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夏艳杰[1](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生活却更加空虚,在这一背景下,社会自杀、他杀等残害、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类事件中青少年群体的占比也在持续增大,如果社会对于频频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他杀及恶意伤害事件的重视不足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因此,疫情在给人类生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要注重开展生命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期更是个体生命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实践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不仅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在社会学习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以J市Z区S社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及参与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并评估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其需求,评估结果显示S社区青少年对生命教育存在如下需求:自然生命层面要科学认识生命、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精神生命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生命价值观;社会生命层面要不断增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本研究立足于S社区青少年在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小组活动的方案设计,通过对青少年开展八次小组活动,并以小组开展过程中的组员改变、社工表现、目标达成情况及小组成员满意度为指标,对小组的开展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小组工作方法对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使得青少年在参与小组的过程中对生命有了科学地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本研究立足于整个研究过程对此次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效果不一;其次,生命教育与社会工作在理念上的契合性有助于社工更准确的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再次,社会学习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命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最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网络的支持。接着,本研究从理论与实务两个层面出发对研究中的理论运用以及实务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反思,同时针对反思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即社会应扩大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学界应健全生命教育需求与成效评估的具体指标;社会工作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积极链接学校及家庭等多方资源以巩固小组成效。
李窦窦[2](2021)在《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的被满足,社区党建工作也更加的注重“服务”,开始逐步的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变,这种变化与强调助入自助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相契合。因此,深圳等南方地区的城市率先探索将社会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结合在一起,尝试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发展的新模式。在党建引领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济南市J社区作为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社区,近年来也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工作项目。本文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选取由社会工作机构入驻并服务于该社区党建工作的社会工作项目,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研究等方式来深入了解J社区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探析目前J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互构性发展视角下,对J社区党建工作中“双报到”单位与社区的互动共建案例以及J社区党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构发展案例进行分析,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提出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框架,关注互构的过程性,为社区党建工作开拓互构性发展的思路。其次要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专业方法、专业模式为社区党建工作带来多元主体互构的专业服务,为社区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多元主体互构的支持。最后社会工作者作为项目的执行者,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具有互构性发展视角,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
聂璞[3](2021)在《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文中指出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广泛吸纳了西方历史中的观念资源。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对社会工作学科历史渊源的回溯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研究将试图以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节制”观念为中心,将其放置在西方思想脉络的语境下,结合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想渊源,重点关注观念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影响,探索观念的演进与专业社会工作兴起的关联。本研究将考察西方社会工作兴起之前的思想史三个阶段,分别为古希腊传统、基督教传统与近代哲学时期,并分别对此三个阶段中的“节制”观念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社会工作的兴起进行关联。三者分别为古希腊传统的“节制”观念的价值起源,基督教传统中“节制”价值的实践引导与近代哲学传统中“节制”的理性诉求,这三个阶段中“节制”观念的发展成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本文试图建构起西方历史中“节制”的观念单元,并重点关注“节制”观念的价值属性,阐释这一观念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影响。本文期望通过以“节制”为中心,在更大时段的思想旅程之中为社会工作的兴起提供观念史支撑。回溯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观念资源,为借鉴本土思想资源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启示。
汪希贤[4](2019)在《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本质”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至今有十余年时间。企业社会工作"本质"问题是制约企业社会工作其他各个部分开展的核心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总结出关于企业社会工作"本质"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尤其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价值取向问题,并对未来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本质"问题研究和企业社会工作提出了展望。
王鑫[5](2019)在《深圳社工人才政策评估研究 ——基于职业化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利益主体分化严重,社会越来越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寻求专业性的途径与办法,社工人才在社会治理中的专业性作用愈发凸显。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央颁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目的是通过构建社工人才政策体系,培育社工人才队伍,推进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前沿城市,政府不但有效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亦十分重视社会领域的治理。2007年10月,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社会工作发展的“1+7”文件(1)。深圳以社工人才提供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2009年,民政部与深圳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明确要求将深圳打造成我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试验田。此后,深圳陆续颁布一系列文件,为社工人才职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平台。论文以此为契机,选择深圳社工人才发展政策进行研究。论文基于职业化理论视角,建构了社工人才政策的理论分析维度——职业权利维度,职业义务维度,职业管理维度。论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作者收集整理深圳2007-2018年间的31份政策文本,运用社工人才政策的三个分析维度,对深圳社工人才政策进行评估分析。论文还通过对社工人才的访谈调查,探寻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与约束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深圳社工人才政策进一步修正与完善的优化建议。
李宣[6](2019)在《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应用研究 ——基于机构养老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价值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和核心,而当今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是普遍忽视社会工作的价值属性,从根本上是不利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的。源自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是以“个人主义”作为核心伦理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取向的伦理价值观与中国本土“集体主义”相对应。本文将对东西方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实务特征进行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并且利用个案分析法对“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在中国本土的应用进行研究。从研究中分析西方社会工作“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在中国本土的适用性,进而提出适合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西方社会工作“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与西方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等相适应,西方社会价值趋向“个人主义”。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也始终将“个人主义”作为核心价值指导社会工作实务。西方“个人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特征表现为:主动的“求-助”关系和实务偏向于个人治疗。中国“集体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等相适应,但历史上中国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仍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在实务中,“求-助”关系被动,缺乏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关注,且受“行政性指标”影响较大。本研究利用“人本治疗模式”将“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应用于个案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中“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并不是与“集体主义伦理价值观”完全对立的关系,二者是可以融合的。“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在中国本土的契合性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本土社会工作行政性的倚重会影响专业社会工作助人的价值本质;第二,“家文化”和“个人主义”的对立会导致社会工作“求-助”关系的被动。但是,“个人主义伦理价值”与中国本土当代的社会价值和人们的“个体需求”具有相适性。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化,首先,应该在教育和实践中重视“社会工作伦理价值”;其次,应该促进中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融合和创新。
王海洋,王芳萍,夏林清[7](2019)在《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与发展路径——兼论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路数》文中认为对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认识要从"实践"一词开始,"实践"有praxis与practice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当前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多取用practice一词。通过对praxis与practice的比较,发现与社会工作本质相对应的应为praxis,而非practice。返回praxis传统,更清晰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本质,即实践知识是具有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实践者在探究社会改变的过程中,并同步对其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映的历程中生成的知识;实践知识具有社会正义与社会改变的价值取向,并遵循反映理性的方法论。此一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是发展社会工作实践者及实践知识的可行路径。
张微[8](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谢玉宝[9](2018)在《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在督导的资质要求、选拔认定和继续教育方面,不同地区有各自的要求和做法。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内地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应该是怎样的?本文选取了内地、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三地都是华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但三地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却呈现不同的风格。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环境、内容和功能,讨论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建设。在制度环境的比较中,三地共性是社会问题催生了对社会工作及督导的需要;官本位的思想下,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呈现不同层级,港台地区并无此设置;传统文化对三地的督导运作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情要素,但西方文化、殖民文化等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地区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港台社会工作督导主要由机构认定聘用和付费,内地的社会工作督导的认定激励主要靠政府及行业协会推动。关于督导的功能,三地对于督导者实务能力和督导经验的期待是一致的。透过比较分析研究的观点,笔者发现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建设发展有四点重要的推力:一是需要政府发挥主导力量,明确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建设方向,打破区域保护壁垒;二是发挥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统一督导标准及操作指引,开展本土督导培育计划;三是壮大社会服务机构力量,提高机构聘用督导的话语权,在督导的认定、使用和培育上发挥主要作用。四是发挥学界在督导培育、政策制定和理论构建的力量。
万淼[10](2018)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动力转型,深刻影响关涉其中的不同社会群体。从增量式发展到内涵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来规避发展中的问题,了解本真面貌,论证发展逻辑,深化改革创新。本研究基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二十七年历程的时代语境和现实状态,在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趋向中,尝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借助工具效用,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社会用人单位三类利益相关群体视域中,调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揭示影响社会认同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运作机制和优化策略。追溯专业学位的产生,在以美国为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厘清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高度社会认同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原因;审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的探索、起步、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深刻反思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认同问题:随着“卷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增长,是否从“人”的角度出发,并给与足够的关注,了解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切身体验和真实评价。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框架是本研究的主干。为了理论框架更具合理性,采用社会认同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关社会认同的文献研究,以及三个利益相关群体质性访谈的内容维度抽取,综合分析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为:认知认同为内生动力、情感认同为推动力量、价值认同为行为指向,三者构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结构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分别对三个利益相关群体采用了不同的实证方式。首先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量表的编制,在前期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选取样本预试,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确定该模型是合理的,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是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正式测量,统计分析该群体社会认同特征,并对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量化研究为辅,质性分析为主的混合研究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以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得出该群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会用人单位群体开展实证研究;综合三个群体的社会认同实证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认同较为薄弱,情感认同相对淡漠,价值认同存在偏差,社会认同整体状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出提升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视角,通过现实分析和质性呈现,指出社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学校培环境如培养模式、导师队伍、质量保障因素;个体内部如报考动力、攻读动机,学习投入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内外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以观念引领为“方向盘”、制度机制为“推进器”、市场机制为“调节仪”、利益机制为“驱动力”,四位一体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升提供机制保障。进一步回应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一是增强认知认同为思想基础,以地位认知、属性认知、文化认知为提升策略;二是培育情感认同为精神纽带,以情感体验和共同体构建为提升策略;三是提升价值认同为根本保障,以提高与经济产业适切度,知识生产模式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为提升策略。在价值认同中强调指出,社会认同的话语,最终将抵达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因此在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不应忽略教育的本真是唤起每个个体生命对生命价值的应然追寻。
二、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 |
2.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S社区基本概况 |
(二)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
1.自然生命层面:对生命认知与保护能力不足 |
2.精神生命层面:对自我及生命意义认知片面 |
3.社会生命层面:对他人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
(三)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 |
1.青少年自身认知能力有限 |
2.学校生命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
3.家庭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 |
(四)S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需求 |
1.自然生命层面:加强对生命的科学认识和保护 |
2.精神生命层面:促进自我认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3.社会生命层面:增强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意识 |
三、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具体实务 |
(一)小组实施背景 |
(二)小组工作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
1.小组组员招募 |
2.小组活动目标 |
3.小组方案设计 |
4.小组基本特征 |
5.小组评估方法 |
6.预计困难和应对方法 |
(三)小组的进程与效果 |
1.小组初期 |
2.小组中期转折期 |
3.小组后期成熟期 |
4.小组结束期 |
(四)小组评估 |
1.过程评估 |
2.结果评估 |
四、结论、反思与建议 |
(一)结论 |
1.生命教育三个层面的介入效果不一 |
2.理念上的契合性有助于社工准确评估需求 |
3.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生命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4.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网络的支持 |
(二)反思 |
1.理论反思 |
2.实务反思 |
(三)建议 |
1.社会应扩大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
2.学界应健全生命教育需求与成效评估的具体指标 |
3.社会工作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
4.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
5.社工应链接学校及家庭等多方资源以巩固小组成效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文献研究评述 |
三、理论视角及概念界定 |
(一) 互构性发展视角 |
(二) 社区党建工作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回顾法 |
(二) 行动研究 |
(三) 参与观察法 |
(四) 半结构化访谈法 |
第二章 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研究 |
一、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社会工作同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契合性 |
(二) 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多元主体具有互动性 |
(三) 社会工作者同服务对象具有共建性 |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总原则 |
(一) 坚持党建引领 |
(二) 坚持专业导向 |
(三) 坚持探索研究 |
第三章 济南市J社区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
一、J社区的现状概况 |
(一) 社区基本情况 |
(二) 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 |
二、J社区的党建工作情况 |
(一) J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
(二) J社区党建活动开展情况 |
三、J社区党建工作中多元主体的互构分析 |
(一) J社区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项目的互构分析 |
(二) J社区党建工作中“双报到”单位与社区的互构分析 |
(三) J社区党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构分析 |
第四章 社会工作项目介入J社区党建工作的案例研究 |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一) 以J社区的实际需求为主 |
(二) 保证多元主体的自决性 |
(三) 提高活动的规划性和持久性 |
二、J社区党建工作中“双报到”单位与社区的互动共建案例 |
(一) “双报到”单位优势与J社区平台实现共建 |
(二) “双报到”单位服务与J社区需求实现对接 |
三、J社区党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构发展案例 |
(一) 社工与服务对象互构过程探析 |
(二) 构建“培训+增能”模式 |
(三) 推进党员内部主体互构 |
(四) 多元主体共话志愿服务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
一、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互构性发展新思路 |
(一) 立足社区实际 |
(二) 构建多元主体 |
(三) 关注互构过程 |
二、为社区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多元主体互构的支持 |
(一) 融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
(二) 整合资源并实现精准对接 |
(三) 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平台 |
三、社区党建工作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 |
(一) 明确自身定位,厘清个人角色 |
(二) 增强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 |
(三) 接受双重管理,建立良好关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研究 |
1.5.2 节制观念研究 |
1.5.3 观念史研究 |
1.5.4 社会工作与观念史的研究 |
1.5.5 文献述评 |
1.6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6.1 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
1.6.2 社会工作与观念史的关联 |
第2章 古希腊传统的节制道德——价值的起源 |
2.1 古希腊文化前中期——作为道德的节制 |
2.1.1 “节制”道德的个人层面 |
2.1.2 “节制”道德的制度层面 |
2.1.3 “节制”道德的伦理层面 |
2.2 斯多葛学派中的节制——向宗教靠拢 |
2.2.1 由节到禁——从德性走向禁欲 |
2.2.2 由制到信——从理性走向神性 |
2.2.3 节制、内省以走向幸福 |
2.2.4 斯多葛学派观念的宗教转向 |
2.3 古希腊节制观念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 |
2.3.1 作为道德标准——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对话 |
2.3.2 个体化的节制——以价值要求对话社会工作知识 |
2.3.3 道德的实践——以价值观念对话社会工作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督教传统中的禁欲与慈善——“节制”价值的实践取向 |
3.1 基督教的发展与教义 |
3.1.1 信仰的缘起——基督教发展初期 |
3.1.2 教权的膨胀——基督教教会的发展 |
3.1.3 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 |
3.2 中世纪节制的宗教化演进 |
3.2.1 作为禁欲“律条”的节制 |
3.2.2 节制与救赎 |
3.3 宗教慈善思想与行为中的节制思想 |
3.3.1 早期宗教慈善行为——教会的节制回馈 |
3.3.2 以信徒为主体的个体节制慈善——善行与赎罪 |
3.4 基督教节制观念对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3.4.1 宗教节制观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
3.4.2 节制禁欲的宗教性引导 |
3.4.3 节制的人道主义慈善实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哲学传统的节制理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发轫 |
4.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后的思想变化 |
4.1.1 人本主义 |
4.1.2 实证科学的发展与神学的分离 |
4.1.3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
4.2 理性意志与自由主义引导“节制”价值建构 |
4.2.1 康德的意志自律观念中的理性思想 |
4.2.2 康德的意志自律中的自由主义 |
4.2.3 道德法则建构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对话 |
4.3 以“节制”引导社工理论建构 |
4.3.1 洛克的经验主义与社会工作 |
4.3.2 边沁的功利理性与社会工作 |
4.3.3 人文主义与社会工作人本传统 |
4.4 “节制”的社会工作实践与慈善制度 |
4.4.1 社会福利制度——“节制”观念与伊丽莎白济贫法 |
4.4.2 节制的专业实践技巧——里士满实践技巧中的节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节制”观念的现代意义 |
5.1 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节制 |
5.1.1 古希腊“节制”传统的现代意义 |
5.1.2 基督教的禁欲传统的现代意义 |
5.1.3 近代启蒙传统“节制”的现代意义 |
5.2 作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的节制 |
5.2.1 个人生活与行为——由“节制”而律己 |
5.2.2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由“节制”而利他 |
5.2.3 专业秩序的维护——由“节制”而敬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节制观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
6.1.1. “节制”观念的历史演进脉络 |
6.1.2. “节制”观念与专业价值的双向影响 |
6.1.3. “节制”与社会工作价值的关系模型建构 |
6.2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深圳社工人才政策评估研究 ——基于职业化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素质视角的社工人才发展研究 |
二、基于管理视角的社工人才发展研究 |
三、基于社会建设视角的社工人才发展研究 |
四、上述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社会工作人才的界定 |
二、社工人才政策 |
三、政策评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职业化理论与评估分析 |
第一节 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
一、职业化的相关理论 |
二、职业化的制度规范 |
第二节 社工人才政策实施:基于职业化理论的评估维度 |
一、职业权利维度 |
二、职业义务维度 |
三、职业管理维度 |
第三节 深圳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评估:步骤与操作 |
一、社工人才政策制定 |
二、社工人才政策文本选择 |
三、社工人才政策评估步骤 |
第三章 深圳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职业权利维度的评估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权利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
一、职业权利实现的弱制度化 |
二、职业权利分布的碎片化 |
三、职业权利获得的感知度低 |
第二节 职业权利政策实施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政策内容的整体性不足 |
二、社工机构的发育程度低 |
三、社工人才的权利意识较弱 |
第四章 深圳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职业义务维度的评估分析 |
第一节 职业义务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
一、职业义务的约束力较弱 |
二、职业义务的要素分布不平衡 |
三、职业义务的约束针对性不明确 |
第二节 职业义务政策实施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政策制度缺乏效力 |
二、职业义务内容不具体 |
第五章 深圳社工人才政策实施:职业管理维度的评估分析 |
第一节 职业管理政策实施情况评估 |
一、职业管理内容不全面 |
二、职业准入条件不严格 |
三、职业管理过程不规范 |
四、权利保障途径缺失 |
第二节 职业管理政策实施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二、制度实施过程不完善 |
第六章 政策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职业权利实现问题优化建议 |
一、建立职业权利保障制度 |
二、提高社工机构“自我再生”能力 |
三、培养社工人才权利意识 |
第二节 职业义务规范问题优化建议 |
一、健全职业义务规范制度 |
二、加强社工人才的培训考核 |
三、厘清职业义务的标准 |
第三节 职业管理效果问题优化建议 |
一、完善社工人才管理制度体系 |
二、严格执行人才准入退出机制 |
三、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
四、加快教育培训机制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应用研究 ——基于机构养老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依据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现实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相关文献回顾 |
1.4.3 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工作价值取向的渊源与基础 |
2.1 个人主义:西方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历史渊源 |
2.1.2 社会基础 |
2.1.3 实务模式 |
2.2 集体主义:本土社会工作的基础和特征 |
2.2.1 历史脉络 |
2.2.2 社会基础 |
2.2.3 实务特征 |
第三章 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本土应用的案例分析 |
3.1 案例背景 |
3.1.1 机构概况 |
3.1.2 案例介绍 |
3.2 案例分析 |
3.2.1 伦理价值观 |
3.2.2 服务目标 |
3.2.3 服务实施 |
3.2.4 服务效果 |
第四章 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本土应用的研究反思和建议 |
4.1 研究反思 |
4.1.1 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与本土社会工作契合性的反思 |
4.1.2 关于本土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发展方向的反思 |
4.2 对策建议 |
4.2.1 重视社会工作“价值为本”的专业性特征 |
4.2.2 促进中西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与发展路径——兼论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路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再认识:从实务(practice)到实践(praxis) |
(一)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praxis) |
(二)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社会工作实践 (praxis) |
二、实践知识的源头、脉络与意涵 |
(一)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无解难题呼唤实践知识 |
(二)返回praxis认识实践知识脉络与意涵 |
三、社会工作的实践知识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基础 |
(一)社会工作的实践知识的价值取向:社会改变 |
(二)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方法论基础:反映理性 |
四、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生产:迈向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 |
(一)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的价值立场 |
(三)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的视框 |
(四)反映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进路 |
(8)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本文创新之处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
6.1.1 微观因素 |
6.1.2 中观因素 |
6.1.3 宏观因素 |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
(9)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 |
二、国内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收集 |
三、资料分析 |
四、研究伦理 |
第四节 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
一、分析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环境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政治环境 |
一、政府主导、推动发展: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政治环境.. |
二、一国两制、自由稳定:香港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政治环境.. |
三、多元重叠、开放民主: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社会背景 |
一、社会问题多元性: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社会背景 |
二、社会事件的危机:香港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社会背景 |
三、工业化的后遗症: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文化环境 |
一、官本位、人情社会: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文化环境 |
二、中西融合:香港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文化环境 |
三、多元文化: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文化环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内容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一、效益: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价值取向 |
二、责任:香港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三、留任与成长: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资质条件 |
一、要求标准不一:内地社会工作督导的资质条件 |
二、实务工作5年:香港社会工作督导的资质条件 |
三、因考试结果而年限要求不同:台湾社会工作督导的资质条件 |
第三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认证 |
一、官方选拔产生:内地社会工作督导的认证 |
二、机构聘用认定:港台社会工作督导的认证 |
第四节 社会工作督导的继续教育 |
一、要求各异:内地社会工作督导的继续教育 |
二、鼓励为主:香港社会工作督导的继续教育 |
三、制度要求:台湾社会工作督导的继续教育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功能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正功能 |
一、发展 |
二、整合 |
三、规范约束 |
四、公平公正 |
第二节 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反功能 |
一、依赖 |
二、低成效 |
三、内耗 |
第五章 对构建内地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启示 |
第一节 启示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社工督导制度的建设方向 |
二、推动行业组织力量,制定行业督导标准及操作指引 |
三、培育民间社工机构,增强机构培育内部督导的能力 |
四、联合高校专业教师,培育本土社工督导人才队伍 |
第二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个人困惑 |
(三)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 |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及其相关研究 |
(二)社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三)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
(四)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三)H省XX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
三、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对比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启示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实反思 |
第三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
(三)已有研究成果借鉴 |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维度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 |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维度内涵 |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 |
第四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 |
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的实证分析 |
(一)初始量表的编制 |
(二)实证探索与验证 |
(三)讨论与结论 |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特征的统计分析 |
(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的特征分析 |
(六)小结 |
三、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实证分析 |
(一)定量描述 |
(二)质性分析 |
(三)小结 |
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实证研究 |
(一)量化研究 |
(二)小结 |
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表征 |
(一)认知认同较为薄弱 |
(二)情感认同相对淡漠 |
(三)价值认同存在偏差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外部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二、学校培养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培养模式 |
(二)导师队伍 |
(三)质量保障 |
三、学生个体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报考动力 |
(二)攻读动机 |
(三)学习投入 |
第六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提升对策 |
一、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源泉 |
(一)观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方向盘” |
(二)制度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推进器” |
(三)市场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调节仪” |
(四)利益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驱动力” |
二、实践路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具体策略 |
(一)增强认知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础 |
(二)培育情感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精神纽带 |
(三)提升价值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根本保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文件类 |
五、外文类 |
附录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初始) |
附录B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C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量表 |
附录D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S社区“生命知多少”小组为例[D]. 夏艳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建工作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D]. 李窦窦. 山东大学, 2021(02)
- [3]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D]. 聂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本质”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汪希贤.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9)
- [5]深圳社工人才政策评估研究 ——基于职业化理论视角[D]. 王鑫. 深圳大学, 2019(12)
- [6]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应用研究 ——基于机构养老的案例分析[D]. 李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7]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与发展路径——兼论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路数[J]. 王海洋,王芳萍,夏林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8]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内地、香港、台湾社会工作督导制度比较研究[D]. 谢玉宝. 深圳大学, 2018(07)
- [1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D]. 万淼.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