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充满希望的乡村教育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的乡村教育

一、放眼未来:农村教育充满希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楠[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李鹤春[2](2021)在《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小科教师”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学校、学生所产生,更有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小科教师的身份及身份认同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和思考。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我”教了什么、“我”教会了什么、“我”教的怎么样、“我”是谁、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这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研究思路和样本的选择、进入研究现场对其场域的描摹和相关人物的刻画。第三部分:“我”教了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从音体美农村三位“小科”教师的现实的教学生活中入手,以叙事的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关键事件”呈现出来。第四部分:“我”教会了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音体美三位农村“小科”教师对于现实教学生活的追思,从而来了解音体美“小科”教学的现状,倾听来自农村“小科”教师心底的真正声音。第五部分:“我”教的怎么样,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音体美农村三位“小科”教师的教学情境描摹,呈现出三位“小科”教师对于所教科目的看法和观点。第六部分:“我”是谁,这一部分从教师的法律身份的践行、“好教师”的标准与现实、“小科”教师的“缺失及边缘化”这三个角度来对其身份的确认进行阐述。第七部分: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者对于自身的反思以及对研究过程的反思。本论文通过对农村三位“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探索,去更全面的展示了关于农村“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和真实面貌。进一步拓宽了身份认同研究的领域。为教育领域有关“教师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我们国家的乡村“小科”教师队伍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安莉[3](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张静静[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深刻认知和研判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①我国主要以农业为主,解决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可以大大改变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有效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而这一特征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因而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于缩小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的发展差距有着促进作用,对于改善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实现全面小康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的振兴,那么全国的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立足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在大量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以贵州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为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实事求是地剖析了中西部地区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和主要原因,并在充分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有效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和自身的实践思考,以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柳丽娜[5](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刘煜[6](2020)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意义,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但在现实层面,当前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笔者在报道中发现,X省Y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因此笔者对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在实地调研中选择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以Y县S小学为个案,以学校发展的相关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在S小学进行的观察和访谈,对S小学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究。笔者通过对在S小学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从动力来源、动力激发、动力集聚、动力维持四个部分解释其动力机制。其中,动力来源是指学校发展动力的主体,动力激发使学校的发展动力从潜在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可能,动力集聚使各发展动力成为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动力维持是保障学校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维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关键。研究发现,S小学的发展是诸多动力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有: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在S村爱心促教会成立、教体局对学校资金投入后,学校的发展动力得到激发,学校有了稳定的教师队伍,其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发生改变。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各动力主体间的相互认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影响动力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共同愿景是动力集聚的基础,认同感是动力集聚的催化剂,归属感是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通过爱心促教会的规范化运转、家校合作活动的常态化推行以及尽责教师文化的长效化发挥作用得以实现。学校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就是在尊师重教氛围和尽职尽责教师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教师行为的正反馈机制:“尽职教学——取得成绩——有效激励——达成目标——尽职教学”。

李唯[7](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翻开了“三农”工作新篇章,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而接受教育的水平与人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32%,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因此,如何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以J市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得出有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从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采取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得出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实验、图书及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流失现象和大班型现象问题突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和乡村教师流动较为频繁。导致J市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导致投入不足、家庭社会及个人观念落后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导致吸引力不足和教师流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最后,从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对农村义务教育重要性认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的多元整合和建设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付建勇[8](2020)在《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各学段校长专业标准落地实践以来,校长专业发展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农村校长坚守着农村教育的主阵地,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状况,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中西部农村校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其中,调查研究部分对来自我国中西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校长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3份;结合问卷调研情况选取9位校长作为访谈对象。结合问卷调研部分和访谈调研部分对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整体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调研发现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成长情况:在对校长专业理解和专业认识方面:职业动机明确、教育目标突出儿童成长、办学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办学要求;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方法方面:校长职责知识多样化、教育决策权力有限;在专业能力与专业行为上工作时间繁重且分配不合理,与学生和家长接触时间占比低,能够用于自我提高的时间较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较少。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和访谈结果,并结合中西部农村校长的特点、成长需求和困惑之处,提出提升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能力的建议: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保障教育投入;地方政府引进优秀人才,完善配套设施;相关高校做好理论指导,完善培训体系;社会团体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个体层面树立教育理想,促进自我发展。

孙晓清[9](2020)在《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国民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经济飞速发展也导致城乡差距加大,中国乡村教育话题热度的与日俱增。媒体人秉承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创作的目光聚焦于中国乡村教育题材上,试图透过纪录片这一影像媒介,以多维视角触及乡村教育见证者的内心世界,对中国乡村教育进行总结、反思与批判。其记录的珍贵影像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乡村教育使命与理想,是对中国乡村教育处境的形象解读。由于创作环节存在着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导致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质量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研究,将过去创作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为未来创作提供样本和启迪。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审视当代中国乡村教育体制的缺陷”,“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和“传达对乡村教育的人文关怀”三大方面对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意义进行深度剖析;第三部分以优秀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对象为样本,将其分类总结为代课教师、支教老师、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贫困地区辍学儿童五大主要内容;第四部分结合优秀作品和毕业作品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技巧三个方面对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五部分从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大方面分析了该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本文将纪录片创作理论、影视叙事理论引用到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去,力图为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理性思考。通过研究发现以往自身创作不足,并对今后创作产生借鉴和指导意义。

贾瑞雪[10](2020)在《基于ERG理论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 ——以H省L县为例》文中认为教育的基础在教师,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中都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农村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岗教师,通过调查特岗教师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寻求改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的策略。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首先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主要是特岗计划、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和ERG理论的相关理论综述。其次,对ERG理论下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调查,重点从ERG理论下所关注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三个核心展开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对目前H省L县的入职未满三年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特岗教师生存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相互关系时有矛盾冲突,成长需要存在一定困难。再次,通过调查访谈和研究分析,对造成特岗教师生存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国家相关制度及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地方接纳学校存在一定困难,特岗教师自身存在一定问题。最后,从国家、地方和特岗教师自身三个角度寻找改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的策略,认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学校要完善与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特岗教师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二、放眼未来:农村教育充满希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眼未来:农村教育充满希望(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2.2.1 劳动能力提升
        2.2.2 劳动形态变化
        2.2.3 劳动范围拓展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一、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样本选择说明
    (二)几位老师所处的教学场域
        1.自然的进场方式
        2.L县Y小学基本情况介绍
    (三)几位农村“小科”老师的描摹
        1.A老师:不想当“将军的”教育者
        2.C老师:没想过当老师的回归者
        3.E老师:带着家人理想教书的还愿者
二、 “我”教了什么
    (一)音乐A教师专业身份的迷思
        1. “带不出来的徒弟,我想去念紧箍咒”:想要创新却得不到认同
        2. “我们是否可以演奏出属于自己的交响乐”:面对质疑怀疑自身的教学
        3. “没有办法,只能回索和高扬现有的主旋律”:因不受重视而产生的无奈
    (二)体育C教师专业身份的质疑
        1. “体育其实是名存实亡”:体育器材的极度缺乏
        2. “大多数人都认为体育课没什么实质作用”:无人问津的追思
        3. “感觉上课对学生就像赶鸭子上架”:现实上课的无可奈何
    (三)美术E教师专业标准的失范
        1. “在教学中有时我也很茫然无措”:实际教学的“盲”与“茫”
        2. “教育归属感的缺失”:教学中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3. “我不是教育的群众演员”:实际教学中的一人多岗
三、 “我”教会了什么
    (一)音乐A老师对于日常教学的“无力感”
        1. “我也曾渴望站稳在音乐的书声里”:学校并不重视音乐
        2. “感觉我们被忽略了,语数外归根结底还是主体”:专业身份的弱化者
        3“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音乐设备不足
    (二)体育C老师一个人“负重前行”的日常教学
        1. “一种称呼,两份心情”:都是教师却同工不同酬
        2. “理想与现实腹背受敌”:冷暖自知的教学现状
        3. “我也曾无数次渴望过来自社会的安全感”:职业声望日渐式微
    (三)美术E老师“有苦难言”的教学现场
        1. “什么时候能把日子熬出头”:美术课实际的教学现场
        2. “课堂之间有杆不平衡的秤”:教学没有侧重点可言
        3. “有时候感觉就像在混日子”:没有教学效果的课堂
四、 “我”教的怎么样
    (一)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从“做”中求进步的A老师
        1. “做中求进步,任重而道远”:实际教学中的步履维艰
        2. “因地制宜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不断的变革中调整教学
        3. “我时常在想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努力发掘农村教学中的优势
    (二)“拒绝脚踩西瓜皮”,努力去精准定位的C老师
        1. “精准定位后确实效果不一样”实际教学的课堂风采
        2. “孩子原来你也在这里”:即使不被认可但仍要发掘孩子的潜能
        3. “人生来会有三六九等,但你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农村的孩子也能奋力发光
    (三)“撸起袖子加油干”,研发特色,传承“经典”的E老师
        1. “看似无用的课程实则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艺术的经典需要后人的传承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筚路蓝缕也要研发特色
        3. “杜绝底层循环要让学生成人更成才”: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力以赴去育人
五、 “我”是谁
    (一) “权力”还有“义务”农村教师的法律身份的践行
        1. “与公务员待遇大相径庭”:教师权力践行的困惑
        2. “教师怎样才算尊重学生”:教师义务实践的疑惑
        3. “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权力而言”:缺失的音体美教师
    (二)“好老师”的标准与现实
        1. “好老师就是让学生成绩好”:几近唯一的评定标准
        2. “教书要讲良心”:付出了不一定就能得到理解
        3. “有时候感觉自己很孤独”:“小科”教师更像是一个人的狂欢
    (三)“小科”教师的“缺失”及“边缘化”现状该何去何从
        1. “很多乡村教师都乐于去城镇”:教师转城镇的流动量较大
        2. “感觉我们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空壳”:不受重视的音体美教育
        3. “我们也渴望所教的科目可以旧貌换新颜”:盼望得到身份认同的心情
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访谈(节选)
附录三:部分小科教师教案及教学计划
附录四:田野调查部分照片
附录五:三位农村小科教师的教学现场
附录六:部分编码登录过程图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一、文化自信解读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二)文化自信释义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注释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注释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科技思想的论述
        (二) 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论述
    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一) 毛泽东: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二) 邓小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三) 江泽民: 将农民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 胡锦涛: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 习近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
        (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二、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阻断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二)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
        (三)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助力个体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途径
        (四)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现实需要
    三、农村教育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 理解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传播力
        (二) 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引领力
        (三)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支撑力
        (四) 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富裕农村需要发挥农村教育的感召力
第三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概况——以贵州镇宁县为例
    一、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成绩
        (一) 教育普及化水平逐步提高
        (二) 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三) 教育保障条件大为改善
        (四) 教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五) 教育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二、镇宁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境遇
        (一) 教育观念滞后现象较为严重
        (二) 教育资源配置与运营有效性欠佳
        (三)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四) 教育管理者现代管理意识不强
        (五) 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第四章 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一、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学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物质保障
    四、扎根西部大地办教育,缔造一支素质优良敢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五、加强中西部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美育人环境
结语
主要参考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
        (二) 乡村小学校
        (三) 现代教育
        (四) 教育现代转型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效度
        (五)研究伦理
第一章 S小学的发展背景
    一、Y县基本情况
        (一)Y县概况
        (二)Y县文化氛围
        (三)Y县教育发展
    二、个案学校素描
    三、S小学的发展前夜:遭遇发展瓶颈
        (一)摇摇欲坠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课桌
        (二)铁打的校长,流水的教师
        (三)逐年减少的生源,濒临倒闭的学校
第二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
    一、学校发展的自觉引导者——校长
        (一)校长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校长改变现状的意志
    二、学校发展的主动支持者——社区
        (一)成功人士潜在的动力
        (二)公众舆论带来的压力
    三、学校发展的积极服务者——政府
        (一)学校标准化工程启动
        (二)实干型教育局长上任
第三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过程
        (一)S村爱心促教会的成立
        (二)Y县教体局的资金投入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激发结果
        (一)稳定的教师队伍形成
        (二)S校的学校形象改变
第四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集聚
    一、动力集聚的基础——共同愿景
        (一)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
        (二)共同愿景的建立结果
    二、动力集聚的催化剂——认同感
        (一)学校内部成员间相互认同
        (二)学校内外部成员相互认同
    三、动力集聚的助推器——归属感
        (一)归属感的建立过程
        (二)归属感的建立结果
    四、共同愿景、认同感和归属感间相互作用
        (一)作用过程
        (二)作用结果
第五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维持
    一、S村爱心促教会运转规范化
        (一)健全S村爱心促教会的运行机制
        (二)完善S村爱心促教会的监督机制
        (三)建立S村爱心促教会的参与机制
    二、家校合作活动的推行常态化
        (一)全方位的家访搭建双方沟通桥梁
        (二)新形式的家长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多指标的评选育人家庭树立榜样
    三、尽责教师文化作用的长效化
        (一)积极向上职业价值观树立
        (二)教师的职业态度发生转变
        (三)教师尽责教学行为的选择
第六章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一)动力要素
        (二)动力系统
    二、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行机理
分析与讨论
    一、乡村爱心基金会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意义思考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校长)
附录2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3 :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访谈提纲(家长)
附录4 :访谈情况简介
后记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义务教育
        2.1.2 乡村振兴
    2.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系
        2.2.1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
        2.2.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2.3 农村义务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2.3.2 教育公平理论
第3章 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3.1 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3.1.1 学生流失和大班型现象问题突出
        3.1.2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3.1.3 校长队伍结构不合理
        3.1.4 教师流动较频繁
    3.2 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导致投入不足
        3.2.2 家庭社会及个人观念落后导致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3.2.3 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导致吸引力不足
        3.2.4 教师轮岗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城乡师资不均衡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J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
    4.1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4.1.1 适当增加义务教育经费
        4.1.2 合理分配义务教育经费
        4.1.3 有效使用义务教育经费
        4.1.4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
    4.2 提升对农村义务教育重要性认识
        4.2.1 明确农村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2.2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机制
        4.2.3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4.3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的多元整合
        4.3.1 培养现代国民的基本素质
        4.3.2 兼顾升学和就业
        4.3.3 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多元整合的培养目标
    4.4 建设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4.4.1 建设标准化乡村学校改善工作环境
        4.4.2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4.4.3 完善配套制度提高教师流动积极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问题调查问卷

(8)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提升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水平是政策导向
        (二)提升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水平是时代呼唤
        (三)提升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水平是现实需求
    二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探寻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路径
        (二)理论意义:探寻不同区域校长群体专业发展规律
    三 概念界定
        (一)中西部农村校长
        (二)校长专业发展
        (三)校长专业标准
    四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六 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校长专业发展
    一 新时代教育发展
        (一)新时代
        (二)新时代基础教育论述
    二 校长专业发展
        (一)校长专业发展基本内涵
        (二)校长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三)校长专业发展的阶段性
        (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现状
    一 调查问卷的选取与实施
        (一)问卷基本情况
        (二)问卷样本情况
    二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一)校长问卷基本情况
        (二)校长专业发展现状
        (三)校长参与培训情况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个案分析
    一 样本基本情况
    二 中西部农村校长访谈结果
        (一)成长通道
        (二)职前经历
        (三)任职体验
        (四)困惑之处
        (五)发展需求
    三 中西部农村校长整体情况概述
        (一)基于校长个体的分析
        (二)基于校长群体的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中央政府:借鉴他国经验,做好顶层设计
        (一)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实施校长资格证制度
        (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向乡村校长群体倾斜
        (三)稳定农村校长队伍,提升农村校长幸福感
    二 地方政府:引进优秀人才,完善配套制度
        (一)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增加校长队伍活力
        (二)变革校长选拔制度,变任命制为聘任制
        (三)完善校长发展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四)调整校长考核制度,增加校长的获得感
        (五)减少行政过多干预,发挥校长的自主性
    三 相关高校:做好理论指导,完善培训体系
        (一)高校担负重任,理论引领成长
        (二)号召教师参与,盘活高校资源
        (三)积极创新模式,增加培训实效
    四 社会团体: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
        (一)宣传优秀校长榜样,增加校长身份荣誉
        (二)吸引社会团体关注,营造校长成长氛围
        (三)搭建校长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通
    五 个体层面:树立教育理想,促进自我发展
        (一)强化乡村教育追求,坚持教育信念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提升自我
        (三)及时反思自我成长,实现学校发展
    六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9)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和价值意义
    第一节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一、纪录片
        二、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
    第二节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意义
        一、审视当代中国乡村教育体制缺陷
        二、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
        三、传达对乡村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二章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对象
    第一节 处境尴尬的代课老师
    第二节 播种希望的支教教师
    第三节 上学难的农民工子女
    第四节 沦为“他者”群体的留守儿童
    第五节 贫困地区的辍学儿童
第三章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视角——选择记录乡村教育的视角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传递乡村教育情感的角度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乡村教育现状的客观记录
    第二节 叙事方式——讲好乡村教育故事的方法
        一、客观记录式——记录乡村教育的原始性
        二、“访谈+画面+解说”式——全方位呈现乡村教育
    第三节 叙事技巧——触动受众心灵的讲故事方式
        一、悬念吸引受众关注乡村教育
        二、冲突形成教育故事张力
        三、细节映射师者大爱
第四章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创作
    第一节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创作
        一、景别——乡村教育场景的选择性呈现
        二、构图——以达成教育叙事为首要目标
    第二节 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的听觉语言创作
        一、解说词——阐明乡村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音乐——抒发扎根乡村的纯真情感
        三、自然音响——丰富乡村教育环境层次感
结论与展望
视频或作品下载地址
参考文献
附录1:《等船来》导演阐述
附录2:《远芳》导演阐述
附录3: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作品目录(不完全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作品创作情况
致谢

(10)基于ERG理论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 ——以H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ERG理论
二、ERG理论诊断下特岗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
    (二)样本的选择
    (三)调查的过程
    (四)调查的结果
三、ERG理论下特岗教师生存的困境
    (一)生存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二)相互关系时有矛盾冲突
    (三)成长需要存在一定困难
四、特岗教师生存困境归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及政策存在一定缺陷
    (二)地方接纳学校存在一定困难
    (三)特岗教师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五、特岗教师生存困境的改善策略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地方学校要完善与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特岗教师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特岗教师生存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特岗教师生存现状访谈提纲》
后记

四、放眼未来:农村教育充满希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D]. 李鹤春. 渤海大学, 2021(02)
  •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以贵州镇宁县为例[D]. 张静静. 扬州大学, 2020(05)
  • [5]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 ——以Y县S小学为例[D]. 刘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D]. 李唯. 南昌大学, 2020(01)
  • [8]中西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 付建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国乡村教育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D]. 孙晓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ERG理论的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 ——以H省L县为例[D]. 贾瑞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