英(Elaeocarpus howii)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6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7 红果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8 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9 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0 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1 大叶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2 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3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4 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5 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6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wsis var.mairei)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7 蓝果树(Nyssa sinensis)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8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2.19 桃叶石楠(Photinia prunifolia)根际寄生线虫的季节动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果 |
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苣荬菜的研究概述 |
1.1.1 苣荬菜的分布与危害 |
1.1.2 苣荬菜的形态特征 |
1.1.3 苣荬菜的发生特点 |
1.1.4 苣荬菜的防除技术 |
1.2 植物休眠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休眠的概念及类型 |
1.2.2 植物休眠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
1.2.3 多年生杂草休眠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和相关概念 |
1.3.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中所用主要试剂配方 |
2.2 试验方法 |
2.2.1 蛋白质提取方法 |
2.2.2 蛋白质纯化方法 |
2.2.3 蛋白质浓度测定 |
2.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 SDS-PAGE) |
2.2.5 双向电泳(2-DE) |
2.2.6 蛋白质点的切取及胶内酶解 |
2.2.7 蛋白点的质谱分析与数据库检索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苣荬菜芽根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
3.1.1 七种提取方法所得蛋白质量及纯度的比较 |
3.1.2 七种提取方法所得蛋白的SDS-PAGE 结果比较 |
3.1.3 Tris-丙酮-酚法与Trizol 沉淀法的双向电泳结果比较 |
3.2 双向电泳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分析 |
3.3 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的差异蛋白分析 |
3.3.1 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的差异蛋白点 |
3.3.2 差异蛋白点的丰度变化 |
3.4 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及功能分析 |
3.4.1 差异蛋白点的鉴定结果 |
3.4.2 差异蛋白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苣荬菜芽根蛋白质提取方法的选择 |
4.2 关于双向电泳条件的确定 |
4.3 关于休眠过程中苣荬菜芽根差异蛋白点功能的探讨 |
4.3.1 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2 与植物抗氧化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3 与植物逆境生理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4 与植物细胞壁合成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5 与蛋白水解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6 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蛋白 |
4.3.7 未知蛋白与假想蛋白 |
5 结论 |
5.1 确定了Trizol 沉淀法为苣荬菜芽根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
5.2 建立了适合苣荬菜芽根的SDS-PAGE 和双向电泳分析体系 |
5.3 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的差异蛋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D]. 朱海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2]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J]. 廖长宏,陈军文,吕婉婉,周平. 中药材, 2017(02)
- [3]川芎根腐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研究[D]. 李佳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药食同源”南药—益智中外源性污染物检测及防霉变储藏规范研究[D]. 赵祥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5]浅析术语翻译准确性的实现方法[D]. 胡音. 南京大学, 2015(05)
- [6]西洋参PqGA2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孙同玉,祝娟,孙鹏,廖登群,李先恩,祁建军. 中草药, 2014(24)
- [7]人参大片段DNA(D9)转化番茄的研究[D]. 于洋.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8]南京市苗木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种群季节动态[D]. 滕文凤.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休眠期间苣荬菜芽根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D]. 陈晶瑜.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10]短体西洋参栽培新技术[J]. 李学芝,孙国刚,孙秀安,李江波,郑殿家. 人参研究,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