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水板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亮[1](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滕海峰[2](2020)在《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区内软土以湖积、湖沼积沉积为主,淤泥软土分布广、土层厚、易压缩。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老路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新路基的处治工艺缺乏科学性指导,以致昆山市道路普遍发生桥头跳车病害。亟需对昆山市桥头跳车病害展开机理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为实际工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桥头跳车理论分析、处理措施、工艺改进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昆山市地质条件,调查其在役路桥跳车病害现状,主要有路面阶梯沉降、路面凹陷、路面裂缝、路肩错台、护栏裂缝等形式。以典型已建工程元丰大道三标段为研究背景,结合桥头段处治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和现场调查,探析新建道路桥头跳车的成因。结果表明,元丰大道跳车成因主要有:沿程地基变化多样,工后沉降不一;搭板下方填土发生掏空、软土沉降不均,加之搭板厚度不足,导致搭板断裂;台后灰土碾压受桥台限制,压实度不达标;前期勘察不足,台后路基存在流沙层,导致路基沉降量增大。此外,以旧路改建工程224省道玉山-张浦段为依托,布点监测桥头段道路工后沉降及裂缝的发展,结合地质条件及处治工艺确切追踪跳车成因。结果表明,224省道由于路桥刚度差异、软土层深厚、设计缺陷、工序倒置等原因导致跳车病害,同时还存在预压处置不当、伸缩缝雨水渗漏等加大沉降的问题。最后,对即将要建的G312国道工程,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典型桥头段模型,先建立原方案模型,通过与规范比较沉降数据确定模型合理性。进一步改变布桩模式、堆载预压模式和过渡台阶模式得到路基沉降云图,对比单一变量下的模型沉降数据,得到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正方形布桩桩间距最优为2.6m,梅花形则为2.8m;等载排水预压与超载排水预压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大大缩短预压时长;桥头段过渡台阶合理设置能有效解决过渡段沉降不均的问题。对于即将要扩建的青阳港道路工程,采用PLAXIS软件模拟得到了轻质混凝土、石灰土回填路基的沉降云图,结果表明,相较于石灰土路基回填,轻质混凝土回填重度更轻,可有效减小沉降。
童军[3](2020)在《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中东部及沿海地区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在软弱地基上修建,软弱地基土具有物理力学性质差、含水率高、强度低、透水性差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点。因此,在这些基础设施开始建设之前,都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措施使软基发生固结沉降,使软基在建造前已趋于沉降稳定,从而降低建筑物建造后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或将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地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的加固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了两种处理方法的适用工况,并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了两种地基加固方案,通过收集两种方案的实际沉降数据,分析了两者加固过程的沉降规律。利用MIDAS-GTS软件对淤泥土层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过程和真空预压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结果与实测数据,得出两种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计算值和实际沉降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推测出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300mm,真空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250mm,说明施工效果满足预期要求,验证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田园园[4](2020)在《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尤其在一些沿海、湖泊多的地区,软土地基特别常见。路堤沉降和失稳是工程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修建公路时因软土地基造成的的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对软土的成因、分布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托安九二期公路工程的K195—K395段软土工程资料,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式,从造价、工期、处理效果、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机械设备六个方面对水泥搅拌桩、管桩和塑料排水板三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十位专家的总排序权重值,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为处理该软土地基的最优处理方案。本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K195—K395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沉降量和路堤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同该工程的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并从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地基沉降、侧向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LAIXS有限元对使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值大大减小;随着路堤的填筑,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也随之增大。(2)与工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出的结果与工程监测的结果相比有一些微小差距,这是由于模型简化的原故,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PLAIXS有限元软件的模拟是可行的。(3)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以及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小,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随之增加;桩的长度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大,长度越大,沉降值和侧向位移越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会随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不明显;砂垫层和土工格栅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都有所抑制,但砂垫层主要对减小沉降值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对侧向位移抑制效果较好。图37表20参32
许飞[5](2020)在《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大量的公路建设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其中软土给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成为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软土的特性,导致软土路基强度低、稳定性差,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不对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路基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使得道路无法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公路在使用时安全舒适,在公路设计和施工时需要严格要求控制沉降。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这些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处理深度、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滁来全快速通道为案例简述其软土的分布和加固处理方法的选择,然后选取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并且分别对案例中使用的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分析讨论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所得的结论成果如下:(1)基于滁来全快速通道建设项目,经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降低了地基中土体的竖向应力水平。(2)通过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分别对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分析。对土工格栅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在路堤底部和路堤底部向下0.5m处加土工格栅对于路基沉降的影响很小,对路基侧向位移减小较明显,随着土工格栅层数的增加对路基侧向位移的减小可以叠加;对水泥搅拌桩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水泥搅拌桩能有效的降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3)基于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对路基沉降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对桩模量、桩间距、桩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桩长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最大,桩模量、桩间距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次之,当桩模量较大时,继续增加桩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变弱,当桩间距较小时,继续减小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也变弱;对淤泥层模量、淤泥层粘聚力、淤泥层摩擦角、淤泥层渗透系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淤泥层渗透系数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淤泥层模量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小,淤泥层粘聚力和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桩端以下土层的模量、粘聚力、摩擦角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模量和摩擦角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粘聚力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小;对路堤填土速率、路堤施工间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填土速率和路堤施工间歇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都较大,路堤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填土速率和施工间歇;对路堤填土高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路堤填土越高路基沉降越大,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很大。图:[58]表:[27]参:[51]。
何长江[6](2020)在《大型铁路站场软土地基过渡段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软土土层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项目的修建往往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当采用复合处理方案时,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由于刚度差异,会导致差异沉降现象,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处治以确保工程安全。目前国内外对于差异沉降的研究集中于路桥过渡段与路基拓宽工程,本文首先对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借鉴其治理方法与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运用于本文的研究中。随后结合云南磨憨车站大型铁路站场软土地基过渡段工程实例,探讨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处治方法。首先使用有限元建模计算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超载预压法处理的效果,通过分析表明超载预压处理法能够大大减小甚至消除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值,从而解决过渡段差异沉降的问题。随后研究了注浆加固法、EPS轻质路堤换填法、变桩长法以及变桩间距法的处理效果。分析表明以上方法均能够解决差异沉降的问题,但是注浆加固法和EPS轻质路堤换填法处理时无需在塑料排水板加固区与桩体加固区预留一定长度的过渡段,而桩长或桩间距渐变法由于使用“刚柔过渡”的原理,需要在两种加固方式之间预留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并且设计不合理时可能会导致桩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应用于路基横向处理时,更推荐注浆加固法或轻质路堤换填法。
陈志浩[7](2020)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提高及建设工艺精进,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不断成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该法在理论研究、施工工艺、设计理论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不少理论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比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堆载速率、真空度等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堆载速率、真空度以及渗透系数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堆载速率、真空度、渗透系数对沉降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指数曲线法固结沉降公式下的均质地基多级荷载的沉降速率计算公式,并阐述了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开发区域(A片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处理工程试验段625工区为工程背景,对地基处理过程进行现场全过程追踪,实时监测地表沉降、路基深层水平位移等数据,对其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适用性。采用已验证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堆载速率、真空度以及渗透系数等影响因素下条件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及稳定性的变化特性,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而言,不同影响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展现了不同的敏感性:真空度对路基沉降变形的敏感度最高,真空度与路基沉降变形成正比例关系,真空度越大,路基沉降变形越大;渗透系数对路基沉降变形的敏感度次之,渗透系数越大,路基沉降变形越大;堆载速率对路基沉降变形的敏感度最低,分层堆载次数越多,路基沉降变形越大。(2)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稳定性而言,三种影响因素中:堆载速率对路基稳定性敏感度最高,分级加载下的路基稳定性最高;真空度对路基稳定性敏感度次之,真空度与稳定性成正比例关系,真空度越大稳定性越高;渗透系数对路基稳定性敏感度最低,渗透系数与路基稳定性成非线性关系,离散性较高。分析堆载速率、真空度及渗透系数影响因素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及稳定性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实际工程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高效、安全的进行堆载施工,以达到更好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路基处理效果。
游凯凯[8](2020)在《考虑排水单元的吹填软土固结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吹填软土地基的固结特性。以广东汕头东部吹填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固结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含排水单元的自动采集大尺寸固结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将理论计算结果、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1)通过理论推导复合固结系数,复合固结系数与竖向固结系数的比值和井径比因子成反比,和竖向排水距离与有效排水直径之比的平方成正比,和径向与竖向固结系数之比成正比。采用含竖向排水单元的大尺寸土样(土样的直径分别为80mm、100mm、120mm)固结试验确定复合固结系数。(2)针对汕头高塑性吹填软土的室内试验,其复合固结系数随井径比、有效排水直径、排水高度的增大而减少,比平均理论值大25%左右,并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当井径比为20时,100mm×100mm大尺寸固结试验与常规固结试验对比,其复合固结系数大约是竖向固结系数的1.4倍,其竖向固结系数大约是常规固结试验竖向固结系数的1.35倍。(3)应用基于复合固结系数的固结理论对汕头吹填软土排水固结工程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场地的现场监测最终固结度为88%,理论固结度比现场监测最终固结度大6%左右,但前两级堆载过程中现场监测值要比理论计算值固结的更快。最终沉降量现场监测值为1262mm,理论值比现场监测值大17%左右。(4)以汕头吹填软土排水固结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排水线模型和复合系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平均沉降量排水线模型模拟值比现场监测值大19%,复合系数模型模拟值比现场监测值大13%,复合系数模型模拟值和现场监测值更接近。两种模型的最终平均固结度均为97%左右,比现场监测值大9%。数值模拟孔隙水压力规律明显,排水线模型模拟值和现场监测值更接近。坡脚处侧向位移最大值均在两层软土交界处。
王蒙[9](2020)在《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高速公路扩建已成为当务之急。软土地区高速公路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新老路基拼接存在较大的困难,很难保证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对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和软基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淮江段扩建工程,采用现代原位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进行扩建路段现场测试,利用CPTU参数进行土体工程特性对比评价,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沉降资料对新老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有沉降计算经验公式进行改进,提出更适合里下河浅洼平原区新老地基差异沉降的计算公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特征、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的研究,针对扩建路基与一般路基的区别进行了说明。同时,对CPTU参数预测工程特性相关内容也进行了综述。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提出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基于CPTU测试和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对新老地基土体的工程特性进行对比评价:提出了采用CPTU测试参数预测软土工程参数的改进方法,包括对压缩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公式的改进;对比了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的差异,并研究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既有软基处理效果,以了解长期荷载作用下既有地基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三章利用ABAQUS软件针对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软土层厚度、填筑高度、加荷速率车辆荷载以及软基处理措施等,以全面了解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特征与规律。针对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了泡沫轻质土的重度、桩体复合地基的弹性模量对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的影响,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第四章依据杨光华提出的切线模量法,根据旁压试验曲线得到的初始切线模量与锥尖阻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扩建后地基土体的总沉降、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计算公式。根据此方法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各断面进行具体计算分析,经过比选优化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和设计参数。利用现场实测沉降资料,验证了CPTU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王平[10](2020)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的基础建设速度迅速提升,然而,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软土地基,软土由于其含水量、压缩性高,且固结排水困难,导致软土地基存在稳定性差等缺点,进而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对建筑工程施工以及路面施工带来了极大危害。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具有易施工、成本低、噪声小且工期短等诸多优势,在堆载压力和真空负压的共同作用下,软土地基能够快速地进行排水固结作用,使得地基的主要沉降能在预压阶段得以完成,大大减少了施工完毕后的工后沉降,因此其在沿海地区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大面积的现场试验,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加固原理、计算方法和监测方法及指标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对真空堆载预压的相关施工参数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比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两种方法之间的异同点,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加固机理、应力路径和强度增长方面的特点,并基于此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能够实现正负超静孔压的抵消,其最终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较小,有助于促进地基土的快速固结沉降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施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通过总结分析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试验过程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的发展变化规律,随着深度的增加,竖向排水系统中存在的井阻效应引起的真空度的传递效率逐渐降低,真空压力在12m以上深度的加固作用显着下降。对比分析10-13m土体在加固前后的各项力学性能,深部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明显提高,验证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深厚软土地基加固中的优势。(3)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进行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分析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之上对渗透系数、排水体布置以及真空压力这些施工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中排水体的布置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为显着,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二、排水板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水板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桥头跳车病害模式调查研究 |
2.1 引言 |
2.2 桥头跳车危害 |
2.3 桥头跳车模式 |
2.3.1 路基整体滑移 |
2.3.2 路基与桥台间形成台阶 |
2.3.3 路面坑洼 |
2.3.4 搭板断裂 |
2.3.5 搭板与路堤形成纵向坡度差 |
2.3.6 搭板末端产生差异沉降 |
2.4 受力形式 |
2.4.1 台阶式受力分析 |
2.4.2 设置搭板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路段桥头跳车现场测试分析 |
3.1 引言 |
3.2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及跳车概况 |
3.2.1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 |
3.2.2 跳车病害现状 |
3.3 元丰大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水文地质条件 |
3.3.3 现场调研情况 |
3.3.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
3.4 S224省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水文地质条件 |
3.4.3 现场监测情况 |
3.4.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桥头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桩+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影响因素研究 |
4.2.1 G312国道典型桥头段工程概况 |
4.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3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2.4 改变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
4.2.5 改变布桩型式对对沉降的影响 |
4.2.6 改变等载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
4.2.7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
4.2.8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排水板长度对沉降的影响 |
4.2.9 改变超载排水预压填土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
4.2.10 改变桥头段台阶型式对沉降的影响 |
4.2.11 合理优化方案 |
4.3 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方案研究 |
4.3.1 青阳港典型桥头工程概况 |
4.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3.3 方案合理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预压法简介 |
1.2.2 竖向排水井的固结理论发展 |
1.2.3 堆载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
1.2.4 真空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适用工况 |
2.1 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2.2 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 |
2.3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机理比较和技术分析 |
2.3.1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机理比较 |
2.3.2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适用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4 软基处理目标设计 |
3.5 软基处理方案设计 |
3.5.1 场地工作范围及分区 |
3.5.2 场地软基处理分区 |
3.5.3 真空预压设计 |
3.5.4 堆载预压设计 |
3.5.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
4.1 监测目的 |
4.2 软基处理监测内容和频率 |
4.3 监测平面布置 |
4.4 监测方法 |
4.4.1 地表沉降监测 |
4.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
4.4.3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
4.4.4 地下水位监测 |
4.4.5 膜下真空度监测 |
4.5 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
4.5.1 软基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2 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3 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4 膜下真空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有限元计算 |
5.1 Midas-GTS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定义材料属性 |
5.2.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
5.2.3 设置荷载边界 |
5.2.4 定义施工阶段 |
5.3 堆载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5.4 真空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常用的处理技术 |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的类型 |
2.1.3 软土的分布 |
2.1.4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
2.3 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
2.3.1 分层总和法 |
2.3.2 考虑不同变形阶段的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
3.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3 专家打分及构造判断矩阵 |
3.3.1 专家打分 |
3.3.2 数据处理 |
3.4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1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
3.4.2 使用MATLAB程序代码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3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AXI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3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3.2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分析 |
4.3.3 地表沉降与监测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泥搅拌桩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1 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2 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3 水泥搅拌桩的桩刚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2 砂垫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 土工格栅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和常用处理方法 |
2.1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
2.1.1 软土的概念及类型 |
2.1.2 软土路基的沉降过程 |
2.2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 |
2.2.1 换填法 |
2.2.2 强夯法 |
2.2.3 土工合成材料法 |
2.2.4 袋装砂井排水法 |
2.2.5 塑料板排水法 |
2.2.6 真空预压法 |
2.2.7 水泥搅拌桩法 |
2.2.8 碎石桩法 |
2.3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周边地形 |
3.1.2 软土的分布和加固措施 |
3.1.3 地质条件 |
3.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述 |
3.2.1 概述 |
3.2.2 ABAQUS主要模块介绍 |
3.2.3 ABAQUS软件分析的流程 |
3.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3.1 线弹性模型 |
3.3.2 Mohr-Coulomb塑性模型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3.4.3 分析步的设置 |
3.4.4 施工过程的模拟 |
3.4.5 网格划分 |
3.5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6 加固处理分析 |
3.6.1 土工格栅加固 |
3.6.2 水泥搅拌桩加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泥搅拌桩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1.1 桩体的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2 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3 桩长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 淤泥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2.1 淤泥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2 淤泥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3 淤泥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4 淤泥层渗透系数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 桩端以下土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3.1 桩端以下土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2 桩端以下土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3 桩端以下土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4 路堤施工时间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4.1 路堤填土速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4.2 路堤施工间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5 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大型铁路站场软土地基过渡段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桥过渡段研究现状 |
1.2.2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磨憨车站软土地基过渡段工程概况 |
2.1 前言 |
2.2 磨憨车站工程概况 |
2.2.1 工程概述 |
2.2.2 工程地质条件及气候特征 |
2.2.3 磨憨车站地基加固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磨憨车站软基过渡段处治效果分析 |
3.1 前言 |
3.2 现场超载预压处理方法 |
3.3 大型铁路站场软基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探讨 |
3.4 有限元模型计算 |
3.4.1 模型建立 |
3.4.2 计算结果 |
3.5 现场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
3.5.1 人工沉降监测方案 |
3.5.2 人工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铁路站场软基过渡段处治技术综合分析 |
4.1 前言 |
4.2 无预压时过渡段计算分析 |
4.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注浆加固法效果分析 |
4.3.1 注浆加固法的原理 |
4.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EPS轻质路堤换填法效果分析 |
4.4.1 EPS轻质路堤换填法的原理 |
4.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4.3 计算结果分析 |
4.5 复合地基刚度渐变法效果分析 |
4.5.1 刚度渐变法的原理 |
4.5.2 桩长渐变法有限元计算模型 |
4.5.3 桩长渐变法计算结果分析 |
4.5.4 桩间距渐变法有限元计算模型 |
4.5.5 桩间距渐变法计算结果分析 |
4.6 大型铁路站场软基过渡段处治技术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均质地基多级荷载沉降速率的计算 |
2.3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有限元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监测方案 |
3.3 现场监测成果分析 |
3.4 模型的建立 |
3.5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参数设置 |
4.2 堆载速率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分析 |
4.3 真空度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分析 |
4.4 渗透系数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分析 |
4.5 三种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土体稳定性机理特性 |
5.3 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考虑排水单元的吹填软土固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固结试验研究现状 |
1.2.3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理论 |
2.1 排水固结法简介 |
2.2 排水体的简化处理 |
2.3 固结度计算 |
2.3.1 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度 |
2.3.2 多级加荷条件下的固结度 |
2.3.3 实测数据推算的固结度 |
2.4 固结沉降计算 |
2.4.1 理论计算 |
2.4.2 实测推算 |
2.5 固结试验参数计算 |
2.5.1 基本指标计算 |
2.5.2 固结系数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排水单元的大尺寸固结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制备 |
3.2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设备及装置 |
3.2.3 试验方案 |
3.2.4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3.1 常规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3.2 加排水板与不加排水板的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3.3 不同井径比的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3.4 不同排水直径的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3.5 单双面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3.6 不同荷载等级下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吹填软土排水固结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施工方案设计 |
4.3 固结理论分析和计算 |
4.3.1 固结度计算 |
4.3.2 最终沉降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吹填软土排水固结的数值模拟 |
5.1 简化模型 |
5.1.1 本构模型 |
5.1.2 竖向排水单元的简化模型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模型结果分析 |
5.3.1 表层沉降分析 |
5.3.2 分层沉降分析 |
5.3.3 水平位移分析 |
5.3.4 孔隙水压力分析 |
5.3.5 稳定性分析 |
5.3.6 模拟结果和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PTU测试的土体工程特性评价研究 |
1.2.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2.4 扩建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5 扩建路基沉降控制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评价 |
2.1 场地描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
2.2 多功能CPTU现场原位测试 |
2.2.1 仪器设备 |
2.2.2 现场试验情况 |
2.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基于CPTU测试对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对比 |
2.3.1 经验关系的改进 |
2.3.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PTU参数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3.2 路基扩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3.2.2 计算假定 |
3.2.3 ABAQUS计算流程 |
3.2.4 材料参数选取 |
3.3 地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扩建前后沉降变形规律 |
3.3.2 软土层厚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3 填筑高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4 填土速率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5 车辆荷载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4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有限元结果分析 |
3.4.1 既有软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
3.4.2 拓宽地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沪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变形规律与控制分析 |
4.1 既有路基工程概况 |
4.1.1 既有路基现状 |
4.1.2 既有地基沉降稳定状态评价 |
4.1.3 既有软基处理效果评价 |
4.2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4.2.1 附加应力分析 |
4.2.2 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参数评价方法 |
4.2.3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4.2.4 复合地基CPTU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4.3 软基处理方式研究 |
4.3.1 沉降规律分析 |
4.3.2 泡沫轻质土 |
4.3.3 柔性桩复合地基 |
4.3.4 刚性桩复合地基 |
4.4 拓宽地基现场实测沉降变形规律 |
4.4.1 现场监测方案 |
4.4.2 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
4.4.3 现场实测沉降预测 |
4.4.4 软基处理差异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软土地基特点及问题 |
1.2.1 软土地基特点 |
1.2.2 软土地基问题 |
1.3 真空联合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现状 |
1.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概述 |
1.3.2 真空预压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机理研究现状 |
1.3.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1.3.5 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
2.1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 |
2.2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 |
2.3 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对比分析 |
2.3.1 加固机理对比 |
2.3.2 应力路径对比 |
2.3.3 强度增长的对比 |
2.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深厚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
3.1 试验段工程概况 |
3.2 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 |
3.2.1 试验段地质条件 |
3.2.2 水文地质条件 |
3.2.3 特殊岩性 |
3.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方案设计 |
3.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现场设计 |
3.4.1 排水系统 |
3.4.2 黏土密封墙设计 |
3.4.3 真空预压设备及材料 |
3.4.4 上部填料加载设计 |
3.4.5 真空卸载 |
3.5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工序及技术指标设计 |
3.5.1 清理整平地基 |
3.5.2 填筑砂垫层 |
3.5.3 铺设排水板 |
3.5.4 黏土密封墙施工 |
3.6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设计 |
3.6.1 监测目的 |
3.6.2 监测内容、控制指标控制值及监测频率 |
3.7 现场试验加固效果测试方案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深厚软土地基中加固效果分析 |
4.1 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加固前后土体强度特性对比分析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真空度监测结果分析 |
4.3.1 膜下真空度监测结果分析 |
4.3.2 塑料排水板内的真空度监测结果分析 |
4.3.3 淤泥中真空度监测结果分析 |
4.4 孔隙水压力的监测结果分析 |
4.4.1 处理区域内的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4.2 处理区域外的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5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4.5.1 地表沉降随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4.5.2 地表沉降随空间变化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数值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排水固结数值计算相关问题 |
5.2.1 固结理论 |
5.2.2 本构关系 |
5.2.3 竖向排水体的等效转换 |
5.2.4 时间步的选取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1 沉降结果分析 |
5.4.2 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
5.5 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案探究 |
5.5.1 渗透系数的影响 |
5.5.2 排水体布置间距的影响 |
5.5.3 真空压力分布的影响 |
5.5.4 优化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排水板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D]. 滕海峰. 扬州大学, 2020(04)
- [3]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童军. 暨南大学, 2020(08)
- [4]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D]. 田园园.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D]. 许飞.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6]大型铁路站场软土地基过渡段处理技术研究[D]. 何长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D]. 陈志浩.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考虑排水单元的吹填软土固结特性研究[D]. 游凯凯. 河北大学, 2020(08)
- [9]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D]. 王蒙. 东南大学, 2020
- [10]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