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模特在夜间死亡(论文文献综述)
岳文静[1](2020)在《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存在主义表达》文中研究指明当电影新浪潮席卷欧洲之时,日本电影界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诞生于1950年代中期并发展至1960年代末的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成为日本电影界一次伟大的电影变革运动。新浪潮电影人摒弃了1950年代及以前的日本电影中批判传统浪漫主义的表达,日本新浪潮的年轻导演反叛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木下惠介等前辈巨匠,否定战前大师们构筑的“电影世界”,批判大师风格过时、观念保守,强烈涉指时政和社会变革性事件,本着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将镜头聚焦时政和社会变革性事件,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与当时主流影片截然不同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在作品的思想表达方面通过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的借鉴吸收,并将之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采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对日本传统的旧道德和旧价值观进行一次革新与颠覆。在日本新浪潮电影中,对个体表达方面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类本身的生存处境,将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倡导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符合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所倡导的将人的存在视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探索人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理论内核满足了日本混乱社会背景下人的价值需求。本文在对日本新浪潮电影的整体研究讨论基础上,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指引思想,将关注新浪潮电影中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作为研究重点,探讨电影中个体的生存价值与需求。同时通过从视觉、叙事、主题表达等方面对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美学风格进行简要解读,并对新浪潮电影的创新性提出观照。
童敏[2](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认为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赖秀俞[3](2018)在《“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文中研究表明朱天文是台湾当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充满显着的焦虑意识。这跟她的文化记忆、文化理想与所受到的文学影响的独特性密切相关。朱西宁的家学引领、张爱玲的文学传承、胡兰成的理论点拨这三条线索和时代背景的互动促成了朱天文其焦虑意识的发生。这种焦虑意识投射在其后期小说“世纪末”三部曲中依次演绎为“世纪末”前后的生命焦虑、身份焦虑与时间焦虑,投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形成“老灵魂”、“荒人”与“巫”三种人物形象,反映出朱天文“反现代”的时间观念。为了对抗焦虑,在叙事策略上,朱天文以改变叙事时序和延缓叙事速度这两条路径完成对叙事时间的干预,同时在文本中展开对美学乌托邦的建构,由此缓解焦虑。朱天文对焦虑意识的发掘与书写对其创作和时代有深厚的现实和美学意义。一方面,朱天文小说对焦虑意识的发掘体现了其对社会、时代深厚的批判意识,折射出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的关注与反思;另一方面,在台湾文学脉络中,朱天文小说对焦虑意识的书写融合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抒情美学,体现出一种以“背向未来,返身过去”为特征的抒情面向。
艾安琪[4](2018)在《论“海派文化”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文中认为施蛰存是海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以施蛰存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海派文化”的背景为切入口,探讨施蛰存小说创作中“海派文化”的影响因素,说明“海派文化”对其创作造成影响的原因及在其作品中的表现,从而把握施蛰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探究其对海派文学创作的承上启下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明“海派”的涵义及形成缘由,归纳出“海派文化”的主要特点;第二章,阐述“海派文化”中所包含的吴越传统,从乡土情结、诗性审美、文化积淀三方面论述吴越传统对施蛰存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三章,分别从西方现代主义和“海派文化”都市性的表现形态入手,分析“海派文化”的现代性、都市性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第四章,叙述海派文学的来历,分析“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之间的关系,并论述施蛰存对海派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后代海派作家的启发。
王瑾[5](2018)在《秘境之窗 ——论绘画作品中的灯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灯光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首先通过比较烛光与灯光,这两个贯穿于几百年来艺术作品中的人工之光,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性。具体分析文森特·梵高,爱德华·蒙克,皮埃尔·博纳尔,爱德华·霍珀,勒内·马格里特,卢西安·弗洛伊德六位艺术家的用光特点和对光源的理解,以及灯光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人文社会交织在一起的变化;探讨灯光在绘画中对可见世界的照明与不可见世界的解蔽。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了古典油画中的烛光和现代绘画中的灯光的表现方式和精神追求的不同。第二部分具体研究现代艺术绘画中的灯光的表现,并从作品中灯光的表现中揭示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环境下的思想状态。第一部分分为三个章节:按时间顺序先从对古典绘画作品中烛光的表现来讨论在作品中烛光的表现形式上对光影的重视和主观精神性。途经印象派开始单纯地追求客观世界纯粹视觉的光,抛弃明暗,从而进入现代主义的灯光。最后从灯光的时代性比较古典绘画作品中的烛光与现代绘画作品中的灯光在神性和人性中的差异,进而解读灯光体现去神性和面向人的意识的进程演变,以及灯光自身在作品里的隐喻与解蔽作用。第二部分分为四个章节:从灯光的解读作用,灯光的隐喻作用,灯光对时代环境的揭示和境域中的灯光四个方面研究绘画作品中灯光的特点。在代表性的作品中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用光的方式,灯光的处理,灯光的表现;进而揭示艺术家的风格特征。通过探讨这几位艺术家通过对灯光的表达,呈现他们对隐秘世界的理解。作品中的灯光照亮被遮蔽的存在之物,揭示不可见的隐秘世界。它也携带了现代人崇尚客观理性的意识,它以最普通的形象,传递艺术家心灵深处对世界的认知。
茅婷停[6](2017)在《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德古拉之爱” ——个性婚纱摄影设计》,“德古拉”是流传千年的吸血鬼,其贵族的气质、帅气的外表、不死的魔力、忠贞的爱情已然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中新兴的爱情偶像。当代流行文化追随族群“吸血鬼迷”期望拥有“德古拉”风范的婚纱照,但找不到能为其服务的婚纱摄影机构,希望笔者能为其提供服务,因此本设计以吸血鬼为主题风格的新型婚纱摄影作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深入解读当代吸血鬼文化的核心观念和形象特征,完成爱情偶像的塑造,破解供需断裂原因,为婚纱公司探索个性化服务的新模式,为小众流行文化的产业化提供借鉴。第一部分需求调研报告。根据本选题设计以吸血鬼主题表现个性婚纱摄影的要求。首先笔者针对“吸血鬼迷”这一目标群体进行调研,通过访谈、行业调研、网络信息搜集等方式,重点对目标人群生活理念和行为进行研究。调查显示“吸血鬼迷”对吸血鬼风格婚纱照的需求旺盛,但是目前的杭州没有婚纱摄影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其次笔者将对杭州现有的婚纱市场的运行模式进行调研,主要查找现有市场出现这样供需垄断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画面场景表现的顾虑及对成本和收益比的考虑,笔者针对现有问题为吸血鬼婚纱照提出四种可行性方案。第二部分文献研究报告。根据本设计“德古拉之爱”的主题,塑造“德古拉”风范精神和形象的需要。笔者通过对圣经、小说、学术论文、电影、网络等吸血鬼相关信息的大量查阅分析,首先对吸血鬼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其文化起源和发展。其次,翻阅早期至当今的经典吸血鬼小说和影视作品,以“德古拉”为主线,对比前后吸血鬼形象的区别及转变。最后归纳出“德古拉”作为新爱情偶像的特征是拥有“超凡的能力,崇高的人性,帅气的外表,忠贞的爱情”,为本次“德古拉”风范为创意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部分设计过程实践报告。根据“吸血鬼迷”婚恋主体人群的市场需求和定位,以当代吸血鬼文化为指导的新型婚纱摄影,提出“德古拉之爱”主题,作品策划以“德古拉”为主角的爱情故事,以“相识、相知、相爱、生活”的故事情节展开拍摄,塑造出新爱情偶像“德古拉之爱”,且作品(八幅)达到“吸血鬼迷”的个性婚纱要求。创作过程中分别探索各种解决成本和方案的成效,完成作品模版及执行解决方案,供婚纱摄影机构学习参考。第四部分总结报告。为满足“吸血鬼迷”对“德古拉”风范的婚纱照有强烈需求,解决需求断裂问题。以现代吸血鬼的文化为理论指导进行尝试性拍摄。本次设计的创新点在于突出表现“德古拉”新爱情偶像标准:“超凡的能力,崇高的人性,帅气的外表,忠贞的爱情”。以符合婚纱摄影的表现形式,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给予个性婚纱摄影行业一定的启发,走出现有困境。
于是[7](2016)在《光芒只照亮他的鼻尖》文中研究说明星期一,我会去看伦勃朗。荷兰国立美术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年365天向公众开放、并免费公开高清数字图像的国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1885年落成,2013年经过十年整修再次开放,展现从黄金年代到现代800多年的荷兰历史,从中世纪到蒙德里安,从代尔夫特蓝瓷到日本和服,从1918年的FK23 Bantam飞机到12世纪的观音木雕,最古老的藏品是五世纪的一块古玉。
郭珊珊[8](2016)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上层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时尚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生活具有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服饰时尚、社交时尚以及园艺时尚,具体透析其主要内容并阐释其中社会背景,从而审视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的生活状态。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与时代背景、论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三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从服饰的角度解析维多利亚中上层妇女的时尚文化。在对近代以来女性服饰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的服饰种类和分期进行梳理,并分析了蕴于其中的感性因素。其中,束腹内衣和裙撑架是型构女性主流服饰时尚的关键装备,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理想美理念。在社会的倡导下,哀悼也一度成为女性中间流行的社会风尚。第二章首先从社交时尚的层面考察贵族妇女和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交活动。伦敦社交季是贵族女性社交活动的主要平台,为贵族女性提供了婚姻契机。贵族社交圈的时尚女精英是贵族阶层加强彼此联络的重要纽带。客厅是中产阶级女性施展社交时尚的重要文化场域,也是中产阶级展示家庭财富与社会地位的重要空间。中产阶级女性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中产阶级女性是客厅的管理者、装饰者。是客厅社交活动的承担者。客厅音乐活动和饮茶文化是中产阶级女性客厅社交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女性流行的园艺时尚进行考察。园艺时尚在中产阶级阶层的兴起有着郊区化、审美情感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郊区花园是中产阶级家庭财富和艺术品味的外在集中展现。社会流通的园艺杂志为女性获取园艺方面的品味提供了借鉴指导。中产阶级妇女是园艺时尚的积极参与者,女性对园艺与自然的喜爱使她们将之移情于手工艺制作和诗歌创作,在扮美居家空间的同时陶冶了心灵。在结语部分,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的服饰时尚、社交时尚、园艺时尚进行总结与归纳。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时尚文化为新世纪的新女性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程诚[9](2015)在《我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重大性突发性事件频发,媒体对于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历数近年来我国突发性事件报道,不难发现:“二次伤害”一词被频频提起,且常常出现在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或是重大灾难性事故的报道中。为何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易出现“二次伤害”?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究其原因,首先要归结到新闻从业者的素养上。突发性事件如何报道,在报道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已成为我国媒体记者所反复探讨的一大问题。其次,我国媒介大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受众的心理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加之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事件不断,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受众心理的波动都会影响公众舆论的动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二次伤害”为研究对象,并对我国近年来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涉及二次伤害的数据予以研究和分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章的整体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主要从课题来源、相关研究、文章结构等方面展开,同时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突发性事件以及二次伤害等概念的界定和厘清。分析我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对二次伤害问题的探讨。第三部分,对当下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二次伤害的表征进行分析。以近年来我国突发性事件数据统计为依据,从报道数量和报道类型两方面深入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出现的“二次伤害”。第四部分,探究我国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二次伤害产生的深层动因,并对其危害性及其根源进行分析思考,据此提出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应对策略。此外,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温岭杀医案”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试图找到这一类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中“二次伤害”问题存在的共性,以期能为今后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突发性事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此来丰富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并对现实产生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
谢文纬[10](2015)在《那年那月人马情》文中提出1我准备给后代留下怎样的文字呢?想来想去,感到最值得留下的,还是我年轻时候的那段特殊经历。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予人类的教训实在刻骨铭心,在那代人的心灵和肉体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虽然我的经历没有那样血腥,更谈不上悲壮,因为我得到父亲的告诫,要躲避政治运动的风口浪尖,尽量到边远的地带生活,学会夹着尾巴做人。我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结果和许多同代人相比,我果真幸免于难,甚至在那时生活的小天地里,因为与马为
二、女模特在夜间死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模特在夜间死亡(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存在主义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发展简述 |
第一节 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的起源 |
一 日本新浪潮电影发展的社会背景 |
二 “太阳族电影”与日本新浪潮 |
第二章 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思想指引 |
第一节 存在主义在文学界 |
第二节 存在主义在电影界 |
第三章 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个体生存 |
第一节 个体存在的身份符号及特征 |
一 男性 |
二 女性 |
第二节 个体的生存状态 |
一 浑浑噩噩的生存 |
二 毫无价值的牺牲 |
第三节 个体的生存关系构建 |
一 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矛盾 |
二 个体生存方式的选择与异化 |
第四节 个体的反叛与抗争 |
一 对武士道精神的质疑 |
二 青春的焦虑与反抗 |
三 性革命 |
四 对自由与人道主义的追求 |
第四章 日本新浪潮电影的美学解读 |
第一节 运动长镜头 |
第二节 摄影机叙事视角 |
第三节 隐喻与象征 |
第五章 日本新浪潮电影的进步性 |
第一节 实验创新性 |
第二节 政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什么是街道? |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街道”的研究 |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
一、引入旅行视角 |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
一、日常实践 |
二、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
二、女权还是国族? |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3)“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有关概念阐释 |
第三节 朱天文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朱天文的文学世界与焦虑意识 |
第一节 家学渊源与家国想象 |
第二节 文学影响与时间体验 |
第三节 早期信仰与创作困境 |
第四节 焦虑意识与时间线索 |
第二章 迷恋现世:“老灵魂”的生命焦虑 |
第一节 世纪末的生命焦虑 |
第二节 未老先衰的“老灵魂”形象 |
第三节 生命焦虑与“失根”症候 |
第三章 寻求认同:“荒人”的身份焦虑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第二节 被放逐的“荒人”形象 |
第三节 认同困境与文明堕落 |
第四章 恐惧现代:“巫”的时间焦虑 |
第一节 新世纪的时间焦虑 |
第二节 抗拒现代的“巫”形象 |
第三节 朱天文的“反现代”观念 |
第五章 对抗焦虑与书写意义 |
第一节 凝滞当下:在“离题”中抵抗时间 |
第二节 返身过去:从废墟中建构美学乌托邦 |
第三节 书写意义:批判精神与抒情面向 |
结语焦虑:“背向未来”的文化乡愁与书写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朱天文创作与台湾文学年表 |
附录二:朱天文与《三三集刊》年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4)论“海派文化”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海派文化”及其主要特点 |
第一节 “海派文化”的内涵及形成缘由 |
第二节 “海派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章 “海派文化”中的吴越传统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海派文化”中的吴越传统 |
第二节 吴越文化传统对施蛰存的影响 |
一、吴越文化记忆与施蛰存的乡土情结 |
二、吴越文化与施蛰存的水乡诗性审美 |
三、吴越文化与施蛰存的古典文学修养及创作 |
第三章 “海派文化”的都市现代性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海派文化”的现代性对施蛰存的影响 |
一、《现代》对西方现代作家与表现方法的推介 |
二、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方法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派文化”的都市性对施蛰存的影响 |
一、“海派文化”的都市性及其表现形态 |
二、“海派文化”的都市性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 |
第四章 施蛰存在海派文学中的承上启下性 |
第一节“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
一、海派文学的来历 |
二、“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
第二节 施蛰存对海派文学的承上启下作用 |
一、施蛰存对第一代海派传统的继承 |
二、施蛰存对第三代及之后海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秘境之窗 ——论绘画作品中的灯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注释 |
第一部分 从烛光到灯光 |
第一章 烛光——光与影的神秘 |
第一节 文艺复兴前与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化的光 |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光和阴影 |
1.现身的烛火 |
2.画外的光源 |
注释 |
第二章 印象派的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灯光——现代人对隐秘世界的理解 |
第一节 灯光与烛光——从神到人的转变 |
第二节 灯光——时间里的秘密 |
注释 |
第二部分 艺术作品中的灯光 |
第一章 灯光解读人心 |
第一节 走向过分的亮度《夜间咖啡馆》 |
1.画中灯光 |
2.失望的心 |
第二节 暗灯《圣·克劳德的夜晚》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灯光——裂缝的隐喻 |
第一节 灯光的暗示《亲吻》 |
第二节 灯光的揭示《男人与女人》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时代环境的揭示者 |
第一节 明亮的屋子与僵硬的人《纽约的室内》 |
1.沉默的灯光 |
2.时代的灯光 |
第二节 日光灯与真实《夜晚的工作室》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灯光——境域中的符号 |
第一节 诗意下的灯光——《光之帝国》 |
第二节 灯光的叛逆——《无知的仙女》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致谢 |
(6)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作品图片 |
1. 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作品图片 |
2. 设计过程图片 |
第二部分: 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报告 |
1. 需求调研报告 |
1.1. 需求调研概述 |
1.1.1. 市场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1.1.2. 研究方法 |
1.2. 婚纱摄影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婚纱机构不能为“吸血鬼迷”提供服务的原因分析 |
1.3.1. “婚纱摄影机构市场运行模式调查 |
1.3.2. “不能为“吸血鬼迷”提供服务的原因分析 |
1.4. “吸血鬼迷”群体生活观念和行为调查 |
1.4.1. “吸血鬼迷”人群的形成和观念确定 |
1.4.2. “吸血鬼迷”的生活行为及相关产业服务 |
1.4.3. “吸血鬼迷”对婚纱摄影的需求 |
1.5. 为“吸血鬼迷”提供婚纱摄影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1.6. 调查的结论对创作设计的指导 |
2. “吸血鬼”相关文献理论研究报告 |
2.1. 文献概述 |
2.2. “吸血鬼”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圣经对吸血鬼邪恶本性的描述 |
2.2.2. 卟啉症成为吸血鬼恐怖外形的基础 |
2.2.3. 早期传说对吸血鬼的描述 |
2.3. “吸血鬼”在文学作品中的转变 |
2.3.1. 早期小说对吸血鬼的塑造 |
2.3.2. 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经典小说中的吸血鬼 |
2.3.3. 20世纪70年代后的当代小说吸血鬼 |
2.4. “吸血鬼”在电影形象中的塑造 |
2.4.1. 早期吸血鬼电影中的“德古拉”形象 |
2.4.2. 近代电影中对吸血鬼“德古拉”的重塑 |
2.4.3. 当代电影中对当代吸血鬼文学的表演 |
2.5. 吸血鬼“德古拉”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转变 |
2.5.1. 四代吸血鬼在荧幕中的转变 |
2.5.2. 本性、外形、神性的转变 |
2.6. 当代吸血鬼“德古拉”新爱情偶像式的塑造 |
2.7. 文献研究对设计选题的指导意义 |
3. “吸血鬼”个性婚纱摄影创作过程报告 |
3.1. 创作报告概述 |
3.2. 设计选题阐述 |
3.2.1. 项目需求来源和定位 |
3.2.2. 创意点阐述 |
3.3. 设计方案实现 |
3.3.1. 设计画面形式构成 |
3.3.2. 前期试拍 |
3.3.3. 创作执行方案 |
3.3.4. 拍摄场景策划 |
3.3.5. 设计实施计划 |
3.4. 拍摄实施记录 |
3.4.1. 拍摄过程 |
3.4.2. 后期制作 |
3.4.3. 完成终稿 |
3.5. 实践和研究体会 |
4. 设计研究总结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人员名单 |
附录二 两类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部分访谈内容记录 |
7. 致谢 |
(7)光芒只照亮他的鼻尖(论文提纲范文)
破产者的真相 |
堤坝醒时做梦 |
伦勃朗·郁金香 |
(8)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时代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主要学术术语的探讨 |
四、研究方案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女性服饰时尚 |
第一节 近代早期英国妇女服饰文化概述 |
一、近代早期英国女性服饰时尚与抑奢法管制 |
二、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女性服饰 |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帝政式女性服饰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女性服饰的种类 |
一、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服饰类别梳理 |
二、维多利亚时期流行女装变化的分期 |
第三节 服饰时尚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感性生存 |
一、维多利亚中上层女性服饰显现的哥特趣味 |
二、维多利亚时代理想的女性形象及其服饰 |
三、内衣广告的宣传与商业助推 |
第四节 维多利亚时期裙撑架时尚的变化 |
一、克利诺林裙撑架的流行与负面因素 |
二、“时下女孩”与巴斯尔臀垫的流行 |
第五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哀悼风尚及其服饰 |
一、19世纪哀悼风尚的社会背景 |
二、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表现哀悼风尚的服饰 |
第二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上层女性的社交时尚 |
第一节 贵族女性与伦敦社交季的产生与发展 |
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贵族妇女 |
二、贵族妇女的婚姻市场催生了伦敦社交季 |
三、贵族社交圈的女性时尚精英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交时尚 |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中产阶级的文雅观念 |
二、维多利亚中产阶级“家”之崇拜及其客厅的社交意义 |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女性的园艺时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郊区化与花园流行趋势的兴起 |
一、中产阶级居住环境郊区化的动因及其特征 |
二、造园艺术从贵族到中产阶级的审美转变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的园艺时尚活动 |
一、英国女性爱好园艺的传统 |
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上层女性的园艺活动 |
三、中产阶级女性对花园的管理 |
四、维多利亚时期花园审美艺术的移情 |
五、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女性园艺活动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突发性事件与二次伤害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突发性事件的概述 |
一、突发性事件的定义 |
二、突发性事件的分类 |
三、我国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及其在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二次伤害的界定 |
一、二次伤害的定义 |
二、二次伤害的分类 |
三、突发性事件与二次伤害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二次伤害的表征 |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事件报道 |
第二节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二次伤害分析——以“温岭杀医案”为例 |
一、案件回顾 |
二、案例分析 |
(一)媒体报道了什么? |
(二)媒体报道如何造成二次伤害? |
第三章 突发性事件中二次伤害产生的危害及原因 |
第一节 突发性事件中二次伤害的危害 |
一、受害者及其家人:长久的心灵创伤 |
二、媒体:公信力严重受损 |
三、社会舆论:出现“一边倒”现象 |
四、二次伤害引发的“蝴蝶效应” |
第二节 二次伤害产生的原因 |
一、媒体从业者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 |
二、媒介环境变迁,网络规范缺失 |
三、媒介竞争激烈,眼球效应凸显 |
四、媒体报道倾斜,加剧伤害产生 |
第四章 突发性事件中二次伤害的应对策略 |
一、新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
(一)加强新闻立法建设 |
(二)建立二次伤害问责机制 |
(三)完善新闻责任理赔制度 |
二、媒体的自律:新闻职业伦理的内化 |
(一)加强媒体伦理道德建设 |
(二)完善媒体内部的自我矫正 |
三、新闻从业者的自律:媒介的良心 |
(一)把握好采访中的“度” |
(二)把握好新闻报道中的“度” |
(三)新闻媒体应当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女模特在夜间死亡(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存在主义表达[D]. 岳文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3]“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D]. 赖秀俞. 暨南大学, 2018(01)
- [4]论“海派文化”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D]. 艾安琪. 闽南师范大学, 2018(12)
- [5]秘境之窗 ——论绘画作品中的灯光[D]. 王瑾.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德古拉之爱—个性婚纱摄影设计[D]. 茅婷停.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2)
- [7]光芒只照亮他的鼻尖[J]. 于是. 山花, 2016(15)
- [8]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上层妇女时尚文化研究[D]. 郭珊珊. 云南大学, 2016(10)
- [9]我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研究[D]. 程诚.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5)
- [10]那年那月人马情[J]. 谢文纬.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