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吴虓[1](2021)在《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解剖学研究目的:Knosp3A-4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在术前轴位MRI中,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后方有时会表现为三角形样结构。由于位置较深且术中该区域常被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所遮挡,故成为最易发生肿瘤残留的部位。在本研究中,我们解剖了该区域及其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并分别从经鼻内镜和经颅显微镜两种视野下探索了CS后三角区的解剖边界。方法:共制备了8具成人头颅标本用于此研究。3具标本用于经颅显微外科解剖,5具标本用于内镜下经鼻入路解剖。结果:根据内镜经鼻和显微经颅解剖,该区域是一个四棱锥结构,其四个表面的边界和所涉及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下:内侧表面:三角形边界由后岩床韧带、蝶岩韧带以及蝶岩韧带附着点和后床突的连线构成。外侧表面:由前岩床韧带和眼神经构成其中两条边,第三条边由前两者在动眼神经的入CS平面相连而成。滑车神经在这个三角形内紧贴CS外侧壁走行。上表面:这个三角类似于动眼神经三角的后半部分。底面:该三角由蝶岩韧带和眼神经,以及两者在CS内的连线构成,这个三角形相当于CS后方的外展神经所在平面。结论:熟悉CS后三角和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对全切侵袭CS的PA至关重要。因此术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轴位MRI中是否存在这种特殊的三角样征象。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目的:内镜经鼻手术切除CS后三角区肿瘤根据ICA的位置分为ICA内侧入路和ICA外侧入路。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两点一线”法即根据术前MRI轴位片预判内镜经鼻切除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并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2例PA患者的病历和手术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伴有CS后三角侵袭的病例,并分析其手术结果及“两点一线”手术入路预判法的准确性。结果:共35例患者伴有37侧CS后三角区侵袭。两点一线法预测手术入路的准确率为86.5%(32/37)。3例knosp 3A级的患者肿瘤均获全切。knosp4级患者中有20例(62.5%)实现了肿瘤全切除,9例(28.1%)实现次全切除,3例(9.4%)为部分切除。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症状加重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5.7%),脑膜炎1例(2.9%),永久性尿崩症2例(5.7%),短暂性颅神经麻痹3例(8.6%)。结论:PA伴有CS后三角侵袭是可以通过内镜经鼻手术全切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低。两点一线“法作为术前手术入路预判的方法,可有效预测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目的: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延伸是最近提出的一种垂体大腺瘤通过动眼神经三角侵袭的模式,也是多分叶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对于全切这类PA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塑化技术分析了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方法:塑化切片使用了9具尸头标本,共18侧按组织块准备、脱水脱脂、真空负压浸渍、固化和切片的先后顺序实施。此外,还分析了本单位PA伴动眼神经池侵袭病例的手术结果。结果:动眼神经池的膜性结构共分两层,内层由后颅窝的蛛网膜层延伸而来,外层由CS顶壁的硬膜下陷而成,前方稍厚,后方较薄。两层膜性结构前方贴合较为紧密而后方更加疏松。从矢状位塑化切片来看,动眼神经前方的硬膜在CS顶壁处更紧贴神经突破口,而后方的硬膜与神经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共26例PA伴动眼神经池延伸的患者纳入研究,22例实现了肿瘤全切除。术前共18例患者存在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术后症状改善12例,维持不变6例。结论:肿瘤向动眼神经池侵袭更易从神经的后方进一步延伸。两层硬膜的厚度和动眼神经池的大小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特殊的侵袭模式。早期全切动眼神经池内肿瘤可有效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防止肿瘤进一步延伸到脚间池。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目的:众所周知,斜坡内富含松质骨并且能被PA侵犯,但这些松质骨通道所涉及的范围尚不清楚。此外,我们发现PA伴斜坡侵袭的同时,有时会伴有岩尖侵犯,因此猜测岩尖的肿瘤可能来源于斜坡的松质骨通道。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与PA斜坡侵袭相关的骨性解剖来验证这一猜测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2具尸头进行斜坡和岩骨的解剖学研究,其中6具彩色灌注标本用于显微外科解剖,余16具尸头用于环氧树脂切片的塑化解剖研究。此外,我们还回顾了本中心侵袭斜坡PA的手术录像和结果。结果:舌下神经管和内听道由皮质骨围绕的骨管构成。斜坡内的松质骨通道从鞍底或蝶窦底壁开始向下延伸,绕过舌下神经管,最后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斜坡和岩尖的松质骨是通过岩斜裂沟通而至内听道内侧缘,之间并无皮质骨分隔。研究中松质骨通道的解剖结果与术中观察到侵犯斜坡PA的通道完全一致。在49例PA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44例(89.8%)实现了斜坡区肿瘤的完全切除,只有5例(10.2%)早期患者存在下斜坡的肿瘤残留。结论:PA侵犯岩尖是肿瘤沿斜坡松质骨通道越过岩斜裂而来。此外,PA沿斜坡下外侧侵袭还可越过舌下神经管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这种斜坡侵袭模式的提出加深了我们对PA侵袭特点的理解。
孙广烨[2](2021)在《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前床突是蝶骨小翼末端向后方突出的骨性结构,向下覆盖走行于视神经管内的视神经、眼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床突段。前床突上覆膜性结构,与后床突之间通过床突间韧带相连,以上结构构成的区域解剖关系复杂且脆弱,在手术中应当予以保护,同时前床突作为前中颅底交界的覆有被膜的骨性结构,是许多肿瘤及病变的好发部位,其骨质在手术中影响操作空间,安全地磨除前床突对术中重要结构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在神经内镜手术中前床突及毗邻结构的所见逐层解剖,从新的观察角度增加对该区域的了解,以期作为指导手术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对6例新鲜尸头标本(共12侧)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在内镜下通过模拟经鼻蝶入路、翼点入路进行前床突形态的观测、拍摄,内镜下磨除前床突,再通过开颅方式对前床突骨性结构及毗邻结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所得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前床突由蝶骨小翼向内后方延伸,本研究测得前床突骨质部分长度为9.02±0.46mm,宽度为11.02±0.68mm,基底部厚度为5.34±0.34mm,实验经内镜下磨除前床突,测量得磨除后产生的床突间隙其内边长为7.78±1.56mm,外边长为9.75±1.86mm,底面长为6.12±1.24mm,底面深为5.24±1.03mm,末端长为2.02±0.89mm。前床突磨除前视神经暴露长度为8.52±0.20mm,磨除后视神经暴露长度为18.15±0.36mm。磨除前颈内动脉暴露的长度为9.14±0.55mm,磨除后暴露颈内动脉长度为15.63±0.87mm,床突间韧带长度为4.83±0.33mm。结论:1、内镜下观察可见前床突由膜性组织包裹,向下覆盖走行于视神经管内的视神经、眼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床突段,前床突位置深在且结构复杂拥挤,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2、内镜下经鼻入路以及翼点入路均存在安全磨除前床突的可能,这为外科切除前床突区域肿瘤、夹闭动脉瘤以及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提供理论依据。3、内镜下观察前床突毗邻区域可见其下方动眼神经及海绵窦等相关结构与之关系紧密,在前床突脑膜瘤、眼动脉瘤等手术中应注意磨除过程中应注意磨除深度以防止热损伤。
赖鹏飞[3](2020)在《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可行性,确定相关技术及显露范围,为临床上提供一种新的创伤小的手术入路。方法: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带颈尸头标本9个,其中2个带颈尸头标本已用彩色乳胶灌注好。通过对带颈尸头标本解剖,设计神经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的手术入路,并模拟手术对入路中的解剖结构给予图片采集。结果:颈内静脉后侧紧邻头外侧直肌及C1横突,颈内静脉前内侧可见颈内动脉,两者之间可显露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通过去除头外侧直肌,可显露颈静脉孔后壁及颈静脉突。上斜肌与颈静脉突间隙深面可显露寰枕关节,经枕髁钻孔可入颅,暴露颅内延髓侧区,可显露延髓橄榄、副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等结构。磨除颈静脉突完全打开颈静脉孔后壁,可暴露颈静脉球下壁及乙状窦下壁。从颈内静脉外侧区磨除茎突骨质,可显露颈静脉球外侧区、颈静脉球部分上壁,以及颈静脉孔前内侧后组神经区域,但靠近颈静脉球顶部时,易打开鼓室及外耳道。结论: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的手术通道是存在的,具有可行性。此手术入路可同时清除颅内及颅外肿瘤,也可用于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及舌下神经管区的肿瘤,并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临床上经过精心选择的病例,这种手术方法可能有显着的优势,将来在临床中可能可作为主要或辅助的手术入路。此外,目前此手术入路尚处于实验室解剖研究阶段,临床实践中面临更多复杂的情况,需待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入路。
张家强[4](2020)在《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详尽的学习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和发生在床突区的各类肿瘤,通过模拟Dolenc入路经硬膜外前床突磨除技术,人为的制造床突间隙为手术切除如前床突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床突区肿瘤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最终为临床上手术治疗床突区肿瘤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解剖学参考,同时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1. 前床突解剖研究:通过完好清洁的10例20侧漂白成人干性去顶颅底标本,进行前床突及相关骨性结构的观察、精细测量和清晰拍摄。2.模拟Dolenc手术入路磨除前床突2.1选用经10%福尔马林防腐液充分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5例10侧,所有头颅湿标本的动静脉分别用红蓝混合乳胶灌注。2.2在外科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模拟额颞眶颧开颅手术逐层解剖,描述开颅步骤,使用Dolenc入路进行硬膜外前床突磨除,并对磨除前后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记录,积极探讨Dolenc入路的优缺点以及前床突磨除在处理床突区肿瘤中的作用。3.实验所得数据均经SPSS软件处理,以平均数(x)±标准差(S)以的形式表现。结果:1. 前床突及相关骨质结构1.1 前床突外形似犬牙状,依托3个支撑点连续于蝶骨小翼和蝶骨体上。本次实验10例20侧干标本中,有2例3侧在前床突尖和中床突间形成骨桥,有2例2侧在前床突尖和后床突间形成骨桥。湿标本中未发现前床突、中床突、后床突间有韧带连接。本次实验干标本有1例2侧与筛窦相通,ACP气化率为10%。本实验测得前床突长、厚、宽,分别为9.16±0.47mm,5.45±0.39mm,11.12±0.69mm。1.2 眶上裂多呈现不规则三角形裂隙状,由蝶骨大小翼构成。本实验测得:上、内、外侧壁长度分别为16.70±0.89mm,7.97±0.65mm,19.10±0.66mm。2. 前床突磨除前后相关结构显露2.1 床突间隙是前床突骨质移除后所额外获得的安全的手术操作空间。本实验测得床突间隙:内边长5.73±0.44mm,外边长7.37±0.60mm,上边长8.40±0.40mm,下边长5.13±0.36mm,高7.67±0.41。床突间隙容积约为:约为0.83cm3。2.2 本实验测得视神经显露长度:磨除前床突前(8.43±0.33)mm,磨除前床突后(18.07±0.59)mm。颈内动脉显露长度:磨除前床突前(9.87±0.68)mm,磨除前床突后(15.88±0.86)mm。2.3 本实验测得颈内动脉视神经间隙(Ⅱ间隙)宽度:磨除前床突前(4.51±0.37)mm,磨除前床突后(11.38±0.56)mm。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Ⅲ间隙):磨除前床突前(6.58±0.37)mm,磨除前床突后(9.79±0.66)mm。结论:1.对前床突的大小、形态、气化程度、骨桥形成以及周围结构的了解是安全磨除前床突的前提。2.前床突区因其位置深在、组织繁多、结构复杂、空间狭小,为外科处理床突区肿瘤增加了难度。通过安全磨除前床突骨质以骨质的牺牲形成所谓的床突间隙,对海绵窦、视神经、颈内动脉及相应神经血管间隙等有了更好的暴露,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为外科治疗床突区及其邻近部位肿瘤提供了便利。3. 应用额颞眶颧开颅技术,对中前颅底有着良好显露,使手术视野更加广阔。随后Dolenc入路对前床突、视神经管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联合这两种入路最终为外科切除前床突及其周围肿瘤、视神经减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周勇[5](2019)在《眉弓锁孔和Dolenc入路对前床突显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探索通过眉弓锁孔入路去除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ACP)显露鞍旁间隙周围结构的可行性方法。2.观察并测量ACP磨除后的鞍旁间隙周围三角,并确定该区域神经血管和解剖结构的位置、相邻关系和可行的操作间隙及范围。3.将眉弓锁孔入路与Dolenc入路显露的鞍旁间隙周围三角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1模拟眉弓锁孔入路使用红蓝乳胶灌注的尸头标本研究ACP硬膜外磨除的方法,以及ACP磨除后暴露的鞍旁间隙周围三角的范围,并测量手术所涉及到的重要结构。2模拟Dolenc入路使用显微镜在尸头标本另一侧模拟Dolenc入路,研究经硬膜外磨除ACP及视柱后鞍旁间隙周围三角的暴露范围,并测量手术所涉及到的重要结构。3统计方法测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暴露眶脑膜韧带需磨除的蝶骨嵴范围(见图1表1)(1)眶脑膜韧带内侧位于经眶上孔下缘平行于矢状面的直线与蝶骨嵴相交处,外侧与眶上裂(fissura orbitalis superior,SOF)外侧角相对应,距离眶上孔下缘(A线)约(48.34±1.51)mm。(2)SOF最远侧与眶上孔下缘颅骨外板处间的距离(B线)约(46.92±1.53)mm。(3)外直肌嵴与眶上孔下缘颅骨外板处间的距离(C线)约(55.70±1.19)mm。(4)SOF最远侧与外直肌嵴间的距离(D线)约(17.85±1.16)mm。(5)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眶口与外直肌嵴间的距离(E线)约(10.24±0.33)mm。(6)OC眶口与SOF最远侧间的距离(F线)约(17.59±1.13)mm。2.眶上孔下缘颅骨外板处及翼点至ACP距离(见图1表1)(1)眶上孔下缘至ACP的距离(G线)约(62.85±4.56)mm(2)翼点至ACP的距离(H线)约(50.42±2.58)mm3.Dolenc入路硬膜外磨除ACP范围及磨除后增加的手术操作范围(见表2)(1)磨除范围:以蝶平面后侧垂直平面为基础,可安全移除的ACP长约(9.59±0.18)mm,宽约(12.33±0.15)mm,厚约(5.27±0.23)mm。(2)磨除后增加的术野范围:视神经(optic nerve,ON)长度:磨除ACP前(8.66±0.47)mm,磨除ACP后(20.00±0.86)mm。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长度:磨除ACP前(9.64±0.28)mm,磨除ACP后(13.58±0.52)mm。ICA与ON(Ⅱ间隙)间的宽度:ACP磨除前(4.47±0.65)mm,ACP磨除后(11.57±1.34)mm。ICA与Ⅲ.N间的宽度:ACP磨除前(6.84±0.83)mm,ACP磨除后(9.25±0.95)mm。磨除ACP前后视神经增加的暴露长度和Ⅱ间隙增加的宽度,P<0.05,磨除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磨除ACP前后ICA的暴露长度以及ICA与Ⅲ.N间的宽度没有明显增加,P>0.05,磨除前后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ACP磨除后鞍旁间隙解剖三角的大小范围(见表3)(1)Dolenc入路(1)外侧三角(lateral triangle):内侧边为下颌神经V3,长约(5.47±1.30)mm,外侧边为上颌神经V2,长约(11.32±1.16)mm,基底边为圆孔与卵圆孔的连线,长约(11.72±0.98)mm。(2)前外侧三角(Mullan三角):内侧边为眼神经Ⅴ1,长约(12.97±1.26)mm,外侧边为上颌神经Ⅴ2,长约(7.80±1.30)mm,基底边为眼神经Ⅴ1入SOF处与圆孔FR的连线,长约(5.14±1.44)mm。(3)前内侧三角(Dolenc三角):内侧边为视神经Ⅱ.N,长约(9.63±1.13)mm,外侧边为动眼神经Ⅲ.N,长约(10.49±0.88)mm,基底边为OC眶内口和动眼神经Ⅲ.N入鞍旁间隙处的连线,长约(8.93±0.80)mm。(4)旁内侧三角(Paramedial triangle):内侧边为动眼神经Ⅲ.N,长约(10.62±0.68)mm,外侧边为滑车神经Ⅳ.N,长约(11.13±0.99)mm,基底边为动眼神经Ⅲ.N与滑车神经Ⅳ.N入鞍旁间隙处的连线,长约(6.26±0.82)mm。(5)Parkinson三角:内侧边为滑车神经Ⅳ.N,长约(11.11±0.98)mm,外侧边为眼神经Ⅴ1,长约(12.80±0.73)mm,基底边为滑车神经Ⅳ.N入硬膜处与三叉神经Ⅴ.N入Meckel’s囊处的连线,长约(7.28±0.81)mm。(2)眉弓锁孔入路(1)前内侧三角(Dolenc三角):内侧边为视神经Ⅱ.N,长约(8.52±1.12)mm,外侧边为动眼神经Ⅲ.N,长约(9.11±1.08)mm,基底边为OC眶内口和动眼神经Ⅲ.N入鞍旁间隙CS处的连线,长约(7.29±0.92)mm。(2)旁内侧三角(Paramedial triangle):内侧边为动眼神经Ⅲ.N,长约(9.95±0.78)mm,外侧边为滑车神经Ⅳ.N,长约(10.73±0.83)mm,基底边为动眼神经Ⅲ.N与滑车神经Ⅳ.N入鞍旁间隙处的连线,长约(5.96±1.00)mm。(3)Parkinson三角:内侧边为滑车神经Ⅳ.N,长约(10.69±1.11)mm,外侧边为眼神经Ⅴ1,长约(11.62±1.27)mm,基底边为滑车神经Ⅳ.N入硬膜处与三叉神经Ⅴ.N入Meckel’s囊处的连线,长约(6.55±1.42)mm。结论:1.ACP磨除是手术治疗中央颅底病变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对于鞍区和鞍旁病变。在实际手术中,磨除ACP可在直视下行手术操作,增加操作空间,既有利于鞍区病变的切除,也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2.通过本研究5例10侧尸头标本的探讨,已证明经眉弓锁孔入路磨除ACP的方法切实可行。3.可通过眶上孔定位眶脑膜韧带位置。4.眉弓锁孔入路对鞍旁间隙上壁的三角能够达到与Dolenc入路相近的显露效果。眉弓锁孔入路对鞍旁间隙外侧壁的三角显露较差,仍需进一步研究手术操作方法或改进手术器械。
张帆[6](2019)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研究目的:经鼻入路对海绵窦区域解剖结构进行深入探究,清晰显露海绵窦内侧壁硬膜,及其与颈内动脉之间韧带结构,海绵窦中颈内动脉分段、血管分支及弯曲度,脑神经在海绵窦外侧壁中的走形及毗邻关系,测量双侧颈内动脉间距离,对涉及海绵窦内肿瘤的手术,提供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及手术指导。方法: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4个(8侧),均通过经鼻入路解剖海绵窦内结构,测量重要结构数据。结果:1.打开蝶窦后,可见窦内分隔,磨除分隔后,可见鞍底、视神经隆起、鞍旁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等骨性隆起及凹陷;2.打开鞍底硬膜后,可见海绵窦内侧壁与颈内动脉之间韧带,如:鞍旁下韧带,鞍旁后韧带,鞍旁上韧带及床突间韧带;3.鞍旁及斜坡旁内颈内动脉可分破裂孔段、三叉神经段、隐段、下水平段、前垂体段、上水平段,其中颈内动脉存在两个弯曲,其一为上水平段与下水平段之间、其二为三叉神经段与下水平段之间,前者统计角度较锐,后者统计角度相对较钝,双侧颈内动脉各段之间,结果如下:Ls外侧:34.5±1.29 cm;Ls内侧:20.5±1.28cm;ts内侧:20±1.28cm、ts外侧:31.75±0.44cm;hs内侧:23.5±1.9cm、hs外侧:36.8±1.7cm;ihs外侧:34.3±2.2cm、ihs内侧:22.5±1.29cm;avs外侧:31.8±0.95cm、avs内侧:19.5±1.29cm;sks外侧:25.5±1.29cm、sks内侧:19.5±1.29cm;垂体外侧缘、上下缘与颈内动脉内侧缘围成四边形,面积约为:17.97±0.97cm^2;4海绵窦外侧壁打开后,可见最下方的外展神经,以及毗邻后方的眼神经,上方的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并可观察到滑车上三角、滑车下三角;若磨除外侧骨质,可暴露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可见前内侧三角、后内侧三角。结论:经鼻入路可清晰暴露海绵窦内的解剖结构,充分显示各个重要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提供海绵区内相对自然空间,为海绵窦内肿瘤手术提供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并为术中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提供重要解剖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临床应用目的:根据已进行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的研究结果,结合1例典型侵袭海绵窦内的临床病例,分析解剖基础对海绵窦内的手术临床意义,为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海绵内肿瘤特别是侵袭性垂体瘤,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该例为侵袭性垂体瘤,肿瘤部分包绕颈内动脉,经鼻入路影像上完全切除。结果:该例经鼻扩大入路切除侵入海绵窦内垂体瘤,术后MR影像上均提示全切肿瘤,术后均无脑脊液漏。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侵袭海绵窦的侵袭性性垂体瘤具有显着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莫志晓[7](2019)在《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解剖尸体标本(尸头)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总结这些重要动脉的分布等特点,为临床鞍区手术提供帮助。结合临床颅咽管瘤切除手术,探讨由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组成及参与组成的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在切除颅咽管瘤中的意义。方法解剖完整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即20侧,观察、测量并记录大脑前动脉A1段及穿支动脉分布特点、直径、长度等;将每支A1段按长度平均分为三等份,自外向内分别为外1/3部、中1/3部及内1/3部,计算出每部位发出的穿支动脉的支数;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临床上通过额底-终板入路并借助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切除的13例颅咽管瘤患者,观察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恢复情况;阐明大脑前动脉A1段及穿支动脉的分布规律及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在切除颅咽管瘤中的可行性及优点。结果所有解剖标本没有发现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者;A1段穿支动脉主要由A1段上壁及后壁发出,A1段各部位发出穿支动脉数目有差别,其中A1段内1/3 发出(2.65±0.67)支,中 1/3 发出(1.2±0.83)支,外 1/3 发出(3.8±1.77)支,内1/3、外1/3与中1/3发出的穿支动脉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直径、A1长度和穿支动脉总数,外侧1/3段和中间1/3段、内侧1/3段发出穿支动脉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动脉终止于前穿质、视交叉及视束背侧面、下丘脑前部、外侧裂及额叶下表面。穿支动脉数目平均为8支。临床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13例,其中全切12例,次全切1例,效果良好,随访5个月至2.5年无复发者。结论大脑前动脉A1段穿支动脉主要在A1段内1/3及外1/3部发出,在经额底-终板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过程中,尤其是切除视交叉后向三脑室、脚间窝及上斜坡生长的颅咽管瘤时,在Ⅰ、Ⅱ、Ⅳ间隙操作的基础上借助第V间隙内侧部,从A1段中1/3发出穿支动脉较少处操作,安全有效,更容易连同包膜完整切除肿瘤,患者恢复较好,术后复发率低。
曾星,黄莉珍,姜迎,左婵,张慧[8](2019)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窦结构复杂,因其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是十分困难的挑战,颈内动脉损伤出血或脑神经损伤大大限制了该区域的手术。近20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血管内介入技术、颅底海绵窦区显微外科和血管搭桥技术的飞速发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临床上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特点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解剖学关系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徐志明[9](2016)在《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一、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目的:岩斜区由于位置深在,其与周围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复杂,所以该区域手术是对神经外科医生严峻的挑战。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岩斜区域的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及走行特点,为研究侧方进入岩斜区域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去除脑组织,显微镜用4-15倍,在镜下从不同方向模拟侧方入路,研究岩斜区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及与岩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岩骨内重要结构的分布特点,明确神经、血管问及其与周围重要显微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详细记录解剖数据。结果:岩斜区由岩骨和斜坡区组成。其中岩骨内、周围有重要的解剖结构:骨迷路中的耳蜗、半规管是重要的定位标志。耳蜗至Meckel’s腔口外缘的最短距离为11.26±0.32(9.12-13.84)mm;耳蜗至膝状神经节的距离3.53±0.37(1.76-3.04)mm;耳蜗至颈内动脉岩骨段膝部的距离为2.76±0.54(2.08-3.28)mm。耳蜗新的定位方法,由三点:内听道口内缘、面神经膝部、A点(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处和膝状神经节连线中点处)组成。颈内动脉岩骨段紧邻岩浅大神经,岩骨段垂直部的长度约(6.24±1.60)mm,水平部的长度约(12.20±4.26)mm。颈内动脉岩骨段全程被一层致密的交感神经丛包被,其表面骨质厚薄不一,甚至缺如。岩骨后面静脉窦多有变异,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岩下窦缺失,并发现多个岩上下窦的吻合支。面神经从脑干发出后,共分为5段:第1段是颅内段,长约12.34-14.46mm:第2段是内耳道段,长约7.46-9.12mm;第3段是迷路段,长约3.22-4.24mm;第4段是水平段,长约8.04~12.26mm,手术时最易损伤;第5段是垂直部,长约15.84~20.06mm,此段走行于乳突气房中。斜坡区硬脑膜下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上部、中部和下部。①上部:此区域内有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走行。动眼神经长度为16.62±2.16mm。滑车神经穿小脑幕游离缘的点距岩尖1.32±0.78mm。本组标本中有2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②中部:此区域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走行,而后者与Ⅴ、Ⅵ、Ⅶ、Ⅷ颅神经的关系密切。小脑前下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的下1/3,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双干小脑前下动脉,此标本的基底动脉向一侧迂曲明显,对侧的小脑前下动脉纤细③下部:此区域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走行。并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关系密切,本组标本中有2侧小脑后下动脉缺失。结论:①岩斜区范围内神经、血管密布,关系复杂,全面掌握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进行该区域病变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必要前提。②由于基底动脉尖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对行基底动脉瘤手术入路选择有意义,故术前应明确二者位置。③后颅窝有多个血管与相邻神经组成血管神经复合体,故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变的位置分清血管神经复合体,加以保护。④岩斜区的各个部位均可有病变出现,医生应在完全掌握该区域解剖特点的情况下,确定手术方式。⑤耳蜗是中颅窝底重要的听觉器官,在手术磨除岩骨过程中极易损伤,所以中颅窝底手术必须要尽量避开它。本文通过新的定位方法,可减少术中对耳蜗的损伤,并最大限度地磨除入路通道上的骨质,给手术提供更大的术野。二、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颞下经岩前入路又称为‘’Kawase"入路,是经典硬膜外侧方入路,本实验在总结其优势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良,探讨改良入路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鞍区后方、中颅窝底、岩斜区病变的可行性。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术中操作要点。手术入路的难点及手术入路的适应症,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显微镜用4-15倍,依据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前缘的最大显露长度,鞍上区最高观测点距后床突顶点的距离,岩床裂显露长度、斜坡区、小脑幕切迹区的术野显露面积,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前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离断颧弓后,可以使手术者的视线与中颅窝底相齐,可增加对视束、视交叉后部区、海绵窦区、三脑室底等结构的显露。③labbe’s静脉又称为下吻合静脉,是大脑中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在本实验中,labbe’s静脉单干型7侧,双干为5侧,烛台型占2侧,多干型的2侧,有2侧注入小脑幕窦,1例注入乙状窦,余全部注入横窦。Labbe’s静脉管径在同侧差异大,本研究左侧1.02±064mm(0.42~2.9mm),右侧0.92±0.72mm(0.7~2.52mm),左右两侧管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bbe’s静脉进入窦之前都在硬膜内潜行一段距离,本组标本中分离此段静脉发现其长度差异大,平均约2.04±172mm(0.24~5.68mm)④Kwase三角是一个菱形结构,由四点确定:a岩骨嵴三叉神经压迹后缘;b 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骨嵴的交点;c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浅大神经的交点;d岩浅大神经与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交点。通过磨除Kawase三角,可显露岩上窦以下的岩斜区,特别适合于中、上斜坡肿瘤,以及起向幕上及中颅窝侵及的情况。本组标本磨除此三角的面积为2.5cm。⑤打开小脑幕,显露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属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前床突、后床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1-P2段)、脑桥和中脑腹外侧面等结构。测量基底动脉尖与鞍背的高度为3.46±4.62(一7.12-5.32)mm。⑥外耳道上方的乳突上嵴与棘孔连线的延长线在小脑幕缘的交点(B点)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距离约1.96±0.72(0.24-3.68)mm。结论: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于以鞍区后方、小脑幕切迹前间隙、桥脑前池、岩斜区、脑干腹外侧都有良好的显露。可以最小的脑损伤、尽可能少的手术并发症,来达到最大范围的显露。既切除病变,又能避免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保留了正常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改良颞下岩前入路是解决上述区域病变最佳的手术入路选择之一。①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能很好的显示岩斜区的病变,其显露范围在斜坡中上段,两侧达内听道,前达海绵窦后份,后达小脑幕游离缘后2/3。②对颧弓的离断可增加对岩斜区的暴露视角12度。③Labbe’s静脉皮层段、硬膜内段游离,可增加颞叶抬起的程度约1cm。④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主要是通过在硬膜下磨除Kawase’s三角的骨质,获得对岩斜区的显露。⑤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岩斜区上2/3肿瘤有手术距离短、先断肿瘤基底、可减轻对耳蜗等重要结构损伤的优势。⑥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是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有效选择,能有效显露瘤颈,避免穿支动脉的损伤。⑦新的定位方法有利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的定位。三、前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前颞下锁孔入路是对经典颞下入路的改良。此入路可通过显微镜、神经内镜,对鞍上、岩斜区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通过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并进一步讨论手术操作要点,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5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依据颞下锁孔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神经内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外侧的最大显露长度,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动眼神经显露长度12.15±2.26(7.26-23.31)mm,后交通动脉分支数4-12支;③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支间隙:颈内动脉显露长度7.76±2.42(5.20-10.51)mm。④大脑后动脉—丘脑穿动脉间隙:大脑后动脉显露长度8.34±1.15(6.34-11.23)mm。⑤颞下锁孔入路显露视神经的长度约11.95±0.72(8.23~13.68)mm,显露中脑的宽度约6.96±0.72(5.24-8.67)mm。结论:①前颞下锁孔入路在小骨窗下,利用显微镜能很好的显示视交叉后区、岩斜区的病变。②行前颞下锁孔入路,术前需明确的定位病变,并熟悉入路的解剖,才可以更好的显露岩斜区、视交叉后区的病变。③神经内镜应与其它显微技术相配合,以更好发挥作用。
朱荣华[10](2016)在《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ACP)、床突间隙(clinoid space, CS)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显露及关系进行解剖研究,为该区域手术提供依据,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甚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10例国人成人干颅骨标本,对前床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距离和角度进行测量。将5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固定在简易解剖头架上,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额颞眶颧手术入路进行逐层解剖,并对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精确测量和拍摄。所测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前床突与中床突之间有骨桥形成者3例(6侧);前床突与后床突之间有骨桥形成3例(5侧)。前床突全长9.80±1.18mm,根宽12.51+1.48mm,根厚5.94±1.44mm。视柱长5.23±0.96mm,视柱宽2.60±0.65mm。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内侧缘至ACP外侧缘垂直距离10.59±1.50mm,OC外侧缘至ACP外侧缘垂直距离6.02+0.58mm,床突尖至眶上裂最外侧的距离21.74±1.89mm,ACP外侧缘至OC中的距离8.76±0.73mm。ACP外侧缘与矢状线的夹角39.95±6.07°,OC与矢状线的夹角39.60±6.11°。床突间隙为磨除前床突后人为形成的一腔隙,尖端指向后内方,其底部宽5.10+1.15mm,底部深7.84+1.55mm,内侧边长7.98±1.62mm,外侧边长10.61+1.41mm,下边长10.43+1.31mm,顶边宽2.34±0.89mm。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位于远、近环之间,状如楔形,长5.01±0.49mm。眼动脉的直径为(1.61±0.59)mm。结论:前床突及周围区域操作空间小,周围神经、血管密集,磨除范围应局限在Dolenc三角内。前床突磨除后形成床突间隙,扩大了手术操作空间,增加了视神经、眼动脉、颈内动脉的暴露。
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垂体腺瘤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的解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解剖仪器 |
1.3 显微外科解剖方法 |
1.4 内镜下解剖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人的一般资料 |
1.2 影像检查 |
1.3 手术器械 |
1.4 手术入路 |
1.5 手术技术 |
1.6 颅底重建 |
1.7 术后管理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的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塑化解剖 |
1.2 病人的一般资料 |
1.3 影像检查 |
1.4 颅底重建 |
1.5 术后管理 |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
2 结果 |
2.1 膜性解剖 |
2.2 手术要点 |
2.3 手术结果 |
2.4 并发症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 |
1 方法 |
1.1 显微外科解剖 |
1.2 环氧树脂塑化解剖 |
1.3 病例资料 |
1.4 术前评估 |
1.5 术前准备 |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
2 结果 |
2.1 PA侵袭斜坡的松质骨通道 |
2.2 岩尖通道 |
2.3 蝶窦气化对斜坡通道的影响 |
2.4 手术技术 |
2.5 手术结果 |
3 讨论 |
3.1 侵及斜坡的PA的特点 |
3.2 斜坡-岩尖侵袭通道 |
3.3 斜坡侵袭与蝶窦气化的关系 |
3.4 手术入路的选择 |
3.5 鉴别诊断 |
3.6 不足之处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海绵窦侵袭垂体腺瘤的解剖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2)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器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器械 |
2.1.3 测量工具 |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2.2.1 经鼻蝶手术入路 |
2.2.2 扩大翼点开颅手术入路 |
2.2.3 前床突的磨除及测量 |
2.2.4 数据测量及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前床突解剖 |
4.2 前床突毗邻结构的解剖 |
4.2.1 视神经 |
4.2.2 颈内动脉床突段 |
4.2.3 海绵窦及韧带结构 |
4.3 前床突在多种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
4.3.1 前床突脑膜瘤 |
4.3.2 眼动脉瘤 |
4.3.3 视神经管减压 |
4.3.4 侵袭性垂体瘤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床突与邻近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标本 |
2.1.2 测量工具 |
2.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开颅取脑 |
2.2.2 颈部与枕颈部结构的解剖 |
2.2.3 设计手术入路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手术入路概述 |
4.2 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相关解剖问题 |
4.3 工作通道问题 |
4.4 颅底重建 |
4.5 本研究手术入路与远外侧入路及经鼻内镜入路的比较 |
4.5.1 显露范围 |
4.5.2 创伤损伤与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及手术入路 |
参考文献 |
(4)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床突解剖和处理床突区肿瘤Dolenc入路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眉弓锁孔和Dolenc入路对前床突显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器械及材料(见图2图3) |
2.标本灌注 |
3.实验方法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1.暴露眶脑膜韧带磨除的蝶骨嵴范围(见图1表1) |
2.眶上孔下缘颅骨外板处及翼点至ACP距离(见图1表1) |
3.Dolenc入路ACP磨除范围及磨除后增加的术野范围(见表2) |
4.ACP磨除后鞍旁间隙解剖三角的大小范围(见表3) |
讨论 |
一.磨除ACP的临床应用意义 |
二.本研究磨除ACP的方法 |
三.眉弓锁孔入路和Dolenc入路的比较 |
1.眉弓锁孔入路 |
2.Dolenc 入路 |
四.临床应用 |
临床病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6)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标本准备 |
1.2.2 器械与设备 |
1.2.3 方法 |
1.2.3.1 鼻腔解剖阶段 |
1.2.3.3 海绵窦内侧壁 |
1.2.3.4 韧带 |
1.2.3.5 颈内动脉 |
1.2.3.6 海绵窦外侧壁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临床应用 |
2.1 引言 |
2.2 病例 |
2.3 讨论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基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解剖 |
1.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及分支 |
1.2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脑神经的解剖学关系 |
1.3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 |
1.4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 |
2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的临床应用 |
2.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及分支的临床应用 |
2.2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脑神经的解剖学关系的临床应用 |
2.3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的临床应用 |
2.4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的临床应用 |
3 结语 |
(9)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一 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三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病例展示 |
四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五 颞下锁孔入路的病例展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致谢 |
英文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D]. 吴虓. 南昌大学, 2021(01)
- [2]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 孙广烨.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D]. 赖鹏飞. 南昌大学, 2020(01)
- [4]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D]. 张家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眉弓锁孔和Dolenc入路对前床突显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周勇. 青岛大学, 2019(02)
- [6]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D]. 张帆. 南华大学, 2019(01)
- [7]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D]. 莫志晓. 苏州大学, 2019(04)
- [8]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 曾星,黄莉珍,姜迎,左婵,张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2)
- [9]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 徐志明. 山东大学, 2016(09)
- [10]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 朱荣华.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