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松幼枝 (松笔头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巍,郭良君,金永生[1](2021)在《油松叶低极性成分的GC-MS法分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油松叶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方法:油松叶经80%乙醇热提取后用石油醚萃取得到低极性部位,采用GC-MS法初步分析化学成分,所测结果与标准谱库进行对比分析,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低极性部位联合氟康唑对耐氟康唑白念珠菌的80%最小抑菌浓度(MIC80)。结果:从低极性部位中检测并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15-羟基脱氢枞酸甲酯(11.73%),其次是脱氢枞酸甲酯(7.67%);油松叶的石油醚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及低极性部位联合氟康唑对耐药白念珠菌的MIC80分别为>250μg/ml、1.95μg/ml和3.91μg/ml。结论:油松叶80%乙醇提取物及低极性部位都具有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活性。油松叶低极性部位的协同作用可能与其含有的倍半萜和二萜类化合物有关。
方欣,张棋彬,朱振宝,沈烨铭,曹硕,楼城丹,王艳花[2](2015)在《水蒸气蒸馏罗汉松精油工艺及有效成份分析》文中认为以杭州市区生长的罗汉松为原料,采用氯化钠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对其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精油提取率的三因素依次是超声频率、超声时间、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说明罗汉松植物组织的破碎是提高精油收率的重要因素。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精油成份进行了分析,得到24种主要化合物,与其它类的松柏精油化合物组成不尽相同。
冯莎莎[3](2012)在《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林几种游憩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探讨影响北京山区油松、栓皮栎以及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游憩影响因子为目的,以油松同龄林、栓皮栎同龄林、栓皮栎异龄林和油松×栓皮栎林4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林分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有机挥发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固碳释氧能力等生态保健功能监测以及游憩者对不同林分满意度的调查。初步取得如下结论:(1)春、夏、秋季林分空气中平均负离子浓度差异显着。4种林分夏季空气中的平均负离子浓度分别可达1339个/cm3、1229个/cm3、1179个/cm3、1543个/cm3,显着高于春季和秋季;春季、秋季负离子浓度差异不显着。不同林分空气中负离子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162个/cm3、1161个/cm3、1063个/cm3、1308个/cm3,差异显着。4种林分中,油松同龄林显着高于其他林分,油松×栓皮栎林、栓皮栎异龄林之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栓皮栎同龄林。(2)不同林分结构对空气中有机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影响。栓皮栎异龄林、油松×栓皮栎林空气中有机挥发物主要包括烷烃类、酮类、有机醛类、芳香烃、萜烯类等7类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主要有(±)-柠檬烯、α-蒎烯、石竹烯等6种有机物。油松×栓皮栎林内(-)-柠檬酸相对含量较高,栓皮栎林内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低。(3)油松标准木全年(3-10月)固碳释氧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年龄1、年龄2栓皮栎标准木固碳释氧能力的差异显着。2个年龄栓皮栎单月固碳释氧能力可达258-290kg/株,油松可达27.7kg/株。栓皮栎同龄林年固碳量达3404.86kg、释氧量达2502.72kg。(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考察游憩者对4种林分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视觉效果中的林分色彩丰富度、嗅觉效果中的空气清新度赋予权重值最高;游憩者对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栓皮栎异龄林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满意,而栓皮栎同龄林、油松同龄林满意度评价为一般。
任露洁[4](2012)在《无锡惠山三种城市森林群落挥发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的生物性总挥发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BVOC)有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人体心理及生理健康的功效,而复合型森林群落是BVOC的重要来源,深入了解森林群落中挥发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变化规律,可以为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营造生态保健型城市森林群落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有鉴于此,本论文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郊山地常见游憩林分--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林、湿地松(Pinus elliotii)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式采样法对其挥发物进行采集,并运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TD-GC/MS)分析技术进行样品分析,研究了三种林分在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成分以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挥发物成分:①三种林分均检测出烷烃、烯烃、醇、醛、酸、酯、酮、芳香烃、氧化物及醚类共十种挥发物;②香樟林内共释放99种11类挥发物,湿地松林内共鉴定出121种11类挥发物,麻栎林内共鉴定出146种9类化合物。2.总挥发物的日变化规律:①香樟林内的总挥发物浓度日变化曲线表现为“三峰三谷”型:最高峰值出现在13:00,最低谷值出现在7:00;②湿地松林内的总挥发物浓度日变化表现为“二峰二谷”型:最高峰值出现在13:00,最低谷值出现在5:00;③麻栎林内的总挥发物浓度日变化表现为“三峰三谷”型:最高峰值出现在1:00,最低谷值出现在5:00。3.主要挥发物浓度变化规律:①香樟林分的烷烃最高峰值出现在1:00,最低谷值出现在17:00;烯烃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7:00,最低谷值点出现在9:00;酮类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3:00,最低谷值出现在23:00;醇类最高峰值出现在19:00,最低谷值出现在23:00;②湿地松林分烷烃最高峰值出现在1:00,最低谷值出现在5:00;醇类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3:00,最低谷值点出现在1:00;烯烃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9:00,最低谷值出现在5:00;③麻栎林分烷烃最高峰值出现在1:00,最低谷值出现在19:00;酮类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9:00,最低谷值出现在21:00;醇类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13:00,最低谷值出现在1:00;酯类浓度最高峰值出现在9:00,最低谷值时间点为1:00。4.通过查阅文献对三种林分释放的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挥发物进行总结得到:①香樟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挥发性物主要为樟脑、醇类、乙酸龙脑酯以及萜烯类挥发物,相对浓度在17:0019:00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成分为烷烃以及苯系物,相对浓度在5:00最高。②湿地松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挥发性物主要为醇类、萜烯类以及酯类化合物,相对浓度在15:0017:00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成分为烷烃、苯系物以及酮类化合物,相对浓度在3:00最高。③麻栎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挥发性物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以及酯类化合物,相对浓度在15:0017:00较高;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成分为烷烃、苯系物以及酮类化合物,相对浓度在11:00最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森林中挥发物构成的空气环境状况,结合居民休闲游憩习惯,对惠山三种城市森林群落分别提出了游憩建议。
单红武[5](2012)在《油松节挥发油提取及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油松节(Pini lignum nodi)为裸子类植物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枝干的干燥结节、瘤状节或分枝节,具有祛风燥湿、消炎止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被列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本文采用超声提取法(UAE)提取油松节中的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油松节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油松节挥发油的超声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1D3,即料液比(g/ml)1∶10、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60W、超声温度60℃。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松节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3C3,即β-环糊精与松节油的比例(g/mL)为8:1,包合时间为2.5h,包合温度为60℃。通过显微镜法、热稳定性试验、TLC、IR、GC-MS分析对松节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松节油包合物形成了新的物相,且包合前后松节油的化学组成基本不变。
冯莎莎,彭祚登,张明明,王青[6](2012)在《我国油松有机挥发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有机挥发物的保健作用现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一个吸引点。油松作为我国北方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有机挥发物对人体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了对油松有机挥发物的研究报道。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研究的不断进步,油松有机挥发物的研究在提取方法、组成成分分析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油松有机挥发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抑菌效果等与森林保健功能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人们森林游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何大祥,王永莉,李元茂,吴应琴,文启彬,杨辉,张虹,王有孝[7](2011)在《不同生长期油松针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现代活体不同生长期(2个月、14个月、26个月)油松松针中提取的有机组分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检测出丰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倍半萜类系列化合物等。通过特征离子碎片和文献对比鉴定,从松针叶片中检测出1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从生长初期(2个月)至枯萎过程中(14个月、26个月)倍半萜类化合物均有检出并且化合物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来看,该类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是松针叶片在生长过程中的自身产物。随着生长期的增加,松针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于正构烷烃丰度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而且结果显示,单环芳构化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较不饱和二环烯烃倍半萜更易于降解。实验还记录了植物叶子生长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的相关信息。
李元茂,王永莉,何大祥,杨辉,张虹,王有孝,文启彬[8](2010)在《时间梯度下油松松针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现代活体不同生长期油松松针中提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饱和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和正烷基-2-酮等。随着生长期的增长,松针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和主峰碳数不变,均呈现奇碳优势;正构烷烃∑C21-/∑C22+平均值为0.013,比值较低,显示高碳数正构烷烃优势,反映了样品采集区域(干旱荒漠地区)高等陆源有机质的特征;正构烷烃∑C21-/∑C22+比值和CPI、OEP随着生长期的增长均呈现规律性降低,记录了植物叶子生长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的相关信息;从生长初期(2个月)至枯萎过程中,脂肪酸甲酯、乙酯以及正烷基-2-酮类化合物均被检出,这3类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是松针叶片在生长过程中的自身产物。样品中脂肪酸甲酯和正烷基-2-酮的∑C21-/∑C22+比值均随生长时间的增长呈现规律性增加,表明松针叶片低碳数脂肪酸甲酯(C13C21)和小于C20的正烷基-2-酮随着生长期的增长明显增加。研究样品的脂肪酸乙酯的∑C21-/∑C22+比值较低,平均为0.007,显示高碳数脂肪酸乙酯占有明显优势。不同生长期松针中CPI值特征表明,脂肪酸甲酯具有显着奇碳优势、乙酯具有偶碳优势、正烷基-2-酮显示高碳数奇碳优势,此分布特征与现代土壤中该类型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相近,表明它们可能是现代土壤中相应各类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余鸽,龙凤来,王得祥,许海燕,刘宇峰[9](2009)在《气候因子对油松林蒸发散的影响》文中认为测定和分析了2006年4至10月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气候因子和净辐射的变化,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出潜热通量值,同时将潜热通量分为蒸腾通量和蒸发通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汽化潜热进一步计算出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林地的蒸发量和油松林群落的蒸腾量,并对其与各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主成份分析。
包丽华[10](2009)在《共水蒸馏法提取臭柏和油松精油的影响因子》文中认为本文以臭柏和油松枝叶为原料,采用共水蒸馏法进行了精油的提取,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探讨影响共水蒸馏臭柏和油松枝叶精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臭柏和油松精油含量与取样季节、产地、不同部位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粉碎后的臭柏与油松精油提取率较高;一定时间的浸泡可显着缩短提取时间,2.0 h的浸泡时间为宜。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两种植物精油的最佳组合为:加700 mL水,2%的NaCl,提取3.0h。各因素对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加水量>NaCl。在臭柏细枝叶与油松针叶生长期中,臭柏细枝叶以8月份的精油含量最高,臭柏细枝叶精油含量随贮存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臭柏细枝叶精油以8月干品零月贮存提取为最佳。油松针叶以9月份的精油含量最高,油松针叶精油含量随贮存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油松针叶精油以9月干品零月贮存提取为最佳。不同取样地区的臭柏枝叶精油含量差异均较大,精油提取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研究中心产臭柏细枝叶为最高,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最低。臭柏不同器官、部位精油含量之间的比较为:果实>粗根>细枝叶>细根>新枝>老枝。油松不同器官精油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针叶>嫩枝>细枝。
二、油松幼枝 (松笔头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松幼枝 (松笔头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油松叶低极性成分的GC-MS法分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
1.1 仪器和菌株 |
1.2 药品和试剂 |
2 方 法 |
2.1 油松叶低极性部位的制备 |
2.2 药敏试验 |
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3 结 果 |
3.1 油松叶提取物联合氟康唑的药敏试验结果 |
3.2 油松叶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 |
4 讨 论 |
(2)水蒸气蒸馏罗汉松精油工艺及有效成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工艺条件优化 |
2. 1. 1 单因素分析 |
2. 1. 1. 1 料液比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2. 1. 1. 2 NaC l 浓度的影响 |
2. 1. 1. 3 浸泡时间的影响 |
2. 1. 1. 4 蒸馏时间对精油提取量的影响 |
2. 1. 1. 5 超声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 |
2. 1. 1. 6 超声频率对葛缕子精油得率的影响 |
2. 1. 2 正交试验 |
2. 2 精油中化学成分分析 |
3 结 论 |
(3)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林几种游憩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油松栓皮栎林结构研究现状 |
1.2 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因子的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固碳释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林分空气中负离子研究进展 |
1.2.3 油松栓皮栎林分空气有机挥发物研究进展 |
1.2.4 森林观赏特性 |
1.3 林分景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2 研究思路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重点解决问题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的选定 |
3.2.2 林分结构调查方法 |
3.2.3 不同林分游憩影响因子指标的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油松、栓皮栎林基本结构特征 |
4.1.1 不同林分植物群落生活型 |
4.1.2 不同林分主要乔灌草重要值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不同林分游憩影响因子的分析 |
4.2.1 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 |
4.2.2 不同林分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比较分析 |
4.2.3 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的分级 |
4.2.4 小结 |
4.3 空气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 |
4.3.1 不同林分有机挥发物的组成种类 |
4.3.2 不同林分有机挥发物相对含量 |
4.3.3 小结 |
4.4 油松、栓皮栎固碳释氧能力 |
4.4.1 油松固碳释氧能力 |
4.4.2 栓皮栎固碳释氧能力 |
4.4.3 不同林分固碳释氧能力 |
4.4.4 小结 |
4.5 油松、栓皮栎叶片色彩的变化规律 |
4.6 油松、栓皮栎林游憩综合因子的调查分析 |
4.6.1 游憩者进行游憩目的问卷调查 |
4.6.2 游憩者对油松、栓皮栎林分综合因子评价 |
4.6.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北京山区油松栓皮栎林满意度评价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无锡惠山三种城市森林群落挥发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种类和释放机理 |
1.2.2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规律 |
1.2.3 影响植物 VOCs 释放的主要因素 |
1.2.4 植物 VOCs 的功能 |
1.2.5 挥发性物质的负面影响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样品分析 |
2.2.4 指标计算 |
第三章 挥发物成分总体分析 |
3.1 挥发物成分释放的总体特征 |
3.1.1 香樟林内挥发物成分释放的总体特征 |
3.1.2 湿地松林内挥发物成分释放的总体特征 |
3.1.3 麻栎林内挥发物成分释放的总体特征 |
3.2 挥发物种类及出现频率的变化 |
3.2.1 香樟林内挥发物种类及出现频率的变化 |
3.2.2 湿地松林内挥发物种类及出现频率的变化 |
3.2.3 麻栎林内挥发物种类及出现频率的变化 |
3.3 不同类型挥发物数目的日变化 |
3.3.1 香樟林内不同类型挥发物数量的日变化 |
3.3.2 湿地松林内不同类型挥发物数量的日变化 |
3.3.3 麻栎林内不同类型挥发物数量的日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挥发物浓度以及变化规律 |
4.1 香樟林内总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
4.1.1 香樟林内总挥发物浓度的日变化 |
4.1.2 不同时间 TBVOC 组成及浓度变化 |
4.2 湿地松林内 TBVOC 浓度日变化 |
4.2.1 湿地松林内 TBVOC 浓度的日变化 |
4.2.2 不同时间 TBVOC 组成及浓度变化 |
4.3 麻栎林内 TBVOC 浓度日变化 |
4.3.1 麻栎林内 TBVOC 浓度的日变化 |
4.3.2 不同时间 TBVOC 组成及浓度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挥发物浓度日变化规律 |
5.1 香樟林内主要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
5.1.1 烷烃 |
5.1.2 烯烃 |
5.1.3 酮类 |
5.1.4 醇类 |
5.2 湿地松林内主要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
5.2.1 烷烃 |
5.2.2 醇类 |
5.2.3 烯烃 |
5.3 麻栎林内主要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
5.3.1 烷烃 |
5.3.2 酮类 |
5.3.3 醇类 |
5.3.4 酯类 |
5.4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
6.1 香樟林内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变化 |
6.1.1 香樟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1.2 香樟林内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2 湿地松林内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变化 |
6.2.1 湿地松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2.2 湿地松林内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3 麻栎林内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变化 |
6.3.1 麻栎林内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3.2 麻栎林内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6.4 三种城市森林群落内挥发物状态评价与游憩利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三种林分挥发物的组成成分 |
7.1.2 三种林分 TBVOC 的日变化 |
7.1.3 三种林分主要挥发物浓度变化规律 |
7.1.4 三种林分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 |
7.2 讨论 |
7.2.1 关于 VOCs 研究 |
7.2.2 关于三种城市森林群落游憩环境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油松节挥发油提取及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松节的研究进展 |
1.1.1 油松节的植物学特征 |
1.1.2 油松节的药理作用 |
1.1.3 油松节的化学成分 |
1.1.4 松节油的应用 |
1.2 植物挥发油概述 |
1.2.1 植物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2 植物挥发油的组成成分 |
1.2.3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1.2.4 植物挥发油的分离纯化 |
1.3 环糊精概述 |
1.3.1 环糊精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环糊精的应用 |
1.3.3 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4 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声波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程序 |
2.2.3 油松节挥发油产率的计算 |
2.2.4 数据处理 |
2.2.5 数据分析 |
2.3 UAE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的单因素试验 |
2.3.1 影响油松节挥发油产率的因素研究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UAE法提取油松节挥发油的正交试验 |
2.4.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
2.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3 最优工艺组合验证试验 |
2.5 油松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5.1 GC-MS分析条件 |
2.5.2 分析结果 |
2.6 小结 |
第三章 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3.2.3 松节油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
3.2.4 松节油包合率与包合物产率的测定 |
3.2.5 综合评分计算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2.7 数据分析 |
3.3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单因素试验 |
3.3.1 单因素试验 |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正交试验 |
3.4.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 |
3.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最优工艺组合验证试验 |
3.5 松节油包合物的表征测定 |
3.5.1 松节油包合物的验证方法 |
3.5.2 松节油包合物的验证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6)我国油松有机挥发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松有机挥发物的常用收集方法 |
1.1 油松有机挥发物提取方式 |
1.1.1 溶剂提取法 |
1.1.2 水蒸气蒸馏法 |
1.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 植物有机挥发物的吸附式收集 |
1.2.1 固相微萃取 |
1.2.2 动态顶空采集法 |
2 油松有机挥发物的种类 |
3 油松有机挥发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
4 油松挥发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
5 展 望 |
(7)不同生长期油松针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样品采集及分析 |
1.2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倍半萜类化合物的鉴定 |
2.2 不同生长期3个松针样品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丰度变化特征 |
2.3 倍半萜类化合物不同种类单体相对丰度变化特征 |
3 结论 |
(8)时间梯度下油松松针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样品采集及分析 |
1.2 仪器条件 |
1.2.1 色谱条件 |
1.2.2 质谱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正构烷烃组分特征 |
2.2 酯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2.3 正烷基-2-酮分布特征 |
3 结 论 |
(9)气候因子对油松林蒸发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样地概况 |
1.2 观测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松林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 |
2.1.1 温度的变化特征 |
2.1.2 湿度的变化特征 |
2.1.3 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 |
2.2 油松林生长季蒸散量分析 |
2.3 蒸发散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10)共水蒸馏法提取臭柏和油松精油的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精油的概述 |
1.1.1 植物精油简介 |
1.1.2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
1.1.3 植物精油提取方法 |
1.1.4 植物精油的分离与分析方法 |
1.1.5 植物精油的应用 |
1.2 臭柏及其精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臭柏植物简介 |
1.2.2 臭柏精油研究现状 |
1.3 油松植物精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油松植物简介 |
1.3.2 松针研究进展 |
1.3.3 油松精油研究现状 |
1.4 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及预处理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过程及工艺流程 |
2.2 实验方法 |
2.2.1 蒸馏方法 |
2.2.2 单因素试验 |
2.2.3 正交试验 |
2.2.4 精油提取率的季节变化测定 |
2.2.5 贮藏时间对精油提取率的测定 |
2.2.6 取样地区对地臭柏枝叶精油提取率的测定 |
2.2.7 不同器官、部位精油提取率的测定 |
2.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3.1.2 预处理对提取率的影响 |
3.1.3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3.1.4 无机盐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3.1.5 浸泡时间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3.2 正交试验 |
3.2.1 臭柏细枝叶正交试验结果 |
3.2.2 油松针叶正交试验结果 |
3.3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 |
3.3.1 臭柏细枝叶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 |
3.3.2 油松针叶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 |
3.4 季节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3.5 贮存时间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3.6 取样地区对地臭柏枝叶精油提取率的测定 |
3.7 器官、部位精油提取率的测定 |
3.7.1 臭柏不同器官、部位的精油提取率 |
3.7.2 油松不同器官、部位的精油提取率 |
4. 讨论 |
4.1 提取工艺对臭柏细枝叶、油松针叶精油的影响 |
4.2 生长期和贮存期对臭柏细枝叶、油松针叶精油的影响 |
4.3 产地对臭柏精油的影响 |
4.4 不同器官与组织对精油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油松幼枝 (松笔头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松叶低极性成分的GC-MS法分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J]. 郑巍,郭良君,金永生.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05)
- [2]水蒸气蒸馏罗汉松精油工艺及有效成份分析[J]. 方欣,张棋彬,朱振宝,沈烨铭,曹硕,楼城丹,王艳花. 广州化工, 2015(02)
- [3]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林几种游憩影响因子的研究[D]. 冯莎莎.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4]无锡惠山三种城市森林群落挥发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 任露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5]油松节挥发油提取及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D]. 单红武.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6]我国油松有机挥发物研究进展[J]. 冯莎莎,彭祚登,张明明,王青.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2)
- [7]不同生长期油松针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J]. 何大祥,王永莉,李元茂,吴应琴,文启彬,杨辉,张虹,王有孝. 质谱学报, 2011(05)
- [8]时间梯度下油松松针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研究[J]. 李元茂,王永莉,何大祥,杨辉,张虹,王有孝,文启彬. 质谱学报, 2010(05)
- [9]气候因子对油松林蒸发散的影响[J]. 余鸽,龙凤来,王得祥,许海燕,刘宇峰.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0]共水蒸馏法提取臭柏和油松精油的影响因子[D]. 包丽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