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宇[1](2017)在《折反射周视系统的红外波段和深度维扩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由曲面反射镜和折射镜头组成的折反射周视系统是一类凝视型大视场光学系统,可以将360°水平视场、大垂直视场的场景按照柱面投影的方式映射到像面形成圆环形投影图,实时性优于运动拼接周视系统,体积重量功耗优于静态拼接周视系统,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大视场成像解决方案之一。随着对折反射周视系统研究的深入,为了扩宽这种凝视大视场系统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关研究已经开始从可见光波段延伸到了红外波段,从二维图像的获取延伸到了三维图像获取(增加了场景深度维信息)。本文针对折反射周视系统在红外波段和深度维扩展成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系统应用要求和性能要求兼顾问题、深度维成像时系统结构复杂问题、立体匹配困难问题和周视深度图稀疏问题等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虚景深的红外波段全视场清晰成像折反射周视系统参数设计优化方法。首先根据视场范围、系统尺寸和单视点结构约束等应用要求设计出初始系统参数,其次以全视场清晰成像为目标优化初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所要求垂直视场范围内的周视场景在反射镜内对应的虚物面前后深度范围定义为虚景深;第二步,使虚景深包含在系统透镜组提供的景深内,优化部分系统参数以满足该条件,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全视场清晰成像。该设计的特点是将应用要求和全视场清晰成像统一建立系统模型,再在这个模型设计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光学设计软件对实际折射透镜像差进行优化,从而使最终的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满足单视点约束、系统尺寸等应用要求并同时获得全视场清晰成像。最后,设计了一款制冷中波红外折反射周视系统验证了上述方法,并测试了NETD和MRTD等性能指标。(2)提出了全视场恒等作用距离的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模型设计方法。全视场恒等作用距离可以使等距不等角的相似目标在像面上的二维尺度(面积)保持恒定,解决目前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作用距离随着垂直视场角变化而变化导致周视大视场无法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本创新点还延伸出了另外两个创新工作:1)提出了适用于任何具有中心旋转对称镜面的折反射周视红外成像系统的通用作用距离模型;2)为减少实际应用中畸变对恒等作用距离模型的影响,提出了畸变补偿的恒等作用距离模型。(3)提出了仅使用一套折反射周视系统获得致密周视深度图的单目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维成像方法(本文仅讨论可见光波段范围)。可解决目前依赖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的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维成像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立体匹配困难、深度图稀疏等问题。基本原理是将经曲面反射镜非线性压缩得到的虚场景作为估计周视实场景深度的桥梁,利用焦散(caustic)建模周视实场景到虚场景的压缩比,建立周视实场景到镜面的距离与虚场景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而虚场景的深度是通过两幅对焦在其前后位置拍摄的图像之间的相对离焦模糊来获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理论的准确性,不过所获周视深度图仍存在噪声(即数据野值或波动)较多、区域边缘不够清晰、精细结构难以分辨的问题。(4)针对本文提出的单目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维成像方法存在深度图噪声较多、区域边缘不清晰、精细结构难以分辨的问题,提出了以原始圆环投影图局域信息和结构轮廓为引导的数据处理优化方法。根据引导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三部分内容:1)提出了去除周视深度图噪声的空间域虚场景分割局部平滑优化方法。首先将虚场景面中大小不同的局部连续平滑区域进行分割,然后以分割图的区域划分引导相同区域的虚场景深度估计值进行数据曲面拟合,去除局部区域中深度估计的野值,并减小数据的轻微波动所带来的误差;2)提出了适用于精细结构保留的频率域结构分类正则优化方法,以频率特性对原始圆环投影图像进行平滑表面和层次结构的划分,并分别以原始圆环投影图邻域像素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强度关系为基础引导深度估计迭代计算过程中深度图邻域像素之间的相关性,最终使获得的深度图能够保留精细结构的高频边界,同时一定程度上去除低频区域出现的深度图噪声;3)针对频率域结构分类正则优化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原始圆环投影图中心至边缘尺度可变性的加权联合引导滤波去纹理方法,实现纹理的空间差异化去除,使得最终圆环投影图不同极径位置的去纹理效果达到一致,防止将原始圆环投影图的纹理强度波动间接传递到周视深度图。
陈振喜[2](2010)在《轮胎外形轮廓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车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汽车的主要组成部件,车速的提高对轮胎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任何在轮胎的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很小质量的不均匀和外形轮廓的不规则都会汽车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严重时可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厂商都对配套轮胎提出了检测要求,影响轮胎性能的质量指标有质量均匀性和几何均匀性,反映到检测上为轮胎的动平衡和外形轮廓检测。本文通过对外形轮廓检测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轮胎外形轮廓检测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检测原理;针对现代工业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设计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可完成轮胎的自动输送、自动装卡、充气、激光传感器的精确定位、轮胎外形轮廓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显示等。详细介绍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下位机多CPU系统中PLC CPU启动运动CPU中SFC程序的两种方法;为满足信号采集系统对脉冲控制的要求,设计了用于脉冲控制的脉冲控制板,并介绍脉冲控制板的原理;对采集数据的处理是由上位机来实现的,对轮胎外形轮廓检测数据的处理要经过信号的滤波处理、凹凸度、跳动度计算和谐波分析等步骤。在信号的滤波处理中,介绍了窗函数滤波器的设计,并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实现信号的滤波处理。经过分析后发现,滤波效果较好,能将大部分干扰滤除;凹凸度、跳动度的计算给出了跳动度、凹凸度的定义;最后详细阐述了谐波分析的意义,并给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谐波分析原理。
卢为[3](2005)在《结构光表面轮廓仪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对物体进行三维测量和重构,以获取物体的三维模型。本文所述系统由四个激光器和四个摄像机组成,每个激光器都与一个摄像机相对应,构成一个测量子系统。整个测量系统可看成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并且四个子系统在空间上对称分布、位置固定。将各个子系统得到的深度图像拼接在一起,可获得被测物体一个完整截面的深度图像,也就完成了该截面的三维测量。若物体按一定步长沿固定方向作直线运动,而该系统重复上述过程,则可完成整个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 本文根据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单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个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单个子系统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并根据整个测量系统结构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整个系统误差。根据系统的设计指标,提出子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了整个系统的各参数和量程。 本文根据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结果,加工出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机械装置。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标定CCD摄像机的方法,并对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标定。实现了子图像的拼接,在此基础上通过程序仿真对被测物表面轮廓进行三维重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减小系统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戴兵[4](2004)在《利用球面波夫琅禾费衍射放大衍射图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球面波夫琅禾费衍射原理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衍射图样线度与障碍物 (被测物 )到像面的距离z成正比 ,而不是与物镜的焦距 f成正比 .因此仅通过移动障碍物 (改变z)即可使衍射图样线度得到放大 .本文以细丝的衍射实验为例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胡继刚[5](2004)在《非傍轴衍射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的标量衍射理论中,采用光场复振幅的平方作为光强的定义来描述光场的能量传输规律。考虑到光场能流密度的矢量特性,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描述傍轴标量光场,而不适用于对非傍轴标量光场的描述。对于非傍轴标量光场能量传输规律的描述则必须考虑其能流密度的矢量特性,应当采用光强的精确定义——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流过能量的时间平均值来精确地描述某一横截面上的能流,这也与光强的实际测量值是一致的。本研究课题应用光场的角谱衍射理论,将平面孔衍射场表示为传播波和倏逝波的叠加,系统地研究了傍轴标量光场和非傍轴标量光场的能量传输规律;以高斯光波通过微小孔后的非傍轴光束为例,计算了垂直于光束传输轴横截面上的精确光强与总能流;利用垂直于光束传输轴的横截面上光强的精确定义,将由Siegman提出的用于描述光束质量的傍轴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推广到了非傍轴标量光束,并系统地研究了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非傍轴标量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和非傍轴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M2,并与传统光强定义下的结论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以高斯光波为例,计算了有硬边光阑限制条件下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计算了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并和傍轴的情况进行对比;利用角谱衍射理论和量子力学不确定关系对于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超衍射极限分辨率的突破进行了定性分析。
刘彩霞[6](2003)在《微小孔近场衍射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传统的标量衍射理论,利用光场复振幅的绝对值的平方作为光强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合傍轴标量光场,而不适用于非傍轴的标量光场和矢量光场。当考虑了光场能流密度的矢量特性,以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流过的能量的时间平均值作为精确光强定义,这与光强的实际测量值是一致的。本研究课题运用角谱衍射理论,计算平面孔的衍射场U,并把衍射场表示为传播波和倏逝波的叠加;通过对能流密度矢量在观察面上的积分,计算平面孔的透射系数;用光轴上衍射光场的能流密度矢量作为近轴衍射光场能量传输的近似描述;作为衍射理论在光束传输领域的重要应用,采用垂直于光束传输轴的横截面上光强的精确定义,把光强二阶矩理论推广到非傍轴标量光束,系统地研究了非傍轴标量光束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并与传统光强定义的相关计算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在微小孔衍射的情况下,还讨论了矢量衍射理论对标量衍射理论相关处理的修正。
戴兵[7](2000)在《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菲涅耳 -基尔霍夫积分公式导出了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的衍射场 ,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它也是一种夫琅和费衍射 ,讨论了其近似的截断误差 ,说明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折反射周视系统的红外波段和深度维扩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1 折反射周视系统基本问题研究概况 |
1.2.1.1 系统成像模型 |
1.2.1.2 系统标定 |
1.2.1.3 系统畸变校正 |
1.2.1.4 系统全视场清晰成像 |
1.2.2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波段扩展的研究概况与分析 |
1.2.2.1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波段扩展的研究进展 |
1.2.2.2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波段扩展的特点分析 |
1.2.2.3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波段扩展存在的问题 |
1.2.3 折反射周视系统深度维扩展的研究概况与分析 |
1.2.3.1 折反射周视系统深度维扩展的研究进展 |
1.2.3.2 折反射周视系统深度维扩展的特点分析 |
1.2.3.3 折反射周视系统深度维扩展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扩展的清晰成像研究 |
2.1 引言 |
2.2 折反射周视系统红外扩展清晰成像的评价方式及影响因素 |
2.2.1 清晰成像的评价方式 |
2.2.2 全视场清晰成像的影响因素 |
2.3 折反射周视系统景深分析 |
2.3.1 常规成像系统景深 |
2.3.2 折反射周视系统景深特点分析 |
2.3.3 目前解决折反射周视系统景深问题的两种思路 |
2.4 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全视场清晰成像设计模型 |
2.4.1 系统参数设计思路 |
2.4.2 满足单视点、视场及结构要求的参数初始设计 |
2.4.3 满足全视场清晰成像性能的参数优化设计 |
2.4.4 Zemax理想系统仿真评价 |
2.5 基于铂硅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中波红外折反射周视成像系统设计 |
2.5.1 系统参数模型设计 |
2.5.2 系统光学设计 |
2.5.3 系统NETD和MRTD指标测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作用距离评价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常规系统NVThermIP作用距离模型介绍和分析 |
3.2.1 常规成像系统NVThermIP作用距离模型 |
3.2.2 NVThermIP模型应用于折反射周视红外系统的问题 |
3.3 中心对称镜面折反射周视红外系统通用作用距离模型 |
3.4 中心对称镜面红外系统作用距离仿真及实验验证 |
3.4.1 实际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
3.4.2 作用距离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3.5 恒等作用距离的红外波段折反射周视系统模型 |
3.5.1 恒等作用距离系统设计 |
3.5.2 恒等作用距离系统与传统系统仿真对比 |
3.5.3 恒等作用距离系统与现有系统对比 |
3.6 畸变补偿的恒等作用距离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折反射周视系统单目深度维扩展成像理论模型 |
4.1 引言 |
4.2 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图像获取分析 |
4.2.1 常规成像系统的深度维成像方式简介 |
4.2.2 折反射周视系统的深度维成像所存在问题分析 |
4.2.3 单目方式应用于折反射周视深度维成像的优势和问题 |
4.3 单目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维成像理论 |
4.3.1 原理概述 |
4.3.2 虚实场景距离关系模型 |
4.3.3 虚场景离焦深度估计 |
4.4 单目折反射周视深度维成像技术实现 |
4.4.1 系统搭建参数匹配研究 |
4.4.2 系统校正 |
4.4.3 图像对配准 |
4.5 单目折反射周视场景深度维成像实验 |
4.5.1 实验平台搭建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目深度维扩展成像的系统结构与算法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结构优化 |
5.2.1 深度估计理论误差 |
5.2.2 深度估计理论误差与系统结构的关系 |
5.3 空间域虚场景分割局部平滑优化方法 |
5.3.1 虚场景区域分割 |
5.3.2 分割区域曲面拟合 |
5.4 频率域结构分类正则优化方法 |
5.4.1 结构分类正则模型 |
5.4.2 对4.5节实验的优化 |
5.5 频率域结构分类正则的去纹理圆环投影图引导 |
5.5.1 圆环投影图去纹理模型 |
5.5.2 去纹理圆环投影图引导的实验效果 |
5.6深度估计精度评价实验 |
5.6.1 深度估计精度评价实验方案 |
5.6.2 系统结构优化实验 |
5.6.3 空间域虚场景分割局部平滑优化实验 |
5.6.4 频率域结构分类正则优化实验 |
5.6.5 三种优化方式的比较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和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轮胎外形轮廓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轮胎外形轮廓检测的意义 |
1.3 轮胎动平衡不圆度检测设备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形位误差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
2.1 国内外形位误差检测的发展 |
2.2 圆度误差测量方法 |
2.2.1 两点法和三点法测量 |
2.2.2 坐标测量法 |
2.2.3 半径检测方法 |
2.2.4 影像检测方法 |
2.2.5 激光衍射测量方法 |
2.2.6 结构光法 |
2.2.7 飞行时间法 |
2.2.8 相位测量法 |
2.2.9 干涉测量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轮胎动平衡不圆度试验机简介 |
3.1 设备工艺流程简介 |
3.1.1 爬坡工位 |
3.1.2 称重和尺寸测量工位 |
3.1.3 润滑工位 |
3.1.4 动平衡不圆度测试工位 |
3.1.5 打标工位 |
3.1.6 分级输出工位 |
3.2 气动系统 |
3.3 测控系统 |
3.3.1 硬件组成 |
3.3.2 软件组成 |
3.4 技术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轮胎外形轮廓检测系统 |
4.1 检测原理 |
4.2 检测系统组成 |
4.3 激光传感器的选择 |
4.3.1 激光传感器检测原理 |
4.3.2 激光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4.3.3 激光传感器的接线 |
4.4 控制系统设计 |
4.4.1 PLC 的选型 |
4.4.2 运动控制系统 |
4.4.3 旋转编码器脉冲控制 |
4.5 检测流程 |
4.6 信号采集流程 |
4.6.1 下位机采集流程图 |
4.6.2 上位机采集流程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测数据处理 |
5.1 原始数据的滤波处理 |
5.1.1 低通滤波 |
5.2 轮胎表面凹凸度的计算 |
5.3 圆度误差的谐波分析 |
5.3.1 傅里叶分析原理 |
5.3.2 圆度误差谐波分析的意义 |
5.3.3 快速傅里叶变换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位机读数据采集程序 |
附录二 低通滤波程序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3)结构光表面轮廓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三维物体形状测量方法 |
1.2.1 概述 |
1.2.2 接触式测量法 |
1.2.3 非接触测量法 |
1.3 三维深度映射技术 |
1.3.1 渡越时间法 |
1.3.2 坐标测量机法 |
1.3.3 摄影测量法 |
1.3.4 激光散斑截面图样测量法 |
1.3.5 激光扫描法 |
1.3.6 雷达测距法 |
1.3.7 干涉法 |
1.4 结构光三维深度映射技术 |
1.5 结构光三维视觉技术的现状 |
1.6 非接触测量法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7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数学建模与设计 |
2.1 系统组成 |
2.2 系统数学模型 |
2.2.1 子系统数学模型 |
2.2.2 系统数学模型 |
2.3 系统设计 |
2.3.1 系统量程设计 |
2.3.2 系统参数 |
2.3.3 系统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标定 |
3.1 CCD摄像机标定 |
3.1.1 摄像机模型及其标定参数 |
3.1.2 参数标定 |
3.2 子系统标定 |
3.3 子系统位置关系标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误差分析 |
4.1 子系统误差分析 |
4.1.1 量化误差 |
4.1.2 标定误差 |
4.1.3 装置安置误差 |
4.1.4 光面误差 |
4.2 整个系统误差分析 |
4.2.1 量化误差 |
4.2.2 标定误差 |
4.2.3 装置安置误差 |
4.2.4 光面误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子系统测量结果 |
5.2 四个子图像的拼接 |
5.3 减小系统测量误差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5)非傍轴衍射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传统标量场衍射理论 |
1.1 平面屏幕衍射的基尔霍夫理论 |
1.2 平面屏幕衍射的瑞利--索末菲理论 |
1.2.1 格林函数的选择 |
1.2.2 瑞利--索末菲衍射公式 |
1.3 平面波角谱衍射理论 |
1.3.1 角谱及其物理意义 |
1.3.2 角谱的传播规律 |
1.3.3 传播波与倏逝波 |
第二章 标量光场的能量传输特性 |
2.1 光强的精确定义 |
2.1.1 横截面上的光强公式 |
2.1.2 标量光场在横截面上光强的精确定义 |
2.2 傍轴标量光束的能量传输特性 |
2.3 非傍轴标量光束的能量传输特性 |
第三章 光束质量因子的研究 |
3.1 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 |
3.1.1 光束质量因子的一般定义 |
3.1.2 二维傍轴标量光束质量因子M~2≥1的简单证明 |
3.2 三维傍轴标量光束的质量因子 |
3.3 非傍轴标量光束的质量因子 |
3.4 标量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4.1 基模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4.2 非傍轴标量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4.3 高斯光束经圆孔衍射的质量因子 |
3.5 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5.1 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5.2 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6 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6.1 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3.6.2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第四章 近场光学与超衍射极限分辨率 |
4.1 瑞利极限与超衍射极限分辨率 |
4.1.1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瑞利极限 |
4.1.2 超衍射极限分辨率与倏逝波 |
4.2 物体表面精细结构信息的傅里叶光学分析 |
4.3 光学隧道效应--非辐射场的探测 |
4.4 近场探测原理的定性分析 |
4.4.1 近场探测的基本原理 |
4.4.2 近场探测的理论模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6)微小孔近场衍射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标量衍射理论的比较研究 |
1.1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
1.2 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 |
1.3 平面波角谱衍射理论 |
1.4 平面波角谱衍射理论与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的等价性 |
1.5 菲涅耳衍射与夫琅和费衍射 |
第二章 传统光强定义和精确光强定义 |
2.1 真空中单色光场的能流密度 |
2.2 横截面上光强的表述 |
2.3 标量光场光强定义 |
第三章 微小孔近场衍射的研究 |
3.1 微小孔近场衍射场中的传播波和倏逝波 |
3.2 圆孔衍射的的能量传输--透射系数 |
3.3 近轴衍射光场能量传输特性的近似描述 |
3.4 高斯光束的能量传输 |
第四章 衍射理论的应用--光束质量因子的研究 |
4.1 传统光强定义下傍轴标量光束的质量因子 |
4.2 精确光强定义下非傍轴标量光束的质量因子 |
4.3 平面波经微小圆孔衍射的光束质量因子 |
4.4 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
第五章 矢量衍射理论及矢量场的能量传输 |
5.1 平面孔的远场矢量衍射理论 |
5.2 标量衍射理论的适用范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折反射周视系统的红外波段和深度维扩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贺宇.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2]轮胎外形轮廓检测方法的研究[D]. 陈振喜.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3]结构光表面轮廓仪的研究[D]. 卢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03)
- [4]利用球面波夫琅禾费衍射放大衍射图样[J]. 戴兵. 物理实验, 2004(06)
- [5]非傍轴衍射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D]. 胡继刚. 合肥工业大学, 2004(03)
- [6]微小孔近场衍射的研究及其应用[D]. 刘彩霞.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3)
- [7]平面孔在点光源像面上衍射的研究[J]. 戴兵.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