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一般抹灰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光耀[1](2021)在《建筑施工中内墙抹灰材料的应用探析》文中提出建筑内墙抹灰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用于建筑内墙抹灰的材料有很多种,但是各自存在优缺点,近几年由于原材料的影响,薄抹灰轻质砂浆得到广泛应用,而薄抹灰轻质砂浆中又以石膏砂浆居多,石膏砂浆相比于传统的水泥砂浆具有很多优势,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常见的空鼓和开裂等质量问题。在确保内墙抹灰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施工工艺,使整个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得以保障。本文对建筑内墙抹灰施工中对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建筑内墙抹灰中石膏砂浆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水泥砂浆和轻质抹灰石膏砂浆对比。
韩雪琪[2](2021)在《STP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构造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对于能源消耗的重视,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到各行业广泛的关注。据统计,我国社会总能耗约28%的比例为建筑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若将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直至完成所产生的能耗与建筑运营产生的能耗进行累计,其数值约占据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随着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严重,2018年,我国住建部发布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进一步提高了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规定其节能率由之前的65%提高到75%。2020年7月,北京市为落实“十三五”对于建筑能耗及节能的规划,颁布了《居住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20)。该标准将北京市的居住建筑的节能率提高到80%,以达到减少建筑能耗,发展节能建筑的目的。墙体造成的热损失约占外围护结构热损失的40%左右,其在建筑总能耗中的占比数值也是极为可观的。因此,墙体保温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减少建筑整体能耗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STP真空绝热板是一种新研发成功的无机保温材料,具有板体超薄、保温性能好、A1级防火、耐久不老化、绿色环保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目前运用于新建节能建筑以及近零能耗建筑,同时因为其板体超薄的特点,常以内保温的形式运用在建筑改造中,以达到减少建筑整体能耗,提高建筑节能率的目的。本文对常用保温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进行了整理归纳,详细介绍了STP真空绝热板材料性能,并将其与常用保温材料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比较。在调研跟进STP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系统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总结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方案。在第四章中对STP真空绝热板的热桥进行研究,计算出板缝的存在对于墙体能耗的影响,并对其导热系数进行了修正系数的计算,以方便相关人员在建筑热工计算中进行查阅。第五章对于STP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的防潮设计进行了研究与计算,首先阐述了冷凝结露效应的危害,之后对于不同厚度的STP板的板体与板缝处分别作了内部冷凝检验计算,得出STP真空绝热板作为外墙保温构造,无论是材料处还是板缝处,均不易产生内部冷凝现象。最后选取西安使用STP真空绝热板作为外墙保温的居住建筑建立模型,假设STP板保温系统在无板缝的理想状态下,对全年负荷进行模拟与计算。之后对不同板缝宽度对建筑整体负荷的影响进行模拟与总结,得出在板缝宽度为最大极限值20mm时,对于建筑全年累计总负荷达到22.21%。所以板缝的存在对于建筑负荷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最后结合调研过程中的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板缝对与建筑整体负荷的影响,对现有STP板标准规程提出建议,希望对STP真空绝热板今后在建筑节能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邹媛媛[3](2021)在《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制药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国内制药企业将大量的精力聚焦到新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分析风险的来源、性质和规律,识别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对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企业损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的基本概况入手,分析项目的主要特点,并从进度、财务、质量、管理四个方面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WBS分析法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共识别出进度、财务、质量、管理四个方面共十三个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各维度下风险权重的大小,然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风险进行了序列分析并确定整个项目风险等级。最后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采用风险预防、风险减轻和风险自留的方式,重点针对高风险和中风险提出十项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徐爱水[4](2021)在《建筑工程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工程施工中垂直运输机械布设是施工前期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对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机械选型布设而言,项目技术人员通常凭经验进行选择,容易忽略施工中起重能力、吊重能力、建筑高度、成本、附着位置、机械碰撞、后期拆除等因素影响,从而造成起重能力不足、覆盖盲区、附着位置选择困难、机械运行碰撞、难以拆除等问题。本文基于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机械选型布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本研究目的为通过对建筑工程垂直机械应用前选型、布置,使用过程内各种问题解决、规避,以及其他使用规则、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整理,最终搭建机械智能布设平台,从而为工程施工中塔吊布设、选型、施工时空控制等提供便利。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工程调研、工程实地监测、机械时空分析、有限元模拟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科研工作,得到大量数据与工程经验,为研究工作开展奠定坚定基础。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第一,调研青岛及周边地区39个实际工程,分析对塔吊、施工电梯选型与布设具有影响的因素,包括覆盖、起重能力、盲区、碰撞、拆除等多方面,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出具体预防措施。第二,在五个典型工程安装塔吊运行监测装置,记录塔吊实际工作情况,并依据工序、工作量、吊重、吊次、吊运时间推导吊次能力公式,提出公式关键参数,对于判定塔吊能否满足起重能力要求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通过工程调研与总结施工经验获得机具安装、拆除时间,并利用施工进度关系推导相应公式,用以计算机具在指定时间是否需要升节与附着、附着高度、附着次数、附着间距、机具高度等,为平台时空模拟提供规则支持,还对机具碰撞、拆除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第四,针对塔吊结构安全问题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塔吊基础(筏板与基础共同工作)、楼板开洞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筏板厚度下基础地基承载条件选取情况,以及开洞位置优先级。第五,通过平台开发建立垂直运输机械智能选型布设的平台,在完整研究分析垂直运输机械存在问题基础之上,平台能够科学合理的选取垂直运输机械最佳型号、布设位置。而且平台能够通过手动调整时间点,来观看整个施工阶段垂直运输机械的高度、附着、升节情况。第六,将建立的机械智能布设平台在工程中进行应用。通过开工前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平台的应用对机械进行位置、型号选择,有效避免了经验性机械布设中可能出现的覆盖不当、起重能力不足、机械碰撞以及周围环境影响等问题,并考虑了附着、基础等结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对于施工全周期内机械状态进行直观判断,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不必要工期损失,降低了工程成本,对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具有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林[5](2021)在《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抹灰开裂问题直接给工程整体质量、企业形象、住户使用舒适度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抹灰工程质量,需要加强抹灰开裂问题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常见抹灰开裂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探讨,并且分析建筑工程抹灰工艺技术,做好注意事项的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养护水平,从而提升抹灰质量,确保建筑使用效果。
司道光[6](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黄婕妤[7](2020)在《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文中指出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传统民居是传统建筑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民居的建造与环境、技术、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因而民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情、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研究民居常常以民系为单位,我国有八大民系,客家民系为其中一大民系,分布在赣南、闽西、粤东的部分地区。相比粤闽客家民居,学术界对赣南客家民居的研究较少。赣南客家民居分为厅屋组合式民居及围屋两大类型,其中针对厅屋组合民居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对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展开研究,希望能为这部分的研究内容贡献作一点补充。本文选取赣州市石城县沙塅村的培基大屋为研究样本,对该建筑本体及其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本文除绪论部分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历史背景与现状、建筑特征、建筑价值特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1、对培基大屋的历史背景与现状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对培基大屋所在沙塅村的村落区位、村落布局、村落环境展开分析。其次是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访谈追溯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安排,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反馈。笔者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基础群众对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意向。最后笔者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总结出培基大屋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2、对培基大屋的建筑特征研究。基于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研究背景,从建筑的视角切入,从建筑空间特征、建筑结构特征、建筑装饰特征、建筑文化特征四方面对建筑展开深入的研究。3、对培基大屋价值评价。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自下而上的群众意见,也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意见。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建筑价值评价体系,邀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打分,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进行价值分析。4、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根据上述三部分的工作,笔者对培基大屋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策略意见。包括对建筑的修缮方案、管理条件的改善、村落旅游开发、建筑再利用功能布居及室内设计。本研究希望能为培基大屋的研究及其后续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并希望以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为无数濒临破坏的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个研究思路。
王若飞[8](2020)在《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交通规模、改建规模及拆除不断扩大,伴随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建筑垃圾管理起步较晚,建筑垃圾相关行业发展慢,且处置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置模式。因此,建立系统化的建筑垃圾处置模式是形势所需。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个部分对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现有的分类模式,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分类不够细化,合理的分类模式对后续运输、处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现有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二级分类方式,主要分为金属类、有机类、无机非金属类和有毒类,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和工程垃圾在二级子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至二级亚类。另外根据受污染程度,对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分类单独研究。结合对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方式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体系。其次根据测定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发现:不同地区工程渣土之间矿物成分及含量差距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土层渣土的矿物成分含量存在变化;同一渣土处理前后矿物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石英含量变化最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矿物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异。测定建筑垃圾的环境指标,对于超标的建筑垃圾,必须进行污染修复后进行处置。分析建筑垃圾环境属性,并以陶粒和硫酸盐水泥为例,分析不同建筑垃圾作为两种建材原料的可行性,发现仅有部分建筑垃圾是符合要求的。然后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建筑材料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发生源、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指标及限值,主要包括重金属、甲醛等有机物,确保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提出的关于再生产品的质量指标和限定值,确保产品出厂时的安全性。最终以宁波高架桥工程为例,研究该工程不同阶段建筑垃圾的产废特点,估算建筑垃圾产量,提出该工程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案、监测方案、处置方案,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本文提出的以分类体系、监测体系、资源化分析体系构建的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为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
王成修[9](2020)在《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鼓浪屿地处闽南沿海,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地区之一,在近代中外建筑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涌现出中西合璧、丰富多样的水刷石装饰。本文以中外建筑文化交融对水刷石装饰多样性的作用为研究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地解析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而探讨水刷石装饰的地域性特征。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的立面构图、装饰表现、材料与工艺基本可以构成对其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体系。水刷石立面构图以西方建筑构图为基础,吸纳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塌岫”的空间特征和錾砖堵等构件划分立面的构图手法,并结合“红砖白石”的组构模式,将传统单层砖石立面移植到近代多层砖混立面上,形成丰富多样的构图形式。水刷石装饰表现在风格、形象、手法及分布位置上植根于闽南传统建筑装饰,以“红砖-水刷石”构成的红白颜色对比为基调,积极融会多种外洋风格,以山花、柱、梁、窗套、墙面、门楼为重点装饰部位,形成多元融合的独特风格。水刷石材料与工艺立足于闽南沿海地域与传统砖石工艺的优势,使闽南本土工匠在新材料出现后迅速适应并熟练发挥,在20世纪前30年间迅速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水刷石装饰。在水刷石原貌保护中,应根据不同损伤现象和程度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提高有经验工匠的参与度,重视施工前的试件制作,同时引入方格取样法和表面性状指标以分析原貌,并减小新作与之的差异。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在承继闽南传统装饰审美与工艺的基础上,积极融会外来装饰风尚,展现出远超其他地区的多样性。其传播与发展体现出推动鼓浪屿近代建设的闽南华侨群体不凡的经济实力与求新精神,也体现出闽南本土工匠面对新需求新挑战时积极进取、物尽其用、因地制宜的营建思想。水刷石装饰从发轫至盛行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近代特征,是营建群体的积极探索与尝试,虽局限于一定时代,但其蕴含的多元融合、引古烁今的意识可作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有益借鉴。
谢贤鑫[10](2020)在《RC框架中砌体填充墙的受力性能和地震易损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合理评估含砌体填充墙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地震损失,需要正确把握砌体填充墙的面内和面外受力性能及其地震损伤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砌体填充墙的易损性模型以用于基于概率的地震损失评估。本文以我国建筑中常见的砌体填充墙的受力性能和地震易损性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设计完成了9个足尺砌体填充墙框架的面内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黏土砖填充墙、空心砌块填充墙和含塑钢门窗的空心砌块填充墙等不同类型墙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各类砌体填充墙的最大裂缝宽度均与层间位移角之间近似地线性相关;其他设计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空心砌块填充墙相比,黏土砖填充墙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更高的峰值承载力。2、建立了包含本文试验数据在内的无开洞砌体填充墙面内拟静力试验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不同砌体填充墙面内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对于初始刚度,黄群贤(2011)提出的弯剪模型计算公式准确性较好;对于峰值割线刚度,ASCE5建议的基于斜压杆模型的计算公式最为准确;对于峰值承载力,Flanagan et al.(1999)提出的基于对角压溃破坏的计算结果最为准确。3、根据试验数据集建立了基于宏观破坏现象的砌体填充墙面内易损性函数;研究了损伤状态的定义方法、砌块材料、墙面抹灰砂浆等因素对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基于宏观破坏现象的损伤状态定义方法主观性过强,而基于力-位移骨架线的损伤状态定义方法导致易损性函数离散性过大,建议在易损性分析中采用基于最大裂缝宽度的损伤状态定义方法。当采用这一定义方法时,砌块材料和抹灰砂浆对易损性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影响。4、通过分析含塑钢门窗的填充墙框架试验结果,提出了塑钢窗框参与抗侧的传力机理;在本文试验中,塑钢窗框的承载力贡献可达RC框架结构承载力的25%至36%;根据使用功能定义了门窗的损伤状态并建立了塑钢门窗地震易损性函数,推拉门窗和平开门窗分别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和发生轻微损伤状态下即有超过50%的概率无法正常开启,而在平面内作用下玻璃面板不太可能破碎坠落。5、设计完成了7个足尺砌体填充墙面内外耦合加载试验,研究了砌体填充墙面内损伤对其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面内层间位移角和墙体宽厚比的面外承载力折减系数经验公式。
二、建筑一般抹灰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一般抹灰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施工中内墙抹灰材料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内墙抹灰中石膏砂浆的应用 |
1.1 石膏砂浆概述 |
1.2 轻质抹灰石膏砂浆的优点 |
1.2.1 较好的耐火性 |
1.2.2 较高的舒适度 |
1.2.3 速度快 |
1.2.4 节能环保 |
1.2.5 容易施工和搅拌 |
1.2.6 运输方便 |
1.3 水泥砂浆和轻质抹灰石膏砂浆对比 |
2 墙体抹灰工程石膏砂浆施工流程和管控要点 |
2.1 施工流程 |
2.2 管控要点 |
3 结语 |
(2)STP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构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建筑节能与外墙保温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STP真空绝热板 |
2.1 常用保温材料介绍及性能对比 |
2.1.1 有机保温材料 |
2.1.2 无机保温材料 |
2.2 STP真空绝热板 |
2.2.1 STP板热传递原理 |
2.2.2 STP板热工性能 |
2.2.3 STP与其他材料性能对比 |
2.2.4 STP板外墙保温系统构造 |
2.3 优势及不足 |
2.3.1 优势 |
2.3.2 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STP真空绝热板项目应用调研分析 |
3.1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式 |
3.2 调研结果分析与整理 |
3.3 改进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STP真空绝热板热桥研究 |
4.1 配套保温浆料材料性能 |
4.2 板缝对于墙体能耗的影响 |
4.3 板缝宽度对于STP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的修正 |
4.3.1 STP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
4.3.2 板缝对STP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的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5 STP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防潮设计研究 |
5.1 冷凝结露效应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
5.1.1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冷凝 |
5.1.2 冷凝结露的影响 |
5.2 STP真空绝热板保温系统内部冷凝计算 |
5.3 计算结果分析与整理 |
5.4 本章小结 |
6 STP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节能应用研究 |
6.1 西安地区气象条件概况 |
6.2 项目概况 |
6.3 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及热工性能 |
6.4 DeST-h模拟分析 |
6.4.1 软件简介 |
6.4.2 模型的建立 |
6.4.3 参数设定 |
6.4.4 模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厚度STP板的墙体构造各层温度及分压力 |
附录2 西安最冷最热月温度 |
附录3 不同板缝宽度的STP板项目全年负荷统计值 |
图表目录 |
(3)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概况及风险来源 |
2.1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概况 |
2.1.1 项目基本情况 |
2.1.2 主要工程特点 |
2.1.3 项目各项要求及目标 |
2.1.4 项目主体工程 |
2.1.5 项目整体组织结构 |
2.2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来源 |
2.2.1 进度风险 |
2.2.2 财务风险 |
2.2.3 质量风险 |
2.2.4 管理风险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识别 |
3.1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和流程 |
3.1.1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3.1.2 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
3.2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的进度风险 |
3.2.1 工期延时风险 |
3.2.2 进度计划风险 |
3.2.3 工程变更风险 |
3.3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的财务风险 |
3.3.1 资金周转能力风险 |
3.3.2 资金使用效率风险 |
3.3.3 市场价格变动风险 |
3.4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的质量风险 |
3.4.1 设计质量风险 |
3.4.2 原材料(设备)质量风险 |
3.4.3 关键过程质量风险 |
3.5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的管理风险 |
3.5.1 组织结构风险 |
3.5.2 制度风险 |
3.5.3 人力资源风险 |
3.5.4 工程质量监管风险 |
3.6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
4.1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4.1.1 项目评价的原则 |
4.1.2 项目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因素的权重确定 |
4.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项目风险评价 |
4.4.1 设立评价结论集 |
4.4.2 风险因素评分 |
4.4.3 风险评价的测算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应对 |
5.1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控制 |
5.1.1 风险控制方式选择 |
5.1.2 风险控制方式设计 |
5.2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进度风险应对措施 |
5.2.1 落实进度控制工作制度 |
5.2.2 规范合同管理 |
5.2.3 防范天气影响 |
5.3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
5.3.1 强化内部成本控制 |
5.3.2 构建项目资金管理中心 |
5.3.3 加强分供商价格管控 |
5.4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
5.4.1 编制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 |
5.4.2 控制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
5.5 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5.5.1 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
5.5.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建筑工程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智能建造概述 |
1.3 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问题分析与现状 |
1.3.1 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问题分析 |
1.3.2 建筑工程机械布设软件应用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工程调研的垂直运输机械位置选择分析 |
2.1 垂直运输机械概述 |
2.2 机械位置选择分析 |
2.2.1 机械与建筑物的距离分析 |
2.2.2 机械位置与结构的关系 |
2.2.3 机械位置与功能房和管线的关系 |
2.2.4 机械附着位置分析 |
2.2.5 机械覆盖分析 |
2.2.6 场区环境分析 |
2.2.7 群塔分析 |
2.2.8 拆除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工程调研与现场监测的垂直运输机械型号选择 |
3.1 基于工程调研的垂直运输机械型号选择分析 |
3.1.1 一般高层建筑常用起重机械统计 |
3.1.2 基于工程统计的垂直运输机械选择 |
3.1.3 机具初选规则 |
3.2 基于现场监测的起重能力分析 |
3.2.1 塔吊起重能力监测项目概述 |
3.2.2 工序与塔吊工作量分析 |
3.2.3 吊重分析 |
3.2.4 吊次分析 |
3.2.5 吊运时间分析 |
3.2.6 塔吊起重能力计算与参数取值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垂直运输机械施工过程模拟分析与安全控制 |
4.1 机械安拆时间分析 |
4.1.1 塔吊安拆时间分析 |
4.1.2 施工电梯安拆时间分析 |
4.2 塔吊运行与施工进度的关系 |
4.2.1 塔吊自升与结构进度的关系 |
4.2.2 塔吊高度与结构进度的关系 |
4.2.3 塔吊自升时间与高度计算案例 |
4.3 施工电梯运行与施工进度的关系 |
4.3.1 施工电梯附着与建筑进度的关系分析 |
4.3.2 施工电梯高度与建筑进度的关系分析 |
4.4 相邻建筑和塔吊的时空关系分析 |
4.4.1 基于进度计划的塔吊与建筑关系分析方法 |
4.4.2 施工过程碰撞案例分析 |
4.4.3 相关计划或位置调整措施 |
4.5 施工电梯拆除后工序工期分析 |
4.5.1 施工电梯拆除后工序与完工时间关系 |
4.5.2 基于统计数据的拆除后工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吊布设与运行结构安全分析 |
5.1 塔吊基础形式与安全计算 |
5.1.1 塔吊基础形式 |
5.1.2 塔吊基础安全计算内容 |
5.1.3 塔吊基础与底板共同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4 小结 |
5.2 结构开洞安全分析 |
5.2.1 塔身穿过结构的洞口尺寸分析 |
5.2.2 不同洞口位置的数值模拟分析 |
5.2.3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平台开发与应用 |
6.1 平台开发 |
6.1.1 总流程图及说明 |
6.1.2 功能划分与界面展示 |
6.1.3 浏览项目模块 |
6.1.4 项目中心模块 |
6.2 平台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智能布设平台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 |
一、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 |
致谢 |
(5)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产生的因素分析 |
1.1 所用材料因素 |
1.2 抹灰施工工艺因素 |
(1)基层清理方面。 |
(2)基体湿润方面。 |
1.3 砂浆因素 |
2 墙体抹灰技术及开裂的防治措施 |
2.1 加强原材料控制 |
2.2 规范施工工艺 |
2.3 注意事项 |
2.4 养护 |
3 抹灰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
3.1 完善施工方法 |
3.2 加强施工质量验收 |
4 结语 |
(6)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
2.2.1 前期施工准备 |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影响因素 |
2.3.2 主观语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
4.1.1 墙体构筑技术 |
4.1.2 楼面构筑技术 |
4.1.3 屋架构筑技术 |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
5.1.1 壁炉采暖技术 |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地方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民居研究综述 |
1.2.2 客家民居研究综述 |
1.2.3 建筑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
1.2.4 已有成果的启示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培基大屋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 沙塅村研究 |
2.1.1 村落区位 |
2.1.2 村落布局 |
2.1.3 村落环境 |
2.2 培基大屋历史沿革 |
2.3 群众对建筑保护与利用意向调查 |
2.3.1 针对石城县群众调查 |
2.3.2 针对沙塅村群众调查 |
2.3.3 社会调研结果分析 |
2.4 培基大屋现状问题分析 |
2.4.1 培基大屋残损现状 |
2.4.2 培基大屋管理现状 |
2.4.3 培基大屋利用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培基大屋建筑特征研究 |
3.1 厅屋组合式民居与围屋 |
3.2 建筑空间特征 |
3.2.1 空间构成要素 |
3.2.2 空间布局 |
3.3 建筑结构特征 |
3.3.1 承重结构 |
3.3.2 屋面结构 |
3.3.3 围护结构 |
3.4 建筑装饰特征 |
3.4.1 木装饰 |
3.4.2 石装饰 |
3.4.3 彩画 |
3.4.4 装饰题材及其意义 |
3.5 建筑文化内涵特征 |
3.5.1 风水文化 |
3.5.2 宗族文化 |
3.5.3 祈福纳吉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培基大屋价值特征研究 |
4.1 价值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4.1.1 建筑遗产及相关名词概念 |
4.1.2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技术路线 |
4.2.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阐释 |
4.2.3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2.4 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 培基大屋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培基大屋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 |
5.1.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模式 |
5.1.2 培基大屋保护利用模式选择 |
5.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
5.3 培基大屋的保护研究 |
5.3.1 建筑残损修缮 |
5.3.2 建筑管理条件改善 |
5.4 培基大屋利用研究 |
5.4.1 村落旅游资源开发 |
5.4.2 培基大屋再利用功能布局 |
5.4.3 培基大屋再利用室内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有关琴江镇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相关规定 |
1.3.3 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专利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研究 |
2.1 建筑垃圾概况 |
2.1.1 建筑垃圾定义 |
2.1.2 建筑垃圾的危害 |
2.1.3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行业变化趋势 |
2.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 |
2.2.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分类模式 |
2.2.2 目前建筑垃圾分类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3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的构建 |
2.3 建筑垃圾量化 |
2.4 建筑垃圾现场分类 |
2.5 小结 3 建筑垃圾资源属性和污染特征研究 |
3.1 实验安排 |
3.1.1 建筑垃圾来源 |
3.1.2 仪器设备 |
3.1.3 样品处理及测定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组分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含量分析 |
3.2.2 建筑垃圾物相分析 |
3.2.3 建筑垃圾金属元素含量及危害分析 |
3.3 讨论 |
3.3.1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
3.3.2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
3.4 小结 4 建筑垃圾处理路径 |
4.1 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处置方式 |
4.1.1 工程渣土处置方式 |
4.1.2 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研究 |
4.1.3 工程渣土和泥浆处置体系 |
4.2 建筑垃圾中金属类处置方式 |
4.2.1 钢铁废料 |
4.2.2 其它有色金属废料 |
4.3 无机非金属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3.1 混凝土源化利用研究 |
4.3.2 废砖块资源化研究 |
4.3.3 废砂浆资源化研究 |
4.4 有机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4.1 木材及纸壳包装等轻物质资源化研究 |
4.4.2 沥青资源化 |
4.4.3 其他有机垃圾资源化 |
4.5 有毒有害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
4.6 二级分类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4.7 小结 5 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测体系 |
5.1 建筑垃圾发生源监测指标 |
5.2 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
5.2.1 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环境监测指标 |
5.2.2 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监测指标 |
5.3 再生产品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
5.4 小结 6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工程应用 |
6.1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6.2 研究工程概况 |
6.3 高架桥工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
6.3.1 工程中建筑垃圾产生及分类 |
6.3.2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及选择工艺 |
6.3.3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监测指标 |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时空范围 |
1.2.3 案例概述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有关鼓浪屿及其近代建筑的研究 |
1.3.2 有关水刷石概念界定与发展历史的研究 |
1.3.3 有关水刷石表现效果的研究 |
1.3.4 有关水刷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 |
2.1 鼓浪屿建筑立面概述 |
2.1.1 立面形式 |
2.1.2 饰面材料 |
2.2 水刷石立面构成要素及其构图作用 |
2.2.1 饰面颜色 |
2.2.2 界面形态 |
2.2.3 构件组织 |
2.3 水刷石立面构图类型 |
2.3.1 中轴主导化构图 |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
(2)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
(3)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
(4)饰面颜色与界面形态强化、构件组织弱化作用 |
2.3.2 网格均质化构图 |
(1)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
(2)饰面颜色、构件组织强化作用 |
(3)饰面颜色与构件组织强化、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
(4)构件组织强化、饰面颜色与界面形式弱化作用 |
2.3.3 单侧偏重构图 |
(1)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
(2)饰面颜色、界面形态、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
(3)饰面颜色弱化、界面形态与构件组织叠加强化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表现 |
3.1 鼓浪屿建筑装饰风格概述 |
3.1.1 本土风格 |
3.1.2 外洋风格 |
3.2 水刷石装饰形象类型 |
3.2.1 本土装饰形象 |
3.2.2 外洋装饰形象 |
3.2.3 中外通用装饰形象 |
3.3 水刷石装饰表现手法 |
3.3.1 呈现形式 |
3.3.2 组织手法 |
3.3.3 与其他装饰技法结合 |
3.4 水刷石装饰分布位置 |
3.4.1 上层部 |
3.4.2 中层部 |
3.4.3 下层部 |
3.4.4 门楼及院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材料与工艺 |
4.1 水刷石材料组成 |
4.2 水刷石施作工艺 |
4.2.1 工艺类型 |
4.2.2 施作工具 |
4.2.3 施作工序 |
4.3 水刷石表面性状 |
4.3.1 颜色与质感 |
4.3.2 表面性状指标 |
4.3.3 指标影响作用 |
4.4 水刷石原貌保护 |
4.4.1 现存问题 |
4.4.2 处理措施 |
4.4.3 风貌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调查记录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RC框架中砌体填充墙的受力性能和地震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砌体填充墙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1 砌体填充墙面内抗震性能研究 |
1.2.2 砌体填充墙地震易损性研究 |
1.2.3 门窗的受力性能和地震易损性 |
1.2.4 砌体填充墙平面内外耦合作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足尺砌体填充墙面内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含砌体填充墙的RC框架试件设计 |
2.2.1 RC框架 |
2.2.2 砌体填充墙 |
2.2.3 砌体材料性能 |
2.3 加载和量测 |
2.4 砌体填充墙的试验现象 |
2.4.1 损伤发展及裂缝分布 |
2.4.2 最大裂缝宽度 |
2.4.3 残余裂缝宽度 |
2.5 滞回曲线 |
2.5.1 纯框架试验体的滞回曲线 |
2.5.2 砌体填充墙的滞回曲线 |
2.6 刚度退化 |
2.7 耗能能力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开洞砌体填充墙的面内刚度和承载力计算 |
3.1 引言 |
3.2 无开洞砌体填充墙的试验数据集 |
3.3 刚度计算 |
3.3.1 计算初始刚度的弯剪模型 |
3.3.2 计算峰值点割线刚度的斜压杆模型 |
3.4 承载力计算 |
3.4.1 灰缝剪切破坏 |
3.4.2 对角拉裂破坏 |
3.4.3 对角压溃破坏 |
3.4.4 面内承载力的计算误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砌体填充墙面内地震易损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损伤状态定义 |
4.3 易损性函数 |
4.4 基于宏观现象的面内易损性 |
4.4.1 样本数据 |
4.4.2 整体样本的易损性曲线 |
4.4.3 砌块材料对易损性的影响 |
4.4.4 与国外易损性曲线的比较 |
4.5 损伤状态的定义对面内易损性的影响 |
4.5.1 样本数据 |
4.5.2 基于不同损伤状态定义的易损性曲线 |
4.5.3 砌块材料对易损性的影响 |
4.5.4 抹灰砂浆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砌体填充墙中塑钢门窗的受力特性和易损性 |
5.1 引言 |
5.2 门窗试验体的设计 |
5.3 主要试验现象 |
5.4 塑钢门窗的承载力贡献 |
5.5 砌体填充墙中塑钢门窗的易损性 |
5.5.1 损伤状态定义 |
5.5.2 易损性曲线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内损伤对砌体填充墙面外受力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考虑面内损伤的砌体填充墙面外承载力试验 |
6.2.1 试件设计 |
6.2.2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6.2.3 试验结果 |
6.3 面内损伤对面外承载力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及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内外规范中关于砌体填充墙的相关规定 |
A.1 砌体填充墙对结构的影响 |
A.2 砌体填充墙的承载力和刚度 |
A.3 砌体填充墙的损伤控制 |
A.4 各国规范的对比 |
附录B 国内砌体填充墙试验数据集 |
附录C 砌体填充墙面内外耦合试验数据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建筑一般抹灰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施工中内墙抹灰材料的应用探析[J]. 林光耀. 砖瓦, 2021(10)
- [2]STP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构造应用研究[D]. 韩雪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健兴药业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邹媛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4]建筑工程垂直运输机械智能布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徐爱水.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J]. 李林. 居舍, 2021(08)
- [6]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D]. 黄婕妤.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8]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D]. 王若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装饰研究[D]. 王成修. 华侨大学, 2020(01)
- [10]RC框架中砌体填充墙的受力性能和地震易损性研究[D]. 谢贤鑫.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