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广西竹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炅坊[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刘颖[2](2020)在《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H市竹产业发展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招商引资活动的不断开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都与政府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当地的招商引资成效也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发挥密切相关。H市地方政府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效的推动了当地竹产业发展。2019年上半年期间,H市竹产业加工类就同比增长了13.1%。与此同时,在推动竹产业招商引资过程中,H市地方政府在市场化条件的指引下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也暴露出政府经济职能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行政服务效能低、引导竹产业布局欠缺合理性、对公共产品提供不足、未能平衡竹产业项目用地、政府部门间恶性竞争。本文以政府经济职能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以四川省H市竹产业发展为例,梳理其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现状,归纳分析出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总结出其原因。政府行政审批繁琐、政府竹产业监管机制缺乏、竹产业准入机制缺失、政府投资不足、土地要素保障制度缺失、竹产业任务考核制度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竹产业经济发展受限,给竹产业招商效能化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对策与建议。从革新招商理念“以人为本”、“放管服”;从竹产业招商政策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健全竹产业任务考核制度、土地要素保障制度方面;从加大政府投资与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方面;从构建竹产业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方面;从竹产业监督机制、搭建统一竹产业监管工作平台、依法行政方面展开。旨在为H市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提供相关参考。并希望更好地促使竹产业招商引资活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进而促进当地竹产业经济健康且快速地发展。
魏梦豪[3](2020)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倾向抬头。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势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未来国际经贸合作,越发倾向于区域化。基于中国和新加坡双边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的成功经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应运而生。陆海新通道起源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得到中国西部省份或地区广泛响应。2019年中国政府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中国西部广阔腹地为主轴,勾画了通道建设的总体轮廓。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物流通道为引擎,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动区域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的国际大通道。通道建设对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主题,在分析通道建设现状、“点—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大通道在拉动西部外向型经济转型、深化中新关系、中国—东盟关系,连接“一带”和“一路”,深化中国陆海双向开放初显效用。但是,由于通道沿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欠佳、融资困难、协调机制的缺乏、周边国家缺乏互信等问题,未来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还需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巩固与拓展效益。
陈田[4](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吴丹洁[7](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对促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海洋强国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已步入高效开发应用的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陆地资源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求不减反增、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走向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实现海洋经济展的新突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战略需要。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探讨推进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等相关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推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论阐释——现实分析与评价——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海洋经济研究进展,阐释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海洋经济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献梳理和述评,研究发现将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再平衡的研究较少,研究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结果导致目前理论研究滞后和不足,本论文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凝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炼、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本论文阐释了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中蕴含的海陆再平衡战略思维:在以海带陆、陆海联动,陆海经济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推动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强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扩大开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二部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描述,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在分析了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同时提出福建省海陆统筹发展的评价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得出2010年以后,海陆经济逐渐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海洋经济需要深度调整,通过海陆再平衡的战略思维,加强海陆联动,促进优质要素向海集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三部分,以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论文实现了系列层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上,研究主要指出海陆再平衡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是理论框架上,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理论框架,在海陆联动、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之间的要素有效流动与协同发展、海峡两岸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借助并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迈向深化发展;三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要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的体系化政策建议。
刘淑萍[8](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滕智莉[9](2019)在《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把西南沿边地区建设成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发展的希望和机遇所在,有利于构建国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全面扩大西南沿边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在推动西南沿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西南沿边地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对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在推动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效应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西南沿边地区为研究范围,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首先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研究的方案与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述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并且说明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运用GIS空间信息技术、传统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增长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然后进入本论文主体部分。其次,分析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历史,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现状,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有:开发开放整合效应比较差、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偏低、开发开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等,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第三,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设计出符合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模型的综合指数方法(时间序列角度)与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方法(横截面数据角度)全方位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采用基于AHP模型的综合指数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进行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进行评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总体来看,中国西南沿边地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并且以2008年为拐点。虽然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最高,但是云南与西藏离广西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云南开发开放效应追赶广西和速度更快。从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出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总体评价结果最高,其次是云南,西藏最低。第四,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基本涵义、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测度、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比例、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等。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00年、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比例都呈现出广西、云南较高(其中广西最高),西藏较低的特点,并且2000年到2016年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越来越显着。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年开发开放效应总体比例都呈现出广西、云南的州(市)较高(其中广西的州(市)最高),西藏的州(市)较低的特点。第五,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力资本水平指数、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受自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影响较大,受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人力资本水平指数影响较小。人力资本水平指数、政府财政支出指数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指数是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指数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这些充分说明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南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力度也逐渐加大,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相对而言西南沿边地区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比较缓慢,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为了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尽快提高西南沿边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最后,分析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具体包括: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经验、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新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内蒙古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黑龙江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辽吉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经验等。在分析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云南与西藏离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有一定差距,但是趋于缩小;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比较显着;各因素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从基础设施政策、贸易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开放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人才培引政策等方面,总结归纳出促进西南沿边开发开放一些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穆鑫[10](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自古拥有非同寻常的地理区位,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自今与东南亚国家有着一衣带水的亲密关系和繁盛的经贸往来,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坐拥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其在新时期获得新的三大历史定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实施撬动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充分肯定了广西做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地位,明确提出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出广西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为新时期广西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好向海经济新指示的双重背景下,广西把握住重大机遇打造好向海经济,将对促进广西整体经济发展和扩大广西对外开放都起到重大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背景,认真学习、梳理和汇总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向海经济产业、向海经济可持续发展、海陆一体化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等研究成果。借助非对称性战略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模式等理论,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经典模式,结合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广西打造向海经济提出指导原则,拟定战略规划,并为广西打造向海经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具有切实可行性,对广西打造好向海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向海经济角度出发,明确区分界定了海洋经济和向海经济的概念和内容,从“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一系列新指示两大背景出发,研究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创新观点“打造海陆新广西”,完善了非对称性战略理论、增长极等理论。
二、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广西竹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广西竹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H市竹产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简要评析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职能的涵义 |
2.1.2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涵义 |
2.1.3 招商引资的涵义 |
2.1.4 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 |
2.2 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适用性 |
2.2.1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理论基础在本研究中适用性 |
第三章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现状概述 |
3.1 H市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概述 |
3.1.1 H市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历史演变 |
3.1.2 H市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3.2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现状 |
3.2.1 H市竹产业发展情况 |
3.2.2 H市地方政府主要措施 |
3.2.3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的优势 |
3.2.4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的困境 |
3.3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成效 |
3.3.1 竹林资源逐年扩增,栽培水平不断提升 |
3.3.2 对“三农”贡献提高,助力竹农脱贫 |
3.3.3 龙头企业助力产业壮大,提升产业实力 |
第四章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 |
4.1.1 行政服务效能低 |
4.1.2 引导竹产业布局欠缺合理性 |
4.1.3 对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
4.1.4 未能平衡竹产业项目用地 |
4.1.5 政府部门间恶性竞争 |
4.2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竹产业投资的行政审批繁琐,拉长办理周期 |
4.2.2 缺乏监管机制,对竹产业项目跟进力度弱 |
4.2.3 政府竹产业准入机制缺失,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尚构建起步 |
4.2.4 政府投资不足,无法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 |
4.2.5 政府竹产业土地要素保障制度缺失,土地利用率低 |
4.2.6 部门间竹产业任务考核制度不科学,考核标准流于表面 |
第五章 国内外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经验 |
5.1.1 成都市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验 |
5.1.2 昆明市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验 |
5.1.3 重庆市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验 |
5.2 国外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经验 |
5.2.1 英国伦敦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验 |
5.2.2 日本大阪的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验 |
5.3 对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履职的经验启示 |
5.3.1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协调效率 |
5.3.2 加强建设营商软环境,增强对外商吸引力 |
5.3.3 建立公平开放的体制,促进形成开放投资市场 |
第六章 H市竹产业招商引资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对策 |
6.1 革新政府招商理念,提高调控经济运行水平 |
6.1.1 倡导“以人为本”,突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 |
6.1.2 深化“放管服”改革理念,向政府服务市场转变 |
6.2 完善竹产业招商政策制度,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
6.2.1 完善竹产业投资行政审批制度,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率 |
6.2.2 健全竹产业任务考核制度,改变政绩考核标准 |
6.2.3 建立竹产业土地要素保障制度,提高竹产业土地使用效益 |
6.3 加大政府投资,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 |
6.3.1 扩大政府投资力度,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6.3.2 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
6.4 加强对竹产业招商引资的指导,提升引导产业布局能力 |
6.4.1 构建竹产业准入机制,完善准入指标 |
6.4.2 构建竹产业退出机制,加快理清竹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
6.5 加强对竹产业招商引资的监督,完善市场监管 |
6.5.1 构建政府竹产业监督机制,开展竹产业项目效能监察 |
6.5.2 搭建统一的竹产业监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 |
6.5.3 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治理能力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3)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一带一路”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研究 |
二、有关中国西部大开发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研究 |
三、有关区域互联互通与陆海新通道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国际通道的概念 |
二、点轴理论 |
第一章 陆海新通道的由来 |
第一节 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历程 |
一、起源:中新互联互通项目 |
二、提出:南向通道 |
三、正式更名: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
第二节 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现状 |
一、政策沟通 |
二、基础设施 |
三、产业合作 |
四、金融合作 |
五、人文交流 |
第三节 点轴理论与陆海新通道 |
一、陆海新通道的“点” |
二、陆海新通道的“轴” |
三、集聚与扩散 |
第二章 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意义 |
第一节 连接“一带”与“一路” |
一、陆海联动发展 |
二、平衡国际贸易格局 |
第二节 推进中国西部地区开放与发展 |
一、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 |
二、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
第三节 推动中新关系发展 |
一、增进中新关系 |
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
三、拉动双边人文交流 |
第四节 深化中国—东盟关系 |
一、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
二、提升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水平 |
第三章 陆海新通道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互联互通状况有待改善 |
一、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
二、铁路技术标准不统一 |
第二节 物流运营能力不足 |
一、通关效率有待提升 |
二、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完善 |
第三节 通道资金缺乏 |
一、通道基建资金来源不足 |
二、财政支持不足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通道沿线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
第四章 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快交通走廊网络架构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与周边国家设施联通 |
第二节 提升物流运行能力 |
一、推动通关便利化 |
二、完善多式联运体系 |
第三节 推动陆海新通道资金融通 |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第四节 加快构建西部开放型经济体系 |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二、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
1.1.2 海洋经济深化发展是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 |
1.1.3 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海洋经济”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
2.1.4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一带一路” |
2.2.2 海洋经济 |
2.2.3 海洋文化 |
2.2.4 海陆再平衡 |
2.3 理论工具 |
2.3.1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2 产业经济理论 |
2.3.3 区域经济理论 |
2.3.4 海洋经济理论 |
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
2.4.1 提出“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政策背景 |
2.4.2 海陆耦合关联分析 |
2.4.3 海陆再平衡的内涵 |
2.4.4 海陆再平衡的逻辑 |
第三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
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
3.1.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2.3 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
3.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3.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
4.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海丝核心区与政策叠加效应 |
4.1.1 福建海洋经济迎来的崭新经济机遇——海丝核心区建设 |
4.1.2 “一带一路”倡议后福建海洋经济迎来政策方案密集的环境 |
4.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4.2.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条件 |
4.2.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条件 |
4.2.3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科研基础与条件 |
4.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条件 |
4.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
4.3.1 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
4.3.2 有关数据说明 |
4.3.3 实证数据与解释 |
4.3.4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4.4.1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方法 |
4.4.2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
4.4.3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的数据及解释 |
4.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海陆再平衡特征分析与战略选择 |
5.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分析 |
5.1.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 |
5.1.2 海陆相关基础关系与海陆再平衡动因分析 |
5.2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相关要素再平衡 |
5.2.1 海陆资源要素再平衡 |
5.2.2 海陆资本要素再平衡 |
5.2.3 海陆技术要素再平衡 |
5.2.4 海陆劳动力要素再平衡 |
5.3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1 福建省与内陆地区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5.3.3 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
第六章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
6.1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 |
6.1.1 融入“一带一路” |
6.1.2 秉承两种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
6.2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6.2.1 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
6.2.2 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
6.2.3 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 |
6.2.4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 |
6.2.5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6 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
6.2.7 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 研究的目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本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基本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西南沿边地区地理环境 |
1.6.1 西南沿边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6.2 西南沿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1.6.3 西南沿边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
第2章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理论分析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缘政治理论 |
2.1.2 地缘经济理论 |
2.1.3 传统区位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5 增长极理论 |
2.1.6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 |
2.2.1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相关概念 |
2.2.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结构分析 |
2.3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 |
2.3.1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
2.3.2 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形成机理的模型分析 |
第3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 |
3.1.1 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历史 |
3.1.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历史 |
3.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2.1 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2.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现状 |
3.3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 |
3.3.1 开发开放整合效应比较差 |
3.3.2 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偏低 |
3.3.3 开发开放资金投入不足 |
3.3.4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第4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模型说明 |
4.1.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
4.1.2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4.1.3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4.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历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2.1 将评价指标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
4.2.2 构造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计算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
4.2.4 评价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4.2.5 中国西南沿边历年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过程及结果 |
4.2.6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4.3.1 选择参考数列 |
4.3.2 计算关联系数 |
4.3.3 多层评价系统的最终关联度 |
4.3.4 将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大小进行排序 |
4.3.5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所选年份开发开放效应评价过程及结果 |
4.4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评价 |
第5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空间结构 |
5.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1.1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2016 年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1.2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2016 年开发开放效应的基本状况 |
5.2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涵义与测度 |
5.2.1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基本涵义 |
5.2.2 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的测度 |
5.3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 |
5.3.1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比例 |
5.3.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 |
5.3.3 对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5.4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 |
5.4.1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比例 |
5.4.2 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与集中指数 |
5.4.3 对中国西南沿边十五州(市)开发开放效应空间结构测度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6章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选取 |
6.1.1 居民文化水平因素 |
6.1.2 政府财政支出因素 |
6.1.3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
6.2 变量确定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1 变量确定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6.3.1 单整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6.3.4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
6.3.5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4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7章 提升西南沿边对外开发开放效应的对策措施 |
7.1 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1.1 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1.2 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3 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4 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经验 |
7.1.5 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经验借鉴 |
7.2 相应对策措施 |
7.2.1 基础设施政策 |
7.2.2 贸易政策 |
7.2.3 税费政策 |
7.2.4 金融政策 |
7.2.5 开放政策 |
7.2.6 财政政策 |
7.2.7 产业政策 |
7.2.8 人才培引政策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存在问题及原因 |
8.1.2 中国西南沿边三省(区)开发开放效应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 |
8.1.3 云南与西藏离广西开发开放效应有一定差距,但是趋于缩小 |
8.1.4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效应分布差异性比较显着 |
8.1.5 各因素对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的影响比较大 |
8.1.6 沿海地区与其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经验值得借鉴 |
8.1.7 西南沿边地区提升对外开发开放效应的对策措施 |
8.2 研究局限性 |
8.2.1 数据标准化方法的局限 |
8.2.2 数据来源及计算困难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8.3.1 数据标准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
8.3.2 数据来源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以及数据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
致谢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向海经济相关研究 |
二、国内向海经济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向海经济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向海经济”与“海洋经济”的概念界定 |
一、“海洋经济”的提出和界定 |
二、“向海经济”与“海洋经济”的概念区分 |
第二节 向海经济的理论支撑 |
一、“非对称性战略”理论 |
二、区域经济理论 |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现状 |
一、广西向海经济产业基本情况 |
二、广西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三、广西向海经济对广西GDP推动力分析 |
四、广西海洋经济产值对全国及广西经济的贡献率分析 |
第二节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海洋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
二、海洋意识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
三、港口基础设施落后,港口运输能力薄弱 |
四、临港产业规模小,海洋产业合作基础薄弱 |
五、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海洋资源开采过度 |
第三节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向海经济经典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向海经济经典案例及经验借鉴 |
一、美国向海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二、日本向海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向海经济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借鉴 |
一、广东省向海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二、浙江省向海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三、广东省与浙江省向海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战略设计 |
第一节 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战略目标 |
一、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
二、打造开放式经济 |
三、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
第二节 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战略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开放性原则 |
三、可持续性原则 |
第三节 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非对称性战略设计 |
一、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向海经济的经济增长极 |
二、非对称性战略设计助力广西打造向海经济 |
三、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战略规划 |
第六章 广西打造向海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 |
一、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设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
二、促进政策改革与创新 |
三、促进金融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构建现代化向海经济产业体系 |
一、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发展 |
二、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
三、不断拓展滨海旅游业 |
第三节 加大向海经济科技投入,提升向海经济教育 |
一、大力引进涉海科技人才 |
二、加强高校向海经济教育 |
三、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
四、促进向海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
一、加强码头和航道建设,推进港城一体化建设 |
二、合理布局区域空间的交通建设 |
三、推动建设广西输运体系 |
第五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
第六节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
一、积极“东融”,促进桂粤一体化建设 |
二、努力“西合”,促进西南、中南开放发展 |
三、加强“南向”,打造广西开放式发展新格局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广西竹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H市竹产业发展为例[D]. 刘颖. 广西大学, 2020(07)
- [3]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研究[D]. 魏梦豪.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D]. 吴丹洁. 西北大学, 2019(07)
- [8]“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效应研究[D]. 滕智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穆鑫.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