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论文文献综述)
仪登霞,庞永珍[1](2022)在《我国豌豆生产和育种的现状与问题》文中提出豌豆是经济和粮菜饲兼用作物,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豌豆生产概况、育种历程、育种目标、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当前我国豌豆生产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豌豆生产和育种提供有益参考。
袁星星,陈新,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2](2010)在《中国南方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豌豆是我国南方主要冷季食用豆品种,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适合中国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菜用豌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李玲[3](2009)在《国内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豌豆(Pisum sativum L.)早熟、适应性强、用途广,从贫困山区的救荒度灾作物到发达地区的粮-经-饲作物,从旱地到水地,从高海拔到低海拔栽培区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豌豆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是,我国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较少,无法使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育种效率不高。同时,面对市场对于优质、专用豆类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标准,迫切要求分析研究并较为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栽培豌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解决豌豆亲本遗传背景狭窄问题,突破育种“瓶颈”,创造优质、专用、多抗资源。本研究在形态学水平上,对国家库中随机抽取的642份国内栽培豌豆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豌豆品种改良和资源创新中科学选用亲本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豌豆栽培资源的遗传变异较大。根据26个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表明,642份豌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895。在26个形态性状中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等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比荚型、花色、脐色等质量性状更丰富,1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1.062)比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多样性(0.666)高出59.46%。从单个形态性状来看,直接体现群体产量高低的单株产量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多样性指数为1.390,这为实现豌豆高产育种目标的高产亲本选择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642份豌豆种质资源来源于国内10个北方省份和9个南方省份,各省区豌豆种质资源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25,表明豌豆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地理分布差异性。南方群体(313份、0.910)比北方群体(329份、0.879)高0.031,表明南方豌豆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北方群体丰富;19个豌豆资源群体中,北京群体(66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126),其次是四川群体(155份,1.106)、青海群体(32份,1.082)、辽宁群体(15份,1.062)、宁夏群体(38份,1.031),共5个群体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广西群体(7份,0.814)、吉林群体(6份,0.799)、江苏群体(5份,0.723)、河北群体(2份,0.506)、山西群体(2份,0.240)的多样性指数最低,其遗传多样性相对单一;其他9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2、探明了东北地区豌豆杂交分离后代的选择方式。在东北地区,由于株高与生育日数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且与百粒重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因此在杂交后代选择中可通过对中矮秆材料的定向选择缩短生育期、提高百粒重,达到提高豌豆商品品质的效果,提高育种效率。3、聚类结果为参试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根据遗传距离将供试资源聚成14个群组。第1群组是白色豌豆品种,具有高产、大粒的特点,是选择优良外观品质粒用豌豆的首选材料。第4群组是具有早熟、高产、大粒的特点,是选择早熟、商品品质优良的粒用豌豆品种的重要材料。第6群组资源特点是高秆、高产、中粒的特点,是选择粮、饲兼用型豌豆品种的重要材料。第11群组资源特点是早熟、矮秆、软荚、绿粒的特点,是选择早熟、菜用软荚豌豆品种的优异材料。第12群组资源特点是早熟、矮秆、绿色中粒的特点,是选择早熟、鲜食豌豆品种的重要材料。第13群组资源特点是大荚、大粒的特点,是选择大荚、高产品种的重要材料。4、我国豌豆栽培资源分化成了两大基因库。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39.94%,根据每份资源的前3个主成分数据绘成三维聚类图,我国豌豆栽培资源较为明显地分化成了“基因库I”和“基因库II”。两大基因库的划分结果,与秋播、春播分区没有明显的关联。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
李明达[4](2009)在《半无叶型豌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认为介绍了国内外豌豆生产和研究概况及半无叶型豌豆生产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豌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研究并推广直立抗倒伏的半无叶型豌豆品种是充分挖掘我国豌豆增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贺晨邦[5](2008)在《国内外栽培豌豆核心种质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豌豆(Pisum sativum L.)早熟、适应性强、用途广,从贫困山区的救荒度灾作物到发达地区的粮-经-饲作物,从旱地到水地,从高海拔到低海拔栽培区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豌豆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是,我国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较少,无法使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育种效率不高。同时,面对市场对于优质、专用豆类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标准,迫切要求分析研究并较为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栽培豌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解决豌豆亲本遗传背景狭窄问题,突破育种“瓶颈”,创造优质、专用、多抗资源。本研究在形态学水平上,对624份国内外栽培豌豆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豌豆品种改良和资源创新中科学选用亲本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24份豌豆种质的20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69,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24,7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896,数量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高出质量性状81.25%。单株粒重的多样性程度最高,多样性指数达2.028;复叶叶型的多样性程度最低,多样性指数仅为0.207。2、国内南、北,国外五大洲,各豌豆种质资源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08,表明各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国外群体(201份)的平均多样性指数(1.137)比国内群体(423份,0.967)高0.170,表明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国内群体。国内北方群体(270份)的平均多样性指数(1.024)比南方群体(153份,0.904)高0.120,表明北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南方群体丰富;国外欧洲群体(46份)多样性指数最高(1.262),其次是亚洲群体(56份,1.258)、非洲群体(53份,1.171),这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来源不详群体(10份,1.089)、大洋洲群体(25份,1.020)和美洲群体(11份,1.020)。3、624份豌豆种质资源,在形态学水平上分类为4个群组,4个群组豌豆种质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国内北方资源(270份)中,西北五省区的资源(165份)主要聚在群组3和群组2,华北三省区的资源(73份)主要聚在群组1和群组3,东北两省区的资源(32份)主要聚在群组1;国内南方资源(153份)中,西南三省区的资源(101份)主要聚在群组1和群组3,华东两省区的资源(34份)主要聚在群组3和群组1;华中三省区和华南一省区的资源(18份)聚类比较分散,在群组中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国外资源(201份)除群组1中的13份外全部聚在群组4。4个群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639,群组内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372,群组间和资源间的遗传距离远近与各组中资源的不同来源基本一致。4、对20个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2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71%,说明前12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的信息。
王志远[6](2005)在《建立种子标准化示范区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王志远,罗新青,刘玉皎,毛小锋,贺晨邦[7](2005)在《青海省优质豆类种子产业化研究初报》文中认为本文对青海省优质豆类新品种的选育、品种标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的研制、原良种产业化技术体系的建设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省优质豆类种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张宁[8](2004)在《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文中研究说明
贺晨邦,何建兰[9](2002)在《菜用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文中指出 阿极克斯是食粒型菜用绿色豌豆品种,籽粒天然绿色,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口感甜淡,是鲜食、制罐、速冻的新型绿色品种。1 品种来源 阿极克斯豌豆品种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马晓岗,陈丽华,田正科,杜德志,冯钦华,袁名宜,张永成,张子良,孙海林[10](2001)在《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豌豆生产和育种的现状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豌豆的重要用途 |
2 国内豌豆生产概况 |
3 豌豆育种历程 |
3.1 国内育种概况 |
3.2 主要育种单位和品种 |
4 豌豆育种目标 |
4.1 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的选育 |
4.2 鲜食豌豆的品质改良 |
4.3 抗病豌豆育种研究 |
4.4 抗旱豌豆培育 |
4.5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豌豆新品种选育 |
4.6 适于混播的豌豆品种培育 |
5 国内外豌豆分子育种进展 |
5.1 国内分子育种进展 |
5.2 国外分子育种进展 |
6 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
6.1 国内豌豆生产中面临问题 |
6.2 对策建议 |
(2)中国南方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合中国南方种植的主要菜用豌豆品种 |
1.1 半无叶株型硬荚品种 |
(1) 草原276。 |
(2) 宝峰3号。 |
1.2 普通株型硬荚品种 |
(1) 中豌4号。 |
(2) 中豌6号。 |
(3) 白玉豌豆。 |
(4) 阿极克斯。 |
1.3 普通株型软荚品种 (荷兰豆) |
(1) 食荚大菜豌1号。 |
(2) 台中11号。 |
(3) 奇珍76。 |
(4) 小白花豌豆。 |
2 中国南方豌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2.1 播种技术 |
2.2 不同时期施肥技术 |
2.3 田间管理技术 |
3 豌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3.1 主要病害及防治 |
(1) 豌豆白粉病。 |
(2) 豌豆病毒病。 |
3.2 常见害虫及防治 |
(1) 蚜虫类。 |
(2) 潜叶蝇类。 |
(3) 豌豆象的防治。 |
(3)国内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豌豆生产及资源概述 |
1.1.1 豌豆起源与分类 |
1.1.2 豌豆生产概述 |
1.1.3 豌豆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豌豆遗传研究概述 |
1.2.1 豌豆遗传研究 |
1.2.2 豌豆的育种研究 |
1.2.3 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观测 |
2.2.2 数据标准化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豌豆资源形态性状指标遗传多样性分布 |
3.1.1 生育期遗传多样性分布 |
3.1.2 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布 |
3.1.3 其他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布 |
3.2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指标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 |
3.3.1 各省区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的形态性状多样性差异 |
3.3.2 春、秋播区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的形态多样性差异 |
3.3.3 省际资源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 |
3.4 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1 形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 |
3.4.2 生育日数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 |
3.4.3 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
3.5 豌豆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3.5.1 根据遗传距离聚类 |
3.5.2 群体结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豌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1.2 豌豆种质资源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4.1.3 供试群体聚类结果特点分析 |
4.2 结论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半无叶型豌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豌豆生产概况和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豌豆生产概况 |
1.2 国内外豌豆研究进展 |
2 国内外半无叶型豌豆研究现状 |
3 我国豌豆生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半无叶豌豆发展前景 |
(5)国内外栽培豌豆核心种质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豌豆生产及资源概述 |
1.1.1 豌豆起源与分类 |
1.1.2 豌豆生产概述 |
1.1.3 豌豆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豌豆遗传研究概述 |
1.2.1 豌豆遗传分析研究 |
1.2.2 豌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数据观测 |
2.2.2 数据标准化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
3.2 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形态多样性差异 |
3.2.1 国内各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形态多样性差异 |
3.2.2 国外五大洲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形态多样性差异 |
3.2.3 国内、国外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间形态多样性差异 |
3.3 豌豆种质资源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分析 |
3.4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5 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5.1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5.2 各群组中豌豆种质资源的分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624 份栽培豌豆核心种质资源 |
4.1.2 豌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1.3 豌豆种质资源的分类 |
4.1.4 豌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1.5 Structure 2.2 分析软件 |
4.2 结论 |
4.2.1 豌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2.2 豌豆种质资源的分类 |
4.2.3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青海省优质豆类种子产业化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确定技术路线及方案 |
1.1 新品种选育 |
1.2 蚕豆、豌豆原良种生产路线及商品生产基地建立方案 |
2 优质豆类新品种选育及品种标准的研制 |
2.1 优质菜用加工型蚕豆品种陵西一寸 |
2.2 优质粮菜兼用型蚕豆品种青海11号 |
2.3 食苗豌豆品种无须豌171 |
2.4 食荚豌豆品种成驹39 |
2.5 4个蚕豆、豌豆品种标准 |
3 蚕豆、豌豆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3.1 关键农艺措施栽培试验 |
3.2 丰产栽培技术验证试验和示范结果 |
3.3 制定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
4 优质豆类种子产业化技术体系 |
4.1 原种繁殖技术 |
4.1.1 蚕豆 |
4.1.2 豌豆 |
4.2 原种隔离繁殖基地建设 |
4.3 良种繁殖基地建设 |
4.4 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
5 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
(9)菜用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 |
2 生育期 |
3 生物性状 |
4 经济性状 |
5 生产性能 |
6 栽培技术 |
(10)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青海春小麦育种研究 |
1.主要育成品种简介 |
2.春小麦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生产特点 |
3.青海春小麦种植区划 |
4.技术路线和指导方针 |
5.主要育种方法简介 |
6.结语 |
(二) 春小麦栽培技术研究 |
1.传统经验技术总结阶段 (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 |
2.经验技术规范化阶段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后期) |
3.综合农艺措施模式化阶段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 |
4.规范化技术模式的验证实用阶段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
5.生长模型和生产系统研究阶段 |
(三) 青 稞 研 究 |
1.青稞栽培历史及品种演变 |
2.青稞科研工作的历程 |
3.主要科研成果 |
(四) 春油菜研究 |
1.收集资源的育种准备阶段 |
2.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春油菜区的育种栽培研究成果阶段 |
3.参加国家科技攻关和中加合作的油菜品质改良阶段 |
(五) 豌豆育种栽培研究进展 |
1.品种资源的征集、整理、研究和利用 |
2.品种选育 |
3.栽培技术研究 |
4.体会与展望 |
(六) 蚕豆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
1.蚕豆品种资源 |
2.新品种选育 |
3.栽培技术研究 |
(七) 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研究概况 |
(八)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
1.西宁种质资源自然库 |
2.西宁国家种质资源复份库 |
(九) 水稻研究进展简介 |
四、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豌豆生产和育种的现状与问题[J]. 仪登霞,庞永珍. 中国草地学报, 2022(01)
- [2]中国南方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袁星星,陈新,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 作物研究, 2010(03)
- [3]国内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D]. 李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4]半无叶型豌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李明达.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05)
- [5]国内外栽培豌豆核心种质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D]. 贺晨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6]建立种子标准化示范区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J]. 王志远. 中国标准化, 2005(12)
- [7]青海省优质豆类种子产业化研究初报[J]. 王志远,罗新青,刘玉皎,毛小锋,贺晨邦. 种子, 2005(09)
- [8]春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J]. 张宁. 农村百事通, 2004(02)
- [9]菜用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J]. 贺晨邦,何建兰. 西北园艺, 2002(01)
- [10]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J]. 马晓岗,陈丽华,田正科,杜德志,冯钦华,袁名宜,张永成,张子良,孙海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