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呃逆对食管功能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魏桐[1](2021)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中医证型、焦虑抑郁、内镜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RE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内镜表现、H.pylori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RE的诊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的3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反流性食管炎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由调查者通过问诊填写并进行辨证,通过观察及交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查表收回后,将数据录进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4.0软件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选择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结果:1.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女性为115例,占总人数的38.3%,男性为185例,占61.7%;其中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7±12岁,年龄段以60-69岁最多;病程<半年的患者最多,为148例,占49.3%,1-3年者为40例,占13.3%;从既往史来看,共38人(12.7%)无既往史,其余262人(87.3%)有既往史。在有既往史的患者中,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疾病、脑血管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者分别占45.0%、29.8%、26.3%、19.0%、14.1%、12.6%、11.5%、11.5%,咽炎、肝囊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占比较低;职业性质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占53.7%;发病诱因方面,99例无明显诱因,201例有明显诱因,其中情志不畅96例,饮食不节60例,其次为体虚劳倦和气候变化;饮食偏嗜方面,嗜食甜食的患者最多,共91例,占总人数的30.3%,无饮食偏嗜87例,占29.0%,余依次为辛辣、油腻及生冷;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无吸烟史者为201例,有吸烟史者99例,无饮酒史者221例,有饮酒史者79例;BMI指数方面,超重患者132例,占44.0%,体重正常者101例,占33.7%,肥胖和过轻分别占14.0%和8.3%。2.在本次研究的300例RE患者中,H.pylori阳性57例,占19.0%,H.pylori阴性243例,占81.0%,RE的H.pylori阴性患者较多,推测H.pylori在RE中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不同性别的RE患者感染H.pylori的比例不同,经统计学分析,H.pylori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3.中医证候分布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析RE中医证候规律,得出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胃,病性包含气虚、阳虚、阴虚、气滞、痰、湿、热等方面。初步拟定证候类型有:类肝胃不和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脾胃湿热证、类肝(胆)胃郁热证、类痰气郁结证、类胃阴不足证6种。故最终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和临床辨证分析,将300例RE患者辨为6种证型,得出本研究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肝胃不和证(43.0%)>脾胃虚弱证(22.0%)>脾胃湿热证(14.0%)>肝胃郁热证(9.7%)>痰气郁结证(7.3%)>胃阴亏虚证(4.0%)。其中主要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为主,不同证型与年龄、性别、诱因、职业、饮食偏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焦虑抑郁情况及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焦虑抑郁情况:HAMA平均积分10.08±3.744分,无焦虑者占32.7%,48.6%可能有焦虑,18.7%肯定有焦虑;HAMD平均积分10.36±4.054分,无抑郁者占36.0%,56.7%可能有抑郁,7.3%肯定有抑郁。女性焦虑、抑郁程度较男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0例RE患者焦虑抑郁集中于60-69岁,50-59岁亦多见。焦虑和抑郁积分与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与焦虑关系更为密切;HAMA积分肝胃不和证及痰气郁结证分数较高;痰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与抑郁关系更为密切;HAMD积分肝胃不和证及肝胃郁热证分数较高。5.胃镜检查结果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300例RE患者中,食管炎LA-A级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人数的78.0%,食管炎LA-B级患者占16.0%,食管炎LA-C级和食管炎LA-D级患者较少。食管充血检出率最高,为70.7%,食管水肿、食管糜烂、食管粘膜粗糙不平、食管颗粒样物附着、食管溃疡检出率分别为49.0%、28.7%、26.0%、6.3%、2.3%。内镜下合并症以慢性胃炎伴糜烂最多,检出率为40.7%,检出率较高的还有胃息肉(24.3%)、十二指肠球炎(14.7%)、十二指肠球溃疡(12.3%)、胆汁反流性胃炎(10.7%)等。RE伴发胃炎病理类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为61例,占20.3%,非萎缩239例,占79.7%。RE不同中医证型的内镜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级的患者以肝胃不和证为主,LA-B级以脾胃湿热证为主,LA-C级以胃阴亏虚证为主,LA-D级以脾胃虚弱证为主。RE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充血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舌红最多,食管水肿以苔薄白最多,食管糜烂和食管颗粒样物附着以苔黄腻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食管粘膜表现与舌苔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E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和肝胃郁热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较其他证候更为密切,提示在临床上治疗该病时可着重从肝论治,情志舒畅,肝气条达,自无横逆犯胃之机。2.RE患者中大部分为H.pylori阴性患者,推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H.pylori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RE的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3.RE的内镜分级以食管炎LA-A级为主,其次是食管炎LA-B级,食管炎LA-C及食管炎LA-D级数量较少,不同中医证型内镜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启示中医治疗RE应该将病、证、情志三者相结合,同时将中医证型与内镜微观辩证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降低复发率,从而达到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金倩[2](2021)在《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安胃宁肺止嗽汤。两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咳嗽症状疗效、VAS积分、LCQ积分的变化。结果:1.两组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组在改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反酸、嗳气、烧心或灼热感、脘腹胀满或疼痛、口干口苦、咳痰、咽痒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胃中嘈杂、呃逆症状上两组效果大体相同(P>0.05)。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比对照组好(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两组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P<0.01)。3.两组药物治疗皆能提高患者的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痰热上扰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有效的、安全的。安胃宁肺止嗽汤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疗效显着,安全可行,无明显不良反应。
满益娟[3](2021)在《马融教授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观察及方证特点探索》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收集2010年至2020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整理并分析归纳相关临床基本资料,分析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的疗效,并探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及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的方证特点。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方法。1.疗效研究:将收集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者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等评价其疗效。2.疗效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疗效,分析影响服用旋覆代赭汤疗效的相关因素。3.方证特点探索:将41例服用旋覆代赭汤患者首次服用本方药的症状总结整理并分析,建立数据库,探索其方证特点。研究结果:1.疗效研究:41例患者服用旋覆代赭汤总有效率为63.41%。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的总有效情况分别为10/41(24.39%)、15/36(41.67%)、20/31(64.51%)、23/30(76.67%)。难治性癫痫治疗有效率为54.5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达81.82%。经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脑电图情况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经过安全性评价,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安全性良好。2.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性别、出生胎龄、生产方式、围产期情况、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发病年龄、服药年龄、患者病程、服药周期等均对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疗效无明显影响。3.方证特点: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症状为:呕吐,恶心干呕,纳差,头晕,噫气,胃脘部不适。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舌象为:舌淡红,苔白或苔腻;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脉象为:脉缓。研究结论:1.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对癫痫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脑电图情况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肯定,且具有安全性。2.旋覆代赭汤对于难治性癫痫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发作伴随的呕吐、恶心干呕等中医证候情况。3.对于临床上癫痫发作伴见呕吐,恶心干呕,纳差,头晕,噫气,胃脘部不适,舌淡红,苔白或苔腻,脉缓的患者,可以选用旋覆代赭汤加减。
贾珧艺[4](2021)在《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消化科门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肝胃不和型)共80例,随机分为舒肝抑酸方组作为治疗组共40例,枸橼酸莫沙比利组作为对照组共40例。其中2例未按规律服药,1例未复诊,1例自行服用其他影响本试验结果的药物。最终总计共76例入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2.治疗组予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口服治疗,舒肝抑酸方组成为:柴胡10g,白芍20g,延胡索10g,紫苏梗10g,香附10g,薄荷6g(后下),海螵蛸20g,浙贝母10g,当归10g,茯苓20g,白术10g,甘草6g,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他临床症状加减,中药由我院中药房提供,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150ml/次;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1次/d,早餐前服用。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次,3次/d,饭前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与治疗组相同。两组疗程持续时间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RDQ问卷、中医症状调查表的采集和记录,并通过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便潜血检验,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分别对两组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估,同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3.将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先检验数据分布类型,若符合正态性分布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2个独立样本或2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在中医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愈显率63.16%;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愈显率31.58%,经过计算,两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愈显率差异很明显(P<0.01),说明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在中医临床疗效上更优。2.在中医症状疗效上,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均值16.16±4.14,治疗后均值5.11±3.47,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均值16.84±6.34,治疗后均值8.53±4.64,两组组内进行统计学分析都有显着差异(组内P<0.01),表明两组药物对于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均有较好疗效;两组组间进行治疗后的积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明显(组间P<0.01),提示舒肝抑酸方组对比枸橼酸莫沙必利组疗效有明显优势。3.在中医单项症状疗效上,反酸、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胃脘灼痛这4个症状上,计算结果显示治疗组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P<0.05),其中对于烦躁易怒症状,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势明显(组间P<0.01)。嗳气、腹胀2项症状两组药物的缓解效果相当(P>0.05)。4.在临床疗效上,舒肝抑酸方组总有效率100%;枸橼酸莫沙必利组总有效率92.11%,从两组总有效率的统计学计算结果来看,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P<0.01)。5.在胃镜下黏膜改善方面,舒肝抑酸方组痊愈7例,有效18例;枸橼酸莫沙必利组痊愈3例,有效22例。经过统计检验,P<0.05,表明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的中西结合治疗对食管炎黏膜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6.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肝抑酸方对于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确有疗效且疗效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着,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李宜涵[5](2021)在《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食管反流特点以及影响食管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GERD并行24小时食管p H监测检查的患者482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52例做为糖尿病合并GERD组,230例单纯GERD者做为对照组,根据De Meester标准将两组病例进一步分为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组(酸反流+组)和病理性酸反流阴性组(酸反流-组),收集全部患者基本资料和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分析糖尿病合并GERD组与对照组的食管反流特点。收集糖尿病合并GER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kg/m2)、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口服降糖药史、应用胰岛素史、口服NSAIDs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史、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资料,分析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从糖尿病合并GERD组食管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的患者中收集半年后来院复查24小时食管p H监测且资料完整的患者,比较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半年前后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1.糖尿病合并GERD组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6.3%VS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提示糖尿病合并GERD组的p H<4时间百分比、p H<4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清除时间和De Meester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中酸反流+组与酸反流-组比较结果:两组间性别、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口服NSAIDs药物史、口服降糖药史、应用胰岛素史、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史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文化程度、FPG、Hb A1c和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784,95%CI 1.159-2.745,P<0.05)、BMI(OR=1.845,95%CI 1.188-2.865,P<0.05)、文化程度(OR=2.280,95%CI 1.337-3.888,P<0.05)、FPG(OR=1.429,95%CI 1.035-2.185,P<0.05)、Hb A1c(OR=1.735,95%CI 1.114-2.703,P<0.05)和糖尿病病程(OR=1.531,95%CI 1.003-2.339,P<0.05)是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3.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仅BMI、FPG和Hb A1c具有可控性,而Hb A1c可以更好地反应血糖控制情况,故对半年后复查患者控制BMI和(或)Hb A1c前后的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BMI和Hb A1c水平均下降者控制前后的p H<4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5分钟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清除时间和De Meester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者控制前后对比提示p H<4时间百分比、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和De Meester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水平下降者控制前后对比提示p H<4时间百分比、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和De Meester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控制BMI和Hb A1c后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有明显改善。结论:1、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与单纯GERD患者的24小时食管p H监测结果有明显区别,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较单纯GERD患者更易发生食管病理性酸反流;2、年龄、BMI、文化程度、FPG、Hb A1c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3、控制体重和血糖对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病理性酸反流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尚佳楠[6](2021)在《FBXW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及FBXW7蛋白的表达差异。方法:将我院76例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是否复发转移将他们分为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BXW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分析FBXW7蛋白在两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分析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1)FBXW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51.3%(39/76)高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阳性表达率22.3%(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FBXW7蛋白在食管鳞癌复发转移患者阳性表达率71.8%(28/39)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5)。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与FBXW7的表达、分化程度、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T分期、术后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FBXW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中的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5),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脉管瘤栓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脉管瘤栓、术后分期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术后分期和脉管癌栓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636,p分别为0.000、0.043,术后分期对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价值较好。结论:FBXW7表达、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T分期、术后分期会影响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
肖云[7](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是消化系统的两种常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反流方式,进入食管、口腔或肺部,从而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部异物感及纳差、嗳气、饱胀等症状,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 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本研究只涉及NERD、RE。CC是指胆囊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恶心、嗳气、泛酸、腹胀、胃灼热、便秘或便溏等为临床表现。目前关于这两种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及相关基础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胆囊炎的GER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慢性胆囊炎,且CC与GERD的发病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GERD重叠CC的患者,但目前两病重叠的中西医结合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应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GERD患者41 8例和非GERD患者376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症状积分表。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369例GERD患者(GERD组)及同期就诊于扬州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376例非GERD体检者(非GERD组)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C的发生率,并分析GERD重叠CC患者的CC发病特征,探讨GERD与CC的临床关联性;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补充收集重叠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的GERD重叠CC患者141例(重叠病组)和GERD未重叠CC患者277例(单纯GERD组)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患病情况及体质等的差别,筛选出GERD重叠CC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因素;比较141例重叠病组和277例单纯GERD组、73例单纯CC组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结果:1.GERD组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GERD组CC的发生率(26.56%)明显高于非GERD组(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5)。重叠病患者中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比例(13.27%)显着高于单纯CC患者(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1)地域、性别、年龄:扬州市的重叠病患者中,女性患病率(54.61%)高于男性(45.39%);平均年龄(53.48±11.22)岁,各年龄段的分布中41~60岁所占比例最大,为58.16%,61~80岁次之为29.79%。(2)工作性质:重叠病组退休无业者的比例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高于重叠病组(p<0.05)。(3)饮食习惯;重叠病组每日摄入烹调油量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每日摄入食用盐量高者、饮食不规律者、饮酒频率高者较重叠病组高(p<0.05)。(4)疾病反复与复发时间:单纯GERD组首次发病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多次反复发病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3-12月内疾病复发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5)精神和压力:重叠病组焦虑抑郁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压力大的患者显着高于单纯GERD组(p<0.05)。(6)患病情况和体质;单纯GERD组饮食不慎为诱因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劳累为诱因者多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湿热体质者多于重叠病组(p<0.05)。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的比较。重叠病组胃脘痛、腹胀的发生率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烧心、饥饿感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烧心的发生率高于单纯CC组(p<0.05);单纯CC组口苦口干的发生率高于重叠病组(p<0.05)。(2)对症状按频率降序排序,重叠病的25个症状发生率大约在50%及以上的有: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3)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总分及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症状频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单纯GERD组RDQ表症状程度积分高于重叠病组(p<0.05)。重叠病组GERD次症积分高于单纯GERD组(p<0.05)。重叠病组CC次症积分、CC症状总分高于单纯CC组(p<0.05)。(4)重叠病组与单病组各个症状积分的比较。重叠病组RDQ表的反酸-频率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RDQ表的烧心-程度、反酸-程度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胃脘痛、胃痞胀满、神疲乏力、餐后饱胀、便溏、心烦失眠的症状积分较单纯GERD组高(p<0.05);单纯GERD组烧心、咽部不适、慢性咳嗽、饥饿感的症状积分较重叠病组高(p<0.05)。重叠病组善太息、便溏、胸闷脘胀、烧心、烦躁易怒的症状积分较单纯CC组高(p<0.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方法:收集GERD重叠CC患者141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肝胆超声检查,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辩证诊断表,进行重叠病中医证型、证素的辨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辨证分型的比较:重叠病的GERD证型分布前三位为: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重叠病患者气郁痰阻、寒热错杂的证型较单纯GERD患者多(p<0.05)。重叠病的CC证型分布前三位为: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重叠病患者肝郁脾虚的证型较单纯CC患者多(p<0.05)。2.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胃(80.85%)、肝(73.05%)、脾(54.61%)、胆(37.59%)、肾(3.55%)、肺(1.42%),其中胃、肝、脾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滞(66.67%)、气虚(55.32%)、热(43.26%)、阳虚(35.46%)、痰(26.95%)、湿(9.93%)、瘀(6.38%)、阴虚(2.13%),其中气滞和气虚占比超过50%。病性证素组合中热、阳虚、气虚占比(22.7%)最高。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组合成证型,重叠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肝郁脾虚(24.11%),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4个证型发生率均大约10%及以上,为重叠病的常见证型。第三章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0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GERD重叠CC患者121例,及同期就诊的GERD患者26例(NERD、RE各13例),CC患者13例,按性别之比和年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的健康体检者13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肝胆超声检查,统计一般情况并填写症状积分表、中医辨证诊断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SCF、GAS、SP、MLT、CCK水平,将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分析5个指标与重叠病GERD亚型、症状积分及中医证素、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比较。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健康组低(p<0.05)。重叠病组GAS较单纯GERD组低(p<0.05)。重叠病组SCF、GAS、MLT较单纯CC组低(p<0.05)。2.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比较。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RE重叠CC的SCF、GAS表达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NERD重叠CC的SCF、GAS、SP、MLT、CCK表达水平较RE重叠CC组低(p<0.05)。3.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与低分组相比,RDQ高分组SCF表达水平低(p<0.05),GERD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CC高分组MLT表达水平低(p<0.05)。4.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肝与CCK成正向变化;胃与SP成正向变化。气虚与SCF成反向变化;阳虚、痰与GAS成反向变化。5.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重叠病GERD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重叠病CC各证型相比,GAS、SP、MLT、CCK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1.GERD患者CC发生率高于非GERD患者,胆汁透声差或胆囊缩小的CC患者易重叠患GERD。2.重叠病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1~60岁。重叠病的危险因素为退休无业、过量摄油、焦虑抑郁、压力大、劳累、多次反复发病。3.重叠病的常见症状为右胁痛、嗳气或反胃、咽部不适、泛酸。重叠病的全身症状较重,尤其是食管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症状及精神相关症状较重。4.重叠病患者的GERD证型分布以气郁痰阻、肝胃郁热、中虚气逆多见;CC证型分布以肝胆气滞、肝郁脾虚、胆热脾寒多见;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中以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多见。5.重叠病病位主要在胃肝脾;病理因素属实者以气滞多见,属虚者以气虚多见;病机与肝气郁滞、脾胃气虚相关。6.重叠病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ICC异常及外周血中胃肠肽类激素紊乱,其中NERD重叠CC更为严重。7.GERD典型症状较重者与SCF表达水平降低有关;全身症状较重者与MLT表达水平降低有关。8.对重叠病的辩证可参考脑肠肽表达水平。
黎妍[8](2020)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内镜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分布及内镜下分级等相关因素,探讨其中的相关性,得出一定的规律,将中医辨证、中医辨体及内镜诊断相结合,为RE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内镜下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分析,结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26例符合标准患者,收集其症状、体征及内镜下表现等相关数据,进行中医辨证及体质分型,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内镜结果及一般情况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结果:1.本次研究126例患者,男性79例(占62.70%),女性47例(占37.30%),男女比例为1.68:1,年龄分布上,中年组61例(占48.41%),老年组为42例(占33.33%),平均年龄52.83±10.23。病程为1至3年之间的患者最多,占42.06%。发病诱因以情志不调和饮食不节占比最高,分别为42.86%和32.54%。体重分布上,超正常体重占比最多,达47.62%。HP感染阳性43.65%,阴性56.35%。2.本次研究RE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胃不和型(31.75%)>肝胃郁热型(23.02%)>脾胃虚寒型(16.67%)>气郁痰热型(11.11%)>脾虚痰阻型(8.73%)>气滞血瘀型(4.76%)>胃阴不足型(3.97%)。3.本次研究RE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气郁质(22.22%)>湿热质(19.05%)>阳虚质(16.67%)>痰湿质(14.29%)>气虚质(9.52%)>平和质(7.14%)>阴虚质(4.76%)>血瘀质(3.97%)>特禀质(2.38%)。4.本次研究RE内镜下分级规律为A级(51.59%)>B级(30.16%)>C级(11.90%)>D级(6.35%)。5.本次研究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A级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为主,B级以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郁痰热为主;C、D级则以肝胃郁热、气郁痰热较多。肝胃不和证主要见于A、B级,肝胃郁热与气郁痰热型则多见于C、D级,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和平和质患者内镜下表现分级多为A级,而湿热质、痰湿质以B级、C级、D级多见。6.本次研究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四种主要体质中,气郁质以肝胃不和证最多,湿热质多见肝胃郁热以及气郁痰阻证,阳虚质见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两证,痰湿质见于脾虚痰阻、肝胃郁热及脾胃虚寒三证。结论:1.RE以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发病诱因以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为主,与肥胖具有明显相关性,病程大多小于3年,内镜下表现以A、B级多见,与HP感染呈负相关。2.RE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以及脾胃虚寒证三型较常见。3.RE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四种体质类型多见。4.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内镜下表现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李丹[9](2020)在《胆汁反流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Correa模型指出,GC的尤其是肠型GC的发生遵循“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GC”的模式,其中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又被称为GC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GC最重要的可控性危险因素。然而,根除H.pylori只能部分降低GC的发病风险,这提示还有其他重要危险因素参与GC发生发展。胆汁反流(bile reflux,BR)与上消化道炎症、肠化生以及残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BR在G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BR与G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判断BR是否是GC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GC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回顾性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研究: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行普通胃镜检查的30465例患者,记录患者的ID号、性别、年龄、胃镜时间、诊断和BR等级。将患者根据诊断分为慢性胃炎组(27807例),癌前病变组(1943例)和GC组(715例)。根据胃镜检查将BR分为0级、I级、II级和III级。卡方检验和分层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15日到2019年10月1日期间就诊的行胃镜检查且符合纳排标准的1162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和问卷调查(含一般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史、用药史、消化症状等),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慢性胃炎组(668例)、癌前病变组(411例)和GC组(83例),其BR分级同回顾性研究。对调查问卷中的各个因素与GC和癌前病变的关系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顾性研究:(1)共有6236例患者被诊断为BR,BR检出率为20.46%;(2)18-27岁的患者的BR检出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01);(3)不同月份和季节的BR检出率没有差异(p=0.240,p=0.213);(4)上午和下午的BR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p<0.001);(5)慢性胃炎、癌前病变和GC三组的BR检出率分别为18.4%、36.4%、57.3%,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不受性别、年龄和检查时间的影响;(6)胃黏膜疾病的严重程度与BR分级呈正相关(rs=0.171,p<0.001)。横断面研究:(1)将慢性胃炎组和癌前病变组合并作为对照组,对GC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与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长期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每周休息时间、收入、饮水、反酸、烧心、腹胀、纳差、呕吐、便血、高盐饮食、吸烟、隔夜菜、腌制食品、辣椒、新鲜蔬菜摄入、喝茶和BR相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婚姻状况、纳差、便血、辣椒摄入、喝茶和BR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2)以慢性胃炎组为对照组,对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前病变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每周休息时间、饮水、呃逆、恶心、呕吐、腹泻、便血、GC家族史、冠心病、H.pylori感染史、隔夜菜、腌制食品、BR相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GC家族史、H.pylori感染史和BR是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BR与GC家族史和H.pylori感染史无关(p>0.05)。【结论】BR的检出率和严重程度从慢性胃炎到癌前病变再到GC逐步升高和加重,BR是GC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BR是促进胃黏膜病变演进和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控和阻止BR可能是GC病因预防的重要策略。
张东[10](2020)在《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收集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胃镜下食管黏膜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探讨分析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4例,依照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1)对照组予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2)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理气和胃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GerdQ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65.71%,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GerdQ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GerdQ总积分(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GerdQ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胃镜下食管黏膜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食管黏膜损伤(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食管黏膜损伤的疗效较对照组更明显。4.单项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反酸、胸胁胀满或胀痛、嗳气、腹胀、情志不畅则加重、呃逆、纳差等证候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反酸、胸胁胀满或胀痛、嗳气、腹胀、呃逆等证候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情志不畅则加重、纳差证候较前无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胸胁胀满或胀痛、嗳气、情志不畅则加重、呃逆、纳差等证候较对照组改善(P<0.05),两组在反酸、腹胀证候疗效无差异(P>0.05)。5.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6.服药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但症状轻微且很快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GerdQ症状积分,能更有效地缓解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以及改善肝胃不和证各项中医证候,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二、呃逆对食管功能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呃逆对食管功能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流行病学资料 |
5.2 发病相关因素 |
5.3 发病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 |
5.4 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
5.5 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分析 |
5.6 焦虑抑郁情况 |
5.7 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5.8 内镜检查结果 |
5.9 舌苔象与食管粘膜表现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标准 |
2.6 终止试验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咳嗽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3 其他疗效性指标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入组情况 |
2 治疗前两组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4 治疗前两组病例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
2.5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6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7 治疗前两组病例VAS积分比较 |
2.8 治疗前两组病例LCQ积分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治疗后两组病例咳嗽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
3.2 治疗后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
3.3 治疗后两组病例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
3.4 治疗后两组病例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比较 |
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评价情况 |
4.1 血常规、肝肾功比较 |
4.2 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胸片比较 |
4.3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西医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 |
2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 |
2.1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认识 |
2.2 安胃宁肺止嗽汤的组方来源及运用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分析 |
3.3 咳嗽视觉模拟积分(VAS)比较分析 |
3.4 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比较分析 |
3.5 其他 |
3.6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
4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定义及临床概况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临床研究观察表 |
附录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4 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表 |
附录5 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 |
致谢 |
(3)马融教授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观察及方证特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观察及方证特点探索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设计 |
3.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1.一般信息资料 |
2.疗效分析 |
3.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4.方证特点 |
5.旋覆代赭汤来源 |
6.旋覆代赭汤病因病机 |
7.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 |
8.旋覆代赭汤药理作用 |
9.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儿童癫痫病例2则 |
附录2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数据整理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诊断标准 |
4 试验方法 |
5 疗效评价标准 |
6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统计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可比性分析 |
3 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 |
讨论 |
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3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4 舒肝抑酸方分析 |
5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3.研究技术路线图 |
4.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FBXW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 |
2.4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2.5 结果判定标准 |
3.统计学处理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临床调查问卷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2.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2.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3 讨论 |
3.1 GERD组中CC的发生率及重叠病患者的CC发病特征 |
3.2 重叠病组与单纯GERD组各相关因素的比较 |
3.3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症状发生率、症状积分的比较 |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的中医病证分布规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的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单病组证型分布的比较 |
2.3 基于证素辩证的重叠病证型分布 |
3 讨论 |
3.1 病因 |
3.2 症状 |
3.3 病位、病理因素及病机 |
3.4 辩证 |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病证分布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标本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
1.3 实验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重叠病组与健康组、单病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3 重叠病不同GERD亚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4 重叠病症状积分高分组与低分组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2.5 重叠病病位、病性证素与脑肠肽的关系 |
2.6 重叠病不同中医证型脑肠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胆囊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GERD重叠CC临床调查表 |
附录二: 症状积分表 |
附录三: 中医辩证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1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命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
1.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发病机制 |
2.4 西医治疗现状 |
3 中医体质学说 |
3.1 中医体质学概述 |
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 |
3.3 中医体质与消化系统疾病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制定临床观察表 |
2.2 胃镜检查 |
2.3 HP检测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RE发病与性别的关系 |
3.1.2 RE发病与年龄层的关系 |
3.1.3 RE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3.1.4 RE患者体质指数分布情况 |
3.1.5 RE患者Hp感染分布情况 |
3.2 RE患者发病诱因分布情况 |
3.3 RE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
3.4 RE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 |
3.5 RE患者胃镜下分级的规律 |
3.6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
3.7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四种主要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 |
3.8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
3.9 RE患者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 |
3.10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
3.11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
4 分析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RE发病诱因的分析 |
4.3 RE中医证型的分析 |
4.4 RE中医体质的分析 |
4.5 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
4.6 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分析 |
4.7 RE不同年龄层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
4.8 研究结果对RE的防治作用 |
5 不足 |
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胆汁反流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胆汁反流与食管疾病 |
2.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 |
3.胆汁反流与消化性溃疡 |
4.胆汁反流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 |
第一部分 回顾性研究 |
1.研究方法和内容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横断面研究 |
1.研究方法和内容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 |
3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
1.2 人口生物学资料 |
2 治疗前各组比较 |
2.1 治疗前 Gerd Q 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胃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比较 |
2.3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治疗后指标的分析比较 |
3.1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3.2 Gerd Q 总积分疗效比较 |
3.3 胃镜下食管黏膜疗效评价 |
3.4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6 不良反应观察 |
分析与讨论 |
1 疗效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综合疗效比较 |
1.3 Gerd Q 积分疗效比较 |
1.4 胃镜下食管黏膜疗效评价 |
1.5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6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1.7 安全性评价 |
2 理论依据 |
2.1 立论依据 |
2.2 肝胃不和证食管瘅治疗经验 |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RE 优势 |
3 理气和胃汤的配伍特点及药物的药理分析 |
3.1 方剂配伍特点 |
3.2 现代药理研究 |
4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病史采集表 |
附录C |
附录D 安全性指标登记表 |
附录E 疗效性观察登记表 |
附录F 疗效性观察登记表 |
附录G 不良事件登记表 |
附录H 试验总结登记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呃逆对食管功能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魏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D]. 金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马融教授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观察及方证特点探索[D]. 满益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舒肝抑酸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D]. 贾珧艺.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D]. 李宜涵.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FBXW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分析[D]. 尚佳楠.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胃食管反流病重叠CC中医证及与脑肠肽的相关性研究[D]. 肖云. 扬州大学, 2020(01)
- [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黎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胆汁反流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D]. 李丹.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10]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D]. 张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儿童咳嗽论文;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论文; 中医论文; 肝胃不和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