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质事件平息后的莫斯科(论文文献综述)
龙沛[1](2021)在《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文中研究说明公元前66年至公元628年间,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以伊朗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帕提亚—萨珊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周期性相互攻伐,即所谓的“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从广义上延伸,可以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期间罗马人(晚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为争夺西亚地区进行的长达七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较量。双方交往的方式以战争为主,但战争背后牵涉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全方位对抗。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到高加索和阿拉伯沙漠诸王国、部落乃至非洲诸王国,两大帝国内外众多国家和族群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的行为体数量和交往复杂性远远超出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本身。罗马波斯战争贯穿双方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宗教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利益、文化同化与抗拒的全方位博弈。罗马波斯战争成为古代持续时间最长、波及地域最广、涉及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战争,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宏观历史背景和古代地中海—西亚文明圈的交往发展趋势来看,罗马波斯战争是古典时代后期罗马人和波斯人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双向对冲扩张的结果。罗马波斯双方均渴望完全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遗产,尤其是塞琉古王朝在西亚的政治遗产,因而双方冲突不可避免。塞琉古王朝作为希腊化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其鼎盛时期将整个西亚地区和中亚一部分囊括其中,塞琉古帝国的疆域构成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遗产中最大的一部分,也继承了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部分亚洲疆土。因此,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把征服塞琉古王朝的西亚属地作为复兴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必要手段。塞琉古王朝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大力经营,客观上为后来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在西亚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帕提亚帝国在塞琉古王朝东都塞琉西亚对岸营建新都泰西封,并与萨珊帝国接续统治六百余年。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将塞琉古王朝故都——叙利亚的安条克作为其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因此,罗马波斯战争首先是双方争夺并维护塞琉古王朝西亚遗产的战争,塞琉古王朝也正是在罗马和帕提亚的东西夹击下走向衰亡。罗马和帕提亚在西亚和东地中海的扩张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历时百余年,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双方在西亚正式接触。通过对东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双向扩张,罗马共和国和帕提亚帝国最终将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基本瓜分完毕。最终罗马共和国控制小亚细亚、黎凡特和埃及,而帕提亚帝国控制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近东地区形成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此时双方若要继续原先的扩张方向,就必然与对方爆发冲突,这便是持续六百余年罗马波斯战争的开始。罗马波斯战争总体根源为双方对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霸权的争夺,但双方各自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文化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实力决定了双方在战争中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及交往方式的不同,但总体上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罗马波斯战争既具有长时段、高烈度和长周期的特点,又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妥协性特征。双方长达7个世纪的较量对两大帝国内外各民族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亚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通过深度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加快了其文明化进程,并最终改写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文明秩序。但两国交界处的高加索和西亚诸小国由于处于两大帝国夹缝中均未逃脱被肢解和灭亡的命运。罗马波斯战争对两大帝国本身既是双方国运的生死较量,又是统治者个人野心和帝国理想的主观驱动。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两国由于综合国力大体势均力敌且理想战略纵深重合,罗马与波斯任何一方建立绝对安全疆界的努力均从根本上损害对方的安全,导致双方在西亚长期形成二元对抗僵局和两极安全困境。罗马波斯战争作为古代世界扩日持久、勾连东西的文明大战,对现代西方和东方文明对彼此的历史认知产生了许多潜在的深刻影响。在文明理想和统治者意志层面上,罗马人恢复亚历山大大帝事业的理想和波斯人恢复居鲁士大帝事业的宏愿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均不具备凌驾于对方的绝对政治和军事优势,仅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相对优势。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在7个世纪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复杂变化,但总体在西亚和东地中海保持战略均势,双方对对方领土的征服成果均不能持久。罗马波斯战争后期,随着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国和附庸国相继被瓜分和吞并(亚美尼亚、加萨尼和莱赫米王国等),两国战争烈度在7世纪初达到最高峰,且均一度将对方逼至绝境。与此同时,阿拉伯沙漠各部落由于长期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其政治组织、军事技术和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终于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催化下诞生了中东地区最后一个一神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统一国家——麦地那乌玛政权。罗马人和波斯人在7世纪初的生死大战之后国家实力消耗殆尽,而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因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经济凋敝、民怨沸腾,两国在阿拉伯沙漠边缘构建的附庸国体系也于此时彻底瓦解,遂使得阿拉伯人大征服的门户洞开。罗马波斯战争是希腊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在古代的终极对决,见证了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极限。罗马波斯战争和欧洲民族大迁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到来。
贾龙阳[2](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指出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明楠[3](2019)在《“革命外交”理念下的中国对日政策研究(1949-1972)》文中指出中国对日政策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中共党人占主导地位对外思想的影响。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尽管由革命者转变为执政者,但其革命时代形成的诸多思维、理念必然会被延续、继承构成日后内政外交实践的思想遗产。其中,以革命理念、阶级斗争观念为核心的“革命外交”思维成为战后中共党人认识区域和世界,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而这一思维也同样影响到新中国对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本文在中、日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以中共“革命外交”理念为视角,通过广泛收集和详细研读相关档案文献和领袖话语,分析对日政策的思想起源、形成过程、策略考量、目标制定、方案设计、运行机制等问题,展现中共的革命斗争策略在对日外交斗争中的具体应用,尝试总结经验,反思过往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本论文拟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结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全文的导言,归纳中国对日政策的思想起源,即抗战形成的“对日统战观”和内战形成的“革命日本观”,它们构成中共认识日本、与日本交往的基本思维,成为新中国对日政策的思想遗产。第三——六章是本文的主体,其中,第三章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人在国内外斗争形势的变化下,在坚持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日本“反动派”这一斗争原则的基础上,在策略上具体实施了对日“输出革命”与“和平统战”两条方针,和“支援日共”、“人民交流”与“以民促官”三大政策的情况。第四章论述50年代后半期起,外交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的原因及表现,重新认识岸信介内阁对华政策的实质,分析中国对日政策从“促官”、“断绝”到“断而不绝”的变动情况与策略考量。第五章论述60年代上半叶在周边局势恶化和内部政经形势动荡的背景下,对日政策转为默许“政经分离”的多重考量与目标,分析池田内阁对华政策的实质。第六章论述文革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野的斗争与交往情况,简述东亚冷战转型前夜中日民间往来情况。在第三——六章的各时段内,本文除了分析革命斗争策略在对日外交斗争中的具体应用外,还尝试展现、分析外交思想与政策制定、政策制定与具体实施、公开言论与实际政策间的联系与差异。终章是全文的结语,总结全文,归纳对日政策在“革命理念”与“现实困境”的历史纠葛中的构建之路,引申分析“革命外交”理念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反思对日政策中的某些遗留问题。
刘溪[4](2018)在《当代俄罗斯引录剧的文本特征》文中认为引录剧是当代俄罗斯先锋戏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通过对采访记录的话语混合剪辑的方式建立文本。在语言材料上,引录剧运用采访录音的原生语言,为当代戏剧舞台引进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文本结构上,引录剧借用电影制作的剪辑手法对文本进行重新排序和删减,使统一的宏大叙事和传统戏剧结构的整一性被打破,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范帆[5](2015)在《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从国家、民族到单位、个人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就国家层面而言借助媒体传播与文化渗透等方式,通过特定的国家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目标明确、受众清晰的宣传活动。可以对一国或多国的民众产生影响。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外宣传活动,在传播本国意识形态、渗透本国价值观,干扰和瓦解他国的意识形态、同化异族文化、维护本国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战初期,美国将对外宣传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上,对其他国家进行了长期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其中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战是美国对外宣传的集中体现,也是美国对苏联民众进行意识形态瓦解的所谓美国的“冷战思维”有力证据。在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宣传”(propaganda)一直被认为是虚假的、具有欺骗性的、与“民主”相违背的。但是,在冷战时期美国却对苏联实施了多渠道、多方位、长时间的宣传战。美国新闻署成立自1953年以来其在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战中,一直扮演着对外宣传的国家机器的角色。美国新闻署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活动,在瓦解苏联意识形态逐步渗透西方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产生了一定作用。选取美国新闻署这一特定对象,以此为例剖析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背景、政策、措施、本质,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对他国的政治干预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他国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我们了解美国的对外宣传政策,维护我国的信息安全,借鉴美国对外宣传策略和手段,加强我国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开展对外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新闻署1953-1961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战为例,针对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背景、宣传政策、具体措施及本质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在充分厘清国内外关于美国对外宣传的政策和诸多方面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等核心理论以及美苏之间宣传战的意识形态对抗和美国新闻署的基本情况方面,介绍了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各自的宣传战略等,同时论证了宣传战在冷战中的特殊地位,重点分析了美国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的重要性。其次,论文对美国对外宣传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且围绕美国对苏联开展的媒体宣传战和文化宣传战两条主线,进行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案例研究。还原了1953-1961美国以美国新闻署为主体的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原貌。体现了美国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的媒介,并对《美国》杂志和莫斯科博览会的宣传效果进行了初步介绍和分析,为揭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再次,论文对媒体宣传战和文化宣传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提炼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指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亲美”、“反苏”的宣传环境。进而揭示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胜”。最后,论文在全方位地分析了以美国新闻署为主体的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背景、宣传政策、具体措施。以及美国对苏宣传战的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对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的当代启示。并对如下方面提出了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的相应对策:包括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在新形势下改进宣传工作;构建我国良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出了不但要抵御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宣传攻势,更要主动出击,加强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应对思路。
张果[6](2012)在《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双重危机,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媒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产生的负功能并不为重视,也未被系统研究。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主要表现在理性预期产生的悲剧、危机神话破灭给公众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传播的负外部性、疯狂的娱乐产生的悲剧等等。产生这些负功能的原因主要是媒体的自反性、媒体与政治和商业的纠葛、公众的媒介依赖。对于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正确的心态。
张锋[7](2011)在《苏联在罗马尼亚驻军研究(1944-1958)》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5月24日,苏联国防部长和罗马尼亚国防部长签署了苏军撤离罗马尼亚的协定。众所周知,驻东欧苏军是支持苏联控制东欧最主要的工具,也是与西方相对抗的主要工具。因此,本文希望从苏联与罗马尼亚的军事关系方面来研究苏罗关系。本文拟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罗马尼亚与苏联在历史上的关系。俄罗斯帝国一直谋求南方的出海口,不断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1812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的布加勒斯特和约把比萨拉比亚划归俄国所有,这是罗马尼亚与苏联领土纠纷的来源。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罗马尼亚借俄罗斯帝国崩溃的机会收复比萨拉比亚,不过苏俄并没有承认罗马尼亚对这一地区的主权。罗马尼亚不得不面临苏俄用武力夺取比萨拉比亚的危险。为此,罗马尼亚与波兰、法国结成了军事同盟。而苏联却通过外交手段拆散了罗马尼亚与这两国的同盟关系。1939年,二战爆发,罗马尼亚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得不在苏德之间选择一个作为其盟国。罗马尼亚最终选择了德国,与苏联彻底决裂。第二部分,苏军入驻罗马尼亚。苏军在反攻的过程中进入了罗马尼亚。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政府反对派发动政变,颠覆安东尼斯库政府,并加入反法西斯阵线。苏军在罗国内处于混乱状态的情况下,迅速突入罗马尼亚,于10月25日之前占领了罗马尼亚全境。1944年9月12日—13日夜间签署的停战协定暗示苏军在结束战争后就必须撤出罗马尼亚。1947年的巴黎和会上,苏联提出为保护苏军经罗马尼亚通往奥地利的交通,苏军有权继续驻留在罗马尼亚。第三部分,苏军在罗马尼亚的活动。在苏军向罗马尼亚进军过程中,一些士兵在罗马尼亚到处抢劫、强奸。这给罗马尼亚民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造成了罗马尼亚对苏联的仇恨情绪。苏军入驻罗马尼亚后,先后三次逼迫罗马尼亚改组政府。1945年3月6日,共产党支持的民族民主阵线上台。苏军开始通过当地政党控制罗马尼亚。1947年,欧洲局势紧张,苏联改变其联合政府的政策,将罗马尼亚国家农民党、国家自由党逐出政府,并逮捕其领导人。1947年12月30日,苏联废黜了国王米哈伊一世。苏联对罗马尼亚共产党并不信任,以反对民族主义分子的名义对罗共进行清洗。第四部分,苏军撤离罗马尼亚。斯大林晚期,苏联开始调整其对外战略,缓和与西方的关系,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先后提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思想。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和平相处,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战胜资本主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联开始冷战非军事化的努力。1955年,苏联主动提出把德国问题与奥地利问题分开解决。四大国与奥地利签署了和平条约,恢复奥地利主权国家的地位。苏联的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的缓和,也为罗马尼亚撤军带来了机遇。1955年8月,赫鲁晓夫秘密访问罗马尼亚时,罗马尼亚领导人提出苏军撤出罗马尼亚的建议。苏联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同意了罗马尼亚的请求。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起了东欧局势的变动,苏军撤出罗马尼亚也化为泡影。波匈事件平息后,苏联重新改善与东欧的关系,这为苏军撤出罗马尼亚带来新的契机。1958年4月份,苏罗就撤军达成了协议。苏军撤出罗马尼亚是苏联调整其对外战略的结果,也是罗马尼亚领导人努力的结果。第五部分,结论。理清苏军进出罗马尼亚的经过及其原因后,我们会发现苏军在罗马尼亚的行动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动,它服从于苏联对罗马尼亚的政策。从苏联与东欧整体的关系来看,苏军在东欧的驻扎也是服从于苏联对东欧的整体战略。而这一切又服从于苏联对西方的整体战略。因此,苏军在东欧、罗马尼亚的驻扎是苏联整体战略的一颗棋子。
罗畅[8](2011)在《当前我国危机传播中的新闻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国已经进入被世界各国经验普遍证明的“事故高发期”。2009年的数据显示,仅该年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就是2000年的6倍。有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在较长时期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危机管理的核心在危机传播,危机传播的主体是传媒。而在我国,传媒的专业化时间还不长,诸多伦理规则尚未能得以完善,很多地方还显得粗疏,在面对危机传播这样的新鲜命题的时候,在传播伦理上表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就更加突出。本文试图以对有关危机和危机传播的一系列概念的梳理和重新定义作为逻辑起点,从媒体制度和现实操作两个层面呈现我国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种种弊端,进而找出其深刻的内部原因,并探讨可能解决方法。笔者认为,我国媒体在危机传播实践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正是源于对各类危机的特殊性进行绝对放大,而对其同一性进行绝对否定的结果。本文试图阐明,凡是危机,都是对人而言,与人有关,因人而起,视人而定的。人是危机的核心因素,也是危机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不同的危机传播形式却有着共同的伦理本质。因而差别只在技术层面而不在实质层面;及时有效的传递真实信息,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异。传统的危机分类法和危机传播观必然造成危机传播的“伦理分裂”。因而笔者主张危机传播应当“伦理同一”。即以人性关怀为前提,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尊重受众的认知能力,是任何危机传播都应遵循的共同的伦理准则。
廉晓敏[9](2010)在《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 ——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加快的国际背景下,有关国家形象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在政府官方和民间学术层面都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和探讨多从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并且主要围绕我们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传播等问题展开。在解体后的俄罗斯,特别是近十年来,关于本国国家形象问题的谈论和研究也像在我国一样,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忽视了自身形象建设问题,到普京时期,这种局面出现了变化。普京深刻反思了俄罗斯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新政府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新的建设,为未来俄罗斯的形象进行了勾勒。但是外部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过去,是负面印象多于正面的印象,敌对记忆多于合作记忆,且有不可调和倾向。这样一种总体形象成为今天俄罗斯挥之不去的阴影,并且为今日形象的调整、重塑带来负担。
李金轲[10](2010)在《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蒙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察了其在伏尔加河时期的经济、政治、宗教和联姻状况;另一方面,对土尔扈特蒙古东归后的若干问题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力求对土尔扈特蒙古史中的若干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土尔扈特蒙古的研究,从时间范围上讲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即东归前和东归后。从地域范围讲,既涵盖伏尔加河流域,也包括新疆、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本文的正文包括绪论和第一至十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介绍关于本研究的研究资料与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相关说明。第一章,对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经济状况及其对东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传统游牧经济由盛而衰,对俄贸易、战利品收入、控制贸易路线和捕鱼也是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经济状况恶化是促使土尔扈特蒙古东归的原因之一。第二章,考察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宗教状况及其对东归的影响。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藏传佛教的主体地位得以延续,在东归和清政府对其的接纳安置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东正教在渗入贵族阶层权力斗争的同时,也影响着普通牧民的生活。同时,萨满教仍有遗存。第三章,梳理土尔扈特蒙古在伏尔加河时期与杜尔伯特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喀尔喀部和卡巴尔达人之间的联姻。进而分析了联姻对土尔扈特汗国的实力消长、政治生活产生的作用,并探讨了联姻对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的影响。第四章,对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历代汗王的对俄策略进行了研究。本章将八位汗王的对俄政策分为了五个时期,分别予以分析论述。第五章,从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的经济赈济、政治待遇、宗教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的安置。第六章,考述清政府管理下的土尔扈特蒙古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重点关注乾隆时期的萨迈林一案,土尔扈特蒙古对清政府的效忠及清政府对土尔扈特蒙古的封赏。第七章,对东归后土尔扈特蒙古的宗教进行了专题探讨。考察了东归后新疆土尔扈特蒙古的寺庙,以及宗教界着名人士生钦五世活佛和十三世夏律瓦活佛的生平事迹。第八章,探析民国时期学校教育在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中的发展。对民国中后期新疆土尔扈特蒙古学校教育的状况、发展原因及其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论述。第九章,以民国时期的新土尔扈特蒙古为研究对象,探析了杨增新对新土尔扈特蒙古的招抚和新土尔扈特蒙古南迁新疆对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同时考述了民国时期新土尔扈特蒙古的社会状况。第十章,探析民国时期土尔扈特福晋乌静彬教育思想的来源与实践。乌静彬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北京娘家,实践于新疆婆家,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第十一章,对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进行了专题探讨。主要论述了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形成和末代郡王塔旺嘉布的生平事迹,回顾了额济纳旗的人口和经济变迁,追溯和思考了18世纪以来额济纳旗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对策。
二、人质事件平息后的莫斯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质事件平息后的莫斯科(论文提纲范文)
(1)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史料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亚历山大到庞培:罗马波斯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
第一节 塞琉古秩序在西亚的解体与帕提亚帝国的西扩 |
第二节 从爱琴海到黎凡特:罗马共和国的东扩进程 |
第三节 米特里达梯战争与罗马—帕提亚近东两极格局的形成 |
第二章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肇始与罗马—帕提亚的初步交锋 |
第二节 初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克拉苏东征始末 |
第三节 卡莱战役后续及帕克如斯西征 |
第四节 安东尼的帕提亚远征及其影响 |
第五节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战争的特点 |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奥古斯都至克劳迪时期罗马—帕提亚关系回顾 |
第二节 尼禄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亚美尼亚安息王朝的建立 |
第三节 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
第四节 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帕提亚关系演变 |
第五节 马可·奥勒留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安东尼瘟疫 |
第六节 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罗马波斯边界的东移 |
第七节 卡拉卡拉东征与尼西比斯会战 |
第四章 晚期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阿达希尔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内外政策与国际局势 |
第二节 沙普尔一世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考察 |
第三节 奥勒良至卡鲁斯时期罗马波斯内政及相互关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与4 世纪罗马波斯关系的转型 |
第五节 沙普尔二世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
第六节 亚美尼亚的瓜分与4 世纪末罗马波斯和平的确立 |
第五章 早期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
第一节 罗马—波斯的“5 世纪和平”解析 |
第二节 “阿纳斯塔修斯战争”始末 |
第三节 查士丁尼与库斯洛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 |
第四节 “高加索战争”的爆发与公元 591 年和平协定的签署 |
第五节 古代世界的最后大战:公元602-628 年的罗马波斯战争 |
第六章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文明交往:罗马波斯战争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罗马波斯战争”中的地理结构、疆土安全与国家战略 |
第二节 国际体系:罗马波斯战争中核心、中间、外围行为体的互动 |
第三节 从希腊化到伊斯兰:文明交往视角下的罗马波斯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3)“革命外交”理念下的中国对日政策研究(1949-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导言:革命—建国实践与中共对日基本思维的形成 |
2.1 抗战:“对日统战观”的形成与初步实践 |
2.2 内战:“中间地带”、“一边倒”与“革命日本观”的形成 |
第3章 “亚洲革命”、“中间地带”与对日政策的构建(1949-1956) |
3.1 “亚洲革命”:中国介入日共“革命” |
3.2 “中间地带”:从“人民交流”到“以民促官” |
3.3 小结 |
第4章 外交思想的渐变与批判日本“潜在的帝国主义”(1956-1959) |
4.1 内外形势的变化与应对:变“和平共处”为“冷战共处” |
4.1.1 “革命世界”的遽变与反思:强化“阶级斗争” |
4.1.2 “大跃进”的目标与行动:反击“美帝苏修” |
4.1.3 “反华浪潮”的认识与应对:明确“时代主题” |
4.2 对日本当局的认知:变“人民代表”为“反华浪潮”一员 |
4.2.1 从“促官”、“断绝”到“断而不绝”的决策过程 |
4.2.2 批判“潜在的帝国主义”:中国反思对日政策 |
4.3 小结 |
第5章 周边环境恶化与对日“政经分离”的默许(1960-1965) |
5.1 对日“断而不绝”向“政经分离”的转变与实践 |
5.1.1 “外交上开创新的局面”:重开对日贸易的多重目标 |
5.1.2 “内忧外患”:“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对日期待 |
5.2 “政经分离”碰壁与对日“敌视中国”的再度批判 |
5.2.1 中苏分裂、援越抗美与国内外“反修反帝”的实践 |
5.2.2 LT贸易遇阻:日本对华“事实承认”企图的破产 |
5.3 小结 |
第6章 “革命外交”顶峰及其与日本朝野的斗争、交往(1966-1972) |
6.1 “不拿原则作交易”:抵制佐藤“复活军国主义” |
6.2 批判“右翼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党的恩恩怨怨 |
6.3 友乎、敌乎:与日共的对立与决裂 |
6.4 小结 |
终章 对日政策:“革命理念”与“现实困境”的历史纠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俄罗斯引录剧的文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录剧的文本建构手段 |
二、引录剧人物的语言形象 |
三、引录剧的叙事结构 |
(5)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核心理论及历史背景 |
2.1 核心理论 |
2.1.1 意识形态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 |
2.1.3 宣传和宣传战 |
2.2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对抗 |
2.2.1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特征 |
2.2.2 意识形态在美苏冷战中的作用 |
2.2.3 宣传战成为意识形态对抗的主要手段 |
2.3 苏联对外宣传概况 |
2.3.1 苏联对外宣传的机构 |
2.3.2 苏联对外宣传政策与目标 |
2.3.3 美国对苏联对外宣传的评估 |
2.4 美国新闻署的建立、机构及职能 |
2.4.1 美国新闻署建立及发展 |
2.4.2 美国新闻署机构设置 |
2.4.3 美国新闻署部门职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政策及策略 |
3.1 美国通过NSC68号文件正式开启对苏宣传战 |
3.1.1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苏联定义为邪恶国家 |
3.1.2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对苏宣传列入国家安全计划 |
3.1.3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原则及策略 |
3.1.4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具体计划 |
3.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全面推进对苏宣传战 |
3.2.1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客观诱因 |
3.2.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前期准备 |
3.2.3 “真理运动”的宣传目标与立场 |
3.2.4 “真理运动”的宣传措施 |
3.2.5 “真理运动”中的“特洛伊计划” |
3.3 美国在“和平演变”的战略背景下深化对苏宣传战 |
3.3.1 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威胁 |
3.3.2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阶段性经验总结 |
3.3.3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策略转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具体措施 |
4.1 美国利用“美国之音”国际广播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4.1.1 “美国之音”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瓦解苏联知识分子 |
4.1.2 “美国之音”通过文化传播吸引苏联青少年 |
4.1.3 “美国之音”通过生活对比挑起苏联民众不满情绪 |
4.2 美国利用《美国》杂志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4.2.1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重要地位 |
4.2.2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历史沿革 |
4.2.3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成功之道 |
4.2.4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实际困难 |
4.3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影响 |
4.3.1 “美国之音”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4.3.2 《美国》杂志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具体措施 |
5.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5.1.1 美国努力促成与苏联的学术交流 |
5.1.2 学术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 |
5.1.3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进行隐蔽宣传 |
5.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5.2.1 莫斯科博览会简介 |
5.2.2 莫斯科博览会本质 |
5.2.3 莫斯科博览会成果 |
5.3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影响 |
5.3.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开展对苏联宣传战的影响 |
5.3.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开展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 |
6.1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 |
6.1.1 反共意识形态是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思想动因 |
6.1.2 宣传战是美国反共意识形态的现实表现 |
6.2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亲美”“反苏”的宣传环境 |
6.2.1 美国对苏联宣传将公开宣传与隐蔽渗透宣传相结合 |
6.2.2 美国对苏联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的构建 |
6.2.3 美国在苏联建立起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 |
6.3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胜” |
6.3.1 美国通过宣传战实现了对苏联的瓦解 |
6.3.2 美国通过宣传战树立美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
6.3.3 美国通过宣传战维护美国的长期利益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对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的启示 |
7.1 一超多强格局下,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7.1.1 在软实力凸显背景下,正确处理文化冲突 |
7.1.2 应对西方“六化”的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7.1.3 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7.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2 在和平崛起背景下,强化对外宣传工作 |
7.2.1 加强对外宣传机构建设,形成立体多样现代传播体系 |
7.2.2 改进对外宣传方法,转换话语方式 |
7.2.3 利用好现有海外宣传渠道,探索宣传新途径 |
7.2.4 强化网络背景,提升对外宣传力度 |
7.3 习近平外交格局背景下,增强国际话语权 |
7.3.1 在重点问题上,反映中国声音 |
7.3.2 在热点问题上,讲好中国故事 |
7.3.3 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我国取得新成就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众传媒的功能研究概述 |
1.2.2 危机传播概述 |
1.2.3 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功能研究概述 |
1.2.4 负功能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所用理论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所用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 |
2.1 理性预期的悲剧 |
2.2 神话的破灭 |
2.2.1 神话破灭之后——危机的突然放大、公众的心理恐慌 |
2.2.2 神话破灭之后——谣言的孽生与集合行为 |
2.3 负外部性 |
2.3.1 山西疫苗乱象——你还敢打疫苗吗? |
2.3.2 三鹿毒奶粉——奶粉还安全吗? |
2.3.3 南京冠生园——一棒子打死的悲剧 |
2.3.4 山西黑砖窑——国家形象的损害 |
2.3.5 陆港矛盾报道——大陆与香港的疏远 |
2.4 疯狂的娱乐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产生负功能的原因 |
3.1 媒体的自反性 |
3.2 与政治的恩恩怨怨 |
3.3 商业主义的诱惑 |
3.4 公众的媒介依赖 |
第四章 总结 |
4.1 超越简单的比较 |
4.2 传媒的有机运动 |
4.3 媒体的责任意识 |
4.4 媒介素养的提升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苏联在罗马尼亚驻军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苏联与罗马尼亚的历史关系 |
二 苏军进驻罗马尼亚 |
(一) 苏军进入罗马尼亚 |
(二) 苏军驻罗马尼亚的规模和驻地 |
(三) 苏军进驻罗马尼亚的原因 |
三 苏军在罗马尼亚的活动 |
(一) 苏军在罗马尼亚的暴行 |
(二) 建立苏联控制的共产党政权 |
(三) 加强对共产党的控制 |
四 苏军撤离罗马尼亚 |
(一) 撤军的提出及苏联的初步决定 |
(二)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 |
(三) 苏军撤出罗马尼亚 |
(四) 苏军撤出罗马尼亚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当前我国危机传播中的新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3 本文研究的概念界定 |
2 当前我国危机传播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
2.1 媒体角色错位:爆发期和蔓延期的失语 |
2.2 媒体的阴暗趣味:"我在现场"的滥用 |
2.3 为何报道:主题先行的媒体易成为虚假信息的来源 |
2.4 利益驱动:眼球效应和新闻炒作 |
3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产生伦理困惑的原因 |
3.1 媒体定位与宣传观念: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管控体制 |
3.2 居高临下的媒体权利:漠视了人本的危机传播 |
3.3 内容讲政治与经营讲市场:权力和利益挤压下的价值扭曲 |
3.4 程序正义与目的正义:功利主义的革命情结 |
4 基于媒体自律: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应遵循的伦理 |
4.1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原则 |
4.2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责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 ——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观点、假设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视角/框架下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定义国家形象 |
一、认识“形象” |
二、认识国家形象 |
第二节 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形象 |
一、国际冲突的避免与国家形象研究 |
二、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与国家形象 |
三、建构主义的身份认同与国家形象 |
第三节 传播学、国际公关学视角下的国家形象 |
一、传播学与国家形象 |
二、国际公共关系学 |
三、对国家形象构建的意义和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遗产与俄罗斯国家形象 |
第一节 不断扩张的沙俄帝国 |
一、早期发展历史中的扩张端倪 |
二、沙皇治下的主动向外扩张 |
三、“彼得一世遗嘱” |
第二节 “两强争霸”中的苏联“敌人” |
一、从“欧洲宪兵”到“雅尔塔体系”创立者 |
二、“冷战”——美苏间的对手戏 |
三、冷战中苏联的“敌人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的俄罗斯及其国家形象的构建 |
第一节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及其国家形象的构建 |
一、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苏联到转型中的俄罗斯 |
二、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国家转型 |
三、转型国家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普京时代国家形象的构建 |
一、俄罗斯的普京时代 |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形象构建 |
第三节 俄罗斯构建国家形象的实际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外部认知 |
第一节 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国家形象的认知 |
一、“上帝的选民”与“救世主”之争引发的敌视 |
二、历史形成的负面印象使俄罗斯的形象构建难有成效 |
三、美国实用主义外交政策需要俄罗斯以负面形象示人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形象在中国 |
一、整体趋向正面的俄罗斯形象在中国 |
二、中俄相互理解的地缘因素和对冷战后国际体系相似的理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思路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经济状况及其对东归的影响 |
第一节 传统游牧经济 |
第二节 对俄贸易 |
第三节 其他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俄国钱币的流入及使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宗教状况及其对东归的影响 |
第一节 藏传佛教主体地位的延续 |
第二节 东正教的渗入和萨满教的遗存 |
第三节 宗教因素对东归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联姻状况 |
第一节 与杜尔伯特部的联姻 |
第二节 与准噶尔部的联姻 |
第三节 与其他部落的联姻 |
第四章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后的对俄策略 |
第一节 和鄂尔勒克执政时期 |
第二节 书库尔岱青、朋楚克和阿玉奇统治时期 |
第三节 车凌端多布执政时期 |
第四节 敦罗卜旺布执政时期 |
第五节 敦罗布喇什和渥巴锡执政时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蒙古的安置 |
第一节 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的赈济 |
第二节 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的政治待遇 |
第三节 清政府对东归土尔扈特的宗教管理 |
第六章 清政府管理下的土尔扈特蒙古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第一节 从萨迈林一案看乾隆时期土尔扈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道光时期土尔扈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第三节 咸丰、同治、光绪时期土尔扈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第七章 东归后土尔扈特蒙古的宗教 |
第一节 土尔扈特蒙古的寺庙 |
第二节 生钦五世活佛 |
第三节 夏律瓦活佛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学校教育在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中的发展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发展原因 |
第三节 作用和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新土尔扈特蒙古 |
第一节 杨增新与新土尔扈特蒙古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新土尔扈特蒙古的社会 |
第十章 土尔扈特福晋乌静彬教育思想的来源与实践 |
第一节 远嫁汗王 |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来源 |
第三节 教育思想的实践 |
第十一章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 |
第一节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蒙古的形成 |
第二节 清朝属下的额济纳旗土尔扈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额济纳旗及末代郡王塔旺嘉布 |
第四节 额济纳旗人口与经济变迁 |
第五节 18世纪以来额济纳旗生态环境变迁及对策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人质事件平息后的莫斯科(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D]. 龙沛. 西北大学, 2021(10)
- [2]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革命外交”理念下的中国对日政策研究(1949-1972)[D]. 李明楠. 吉林大学, 2019(10)
- [4]当代俄罗斯引录剧的文本特征[J]. 刘溪. 四川戏剧, 2018(11)
- [5]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D]. 范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6]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负功能研究[D]. 张果. 兰州大学, 2012(09)
- [7]苏联在罗马尼亚驻军研究(1944-1958)[D]. 张锋.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当前我国危机传播中的新闻伦理研究[D]. 罗畅. 暨南大学, 2011(11)
- [9]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 ——理论与实践研究[D]. 廉晓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10]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D]. 李金轲. 兰州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