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茶原花青素对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

荷叶茶原花青素对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

一、荷叶茶中原花青素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21)在《莲不同组织药效成分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莲(Nelumbo nuiifera Gaertn)为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的多年生药食两用兼具观赏价值的经济作物。莲的各组织器官均可入药且具有不同的药效,其中莲子、莲子心、莲房、莲须、荷叶和藕节等都是收入中国药典的中药。莲不同药用部位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文献报道其所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各组织中均存在的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其中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该类生物碱成分在莲生长过程中的代谢变化是否与莲不同组织的药效分化相关未见报道。因此,对该类生物碱成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可为揭示莲不同组织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另外,荷花的黄酮类成分与花色息息相关,然而黄酮和花色表型的相关性如何尚不清晰,荷花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分布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莲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与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分析手段,研究莲不同品种的不同组织中药效成分的代谢差异,并进一步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形态学特征,对荷叶不同发育时期及成熟期不同发育时间点的阿朴啡类生物碱进行代谢积累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荷叶的生长发育,荷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且不同阶段生物碱含量差异显着,表明荷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的积累受到荷叶生长发育的调节。在荷叶完全展开时生物碱产量最高,且成熟期荷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含量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最适采收阶段提供依据。此外,不同品种、不同基因型的荷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提示遗传背景是影响荷叶中生物碱代谢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揭示了荷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在荷叶生长发育中的代谢积累的变化。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在整个植株水平上阐明荷叶中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和调控,以及为进一步推进莲药效成分的代谢组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2.针对莲子心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首次对莲子心的155个测序品种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莲子心的上胚芽和下胚轴两部分中的生物碱成分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莲子心上胚芽中的总生物碱约是下胚轴中总生物碱的2至3倍,但上胚芽和下胚轴两部分各对应生物碱的含量占比相似,表明莲子心在临床应用时不需要分为上下两部分,可整体入药,既可保证药效,又省时省力且避免资源浪费,实验结果为临床更好的应用莲子心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在155个不同莲品种中,莲子心生物碱的含量具有显着差异,其中品种122(藕莲“SZO”)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997.25 ug/g),而品种103(花莲“JLD”)的总生物碱含量最低(322.73 ug/g)。3.针对荷叶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阿朴啡类生物碱(N-去甲基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番荔枝碱、荷叶碱和莲碱),首次对成熟期荷叶的155个不同测序品种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间荷叶生物碱的含量具有显着差异,荷叶总生物碱的整体变化范围在181.72 ug/g-3304.58 ug/g。在绝大部分品种中,荷叶碱和N-去甲基荷叶碱是最主要的生物碱类化合物。从各品种中生物碱的含量来看,品种121(藕莲品种“SLH1”)、品种142(子莲品种“XFR2”)、品种56(花莲品种“ZGGDL”)和品种23(花莲品种“SN”)等是研究莲中阿朴啡类生物碱的优选材料。4.对155个不同测序品种的莲子心和荷叶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荷叶总生物碱和莲子心总生物碱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荷叶总生物碱、N-去甲基荷叶碱和荷叶碱均和莲心碱呈显着负相关,和异莲心碱呈显着正相关(P<0.01),表明N-去甲基荷叶碱和荷叶碱等生物碱和莲心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是同源竞争的关系。对莲子心和荷叶中生物碱的相关性的分析为进一步推导莲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碱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和培育高生物碱含量的莲栽培品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5.荷叶和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的差异表明其在整个莲植株中的合成和积累具有组织特异性。莲乳汁主要存在于荷梗中,荷梗切面和莲子心下胚轴切面相似的管状结构提示荷叶、乳汁和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的代谢积累在整个莲植株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组织相关性。通过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尽可能多的定性了荷叶和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并且首次对莲乳汁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以期对莲中的生物碱成分的代谢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结果共鉴定了 43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荷叶有27种,莲子心中有29种,乳汁中有30种。并且有16种生物碱为首次在莲中鉴定得到,包括去甲基衡州乌药碱异构体、3’-羟基-N-甲基衡州乌药碱、4’-(O-Methylarmepavine、(S)-网状番荔枝碱、nuciferine-O-methanol、甜菜碱、N-苯亚甲基甲胺、油酰单乙醇胺、tyramine、对羟基扁桃腈、酪氨酸、葫芦巴碱、Vasconine、多巴胺、五羟色胺和tryptophan。莲中的这些生物碱多数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为莲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比较莲不同组织中的生物碱成分,发现乳汁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与莲子心中的成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尤其是都具有较高含量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此外,进一步推导了莲中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通路,结合植物自身的结构特点,我们认为莲的叶柄可能充当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由于植物中不同酶的作用以及不同外在环境的差异,在植物不同组织合成的生物碱具有不同的结构,这造成了不同植物组织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药效。推导的莲生物碱合成通路图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莲生物碱的代谢和生物合成的理解,对于研究莲整体植株中生物碱的代谢流的变化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但莲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代谢通路仍有待深入研究。后续将结合转录组和基因组的关联分析,挖掘莲生物碱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功能基因。6.对荷花中的药效成分黄酮及其花色表型进行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一种在25min内可以同时检测花青素类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性和稳定性,还大大缩短了分离时间,准确且高效。并且采用UPLC-ESI-QTOF-HRMS”技术同时定性了荷花花瓣中5种花青素类化合物和18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其中有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为首次在莲中鉴定得到,分别为槲皮素3-O-葡糖醛酸基-吡喃鼠李糖苷,槲皮素7-O-葡糖苷,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己糖苷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葡糖醛酸苷。此外,对207个不同品种的荷花花瓣中的类黄酮化合物及其颜色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莲花瓣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的花青素类化合物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有很大的区别。荷花207个不同品种的颜色参数的统计结果表明黄色和白色品种的荷花具有更高的明度,紫红色品种具有更高的饱和度。对不同品种莲花的颜色参数、花色苷含量和黄酮醇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颜色参数间具有显着相关性,颜色参数与大多数类黄酮化合物也显着相关,如花青素类化合物与L*,b*和CI值均呈显着负相关(P<0.01),但与a*,C*和h值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大多数黄酮醇类化合物与a*,C*和h值呈负相关,但与L*,b*和CI值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减少总花色苷含量并增加Myr-3-GlcA的含量会使花瓣变浅变亮;增加总花色苷和Kae-3-Rut的含量并减少Qc-3-Sam和总黄酮醇的含量会使花瓣变红;而增加Qc-3-Neo,Myr-3-GlcA,和 Syr-3-GlcA 的含量并减少 Pn-3-Glc 和 Syr-3-Hex 的含量会使花瓣变黄。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推导了荷花中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基于mGWAS技术推测与化合物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探究荷花中类黄酮的成分与花瓣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莲花瓣着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科学理论的基础。这些发现也将促进我们对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理解,并为开发莲花瓣作为花青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后期将基于mGWAS的结果对预测的候选基因进行分子生物的相关验证。

李明超[2](2020)在《紫娟茶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有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对紫娟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二、三章分别对产自勐海、邦东的紫娟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第四章对勐海产紫娟的抗炎和抗氧化的活性进行测定。第五章对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紫娟”为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变种,属山茶科(Theae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1985年初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而成,因其芽尖、叶、茎、花萼、花梗、茶汤均呈紫色而得名。与常规大叶绿茶相比,其所含花青素、黄酮类、咖啡碱、锌的含量较高。紫娟茶中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紫芽茶的3倍,目前是茶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本文从勐海产紫娟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山柰酚(1)、(+)-表儿茶素(2)、(-)-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3)、杨梅素(4)、表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5)、槲皮素(6)、没食子酸(7)、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8)、3-O-没食子酰基奎宁(9)、小木麻黄素(10)、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1)和咖啡因(12)。从邦东产的紫娟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6个儿茶素及其衍生物,1个单宁和1个生物碱,其主成分与勐海产分离得到化合物一致。紫娟茶具有抗氧化、“降三高”、抗炎、抗增殖、抑菌和美容效果等作用。本文对勐海产紫娟茶粗提物、乙酸乙酯相、水相以及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测定,其中化合物1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3、4、6、8-11均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此外,发现紫娟茶中含有大量聚合物。本文对紫娟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及活性测定,为云南紫娟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刘晓培[3](2020)在《高粱籽粒单宁的高效提取及在猪肉冷藏保鲜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粱是世界第五大作物,与其它禾谷类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相比,高粱富含单宁。单宁是植物多酚化合物的一种,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抑制肿瘤、护肤、调节血糖、保护心脏等多种作用。猪肉是我国居民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冷藏是目前猪肉销售过程中最主要的保鲜方式,但随冷藏时间延长,猪肉会因脂质氧化而腐败变质,因此单靠低温不能很好地延长猪肉的保质期。本课题以高粱籽粒为材料,首先对籽粒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然后对提取出的单宁进行化合物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鉴定,最后将纯化后的高粱籽粒单宁提取物添加到冷藏猪肉中,研究其在猪肉保鲜中的作用。旨在探索更多的低温肉制品保鲜方法,延长肉制品保鲜时间,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主要结果如下:(1)在提取温度、时间、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高粱籽粒单宁的提取工艺。确定高粱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丙酮浓度70%、时间60min、料液比1:10。应用最佳提取工艺所得到的高粱籽粒单宁的最大提取率为26.1mg/g。(2)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高粱单宁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高粱单宁纯化物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粱籽粒单宁纯化物的纯度达到79.80%;色谱分析表明高粱籽粒单宁纯化物中包含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三种单体,它们的含量分别为15.17mg/g、9.74mg/g、17.2mg/g。(3)DPPH、ABTS、Fe3+还原力测定的结果表明,高粱单宁纯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2.537μg/mL、62.818μg/mL,质量浓度0.1mg/mL时的Fe3+还原力为0.6517。以抗坏血酸(Vc)和芦丁为对照,高粱单宁纯化物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低于Vc而高于芦丁。(4)研究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高粱单宁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显着降低高粱单宁的含量,保存率降低到72.62%,应在黑暗的条件下保存高粱单宁。当温度超过60℃时,高粱单宁含量显着降低,保存率降到80.29%,而低温条件下高粱单宁的保存率较高,因此最适的储存温度为4℃。(5)将不同浓度的高粱单宁纯化物添加到冷藏猪肉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高粱单宁对冷藏猪肉具有保鲜效果。冷藏10天后的猪肉,当添加0.2%单宁时,猪肉的感官评分最高,pH值、TBA值、TVB-N值最小,分别为6.34、0.1358mg/100g、20.894mg/100g。以茶多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比较组,冷藏10天后,0.2%单宁抑制冷藏猪肉pH值、TBA值、TVB-N值的效果次于茶多酚(6.16、0.111mg/100g、16.519mg/100g),但是优于BHT(6.28、0.1403mg/100g、21.514mg/100g)。因此,0.2%高粱单宁对冷藏猪肉具有保鲜效果。

易建勇,马有川,毕金峰,李旋,吴昕烨,周沫,冯舒涵[4](2020)在《果蔬酚类物质生物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果蔬原料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它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近年来,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逐渐被人们关注,包括酚类物质在体内消化和被肠道微生物的降解情况,以及加工方式对酚类物质体外消化和体外肠道发酵的影响,但结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围绕果蔬中酚类物质在消化吸收和果蔬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综述影响果蔬中酚类物质生物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调控果蔬制品中酚类物质生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乔燕,柳海燕,侯景[5](2019)在《代用茶防治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脂肪肝出现在人群中的频率逐年增加,其疾病谱复杂,病因多样,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3大类。中青年人群中的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防治脂肪肝也因此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非主流茶(即代用茶)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多种代用茶均有一定的治脂肪肝病的效果,茶叶中含有的黄酮、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是其有效成分。本文就代用茶对脂肪肝的防治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潘诗哲[6](2019)在《荷叶生物碱盐预防小鼠膳食诱导型肥胖及调节其肠道菌群的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胖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品质、让社会承受巨大负担的难题。治疗肥胖的药物大多对人体有不良的副作用,用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来进行膳食干预是一种相对健康、安全的方式。近年来,肥胖被证明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这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荷叶(Lotus leaf)是一种药食两用、产量丰富的资源,其富含生物碱、黄酮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本文研究了荷叶生物碱盐的提取、纯化方法,探究了荷叶生物碱盐提取物(LLAS)预防小鼠高脂膳食诱导型肥胖(DIO)的功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1)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荷叶生物碱盐的提取方案。优化后的方案为:加热温度60℃、超声功率500W、盐酸质量分数0.3%,超声时间41min,液固比27:1,此条件下荷叶碱得率为(4.12±0.05)mg/g,与预测值的误差小于1%。(2)采用大孔树脂纯化荷叶生物碱盐粗提物。考察了四种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性能以及最大上样量,最大上样流速等指标。最终选取D101型大孔树脂进行纯化,2BV/h为最大流速,6BV为最大上样量,30%体积分数的乙醇作为除杂液,70%体积分数的乙醇作为洗脱液。纯化后总生物碱的纯度为40.80%,回收率为81.71%。(3)采用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模型,用高(80mg/kg/d)、低(40mg/kg/d)两种剂量的LLAS对小鼠进行膳食干预。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的LLAS均显着(p<0.001)降低了高脂膳食小鼠(MC小鼠)的体重,显着(p<0.05)减少了附睾脂肪、肝脏等器官和组织的脂肪堆积,显着(p<0.05)降低了小鼠的摄食量,显着(p<0.05)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显着(p<0.05)升高了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没有影响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显着(p<0.05)提高了胰脂肪酶的活性;低剂量的LLAS显着(p<0.05)改善了MC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高剂量的LLAS显着(p<0.05)提高了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显着(p<0.005)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高剂量的LLAS显着(p<0.005)降低了MC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含量。(4)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LLAS对MC小鼠肠道微生物丰富、多样性、菌群组成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膳食会降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LLAS对MC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高脂膳食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显着(p<0.005)增高,高剂量的LLAS使该比值显着(p<0.05)降低;高剂量的LLAS能够显着(p<0.05)降低高致病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p<0.01)增加肠道益生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其对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影响不明显;LLAS能增加高脂膳食小鼠肠道中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Odoribacter等四种能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菌属的相对丰度,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调控食欲。综上所述,经过提取、纯化后的荷叶生物碱盐提取物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型小鼠的膳食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其有效抑制了MC小鼠体重的过度增长、提高了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了其肝脏的抗氧化水平、降低了其脂肪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此外,LLAS对MC小鼠的膳食干预能调节其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故推测LLAS预防肥胖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胰脂肪酶、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进而缓解慢性炎症反应,抑制食欲。

张杰[7](2018)在《荷叶多酚的稳定性及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黄酒是我国的瑰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酒中拥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及生活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更多保健功能的食品。荷叶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能看到,但人们对荷叶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只是食用下面的莲藕,而上面的荷叶大部分都烂在湖里还造成对湖、塘环境的污染。我们通过有关文献了解到荷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物质,并且多酚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炎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本文通过对荷叶多酚类物质在黄酒陈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条件的稳定性、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酿造工艺、利用HPLC测定了荷叶多酚特型黄酒和传统黄酒中的多酚的种类及含量以及测定荷叶多酚特型黄酒和传统黄酒的总的还原能力和对自由基清除率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荷叶多酚的稳定性研究先对荷叶多酚的提取和纯化,然后测定荷叶多酚精制品在乙醇浓度、p H值、糖类、温度、氧化还原剂、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乙醇对荷叶多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荷叶多酚在较低的p H条件下保存率更高;荷叶多酚在含糖的溶液中破坏率更小;高温对荷叶多酚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荷叶多酚不适合保存在含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环境中,而且氧化剂对荷叶多酚的破坏作用要大于还原剂;荷叶多酚要避光保存。2、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工艺研究在传统黄酒酿造的方法上,通过添加荷叶多酚物质来制备荷叶多酚特型黄酒。通过测定液料比、酵母菌的添加量、麦曲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荷叶多酚的添加量六个单因素来测定发酵过后的酒精度、总糖、总酸和多酚的量来确定各个因素的最优条件。最后以感官评价分为响应值,液料比、酵母菌的添加量、麦曲的添加量和荷叶多酚的添加量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最后得到的实验结果为: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为液料比为1.5:1、酵母菌的添加量为0.2%、麦曲的添加量为12%、荷叶多酚精制液的量为30m L、发酵时间为7d、发酵温度为28℃。通过正交试验测得结果为液料比为1:2、酵母菌的添加的量为0.15%、发酵温度为28℃、荷叶多酚精制液的量为50m L。最后以液料比为1:2、酵母菌的添加的量为0.15%、发酵温度为28℃、荷叶多酚精制液的量为50m L、麦曲的添加量为12%、发酵时间为7d来酿造荷叶多酚特型黄酒。最后根据GB/T 13662-2008测得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酒精度为12.3%、总糖为25.2g/L、总酸为5.4g/L、总酚的含量为405.4mg/L、氨基酸态氮的量为0.53g/L、感官评价分为86。3、黄酒中多酚含量的测定利用HPLC来测定荷叶多酚特型黄酒和传统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最后测的荷叶多酚特型黄酒中含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原儿茶酸、丁香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绿原酸、异槲皮苷、芦丁和槲皮素11种多酚类物质。而传统黄酒中检测到了(+)-儿茶素、表儿茶素、原儿茶酸、丁香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绿原酸和芦丁9种多酚物质。其中荷叶多酚黄酒中(+)-儿茶素最多,咖啡酸最少,而传统黄酒中(+)-儿茶素最多,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没有检测到。4、荷叶多酚特型黄酒和传统黄酒的抗氧化性研究通过测定传统黄酒和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还原能力以及对DPPH·、ABTS+、·OH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0.1mg/m L的Vc溶液做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的范围内,荷叶多酚特型黄酒和传统黄酒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还原能力随之增加。对DPPH·、ABTS+、·OH三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且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抗氧化能力要高于传统黄酒,但低于0.1mg/m L的Vc溶液。

卢识礼[8](2017)在《鸡血藤醇提物降脂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考察鸡血藤醇提物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高脂血症血脂水平、肝脏脂质代谢及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并结合病理学对鸡血藤的保肝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明确鸡血藤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并对其机制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鸡血藤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抑制胰脂肪酶活力部位的筛选1.1鸡血藤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浓硫酸-香草醛法显色,进行优化,对显色条件进行优化后,利用该测定方法。1.2鸡血藤原花青素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对鸡血藤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不同采收期鸡血藤进行含量测定。利用大孔树脂对鸡血藤原花青素粗提物进行纯化。1.3鸡血藤原花青素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研究建立原花青素胰脂肪酶活力抑制测定方法,对不同流分进行纯度测定及胰脂肪酶活力抑制测定。1.4鸡血藤原花青素纯化物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作用的影响建立细胞炎症模型,考察鸡血藤醇提物、原花青素纯化物及儿茶素对该模型的影响。2、鸡血藤醇提物对大鼠高脂血症血脂水平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体重180±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空腹眼眶静脉丛取血,按照TC、TG及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鸡血藤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4、8g·kg-1·d-1),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复制高血脂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预防性给药,12周后采血取肝脏,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脂质水平、肝脏脂质代谢、抗氧化酶活力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鸡血藤原花青素的纯化及抑制脂肪酶活力部位的筛选最佳显色条件为:20 g/L香草醛甲醇溶液,30%硫酸甲醇溶液,室温避光反应15min后测定Aw,扣除空白。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按照料液比1:15的比例回流提取90 min。不同采收期鸡血藤进行含量测定发现5月份鸡血藤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从静态吸附与解析试验中筛选出了 X-5大孔树脂,纯化鸡血藤原花青素。考察了上样流速及上样量,上样流速为2BV/h,上样量为8BV。不同浓度乙醇洗脱下来的原花青素纯度不同,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的作用也不同。其中以50%乙醇洗脱下来的纯化物纯度最高,达94.67%;50%的纯化物抑制率最高,达55.9%;纯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鸡血藤醇提物、原花青素纯化物及儿茶素均对该细胞模型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鸡血藤醇提物效果优于原花青素提取物及儿茶素。2、鸡血藤对大鼠高脂血症血脂水平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在鸡血藤醇提物调节血脂的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醇提物显着降低血清TC、TG、LDL-C、AI、R-CHD,升高 HDL-C、HDL-C/TC。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醇提物显着提高血清CAT活力,但对NO、AKP及SOD无显着性影响。鸡血藤醇提物显着降低肝脏TC、TG,明显升高GSH-PX活力,但对CAT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有良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病理切片同样表明,鸡血藤醇提物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鸡血藤粗提物及纯化物对胰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纯度呈正相关关系。鸡血藤醇提物体外抗炎效果优于纯化物。鸡血藤醇提物能显着降低脂质水平及提高过氧化物酶活力,具有良好的预防高脂血症及脂肪肝作用。

侯成波[9](2016)在《荷叶脂肪酶抑制及肠吸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脂肪酶抑制剂是目前为止具有较好减肥疗效的药物,因其不作用于神经,成为减肥的绝好选择,目前从中药成分中筛选脂肪酶抑制剂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进展,但是,多数仅基于一种体外活性筛选模型,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选择荷叶这一具有确定减肥疗效的传统药材,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酶抑制剂模型,分别对荷叶进行脂肪酶抑制考察,并结合其成分肠道吸收特点,进一步辅证其在机体发挥脂肪酶抑制减肥效果的可能性。本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体外脂肪酶抑制评价模式,为基于脂肪酶为靶点发挥药效的吸收前成分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建立荷叶已知单成分、荷叶总提取物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荷叶提取物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以指纹图谱作为监控手段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荷叶多成分进行分段分离;分别以人工底物与天然底物,建立两套脂肪酶活性抑制模型,并对荷叶成分进行脂肪酶抑制作用研究;采用翻转肠囊法和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对荷叶成分吸收行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荷叶中多成分吸收行为。结果:(1)分别以荷叶总黄酮、荷叶碱含量为指标对荷叶成分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设计工艺优化,以总黄酮为指标发现荷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乙醇1:40固料比提取2次,每次1小时,而以荷叶碱为指标发现荷叶碱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1:20固料比提取2次,每次1小时,综合考虑,确定同时提取荷叶总黄酮、荷叶生物碱的最加工艺为:60%乙乙醇1:30固料比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2次。以D101大孔树脂对荷叶总提取物进行分段分离,分别于0%,20%,40%,60%,75%,95%分段得到不同分段成分,分段成分之间交叉较小,可用于后续酶抑制研究。(2)以人工底物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NPP)为底物时,荷叶成分表现出较好的脂肪酶抑制作用,不同浓度醇提取的荷叶总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也不同,荷叶脂肪酶抑制效果随乙醇浓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以60%乙乙醇提取荷叶成分时脂肪酶抑制效果最高,其IC50值为636μg·mL--,这与奥利司他7.602 ng·mL-1的IC50值上有很大的差距。采用橄榄油为底物的天然底物进行脂肪酶抑制考察时,荷叶成分并未发现具有明显的脂肪酶抑制效果。(3)采用翻转肠囊实验对荷叶总提取物进行肠吸收成分定性研究,结果发现荷叶总提取物中,绝大多数成分可以透过肠壁吸收。可指标成分中,荷叶碱成分较容易吸收(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1×10-5~1×10-6 cm.s-1数量级),而黄酮苷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偏小,其表观渗透系数数量级分别为芦丁(1×10-6~1×10-7 cm·s-1),金丝桃苷(1×10-6 cm·s-1),异槲皮苷(1×10-6~1×10-7 cm·s-1),槲皮素(1×10-6~1×10-7cm·s-1),部分成分由于在荷叶总提取物中含量本身比较低,翻转肠囊实验未能进一步探索其肠渗透情况;为了进一步对荷叶成分进行肠渗透性定量分析,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对荷叶中确定单成分进行灌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荷叶中荷叶碱、去甲基荷叶碱、芦丁、槲皮素、山柰酚成分Peff值大于0.5×10-4 cm·s-1,在BCS肠渗透属性中,这些成分为高渗透性成分,而金丝桃苷为低渗透性成分。然而,在荷叶总提取物这一多成分环境下,成分的渗透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荷叶中不明确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其他含量比较高的成分中7个成分中有4个成分Peff小于0.5×10-4cm·s-1,在多成分环境下,7个未知成分中,3个成分属于高渗透性成分,4个成分属于低渗透性成分。结论:采用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作为人工底物,荷叶总提取物的脂肪酶抑制效果与对照药奥利司他还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橄榄油天然底物的酶抑制模型表明,荷叶成分分段并未发现具有明显的脂肪酶抑制作用,推测脂肪酶抑制可能具有底物选择性。针对荷叶成分的肠吸收研究表明,荷叶中很多成分吸收是比较好的,荷叶发挥降脂减肥的,不仅仅是基于脂肪酶抑制机理,可能存在其他的吸收后靶点的作用机制。尽管荷叶成分脂肪酶结果不是很明显,但是本研究建立起了以人工底物p-NPP为底物的脂肪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以天然底物橄榄油为底物的活性验证模型,并结合活性成分肠渗透性分析的吸收前靶点机制的研究新模式。

郭琳[10](2015)在《荷叶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荷叶中富含生物碱、黄酮类物质、挥发油、有机酸、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甾体、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调脂减肥、降压、抗氧化、抑制高胆固醇血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抑菌、止痉等作用,且荷叶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荷叶保健茶饮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市场上荷叶茶类饮品不是很多,以袋泡或瓶装饮料为主,而荷叶初加工主要采用直接干燥或部分类似茶叶加工工艺,但所加工的荷叶茶风味较差,部分产品有异味,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因此结合清洁化生产技术,系统优化荷叶茶加工工艺和各工序技术参数,改善荷叶茶风味,提高其营养价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以不同时期的荷叶为原料,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和主要技术参数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确定荷叶茶采制适宜季节以及荷叶外观处理方式,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茶的加工工艺更适合荷叶茶的加工,加工的荷叶茶产品香气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甜,具有名优绿茶的内质特点。(2)适度摊放(轻萎凋)有利于荷叶茶品质的形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短时间摊放处理荷叶茶鲜度好,而长时间摊放处理的荷叶茶甜度更高。在本试验环境条件下,摊放3h、叶片含水量为77%-78%时制得的荷叶茶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俱佳。其达到最佳摊放时间的荷叶状态为:叶色暗绿,青气减弱,清香初显,叶质稍软,叶片边缘稍卷。(3)荷叶茶最合适的杀青方式为微波杀青,其次是蒸汽杀青。微波杀青处理得到的荷叶茶色绿且更显鲜活,具有豆香味,可溶性糖含量比蒸汽杀青提高2%左右,在一定范围内,微波作用时间越长,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越高,但感官审评得分有所降低。(4)趁热揉捻既利于造型又利于荷叶茶品质的形成,短时间揉捻荷叶茶品质更佳,长时间揉捻虽利于荷叶茶成型,但其他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都受到影响而有所降低。对于未揉捻的荷叶茶加工时可采用模具切割成优美图形,短时间揉捻的荷叶茶可将其加工成袋泡茶,解决外形粗松、不美观的问题。(5)荷叶在干燥阶段失水较快,荷叶茶提香时不宜采用高温长时间烘焙。6-8月份制得的荷叶茶品质差异不显着,比较而言,7月份制得的荷叶茶稍好。

二、荷叶茶中原花青素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叶茶中原花青素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莲不同组织药效成分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植物代谢组学及莲药效成分研究进展
    1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2 莲药效成分研究
        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2.2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二章 荷叶生长发育中特征代谢产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1 前言
    2 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4 液相和质谱条件
        3.5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和分析
        4.1 色谱条件考察
        4.1.1 线性关系考察
        4.1.2 精密度试验
        4.1.3 重复性试验
        4.1.4 稳定性试验
        4.2 UPLC-Q-TOF-MS/MS技术定性荷叶生物碱成分
        4.3 不同发育时期荷叶生物碱的积累变化规律
        4.4 不同发育时间点荷叶生物碱的积累变化规律
    5 小结
第三章 荷叶和莲子心药效成分生物碱的积累差异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4 液相和质谱条件
    4 结果和分析
        4.1 荷叶和莲子心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 155个不同品种中荷叶生物碱的积累差异
        4.3 155个不同品种中莲子心生物碱的积累差异
        4.4 荷叶和莲子心药效成分生物碱的相关性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莲不同组织生物碱成分
    1 前言
    2 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 液相和质谱条件
    4 结果和分析
        4.1 UPLC-Q-TOF-MS/MS技术定性莲不同组织生物碱类化合物
        4.1.1 单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4.1.2 阿朴啡类生物碱
        4.1.3 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4.1.4 其他类生物碱
        4.2 莲生物碱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分析
        4.3 莲生物碱类化合物合成通路推导
        4.3.1 单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的生源途径推测
        4.3.2 阿朴啡类生物碱代谢的生源途径推测
        4.3.3 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的生源途径推测
    5 小结
第五章 莲花药效成分类黄酮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样品提取方法
        3.2 花色表型测量统计
        3.3 液相条件
        3.4 质谱条件
        3.5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分析条件的优化
        4.1.1 提取方法的优化
        4.1.1.1 料液比的考察
        4.1.1.2 提取次数考察
        4.1.1.3 超声时间考察
        4.1.2 色谱条件的优化
        4.1.2.1 线性关系考察
        4.1.2.2 精密度试验
        4.1.2.3 重复性试验
        4.1.2.4 稳定性试验
        4.2 UPLC-ESI-Q-TOF技术鉴定莲花类黄酮化合物
        4.2.1 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鉴定
        4.2.2 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鉴定
        4.3 莲花不同品种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差异
        4.4 莲花类黄酮主成分分析
        4.5 莲花花瓣颜色表型与类黄酮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4.6 莲花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推导
        4.7 mGWAS分析
    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紫娟茶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茶叶的分类
    1.2 红紫芽茶研究
        1.2.1 红紫芽茶产生的原因及生化特点
        1.2.2 红紫芽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2.3 紫娟和其他紫芽茶
    1.3 紫娟茶简介
        1.3.1 紫娟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2 紫娟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勐海产紫娟茶化学成分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植物来源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2.3.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3 化合物理化数据
        2.3.4 紫娟茶(勐海)HPLC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邦东产紫娟茶化学成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植物来源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3.3.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3.3 化合物理化数据
        3.3.4 紫娟茶(邦东)HPLC 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勐海产紫娟茶活性测定和聚合物降解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聚合物的降解
    4.3 实验结果
        4.3.1 抗炎活性测定结果
        4.3.2 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4.3.3 聚合物的降解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3)高粱籽粒单宁的高效提取及在猪肉冷藏保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高粱研究概述
        1.1.1 高粱概述
        1.1.2 高粱生物活性成分
        1.1.2.1 植物甾醇
        1.1.2.2 酚酸
        1.1.2.3 类黄酮
        1.1.2.4 单宁
    1.2 单宁及其研究进展
        1.2.1 单宁提取方法
        1.2.1.1 溶剂提取
        1.2.1.2 超声波辅助提取
        1.2.1.3 微波辅助提取
        1.2.1.4 酶辅助提取
        1.2.1.5 超临界流体萃取
        1.2.2 分离纯化技术
        1.2.3 含量测定
        1.2.4 单宁研究进展
        1.2.4.1 抗氧化活性
        1.2.4.2 抗炎
        1.2.4.3 抗癌
        1.2.4.4 血糖调节
        1.2.4.5 肥胖
        1.2.4.6 心脏保护特性
    1.3 肉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肉类脂质氧化原理
        1.3.2 物理保鲜
        1.3.2.1 低温保鲜
        1.3.2.2 电离辐射
        1.3.2.3 超高压保鲜
        1.3.3 包装保鲜
        1.3.3.1 真空包装
        1.3.3.2 活性包装
        1.3.3.3 气调包装
        1.3.3.4 可食用薄膜和涂层
        1.3.3.5 栅栏技术
        1.3.4 合成抗氧化剂
        1.3.5 天然抗氧化剂
        1.3.5.1 草药、香辛料及其提取物
        1.3.5.2 果蔬及其提取物
        1.3.5.3 精油
        1.3.5.4 维生素和矿物质
        1.3.5.5 肽和蛋白质水解物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高粱籽粒单宁的提取、测定
    2.4 高粱单宁提取工艺的优化
        2.4.1 单因素试验
        2.4.2 正交试验
    2.5 高粱单宁的纯化和鉴定
    2.6 高粱单宁抗氧化活性研究
        2.6.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6.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2.6.3 还原能力的比较研究
    2.7 环境条件对高粱单宁纯化物稳定性的影响
        2.7.1 光照
        2.7.2 温度
        2.7.3 保存率的计算
    2.8 猪肉保鲜处理及指标测定
    2.9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粱籽粒单宁提取工艺的优化
        3.1.1 温度对高粱单宁提取率的影响
        3.1.2 丙酮浓度对单宁提取率的影响
        3.1.3 提取时间对单宁提取率的影响
        3.1.4 料液比对高粱单宁提取率的影响
        3.1.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 单宁分离纯化及化学成分分析
        3.2.1 高粱单宁粗提取的分离纯化
        3.2.2 高粱单宁纯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3.3 单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鉴定
        3.3.1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3.3.2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3.3 还原能力的比较研究
    3.4 环境因素对高粱单宁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
        3.4.1 光照对高粱单宁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
        3.4.2 温度对高粱单宁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
    3.5 高粱单宁对冷藏猪肉脂质氧化的研究
        3.5.1 不同浓度的高粱单宁对冷藏猪肉的抗氧化作用
        3.5.1.1 pH值的变化
        3.5.1.2 TBA值的变化
        3.5.1.3 TVB-N值的变化
        3.5.1.4 感官评价结果
        3.5.2 高粱单宁与其它抗氧化剂对冷藏猪肉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3.5.2.1 pH值的变化
        3.5.2.2 TBA值的变化
        3.5.2.3 TVB-N值的变化
        3.5.2.4 感官评价结果
4 讨论
    4.1 高粱单宁的提取
    4.2 高粱单宁纯化物的化学成分
    4.3 高粱单宁对冷藏猪肉的保鲜效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果蔬酚类物质生物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酚类物质在体外模拟体系中的生物利用
    1.1 口腔消化阶段
    1.2 胃消化阶段
    1.3 小肠消化阶段
        1.3.1 小肠的消化作用
        1.3.2 小肠的吸收作用
    1.4 大肠发酵阶段
2 加工过程对酚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1 加工引起的化学变化对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1.1 加工引起酚类物质的降解
        2.1.2 加工引起酚类物质的化学修饰
        2.1.3 加工引发酚类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2.2 加工引起的物理作用对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2.1 酚类物质的释放
        2.2.2 酚类物质的包埋
3 结语

(5)代用茶防治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
2 具有防治脂肪肝功效的代用茶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2.1 柳叶腊梅茶(黄金茶)
    2.2 青钱柳原叶茶
    2.3 铁皮石斛花
    2.4 荷叶茶
    2.5 桑叶茶
    2.6 枸杞茶
3 小结与展望

(6)荷叶生物碱盐预防小鼠膳食诱导型肥胖及调节其肠道菌群的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荷叶的研究进展
        1.1.1 荷叶的概况
        1.1.2 荷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1.1.3 荷叶的生物学功效
    1.2 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碱的概述
        1.2.2 生物碱的提取
        1.2.3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1.2.4 生物碱的生物学功效
    1.3 肥胖的研究进展
        1.3.1 肥胖的概述
        1.3.2 肥胖的治疗
    1.4 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1.4.1 肠道菌群的概述
        1.4.2 肠道菌群与肥胖
        1.4.3 肠道菌群与生物碱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荷叶生物碱盐提取工艺及其纯化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荷叶的预处理
        2.2.2 荷叶生物碱盐的提取
        2.2.3 分光光度法测定荷叶总生物碱
        2.2.4 UPLC测定荷叶中生物碱的含量
        2.2.5 单因素实验
        2.2.6 响应面实验设计
        2.2.7 大孔树脂预处理
        2.2.8 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性能考察
        2.2.9 吸附、洗脱条件的选择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比色法荷叶碱标准曲线
        2.3.2 UPLC分析荷叶生物碱
        2.3.3 单因素实验
        2.3.4 响应面法优化荷叶生物碱盐提取工艺
        2.3.5 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性能
        2.3.6 吸附、洗脱条件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荷叶生物碱盐对小鼠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预防作用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条件
        3.2.2 葡萄糖耐受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
        3.2.3 胰岛素耐受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
        3.2.4 小鼠血清及器官和组织样本获取
        3.2.5 血清中脂类含量的测定
        3.2.6 胰腺中胰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3.2.7 肝脏中抗氧化水平的测定
        3.2.8 脂肪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3.2.9 脂肪组织、肝脏石蜡切片及染色
        3.2.10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LAS对小鼠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
        3.3.2 LLAS对小鼠体内脏器脂肪堆积的影响
        3.3.3 LLAS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3.4 LLAS对小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3.3.5 LLAS对小鼠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3.6 LLAS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3.3.7 LLAS对小鼠脂肪组织慢性炎症水平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荷叶生物碱盐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鼠肠道内容物样品获取
        4.2.2 Illumina PE250测序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测序所得序列的数据统计
        4.3.2 LLAS对肠遒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4.3.3 LLAS对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7)荷叶多酚的稳定性及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荷叶
        1.1.1 荷叶的简介
        1.1.2 荷叶中活性成分
        1.1.3 有关的荷叶产品
    1.2 多酚
        1.2.1 多酚的简介
        1.2.2 多酚的功能活性研究
        1.2.3 多酚的提取
    1.3 黄酒
        1.3.1 黄酒的简介
        1.3.2 黄酒的营养价值的研究
        1.3.3 黄酒产业的现状及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荷叶多酚的精制及稳定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荷叶多酚的精制
        2.3.2 荷叶多酚含量的测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3.3 荷叶多酚稳定性研究
    2.4 结果讨论
        2.4.1 乙醇浓度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4.2 pH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4.3 温度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4.4 糖度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4.5 氧化还原剂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4.6 光照强度对荷叶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
    3.3 检测方法
        3.3.1 荷叶多酚精制液的制备
        3.3.2 酒精度的测定
        3.3.3 总糖的测定
        3.3.4 总酸的测定
        3.3.5 多酚的测定
        3.3.6 感官评价
    3.4 工艺流程
    3.5 单因素试验
        3.5.1 液料比对对荷叶多酚黄酒的影响
        3.5.2 酵母菌的量对荷叶多酚黄酒的影响
        3.5.3 麦曲的添加量对荷叶多酚黄酒的影响
        3.5.4 荷叶多酚与水比为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3.5.5 发酵时间对荷叶黄酒品质的影响
        3.5.6 发酵温度对荷叶黄酒品质的影响
        3.5.7 正交试验
    3.6 结果与讨论
        3.6.1 液料比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2 酵母菌的量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3 麦曲的添加量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4 荷叶多酚精制液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5 发酵温度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6 发酵时间对黄酒多酚黄酒几个因素的影响
        3.6.7 正交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酒中11种多酚种类及含量的测定
    4.1 前言
    4.2 材料和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多酚物质的提取
        4.3.2 色谱条件
        4.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3.4 标准曲线的建立
        4.3.5 回收率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流动相的选择
        4.4.2 梯度洗脱条件
        4.4.3 标准曲线的建立
        4.4.4 加标回收率实验
        4.4.5 样品的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抗氧化性实验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试剂
        5.2.2 设备
    5.3 方法
        5.3.1 荷叶多酚黄酒的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5.3.2 荷叶多酚黄酒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
        5.3.3 荷叶多酚黄酒清除ABTS~+自由基实验
        5.3.4 荷叶多酚黄酒清除·OH自由基实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荷叶多酚黄酒的总还原能力的实验结果
        5.4.2 荷叶多酚黄酒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结果
        5.4.3 荷叶多酚黄酒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结果
        5.4.4 荷叶多酚黄酒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鸡血藤醇提物降脂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鸡血藤研究进展
        1.1.1 本草考证
        1.1.2 鸡血藤的化学成分
        1.1.3 鸡血藤的药理作用
    1.2 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1.2.1 概述
        1.2.2 高脂血症的形成及机制
        1.2.3 降血脂药的研究进展
第2章 鸡血藤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筛选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鸡血藤原花青素含测方法的建立
        2.2.2 鸡血藤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2.2.3 鸡血藤中原花青素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2.2.4 胰脂肪酶活力抑制实验方法的建立
        2.2.5 鸡血藤原花青素纯化物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作用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鸡血藤提取物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动物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1.3 试药
        3.1.4 饲料配方
    3.2 实验方法
        3.2.1 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建立与分组给药
        3.2.2 体重测量
        3.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3.2.4 指标的测定、原理及计算方法
        3.2.5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动物前后体重的变化
        3.4.2 对动物肝脏外观、重量及脏器比的影响
        3.4.3 对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
        3.4.4 对动物A1、RCHD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影响
        3.4.5 对动物血清NO、AKP、CAT、SOD的影响
        3.4.6 对动物肝脏TC、TG、CAT、GSH-PX的影响
        3.4.7 对动物肝脏HMG-CoA还原酶的影响
        3.4.8 各组对动物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鸡血藤原花青素含测方法及提取工艺
        4.1.2 鸡血藤原花青素纯化及有效部位活性筛选
        4.1.3 鸡血藤醇提物显着影响脂质水平和抗氧化物酶活力
    4.2 展望
        4.2.1 鸡血藤对体内胰脂肪酶的影响
        4.2.2 鸡血藤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4.2.3 鸡血藤降TC、TG的机制研究
        4.2.4 鸡血藤纯化物对体内脂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件

(9)荷叶脂肪酶抑制及肠吸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肥胖症研究进展
        1 肥胖
        2 脂肪酶与肥胖的关系
        3 脂肪酶抑制剂
    第二节 荷叶的研究进展
        1 荷叶化学成分研究
        2 荷叶减肥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3 荷叶减肥相关应用
    第三节 脂肪酶抑制体外减肥机制研究方法
    第四节 肠渗透性研究方法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荷叶多成分提取与分段制备
    第一节 荷叶HPLC多成分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荷叶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荷叶多成分分段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荷叶成分的脂肪酶抑制作用研究
    第一节 基于人工底物的荷叶成分脂肪酶抑制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基于天然底物的荷叶成分分段的脂肪酶抑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荷叶多成分肠渗透性研究
    第一节 荷叶多成分肠渗透性定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荷叶单成分肠渗透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荷叶整体肠渗透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荷叶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荷叶研究进展
        1.2.1 荷叶生物学特性研究
        1.2.2 荷叶加工研究
        1.2.3 荷叶利用现状研究
        1.2.4 荷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1.2.5 荷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方法研究
        1.2.6 荷叶茶的开发前景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设备与仪器
    2.3 试验设计
        2.3.1 工艺流程的探究
        2.3.2 适宜工艺重要工序的研究
        2.3.3 荷叶茶造型研究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感官品质评定方法
        2.4.2 理化检测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加工工艺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加工工艺对荷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1.2 不同加工工艺对荷叶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3.1.3 小结
    3.2 摊放时间处理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摊放时间叶质变化及含水量变化
        3.2.2 摊放时间对荷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2.3 摊放时间对荷叶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3.2.4 小结
    3.3 杀青处理对荷叶茶品质影响
        3.3.1 杀青方式对荷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杀青方式对荷叶茶生化成分的影响
        3.3.3 微波杀青时间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3.3.4 小结
    3.4 揉捻方式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3.4.1 揉捻时间对荷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4.2 揉捻时间对荷叶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3.4.3 小结
    3.5 不同干燥与提香组合对荷叶茶品质影响
        3.5.1 不同干燥与提香组合对荷叶茶感官品质影响
        3.5.2 不同干燥与提香组合对荷叶茶理化品质影响
        3.5.3 小结
    3.6 不同时期荷叶茶品质比较
        3.6.1 不同时期荷叶茶感官品质的比较
        3.6.2 不同时期荷叶茶生化品质的比较
        3.6.3 小结
    3.7 荷叶茶外观处理结果
4 讨论
    4.1 荷叶茶加工工艺的确定
    4.2 摊放处理对荷叶茶的影响
    4.3 微波杀青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4.4 揉捻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4.5 干燥对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4.6 不同时期原料与荷叶茶品质的关系
    4.7 荷叶茶品质的特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荷叶茶中原花青素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莲不同组织药效成分的代谢组学研究[D]. 刘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紫娟茶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 李明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高粱籽粒单宁的高效提取及在猪肉冷藏保鲜中的作用研究[D]. 刘晓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果蔬酚类物质生物利用研究进展[J]. 易建勇,马有川,毕金峰,李旋,吴昕烨,周沫,冯舒涵. 食品科学, 2020(21)
  • [5]代用茶防治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乔燕,柳海燕,侯景. 现代食品, 2019(15)
  • [6]荷叶生物碱盐预防小鼠膳食诱导型肥胖及调节其肠道菌群的功效研究[D]. 潘诗哲. 浙江大学, 2019(02)
  • [7]荷叶多酚的稳定性及荷叶多酚特型黄酒的工艺研究[D]. 张杰. 安徽工程大学, 2018(01)
  • [8]鸡血藤醇提物降脂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D]. 卢识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荷叶脂肪酶抑制及肠吸收评价研究[D]. 侯成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荷叶茶加工工艺与品质研究[D]. 郭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