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冉[1](2021)在《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和相关企业的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电动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但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问题依然被重视,因此积极探索新领域,研究新结构和开发新功能都刻不容缓。目前,续航能力的解决主要体现在攻克电池难题、收集振动能量和应用自供电技术。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会产生振动使悬架两端进行相互运动,阻尼器用来减弱路面冲击,并且将悬架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阻尼器产生的热能难以回收再利用进而造成了振动能量的浪费,如何收获和再利用被耗散的能量已成为能源收获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此外,在设计新悬架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车辆安全性问题。本文在设计结构时考虑到占用底盘空间、减少摩擦损耗,降低结构复杂度,足够安全性和提供主动力等方面,因此基于音圈电机工作原理和麦弗逊被动悬架的结构,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新型乘用车磁力悬架。该磁力悬架的能量收集器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且参考音圈电机的工作原理设计而成,同时该能量收集器嵌入到传统的被动悬架中,分别与悬架的上下两端连接,与被动悬架构成并联关系。当车辆在路上行驶时,因道路不平导致车辆悬架系统产生振动,该馈能悬架可以将悬架系统的部分振动能量转换成可利用的电能为车载电子设备供电。因此,磁力悬架不仅具有传统被动悬架的安全性,而且与自供电技术相结合达到收集和利用电能的目的。本文首先结合现有馈能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新型磁力悬架进行结构设计及磁场和悬架系统建模;对磁力悬架的馈能特性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磁力悬架的馈能应用;研究磁力悬架馈能特性和动力学特性之间的耦合特性;对装有磁力悬架的实车进行仿真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一种能量收集器,并结合被动悬架的结构,对车辆磁力悬架进行设计,研究能量收集器与被动悬架之间的安装方法;应用Maxwell分析软件对能量收集器的磁感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气隙磁场中使用磁场分割法,并且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了能量收集器磁场和二自由度四分之一车的数学模型;制作了一个实验样机,搭建了悬架系统测试平台来研究磁力悬架的馈能机理,最后通过比较气隙磁感应强度的数值和测量结果,验证磁场模型的准确性。(2)根据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出馈能模型,得到影响馈能特性的因素;在装置结构方面,分别研究定子和动子的结构参数对馈能的影响,其中定子包括磁铁,铁环和气隙,动子包括线圈匝数和线径大小;在悬架系统方面,分别研究悬架系统参数和外接负载电阻对馈能的影响;通过采集的输出电压数据,对不同负载电阻对馈能的影响进行实验验证。(3)选取的输入激励主要有冲击激励,周期激励和随机激励,研究不同激励下磁力悬架的馈能特性,其中变周期激励为变频率和变幅值,变冲击激励和变随机激励为变幅值;设计并搭建全桥整流滤波电路,研究在不同激励和外接电阻下通过整流滤波电路之后的输出电压变化情况;结合自供电技术,进行馈能应用实验,并且对点亮LED灯实验和自供电传感器实验进行研究分析。(4)与传统悬架系统进行对比,在不同激励下讨论了磁力悬架对车辆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且对磁力悬架的变阻尼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收集功率,车身加速度和轮胎相对动载荷作为馈能悬架系统的三个性能评价指标,根据带有磁力悬架二自由度1/4车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输入激励,机电耦合系数和外接负载电阻对磁力悬架耦合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输入激励和外接负载电阻实验,验证磁力悬架的机电耦合特性。(5)研究装有磁力悬架实车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建立二自由度1/4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出悬架系统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时域图,频域图,相图和庞加莱图分析系统振动响应,研究激励频率、悬架刚度、悬架阻尼和质量比对车辆系统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磁力悬架与已研究的馈能悬架和其他馈能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并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磁力悬架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卫旭华,汪光炜[2](2021)在《企业主动与被动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的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动机视角探讨了企业主动与被动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三家民族地区企业的多案例分析发现:(1)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受基本心理需求和外部控制驱动,企业成功、个人声望和个人价值观诱因可满足企业家基本心理需求,而政府引导和社会压力诱因提升企业家外部控制性感知;(2)企业家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外部控制性感知促使企业被动承担社会责任;(3)企业被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可以通过认知吸收和鉴别认同过程转化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本研究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政府和社会由企业被动社会责任的"推动者"转变为主动社会责任的"催化剂"。
李兰花[3](2021)在《密集反向散射通信网络中的谱能优化传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应用场景,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但是,海量无线设备的能量供应问题和有限的频谱资源竞争仍然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基于环境电磁波的反向散射通信拥有极低的功耗和自带的频谱复用特性,在能量和频谱效率提升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能有效解决困扰物联网的两大核心问题,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反向散射通信还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首先,受环境信道衰落的影响,反向散射通信的传输距离通常限制在几米到几十米的范围内,需要利用密集部署或者多跳通信来实现网络的覆盖和连通。其次,反向散射通信作为被动通信方式,受到不确定的环境信号的制约,传输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本文针对密集反向散射网络中不确定环境信号引发的谱能效率问题进行跨层的算法设计,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指标和关键性技术,包括联合空间域、功率域和频率域复用技术设计高效的多址接入方案提高多用户的接入机会和可靠性;充分挖掘主被动通信链路间潜在的信息和能量交互机会优化网络资源配置;针对多跳传输利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设计鲁棒性的路由协议降低路径中断概率,进而提升网络的谱能效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反向散射通信技术的实用性。反向散射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物联网产业带来全面革新。1)谱能受限反向散射网络中分层多址接入方案反向散射通信的传输机会和能量获取机会完全取决于周围环境射频信号的强度。受环境信号的波动性的影响,密集反向散射网络中大量反向散射设备同时抢占强的环境信号,所产生的网络访问突发性的激增效应将导致空中接口间歇性的拥塞。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提升接入点的并行接入能力为着力点提出了分层多址接入方案。方案融合了波束赋形的空分多址接入技术和功率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大大提升了节点的并行接入机会。同时,利用匹配原理、几何规划和连续凸近似(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来平衡网络的总速率和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获得6.75倍的频谱效率提升、8.9倍的能效提升以及88.3%的时延降低。2)MC-NOMA增强反向散射网络中谱能效率均衡优化为了应对不确定环境信号引起的反向散射接入突发性的激增效应,本文还提出了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Multicarrie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MCNOMA)方案。在密集部署的网络中,利用稳定的主动通信为周围节能的反向散射通信提供载波,令反向散射节点摆脱了对动态环境信号的依赖。该方案既能有效缓解接入点的拥塞也能保证反向散射通信的稳定性。但是,引入高功耗的主动传输给反向散射网络的谱能效率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针对MC-NOMA增强型反向散射网络提出了谱能效率均衡优化问题,并利用多对一稳定匹配算法和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MC-NOMA方案相比,提出的方案在频谱效率和能效上均有显着的提升。3)密集反向散射网络中的谱能效益最大化算法主动通信和反向散射通信在可靠性和能效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融合两种传输机制可有效提升网络能效的同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然而,两种传输机制在传输速率、距离和传输机会的定义上都有显着的差异,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对于网络谱能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针对融合两种传输机制的密集反向散射网络,本文设计了节点谱能效益指标综合的考虑包含周围节点在内的聚合效益。此外,还设计了相对负载的基尼系数指标,用于为每个节点分配合适的负载。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基尼阈值约束下的谱能效益最大化问题,提出非线性重构的分支定界算法和多项式时间启发式算法求解该非确定性多项式(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NP)难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指标可将能效提高11倍,吞吐量提升86%。4)多跳环境反向散射网络中的鲁棒协作路由协议对于不确定环境信号的依赖,使得反向散射通信要实现稳定的多跳传输十分困难。间歇性的反向散射传输导致频繁的路径中断和不可估计的时延,由此引发的大量重复的无效传输是对网络谱能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针对多跳环境反向散射网络提出了鲁棒协作路由协议,利用反向散射节点间的相互协作来抵御环境射频信号的波动性。首先,设计了新的路由指标,综合考虑了环境射频信号的强度、节点储能状态和信道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然后,根据设计的路由指标选定最优初始路径,并为每条初始路径构建鲁棒伴随路径。通过网络仿真平台(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NS2)的验证,鲁棒协作路由协议可降低路由中断概率达54.6%。
沈慧文[4](2021)在《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科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基于建模教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本研究将建模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利用问卷调查及SOLO分类理论建立评分标准检测教学前后学生思维水平的变化,分析与评价建模教学的有效性,为建模教学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1)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模型与建模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模型与建模的研究现状,阐明“模型”与“模型建构”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其次,归纳出课程标准及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教材中模型与建模的相关要求与适用范畴,总结出模型构建的一般原则;最后,尝试提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概念模型三类模型建构教学的一般过程并设计教学案例。(2)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建模教学前后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科学思维水平和期中考试成绩均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班级;接着,在实验班开展建模教学,对照班开展常规教学,选取相关试题并依据SOLO分类理论建立评分标准,在教学前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最后,在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单元检测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情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研究结果表明:(1)将建模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对归纳、概括、分析、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的理解与应用;(2)基于建模教学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阶段性学习成绩;(3)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法对教师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张坤[5](2021)在《行为链理论视角下give a N(V)中动转名的准入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动词是指与常规动词相比,其动词语义轻化,在结构中更多承担人称、时态、数等句法功能的动词,而该结构的动词语义主要由宾语位置上的动转名词所承担。英语轻动词结构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文献涵盖句法、语义、语体特征等方面研究,但是关于该结构中动转名词准入条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英语“give a N(v)”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结构中动词转名词的准入条件。本文的分析工具为Langacker教授所提出的行为链理论,该理论认为,描写参与者和能量传递方式可以表征小句所描述的行为及状态。本文以行为链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give a N(v)”结构中的参与者及能量传递模式,概括能进入该结构动词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到“give a N(v)”结构的准入条件。本文语料来自BNC语料库,共选出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界定标准的语料3618条,并根据“N(v)”转化前动词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6类。研究发现:(1)进入“give a N(v)”结构的动词须为“give”施事主语主动给出的动作;(2)“give a N(v)”结构不允许间接宾语发出带有明显主动性反应的动作,因而带有明显主观主动性的使动词无法进入到该结构之中;(3)进入到该结构的动词须遵循能量由主语发出,经由可能存在的工具传递,以“N(v)”的形式表征,传递向间接宾语(如在句中出现)的能量传递路径;(4)由主语发出的“give”以及“N(v)”这两个动作,皆是单向的能量传递,强调能量反馈的动词则无法进入到这一结构之中。
俞峰[6](2021)在《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工作的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孩子的教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城市青年普遍面临的困境,祖辈与父辈合作教养已经成为家庭育儿结构的新常态。根据米德的代沟理论,由于两代家长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根本不同,两代家长的分歧集中表现为祖辈的“经验育孙观“和父辈的“现代育儿观”的排斥对立,双方的矛盾分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合作育儿的效果。代际学习作为终身教育领域的学习方式,为不同世代人群产生交互连接搭建了桥梁,在促进积极老龄化、改进代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在提升家庭祖辈与父辈的合作育儿成效,建设学习型家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5户家庭中正在参与带孙的祖辈和父辈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代际学习视角下的转化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围绕探究“代际学习在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作用”这一目标核心,剖析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探讨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情境中从分歧转化为合作的内容维度,分析转化学习和社会学习在上述内容维度中的具体应用,并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旨在为提高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提供全方位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概述了家庭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祖辈在家庭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第三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代际双方的学习个案为依托,以对比为方法,重点分析了转化学习理论在“养育融合”、“合作观念”、“城市融入”三个维度的应用方式和相应特征,并在“养育融合”部分穿插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作用。第四章是结论和反思章节,5户家庭的合作育儿实践表明:(1)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2)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3)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4)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最后,笔者基于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以促进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搭建合作育儿家庭支持体系为目标,分主体为家庭代际双方、成人教育工作者、政府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意见建议,并对在本研究中取得的收获与反思进行了回顾总结。
崔晓龙[7](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仲文洲[8](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崔鹤瀚[10](2020)在《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调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载人月球车是载人探月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使宇航员具备大范围移动能力的重要装备。为提升载人月球车的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需要采用具有主动调节功能的主动悬架。本文围绕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中调节系统的机构组成及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全面验证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基于实验室研制的载人月球车被动悬架机构设计了一种可以将其转变为主动悬架的调节机构。分析载人月球车的设计要求后获取了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对比调节机构各构型的特点后选择了综合性能较好的连杆式构型。针对载人月球车能源供给的限制,制定了主被动结合的调节机构工作方案。设计了调节机构各零件的结构及与被动悬架的装配方式,通过重点力学性能校核优化了杆件结构并验证了调节机构的安全性。建立了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总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调节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冲击和随机振动月面输入模型。在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机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完整悬架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与等效,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等效悬架中减震器的刚度阻尼和悬架质量的大小。根据调节机构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关系,得到了调节机构中电机输出力矩与等效悬架中主动控制力的对应关系。根据调节机构工作方案对随机振动月面输入进行了滤波处理。在载人月球车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多种主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设计了PID与模糊PID控制器、最优与预瞄最优控制器,分析仿真结果确定了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模糊PID控制策略优于传统PID控制、具有预瞄能力的预瞄最优控制优于最优控制。考虑电机输出限制最终选择了预瞄最优控制策略,从频域上分析了应用该控制策略对悬架系统自身性能的改变,完成了与时域控制效果的相互验证。利用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验证了调节机构及控制策略设计的有效性。在ADAMS中建立了完整和简化的悬架机械模型,在MATLAB中建立了预瞄最优控制器。验证了悬架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简化悬架与等效悬架在预瞄最优控制下的仿真结果最大仅差3.8%,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完整悬架与简化悬架在主动控制下的仿真结果最大仅差4.8%,验证了调节机构设计的有效性,最终全面验证了调节系统机构及控制策略设计是可行的。
二、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馈能悬架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馈能悬架研究现状 |
1.3.2 馈能悬架馈能特性与自供电技术研究现状 |
1.3.3 馈能悬架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模型 |
2.1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2.1.1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 |
2.1.2 磁力悬架的工作原理 |
2.2 二自由度1/4 车动力学模型 |
2.3 能量收集器的磁场模型和馈能模型 |
2.3.1 磁场模型 |
2.3.2 馈能模型 |
2.4 磁场仿真与分析 |
2.5 实验研究 |
2.5.1 磁力悬架原理样机 |
2.5.2 磁感应强度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力悬架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 |
3.1 分析影响馈能特性的参数 |
3.2 定子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2.1 永磁铁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2.2 铁制圆环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2.3 定子气隙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3 动子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3.1 线圈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3.2 线径大小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4 1/4 车系统参数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4.1 簧载质量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4.2 悬架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4.3 悬架阻尼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4.4 轮胎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5 负载电阻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3.6 实验研究 |
3.6.1 磁力悬架的实验台 |
3.6.2 磁力悬架的馈能实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及馈能应用 |
4.1 引言 |
4.2 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4.2.1 周期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4.2.2 冲击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4.2.3 随机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
4.3 馈能特性实验研究 |
4.3.1 不同激励实验 |
4.3.2 馈能电路实验 |
4.4 馈能应用实验研究 |
4.4.1 点亮LED实验 |
4.4.2 自供电无线传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力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1 磁力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 |
5.1.1 馈能功率 |
5.1.2 车身加速度 |
5.1.3 轮胎相对动载荷 |
5.2 磁力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2.1 磁力悬架阻尼特性 |
5.2.2 磁力悬架动力学特性 |
5.3 馈能特性与其动力学特性耦合分析 |
5.3.1 分析影响耦合特性的参数 |
5.3.2 系统输入激励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3 机电耦合系数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4 外部负载电阻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
5.4 实验研究 |
5.4.1 动力学特性实验 |
5.4.2 耦合特性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车系统的特性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1/4 车非线性数学模型 |
6.3 1/4 车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
6.3.1 无量纲激励频率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
6.3.2 无量纲悬架刚度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
6.3.3 无量纲悬架阻尼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
6.3.4 无量纲质量比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
6.4 对比分析 |
6.4.1 时域路面不平度的模型 |
6.4.2 馈能效果对比 |
6.4.3 振动效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企业主动与被动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的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
(一)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
(二)主动与被动企业社会责任 |
(三)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机制 |
三、研究方法 |
(一)案例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分析 |
四、案例分析 |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管理启示 |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
(3)密集反向散射通信网络中的谱能优化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反向散射通信 |
1.2.1 反向散射原理 |
1.2.2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研究 |
1.3.2 反向散射通信组网研究 |
1.3.3 反向散射通信网络的资源配置优化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1 谱能受限反向散射网络中的分层多址接入方案 |
1.4.2 MC-NOMA增强反向散射网络中的谱能效率均衡优化 |
1.4.3 密集反向散射网络中的谱能效益最大化算法 |
1.4.4 多跳环境反向散射网络中的鲁棒协作路由协议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谱能受限反向散射网络中的分层多址接入方案 |
2.1 引言 |
2.2 分层多址接入模型 |
2.2.1 系统模型 |
2.2.2 组间波束赋形层 |
2.2.3 组内非正交多址接入层 |
2.3 总速率和公平性均衡下的B-NOMA优化 |
2.4 基于匹配分组和反向散射系数控制的分层优化算法 |
2.4.1 基于匹配原理的分组策略 |
2.4.2 反向散射系数控制下的功率分配优化 |
2.4.3 分层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和复杂度 |
2.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2.5.1 谱效与能效 |
2.5.2 时延及公平性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NOMA增强反向散射网络中的谱能效率均衡优化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混合主被动通信的反向散射设备 |
3.2.2 MC-NOMA增强型反向散射网络 |
3.3 谱能效率均衡优化 |
3.3.1 优化问题描述 |
3.3.2 多对一稳定匹配算法 |
3.3.3 反射系数优化 |
3.4 性能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密集反向散射网络中的谱能效益最大化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主被动混合通信模型 |
4.2.2 非线性能量采集模型 |
4.2.3 信道模型 |
4.2.4 具有信息和能量交互的环境反向散射网络 |
4.3 基尼阈值约束下的节点集谱能效益最大化问题 |
4.3.1 节点谱能效益及相对负载指标 |
4.3.2 节点集谱能效益最大化问题建模 |
4.4 基于重构线性化转化技术的次优解算法 |
4.4.1 重构与线性化 |
4.4.2 基于重构线性化的分支定界算法 |
4.4.3 基于模式决策和多径路由的启发式算法 |
4.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5.1 瑞利信道的影响 |
4.5.2 基尼阈值对谱效与能效的影响 |
4.5.3 节点谱能效益优化性能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跳环境反向散射网络中的鲁棒协作路由协议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反向散射传感器节点(BSN) |
5.2.2 能量模型 |
5.3 鲁棒路由指标 |
5.3.1 中断概率 |
5.3.2 时延估计 |
5.4 初始路径的建立 |
5.5 伴随路径的选择 |
5.6 性能仿真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
二、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需要 |
三、促进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模型 |
二、模型建构 |
三、建模教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学习理论 |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四、模型建构理论 |
第三章 建模教学的一般过程及案例设计 |
第一节 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
一、课程标准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
二、生物学教材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
三、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策略适用范围梳理 |
第二节 模型建构的原则及过程 |
一、模型建构原则 |
二、模型建构教学的过程 |
第三节 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
二、《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
三、《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 |
第四章 建模教学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流程 |
一、筛选研究对象 |
二、实施差异性教学 |
三、开展试题检测与评分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一、学生科学思维水平调查问卷的编写 |
二、SOLO试题评价标准的确立 |
三、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学生科学思维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回收率结果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分析 |
一、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回收率结果分析 |
二、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前后测结果分析 |
三、学生单元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科学思维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附录3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附录4 《酶的特性》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酶的特性》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附录6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附录7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行为链理论视角下give a N(V)中动转名的准入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意义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轻动词研究概述 |
一、词类转化中的动转名 |
二、轻动词及轻动词结构 |
第二节 “give a N(v)”结构中的动转名准入条件研究 |
一、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二、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行为链”理论的核心概念 |
一、参与者角色 |
二、能量传递 |
第二节 “give a N(v)”结构的行为链图式 |
一、实义动词“give”的行为链图式 |
二、轻动词“give a N(v)”结构的行为链图式 |
第三节 本文的分析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ive a N(v)”结构行为链分析(一) |
第一节 感知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感知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感知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第二节 言语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言语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言语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第三节 体验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体验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体验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ive a N(v)”结构行为链分析(二) |
第一节 行为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行为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行为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第二节 身体接触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身体接触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身体接触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第三节 其他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一、句法结构特征 |
二、其他类动词行为链图式构建 |
三、其他类动词行为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ive a N(v)”结构中动转名的准入条件 |
第一节 “give a N(v)”结构行为链特征 |
一、参与者共性特征 |
二、能量传递共性特征 |
第二节 “give a N(v)”结构行为链准入条件 |
一、参与者限制 |
二、能量传递限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局限性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合作育儿 |
1.2.2 代际学习 |
1.2.3 转化学习 |
1.2.4 社会学习 |
1.3 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代际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1.3.2 关于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的研究 |
1.3.3 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问题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过程 |
1.4.6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合作育儿家庭个案初探 |
2.1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2.2 基于合作育儿家庭个案的画像 |
2.2.1 F1-1 号家庭 |
2.2.2 F2-2 号家庭 |
2.2.3 F3-3 号家庭 |
2.2.4 F4-4 号家庭 |
2.2.5 F5-5 号家庭 |
2.3 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角色定位 |
2.3.1 “二次上岗”——祖辈承担儿童生活照料的重担 |
2.3.2 “殊途同归”——祖辈皆认可教育的主体是父母 |
2.3.3 “莫衷一是”——父辈对祖辈发挥的价值性看法不一 |
第三章 基于代际学习视角的合作育儿案例分析 |
3.1 养育融合的艺术 |
3.1.1 大彻大悟的开心奶奶——惊讶孩子由妈妈带的改变 |
3.1.2 关心则乱的嘟嘟奶奶——医生告诫乱用药的危害 |
3.1.3 敢于破案的嘟嘟妈妈——与祖辈追溯孩子打架原因 |
3.1.4 自信固执的悠悠外公——按书本上做养不好孩子 |
3.1.5 相互欣赏的两代人——发现家庭中榜样的力量 |
3.2 合作观念的智慧 |
3.2.1 祖辈的角色之情 |
3.2.2 父辈的同理之心 |
3.3 城市融入的心路 |
3.3.1 社会规范的要求 |
3.3.2 社区居民的影响 |
3.3.3 育孙晚年的思考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4.1 代际学习视角下家庭合作育儿研究的主要结论 |
4.1.1 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 |
4.1.2 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 |
4.1.3 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 |
4.1.4 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 |
4.2 对家庭代际双方的反思 |
4.2.1 带孙祖辈——反思祖辈“经验劣势”,向科学育儿学习 |
4.2.2 父辈家长——学习祖辈“经验优势”,激发祖辈学习潜能 |
4.3 对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4.3.1 研究导向——聚焦两代人合作育儿潜能的提升 |
4.3.2 支持方案——制定特色化和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
4.4 对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反思 |
4.4.1 顶层设计——强化问题需求导向 |
4.4.2 牵线搭桥——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
4.5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4.5.1 研究中的收获 |
4.5.2 研究中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访谈设计 |
附录 B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父辈的访谈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调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主动悬架调节机构方面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动悬架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调节机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载人月球车主动调节机构构型研究 |
2.2.1 悬架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
2.2.2 调节机构构型分析 |
2.2.3 调节机构选型 |
2.3 调节机构详细设计 |
2.3.1 载人月球车被动悬架基础结构 |
2.3.2 调节机构工作方案及原理 |
2.3.3 各零件结构设计 |
2.4 调节机构力学性能校核 |
2.4.1 各杆件疲劳强度校核 |
2.4.2 各杆件刚度校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动悬架动力学建模与月面输入建模 |
3.1 引言 |
3.2 主动悬架动力学建模 |
3.2.1 模型的简化与等效 |
3.2.2 主动悬架总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3 调节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
3.3 月面输入建模 |
3.3.1 冲击月面输入建模 |
3.3.2 随机振动月面输入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糊-PID控制策略研究 |
4.2.1 基本控制原理 |
4.2.2 PID控制器设计 |
4.2.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预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
4.3.1 基本控制原理 |
4.3.2 最优控制器设计 |
4.3.3 预瞄最优控制器设计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4.4 主动悬架控制策略选定 |
4.4.1 控制效果对比 |
4.4.2 电机输出限制 |
4.4.3 频域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节机构及控制策略联合仿真验证 |
5.1 引言 |
5.2 基于ADAMS的悬架建模 |
5.2.1 悬架机械模型建立 |
5.2.2 变量及通信接口建立 |
5.3 悬架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
5.3.1 被动悬架联合仿真系统搭建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主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验证 |
5.4.1 简化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系统搭建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调节机构设计的有效性验证 |
5.5.1 完整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系统搭建 |
5.5.2 仿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D]. 周冉. 沈阳工业大学, 2021(02)
- [2]企业主动与被动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的多案例研究[J]. 卫旭华,汪光炜. 科学·经济·社会, 2021(02)
- [3]密集反向散射通信网络中的谱能优化传输研究[D]. 李兰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4]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D]. 沈慧文.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5]行为链理论视角下give a N(V)中动转名的准入条件研究[D]. 张坤.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D]. 俞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载人月球车主动悬架调节系统研究[D]. 崔鹤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