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债券的基本面无实质性改善(论文文献综述)
彭昕雨[1](2021)在《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及后果分析 ——以金鸿控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资本市场整体融资环境较为宽松,大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资金帮助维持企业运转或进行其他投资,债券也逐步发展成为企业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2014年,我国债市第一次出发生实质上的违约事件,令债券市场原本违约均会得到兜底的表面平衡情况被打破,国内的债券违约现象也日益增长。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加之金融去杠杆的推行与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债券市场的整体经济形势和信用环境更趋复杂,市场潜在的信用风险开始逐渐暴露,这也致使市场中的债券违约状况不断加剧,违约所涉及的主体和行业范围更在持续扩大。2020年,华晨汽车、永城煤电、紫光集团等高评级主体接连违约,掀起了一阵“国企违约潮”,此次违约潮引发了债券市场极大的波动,并引起了社会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债券违约的常态化发展趋势令债券市场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同时也反映出了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方面有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因此,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及经济后果,也变得更具现实意义。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选取了金鸿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违约事件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主要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金鸿控股发生违约的原因和违约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启示。首先,本文简要说明了相关案例研究的环境背景,从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债券违约的定义和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几种与本文之后案例分析有所关联的理论概况。其次,本文介绍了金鸿控股公司的基本概况及其发行债券的具体情况,梳理了公司发生债券违约的过程,并回顾了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前后的重大事项。再者,本文重点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入手,深入研究了金鸿控股债券违约的成因。就内部层面而言,本文结合了金鸿控股的内部经营管理情况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利用杠杆盲目进行扩张并购与对外投资,但是投资回报与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均不理想,导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同时因为大量使用现金进行收购,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财务压力增长,也加大了公司的债券违约风险。就外部层面而言,本文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动与金融去杠杆政策对公司融资的影响,同时结合公司所处的天然气行业的性质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金鸿控股发生债券违约的外部原因。接着,本文一方面从公司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债券违约给公司后续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市场对于金鸿控股违约事件的短期反应,并将公司股价与市场指数走势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市场对该事件的长期反应。最后,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金鸿控股债券违约的直接原因是公司资金短缺所引起的现金流危机;(2)金鸿控股大规模举债进行并购和投资扩张却未能获取预期的经营回报,进而造成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这是引发公司流动性风险并最终导致其债券发生违约的根本原因;(3)违约事件的发生还加剧了金鸿控股的财务困境,使其资金状况变得更加紧张。在此基础上,本文为发债公司、债券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些违约风险的防范建议:(1)上市公司应加强自身资金管理,完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构建有效的债券风险监管体系;(2)投资者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基础,当存在面临风险的可能时,投资者应有清楚的头脑能对其进行辨别,并要在投资活动的全部过程中保持对于风险的谨慎态度。
罗朴[2](2020)在《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下行、信用收缩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出现了一波违约浪潮,违约债券的数量和金额都不断迭创新高,且违约主体多为民营企业。永泰能源便是这其中的一个缩影。自刚性兑付被打破以来,永泰能源以16只债券、共计178亿元发生违约成为债券市场上违约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其违约事件对整个债券市场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研究永泰能源债券违约,对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如何防范流动性风险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财务困境、债券违约、违约处置等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回顾了整个事件,并从外部的行业景气度、融资环境和公司内部的经营战略、盈利能力以及负债结构等方面着手对违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Z-score模型对违约风险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永泰能源发生债券违约主要是由于:在前期信用政策宽松时,企业通过大幅举债对外进行投资并购、激进扩张,实现资产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这样的模式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难以为继,2017年以来的金融去杠杆、严监管让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收缩。遇到前期大规模债务集中到期,外部信用环境的变化叠加行业调整带来的盈利能力下滑,让永泰能源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紧张最终演变为兑付危机。随后,本文针对违约原因,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降低负债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降低多元化产业布局水平、聚焦主业、剥离非主业资产、提升盈利能力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债务重组等后续解决对策。最后,本文从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监管方的角度得出启示,认为企业在跨行业扩张过程中,应该审慎对待外部行业和融资环境的变化,预留足够的财务安全边际。评级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的独立性,及时进行风险警示。监管层应该加快多元化违约债券处置机制的建立,更好的保护债券持有人权益。
阮昊[3](2020)在《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文中研究表明违约债券交易是一种以实质违约或有违约风险之虞的债券为交易对象的新型债券交易种类,因该种交易具有高风险性需以层次性制度体系防范风险。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经历了在市场化与非市场化间徘徊的过程,并集中体现在是否允许债券违约。债市发展初期,由于法制缺位、监管经验不足,初时发行企业债券未能妥善防范市场风险,导致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甚至引发金融群体性事件。此后监管层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在促进债市发展,丰富投资品种的同时以政府信用为发行主体背书,导致了长期“零违约”的非市场化现象。2014年超日信用债事件后逐步打破“刚性兑付”的市场惯性,债券市场逐步呈现“违约常态化”趋势,市场主体也已经逐渐适应市场转变并停止对政府不合理的期待。自2018年起至今,债券违约出现“新常态”,无论在数量、规模上都远超前些年,违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债券市场运行基础在于风险定价机制,违约是市场正常现象。随着违约债券余额持续累积,催生出违约债券如何处理的问题。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备以及相关制度僵化,导致违约债券的后续处置并不顺利,随着时间推移风险亦不断累积,基于这些前提违约债券转让业务应时而生。此前,虽在法律层面未明文禁止违约债券交易,但由于两大交易所违约债券停牌制度以及配套交易制度缺失,导致该种交易一直处于被限制状态。违约债券交易不同于其他违约处置方式,是一种将风险消弭于市场的手段,既能够使想要进行风险管理的原债券持有者能够及时处理债券,又能给予风险偏好投资者以市场参与渠道。违约债券交易是制度变革后出现的交易种类,符合金融创新理论,蕴含根雕理论、冰棍理论,也是优化决策理论驱动下的产物。违约债券有着普通债券的“债性”及“券性”,是一种标准化有着流通能力的商事契约,又有着股票某些特性以及高风险性等不同于一般债券的特质。违约债券交易是高收益债券市场的一部分,美国高收益债券中“堕落天使”与违约债券具有同质性,都是属于“跌出来”的债券,因而对违约债券制度讨论可以借鉴高收益债券。违约债券交易对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推进债券市场国家化。违约债券包含一般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最为常见的非系统性风险,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管理风险、分散风险,违约债券具有高信用风险,因其交易标的本身就是风险资产。对准备持有债券至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价格风险并不足为虑,但对打算在债券到期之前就出售的投资者来说,价格风险可能会带来极大损失。违约债券和其他债券一样与利率之间呈现反向相关关系,违约债券价格相较于其他债券对利率的变化不那么敏感,但对发行主体的信誉变化则敏感的多。流动性风险是投资者在需要时不能以合理价格,并无法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将债券出售的风险,违约债券交易市场限于规模及惯用交易模式有出现该种风险之虞。因违约债券一般期限较长且票息较高,该种债券的再投资风险比较高。违约债券交易标的具有高风险,容易产生次生风险。该种风险是一种试图应对风险而产生的一种新风险,是因风险溢出被传染而产生的风险,不妥善应对可能会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雏形。违约债券具有权益债券特性,价格高低受公司基本面因素决定远大于利率水平且具有与股票媲美的流动性,规制内幕交易对违约债券具有相当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内幕交易能够作为披露机制市场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缓解代理成本问题,因而能提升交易效率。事实上,只有当市场确认内幕消息后价格才会产生相应变化,而确认消息的方式一般是等待公布或发现价格有不同寻常的波动。允许内部人以内幕交易获利会变相鼓励其在公司经营中去尝试高风险项目,公司可能会因此而利益受损。此外,以公平市场理论、侵占理论或是信赖义务理论来规制内幕交易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虚假陈述需要考量信息的重大性、公开性以及与投资者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违约债券对市场信息敏感程度相较于一般债券更强,虚假陈述不但容易影响交易效率,也有可能成为其他违规行为的推手。违约债券交易缔约方式呈现出系统性特征,交易双方都先要在己方竞争里脱颖而出才能获取缔约机会,形成缔约行为关联性。交易主体之间、交易主体与资金提供者之间等各市场主体通过金融契约而形成群落,并产生密切关联,风险防范不但要关注微观风险,还需要着眼于市场性风险。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需要对市场风险妥善监管。金融风险监管是市场失灵以及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仅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够持续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利益理论是为了抑制市场不完全性缺陷并维护公众利益,站在公正立场通过政府监管替代部分市场竞争,保障市场效益。法律自身局限性决定其具有不完备性,而后就需要解决剩余立法权以及执法权分配的问题,考量标准在于标准化程度以及预期损害大小。监管也是有成本的,金融领域的高标准化与强外部性决定了在该领域监管是适宜获取剩余立法权以及执法权的,即引入监管能够覆盖所产生的成本。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公共利益论的前提监管者是中立道德且有能力的并不成立。监管层并非完全中立的“理性人”,而是“经济人”,会被某些群体俘获而成为利益代表,监管规则也会为这些人服务,并非是单纯为了公众利益以及市场效率提升。传统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识别风险并将其类型化,然后积极避免风险或处理风险。而金融风险理论则是旨在实现风险较小情况下获取较大收益或者收益一定条件下风险相对最小,在承认风险的情况下与风险和平共处。妥善管理金融风险需要及时识别风险、准确测算风险、客观评价风险并以多样化方式管理风险。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风险防范问题都需要依靠“立法论”来解决。法律解释是让纸面文字发出声音的过程,立法也是有成本的,因而风险防范规范应当在法律解释无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再交由立法解决。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的核心在于使风险防范原则化,实现具体路径在于构建多层次风险防范规范体系。新修订之《证券法》里为债券制定了专门性规则,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但仍未摆脱名为“证券法”实为“股票法”,债券依然依附在股票规则之上的窘境。债券规则边缘化地位导致了从制度供给方面来说根本无法满足防范债券市场风险的需求,《证券法》中的规定未能体现债券特性以及反映债券治理逻辑,风险防范规则方面无论是“量”、“质”或者“针对性”上都有所欠缺。关于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特殊性规定仅存在于市场交易规则内的寥寥数语,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同时,我国债市风险防范方式行政色彩相当浓厚,处理违约风险最为惯用的方式就是政府兜底。主要以管制式防范风险措施,通过对限制市场主体的行为来消极避免风险,最终将会导致经济体系僵化、金融压抑。尤其对于违约债券交易这类依赖风险机制运行的交易,一旦采用这类防范风险措施将会导致交易无法运行。债券风险防范规则体系混乱,上位法缺失,差异化规则明显。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采用不同的规则标准,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使用三套各异的制度,监管机构间的监管竞次使得各债券制度差异化,风险防范制度无法统一会造成适用混乱,留下规则真空地带。中介机构承担市场“看门人”之职,应当发挥出其专业特性,起到提升市场透明度、缓解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分担市场风险等作用,在债市风险防范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然而,从实践来看中介机构未能以市场实际为基础,反映交易主体需求,而是以行政监管部门要求为最高指令,未充分考虑其市场定位,过度发挥其理性经济人本性、贯彻功利主义,而忽略其对市场风险存在机构责任。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监管者认为违约债券虽然具有高风险但仍是债券的一种,没有必要单独立法。对违约债券的风险防范思路应当延续证券市场一以贯之的以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而非由监管层作出实质性判断。美国与欧盟都已形成完善、全面且层次分明的法律规定,并构建起良性的监管制度。TRACE系统是一种强制性报告制度,通过充分收集场外市场交易数据,以提高价格透明度,并进而提升市场整体透明度。既能够提升投资者对市场信息获取度,也能够增强监管机构对债券市场活动的监督效果。提升市场透明度并非全是赞美之声,也有观点认为这样做无意义且降低高收益债券市场运行效率。通过分析TRACE应用前后市场内幕交易风险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增加市场透明度确实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风险。美国违约债券交易参与主体构成随规范修改而经历过较大幅度变化。关于是否要设置准入门槛,反对者认为垃圾债并不是金融机构可以投资的唯一高风险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证券可以适当在机构投资组合中配置。而支持者则以高风险性债券年限较长且受经济波动影响大为依据认为应当设置。信息披露是风险防范制度的核心,持续性披露、财务披露和持续报告义务是违约债券交易信息披露重点。评级机构身份经历过数次变化后成为承担“准监管”角色的市场中介机构,市评级机构出现利益冲突问题严重、自我信息披露不足且依赖经验化判断对金融创新产品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违约债券有其风险生成特殊性,评级机构有针对性评级规则。风险管理工具能够释缓违约债券风险,更为主动的管理风险,但需注意避免风险沦为单纯投机工具且需要妥善监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需坚持市场化与法制化为根本路径。市场化风险防范机制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根据债券市场风险机理,以市场化方式作用于风险的制度。法制化就是将市场规则以及其他对交易各方约束的规定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使其能够拥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以及强制力保障,进而规范市场行为维持市场秩序。市场化与法制化理念之间并不是割裂开的,在风险防范机制中是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市场化是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良性的规则才能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促进市场发展。违约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具有“债性”以及“券性”,需要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结合适用。单一性规范为违约债券风险防范之基础,涉众性规范侧重于防范市场整体性风险。同时,风险防范制度应当是针对性规范与统一性规范相结合。债市风险防范制度应当是统一的,统一性规范意味着理顺规范统一与监管统一之间的关系,并非仅能有一个监管机构与一套制度,而是应当妥善协调,同质性债券适用统一标准。违约债券并没有突破债券的本质属性且风险防范思路与普通债券并无二致,因而应纳入债市整体风险防范体系,并通过针对性规范应对违约债券交易风险特性。此外,需平衡金融安全与效率理念,如果仅出于防范风险目的来说,禁止交易就能够直接掐灭风险源头,没有交易自然就不会带来风险。债券市场是风险市场,防范风险可以与市场效率原则实现共存。安全理念是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性理念,防范风险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保障市场的安全运行。安全理念与效率理念应该统筹兼顾、力求协调,不可偏废。需构建多层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在市场整体层次,应构建统一违约债券交易市场,将同质性债券放入统一市场交易,该市场容纳风险的能力相较于分裂交易市场更强,也拥有更优越的流动性。以完善的监管制度、集中有效的信息集中制度增加投资者信息获取度,并提升市场透明度,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并妥善管理风险。构建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应当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投资者为价值取向,在政府与市场间妥善分工,构建层次性的预警机制。在市场规范层次,多层次规范体系是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各层次规则各有独特作用,现阶段着力改进自律规则是现实途径。在司法制度层次,同种类债券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是法律公平原则的体现,也能够弥合监管与规则标准不一所带来的风险,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各项风险防范制度能够顺利运行,并妥善发挥审判延伸职能实现多元化风险防范。在市场监管层次,监管统一并非是为了形式主义而是希望能够缓解监管真空、监管失灵等问题。更为现实的做法是增进监管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统一监管标准,减少重复监管。应改进债券市场监管执法,秉持适当性执法原则,既需要保持一定的谦抑性,又应该及时介入并以妥善方式执法,避免风险生成或者扩散。为加强执法监管效果,还需要提升债券监管机构透明度,并完善债券监管问责制度,有约束方能促使机构妥善履行职责。在市场中介主体层次,应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构建,着力提升评级质量,并通过防止利益冲突、细化跟踪评级等规定来完善违约债券特殊性规则。由于长期以来的“零违约”市场,导致风险管理市场发育不良,应完善规则重点落实信息披露规则,为风险管理提供市场化工具。《证券法》以及《债券纠纷纪要》等已对受托管理人制度所暴露出的问题做出了制度回应。在市场主体层次,违约债券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同时反应价格信号与偿债能力,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应作出针对性规定。设置适当投资者准入制度,避免没有风险承受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盲目进入市场,并积极引入多元化适格投资者参与交易。投资者风险预防机制通过规定投资者资金比例结构、单笔交易规模限制等措施成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口。
卞瑞[4](2020)在《永泰能源债券跟踪评级案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债券违约事件频发,而作为发行人信用水平的评判者、具有债券风险揭示作用的评级机构,却没能在公司偿债困难“爆雷”前及时提示风险,导致部分投资者因充分信任评级结果而付出惨重代价。投资者在充分知晓风险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交易才是具有相应承受能力的行为,因此评级机构如若能够在发行主体有违约迹象时便及时公告,对风险予以充分警示,有利于引导债券市场投资方向、保障投资者利益。本文以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能源”)为案例公司,从投资者角度对“17永泰CP004”债券违约前的跟踪评级进行研究,探讨跟踪评级未及时揭露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对策或建议。首先,本文对信用评级决定因素、“发行人付费”模式等进行概述,对债券发行主体及评级主体进行介绍,并揭示外部评级的评级体系以及确定债券信用等级的过程。其次,运用Z-score模型分析得出:截至2018年6月,永泰能源跟踪评级应调低为BB级,即案例企业跟踪评级虚高。然后对Z模型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并从三个方面分析永泰能源跟踪评级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跟踪评级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希望通过该案例分析能够为投资者及评级机构技术人员在正确量化风险、合理评级等方面,以及监管机构应对债券评级虚高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更好的落实公司债券持有人的权益保护尽绵薄之力。
龙俊鹏[5](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郝飞飞[6](2020)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媒介,是中央银行为达成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货币政策框架和政策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贷控制、窗口指导等常规政策工具无法满足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流动性支持工具、紧急注资国有化、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负利率、前瞻性指引、逆转操作以及货币互换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在流动性补充、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差异化的有效性。据此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分为常规政策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主要包括此前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后者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工具创新,旨在应对“零利率”约束下限的货币传导问题并推动金融中介的信贷释放。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都进行了重大的政策创新和工具匹配,流动性支持、零利率、量化宽松及结构性资产购买计划等都是两个货币当局的共同工具选择,在流动性危机应对和最后贷款人功能履行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但在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则呈现明显的分化。中国同样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与创新,正逐步走向一个“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体系,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主导到便利工具主导,多样化的便利工具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环节的政策传导有效性。在以变量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考察中,便利工具的规模和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中发挥了差异化的功能。整体而言,便利工具更多是价格型政策工具,这对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转向带来实质性的支撑,即便利工具在货币市场的传导,特别是价格传导上基本是有效的,当然不同便利工具的量和价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化。但是,在信贷市场传导中,在考虑表外信用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后,SHIBOR市场利率变化在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在考虑2016年后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后,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或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表现较为凸显,但房地产投资对市场利率变化、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等都不甚敏感。在便利工具成为货币发行主导力量后,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绩效有所弱化,数量型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型或是一个重大趋势,但是,存在中间目标工具空缺、传导机制不顺畅以及中央银行职能多样化等制约,未来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匹配仍然任重道远。在走向“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框架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有效缓释多目标工具匹配性和部分工具有效性的矛盾性。
罗朝阳,李雪松[7](2020)在《金融周期、全要素生产率与债券违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金融周期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债券违约的机制,并基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进而实证检验了金融周期和全要素生产率对债券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周期和全要素生产率显着影响了债券违约发生概率,在金融周期顶部区域债券违约概率显着增加,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发生债券违约的概率越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周期对周期性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具有更高的平均边际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为: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避免采取过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金融周期顶部期要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稳杠杆政策;要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加大对科技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平台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贺子聪[8](2019)在《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内部融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外部融资中的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难度又很大的情况下,银行借款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大量的利用企业层面的调查数据研究证明,中小企业存在借款融资渠道不畅和借款成本高于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轻资产,重创新”而缺乏抵押品,其借款难的问题比其他类型中小企业更严重。如何缓解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借款难问题是我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开展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大量财务学领域的研究文献考察了银行借款的影响因素,而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治理因素中的股权结构因素、董事会治理因素和信息因素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简称MD&A)信息因素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十分重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程度非常深。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机构作为积极型监督者,在投资企业后,成为非控股股东,并对控股股东、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且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非控股股东,PE具有更强的制衡控股股东的能力。另外,PE非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是保障其利益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非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削弱控股股东在董事会安排中的影响力,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从PE是否投资以及PE是否派遣人员进入董事会两个角度,研究PE是否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契约,全方面考察PE这一重要的非控股股东发挥的作用。另外,MD&A信息能够全面的向投资者展示企业有关未来发展的信息,已有的证据显示股票市场投资者能够感知到企业对外披露的MD&A信息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投资决策。银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应该受到MD&A信息的影响。同时PE作为股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对外披露的MD&A信息。PE投资企业后,通过投后管理机制在企业未来战略规划、未来风险识别及应对中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对外披露的MD&A信息质量。本文研究PE是否投资及PE是否派遣人员进入公司董事会对MD&A信息的影响,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PE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最后,综合PE、MD&A信息与银行借款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逻辑可以表示为“PE股东→MD&A信息披露→银行借款”,即除PE机构直接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融资外,PE机构可以通过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披露的MD&A信息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借款,也就是说MD&A信息能够在PE影响银行借款时起到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深入了解PE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银行借款契约,才能有利于分析当前创新型中小企业借款难问题的关键点,帮助银行更加合理的评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从而为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和优化银行信贷资源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配置效率提供经验支持。本文主要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与银行借款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比无PE参与的企业,有PE参与企业的银行借款规模更大、成本更低、期限结构更合理,并且PE介入企业的董事会时这种影响更显着,说明PE的介入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与银行在签订借款契约时的宽松程度;然后,进一步分析PE特征的作用发现,不同特征PE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具有外资和国有背景、声誉越高、持股比例越大、投资期限越长、联合投资等特征的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借款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最后,进一步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PE通过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对银行借款契约产生影响。然后,对MD&A信息与借款融资关系展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量依靠金融机构借款进行间接融资,本文使用更加客观、高效的文本向量化研究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MD&A信息有用性进行度量,并利用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MD&A信息含量与银行借款规模显着正相关、与银行借款成本显着负相关、与银行借款期限结构显着正相关,证明MD&A信息能够向债权人传递公司层面的信息,有助于银行在进行放贷决策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前瞻信息与风险信息的信息含量对银行放贷决策的影响较大,因为这两类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并且提示可能面对的风险,有利于银行等债权人更加清晰全面的评估公司未来发展机遇和潜在风险,提高银行对公司的违约风险评估的准确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且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MD&A信息在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情况下,对银行借款契约的影响越显着,证明MD&A信息通过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企业获得更宽松的借款契约。最后是PE对MD&A的影响以及MD&A的中介效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E能够帮助企业提高MD&A信息含量,尤其是前瞻信息的信息含量,并且这种影响在PE介入公司董事会后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PE机构的外资和国有背景、声誉越大,PE投资的持股比例越大、联合投资正向影响被投资企业对外披露的MD&A含量。此后,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验证了MD&A信息在PE影响银行借款契约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PE通过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方面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向外部债权人传递更具有信息含量的有关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未来发展规划、风险的应对等信息,PE在银行评估企业违约风险时的能够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降低违约风险,并且当PE介入公司董事会后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从宏观政策制定者角度,政策制定者应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对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适当放宽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制定有利于PE/VC和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的投贷联动政策;尽快出台更为明确的MD&A信息披露方法,并尽快制定MD&A相关法律条款和审计准则。从微观企业角度,PE机构更应重视对被投资其企业的投后管理,并积极派遣人员进入企业董事会,也可适当引入外资、国有背景的合伙人,提高自身声誉,与其他PE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注重投资后长期管理、适当提到投资持股比例;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与PE机构合作,不必排斥PE机构介入董事会,并且更应该关注MD&A信息的披露,积极与银行沟通,向银行传递积极信号;银行应该积极开发创新型中小企业客户,更应该关注企业的前瞻信息和风险信息等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提高贷款资源配置效率。
付欢欢[9](2019)在《去杠杆与债券违约 ——以永泰能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出现的首只违约公司债券“11超日债”预示着,债券违约拉开帷幕,自此刚兑信仰被打破。债券违约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并且在2018年达到峰值。关于信用债大规模违约的原因,可以回溯杠杆周期。在信用扩张期,很多经营和现金流对外部环境敏感度过高、资质较弱的主体纷纷涌入加杠杆的队伍,选择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务融资;然而此类主体一旦遭遇信用收缩期,偿债能力受到挑战随之持续恶化,直至出现信用风险甚至债务违约,这是符合资本市场的规律,也是结构性去杠杆的结果,实现市场出清。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煤炭板块唯一的民营上市公司,却在2018年7月5日遇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债务危机,即“17永泰能源CP004”发生实质性违约。永泰能源本次违约影响非常恶劣,债市和股市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作为负债780亿的上市公司违约,导致30家以上大行被套,租赁公司全军覆没,波及21亿票据、200亿债和400亿贷款。因此永泰能源债券违约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永泰能源的债券违约作为研究案例,探讨中国去杠杆的进程与债券违约事件常态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根据债券违约预警分析框架从债券违约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分类,为案例分析打下基础;其次,研究中国的杠杆周期,并分析杠杆周期与债券违约率的变化是否有关系;然后,结合永泰能源违约具体案例,分析其在加杠杆和去杠杆两个阶段的行为特点,寻找违约原因,并从公司基本面出发,通过财务分析找到弱点,同时运用Z-score模型验证违约风险的存在;最后,根据案例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去杠杆下的信用收缩是近期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导火索。金融防风险、去杠杆、强监管导致货币和信用双紧缩,叠加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债券市场自身发展不足,综合作用导致债券违约率持续增加,尤其对民营企业影响较大。第二,通过案例分析,永泰能源违约的主要信用风险在于加杠杆期间过度举债扩张资产规模,带息负债率常年居高不下,而后遭遇去杠杆阶段紧缩的融资环境影响,债务续发不畅,再融资出现困难。永泰能源Z值从2011年6月开始一直低于警戒线水平,并且情况一直在恶化,于2015年底开始迎来新一轮的下降趋势,应对信用风险早些关注。第三,如今依旧处在杠杆周期的去杠杆阶段,债券发行人应主动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适应去杠杆进程。第四,政策应避免一刀切,防止伤害健康的民营企业,着力点应放在国有企业的“僵尸企业”。
余声启[10](2020)在《经济金融化与中国实体企业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表现为经济的金融化过程,经济金融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为显着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过度金融化正驱使金融资本逐渐偏离服务产业资本的正轨,同时朝着马克思所憎恶的高利贷资本方向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经济金融化不过是高利贷资本的“复归”。这种“复归”不断削弱产业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但是,部分学者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刻意忽视经济金融化的破坏性,认为经济金融化不过是金融发展的短期失真。不可否认,有序的金融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但过度金融化的严重后果也不容忽视。一个例证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已过去十余年,但世界经济的脆弱性有增无减。正如福斯特所言:“(1)实体经济停滞意味着,资本家日益依赖金融部门的增长来获取和扩大货币资本;(2)资本主义经济的上层建筑不能脱离其在实体生产经济中的根基而完全独立地自我膨胀,因而,投机性泡沫破裂成为周期性发生并不断加剧的新问题;(3)金融化无论会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破解生产停滞的难题。”金融化不但不能为经济停滞找到出路,反而一再加重了资本主义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再工业化”的方式促进经济再腾飞,但一些列的政策措施并未取得显着成效。事实上,发达国家工业化早已完成,再次强调工业化的举措不得不引发深思: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也呈现出金融化特征,FIRE部门(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泛金融部门的缩写)膨胀式发展,导致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居民负债水平随之提高,实体企业也越来越依赖金融投资获取利润。经济发展对金融的依赖性逐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问题,经济面临结构性失衡困境。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也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国内学者就经济金融化的现象、成因、运行以及后果展开了大量论述,也对经济金融化与实体企业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在研究中国经济金融化和企业发展问题时,把经济金融化看作既定事实,缺乏对经济金融化不同成因与特征的思考。本文认为研究金融化问题不能只局限于一国范围内,不能以日益复杂的金融手段或模式为立足点,而要以纳入国际背景的实体经济运行为着眼点,流于金融化表面的研究只会丧失对问题根本的思考。因此,本文以经济金融化问题为切入点,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基础和核心地位的立场,结合马克思系统而严密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理论,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化与企业发展的分析框架,在此过程中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历史与现实等多角度分析,试图总结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实体企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探寻金融化掩盖下的实体经济运行状况,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化问题的不同之处,并实证分析金融化对实体企业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过程,以期为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这里需要做出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企业发展与当前学术界流行的企业管理理论不同。在马克思的相关着作中并未明确提出企业发展理论,但他把产业资本主导的资本积累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脉络和基础,本质上是对企业发展趋势规律的研究。这与当前认为企业发展只体现在绩效管理、人力资本储备、财务管理等方面相区别。马克思把影响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高度抽象并纳入到产业资本积累体系中,以资本积累演变的宏观视角透视企业的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对中国实体企业发展的研究也坚持这一思路,把资本积累能力作为衡量实体企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在从宏观上探寻金融化对企业发展总体趋势的影响,在微观上尽可能地思考金融化背景下企业行为的演变过程。本文的主要逻辑如下:首先,概括经济金融化内涵,总结并归纳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在马克思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资本积累和利润率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金融化的相关理论,包括希法亭金融资本理论、凯恩斯金融投资理论、大卫·哈维资本空间修复理论等,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化分析框架;紧接着,研究经济金融化过程中,金融资本对企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机制。从资本由商业资本到产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最后实现金融化的职能演变角度,论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由于资本固有矛盾的限制,资本要想在时空上得以发展延续,必须不断地突破自身的限度。但基于原有形态的矛盾解决手段和更高生产力维度的突破尝试,都难以逃脱资本自身的陷阱。因此,资本需要更多途径实现利润修复,而资本积累模式中潜藏着“解决”问题的手段。资本积累可区分为产业资本积累和金融资本积累的双轨制,在此基础上,利润获取也存在双轨制。由于商品实现困难、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因素,产业资本一般利润率趋于下降,而金融资本却依靠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国际价值链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等方式,获取超额利润。产业资本积累体系逐渐被金融资本积累所取代,产业部门利润的来源越来越依靠金融投资而不是商品生产。金融资本重构了产业资本的循环与积累模式,并实现自身独立循环,这导致价值异化、资本关系异化等一系列问题,但仍难克服资本固有矛盾。接下来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心国家(美国等)内生的经济金融化与“去工业化”和边缘国家外生金融化与“早熟去工业化”的不同演变过程与和传导机制;其次,结合上述分析,系统思考中国是否存在去工业化和经济金融化倾向。再次,结合计量经济学的统计优势,以中国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利润率为主要指标,实证分析金融化对中国实体企业投资率(量的角度)和创新(质的角度)的微观影响;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参考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在现象上,经济金融化是经济从物质扩张向金融扩张的转变,反映了劳资关系、资本关系以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变化过程。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上述关系演变的最终落脚点只能是生产,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越来越依靠金融手段获取利润,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金融化更直接的反映出产业资本的衰落与金融资本的膨胀。(2)在原因上,“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经济金融化的内在驱动因素,为了补偿利润率下降所引起的利润量的相对减少,实业企业将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利用金融资本积累的独立化倾向,进行市场套利,以获取高超额利润。(3)从利润本质上看,经济金融化并未改变价值的来源,金融利润的源泉是在实体经济部门中产生的剩余价值,金融的天职在于服务实体经济。(4)在金融化结果表现上,资本主义中心国家金融化具有内生性,尽管挤出了物质生产,但是依旧具有技术优势;边缘国家受新自由主义影响,金融化表现出外生特征,同时金融化中断了边缘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5)中国经济金融化同时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特征。中国金融化问题更多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过度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中国工业化进程尚在继续,金融化发生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实体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中国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承担更多的制度、资源以及环境等成本。这些决定中国不能走以金融化代替工业化道路。(6)在微观上,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度特征。从“量”上看,金融化挤出了企业的实业投资率;从“质”上看,金融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诱使企业追求研发投入“数量”而不关注专利产出“质量”。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以下几点:(1)马克思关于企业生产的资本积累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在经济金融化新背景下,资本积累的模式发生深刻地变化,金融资本开始主导资本积累进程。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构建金融资本主导的资本积累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首先考察了资本本身的限度以及产业资本积累的现实困境,提出经济金融化不过是资本尝试破解利润率下降难题的外在手段。尽管这种手段伴随着资本积累的产生而产生,但由于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被长期忽视。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资本积累应分为产业资本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的双轨制,进而内在地包括利润分配的双轨制,这对系统梳理当前关于资本、利润的研究有所助益。紧接着,指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品实现难度加大,产业资本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而金融资本依靠独立循环、高速周转等方式,获取超额利润。证实了在初始状态下,产业资本利润率下降源于资本的内部矛盾,金融资本积累并不是导致产业资本积累困境的根本原因。最后认为,基于资本的逐利性分析,产业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逐渐让位于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实现自身独立循环与驱动,并开始重构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模式。这一点拓展了当前对经济金融化的研究停留在金融资本或影响后果上的局限,深化了对金融资本主导下产业资本积累过程、规律、机制的认识。(2)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内部、资本间矛盾动态演绎的结果,本文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根本分析方法,认为经济金融化是资本无限扩张与有限空间对立的结果。同时结合历史归纳、对比分析、计量实证等具体方法,考察资本采用经济金融化手段突破自身限度的可能性。拓展了当前研究仅采用实证方法,缺乏辩证思考的局限。(3)当前对经济金融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宏观领域,缺乏微观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经济金融化微观基础的分析。首先在理论上抽象演绎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的一般机制,之后将这种机制应用到微观企业内部,具体分析企业面对金融化的行为选择。“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的不合理跨越会导致‘合成的谬误’”,而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天然地将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依据。(4)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心——边缘”国家经济上工业化-去工业化-经济金融化-再工业化的一般过程,探寻不同发生机制。为研究中国经济金融化问题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去工业化的两种逻辑,一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二是金融资本积累对工业资本积累的替代过程。后者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归纳总结中国工业化-经济金融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演绎逻辑,发现规避经济金融化的制度优势。这拓展了学者通常以美国金融化问题为对象的研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金融化的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5)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各类资本都要参与价值分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基于部门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资产间利润率的差距,提出企业潜在金融化和实际金融化概念,采用计量实证的方法,研究两种金融化对我国实体企业实业投资和创新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金融化背景下,企业是实质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的选择问题,加深了当前关于经济金融化与企业发展的认识。
二、长期债券的基本面无实质性改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债券的基本面无实质性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及后果分析 ——以金鸿控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债券违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 |
1.2.3 关于债券违约应对措施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2 债券违约的理论概述 |
2.1 债券违约的定义与基本概况 |
2.1.1 债券违约的定义 |
2.1.2 债券违约的基本概况 |
2.2 债券违约的成因 |
2.2.1 公司经营管理不善 |
2.2.2 公司盈利能力不佳 |
2.2.3 信用评级虚高 |
2.2.4 宏观经济下行 |
2.3 债券违约的后果 |
2.3.1 融资困难加剧 |
2.3.2 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 |
2.3.3 债券市场发展受到阻碍 |
2.4 债券违约的理论基础 |
2.4.1 破窗理论 |
2.4.2 财务困境理论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4 自由现金流理论 |
3 金鸿控股债券违约案例介绍 |
3.1 案例公司概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股权结构 |
3.1.3 公司经营状况 |
3.2 债券基本情况介绍 |
3.2.1 “15 金鸿债”基本情况 |
3.2.2 “16 中油金鸿”基本情况 |
3.3 债券违约事件的过程 |
3.3.1 公司流动性受压,关联企业发生违约 |
3.3.2 信用评级接连下调,“15 金鸿债”正式宣告违约 |
3.3.3 现金流优化失败,“16 中油金鸿”再违约 |
4 金鸿控股债券违约成因分析 |
4.1 内部原因分析 |
4.1.1 盲目扩张并购,资本结构失衡 |
4.1.2 营业总成本上升,盈利水平降低 |
4.1.3 现金流状况趋紧,财务压力增长 |
4.1.4 资产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减弱 |
4.2 外部原因分析 |
4.2.1 金融去杠杆,融资环境收紧 |
4.2.2 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融资渠道受限 |
4.2.3 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整体信用风险上升 |
5 金鸿控股债券违约经济后果分析 |
5.1 债券违约的经营后果分析 |
5.1.1 后续融资遇挫,资金压力加剧 |
5.1.2 募投项目终止,出售子公司股权 |
5.1.3 公司声誉受损,投资者对其丧失信心 |
5.2 债券违约的市场反应分析 |
5.2.1 累计超额收益率分析 |
5.2.2 长期股价波动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经营状况恶化是公司债券违约的根本原因 |
6.1.2 现金流危机是公司债券违约的直接原因 |
6.1.3 债券违约加剧了公司财务困境 |
6.2 研究启示 |
6.2.1 公司应高度关注自身财务经营情况,加强资金监管 |
6.2.2 公司应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和风险应对机制 |
6.2.3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增强后续风险跟踪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 |
1.2.2 关于债券违约的研究 |
1.2.3 关于违约处置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案例概述 |
2.1 永泰能源介绍 |
2.1.1 永泰能源基本情况 |
2.1.2 永泰能源主营业务 |
2.2 债券违约进程回顾 |
2.3 违约影响及后续进展 |
2.3.1 融资渠道受阻 |
2.3.2 资产受到司法限制 |
2.3.3 公司证券价格大幅下跌 |
2.3.4 信用评级遭连续下调 |
2.3.5 事件后续进展 |
第3章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成因分析 |
3.1 外部原因分析 |
3.1.1 行业供需失衡、景气度下滑 |
3.1.2 金融去杠杆、严监管,融资环境收紧 |
3.2 内部原因分析 |
3.2.1 战略扩张激进、盲目多元化 |
3.2.2 主业不强、盈利微弱 |
3.2.3 负债率高企、债务负担过重 |
3.2.4 短债长投、现金流岌岌可危 |
3.3 基于Z-score模型的违约风险验证 |
3.3.1 Z-score模型介绍 |
3.3.2 永泰能源Z-score模型风险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的建议与对策 |
4.1 聚焦主业、剥离非主业资产 |
4.2 稳定生产经营、增强盈利能力 |
4.3 完善内部控制、改善负债结构 |
4.3.1 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
4.3.2 减少费用支出、降低负债规模 |
4.4 引入外部投资者、推进债务重组 |
第5章 案例启示 |
5.1 适度多元扩张、加强风险防控 |
5.2 加强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
5.3 建立多元化违约债券处置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违约债券交易概述 |
第一节 债券市场关于违约问题的变化历程 |
一、20世纪90年代企业债券违约事件 |
二、20世纪末至2013年债券市场“零违约”神话 |
三、2014年到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趋势形成 |
四、2018年至今债券市场违约数量及规模出现“新常态” |
第二节 违约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分析 |
一、整体违约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二、违约主体性质多元化,民营企业占比较高 |
三、违约债券种类多样化 |
四、违约债券发行地域既有集中趋势亦有分散态势 |
第三节 违约债券 |
一、违约债券的定义 |
二、可交易违约债券范围 |
三、违约债券的“债性”与“券性” |
四、违约债券相较于普通债券所蕴含的特性 |
五、违约债券与高收益债券之间关系 |
第四节 违约债券交易 |
一、被限制的违约债券交易及产生的弊端 |
二、违约债券交易现状分析 |
三、违约债券交易制度分析 |
四、违约债券交易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
五、违约债券交易的意义 |
第二章 违约债券交易风险 |
第一节 违约债券一般性风险 |
一、信用风险 |
二、价格风险 |
三、流动性风险 |
四、再投资风险 |
第二节 次生风险 |
一、以18洛娃科技MTN001为例 |
二、次生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
三、次生风险防范的逻辑 |
第三节 内幕交易风险 |
一、以Ft.HowardCorp案与HarcourtBraceJovanovich案为例 |
二、内幕交易对市场效率的损害 |
三、内幕交易规制的理论争议 |
第四节 虚假陈述风险 |
一、以 Miller v. New Am. High Income Fund 案2为例 |
二、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
三、虚假陈述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五节 系统性风险 |
一、系统性缔约 |
二、契约群 |
三、市场主体的群体性 |
第三章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监管理论 |
一、风险监管理论基础 |
二、法律不完备理论 |
三、外部监管质疑论 |
第二节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一、理论概述 |
二、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
三、金融风险管理悖论 |
第三节 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 |
一、法律规范化的原因与作用 |
二、法律解释论 |
三、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路径 |
第四章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制度之检视 |
第一节 风险防范规则匮乏且针对性欠缺 |
一、长期边缘化的债券规则 |
二、债券风险防范规则缺失且未能体现债券特性 |
三、缺乏符合违约债券特性的风险防范制度 |
第二节 风险防范方式行政色彩浓厚 |
一、行政式风险防范的表现 |
二、主要通过管制手段防范风险 |
三、行政式风险防范对违约债券交易的影响 |
第三节 债券风险防范规则体系混乱 |
一、两个市场,三套制度 |
二、三足鼎立的监管格局 |
三、上位法缺失与差异化规则 |
第四节 市场中介主体未能起到风险“减缓器”的作用 |
一、市场中介主体偏离预期定位 |
二、信用评级机构 |
三、债券受托管理人 |
四、信用增进机构 |
第五章 域外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制度比较借鉴 |
第一节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制度概述 |
一、是否就高收益债券单独立法的争议 |
二、高收益债风险防范理念 |
三、高收益债券风险防范体系 |
第二节 市场透明度体系 |
一、TRACE系统 |
二、违约债券市场是否需要提升透明度的争议 |
三、TRACE 系统对市场风险防范的效果—以内幕交易规制效果为例 |
第三节 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主体制度 |
一、高收益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二、投资者准入制度的争议 |
三、受到限制的保险公司 |
四、完全禁止的储蓄机构 |
第四节 违约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
一、信息披露是风险防范制度的核心 |
二、违约债券信息披露规则 |
三、未妥善信息披露规则的惩罚措施 |
第五节 信用评级 |
一、信用评级机构角色的转变 |
二、评级机构监管制度之变化 |
三、针对高收益债券所作出的特殊性规定 |
第六节 风险管理工具 |
一、风险管理工具对违约债券市场的作用 |
二、信用违约互换自身的风险 |
三、信用违约互换的法律监管变化 |
第六章 风险防范制度应遵循的理念 |
第一节 坚持市场化与法制化为根本路径 |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市场化与法制化的内涵与作用 |
三、市场化与法制化的互动逻辑 |
第二节 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妥善分层与结合 |
一、债券特性决定了需要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结合适用 |
二、单一性规范为违约债券风险防范之基础 |
三、涉众性规范侧重于防范市场整体性风险 |
第三节 针对性规范与统一性规范相结合 |
一、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制度应实现统一规范 |
二、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制度应纳入债市风险防范框架内 |
三、通过针对性规范适应违约债券交易特性 |
第四节 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平衡理念 |
一、金融效率原则 |
二、金融安全理念 |
三、效率与安全平衡 |
第七章 构建多层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 |
第一节 市场整体层次 |
一、构建统一违约债券交易市场 |
二、提升市场透明度 |
三、构建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
第二节 市场规范层次 |
一、完善多层次规范体系 |
二、规范统一的可能性与现实路径 |
三、现阶段以改进自律规则为主 |
第三节 司法制度层次 |
一、同种类债券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
二、改进制度保障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 |
三、妥善发挥审判延伸职能多元化风险防范方式 |
第四节 市场监管层次 |
一、统一监管的可能性与壁垒 |
二、应改进债券市场监管执法 |
三、完善债券监管问责制度 |
第五节 市场中介主体层次 |
一、信用评级机构 |
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三、债券受托管理人 |
第六节 市场主体层次 |
一、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 |
二、投资者准入制度 |
三、投资者风险预防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永泰能源债券跟踪评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1.3.2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2.1 发债主体: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2.1.1 历史沿革 |
2.1.2 债务情况介绍 |
2.2 评级主体: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介 |
2.2.1 基本情况介绍 |
2.2.2 评级情况介绍 |
2.3 联合资信对永泰能源债券跟踪评级的过程介绍 |
2.3.1 联合资信跟踪评级指标体系 |
2.3.2 联合资信评级过程及评级结论 |
第三章 永泰能源债券跟踪评级分析 |
3.1 永泰能源Z-score模型分析 |
3.1.1 Z-score模型简介 |
3.1.2 永泰能源Z-score模型分析 |
3.1.3 Z-score模型分析结论:评级虚高 |
3.2 Z-score模型研究结论检验 |
3.2.1 永泰能源财务风险分析 |
3.2.2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
3.2.3 公司治理风险分析 |
3.3 永泰能源跟踪评级情况分析 |
3.3.1 跟踪评级的实效性问题 |
3.3.2 评级报告的合理性问题 |
3.3.3 信用等级的准确性问题 |
第四章 跟踪评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利益驱动 |
4.2 制度因素 |
4.3 评级行业因素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监管 |
5.1.1 降低准入门槛,丰富投资者类型 |
5.1.2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
5.2 对评级机构的建议 |
5.2.1 “因地制宜”的把控风险点 |
5.2.2 关注市场隐含评级 |
5.2.3 提升评级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
(二)重点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
(二)政府救助范畴 |
(三)政府救助措施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预期收益分析 |
(二)预期成本分析 |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退出原则 |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
四、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
五、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
(六)包商银行接管 |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ARCH效应检验 |
(三)模型拟合 |
(四)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
(一)VAR模型的构建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四)小结 |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政策启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工具:基于文献的梳理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一、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内涵 |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关联 |
四、政策规则与操作框架匹配 |
五、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工具体系 |
一、MMT内涵及发展 |
二、MMT的政策框架及运行机制 |
三、MMT及其工具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综述 |
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类别、功能与局限 |
第一节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与局限 |
一、存款准备金 |
二、再贴现工具 |
三、公开市场业务 |
第二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与局限性 |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 |
二、量化宽松 |
三、前瞻性指引 |
四、负利率 |
五、扭曲操作 |
六、货币互换 |
第三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一、内涵与运作机制 |
二、主要特点和不足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
一、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与有效性提升 |
二、多样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有效性的提升 |
三、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再认识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 |
第一节 危机爆发与常规政策应对 |
一、次贷问题演变为次贷危机 |
二、危机早期的常规货币工具运用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与流动性支持工具创新 |
一、次贷危机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
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创新与运用 |
三、小结:流动性创新工具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危机应对、国有化与量化宽松 |
一、系统重要性机构救助:担保、注资与国有化 |
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提供与资产负债表修复 |
三、小结: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的有效性 |
第四节 新型政策工具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正常化 |
一、非常规工具取得较大成功 |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
第五节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启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欧元区的分析 |
第一节 欧央行传统政策框架 |
一、欧元区传统货币政策框架 |
二、物价稳定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下的货币工具应用 |
一、系统性危机下的经济表现 |
二、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三、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三节 主权债务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
一、希腊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
二、欧债危机、利率目标与结构性货币工具运用 |
三、债务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四节 通货紧缩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一、负利率政策 |
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
三、资产购买计划 |
四、欧元区前瞻性指引 |
五、通货紧缩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六、不确定的未来与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
第六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传导及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分析 |
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
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意图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验证的两个环节 |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设计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描述 |
三、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 |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探索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传导中的理论设计 |
二、市场利率、融资溢价与政策传导:违背理论 |
三、分阶段后的传导机制:结果改善 |
四、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考察:特殊的变化 |
第五节 简单结论 |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提升: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型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基本历程 |
一、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过渡阶段 |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阶段 |
三、中央银行制度调整完善期 |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中间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评价 |
一、信贷调控、广义货币与经济增长 |
二、广义货币与物价稳定 |
三、汇率改革、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 |
第三节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难题 |
一、职能定位:价格型政策难以全面替代数量型政策 |
二、中间目标:价格型核心工具的空缺 |
三、传导机制的考察:缺乏基础利率 |
四、职能权衡: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完善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一、构建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三、重点推进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 |
四、着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金融周期、全要素生产率与债券违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1.债务违约的影响因素 |
2.金融周期与债券违约 |
3.全要素生产率与债券违约 |
三、 研究设计 |
1.研究样本与数据处理 |
2.模型设定 |
3.变量定义 |
(1)被解释变量。 |
(2)核心解释变量。 |
(3)控制变量。 |
四、 实证结果及异质性分析 |
1.金融周期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债券违约的基本分析 |
2.异质性分析 |
(1)周期性行业样本的异质性分析。 |
(2)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异质性分析。 |
五、 稳健性检验 |
1.内生性问题探讨 |
2.更换金融周期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和控制行业、时间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3.考虑“稀有事件偏差”的稳健性检验 |
4.将债券违约样本更换为公司违约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1.研究结论 |
2.政策启示 |
3.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8)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关键概念界定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3.1 私募股权投资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3.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3.3 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MD&A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PE对 MD&A的影响及MD&A的中介效应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去杠杆与债券违约 ——以永泰能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 |
1.3.2 债券违约模型 |
1.3.3 债券违约风险管理 |
1.3.4 文献评述 |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信用债市场现状 |
2.2 信用债违约现状 |
2.2.1 数量及金额 |
2.2.2 企业属性 |
2.2.3 行业 |
2.2.4 地域 |
2.3 违约原因分析 |
2.3.1 行业环境恶化 |
2.3.2 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
2.3.3 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或短期偿债能力恶化 |
2.3.4 资产规模小、资产流动性变差或资产大幅受限 |
2.3.5 大规模投资失败引发突发性亏损,债务压力上升 |
2.3.6 公司治理问题引发突发风险 |
2.3.7 资产置换或资产剥离 |
2.3.8 融资渠道受阻 |
3 杠杆周期与债券违约 |
3.1 杠杆周期理论 |
3.1.1 加杠杆阶段 |
3.1.2 去杠杆阶段 |
3.2 中国的杠杆周期 |
3.2.1 2009 -2016 年中:快速加杠杆阶段 |
3.2.2 2016 年中至今:“强制”去杠杆阶段 |
3.2.3 杠杆周期与影子银行 |
3.3 去杠杆与债券违约 |
4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事件回顾 |
4.1 违约主体介绍——永泰能源 |
4.2 债券违约历程 |
4.2.1 17 永泰能源CP004 |
4.2.2 债券违约相关事件 |
5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
5.1 加杠杆阶段 |
5.1.1 过度扩张、投资激进 |
5.1.2 融资规模巨大 |
5.1.3 投入资本回报率低 |
5.2 去杠杆阶段 |
5.2.1 带息负债率居高不下 |
5.2.2 过高比例的股权质押 |
5.2.3 定增融资受限 |
5.2.4 债务续发不畅 |
5.2.5 融资成本增加 |
5.3 公司基本面分析——Z-score模型 |
5.3.1 盈利能力分析 |
5.3.2 偿债能力分析 |
5.3.3 营运能力分析 |
5.3.4 成长能力分析 |
5.3.5 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小结 |
5.3.6 Z-score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启示与建议 |
6.1 信用收缩与民营企业违约概率的提升 |
6.2 去杠杆阶段下企业应注意改善债务结构和融资结构 |
6.3 去杠杆的思路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经济金融化与中国实体企业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拟解决的问题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唯物辩证法对金融化理论研究的根本性指引作用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经济金融化概念的界定争论 |
2.1.1 国家视角下的经济金融化定义 |
2.1.2 企业视角下的金融化定义 |
2.1.3 个人视角下的金融化定义 |
2.2 经济金融化的测度指标探讨 |
2.2.1 测度经济金融化的宏观指标 |
2.2.2 测度经济金融化的微观指标 |
2.3 经济金融化原因分析 |
2.3.1 垄断资本学派经济停滞论 |
2.3.2 自由竞争学派金融不稳定论与破坏性竞争论 |
2.3.3 结构凯恩斯主义金融不稳定论 |
2.3.4 积累的社会结构论 |
2.3.5 新自由主义论 |
2.3.6 利润驱动论 |
2.3.7 股东价值导向 |
2.4 经济金融化对实体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2.4.1 金融与经济增长 |
2.4.2 经济金融化对企业实业资本积累的影响 |
2.4.3 经济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经济金融化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经济金融化的定义 |
3.1.2 关于实体经济与实体企业概念的说明 |
3.2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
3.2.1 金融资本积累理论 |
3.2.2 产业资本理论 |
3.2.3 资本积累理论 |
3.2.4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3.2.5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
3.3 几种典型的经济金融化相关理论 |
3.3.1 希法亭金融资本理论 |
3.3.2 凯恩斯主义金融发展理论 |
3.3.3 大卫哈维资本时空修复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经济金融化的机制分析:基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积累关系的一般性思考 |
4.1 金融化起源与过程 |
4.1.1 商业资本中偶然的金融化形式 |
4.1.2 产业资本主导下扩大的金融化形式 |
4.1.3 金融资本主导下一般金融化形式 |
4.2 经济金融化发生机制:部门间的分析 |
4.2.1 资本的限度 |
4.2.2 资本积累的双轨制:产业资本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 |
4.2.3 资本分利的双轨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利润分化机制 |
4.2.4 金融资本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分析 |
4.2.5 金融资本主导下的积累模式:从产业资本积累到金融资本积累 |
4.3 金融资本主导下产业资本循环与积累挤出过程:基于产业部门内部的分析 |
4.3.1 货币资本的循环 |
4.3.2 生产资本循环 |
4.3.3 商品资本循环 |
4.4 经济金融化体系中的金融资本循环 |
4.4.1 金融资本循环的独立化 |
4.4.2 金融资本循环的驱动机制 |
4.5 金融化阻碍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中心—边缘”国家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的比较研究 |
5.1 资本主义中心国家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 |
5.1.1 中心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 |
5.1.2 中心国家去工业化趋势 |
5.1.3 中心国家经济金融化趋势 |
5.1.4 中心国家再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 |
5.2 从中心国家到边缘国家的经济金融化 |
5.2.1 世界体系视角下的经济金融化过程 |
5.2.2 依附理论中的经济金融化倾向 |
5.2.3 金融抑制与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金融化过程 |
5.3 资本主义边缘国家去工业化与金融化 |
5.3.1 边缘国家积累阶段分析 |
5.3.2 边缘国家工业化与去工业化:以巴西为例 |
5.3.3 边缘国家经济金融化的发生 |
5.3.4 边缘国家金融化具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
5.4 本章小结 |
6.中国经济“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可能性分析 |
6.1 中国工业发展阶段及困境 |
6.1.1 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
6.1.2 去工业化的两种逻辑 |
6.1.3 中国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
6.2 中国经济金融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
6.2.1 中国宏观领域经济金融化的表现及测度 |
6.2.2 中国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原因分析 |
6.2.3 中国经济金融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6.3 中国与“中心—边缘”国家工业化和金融化问题的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经济金融化与实业投资:基于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的研究 |
7.1 企业实业投资 |
7.1.1 企业实业投资 |
7.1.2 实业投资的影响因素及表现 |
7.1.3 实业投资、资本集聚与经济发展 |
7.2 实体企业金融化 |
7.2.1 实体企业金融化内涵 |
7.2.2 实体企业金融化表现 |
7.2.3 企业金融化过程中的资本转移 |
7.3 金融化影响企业实业投资的机制分析 |
7.3.1 企业金融化与资本集中 |
7.3.2 金融化对企业实业投资的抑制作用 |
7.3.3 金融化对企业实业投资的促进作用 |
7.4 金融化对企业实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 |
7.4.1 计量模型构建 |
7.4.2 选取的变量数据说明 |
7.4.3 实证结果分析 |
7.4.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经济金融化与实体企业创新 |
8.1 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 |
8.1.1 企业创新的定义 |
8.1.2 企业创新与实业资本积累 |
8.1.3 我国实体企业的创新现状 |
8.2 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分析及研究假设 |
8.2.1 金融化背景下的企业创新分类:实质性创新与策略型创新 |
8.2.2 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8.2.3 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分析 |
8.2.4 研究假设 |
8.3 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 |
8.3.1 计量模型构建 |
8.3.2 选取的变量数据说明 |
8.3.3 实证结果分析 |
8.3.4 进一步研究和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资本积累理论在回答经济金融化问题上的科学性 |
9.1.2 经济金融化问题产生的一般性原因 |
9.1.3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再确立 |
9.1.4 中心边缘国家经济上去工业化和金融化现象严重 |
9.1.5 中国存在去工业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可能性 |
9.1.6 经济金融化对中国实体企业发展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
9.2.2 加强金融监管 |
9.2.3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劳动 |
9.2.4 发扬工匠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长期债券的基本面无实质性改善(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及后果分析 ——以金鸿控股为例[D]. 彭昕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研究[D]. 罗朴. 南昌大学, 2020(01)
- [3]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D]. 阮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永泰能源债券跟踪评级案例研究[D]. 卞瑞.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9)
- [5]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D]. 郝飞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金融周期、全要素生产率与债券违约[J]. 罗朝阳,李雪松. 经济管理, 2020(02)
- [8]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D]. 贺子聪. 吉林大学, 2019(02)
- [9]去杠杆与债券违约 ——以永泰能源为例[D]. 付欢欢. 浙江大学, 2019(01)
- [10]经济金融化与中国实体企业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的实证分析[D]. 余声启.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