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一、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海[1](2021)在《贵州西南部架底和大麦地玄武岩中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架底大型金矿和大麦地中型金矿是近年来在贵州西南部玄武岩分布区新发现的以玄武质岩石为主要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这两个矿床位于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成矿区北段之莲花山背斜核部及南东翼次级揉褶带,金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的层间破碎蚀变带中,金矿体在空间上呈上、下叠置关系,容矿岩石主要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角砾状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及角砾状凝灰岩,少量为玄武岩、角砾状灰岩。针对架底和大麦地金矿成矿过程,本研究系统开展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主-微量元素、岩相学、矿物学、载金矿物微区主-微量元素、同位素(H-O、C-O、S、Pb、Hg)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黔西南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本文主要揭示了架底和大麦地金矿的矿物生成顺序、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以玄武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与黔西南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的重要相似性和关键差别等,建立了玄武岩容矿金矿床成矿模式,总结了玄武岩分布区卡林型金矿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架底和大麦地金矿中的矿物由成矿前期、热液成矿期和局部氧化期三期事件形成,其中热液成矿期可进一步分为成矿主阶段和成矿晚阶段;成矿前的峨眉山玄武岩中的矿物主要包含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磁铁矿,以及少量的钛铁矿和磷灰石;热液成矿期成矿主阶段形成的矿物主要包括含砷黄铁矿、毒砂、似碧玉石英(局部为石英)、伊利石、(铁)白云石(局部为钙-镁菱铁矿)、金红石和磷灰石,这些矿物主要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成矿晚阶段形成的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雄黄、辉锑矿、石英、雌黄,这些矿物多呈脉状充填在矿体附近的开放空间;在后期表生氧化作用下,在浅地表岩石中局部可见绿泥石、赤铁矿和褐铁矿。(2)金以不可见金形式主要赋存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载金黄铁矿和毒砂富集Au、As、Sb、Hg、Tl、Cu等成矿元素。硫化作用形成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并导致金的沉淀成矿。硫化作用是金等元素沉淀的关键因素。(3)成矿元素(Au、As、Sb、Hg、Tl)在矿化过程中显着加入,少量Bi、Te、Se、Cd和Ag在矿化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加入。大量K2O的加入可能与粘土化过程有关,CaO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去钙化作用不显着。Si O2、Fe2O3、CaO、MgO、Ti O2和P2O5含量基本不变,但存在形式发生了改变;Si、Ca、Mg在成矿前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如:斜方辉石、斜长石、单斜辉石)中,成矿后Si主要以石英、伊利石的形式存在,Ca、Mg主要存在于(铁)白云石中;Fe在成矿前主要存在于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磁铁矿、钛铁矿中,成矿后主要存在于黄铁矿、毒砂、(铁)白云石中;Ti在成矿前主要存在于钛铁矿中,成矿后主要存在于金红石中;P在成矿前主要存在于岩浆成因的磷灰石中,成矿后主要存在于热液成因和岩浆成因的磷灰石中。(4)架底、大麦地金矿成矿期石英的δDV-SMOW值为-56~-81‰,δ18OH2O值为10.9~12.5‰,其成矿流体可能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期白云石δ13C值为-3.24~-6.15‰,表现为以深部幔源碳为主;δ18OH2O值为8.27~12.06‰,显示成矿热液可能主要为岩浆热液,不排除有变质水的加入。辉锑矿δ34S值为-0.90~-1.90‰,成矿流体中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辉锑矿铅同位素组成显示铅主要为造山带来源,并有壳源铅的混合。全岩δ202Hg值为-0.63~1.38‰,?199Hg值为-0.02~-0.12‰,显示了岩浆来源Hg的特征。综合H-O、C-O、S、Pb、Hg同位素分析,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是深部岩浆释放形成的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并在上升过程和成矿过程中由于水-岩反应导致岩浆热液混有地层的同位素组成信息。(5)架底和大麦地金矿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50~210℃)、中-低盐度(8~12wt%NaCleq.)、低密度(0.69~0.94g/cm3)等特征。(6)架底和大麦地金矿与黔西南沉积岩容矿卡林型金矿以及区内其他卡林型金矿可能属于同一成矿系统,它们形成于同一区域成矿事件,这些金矿最有可能是同一区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下的产物。(7)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揭示了贵州西南部架底和大麦地玄武岩中金矿床成矿过程并建立了玄武岩容矿金矿床成矿模式:综合H-O、C-O、S、Pb、Hg同位素分析以及对黔西南地区重磁数据研究,表明深部隐伏花岗质岩浆释放含金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富含Au、As、Sb、Hg、Tl等成矿元素及CH4、CO2等挥发分,具有高压-超高压力等特征。在燕山期构造作用下,成矿流体沿深大断裂上涌至P2m与P3β之间的区域构造滑脱面。部分成矿流体侧向运移并与区域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岩石发生水-岩交代反应形成SBT。部分成矿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至P3β的凝灰岩中或层间破碎带的玄武质火山角砾岩中时,由于岩石孔隙度差等原因,成矿流体侧向运移。当成矿流体汇聚于构造高点位置(如:背斜核部,穹隆)后,与富Fe玄武质岩石发生水-岩反应,玄武质岩石中的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磁铁矿、钛铁矿等矿物发生溶解,释放出Fe2+等,释放出的Fe2+与成矿流体中的S和As结合形成含砷黄铁矿和毒砂,Au-HS络合物发生分解,Au以不可见金形式进入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硫化作用形成载金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导致金沉淀富集,分别形成SBT中的金矿体和P3β中的金矿体。与此同时,水-岩反应还形成似碧玉石英(局部为石英)、(铁)-白云石(局部为钙-镁菱铁矿)、伊利石、金红石和磷灰石。在成矿晚阶段,方解石、雄黄、辉锑矿、石英、雌黄等矿物呈脉状充填在矿体附近的开放空间。(8)玄武岩分布区卡林型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有:地球化学标志(Au-As-Sb-Hg组合异常)、金矿氧化矿标志、构造标志(莲花山背斜、构造蚀变体(SBT)、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的层间破碎蚀变带等构造高点)、地层标志(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岩性标志(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及岩石孔隙度较高、岩性复杂多样、富含铁且其顶板为厚层致密岩层的岩性组合)、蚀变标志(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白云石化、粘土化)。(9)玄武质岩石也是卡林型金矿很好的赋矿围岩,莲花山背斜构造带乃至整个玄武岩分布区具有类似地质特征的区域均具有较好的卡林型金矿找矿前景,如砂厂、上寨及呼都等地是下一步寻找卡林型金矿的有利靶区。

潘澄雨,吴玉,刘畅,王凤岗,田建吉,徐伟,韩文文,肖昌浩,张文高[2](2021)在《贵州兴义地区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石特征与铀赋存状态》文中提出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是黔西南地区鲜有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有关该矿床的矿化特征和成因研究涉及甚少。本文利用α径迹蚀刻、光学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多种方法,对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和铀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铀多金属矿石主要呈角砾状、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矿石中以发育大量黄铁矿、白铁矿、硫钼矿和有机质为特征,还可见少量方铅矿和闪锌矿。铀主要以"不可见铀"和显微状沥青铀矿等形式存在,其中,沥青铀矿颗粒细小,多以星点状、粒状分布在金属硫化物颗粒内部或呈不规则团块状、絮状赋存在不同矿物颗粒的边缘或间隙部位,另有少量不规则细脉状、网脉状沥青铀矿充填于碳酸盐岩角砾的裂隙中。结合野外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强烈和赋矿围岩中铀含量较低等基本地质特征,推测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应属于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类型。

胡志戍[3](2020)在《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泥堡金矿是黔西南金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由受层位控制的“层控型”和受断裂控制的“断控型”两类矿体组成,其中“断控型”矿体是其主体。本论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重点针对“断控型”Ⅲ号主矿体开展了矿石品位的统计分析、岩矿鉴定、流体包裹体显微测试和原生晕测试等室内工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一步探讨了区内两类矿体的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流体演化特征,基于对构造控矿特征、矿化富集特征、流体包裹体及原生晕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圈定了F1断裂破碎带内的找矿靶区,为区内深边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成矿流体由中(主)阶段到晚阶段总体表现为温度、压力、x(CO2)、fs2、fo2的减小,而盐度、密度及p H、Eh升高;“层控型”矿体成矿流体由早阶段到晚阶段总体演化规律表现为成矿温度、盐度、fs2降低,密度增加的演化趋势;两者成矿流体均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低氧逸度、低硫逸度的Na Cl-H2O-CO2±CH4±N2体系;成矿环境为弱酸性、弱还原-氧化环境;结合前人资料对比分析认为,二者的成矿流体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的特征,在运移过程中可能混入了少量变质水,并且流体运移至地壳浅部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2)NEE向F1、F5和F9等逆冲断裂及二龙抢宝背斜共同组成的逆冲构造系,以及F1断裂下盘沿含矿岩系发育的顺层破碎带是区内控矿构造。其中,F1为逆冲构造系的主干构造,也是区内最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F1产状由陡变缓地带对成矿有利,表明区内主成矿期构造作用具挤压特征。(3)依据宏观地质现象、构造作用特征、矿体及富矿包空间赋存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布及Sb/Bi比值特征等综合判断,泥堡矿区F1断裂中矿体的空间分布有向SW方向侧伏特征。(4)基于成矿中心位置的判断、矿体侧伏方向、原生晕异常特征,以及F1底板“洼兜”分布特征,在F1断裂破碎带中深部预测有两个靶区:靶区Ⅰ位于9020——9420勘探线之间;靶区Ⅱ位于10000——10420勘探线之间。

乔丹,徐伟,姚健,韩文文,路宇[4](2019)在《黔西南大际山铀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文中认为大际山铀矿化异常赋存于雄武背斜三叠系嘉陵江组中。通过野外调查对区内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和铀矿化的研究,发现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嘉陵江组1段的黑色炭质粉砂岩和泥岩中,位于断层与层间破碎带交切部位。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强褐铁矿化、赤铁矿化及粘土化,次生铀矿物为硅钙铀矿。通过区域成矿背景结合铀矿化地质特征认为大际山铀矿化与构造、岩性、岩相古地理密切相关,其中构造占主导因素。

王友谊,张维乾[5](2019)在《贵州省兴义市箐脚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箐脚金矿床位于雄武背斜近轴部南东翼南西段,金矿赋存于中、上二叠统之间的构造蚀变岩石中。矿体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多为莓状、球状、胶状、环边状结构,星散浸染状、角砾状、晶洞状、薄膜状构造。本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物质组成、蚀变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了找矿前景。认为沿已知矿体走向和倾向上加强研究和深部钻探揭露可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矿区仍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陈坡,李城茂,周海,田驰,涂榜政,麻杰磊,杨柱[6](2018)在《兴义小补衣金矿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义雄武背斜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在研究兴义雄武背斜小补衣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勘查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共划分出5个Au异常区,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了相应的深部钻探工程,经综合分析,现阶段分析勘查区深部存在有利的成矿部位或隐伏矿体,认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陈坡,李城茂,周海,田驰,杨柱,麻杰磊[7](2017)在《黔西南雄武背斜地区找矿远景浅析——以小补衣金矿勘查区为例》文中指出雄武背斜地区金矿床(点)有较好的找矿标志;物探测量显示二叠系中统四大寨组(P2sd)及其之下存在隐伏断裂构造,经钻探验证发育于P2sd的内断层破碎带硅化角砾岩中,见金矿化、雄雌黄化、锑矿化;用黔西南金矿的两层楼成矿模式找矿,是今后雄武背斜地区的找矿方向。

王洋[8](2017)在《贵州省兴义市雄武背斜铀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文中指出雄武背斜位于扬子陆块西部,南盘江-右江前陆盆地。区内出露地层有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区内多个地方铀金多金属矿化异常明显,其中含铀地层多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之间的层间构造带中,金异常多产于中、上二叠统之间"大厂层"的层间滑脱构造中,虽然其化学性质不同,但其异常、矿化体常常相伴出现。区内已发现多个铀矿化点、金矿床、钼矿床以及汞矿点,是铀、金、钼、汞矿集区。

王亮,龙超林,刘义[9](2015)在《黔西南隐伏岩体圈定与金矿物源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黔西南金矿勘查已升级至国家战略层面,弄清其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对区内深部基底物质进行研究,通过对浅、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及地质-重力模型异常拟合计算,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及化探资料,提出金矿成矿物源,主要有两种供给方式,一种为前人的由表层沉积岩提供矿源层,一种为本研究提出的由深部以中生代花岗岩或变质基底(含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类参与)提供矿源层。厘定了12处浅部隐伏岩体异常区,分离出4大深部岩浆岩块体。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区内的客观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结果,为研究区金矿勘探提供相关依据。

张敏[10](2008)在《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水银洞金矿床位于灰家堡金、汞、铊矿带东段,是黔西南金矿矿集区发现较晚、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隐伏岩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及其与下伏的茅口组石灰岩之上的炭硅质岩(俗称“大厂层”)中,矿床由若干矿体组成,多个矿层垂直空间上下重叠,矿体产于构造高点上。单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顺层产于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选择该矿床对其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为区内同类型金矿找矿提供基础资料,具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理论意义。本文共分七个章节,首先对水银洞金矿的区域地质、水银洞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介,然后重点对水银洞金矿岩、矿石特征及显微组构研究,对水银洞金矿形成作用讨论,并初步建立了水银洞金矿成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区内找矿前景作出初步讨论分析。从前人对水银洞金矿研究最薄弱的环节—岩、矿石显微组构研究,作为切入点;系统采集水银洞金矿ZK810、ZK802+1钻孔及其它几个辅助研究钻孔、岩矿生产坑道的岩矿样品共计150多件,作岩、矿石显微组构的系统研究,辅以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收集前人作的电子探针资料等来讨论水银洞金矿的形成条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水银洞金矿床由矿体群组成,单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顺层产出,单个矿体厚度0.47~2.50m,厚度变化系数47~118%,为厚度变化均匀~较均匀矿床;矿体品位4.55~13.5×10-6,品位变化系数51.45~64%,为品位变化均匀矿床。(2)水银洞金矿控制Ⅰ#金矿体产出的炭硅质岩为沉积岩,控制Ⅱ#、Ⅲ#诸多矿体的不纯碳酸盐岩为沉积岩,夹于其间的硅质灰岩中硅质与钙质同生沉积;与金矿化有关围岩中硅质为胶体SiO2—陈化—玉髓—自生石英,为沉积—成岩成因。(3)水银洞金矿体寄主岩石多为不纯灰岩,其中富含生物碎屑及玄武岩屑,为龙潭煤系中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夹层。(4)产于龙潭组底部茅口灰岩顶部岩溶不整合介面上的硅质岩,为喷流沉积成因。(5)金矿石具再生边组构,粒内孔隙组构,铸模孔隙组构,镶边式生物矿化组构,铸模式生物矿化组构,反映沉积成岩期矿石组构特征,是典型的沉积—成岩组构。(6)硫同位素、岩石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元素(Sc、TiO2)、元素对比值(Sr/Ba、Th/U)、稀土元素均显示了区内龙潭组为泻湖—潮坪—碳酸盐台地频繁交替的沉积环境,沉积时有玄武质的加入;金矿石物质来源于地层。(7)水银洞金矿产于“大厂层”及龙潭组中,水银洞金矿晚二叠世龙潭期为一局限的泻湖—潮坪—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西部频临峨眉山玄武岩频繁喷发,水下有热泉活动,使龙潭组及“大厂层”形成金高背景地层。(8)沉积岩成岩作用演化成的富金成矿溶液是巨量的。(9)沉积岩中金矿就位于古地下水排泄地段。(10)水银洞金矿床具备了充足的成矿物质供给的先天条件;具备了古地下水因承压作用导致成矿流体长期循环的能量支撑条件;具备了成矿溶液长期集中输送及集中排泄条件;具备了成矿空间较局限,使矿质沉淀形成相对均匀富矿条件;因此可形成特大型金矿床。(11)建立了水银洞金矿床成矿模型框图。(12)指出龙潭期及以后地质时期的古地质构造的高点、同生断裂、古地热带及古潜山为水银洞金矿沉淀就位地带。进一步找矿除传统的矿床学研究外,应研究分析古水文单元,单个古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综合利用地质—物探—遥感,在古水文单元的排泄区域寻找新的“水银洞式”金矿。

二、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西南部架底和大麦地玄武岩中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案
    1.5 主要创新点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活动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7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架底金矿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矿体特征
    3.2 大麦地金矿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矿体特征
第四章 热液蚀变及矿物生成顺序
    4.1 成矿前期矿物
    4.2 成矿期矿物和热液蚀变
    4.3 氧化期矿物
    4.4 小结
第五章 元素地球化学
    5.1 主量元素
    5.2 微量元素
    5.3 稀土元素
    5.4 元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
    5.5 矿化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
    5.6 小结
第六章 载金矿物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6.1 含砷黄铁矿
    6.2 毒砂
    6.3 金物相分析
    6.4 金的赋存状态
    6.5 元素沉淀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7.1 氢、氧同位素
    7.2 碳、氧同位素
        7.2.1 碳同位素
        7.2.2 氧同位素
    7.3 硫同位素
    7.4 铅同位素
    7.5 汞同位素
    7.6 小结
第八章 流体包裹体
    8.1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8.1.1 水溶液流体包裹体
        8.1.2 CO_2-H_2O气液两相和三相流体包裹体
        8.1.3 CH_4-H_2O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8.3 流体包裹体成分
    8.4 小结
第九章 成矿过程
    9.1 与黔西南沉积岩容矿卡林型金矿对比
    9.2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
    9.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第十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远景
    10.1 找矿标志
    10.2 找矿远景
第十一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表彰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表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及各分析元素检测限
附表2 全岩主-微量元素Spearman相关系数
附表3 EPMA标样及EPMA和 LA-ICP-MS检测限
附表4 黄铁矿和毒砂EPMA分析结果(ppm)
附表5 黄铁矿和毒砂LA-ICP-MS分析结果(ppm)

(2)贵州兴义地区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石特征与铀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矿床地质特征
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 矿石特征
    4.1 矿石结构构造
    4.2 矿物共生组合
5 铀的赋存状态
6 矿床成因认识
7 结论

(3)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泥堡金矿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泥堡金勘查历史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2.1 成矿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层及其与成矿关系
        2.1.2 区域构造及其对成矿控制
        2.1.3 区域岩浆岩及其含金性
        2.1.4 区域金矿床特征
    2.2 矿床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质特征
        2.2.1.1 矿区地层
        2.2.1.2 矿区构造
        2.2.1.3 矿区岩浆岩
        2.2.2 矿体特征
        2.2.3 矿石及围岩蚀变特征
        2.2.4 成矿阶段划分
第三章 成矿流体特征
    3.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3.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3.2.1 断控型矿体中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3.2.2 层控型矿体中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3.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试
        3.3.1 断控型矿体
        3.3.2 层控型矿体
    3.4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计算及来源探讨
        3.4.1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估算
        3.4.2 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3.5 成矿流体特征、演化及沉淀机制
        3.5.1 成矿流体特征、演化
        3.5.2 流体沉淀机制
第四章 成矿预测研究
    4.1 构造控矿特征
        4.1.1 褶皱对成矿的控制
        4.1.2 断裂对成矿控制
        4.1.3 构造控制模式
    4.2 F1断裂带成矿中心位置判断
        4.2.1 富矿包空间分布特征
        4.2.2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2.3 F1断裂带成矿元素分带特征
        4.2.4 F1断裂成矿中心位置判断
    4.3 矿体侧伏方向判断
        4.3.1 宏观地质现象指示
        4.3.2 构造地质作用指示
        4.3.3 F1中矿体空间分布特征
        4.3.4 原生晕异常分布特征
    4.4 找矿方向及靶区预测
        4.4.1 找矿方向
        4.4.2 找矿靶区优选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成果及认识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黔西南大际山铀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矿体特征
    2.4 铀矿物与矿化蚀变特征
3 铀矿化特征
    3.1 铀矿化的地质特征
    3.2 化学成分特征
    3.3 地面伽马异常特征
4 控矿因素分析
    4.1 岩性、地层对铀矿化的控制
    4.2 构造对铀矿化的控制
5 结论

(5)贵州省兴义市箐脚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褶皱
        2.2.2 断裂
    2.3 围岩蚀变特征
    2.4 金矿化特征
3 矿体特征
    3.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3.2 矿石特征
4 矿床成因探讨
    4.1 矿床成因
    4.2 找矿标志
5 找矿远景分析
    5.1 独特的大地构造背景
    5.2 构造条件
    5.3 地层岩性条件
    5.4 围岩蚀变条件

(6)兴义小补衣金矿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 勘查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1) 北东向断层
        (2) 北西向断层
    2.3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2.4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2.5 找矿标志
3 地球化学特征
4 深部工程验证
5 找矿潜力评价
6 结论

(8)贵州省兴义市雄武背斜铀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地质简况
    2.1 大地构造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化探异常特征
3 成矿地质条件
    3.1 区域成矿背景好
    3.2 界面控矿明显
    3.3 断裂构造控矿明显
    3.4 铀、金常相伴出现
4 矿床 (矿点) 地质特征
    4.1 大际山钼 (铀) 矿床
    4.2 大梨树铀矿点
    4.3 金矿和钼矿
5 结论

(9)黔西南隐伏岩体圈定与金矿物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区域地质概况
2岩石物性特征、岩体圈定方法及岩体异常分类
    2.1岩石物性
    2.2岩体圈定方法及岩体异常分类
3物探异常揭示的岩体重磁异常集中区
    3.1岩体圈定依据
    3.2岩体异常圈定结果
    3.3重力异常反演拟合及地质意义
4金元素化探异常及金矿床与岩浆岩的关系
    4.1与浅部岩浆岩的分布关系
    4.2与深部岩浆岩的分布关系
    4.3金矿物源成因探讨
5结论

(10)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简史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及手段
    1.6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位置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
    2.4 区域的岩浆岩
        2.4.1 峨眉山玄武岩
        2.4.2 次火山岩(辉绿岩)
        2.4.3 偏碱性基性、超基性岩
    2.5 区域构造
    2.6 区域矿产分布
    2.7 小结
第三章 水银洞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田地质特征简介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含矿岩系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3.3 品位变化系数及厚度变化系数的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岩、矿石特征及显微组构研究
    4.1 岩、矿石研究采样情况
    4.2 岩石及矿石类型及其组构特征
        4.2.1 岩石及矿石类型
        4.2.2 岩石沉积构造
        4.2.3 金矿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4.3 岩石及矿石组构特征对岩、矿石形成的某些指示的讨论
        4.3.1 岩石及矿石组构指示与金矿成因有关的“硅化”的讨论
        4.3.2 矿石同生组构的成因鉴别
    4.4 岩矿石组构进一步成因鉴别
        4.4.1 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4.4.2 电子探针分析
    4.5 岩、矿石中地球化学迹象的讨论
        4.5.1 硫同位素
        4.5.2 龙潭组岩石含金性
        4.5.3 龙潭组岩石及金矿石化学成分
        4.5.4 微量元素特征
        4.5.5 特征元素及元素对的讨论
        4.5.6 稀土元素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水银洞金矿形成的讨论
    5.1 水银洞金矿控矿条件分析
        5.1.1 沉积环境分析
        5.1.2 沉积物成岩作用与成矿介质溶液来源
        5.1.3 沉积地层中金矿体的就位
    5.2 水银洞金矿床的形成作用
        5.2.1 有充足的物质提供
        5.2.2 有充足的能量支撑
        5.2.3 必须有集中的输送系统
        5.2.4 有局限的有利空间使金沉淀
    5.3 水银洞金矿成因模型初建
    5.4 小结
第六章 水银洞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6.1 区域成矿规律
    6.2 找矿方向的一点建议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结论
    7.2 感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附表
附录

四、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西南部架底和大麦地玄武岩中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D]. 李俊海. 贵州大学, 2021
  • [2]贵州兴义地区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石特征与铀赋存状态[J]. 潘澄雨,吴玉,刘畅,王凤岗,田建吉,徐伟,韩文文,肖昌浩,张文高. 矿物学报, 2021(01)
  • [3]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D]. 胡志戍. 广西大学, 2020(05)
  • [4]黔西南大际山铀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J]. 乔丹,徐伟,姚健,韩文文,路宇. 西部探矿工程, 2019(12)
  • [5]贵州省兴义市箐脚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王友谊,张维乾. 贵州地质, 2019(02)
  • [6]兴义小补衣金矿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J]. 陈坡,李城茂,周海,田驰,涂榜政,麻杰磊,杨柱. 贵州科学, 2018(04)
  • [7]黔西南雄武背斜地区找矿远景浅析——以小补衣金矿勘查区为例[J]. 陈坡,李城茂,周海,田驰,杨柱,麻杰磊. 贵州地质, 2017(04)
  • [8]贵州省兴义市雄武背斜铀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J]. 王洋. 建材与装饰, 2017(34)
  • [9]黔西南隐伏岩体圈定与金矿物源探讨[J]. 王亮,龙超林,刘义. 现代地质, 2015(03)
  • [10]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D]. 张敏. 贵州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