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液型压敏胶乳化剂的研制与生产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华[1](2020)在《含聚环氧乙烷链段极性支化结构SIS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但因其分子极性小,与一些极性材料的粘附性低,需要进行极性化改性以期拓宽SIS在胶粘剂、表面涂层等领域的应用。在聚合过程中直接引入极性嵌段可简便地合成出极性化SIS,制备PI-g-PS支化聚合物,使SIS具有更低的熔体黏度和优异的加工性能。本文首先以对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封端剂,采用活性阴离子法合成了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PS-VB),威廉姆森(williamson)醚化法合成了聚环氧乙烷大分子单体(PEO-VB),对精制后的大单体进行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质谱(MS)表征,并分析了两亲性PEO-VB的乳化性能;然后,将PS-VB与异戊二烯(Ip)进行阴离子共聚合,再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官能化改性剂,一锅法制备出末端含星型PEO链段的极性化梳形PI-g-PS-s-PEO,使用FT-IR、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转矩流变仪等进行结构与性能分析,并考察了封端反应条件对聚合物中PEO含量(w(PEO)%)的影响;最后,以PEO-VB与歧化松香钠皂(DRS)作为复合乳化剂,用于PS-VB和Ip的乳液共聚合,制备出极性化PI-g-PS-g-PEO及其乳液,考察了引发体系、乳化剂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和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NMR、DSC对PI-g-PS-g-PEO的结构与热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如下:(1)PS-VB的封端率在95%左右,分子量可设计且分布较窄;两亲性PEO-VB的封端率在92%左右,并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其浊点在60℃以上,CMC值在2.4mg/mL以下,适用于O/W体系,可作为反应性乳化剂使用。(2)成功制备出以PI为主链,PS为规整侧链,末端含星型PEO的极性化梳形PI-g-PS-s-PEO;PS-VB的分子量对w(PEO)%没有影响,PEGDE的分子量越小,延长封端反应时间,增加改性剂用量均有利于提高w(PEO)%;PI-g-PS-s-PEO具有一定的极性,分子链中PEO链段无结晶;相同条件下,PI-g-PS-s-PEO的熔体黏度明显低于线型SIS,并且支链数目越多,熔体黏度越低。(3)以CHP/TEPA=1:1.25为引发剂,DRS/PEO8-VB=1:1为乳化剂,可得单体转化率在60%以上,综合性能较优的极性化PI-g-PS-g-PEO共聚物乳液;PEO8-VB可减少DRS的用量,又能改善聚合物及其乳液的极性;聚合物中PEO链段存在结晶,表明PEO是单独一相,PI-g-PS-g-PEO呈微相分离结构。
王雪原[2](2020)在《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四乙烯五胺(TEPA)为还原剂,异丙苯过氧化氢(CHPO)为氧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NR-g-PEHA/MAA),并在改性胶乳成膜前添加氮丙啶交联剂进行室温固化,进一步提升聚合物膜的机械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投料方式等因素对材料机械性能、热学性能、溶胀性能、聚合物乳液的粘度、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采用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用拉力试验机、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等手段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天然橡胶(NR)相比,NR-g-PEHA/MAA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溶剂性均有提高。FT-IR证实了2-EHA和MAA成功接枝到NR骨架上。用TEM观察了天然胶乳粒子改性前后的形貌,发现接枝的聚合物链包裹在NR颗粒表面,并且尺寸小的的粒子更容易被接枝。在反应温度为50℃,每100份天然胶乳,MAA用量为0.3份,2-EHA用量为14.7份;每100份单体,引发剂(CHPO:TEPA=1:1)的用量分别为0.8份;MAA在氧化还原反应开始后7 h后加入的条件下改性胶乳膜的力学性能最佳;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材料拉伸强度为8.45MPa,断裂伸长率为1279%,韧性为37.64 MJ/m3,弹性模量为1.69 MPa。改性后产物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性能最佳的NR-g-PEHA/MAA在质量损失为5%和50%时的分解温度较NR分别提高了16℃和12℃。NR改性前后的玻璃化温度Tg基本不变。用甲苯溶胀的方法对接枝物的交联程度进行了表征,发现NR-g-PEHA/MAA的溶胀程度为10 g/g。测试了改性后胶乳的粘度,发现机械性能最好的样品胶乳粘度为13.67 c P,并且MAA含量和投料方式是引起粘度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生产乳液的工艺和配方通过控制反应活性、接枝链长短、交联点数量以及水相中齐聚物含量来影响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粒径的变化。
武帅[3](2020)在《两亲性SIS-g-PEG热塑弹性体的设计、合成与体外释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熔压敏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压敏胶,在室温下呈固态,温度升高后具备熔融流动性,且化学性质稳定,是经皮给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储存药物、控制药物释放和与皮肤紧密贴合的作用。热熔压敏胶的骨架材料为热塑弹性体,热塑弹性体中最常见的是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包括聚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等,以SIS型热塑弹性体为基质制备得到的SIS型热熔压敏胶具有内聚力强、载药量高、粘附性好等特点,但存在吸湿透气性差、对亲水性或低亲脂性药物体外释放率低、容易引起红肿等过敏反应的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因此,本研究对SIS型热塑弹性体进行化学接枝改性,为亲水性药物构建更多的释放通路,改善压敏胶体系的亲水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亲水性和亲脂性模型药物,考察改性前后热塑弹性体薄膜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首先,通过甲酸-过氧化氢原位环氧化法利用SIS型热塑弹性体制备环氧化SIS,再通过开环接枝化法将亲水性聚乙二醇引入到环氧化SIS的环氧基团中制备接枝化SIS。利用氢核磁共振波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其环氧化程度、相结构和相容性进行测试和表征,通过谱图确定环氧化率、接枝化率、官能团结构和特征峰归属,通过熔点变化确定热塑弹性体中各相之间的相容性,制备得到满足实验条件的热塑弹性体基质。其次,建立适合模型药物芍药苷和齐墩果酸的HPLC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专属性和系统适用性均良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测定两种药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芍药苷亲水性较强,齐墩果酸亲脂性较强。通过考察两种药物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证明药物在人体皮肤中的稳定性较好。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亲水性药物芍药苷(苷类化合物)和亲脂性药物齐墩果酸(三萜类化合物),研究以SIS、环氧化SIS、接枝化SIS三种不同共聚物为基质制备得到的热塑弹性体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环氧基团和亲水性聚氧乙烯醚链段的热塑弹性体中,芍药苷24 h的累积释放率由0.13%分别提高到7.45%和4.21%,齐墩果酸24 h的累积释放率由41.83%分别提高到57.25%和61.33%,证明环氧化处理和接枝化处理均可以增加SIS共聚物的极性,从而增强亲水性药物和亲脂性药物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周启伟[4](2019)在《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末期,随着我国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速公路将由快速发展的建设期进入大规模的养护阶段。高性能乳化沥青作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核心材料成为广大道路工程师竞相研究的热点。树脂类材料以其具有强度高、黏结力强、应用工艺相对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于热熔胶材料中,如何将树脂类材料应用于乳化沥青中,并提升乳化沥青的综合性能是当前高性能乳化沥青领域的新靶点。基于树脂材料的特性,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树脂材料对乳化沥青进行共混改性,提出了针对两种不同树脂的乳化沥青制备工艺,研究了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宏观性能,同时采用微观手段分析了树脂-乳化沥青的细观特性及改性机理;最后进一步采用橡胶对共混物进行复合改性,并研究其宏观性能和细观特性;以期研究成果为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根据聚合物乳液共混理论,制备了双组份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基于拉拔试验、凝胶试验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试验评价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黏结性能、凝胶热线和动态热力学特性,得出了共混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揭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及共混机理;(2)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制备了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基于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拉拔强度试验、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动态剪切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试验评价了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常规性能、黏结性能、贮存稳定性、动态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和抗变形能力;得出了共混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揭示了其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及共混机理;(3)胶乳-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评价采用两种不同胶乳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共混物进行改性,基于拉伸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评价了两种胶乳对共混物拉伸性能、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了胶乳的最佳掺量,并借助荧光显微镜揭示了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及三相共混物的强度形成机理;(4)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评价基于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试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及动态剪切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试验评价了 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的常规性能、贮存稳定性、动态热力学特性、流变特性及抗变形能力;并借助荧光显微镜揭示了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的三相结构和共混机理。
贺贝贝[5](2018)在《紫外光本体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文中研究指明压敏胶的传统生产方法为溶液型与乳液型,两种方法都需要原料在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时间在7h以上,聚合反应升降温的时限决定了反应速率较难控制,在压敏胶的使用时需要耗费较高的能量除去产品中的溶剂或者水,从而带来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紫外光本体聚合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的聚合方法,引发剂通过吸收紫外光能量制备丙烯酸酯预聚物,此方法具有反应速率快、反应程度可控、受温度影响小等优点,制备的产品固含量100%,无色透明,且粘结性与耐候性良好。本课题主要包括紫外光引发机理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察反应条件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产品性能可控的目的。本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聚合物的性能研究以及工艺控制。其中性能研究包括预聚物的制备以及压敏胶的固化。研究了各种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光聚合反应速率,初步确定了各种软、硬单体的选择。通过改变软硬单体的不同配比以及不同引发剂含量进而确定压敏胶最佳力学性能下各组分的组成及配比,测定此最佳组成下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在预聚物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光照时间来控制预聚物黏度,在预聚物反应结束时正好处于聚合反应的自动加速阶段,如若光照时间稍微延长则会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爆聚反应。因此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系数,采用间歇光照的方式,控制每次聚合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次数从而达到所需黏度。在预聚物中添加适量引发剂与交联剂即可得到光固化压敏胶。考察了固化时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固化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交联剂、异氰酸酯、丙烯酸等对耐热性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曹萌萌[6](2018)在《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文中提出压敏胶制品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众多行业中,特别是胶带,标签,保护膜,电力,汽车和医疗等行业。目前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因其无毒、环境友好、价格适中和粘接性能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聚丙烯酸酯的直链分子结构及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性质决定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存在内聚力不足、再剥离性、耐水性差、剥离强度、初粘力不够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替代对环境有污染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提高其综合性能使其满足生产生活要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改性,提高其耐水性、粘接性能,使其性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变得尤为重要。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作为自交联单体,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对丙烯酸酯乳液分别进行交联改性和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采用N-MAM作为内交联剂,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多重改性。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将其与单一改性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对比。
武文斌,孟唯,张舒雅,王重[7](2017)在《橡胶型压敏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橡胶型压敏胶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近几年来其科研拓展和社会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综述了各种橡胶型压敏胶的特点、作用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同时,对改性橡胶型压敏胶的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使压敏胶向多样化、功能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袁晨[8](2016)在《耐高温型压敏胶及其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其以水为溶剂、环保、安全、节能并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吸引了很大的关注。但是耐高温性普遍较差,且在发光材料的应用尚无涉及。基于此,本文对耐高温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理论研究进展、新技术方法以及其铽配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由此确定了用含硅单体MPS、D4来增强压敏胶的热稳定性,以稀土铽离子制备绿色发光高聚物材料的实验方案。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改性单体,使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复合型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耐高温型压敏胶乳液。利用对照试验法总结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82℃,高剪切预乳化的时间为15min,主单体配比为EA:2-EHA=37:48,乳化剂配比为SDS:TX-10=1:1,且乳化剂总用量单体质量的3%,引发剂APS的用量为0.5%,MPS的用量为1%,D4的用量为3-5%。对制得的乳液进行粒径分析、TEM、红外光谱和热失重测试表征,发现:含硅单体与丙烯酸酯成功共聚,乳液粒径粒径大约在100nm左右,且分布均匀,烘干得膜测得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02℃。再以耐高温型压敏胶为基体材料,通过加入具有绿色荧光特性的稀土铽离子制备出具有绿色荧光性能的压敏胶,并进行红外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荧光衰减测试。结果表明:Tb3+成功与压敏胶中酯基的氧原子配位键合,在369nm的激发光下,该绿色荧光压敏胶在489nm,545nm,583nm,622nm处表现出Tb3+的特征发射峰,发射出纯正的绿光且色度坐标为(0.300,0.543)。荧光寿命较短,在0.25ms左右。不但荧光性能很好,热稳定性也比较高,热分解温度能达到420℃。同时也研究分析了Tb3+的浓度和温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Tb3+使用的最佳浓度为0.7mol/L。
房成[9](2015)在《羧酸单体MBI和β-CEA及固化剂SAC-100在乳液型丙烯酸酯PSA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及抗老化性能,同时具有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安全无毒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然而,与溶剂型相比,丙烯酸酯乳液在固化成膜后,乳胶膜存在耐水、耐溶剂、抗蠕变以及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因此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进行改性研究,进而提高其综合性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致力于将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衣康酸单丁酯(MBI)和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CEA)应用到乳液聚合过程中,制备性能优良的功能型丙烯酸酯乳液及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对这两种羧酸单体在乳液及压敏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同时,将所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羧酸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作对比。另一方面,本文通过添加丙烯亚胺类外交联剂对羧酸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进行交联改性,同时将最新的表征方法应用到乳液合成及压敏胶性能测试中,并对交联反应中的相关机理进行探索,对比固化前后压敏胶各方面性能的变化,为以后的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最后,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剥离强度进行改性研究。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五点:(1)首先系统研究不同羧酸单体在有机相与水相中的分布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可以使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理解羧基在乳液及乳胶膜中的不同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乳胶膜最终性能的影响。本章研究了羧酸单体(AA,MAA,MBI,β-CEA)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有机相与水相中的分布情况。发现不饱和羧酸在n-BMA有机相与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取决于羧酸在整个单体中的浓度,而且,这四个不同的羧酸单体的分配系数值呈降序:MBI>MAA>β-CEA>AA(这个趋势与羧酸的质量浓度无关),分配系数越大,羧酸单体的亲油性越强。另一方面,单体与水的质量比(油水比M/W)对疏水性羧酸在n-BMA与水相中的分配系数有显着地影响,亲油性越强,影响越大。然而,亲水性羧酸的分配系数受M/W的影响并不大。MBI和β-CEA的分配系数受pH的变化影响很大。此外,当与“弱”酸(β-CEA)对比时,“强”酸(MBI)的分配系数对pH更敏感,而与羧酸的水溶性无关(β-CEA的水溶性远远大于MBI)。另外,乙烯基酸的分配系数几乎与温度没有关系。(2)采用n-BMA为主单体,研究不同羧基单体在P(n-BMA)乳液中的应用,首先通过计算不同羧基单体的HLB值来比较它们的水溶性大小,并用分配系数法确认HLB值法在此处应用的准确性。然后探讨了功能性羧基单体对乳液的最终转化率,凝聚率,粒径,吸光度,高温稳定性,以及对乳胶膜的耐水性,热稳定性的影响。由分子结构法计算得到的羧酸单体的HLB值排序为:β-CEA (12.36)>MAA(10.46)>MBI(9.57),HLB值越大,单体的亲水性越强,这与用分配系数法得到的趋势完全一致。另外,羧酸单体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水溶性大小。亲油性较强的羧基单体MBI对乳胶粒粒径并没有显着地影响,而亲水性羧基单体β-CEA的引入,则会使乳液的粒径显着减小。三种羧酸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降序为:P(n-BMA+MAA)>P(n-BMA+β-CEA)> P(n-BMA+MBI),可看出MBI和β-CEA对胶膜耐热性能方面的改善效果不如传统羧酸MAA。(3)对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报道的文献很多,但大部分是局限于乳液聚合工艺和聚合动力学的探索,关于羧基单体的影响也往往局限于传统羧基单体AA和MAA在压敏胶中的应用研究。本章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研究了MBI和β-CEA对乳液转化率、凝聚率、稳定性、zeta电位、临界聚沉浓度(CCC)、动态剪切流变性以及对乳胶膜凝胶含量、粘接性能(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力)的影响。并且利用DSC等对压敏胶乳胶膜进行表征。所得结果与传统羧基单体AA和MAA作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羧基单体对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动态流变性几乎没有影响。当采用这四种羧酸作为功能单体时,所制得的压敏胶的凝胶含量大小排序为:β-CEA>AA>MBI>MAA,而溶胶分子量的趋势正好相反。由β-CEA和MBI合成的压敏胶乳液的CCC值比由AA和MAA合成的乳液小。另外,β-CEA可提高压敏胶的初粘力和剥离力,但持粘力较小,而MBI的应用能较全面的提高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综合性能,使压敏胶的三大力学性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4)采用丙烯亚胺类外交联剂(SAC-100)对羧酸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进行交联固化改性,研究了固化剂用量对压敏胶凝胶含量、凝胶部分交联点平均分子量(Mc)、溶胶部分分子量及其分布(Mw,Mn,Mw/Mn)、耐水性能、粘接性能(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力)的影响,并且利用IR、DSC、TGA、SEM、 AFM、DMA等对固化反应前后的乳胶膜进行表征。添加外交联剂SAC-100后,压敏胶的凝胶含量显着提高,交联点分子量和溶胶分子量不断减小。压敏胶的耐水性和成膜性得到明显的改善,热稳定性得到显着的提高。另外,添加外交联剂SAC-100后,聚合物胶膜的储能模量(G’)增大,对应的是内聚强度,持粘力的提高,损耗模量(G”)和力学损耗因子(tan δ)减小,对应的是初粘力和剥离强度的减小(5)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并对压敏胶的剥离强度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硬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乳液PSA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随着硬单体用量的增加,乳液的凝胶含量降低,玻璃化温度(Tg)增大。剥离强度随着苯乙烯(St)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另一方面,剥离强度随着MMA和SR340(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比例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由不同硬单体(相同质量时)合成的乳液PSA的剥离强度的降序为:St> MMA>SR340。乳液粒径随着NaHCO3含量增加而变大,而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NaHCO3含量增加,乳液粒径分布越来越宽。然而,乳液的稳定性随着NaHCO3浓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差。当NaHCO3含量低于0.3 wt%(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时,剥离强度随着NaHCO3浓度增大而增加,高于0.3 wt%时,剥离强度减小。不同的半连续聚合工艺在乳液PSA的改性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乳液粒径降序为:单体种子半连续工艺>无种子半连续工艺>预乳液种子半连续工艺。180。剥离强度降序为:预乳液种子半连续工艺>无种子半连续工艺>单体种子半连续工艺。
陈思佳[10](2014)在《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剥离型压敏胶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建材、家电、LCD液晶板等领域的表面临时保护膜中,其中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因其对环境友好,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通过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酰肼(ADH)对压敏胶进行自交联改性,并用全氟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改善压敏胶的可剥离性能。首先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讨论了搅拌桨转速、KPS用量、SDS用量、软硬单体配比等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合成乳液性能以及压敏胶带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搅拌桨转速为240r/min, K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7%,SD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软硬单体质量比为80/18时,聚合反应的凝胶率低、产率高,聚合稳定性好,所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及胶膜的综合性能较优,有利于后续改性研究。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为基础,通过无规共聚方式在主链上引入DAAM,制备室温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DAAM用量对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及压敏胶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乳液的贮存稳定性随着DAAM用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乳液粒径分布显示乳胶粒在DAAM用量增加后更多地发生了聚并。压敏胶带的各项力学性能也受DAAM用量影响,当DAAM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时,压敏胶带的各项力学性能适中,易于剥离,且剥离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幅度较小,同时还有较好的乳液贮存稳定性。采用全氟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对室温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制备了稳定、综合性能良好的含氟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含氟单体用量对乳液及胶膜相关性能的影响,并将所制备压敏胶与几种市售可剥离型压敏胶产品的性能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仅相当于单体总质量0.5%的含氟单体即能显着提高自交联型压敏胶乳液的贮存稳定性,并改善压敏胶带的各项力学性能,提高再剥离能力;继续增加含氟单体用量后,再剥离性能虽有提升,但性价比较低。与市售产品比较,本文合成的压敏胶剥离强度较低,易于剥离,剥离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长的速率较低。
二、乳液型压敏胶乳化剂的研制与生产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液型压敏胶乳化剂的研制与生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含聚环氧乙烷链段极性支化结构SIS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SIS热塑性弹性体 |
1.1.1 SIS的性能与应用 |
1.1.2 SIS的极性化改性 |
1.2 接枝聚合物 |
1.2.1 接枝聚合物的性质 |
1.2.2 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1.3 活性阴离子聚合 |
1.3.1 基于LAP法合成端基官能化聚合物 |
1.3.2 大分子单体在阴离子聚合中的应用 |
1.4 乳液聚合 |
1.4.1 反应性乳化剂 |
1.4.2 反应性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精制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VB的分子设计及结构表征 |
2.3.2 PEO-VB的结构表征及乳化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活性阴离子法制备PI-g-PS-s-PEO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精制 |
3.2.2 PI-g-PS-s-PEO的合成 |
3.2.3 测试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g-PS-s-PEO的合成条件分析 |
3.3.2 PI-g-PS-s-PEO的结构表征 |
3.3.3 聚合条件对w(PEO)%的影响 |
3.3.4 PI-g-PS-s-PEO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液聚合制备PI-g-PS-g-PEO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精制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液合成条件分析 |
4.3.2 引发体系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4.3.3 乳化剂体系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4.3.4 乳液聚合物结构与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天然胶乳概述 |
2.1.1 天然胶乳发展历程 |
2.1.2 天然橡胶的基本性能 |
2.2 天然橡胶应用存在的问题 |
2.2.1 天然橡胶在轮胎制品中的应用 |
2.2.2 天然橡胶在压敏胶中的应用 |
2.2.3 天然橡胶在医疗卫生产品中的应用 |
2.3 天然橡胶的接枝改性 |
2.3.1 天然橡胶的接枝反应机理 |
2.3.2 天然橡胶接枝常用引发体系 |
2.3.3 天然橡胶接枝常用单体 |
2.3.4 乳化剂对接枝天然橡胶的影响 |
2.4 天然橡胶的混合以及混炼 |
2.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步骤 |
3.2.1 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制备 |
3.2.2 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制备 |
3.2.3 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测试与表征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反应机理 |
4.2 NR-g-PEHA/MAA的FT-IR与TEM |
4.2.1 FT-IR分析 |
4.2.2 TEM分析 |
4.3 NR-g-PEHA/MAA的机械性能 |
4.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2 引发剂浓度和硬单体投料时间的影响 |
4.3.3 MAA的投料量的影响 |
4.3.4 2-EHA用量的影响 |
4.4 NR-g-PEHA/MAA的热学性能 |
4.4.1 TGA分析 |
4.4.2 DSC分析 |
4.5 NR-g-PEHA/MAA的溶胀性能 |
4.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5.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
4.5.3 MAA用量的影响 |
4.5.4 2-EHA用量的影响 |
4.6 NR-g-PEHA/MAA的单体转化率 |
4.6.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6.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
4.6.3 MAA用量的影响 |
4.6.4 2-EHA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4.7 NR-g-PEHA/MAA的粘度 |
4.8 NR-g-PEHA/MAA的粒径 |
4.8.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8.2 引发剂用量及投料方式的影响 |
4.8.3 MAA用量的影响 |
4.8.4 2-EHA用量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两亲性SIS-g-PEG热塑弹性体的设计、合成与体外释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经皮给药系统概述 |
1.1.1 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 |
1.1.2 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 |
1.1.3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 经皮给药用压敏胶基质 |
1.2.1 压敏胶的基本要素 |
1.2.2 压敏胶的分类 |
1.2.3 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
1.3 SIS型热熔压敏胶 |
1.3.1 SIS型压敏胶的组成 |
1.3.2 SIS型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
1.4 接枝共聚物 |
1.4.1 概述 |
1.4.2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1.4.3 接枝共聚物的特性 |
1.5 课题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体依据 |
1.5.2 课题方案 |
1.5.3 研究内容 |
2 ESIS和 SIS-g-PEG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ESIS的制备 |
2.3.3 SIS-g-PEG的制备及提纯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1H-NMR波谱分析 |
2.4.2 FT-IR光谱分析 |
2.4.3 DSC分析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SIS环氧化反应机理及环氧度的表征 |
2.5.2 接枝化反应机理 |
2.5.3 ~1H-NMR结果分析 |
2.5.4 FT-IR结果分析 |
2.5.5 DSC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芍药苷和齐墩果酸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液的配制 |
3.3.2 离体皮肤的制备 |
3.3.3 HPLC分析方法 |
3.3.4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测定 |
3.3.5 药物在皮肤匀浆液中的稳定性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液相方法的建立 |
3.4.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3.4.3 药物溶液在皮肤匀浆液中的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4 SIS-g-PEG热塑弹性体的体外释药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热塑弹性体薄膜制备 |
4.3.2 HPLC分析方法 |
4.3.3 体外药物释放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英文缩写词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2.2 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技术现状 |
1.2.3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应用现状 |
1.2.4 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制备工艺研究 |
2.1 聚合物共混理念和工艺 |
2.2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2.1 基础环氧增韧改性 |
2.2.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
2.2.3 乳化沥青的制备 |
2.2.4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配伍性分析 |
2.2.5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3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3.1 增黏树脂基本特性 |
2.3.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1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1.1 力学性能 |
3.1.2 凝胶特性 |
3.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宏观性能 |
3.2.1 常规性能 |
3.2.2 黏结性能 |
3.2.3 贮存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 |
4.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分析 |
4.1.1 相结构 |
4.1.2 动态热力学 |
4.1.3 共混机理 |
4.2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细观特性分析 |
4.2.1 相结构 |
4.2.2 动态热力学 |
4.2.3 流变特性 |
4.2.4 共混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乳-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研究 |
5.1 胶乳的性能 |
5.1.1 胶乳的类型 |
5.1.2 合成胶乳的基本性能 |
5.2 胶乳对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
5.2.1 胶乳改性共混物制备 |
5.2.2 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3.1 SBR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3.2 氯丁胶乳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 |
5.4 胶乳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1 胶乳掺量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4.2 不同胶乳最佳掺量对共混物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BS-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性能研究 |
6.1 原材料及制备 |
6.2 常规性能 |
6.3 贮存稳定性 |
6.4 相结构 |
6.5 动态热力学 |
6.6 流变特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
7.1 增黏树脂-乳化沥青微表处性能研究 |
7.1.1 配合比设计 |
7.1.2 路用性能对比 |
7.1.3 试验段铺筑及检测 |
7.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防护性封涂层性能研究 |
7.2.1 防护性封涂层的制备 |
7.2.2 防护性封涂层最佳配比 |
7.2.3 试验段铺筑及检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紫外光本体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烯酸酯压敏胶概述 |
1.1.1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分类 |
1.1.1.1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1.2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1.3 水溶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1.4 热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1.5 辐射固化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2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组成 |
1.1.3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影响因素 |
1.1.3.1 单体组成的影响 |
1.1.3.2 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
1.1.3.3 极性基团的影响 |
1.1.3.4 共聚物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1.1.3.5 交联的影响 |
1.1.4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粘结性能 |
1.2 紫外光引发聚合概述 |
1.2.1 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机理 |
1.2.2 紫外光聚合与热聚合的比较 |
1.2.3 光化学基础 |
1.2.4 光引发反应 |
1.2.4.1 光致断裂反应 |
1.2.4.2 分子间氢提取反应 |
1.2.4.3 分子内氢提取反应 |
1.2.4.4 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 |
1.3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概述 |
1.3.1 UV固化压敏胶的组成 |
1.3.2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性 |
第二章 丙烯酸酯单体的光聚合速率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2.1.2 UV聚合制备压敏胶的实验设计流程 |
2.1.3 实验原理 |
2.1.4 实验步骤 |
2.1.5 聚合单体的选择 |
2.2 分析测试 |
2.2.1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2.2.2 分子量及分布测定 |
2.2.3 红外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UV光照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
2.3.2 不同单体的光聚合反应速率研究 |
2.3.3 不同引发剂用量下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 |
2.3.4 光聚合前后的红外光谱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3.1.2 光引发制备丙烯酸酯预聚物 |
3.1.3 UV固化压敏胶的制备 |
3.1.3.1 不含交联剂的压敏胶制备 |
3.1.3.2 含交联剂的压敏胶制备 |
3.1.4 UV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胶膜的制备 |
3.2 性能及分析测试 |
3.2.1 外观 |
3.2.2 UV固化压敏胶的初粘力测试 |
3.2.3 UV固化压敏胶的持粘力测试 |
3.2.4 UV压敏胶的剥离强度测试 |
3.2.5 Tg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软硬单体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3.2 AA含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3.3 软单体不同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3.4 硬单体不同配比下压敏胶的力学性能 |
3.3.5 聚合反应时间对压敏胶性能影响 |
3.3.6 引发剂不同用量的影响 |
3.3.7 功能单体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8 光照强度对于预聚物的影响 |
3.3.9 间歇照射方式对于转化率及分子量与分布的影响 |
3.3.10 间隔照射下每次光照时间对于预聚物性能的影响 |
3.3.11 光聚合与热聚合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固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分析测试 |
4.2.1 TG测试表征 |
4.2.2 耐老化性能测试 |
4.2.3 残胶量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交联剂的选择 |
4.3.2 交联剂对耐热性的影响 |
4.3.3 固化时间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3.4 光引发剂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3.5 固化光照强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3.6 涂膜厚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3.7 二异氰酸酯对熟化性能影响 |
4.3.8 功能单体含量对耐老化性能影响 |
4.3.9 链转移剂对压敏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概述 |
1.2.1 压敏胶的发展 |
1.2.2 压敏胶的属性 |
1.2.3 压敏胶的分类 |
1.2.4 压敏胶的产品和技术 |
1.2.5 乳液聚合特性及优点 |
1.2.6 乳液聚合组分 |
1.2.7 乳液型压敏胶粘剂的性能特点 |
1.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改性及应用 |
1.3.1 反应性乳化剂改性 |
1.3.2 交联改性 |
1.3.3 聚氨酯改性 |
1.3.4 增粘树脂改性 |
1.3.5 有机硅改性 |
1.3.6 多重改性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联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装置 |
2.2.4 N-MAM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2.2.5 乳液压敏胶的表征及性能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软硬单体配比的选择 |
2.3.2 引发剂用量的选择 |
2.3.3 复合乳化剂用量的选择 |
2.3.4 改性前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测试 |
2.3.5 交联剂N-MAM用量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2.3 BGMAH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3.2.4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GMAH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膜前后的结构表征 |
3.3.2 DSC分析 |
3.3.3 反应型乳化剂BGMAH用量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重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2.3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4.2.4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MAM用量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粒径大小的影响 |
4.3.2 N-MAM用量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粘度的影响 |
4.3.3 N-MAM用量丙烯酸酯乳胶膜的DSC |
4.3.4 N-MAM用量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膜耐水性的影响 |
4.3.5 N-MAM用量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奖项 |
致谢 |
(7)橡胶型压敏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型压敏胶的分类 |
1.1 溶剂型橡胶压敏胶 |
1.2 乳液型橡胶压敏胶 |
1.3 压延型橡胶压敏胶 |
1.4 液体固化型压敏胶 |
2 橡胶弹性体 |
2.1 天然橡胶 |
2.2 丁基橡胶 |
2.3 氯丁橡胶 |
2.4 丁苯橡胶 |
2.5 丁腈橡胶 |
2.6 其它橡胶型压敏胶 |
2.6.1 再生橡胶 |
2.6.2 交联型橡胶压敏胶 |
2.6.3 环氧化天然橡胶 |
2.6.4 聚异戊二烯橡胶 |
2.6.5 顺丁橡胶 |
3 结束语 |
(8)耐高温型压敏胶及其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丙烯酸酯压敏胶 |
1.1.1 概述 |
1.1.2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组成 |
1.1.3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分类 |
1.2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2.1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
1.2.2 乳液聚合 |
1.2.3 有机硅改性压敏胶 |
1.3 稀土聚合物发光材料 |
1.3.1 概述 |
1.3.2 稀土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稀土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目的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耐高温压敏胶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装置 |
2.2.3 仪器及测试设备 |
2.2.4 制备乳液实验方法 |
2.2.5 乳液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2.2.6 粘接性能的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2 高剪切时间的影响 |
2.3.3 主单体用量配比的影响 |
2.3.4 引发剂的影响 |
2.3.5 乳化剂的影响 |
2.3.6 有机硅用量对聚合物乳液的影响 |
2.3.7 耐高温型压敏胶的红外分析 |
2.3.8 耐高温型压敏胶的热失重分析 |
2.3.9 压敏胶乳液的粒径分析和TEM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荧光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步骤及测试 |
3.3 性能表征及分析 |
3.3.1 SPSA-Tb(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SPSA-Tb(Ⅲ)的激发光谱 |
3.3.3 SPSA-Tb(Ⅲ)的发射光谱、色度坐标及影响因素 |
3.3.4 SPSA-Tb(Ⅲ)的发光衰减曲线 |
3.3.5 SPSA-Tb(Ⅲ)的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羧酸单体MBI和β-CEA及固化剂SAC-100在乳液型丙烯酸酯PSA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敏胶(PSA)的概述 |
1.1.1 压敏胶的主要粘接性能 |
1.1.2 压敏胶的粘接理论 |
1.1.3 压敏胶的分类 |
1.1.4 压敏胶粘制品的构成 |
1.2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1.2.1 组成 |
1.2.1.1 单体 |
1.2.1.2 乳化剂 |
1.2.1.3 引发剂 |
1.2.1.4 链转移剂 |
1.2.1.5 添加剂 |
1.2.2 乳液聚合 |
1.2.2.1 乳液聚合的特点 |
1.2.2.2 乳液聚合的机理 |
1.2.2.3 乳液成核机理 |
1.2.2.4 乳液成膜机理 |
1.2.2.5 乳液聚合技术进展 |
1.2.2.5.1 无皂乳液聚合 |
1.2.2.5.2 种子及核/壳乳液聚合 |
1.2.2.5.3 反相乳液聚合 |
1.2.2.5.4 细乳液聚合 |
1.2.2.5.5 微乳液聚合 |
1.2.2.5.6 活性(可控)自由基乳液聚合 |
1.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
1.3.1 交联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
1.3.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
1.3.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 |
1.3.4 耐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 |
1.3.5 其他改性研究 |
1.4 羧基单体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的应用研究 |
1.5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BI和β-CEA在油相与水相中的分布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表征方法 |
2.2.2.1 羧基单体的pH测定及其离解常数pK_a计算 |
2.2.2.2 固体羧基MBI在水中的溶解度测定 |
2.2.2.3 羧基单体的分配系数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四种羧基单体的酸性(pH,pK_a)、水溶解性的比较 |
2.3.2 羧酸单体的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2.3.3 油水比(M/W)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2.3.4 水相pH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2.3.5 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BI和β-CEA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间歇乳液聚合 |
3.2.3 表征 |
3.2.3.1 HLB值计算 |
3.2.3.2 分配系数 |
3.2.3.3 转化率和凝聚率 |
3.2.3.4 粒径 |
3.2.3.5 吸水率 |
3.2.3.6 pH滴定 |
3.2.3.7 乳液吸光度测定 |
3.2.3.8 高温稳定性 |
3.2.3.9 热失重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酸单体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
3.3.2 羧酸单体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3.3.3 乳液的pH滴定曲线 |
3.3.4 羧酸单体对乳胶膜耐水性的影响 |
3.3.5 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 |
3.3.6 羧基单体对聚合物胶膜的热稳定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基单体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4.2.3.1 乳液的合成 |
4.2.3.2 压敏胶带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2.4.1 凝聚率的测定 |
4.2.4.2 乳液稳定性 |
4.2.4.2.1 热稳定性 |
4.2.4.2.2 冻融稳定性 |
4.2.4.2.3 离心稳定性 |
4.2.4.2.4 稀释稳定性 |
4.2.4.3 乳液zeta电位的测定 |
4.2.4.4 乳液动态剪切流变性 |
4.2.4.5 凝胶含量的测定 |
4.2.4.6 溶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
4.2.4.7 临界聚沉浓度的测定 |
4.2.4.8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4.2.4.9 压敏胶粘接性能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羧基单体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2 羧基单体对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 |
4.3.3 羧基单体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 |
4.3.4 羧基单体对乳液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5 羧基单体对乳液临界聚沉浓度(CCC)的影响 |
4.3.6 羧基单体对乳液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4.3.7 DSC分析 |
4.3.8 羧基单体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酸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交联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
5.2.3.1 乳液的合成 |
5.2.3.2 压敏胶带的制备 |
5.2.4 测试与表征 |
5.2.4.1 红外光谱(IR)分析 |
5.2.4.2 压敏胶的凝胶含量测定 |
5.2.4.3 压敏胶的溶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
5.2.4.4 压敏胶的凝胶部分交联点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
5.2.4.5 动态力学分析(DMA) |
5.2.4.6 原子力显微镜(AFM) |
5.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2.4.8 乳胶膜吸水率的测定 |
5.2.4.9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5.2.4.10 热重分析(TGA) |
5.2.4.11 压敏胶粘接性能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化剂的选择 |
5.3.2 固化剂的反应机理 |
5.3.3 IR光谱分析 |
5.3.4 凝胶含量,凝胶部分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M_c)的测定 |
5.3.5 压敏胶溶胶部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5.3.6 压敏胶乳胶膜吸水率分析 |
5.3.7 胶膜的SEM分析 |
5.3.8 胶膜的AFM分析 |
5.3.9 胶膜的DSC分析 |
5.3.10 胶膜的TGA分析 |
5.3.11 压敏胶胶膜的DMA分析 |
5.3.12 压敏胶的粘接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剥离强度的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预乳液与引发剂水溶液的制备 |
6.2.4 聚合过程 |
6.2.4.1 无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
6.2.4.2 单体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
6.2.4.3 预乳液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 |
6.2.5 表征方法 |
6.2.5.1 粒径与电位 |
6.2.5.2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6.2.5.3 凝胶含量 |
6.2.5.4 压敏胶剥离强度的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硬单体对PSA的凝胶含量和T_g的影响 |
6.3.2 硬单体对PSA剥离强度的影响 |
6.3.3 NaHCO_3对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 |
6.3.4 NaHCO_3对PSA剥离强度的影响 |
6.3.5 不同的半连续工艺对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 |
6.3.6 不同的半连续工艺对PSA剥离强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 |
(10)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乳液聚合的主要工艺 |
1.2.1 间歇工艺 |
1.2.2 连续工艺 |
1.2.3 半连续工艺 |
1.2.4 预乳化工艺 |
1.2.5 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
1.3 影响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主要因素 |
1.3.1 引发剂的影响 |
1.3.2 乳化剂的影响 |
1.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3.4 pH值的影响 |
1.4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构成 |
1.5 提高压敏胶可剥离性能的主要方法 |
1.5.1 交联改性 |
1.5.2 有机硅与有机氟改性 |
1.5.3 反应型乳化剂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及试剂 |
2.2 原料预处理 |
2.2.1 丙烯酸丁酯(BA)的精制 |
2.2.2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精制 |
2.2.3 过硫酸钾(KPS)的精制 |
2.2.4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的预处理 |
2.2.5 丙酮的脱水 |
2.3 实验原理 |
2.4 实验装置 |
2.5 实验方法 |
2.5.1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 |
2.5.2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 |
2.5.3 含氟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 |
2.5.4 压敏胶胶带的制备 |
2.6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6.1 乳液固含量和产率的测定 |
2.6.2 凝胶率的测定 |
2.6.3 乳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
2.6.4 乳液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
2.6.5 乳液粒径及粒度分布的测定 |
2.6.6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的测定 |
2.6.7 压敏胶带持粘性的测定 |
2.6.8 压敏胶带初粘性的测定 |
2.6.9 交联程度的测定 |
2.6.10 老化试验 |
2.6.11 红外光谱表征 |
2.6.12 热分析测试 |
2.6.13 接触角的测定 |
第三章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搅拌速率的确定 |
3.3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3.3.1 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2 引发剂用量对压敏胶剥离强度的影响 |
3.4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2 乳化剂用量对压敏胶剥离强度的影响 |
3.5 软、硬单体配比对压敏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温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DAAM用量对室温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
4.2.1 乳液粘度的变化 |
4.2.2 乳液的贮存稳定性 |
4.3 热处理时间对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 |
4.4 DAAM用量对胶膜性能的影响 |
4.4.1 DAAM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DAAM用量对可剥离性能的影响 |
4.4.3 DAAM用量对胶膜老化性能的影响 |
4.5 胶膜的红外光谱表征 |
4.6 室温自交联型丙烯酸酯胶膜的热分析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氟改性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 |
5.1 引言 |
5.2 含氟单体加料方式的确定 |
5.3 含氟单体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5.3.1 乳液的粘度 |
5.3.2 乳液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
5.4 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性能的影响 |
5.4.1 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
5.4.2 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3 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可剥离性能的影响 |
5.4.4 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老化性能的影响 |
5.5 产品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乳液型压敏胶乳化剂的研制与生产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聚环氧乙烷链段极性支化结构SIS的制备[D]. 李耀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D]. 王雪原. 天津大学, 2020(02)
- [3]两亲性SIS-g-PEG热塑弹性体的设计、合成与体外释药性研究[D]. 武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启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4)
- [5]紫外光本体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D]. 贺贝贝.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D]. 曹萌萌.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1)
- [7]橡胶型压敏胶研究进展[J]. 武文斌,孟唯,张舒雅,王重. 弹性体, 2017(06)
- [8]耐高温型压敏胶及其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袁晨. 苏州大学, 2016(02)
- [9]羧酸单体MBI和β-CEA及固化剂SAC-100在乳液型丙烯酸酯PSA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房成.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10]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D]. 陈思佳. 福州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