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几种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论文文献综述)
闫慈[1](2021)在《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文中指出艺术运动社既是一个以林风眠为首、由留法艺术家群体主导的现代社团组织,同时又有着乡缘、学缘等中国传统人际网络成分。它的崛起离不开蔡元培的支持,而“艺术运动”正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具体化实践。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团体一样,作为集体势力它昙花一现,但其高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以及人道主义艺术观下的形式语言探索却为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极有意义的路。本文采用艺术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史料扒梳和图像考证基础上,运用交叉比较研究的方式,将社团整体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观点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侧重于艺术思想的文化史研究和阐释,构建艺术风格与社会时代诸因素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章整体结构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民国艺坛之变的角度切入,在纵向上,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艺坛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潜在影响。在这个转捩多变的时代,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美术革命”具有的时代意义。作为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浪潮下,“美术革命”以激进的战斗式标语强调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价值优势,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西方文明的科学主义信仰,更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思想文化冲击,开启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由写意走向写实、由精英走向大众、由超轶走向现实的现代之路。二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提出。在蔡氏的人道主义德育观、以德育为中心的美育观与“审美不涉及功利”的现代美学观之间,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中国早期启蒙主义美学的一种重要特征。这种启蒙主义美学观及其中西文化调和论的立场,为艺术运动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其“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更是艺术运动社开展社会化“艺术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三是勤工俭学运动与欧洲艺术留学浪潮的兴起。它不仅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改变了早期留日学人统领艺坛的格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探索吸纳了更为理性系统的西方资源。所有这些因素的书写,皆从文化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艺术运动社的活动、艺术思想的特征与实质、艺术风格的隐喻及其命运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参照。第二章围绕艺术运动社群体活动展开书写。首先,阐述自清末至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下的集群结社现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概述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成的现代艺术团体“艺术运动社”,论其起源、发展和变迁,针对社团人员的结构性分析,确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个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和李金发。其次,艺术运动社创建的首要目的和全部努力皆在促成一场社会性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改革事业具体包括:新时代的新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宣传、报刊丛书出版、开设研讨会和艺术展览会、建立专业化的艺术学校、组织美术馆、博物院、音乐院、戏剧院等众多方面。因此,本节选取出版、教育、展览三个具有系统性的角度,详细考察该团体的实践活动,把握其主要特征。再次,艺术运动社自其前身霍普斯会时期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以“研究和介绍世界艺术,整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新艺术”为宗旨,而这种艺术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改变。这就是说,团体成员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艺术观念。通过对史料文本的原境考察,概而述之为“创造民族时代艺术”,具体又包含艺术本体论和艺术价值论两方面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林风眠、吴大羽和李金发三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个案为切入点,透视艺术运动社的多角度色彩及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林风眠以创作和文论的双向实践,成为艺术运动社推动“艺术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带领下,旨在用艺术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以艺术培养具有“人本”精神之现代国民的“艺术运动”得以全方位实施。“艺术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虽然发生时间上略显滞后,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在“运动”的生成条件和范式上具有结构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上具有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林风眠所持的现代人道主义艺术观上。林风眠的早期艺术理想,是包含着艺术社会属性和艺术本体论两个方面内容的:一是,从伦理学上界定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二是,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艺术思想。这两方面恰恰同构共生于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眼光之中,反映在创作实践上就是——把对人类生存命运和普遍人性的关怀融入作品思想内涵,并与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相贯通;将自然人性中的自由等个体性价值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标准,由此与艺术价值独立和形式语言创新相链接。而这种特点也不为林风眠所独有,可以说是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普遍精神诉求,尤其在吴大羽、林文铮、李树化等人的艺术创作中时时流露,只不过他们以各有侧重的不同方式分别实践。以启蒙大众为目标的“艺术运动”虽然湮灭在革命洪流之中,但这场运动所张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人本”精神交相辉映,将“人类”和“个人”视为鹄的的特殊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这群艺术家的新文化理想。由此,他们将艺术的内容与探索人性表达联系起来,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现出有关“人”的现代性观念思考。一方面,“艺术”超越了隶属宗教、政治或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论层面而获得现代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身处中华民族由王朝共同体向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转型的现实情境,“艺术”又超越了自身“技”的革新层面而突出“道”的建构功能。艺术运动社群体以“人类”和“个人”为鹄的,给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本体论内涵,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叠合启蒙大众的思想关怀,它建构出有别于“五四”科学主义思潮介入美术的另一种艺术现代化方案,并为其后坚持不懈的形式创新、东西方艺术融合等造型语言探索奠定了学理基础。这种艺术观既体现了中国美术观念的现代之变,更映射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多项选择,展现了中国美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面临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复杂交织的独特现代性面貌,其意义也已超出现代主义艺术史叙事的解释框架。
付千真[2](2020)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情境”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课程政策层面来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复杂情境中的语文运用能力。从课程实施层面来看,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无论是教学和命题,情境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综合性学习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五个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和实践性更强,对情境设计的要求更高。但是,就当下的语文课程而言,无论是教材编排还是课程实施,其综合性学习的情境设计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从初中学段入手,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的优化策略。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关键要素。基于“整合教学”和“建构主义”理论,阐述了“背景”“任务”“支架”三大情境要素的内涵和特征。第二章聚焦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从三大情境要素的视角,对其15个专题式综合性学习、4个单元式综合性学习中的情境设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设计特点与问题。第三章为现状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情境设计的现状。同时辅以案例分析法,从重要的语文专业期刊中选取10个综合性学习设计案例,分析其情境设计的特点,以弥补问卷调查深度不够的问题。研究发现: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具有情境设计的意识,但多数将“情境”仅仅等同于“背景”;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范围的理解有些狭隘,对情境的要素划分不清,尤其需要“支架”和“任务”要素的设计指导。第四章针对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从“背景”“任务”“支架”三大要素,提出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策略。其中“背景”要素的主要设计策略为:灵活确定主题,利用适宜环境,优化学习方式。“任务”要素的主要设计策略为:调控任务属性,完善任务表述,设计任务序列,丰富任务形式。“支架”要素的主要设计策略为:利用解释、对比、分类、提问策略优化资料类支架;通过对学习成果和典型样例的分析,搭建策略类支架;通过教授制定计划的方法、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结合各种评价优化元认知支架;利用陈述或设问完善过程清单,优化主要的程序性支架。
张燕[3](2020)在《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战时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的办学概况、师生生活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光华校方、师生在抗战中的坚守,从而展示出战时办学的多样性,亦可见战时留守区除军事外的另类抗战途径,并借此说明私立光华大学沪校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并成功复校的原因。在抗日战争日益严峻的境况下,光华校方选择部分内迁成都、部分留守上海,光华校方作出此种抉择主要有如下考虑:光华大学作为私立学校,其办学经费不足,无法筹集搬迁费用;光华校方与国民党、国民政府要员没有亲密往来,亦无法从教育部获得大额经费补足;同时,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的根基和事业均在上海。在综合之下,光华遂决定部分内迁、部分留守。“孤岛”时期,光华沪校办学的经费来源包括学杂费、教育部补助、银行借贷、社会捐赠、贩卖大西路校舍所得等,经费来源途径虽多,但数额却入不敷出。光华沪校的校舍几经搬迁,到1938年基本稳定下来,在证券大楼坚持到抗战结束。为了解决教师生计,沪校增设了商业专修夜校、改革历史系。为了显示对国民政府的忠诚,沪校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定,在校实行了导师制和改革了学校行政系统,由于人员的缺少,大都流于形式,但毕竟显示了学校对国民政府命令的服从和忠诚。上海沦陷后,光华沪校以学社的形式继续开办,由于特殊时期,课程也是时上时停,还要受到日伪两方的不是骚扰,在蒋维乔先生的周旋之下,学社拒绝向日伪登记,既保持了学校的民族性,又使学校坚持到了抗战胜利。光华成都分部是光华大学内迁部分,校方领导既有光华旧人,也有川省地方人士;办学经费亦有川省政府和士绅的捐赠;办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日军的轰炸,这些均是与光华沪校不同之处。留守学校与内迁学校属于战时两种不同类型的办学,蓉校是在大后方办学,沪校是在战区办学;两类的办学均是对日本侵略的文化抵抗,沪校是“直面敌人”,蓉校是“曲线抗敌”。光华大学,尤其是光华沪校在上海的坚守体现出了学校具有的民族精神。
陆情[4](2020)在《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激荡发展的模式中,对电视舞蹈所抱有的美好初衷被潜在观众错位的审美观念所消耗和修改。随着电视舞蹈所在文化场域的不断更迭与演进,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舞蹈越来越不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本文以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为主题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包括:1、白志群作为电视舞蹈发展路上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坚守者,多重身份的转换让其在对电视舞蹈的实验性探索与创作理论思考中,为电视舞蹈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新路径。面对电视舞蹈相关概念并未明晰等问题,本文尝试对电视舞蹈概念进行阐释,并对电视舞蹈形态及类型合理的界定与认识。2、本文通过电视舞蹈对表演时空的打破与规整以及电视声画语言的塑形同构等角度分析《白志群电视舞蹈作品集》作品,并尝试总结白志群电视舞蹈多维的身体、选择的动作、隐喻的舞蹈、自省的意识等审美特质。3、分析电视舞蹈的发展生态环境,并肯定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对中国舞蹈艺术、电视艺术发展的贡献。阐述当下重提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的意义,并总结其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启示,以期对国内影视舞蹈创作审美实践与理论研究作出一些文字注脚。
刘鹏[5](2019)在《范式的探索:新闻学复旦学派的浮现及其学术传统——以王中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以一个前人尚未注意的视角考察王中先生的学术活动和成果。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王中主持下的复旦新闻学研究体现出"学派"的种种特点,几代新闻学者共同在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等领域进行了比较集中的开拓性研讨,其核心命题体现为对"新闻本位"范式的构建。本文以时间为序,从学派形成过程、学者网络、研究主题、治学特点等方面,加以梳理分析。
张东东[6](2020)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轻翻开厚重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就是萧友梅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1920年,他从德国负笈而归,奔波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27年,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垂青,南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现代高等音乐学府,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先生将蔡元培先生所奉行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积极应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实施专业的音乐作曲、音乐鉴赏活动,还是推行近代化的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都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以行利国利民利族的拳拳之心行音乐事业的开创性壮举,成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这位音乐“保姆”的专业学术背景,也是尤为令人钦佩的。萧友梅是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也是在中国推介欧洲音乐学体系的第一人。国立音专在他的学术引导下,着力实践在新音乐创作中采用西乐技术,在记谱法、曲式结构、和声等种种方面进行国乐的现代化探索与创作,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音乐教学与研究院校,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人才的成长沃土。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从中国国情和音乐发展现状出发,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制作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音乐教材,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与教育会议,发现与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的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用于实际行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更有很多优秀的音专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巨擘和新音乐创作的巨匠。萧友梅先生也是一位深刻探索中国新音乐形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对民族荣誉的大爱、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也有着对黑暗社会形势的猛烈抨击和对国家动荡沉沦的痛心呐喊。带着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吸纳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力求实效地进行中国旧乐的改良与国乐的复兴。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萧友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等方面的具体呈现,以期梳理出萧友梅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采用横纵结合、探本溯源、对比分析、多维交叉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跌宕碰撞与音乐事业禁锢萧条的时局形势,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寻萧友梅个人的美学音乐思想在其音乐办学与教学活动中酝酿、实践与调整的三个阶段,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站位去梳理研判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并思考与发现其音乐思想与办学精神的闪光点,挖掘并重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价值,探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生成与实践脉络,以其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的具体表现为研究的重点,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深入探究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传统思想、维新派、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德国音乐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兼收并蓄”三种观点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得以确位的过程。第二章,分析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探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萧友梅在北平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实验与准备,第二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前的上海时期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第三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后的上海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调整与重启。每一部分又从不同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第三章,阐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四个角度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梳理理论体系。其中从“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新学制歌唱教材的编定”两个方面分析音乐创作思想,从“用才观”“育才观”“美育观”分析音乐教育思想,从校内音乐会、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分析音乐审美思想,从对旧乐、现实社会音乐成就、音乐会的启蒙作用三个方面的批评来探讨音乐批评思想。本章探索更为全面地透视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活动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其思想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进行逻辑梳理与理性探讨。第四章,探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本章着重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兼收并蓄”带给当代音乐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集中论述与评析,即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拿来主义”、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复兴国乐”和“发扬词章”。
李洪河[7](2018)在《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展览会》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晋绥地区、晋察冀地区、晋冀鲁豫地区以及山东地区、华中地区等为代表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改变当时落后的医疗卫生环境,宣传和推动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工作,举办了各种以防疫卫生、妇婴卫生、社会卫生、反巫神迷信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卫生展览会,并围绕展览会的展览筹备、形式设计、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组织、宣传与动员,既促进了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根据地科学的医疗卫生观念传播和中西医交流与团结,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宋爽[8](2019)在《交际翻译视角下高校英文网站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带动着教育的国际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能力和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推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国家战略,并把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五项改革任务之一。高校对外宣传在推进高校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英文网站是推动高校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作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高等院校,天津大学一直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完善英文网站建设,成立国际媒体中心负责学校新闻翻译工作,进而实时报道天津大学发展成就和科研成果,展示校园风采。英国翻译理论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交际翻译,认为翻译时译者应尽力使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相同,是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在高校英文新闻的翻译过程中,应以天津大学新闻网站的读者为导向,关注读者的阅读效果和阅读体验,使译文达到交际目的。因此,交际翻译对高校新闻网站的翻译实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次实践报告的分析材料即为译者于天津大学国际媒体中心实习期间翻译的汉译英新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例证,总结高校新闻翻译适用的翻译方法,旨在讨论交际翻译对高校新闻网站翻译的适用性,以期为日后的翻译工作及高校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朱晨曦[9](2019)在《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子都被局限于家庭范围内,并以“贤妻良母”的身份为最终鹄的。近代以来,女子得以突破个体发展的性别限制,接受新式学校的专业训练,通过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近代留学女子,先后共万余人,但已有研究中忽视了对留学人数仅次于留美的留法女性群体的研究。而在这些人当中,留法大学女教师因其鲜明的群体特征凸显出来。她们深受法国革命文化影响,呈现出女性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强大能力,对女子解放运动和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本研究以留法大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形成的社会背景;其次,概括了留法大学女教师的群体概况;再次,阐述了大学女教师前往法国留学的三种途径;从次,描述她们在法国的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最后,从教学、学术研究、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阐明留法大学女教师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的独特贡献。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郑毓秀、潘玉良、冯沅君三个个案的剖析,突出留法大学女教师的独特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论述了近代中国女性留学法国的背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女子留学法国提供了基础和平台,而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局限促使女性向外寻求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受法国革命文化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促进以及中法政府的推动,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逐渐形成。二、从地域、家庭、学历和专业四个方面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概况。留法大学女教师的地域分布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陆推进,并且,受各地勤工俭学运动影响较大的特点;家庭结构大多由官宦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商贾家庭构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留法前的学历结构总体而言由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构成,留法回国后,大学女教师大多获得博士学位;专业结构主要以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科为主。三、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以强烈的求知欲望,克服重重困难,分别通过“勤工俭学”运动、官费留法、自费留法三种途径前往法国留学。以郑毓秀为个案,描述了郑毓秀在留法前与封建礼教、旧制度、旧统治阶级的不懈斗争,最后赴法留学寻求理想真谛。四、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在法国刻苦的学习生活和丰富的社会活动。在法国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中,她们开阔了视野,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重点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们受法国革命性的影响,积极勇敢地参加了多项革命活动。以潘玉良为个案,描述了潘玉良在留学法国期间,凭借自身的努力,重新塑造自我,走出身份泥潭。五、论述了留法大学女教师回国后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成就。受法国教育经历的影响,留法大学女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新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吸引力和直观性;在学术研究中,她们往往注意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在学校管理中,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革命性、政治性强。以冯沅君为个案。六、分析总结。留法大学女教师群体的形成是家国命运与女性解放综合作用的结果,她们在多重文化冲突中艰难完成了现代女性身份重构,积极投入到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并做出重要贡献,推动近代女性角色建构和女子解放运动,唤醒了近代女子参政意识,架起了中法教育、文化交往的桥梁。
崔瑜[10](2019)在《小学仪式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仪式”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一直以来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神学家等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我国对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看到了仪式教育中蕴含的巨大教育潜力,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性的文件来支持其重要性,但是关于学校仪式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几乎空白,同时笔者在参加和观摩一些学校的仪式教育时发现一些活动的“形式化”现象频频出现,仪式教育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和运用。所以笔者选取了“小学”这一特定阶段,以丹阳市的三所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访谈、田野观察等研究方法,旨在发掘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最终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促使小学学校的仪式教育能够更加的吸引学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文中重点选取了丹阳市三所都代表性的小学为问卷调查对象,以此辐射丹阳市的整体情况。同时在丹阳市的其它小学开展了访谈、田野观察等研究,总体而言丹阳市小学学校高度重视仪式教育,学生和教师对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也有较高的认同。但究其仪式活动的内涵,教师和学生对印象深刻的仪式活动持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学生对那些亲身参与的活动印象更加的深刻,学生也非常喜欢和愿意参与到仪式活动中来。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目前小学中的仪式教育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重表演,轻体验;重程式,轻内涵;重传统,轻创新;重权威,轻学生等问题,主要原因笔者总结为教育者观念上对仪式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在仪式活动的实践中流于形式,仪式教育的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同时教育者对仪式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确等。由此,笔者从小学仪式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评价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和操作的范式,并根据其基本的原理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以丹阳市三所小学的入队仪式、入学仪式和成长仪式为蓝本,进行反思了实践探索,提出活动的一些基本和操作的方式,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
二、介绍几种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概况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转捩的时代 |
1.1 “美术革命”的文化冲击 |
1.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
1.3 艺术留学浪潮和海归 |
第二章 艺术运动社发展始末 |
2.1 集群结社与美术新青年 |
2.1.1 转型时代的集群结社现象 |
2.1.2 艺术运动社的创立与发展 |
2.2 艺术运动社的群体探索 |
2.2.1 “理性”精神:学理研究与思想传播 |
2.2.2 艺术创作联动的美术教育事业 |
2.2.3 现代美术展览会与艺术社会化探索 |
2.3 “艺术运动社”理念:创造民族时代艺术 |
2.3.1 艺术本体论:个性与创造 |
2.3.2 艺术价值论:情感表达与社会美育 |
第三章 “艺术运动”旗帜:林风眠 |
3.1 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现代性 |
3.2 一个全盘性的启蒙方案:艺术运动 |
3.2.1 艺术运动与“人”的培养 |
3.2.2 艺术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范式比较 |
3.3 艺术运动学理:林风眠的艺术价值观 |
3.3.1 艺术社会属性论 |
3.3.2 艺术本质论 |
3.4 “人类”与“个人”:艺术创作的两个关注点 |
3.4.1 早期绘画语言的演变 |
3.4.2 现代主义的视觉表征 |
3.4.3 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
第四章 “艺术运动”先锋:吴大羽 |
4.1 艺术思想中的“人本”精神 |
4.1.1 早期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观的形成 |
4.1.2 “表现性”艺术思想与“人本”精神 |
4.2 多样化的风格探索 |
4.2.1 充满张力的色彩表现 |
4.2.2 写实性主题创作与表现性人体、风景画 |
第五章 “艺术运动”游离者:李金发 |
5.1 功利与情感并重的艺术观 |
5.1.1 家庭与人生观 |
5.1.2 “艺术家”:一种文化精英身份的选择 |
5.1.3 “诗”:走向个体的内心世界 |
5.2 个人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 |
5.3 寻求社会机会的写实雕塑 |
5.3.1 雕塑学习与实践经历 |
5.3.2 写实雕塑与个性表现 |
结语:“艺术运动”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概述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从“整合教学”与“建构主义”看情境设计的必要性 |
二、从“整合教学”与“建构主义”看情境设计的整合 |
三、从“整合教学”与“建构主义”看情境设计的要素选择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的关键要素 |
一、“背景”要素概述 |
二、“任务”要素概述 |
三、“支架”要素概述 |
第二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分析 |
第一节 模块式综合性学习的情境设计分析 |
一、模块式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概述 |
二、模块式综合性学习情境的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单元式综合性学习的情境设计分析 |
一、单元式综合性学习设计概述 |
二、单元式综合性学习情境的要素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师生对“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的认知均为较片面 |
二、“背景”设计受到忽视 |
三、“任务”设计是弱点、难点 |
四、“支架”设计是遗漏点、必要点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策略 |
第一节 “背景”要素的设计策略 |
一、灵活确定主题 |
二、利用适宜环境 |
三、优化学习方式 |
第二节 “任务”要素的设计 |
一、调控任务的属性 |
二、完善任务的表述 |
三、设计任务的序列 |
四、优化任务的形式 |
第三节 “支架”要素的设计 |
一、资料类支架的设计 |
二、策略类支架的设计 |
三、元认知支架的设计 |
四、程序性支架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情境设计研究现状调查(学生部分) |
附录二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情境设计研究现状调查(教师部分) |
附录三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后的私立光华大学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私立光华大学 |
第二节 从“知行合一”、“格致诚正”到“学战”:光华校长张寿镛教育思想探析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上海高校的去留与光华大学的抉择 |
一、战前上海地区高等院校概况 |
二、战后上海地区高等院校的去留 |
三、光华大学的抉择及原因分析 |
第二章 烽火中求育人:“孤岛”时期光华沪校办学情形(1937-1941) |
第一节 变动下的安定:光华沪校的早期发展 |
一、光华大学经费来源探析 |
二、流浪租界:光华沪校的稳定 |
三、沪校早期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逆势发展:光华沪校科系增设与改革 |
一、商业专修夜校的增设 |
二、历史系发展与改革 |
第三节 教部政令的贯彻:校务改革 |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 |
二、学校行政系统改革 |
第三章 夹缝中求生存:沦陷时期光华沪校的特殊形态(1942-1945) |
第一节 学社的建立及办学经费来源 |
第二节 三学社的办学概况 |
第三节 与日伪关系的处理 |
第四章 “正常”与“异常”:战时光华沪校师生校内外生活 |
第一节 战时学生生活 |
一、学习生活 |
二、校内政治生活 |
三、校外社会生活 |
第二节 艰苦环境下教授的生活与学术 |
一、教职员群体的薪资待遇与日常生活 |
二、教职员群体的福利待遇 |
三、光华教员的学术参与 |
第三节 立校精神永恒:师生对“六三”精神的共同传递 |
第五章 战时光华大学沪校与蓉校办学比较 |
第一节 蓉校与沪校主校分校之分 |
第二节 光华沪蓉两部办学比较 |
一、校方领导 |
二、经费来源 |
三、办学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白志群的跨界艺术生涯 |
第一节 从舞蹈演员到电视导演的身份转换 |
第二节 从舞蹈动作到电视化语言转变 |
一、对舞蹈动作、电视语言的理解与规训 |
二、对音乐电视(MTV)的探索 |
第三节 白志群电视舞蹈概念及类型辨析 |
一、舞蹈电视化意识萌芽 |
二、电视舞蹈的概念生成及类型辨析 |
第二章 白志群电视舞蹈作品艺术表达与审美特质分析 |
第一节 电视舞蹈表演时空的打破与规整 |
一、突破剧场空间媒介藩篱 |
二、生活即是表演环境、历史即是表演空间 |
三、虚实相衬、电视舞蹈时空得到前所未有解放 |
第二节 电视舞蹈声画语言的塑形同构 |
一、镜头设计与舞蹈语言多维审美呈现 |
二、金三角式声画舞关系构成综合审美形象 |
第三节 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特征及价值分析 |
一、电视舞蹈的审美特征 |
二、电视舞蹈的审美价值呈现 |
第三章 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之思 |
第一节 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价值分析 |
一、促进舞蹈与电视互作嫁衣 |
二、改变传统的舞蹈传承与发展方式 |
三、开放更新电视舞蹈观念拓宽舞蹈发展空间 |
第二节 当下重提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的意义 |
一、电视舞蹈的发展生态 |
二、电视舞蹈创作审美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部分采访、谈话摘录 |
附录二:白志群作品创作要目一览表(以身份、年份笔者选定) |
附录三:《白志群电视舞蹈作品集》 |
(5)范式的探索:新闻学复旦学派的浮现及其学术传统——以王中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雏形初现:中心人物、核心命题的形成 |
二、学脉犹存:学术网络的构建与整体性思想展示 |
三、薪火相继:对“新闻本位”范式的持续探索及其学术轨迹 |
(一)在理论争鸣中确立“新闻本位” |
(二)围绕新闻史研究的“本体意识”进行探索 |
(三)借鉴传播学理论,充实完善新闻学体系 |
(四)“两典一笔”辨析及课程设置的争论 |
四、新闻学复旦学派的治学风格 |
(一)回应现实,引领实践 |
(二)独立思考,敢于创新 |
(三)兼收并包,放眼世界 |
(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五、结语:传承与开拓 |
(6)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
一、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 |
(二)维新派与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的影响 |
(三)日本与西方音乐美学的熏陶 |
二、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 |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 |
(二)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确位 |
第二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 |
一、归国后的北平:音乐美学思想的酝酿与初启 |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比较研究法”的首提 |
(二)女高师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成立与音乐学科独立化的起步 |
(三)乐友社的成立与对音乐“美感教育”价值的强调 |
二、沦陷前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 |
(一)上海音专的成立与音乐教育独立学院组织化的努力争取 |
(二)以史为眼、以西治中:解决中国音乐落后之法 |
(三)对“音乐的势力”的社会宣传 |
三、沦陷后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调整与重启 |
(一)精神国防说:唤起爱国心的战时音乐使命 |
(二)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国乐团体试验 |
第三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 |
一、音乐创作:立足于民族本位的音乐改良 |
(一)礼乐合一,情理相通:探寻中国旧乐与西乐的美学契合点 |
(二)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的创作理念 |
(三)简单普适、立足国情,放眼未来:新学制唱歌教材的编定 |
二、音乐教育:立足于办学实践的人才观和美育观 |
(一)广罗名师,任人唯能的用才观 |
(二)从儿童入手,因材施教,注重民族风格创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 |
(三)陶冶德性,重视音乐功能的美育观 |
三、音乐审美:对艺术受众的美育关切 |
(一)美化与陶冶:校内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 |
(二)净化与尚雅: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提高大众音乐审美素养的疾呼 |
(三)熏染与塑造:在家庭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
四、音乐批评:着眼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开拓式批评视角 |
(一)对旧乐的批评 |
(二)对现实社会音乐实践成就的批评 |
(三)对音乐会的启蒙作用的评论 |
第四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 |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中的“拿来主义” |
(一)学通古今中外的论学底蕴对音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
(二)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对音乐实践的持久影响 |
二、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 |
(一)“发扬词章”:在时代节奏中体现传统质感 |
(二)“复兴国乐”:在中西文化渐染中奏响民族旋律 |
结语: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萧友梅音乐教育活动年表 |
附录2 :萧友梅音乐文论年表 |
附录3 :萧友梅音乐创作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展览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展览会的举办缘起 |
二、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展览会的举办情况 |
三、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展览会举办中的社会动员 |
(一) 展览筹备:根据地政府大力的组织与动员 |
(二) 展览形式:生动鲜明、丰富多样的宣传与动员 |
(三) 展览氛围:根据地民众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 |
四、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展览会的社会影响 |
结语 |
(8)交际翻译视角下高校英文网站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背景 |
1.2 翻译文本特点 |
1.3 翻译任务要求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阶段 |
2.2 翻译实施阶段 |
2.3 译后校对阶段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
3.1.1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
3.1.2 交际翻译对高校新闻翻译的适用性及指导作用 |
3.1.3 交际翻译指导下的高校新闻翻译原则 |
3.2 交际翻译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
3.2.1 交际翻译指导下的词汇翻译 |
3.2.2 交际翻译指导下的句子翻译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经验与收获 |
4.2 翻译实践不足及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问题提出 |
2.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1.近代大学女教师群体研究 |
2.留法女性研究 |
3.留法学生研究 |
4.女子留学研究 |
5.留学教育研究 |
6.女子教育研究 |
(三)概念厘定 |
1.大学 |
2.大学教师 |
3.留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个案分析法 |
一、留法背景 |
(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
(二)法国革命文化对女子留学法国的影响 |
1.法国革命文化与新文化运动中妇女解放诉求的契合 |
2.法国革命崇拜的发生与确立推动知识女性留学法国 |
(三)“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 |
(四)中国政府对女子留学的规制 |
1.中国政府留学政策演变 |
2.大学教员资格规定对女子留学的推动 |
(五)法国政府对留法教育的支持 |
二、群体概况 |
(一)地域结构 |
1.从东南沿海向内陆推进 |
2.各地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 |
(二)家庭结构 |
(三)学历结构 |
1.留学前的学历 |
2.留法回国后学历 |
(四)专业结构 |
三、积极赴法 |
(一)投身勤工俭学浪潮 |
(二)积极争取官费留法名额 |
(三)筹措川资自费留法 |
(四)走出困境——郑毓秀 |
1.退婚求学拒绝旧式人生 |
2.初涉革命打破性别传统 |
3.理想破灭赴法求真 |
四、在法剪影 |
(一)刻苦的学习 |
1.法语学习 |
2.专业学习 |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
1.社会交往 |
2.撰文 |
3.学生社团与学生自治 |
(三)积极勇敢的革命活动 |
1.法国革命氛围的影响 |
2.学习革命理论 |
3.参与革命活动 |
(四)重塑自我——潘玉良 |
1.潘玉良在法国的学校生活 |
2.潘玉良在法国的社会交往 |
五、学成报国 |
(一)从事教学 |
1.采用新式教学方法 |
2.教学态度认真负责 |
(二)学术研究 |
1.文科 |
2.理工科 |
3.艺术科 |
(三)学校管理 |
(四)社会服务 |
1.以文字推动社会发展 |
2.支援革命战争 |
3.支持妇女解放 |
4.参加并创办社会团体 |
5.中法交流的使者 |
(五)深造自得——冯沅君 |
1.教书育人 |
2.着书立说 |
3.支持革命 |
六、分析总结 |
(一)家国命运与女性解放综合作用的结果 |
(二)在多重文化冲突中艰难完成现代女性身份重构 |
(三)积极投入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并做出重要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小学仪式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来源或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 国家对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日益重视 |
2. 学校仪式教育的“形式化”现象频频出现 |
3. 个人体验与思考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3. 研究的方法 |
(三) 论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仪式与仪式教育 |
2. 仪式活动与仪式教育 |
3. 小学阶段的仪式教育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关于仪式研究的相关文献 |
1. 学校仪式教育的问题研究 |
2. 仪式教育的多维度研究 |
3. 仪式教育的功能研究 |
(二) 国外关于仪式研究的相关文献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丹阳市小学仪式教育现状与分析 |
一、目前丹阳市小学仪式教育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
(一) 丹阳市小学仪式教育的环境背景简述 |
1. 教育历史悠久,自然环境深厚 |
2. 仪式教育活动精彩纷呈,文化环境浓厚 |
(二) 研究过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准备 |
(三) 学校仪式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
1. 丹阳市中小学校高度重视仪式教育 |
2. 学校师生对仪式教育活动的意义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
3. 学校师生对“印象深刻的仪式活动”持有不同的看法 |
4. 学生对学校仪式教育活动印象深刻的原因统计 |
5. 年级越高,学生在仪式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也随之增多 |
6. 父母参与仪式教育,对活动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
二、目前小学仪式教育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呈现与分析 |
(一) 学校仪式教育重形式,轻效果 |
(二) 学校仪式教育重表演,轻体验 |
(三) 学校仪式教育重程式,轻内涵 |
(四) 学校仪式教育重传统,轻创新 |
(五) 学校仪式教育重权威,轻学生 |
三、小学仪式教育出现问题的成因 |
(一) 观念上对仪式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
(二) 实践中仪式教育流于形式化 |
(三) 本质上仪式教育远离了生活 |
(四) 对仪式教育的目标地位不准确 |
第二章 小学仪式教育改进的策略 |
一、正确把握小学仪式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 正确把握小学仪式教育的目标 |
1. 仪式教育中浸润思想政治目标 |
2. 仪式教育中贯穿社会责任目标 |
3. 仪式教育中渗透文化知识目标 |
4. 仪式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目标 |
(二) 正确选择小学仪式教育内容的原则 |
1. 符合教育目标原则 |
2. 贴近生活的原则 |
3. 体现学校文化原则 |
二、科学探索小学仪式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一) 科学选择小学仪式教育的新方法 |
1. 表演法 |
2. 情景法 |
3. 体验法 |
4. 榜样法 |
(二) 全面探索小学仪式教育的新途径 |
1. 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
2.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
3. 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
三、完善小学仪式教育的评价过程 |
(一) 评价要由表及里 |
(二) 评价要去伪存真 |
(三) 评价要及时,反思教育效果 |
(四) 评价后要有巩固活动,强化教育效果 |
第三章 小学仪式教育开展实践探索:案例与启示 |
一、案例1:小学仪式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索 |
二、案例2:小学仪式教育体现“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 |
三、案例3:小学仪式教育中家长参与活动的实践探索 |
四、学校仪式教育的实践反思 |
(一) 学校仪式教育目标要明确 |
(二) 学校仪式活动设计要有创新性 |
(三) 学校仪式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
(四) 仪式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介绍几种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D]. 闫慈. 上海大学, 2021
-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研究[D]. 付千真.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D]. 张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审美研究[D]. 陆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5]范式的探索:新闻学复旦学派的浮现及其学术传统——以王中为中心的考察[J]. 刘鹏. 新闻大学, 2019(10)
- [6]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展览会[J]. 李洪河. 军事历史研究, 2018(03)
- [8]交际翻译视角下高校英文网站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宋爽. 天津大学, 2019(06)
- [9]近代中国留法大学女教师研究[D]. 朱晨曦.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小学仪式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小学为例[D]. 崔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