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更多弱势群体

服务更多弱势群体

一、多为弱势群体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郭媛媛[1](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瞿连贵[2](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李纳[3](2021)在《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强调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不平衡”是公平问题,而“不充分”是效率问题。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保证居民公平充分地享有公园绿地服务,还能促进公平性目标的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长期以来,我国更多的是采用传统公园绿地指标,如绿地率等来指导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对于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如今,随着“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如何促进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经历了从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等传统指标评价公园绿地建设水平的“数量均等”阶段(维度);到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引入可达性的概念定量分析公园绿地的“地域公平”阶段(维度);再到引入其它学科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人群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的“社会公平”阶段(维度);最后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的“社会正义”维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基于地域公平——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内涵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在地域公平维度上,采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在社会公平维度上,采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社会经济地位(SES)进行分析;在社会正义维度上,运用份额指数、区位熵进行分析。在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笔者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从居住小区尺度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展开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从公园绿地可达性来看,青羊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低,整体上呈现高/高集聚的空间格局,如草堂街道。(2)青羊区公园绿地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58,整体布局差距悬殊,公园绿地资源更多的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群拥有。(3)高中以下学历群体、儿童群体、外来人口群体以及住房内无厕所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未达到社会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4)弱势群体区位熵值极低的空间与城市历史建设相关,较多的集中在原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早期发展地区。基于以上评价模型,笔者以青羊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分别从地域公平、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对策建议。

章超怡[4](2021)在《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信息无障碍就引起发达国家的注意。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老年人等信息获取弱势群体通过互联网获得平等信息获取机会、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进信息无障碍的目标。我国的信息无障碍发展比发达国家起步晚,即使目前仍有差距,但是现在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国内正在获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帮助,并取得了相应成就。公共图书馆网站作为一个蕴含无数数字信息资源的信息知识传播中心,肩负着缩小社会信息差距的责任。实现信息无障碍,让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在内的信息获取弱势群体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取利用信息是图书馆网站的职责之一,更是建造公平和谐的信息社会的前提。首先,在查阅、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信息无障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网站作为公开信息资源平台的特点,对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的含义做出定义,提出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的服务对象、建设目标、建设意义。其次,通过结合信息无障碍自动分析工具和人工检测方法了解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目前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对策和加强公共图书馆网站无障碍建设的保障措施,希望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起到推进作用。文章最后对加强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意见:首先要提高网站无障碍技术建设,对网站的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强健性进行提升。其次要完善网站无障碍功能,开辟网站无障碍浏览模式、外文浏览模式。网站服务同样要为信息获取弱势群体考虑:提供检索分类功能、设置语音输入等检索方式、导航栏为特殊群体进行功能引导,读者服务指南、咨询服务和资源推荐服务同样也要为特殊群体开辟其专用领域。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上,图书馆应重视信息获取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完善针对视障读者和老年人的资源库建设。最后定期开展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评估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还需一些保障措施。首先要健全无障碍建设法律法规,完善信息无障碍顶层设计。其次营造无障碍社会氛围,塑造以人为本的无障碍信息环境,最后还要加大无障碍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无障碍建设的资金支持。

陈倩[5](2021)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少数民族村寨多处于偏远地区,往往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偏低、相对贫困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产业从农业向“服务业+农业”转型,为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旅游参与机会不公平、旅游发展效益不高、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增长理念,以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为核心要义,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包容性增长可以有效增强民族村寨旅游所带来的正效应,同时弱化其所带来的负效应,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对包容性增长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包容性增长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民族村寨旅游包容性增长策略进行探究。通过对26位旅游利益相关主体访谈内容及田野调查状况的综合分析,从公平性、有效性、分享性三个视角对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红岩村的旅游包容性增长状况较好,为当地带来了较多的正效应,如经济增长、社会效益增加等,同时,也发现其存在弱势群体参与旅游机会不公、居民旅游参与能力不足、社区居民话语权受限、旅游产出效益不高、社会关系存在矛盾、民族文化有待开发、自然环境保护不足、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包容性增长模式,并提出了建立互助机制以增加弱势群体参与机会、组建培育团队以提高居民旅游参与能力、构建监督网络以完善居民话语权、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以明确主体权力与责任、强化文旅融合以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以打造宜居村寨环境、明确分配制度以促进利益分配均等、完善社会保障以加强小康生活建设等民族村寨包容性增长策略。

郑敏[6](2020)在《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流动摊贩治理历来是城市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摊贩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城市相伴相生,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同时也是国内城市一个常见现象。流动摊贩因其局限性,受城市工商部门、城管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管辖,往往因违规摆摊、无证经营或是卫生问题等屡屡与政府有关部门产生冲突,成为城市管理一个尾大不掉的难题。如何处理流动摊贩,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治理,成为摆在学术界和政府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流动摊贩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违规占道经营、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同时不利于城市品位提升,对城区布局规划也造成一定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摊贩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难题,既要保障流动摊贩生存权,也要保障城市品位提升,如何将流动摊贩纳入合理体系,完善城市长远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成为政府对流动摊贩管理工作开展重点和矛盾点。伴随政府职能变革发展,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摊贩管理工作做出许多尝试,但都收效甚微。本文重点对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的流动商贩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南部山区流动商贩的基本现状、特点、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希望结合南部山区当前的治理模式,能够查找出眼下在流动摊贩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为济南市南部山区已经暴露出来却又由于历史原因难以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抛砖引玉,吸引社会各界对于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研究的关注,共同为构建和谐济南、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蔡籽焓[7](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陈阳[8](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王潇潇[9](2020)在《北京与华沙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北京市有残疾人62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4%;此外预计至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而目前为止,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尚未完善。华沙作为东欧国家波兰的首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尤其二战后的城市恢复,使得其公共设施建设得更加现代化以及人性化。因此,对华沙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研究,将对我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北京的四座商业建筑、一座交通建筑和华沙的三座商业建筑、一座交通建筑作为调查对象,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商业建筑的出入口、公共卫生间、通道与电梯、标识系统、低位服务设施以及交通建筑的包括出入口、购票窗口与通道、电梯、卫生间、标识系统等无障碍相关设施进行了调查。并对两类建筑中的轮椅使用者、推婴儿车者的父母行为动线进行了跟踪观察调查,了解弱势群体在商业建筑与交通建筑使用中的行为特点与需求。在对北京和华沙商业建筑、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比较分析以及对问题点、可借鉴之处等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建议,以期为今后城市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设计建议如下:对于商业建筑建议(1)无障碍出入口应分散设置且出入口门宜设置为自动门;(2)无障碍电梯宜与商业建筑通道结合设置在中庭附近;(3)卫生间厕位应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4)标识系统在导向标识上应设计图案、箭头以及文字,且不同功能应使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对于交通建筑建议(1)无障碍出入口的安检通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2)无障碍电梯宜设置在入口处附近或用自动人行道代替自动扶梯;(3)候车大厅的座椅宜设置开放式座椅;(4)公共卫生间宜设置行李存放空间且无障碍厕所内部洗手池宜与坐便器成对角线布置;(5)无障碍标识应根据远视距中视距以及近视距设置标识且应加以颜色区别。

许静[10](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是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是一个城乡结构二元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H市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小学教育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义务教育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义务教育服务发展需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近年来,H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核心目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在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项研究以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现有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空间正义理论视域下揭示H市九个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空间剥夺、空间隔离、空间异化、空间同质等空间非正义问题,其成因受到价值、生产、分配、权力等空间系统的影响,再结合H市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的实践,运用公共物品、新公共服务、空间正义等理论,基于空间正义系统提出优化配置的措施,主要包括价值空间的差异正义、生产空间的生产力发展、分配空间的体制机制改革、权力空间的权力结构优化等以实现空间正义。

二、多为弱势群体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为弱势群体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社会发展背景
        1.1.3 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社区公园
        1.5.2 微区位
    1.6 研究内容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平正义理论
        2.1.2 微区位理论
        2.1.3 扎根理论
        2.1.4 有机更新理论
        2.1.5 环境行为理论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3.4 存在问题剖析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4.3.1 区位可达性
        4.3.2 地点实体特征
        4.3.3 区位可视性
        4.3.4 地点周边特征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4.4.1 评价方法选择
        4.4.2 评价方法概述
        4.4.3 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5.2.1 区位可达性
        5.2.2 地点实体特征
        5.2.3 区位可视性
        5.2.4 地点周边环境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5.3.2 区位可达性
        5.3.3 地点实体特征
        5.3.4 区位可视性
        5.3.5 地点周边环境
        5.3.6 综合评价分值
    5.4 存在问题剖析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5.5 本章小结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6.2 优化目标
    6.3 优化策略
        6.3.1 布局优化
        6.3.2 微区位优化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反贫困
        二、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一、理论框架
        二、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第一节 分析视角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实施步骤
        五、数据来源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的需要
        1.1.2 响应“公园城市”建设
        1.1.3 现有公园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园绿地
        2.1.2 可达性
        2.1.3 公平性
        2.1.4 社会弱势群体
    2.2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
        3.1.1 评价方法
        3.1.2 评价尺度
    3.2 评价模型构建
    3.3 维度一:地域公平评价
        3.3.1 影响因素
        3.3.2 评价方法
    3.4 维度二:社会公平评价
        3.4.1 影响因素
        3.4.2 评价方法
    3.5 维度三:社会正义评价
        3.5.1 影响因素
        3.5.2 评价方法
    3.6 评价模型的最终框架
    3.7 本章小结
4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实例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城市发展背景
        4.1.2 研究区界定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1 地域公平维度相关数据
        4.2.2 社会公平维度相关数据
        4.2.3 社会正义维度相关数据
    4.3 地域均等维度绩效评价
        4.3.1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
        4.3.2 可达性总体评价
        4.3.3 可达性空间差异
        4.3.4 地域公平性评价结果总结
    4.4 社会公平维度绩效评价
        4.4.1 社会公平总体评价
        4.4.2 社会公平空间差异
        4.4.3 社会公平性评价结果总结
    4.5 社会正义维度绩效评价
        4.5.1 社会正义总体评价
        4.5.2 社会正义空间差异
        4.5.3 社会正义性评价结果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目标与原则
        5.1.1 优化目标
        5.1.2 优化原则
    5.2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地域公平化
        5.2.1 提升片区道路连通性,实现公共交通全区覆盖
        5.2.2 公园绿地质量提档升级,数目合理增加
        5.2.3 组合河道与绿道丰富全域绿道网络,增加点状微绿地
    5.3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社会公平化
        5.3.1 转变观念和职能
        5.3.2 建立制度措施
    5.4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社会正义化
        5.4.1 规划师积极探究弱势群体方面的设计
        5.4.2 结合城市更新政策来布局公园绿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无障碍含义
        2.1.2 信息无障碍标准
        2.1.3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含义
    2.2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服务对象
    2.3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目标
    2.4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意义
第3章 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现状调研
    3.1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评价指标
    3.2 调查方法与工具选择
        3.2.1 调查方法
        3.2.2 网站信息无障碍技术检测工具选择
        3.2.3 调查步骤
    3.3 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调查结果
        3.3.1 网站无障碍技术检测结果
        3.3.2 网站服务考察结果
        3.3.3 网站资源考察结果
        3.3.4 无障碍建设综合评价
第4章 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存在问题
        4.1.1 网站信息无障碍技术未达标
        4.1.2 网站未开通无障碍浏览功能
        4.1.3 网站无障碍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弱势群体需求
        4.1.4 网站数字资源建设失衡
    4.2 影响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因素分析
        4.2.1 国家信息无障碍建设政策
        4.2.2 信息无障碍建设意识
        4.2.3 信息无障碍建设资金
第5章 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对策
    5.1 加强图书馆网站无障碍建设
        5.1.1 提高网站信息无障碍技术建设水平
        5.1.2 开通网站无障碍浏览功能
        5.1.3 网站服务版块考虑特殊读者群体
        5.1.4 平衡网站资源建设
        5.1.5 开展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评估活动
    5.2 加强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保障措施
        5.2.1 健全无障碍建设法律法规
        5.2.2 提高信息无障碍意识
        5.2.3 加大无障碍建设资金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代表性公共图书馆网站WCAG2.0 Level A检测结果
    上海图书馆
    云南图书馆
致谢

(5)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
        1.3.2 旅游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
        1.3.3 民族村寨包容性增长研究综述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深度访谈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包容性增长
        2.1.2 旅游包容性增长
        2.1.3 民族村寨旅游包容性增长
    2.2 理论基础
        2.2.1 包容性增长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排斥理论
第3章 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现状
    3.1 红岩村概况
        3.1.1 基本概况
        3.1.2 旅游发展历程
        3.1.3 访谈样本概况
    3.2 机会公平
        3.2.1 旅游参与程度
        3.2.2 旅游参与能力
        3.2.3 社区管理
    3.3 发展效率
        3.3.1 旅游效益
        3.3.2 社会关系
        3.3.3 民族文化
        3.3.4 自然环境
    3.4 成果分配
        3.4.1 旅游利益分配
        3.4.2 保障制度
第4章 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存在的问题
    4.1 参与机会存在不公
        4.1.1 弱势群体参与旅游机会不公
        4.1.2 居民旅游参与能力不足
        4.1.3 社区居民话语权受限
    4.2 发展效率有待提高
        4.2.1 旅游产出效益不高
        4.2.2 社会关系存在矛盾
        4.2.3 民族文化有待开发
        4.2.4 自然环境保护不足
    4.3 旅游成果分配不均
        4.3.1 旅游利益分配不均
        4.3.2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5章 民族村寨旅游包容性增长对策
    5.1 促进参与机会公平
        5.1.1 建立互助机制,增加弱势群体参与机会
        5.1.2 组建培育团队,提高居民旅游参与能力
        5.1.3 构建监督网络,完善居民话语权
    5.2 提高旅游发展效率
        5.2.1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5.2.2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主体权力与责任
        5.2.3 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5.2.4 加强环境保护,打造宜居村寨环境
    5.3 实现成果分配均等
        5.3.1 明确分配制度,促进利益分配均等
        5.3.2 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小康生活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红岩村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1.2.1 国内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1.2.2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流动摊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流动摊贩
        2.1.2 城市管理
        2.1.3 城管执法
    2.2 相关理论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2.2.2 多元治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善治理论
第3章 流动摊贩管理的现状
    3.1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现状
        3.1.1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基本情况
        3.1.2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的基本情况
        3.1.3 流动摊贩分布地点、时间
        3.1.4 流动摊贩经营特点
    3.2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管理的现状
        3.2.1 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
        3.2.2 流动摊贩的管理手段
        3.2.3 流动摊贩的管理成效
    3.3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流动摊贩管理主体单一、依据不足
        3.3.2 流动摊贩管理的手段简单
        3.3.3 流动摊贩管理中多方矛盾冲突
第4章 流动摊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法律依据不充分
        4.1.1 流动摊贩管理立法层面
        4.1.2 流动摊贩管理执法层面
    4.2 缺乏整体规划
        4.2.1 规划认知误区
        4.2.2 用地规划不足
    4.3 管理主体的问题
        4.3.1 管理主体构成复杂
        4.3.2 管理主体素质不高
第5章 优化流动摊贩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执法依据
        5.1.2 结合规划政策实现合理规划分区
    5.2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5.2.1 规范执法人员构成
        5.2.2 增加执法人员业务培训
    5.3 创新管理模式
        5.3.1 探索流动摊贩合法化渠道
        5.3.2 尝试引入流动摊贩自治管理模式
        5.3.3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流动摊贩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实录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历史街区
        1.3.2 历史街区复兴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1.3.4 社会融合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基础理论支撑
        2.1.1 社会融合理论
        2.1.2 公众参与论
        2.1.3 绅士化论
        2.1.4 包容性发展论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2.2.1 开发模式
        2.2.2 行为主体
        2.2.3 实施途径
        2.2.4 社会结构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4.2.1 理论模型建立
        4.2.2 测量因子筛选
        4.2.3 测量体系生成
        4.2.4 测量评价方法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4.3.1 数据样本获取
        4.3.2 样本社会属性
        4.3.3 测量结果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北京与华沙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无障碍设施研究的必要性
        1.2.2 国外无障碍环境建设经验的借鉴意义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2.4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关系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论文构成
第二章 调查概要
    2.1 调查对象
        2.1.1 调查对象选取原则
        2.1.2 调查对象建筑概要
        2.1.3 调查人群概要
    2.2 调查时间、内容与调查方法
        2.2.1 调查时间及内容
        2.2.2 调查方法
第三章 北京与华沙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3.1 北京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3.1.1 无障碍出入口
        3.1.2 无障碍通道
        3.1.3 无障碍电梯
        3.1.4 公共卫生间
        3.1.5 标识系统与低位服务设施
        3.1.6 商业建筑内顾客行为动线追踪调查
    3.2 华沙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3.2.1 无障碍出入口
        3.2.2 无障碍通道
        3.2.3 无障碍电梯
        3.2.4 公共卫生间
        3.2.5 其他无障碍服务设施以及标识系统
        3.2.6 商业建筑内顾客行为动线追踪调查
    3.3 北京和华沙商业建筑的比较分析
        3.3.1 .出入口比较分析
        3.3.2 无障碍通道比较分析
        3.3.3 无障碍电梯比较分析
        3.3.4 公共卫生间比较分析
        3.3.5 无障碍标识系统与低位服务设施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与华沙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4.1 北京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4.1.1 出入口
        4.1.2 购票与通道
        4.1.3 候车空间与检票口
        4.1.4 电梯
        4.1.5 卫生间
        4.1.6 无障碍标识系统
        4.1.7 推婴儿车父母以及肢体障碍者空间利用实态
    4.2 华沙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现状
        4.2.1 出入口
        4.2.2 购票与通道
        4.2.3 候车空间与检票口
        4.2.4 电梯
        4.2.5 卫生间
        4.2.6 无障碍标识系统
    4.3 两市交通建筑的比较分析
        4.3.1 出入口比较分析
        4.3.2 通道与购票设施比较分析
        4.3.3 电梯比较分析
        4.3.4 候车空间与检票比较分析
        4.3.5 卫生间比较分析
        4.3.6 无障碍标识系统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商业建筑以及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未来发展建议
    5.1 对于北京市商业建筑无障碍设施未来发展建议
    5.2 对于北京市交通建筑无障碍设施未来发展建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10)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义务教育
        2.基本公共服务
        3.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3.空间正义理论
二、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2.数据处理
    (二)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供给现状
        1.学校分布
        2.学校数量
        3.班级数量
        4.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5.随迁子女数量
        6.特殊教育学生数
    (三)义务教育财力资源供给现状
        1.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
        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
    (四)义务教育物资资源供给现状
        1.校舍面积
        2.学校占地面积
    (五)义务教育人力资源供给现状
        1.教师数量
        2.专任教师数量
        3.学生数量
        4.师生比例
三、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非正义现象与问题
    (一)空间隔离:市区对旗县的隔离
        1.教育机会的隔离
        2.教育资源的隔离
    (二)空间剥夺:城市中心对边缘区域的剥夺
        1.教育机会的剥夺
        2.教育资源的剥夺
    (三)空间分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异
        1.教育机会的分异
        2.教育资源的分异
    (四)空间同质:校际之间的同质化
        1.教育机会的同质化
        2.教育资源的同质化
四、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空间非正义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空间:价值取向偏差
        1.同质化
        2.精英主义
        3.追求效率
    (二)生产空间:生产力水平不高
        1.生产资料
        2.劳动者
        3.科学技术
    (三)分配空间:体制机制不健全
        1.招生入学政策
        2.教师管理体制
        3.经费投入体制
    (四)权力空间:权力结构不完善
        1.政府权力集中
        2.学校自主性缺失
        3.公民社会参与不足
五、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空间正义实现的路径
    (一)价值空间:差异的正义
        1.多样性
        2.属人性
        3.平等性
    (二)生产空间:提高生产力发展
        1.生产资料
        2.劳动者
        3.科学技术
    (三)分配空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招生入学政策
        2.教师管理体制
        3.经费投入体制
    (四)权力空间:优化权力结构
        1.政府简政放权
        2.学校增强自主性
        3.公民社会广泛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多为弱势群体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D]. 李纳.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调查研究[D]. 章超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旅游包容性增长研究[D]. 陈倩.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6]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D]. 郑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9]北京与华沙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比较研究[D]. 王潇潇.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许静. 内蒙古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