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一、《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0)在《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6年资源委员会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年计划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以下简称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便在此三年计划之中。1936年7月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以恽震为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一面采用借助他山之计,与欧美厂家洽订技术合作合同,并派青年工程师出国实习;一面勘定设厂地点。经勘定以湖南湘潭附近的下摄司为厂址,购地千亩,兴工建筑厂房。不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揭幕,运输困难,筹备工作进行迟缓。1938年10月汉口沦陷,湘潭逼近前方,感受到威胁,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一部分迁桂林,一部分迁昆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39年7月1日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负责遵照政府工业复员方策,接办收复区敌伪电工事业。同时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也进行了调整、改组与增设。1947年7月1日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并改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该厂实现了从旧有的工厂组织形式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本文将采用企业史的研究模式,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及战争迁移、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演变、战后调整改制三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抗战初期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发展情况做简要的论述,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的原因,理清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沿革,并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情况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购入管理、出品情况、营业方式、业务方针、历年营业概况进行论述,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性,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是如何应对各分厂分散、人员众多的管理问题,如何改进出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生产问题,如何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形预定生产方针、决定年度生产计划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训、厂刊、厂歌、工余生活等,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的办企特色;也深入剖析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中国电器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从中央电工器材厂对资源委员会的作用,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厂、会关系。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企业特色、行业地位、新的厂会关系等方面,重新给中央电工器材厂更为确切的历史定位。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主要考察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军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其出品价格受到国民政府的管制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随市场波动而作出适时调整。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被接管后的历史命运和恽震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电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央电工器材厂作为一个国营事业单位,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电工行业内,以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规模最大,供应最广。中央电工器材厂本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建立,其历年的出品数量直接支援和增强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其次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致力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委员会的一些制度方针、管理措施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厂、会关系。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人才云集,设备精良,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该厂是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摇篮,众多的发明创造将中国的电工器材制造行业在历史中推动一大步,对整个中国电工器材业也有重要的贡献。

李昊原[2](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表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丛宾[3](2019)在《时事期刊与民国广东工业 ——《新广东》研究(1933-193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初,陈济棠治下的广东社会从动荡逐渐走向相对安定,主政者大力发展工农经济各项民生事业。媒介环境相较民国初年也更加宽松。关注经济民生,讨论社会发展议题的时事刊物大量出现,成为这一时期广东刊物的一大特点。其中,《新广东》出版持续时间最长、期数最多,在同时期的广东时事刊物中地位也最重要。自创刊起,《新广东》将关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工农文教事业建设作为自身的宗旨。本文以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广东最主要的时事杂志《新广东》为研究对象,从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考察《新广东》如何报道、呈现和推动民国时期广东工业的建设发展。本文认为,作为旨在“为广东整理建设诸方面作有系统之记载”的时事刊物,在当时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广东》从广东省情和民生需求的视角,积极陈述省营工业优势,促进省营工业建设。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新广东》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探寻民营工业衰落的原因,通过大量报道和评论投稿,为以丝织工业为代表的民营工业走出困境寻找对策。在劳工议题方面,《新广东》一方面直观报道经济危机之中广东劳工的真实生存境况,另一方面关注华侨劳工的命运,以刊物为平台,积极商议保护华侨劳工权益的对策措施。《新广东》还关注乡村工业,通过系列报道揭示乡村税捐的危害、论证蔗糖工业取代乡村榨糖业的合理性。整体而言,《新广东》较为完整地报道和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广东工业发展图景,推动了广东工业的向前发展。

和二晴[4](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林娜[5](2019)在《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文中指出1931年5月至1948年5月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训政时期,此间中国分为近乎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与三年的国共内战两个主要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此后中国面临的最大议题即为国家重建与社会重组,如何复员遭受多年戡乱破坏的中国是其时多数人所考虑的,战后和平共建更是时年中国民众所普遍要求之所在,在此社会语境下的中国执政党如何建国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事。报刊媒介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变更密切关联,其依赖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同时,报刊媒介作为历史痕迹的重要载体,其报刊版面刊载内容亦体现着社会脉络的发展变化。1946年至1948年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期间《中央周刊》作为中国国民党重要党报之一,是中国国民党对外传述中央意旨的重要枢纽,其在宣传中国国民党的政治思想及建设方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宣传的作用,同时亦是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各项措施意旨的记录者与转述者,对其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的工作内容及新闻聚焦所在,并有助于了解战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与矛盾所在,探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普遍要求和平的社会语境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所实施的各项措施的真实意图。“刊”不同于“纸”,其内容的刊载较客观的新闻报道更偏向于有言论倾向的文章,《中央周刊》作为时年中国国民党唯一的党政周刊,通过对其刊载内容的分析更有助于了解中国国民党对于该党思想理论的宣传与党政方针政策的实施。本文以1946年至1948年出版发行的《中央周刊》为研究对象,以期探讨训政时期中国时事聚焦,其更深层面是以一份国民党机关报为研究介质,以揭示其办报旨趣及其所刊载的时事事件的角度和报道立场,通过分析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党报的舆论聚焦点所在及其刊载内容与经营策略的变化,以期探究该时期随着国共两党内战的不断激化和战争局势的不断变更,国民党在中国所实施的各项政治策略的真实意图及其在中国统治必然溃败的结局。作为媒介存在的报刊,其经营与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社会语境的变化发展影响着报刊新闻政策及报刊事业的经营,《中央周刊》的创办正处“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年之际,救亡图存成为时年中国最为重要的任务,该刊出版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及战时动员的话语体系。作为国民党机关刊物,《中央周刊》的发展可追溯至1928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创办的《中央周报》,其对于《中央周报》“阐扬本党主义,传述领袖言行,宣达中央意旨”的使命既有所继承亦有所发展。《中央周刊》以宣传和传播国民党中央的政治策略方针、理论思想为宗旨,以期向时年中国民众传述国民党中央意旨,其报刊自身的发展变化深受社会实况的影响,同时作为国民党党刊,《中央周刊》在国民党报刊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维护国民党中央统治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的研究办法,以具体的史料为依据分析《中央周刊》具体刊载内容,论证其办报旨趣及时事聚焦内容偏向。《中央周刊》对于时事内容的聚焦是怎样的,其根本立场又是怎样的,不同的编辑人员给《中央周刊》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是学生欲探析的焦点所在。1946年至1948年刊行的《中央周刊》刊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及时事报道,另有较多法律、新闻评论相关专业人士的投稿与意见的刊载,且时有“宪政”、“立宪”、“宪法草案”、“教育”、“共产党”等相关议题的刊载,内容及价值偏向性较强,深刻显示了其作为国民党党报存在的立场,随着国内外战争局势及国共两党内战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央周刊》在办报方针及内容刊载方面亦有所变化,且日益呈现着与政治思想宣传相偏离的现象,可谓是国民党党报政治舆论宣传失效的表现。同时,与“一党专政”相对应,国民党在新闻事业方面实施了较为严苛的新闻管控政策,其具体内容的刊载深受国民党训政时期战时新闻统治政策的影响。《中央周刊》作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刊物,无可避免地处于党派之争的漩涡之中,沾染着党派之争的色彩,负担着宣传中国国民党政治意识的重任,报刊的政治色彩浓厚,根本利益立场坚定不移,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为获取国家的领导权,国共两党之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愈加激烈,值此社会语境下的报刊更是担负着舆论宣传的作用,然随着内战局势的不断变化,国民党势力日益削弱,《中央周刊》等国民党党刊亦在中国大陆亦无生存的空间。最后则是对训政时期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之后的《中央周刊》做总结性反思。《中央周刊》的停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则是国民党在中国大陆专制统治政权的溃败,然国民党权力的溃败则是其专制统治的结果。唇亡齿寒,随着国共内战局势的不断变化,国民党势力日渐衰败,其在报刊事业中即为各党报的“难以维持”,不日停刊。作为国民党党报的《中央周刊》,其停刊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作为信息的载录者,新闻媒介在传播讯息的同时亦记录着不同时间新闻事件的报道内容,是历史痕迹的承载者。不同立场的报刊,其内容的选择是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所以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其内容的刊载与发展变化是由不同历史语境下各个利益集团互相争斗的结果。《中央周刊》及其前身《中央周报》前后共刊行近20年时间,自1928年至1948年末,见证与记载了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执政期间的诸多措施。作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其内容的刊载与报刊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年中国国民党所实施的各项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1946年至1948年所刊行的《中央周刊》内容的分析有助于更为深刻地探究时年中国国民党所进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真实意图及最终国民党在中国大陆政治统治溃败的原因。

任艳青[6](2018)在《基于引证数据的中文期刊综述论文组稿策略分析——以《自动化学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我国科技期刊多采用组织综述论文来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影响力,通过分析已发表综述论文的引用和下载数据,明确组稿目标,指导组稿实践。【方法】通过分析《自动化学报》2012—2016年发表综述论文的引用、下载数据,比较不同获取方式、不同作者、不同机构发文的引证数据,探讨高被引和零被引综述的特征。【结果】通过分析,从选题、约稿对象、撰写、评审、服务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综述论文的组织策略。【结论】综述论文需要关注热点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选题,遴选由对当前选题比较熟悉的、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副教授或者教授撰写的综述论文,期刊需要在征稿须知中明确综述论文的撰写要求、评审要点,"综"与"述"并重,同时将综述论文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广而告之,吸引作者和读者的关注。

郑茹[7](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孙磊[8](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程磊[9](2016)在《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报的副刊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这种交叉使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态,也注定其将在“文艺性”与“政治性”之间徘徊——党报副刊的“文艺性”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终究“潜在地”或“显在地”建基于“政治性”之上。一方面,党报副刊对文艺作品的编辑理念、运作方式、文本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文艺政策、政治思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党报副刊诞生、发展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概括、分析其主体内容的演变特征,既能触摸主流文艺思潮的发展脉搏,又能透视主导党报副刊编辑理念的政治性因素,辩证认知特定时期政党发掘副刊“工具性”“喉舌性”功能的实践。本研究集中考察革命语境中(抗日战争时期、军调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文艺的主要载体《大众日报》副刊。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1939年月至1945年10月、1949年3月至10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1945年10月至1949年3月)的《大众日报》,其副刊是当时山东区域及周边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知识分子、工农兵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既鲜活地记录了十一年期间山东及周边根据地(解放区)军民的革命实践与生活景象,又折射出此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宣传方针与文艺政策的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以1939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的《大众日报》为基本研究对象。依据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与文化环境,合理构建出“革命语境”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大众日报》副刊内容的梳理、风格水平的演变、编辑运作的考察,揭示出“革命语境”中政治权力(政党)、战争形势、革命民众影响文艺作品话语表达的趋向,进而概括出此时期《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徘徊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论文包括五个章节,分别从以下层面系统地考察革命语境里的《大众日报》副刊—第一章概述《大众日报》及其副刊在1939年至1949年的生成语境与发展态势。首先阐释构成“革命语境”的三个维度——政治权力(政党)、战争格局(抗日战争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革命群众(工农兵)的内涵,同时分别详述各个维度是如何深刻影响《大众日报》及其副刊的成长与演变的:即党报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编辑理念、持续书写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力求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基于副刊整体内容、风格演变的分析,指出《大众日报》副刊发展的三个阶段:“文艺性”副刊时期、“新闻性”副刊时期、“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第二章主要介绍在整风运动扩展至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切实改版之前(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副刊的编辑理念、文艺创作情况以及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大众日报》秉承“文化人”与“革命者”互补的办报思维,副刊编辑方针兼收并蓄,作品内容广博芜杂,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呈现出副刊是一个多元自由的文艺书写平台:副刊栏目纷呈、文学体裁多样、文艺水平较高、语言书面化色彩浓郁(通过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同时,日伪对根据地的反复性大扫荡与报社随时遭遇战斗的可能,使副刊一直关注着战争宣传。而在纸质极度匮乏、战争白热化时期,副刊版面会让位于战争宣传版面。第三章重点论述整风运动切实影响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开始改版之后(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新闻性”副刊体制化的生成和政治意识形态规训的效应。此时期的“文艺”在“革命语境”中被赋予了特定内涵——1943年11月17日中共发布《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文艺工作以新闻通讯和戏剧工作为中心。本文通过对《大众日报》相关史料与副刊所刊载的典型作品的分析,解读副刊的政治化实践:推动整风运动开展、确立革命话语,副刊的政治宣传功能凸显。而面向工农兵写作、集体创作方式的盛行则凸显出此时期副刊风格的变化——“革命语境”逐渐导致了副刊版面的“通讯至上”:通讯作者群体迅速扩大、通讯写作倾向于体制化并成为副刊版面的主体。第四章探讨自1946年5月10日《大众日报》重新发布副刊征稿简则,副刊专页复刊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趋势:“人民的文化人”与“人民的革命者”互补的办报理念确立,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并举。此时期《大众日报》一度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匡亚明长时间任社长兼总编辑,报社人才济济,发行区域继续扩大,副刊版面趋于稳定。编委会对于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权衡,是基于前一时期以前者为尊而导致后者弱化的反思。这使副刊的“文艺性”逐步回归:副刊之页成为常设的栏目,文学体裁多元化,文娱资料与戏剧评论丰富;但新闻通讯、工农兵通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多元化的文艺作品在内容上指向的仍然是“解放”“土改”等革命主题。第五章概括“革命语境”里《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首先通过对比整风运动前后《大众日报》副刊与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5月至1944年2月)副刊,揭示出二者编辑理念与演变向度的趋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从“个体化纷呈”到“整体性沉默”再到“一体化精彩”,并在创作群体与文学水平上存在差异。由此得出《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与《解放日报》副刊一样,既是中共革命文艺运动和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革命战争的书写者、工农兵大众的服务者。其次分析了“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一方面,革命文艺统一了知识阶层、广大民众的认知,使革命突破了“长期局限于知识分子的纸上清谈而无从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革命文艺的极端化偏颇,使文艺的“政治工具”属性无限放大,压制了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创作思维的多元化与文艺的自由书写。

本刊编辑部[10](2015)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以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为特色,注重体现理、工、管、文等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辟有当代社会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文化与艺术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本刊实行开放式用稿,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欢迎体现社会现实、科技进步、时代特色的稿件。为保证刊物质量,并使本刊与相关检索机构要求接轨,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刊实际制定本简则,请投稿者遵照执行。一、投稿约定1.来稿须具有学术性、规范性和一定的创新性。2.作者向本刊投稿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刊网站(www.bjutxuebao.com)中的征稿简则,按所述步骤在线投稿。

二、《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与发展演变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
        一、资源委员会的电器事业
        二、中国电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恽震
        三、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
        一、湘潭各厂的内迁与发展
        二、分厂的设立与发展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革新
        一、各分厂抗战胜利后的迅速扩张
        二、公司制改革
第二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出品情况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体制
        一、人事管理
        二、文书管理
        三、生产管理
    第二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经营机制
        一、营业方式与业务方针
        二、历年营业概况
    第三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材料与出品情况
        一、材料管理
        二、出品情况
第三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企业特色
    第一节 厂、会关系
        一、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
        二、会属企业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企业文化
        一、忠信敏确
        二、企业刊物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
    第三节 行业地位
        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自主谋划
        二、发起组织“中国电工社”
        三、设立电器工业经济研究委员会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致谢

(2)《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3.2.1 杂志内容概况
        3.2.2 重点文章分析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结语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时事期刊与民国广东工业 ——《新广东》研究(1933-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
        1.2.2 报刊与中国近代工业新闻相关研究
        1.2.3 陈济棠主政时期的广东新闻事业相关研究
        1.2.4 陈济棠主政时期工业领域施政举措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新广东》简介
    2.1 《新广东》办刊背景
    2.2 《新广东》主要栏目
        2.2.1 “本省要政述评”:工业振兴的进程展示
        2.2.2 “论着”:对广东工业发展的思考与评论
        2.2.3 “国内外经济情报”:广东工业何以应对世界经济影响
        2.2.4 其他栏目简介
第3章 《新广东》对工业发展的思考
    3.1 广东省情:急切呼唤工业富强
    3.2 省营工厂:量产国货便利国人
    3.3 民营工业:深入剖析寻找衰落原因
    3.4 复兴丝业:评论投稿推动政策保护
第4章 《新广东》对劳工群体的关注
    4.1 各业劳工:直观反映劳工求生境况
    4.2 归国华侨:从关注华侨命运到保障华侨权益
第5章 《新广东》对乡村工业困局的探索
    5.1 推动乡村税收转变:从乡民重担转向爱国护农
    5.2 维护蔗糖工业利益:官办刊物与行政力量的“权力之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一)出版概况
        (二)刊物栏目
        (三)作者群体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致谢

(5)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引言)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创刊的历史语境探讨
    第一节 训政阶段新闻较自由化发展
        一、抗日战争期间“新闻封锁”制度的实施
        二、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追求新闻自由
        三、新闻事业朝自由化发展
    第二节 训政时期的'一党专政'与预备立宪
        一、训政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与'一党专制'
        二、国共两党的分裂与合作
        三、训政到宪政国家体制的变更
    第三节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的国家重建与社会重组
        一、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形势
        二、抗战胜利后亟待复兴的国内政治与经济
        (一) 国外力参与下的中国重建
        (二) 国共两党的“合商共建”
        三、战后国内经济基础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在国民党报刊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第一节 《中央周刊》历史脉络阐述
        一、《中央周刊》对《中央周报》的沿袭与发展
        (一) 继承《中央周报》办报使命
        (二) 沿袭《中央周报》版面编排
        二、《中央周刊》自身发展历史及经营性质分析
        (一) 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的《中央周刊》的发展
        (二) 《中央周刊》经营方式分析
    第二节 《中央周刊》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报刊体系地位探析
        一、战后南京国统区国民政府党报系统探讨
        (一) 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国民党党报体系
        (二) “点对面”辐射状党报网络体系
        二、《中央周刊》与战后国民党其他党报的紧密联系
        (一) 大量刊载其他国民党党报的征订广告
        (二) 办报人员及作者群体的互动性
    第三节 《中央周刊》历任社长及来稿作者群体研析
        一、《中央周刊》历任社长兼主笔人员分析
        (一)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周刊》社长人事变动
        (二) 解放战争期间《中央周刊》社长的变更
        二、《中央周刊》主要作者群体分析
        (一) 党政机关人员政论性文章
        (二) 各界知名人士专业性文章
        (三) 读者群体来信杂论性文章
第三章 新闻统治政策延续下的《中央周刊》(1946-1948)刊载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新闻统治政策的实施
        一、呼吁新闻自由与战时新闻学兴起
        二、新闻统治政策下的新闻管控
        三、战后新闻统治政策的依旧执行
    第二节 新闻统治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央周刊》(1946-1948)刊载的内容分析
        一、“动员戡乱实施宪政”
        二、刻意报道所谓中共“罪行”
第四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内容报道及其办报旨趣探究
    第一节 《中央周刊》(1946-1948)版面栏目设定及其意义分析
        一、版面编排及特定内容呈现
        (一) 常规性专栏版面的设立
        (二) 特殊时期特殊专栏议题的呈现
        二、专栏版面设置的意义分析
        (一) 板块化的新闻报道
        (二) 引导读者聚焦舆论事件
        (三) 传达中央意旨与政治意识
    第二节 《中央周刊》(1946-1947)文章内容类型及意义分析
        一、下达中央意旨传述国民党党中央政治策略
        二、专载各界知识精英有关政策的见解文章
        三、刊载文艺作品刊载内容多样化
        四、专栏刊载读者来信
    第三节 《中央周刊》(1946-1948)的新闻聚焦及其导向
        一、报道内容镜射国民党新闻焦点
        (一) 战后国家重建与复员
        (二) 聚焦立宪与宪政的实施
        (三) 亲美外交及国民政府改组
        (四) 日渐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 积极开展反共宣传
        二、内容报道背后的意义探讨
        (一) 借宣传国民党法令政策引导民众意识
        (二) 诋毁共产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三) 竭力刻画国民党正面形象
第五章 《中央周刊》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央周刊》的发展与衰败
        一、《中央周刊》的报刊经营策略分析
        (一) 借宣传中央法令政策之由引导民众思想意识
        (二) 专栏版面登载新闻内容
        (三) 提升报刊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四) 刊载内容视线投射国内外
        二、《中央周刊》停刊原因探讨
        (一) 内战语境下国民党党报自主化经营的失败
        (二) 国民党在大陆溃败情形下办报阵地的转移
    第二节 《中央周刊》的历史价值评价
        一、呈现中国国家与社会变化的轨迹
        二、宣传各项建国方案掩饰专制独裁之心
结语
    一、实施全面党化媒介平台
    二、教化民众思想的工具
    三、“假宪政,真独裁”的鼓吹者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报纸
    三、学位论文
    四、期刊论文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引证数据的中文期刊综述论文组稿策略分析——以《自动化学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自动化学报》2012—2016年发表综述文章的引证数据分析
    2.1 不同类型文章的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比较
    2.2 不同组稿方式的综述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比较
    2.3 不同职称作者发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比较
    2.4 不同发文机构综述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比较
3 高被引综述和零被引综述的特征分析
    3.1 高被引综述的特征分析
    3.2 零被引综述的特征分析
4 基于引证数据分析综述的组稿策略
    4.1 根据期刊定位和课题的发展阶段精心选题
    4.2 遴选合适的综述约稿对象
    4.3 明确综述的撰写要求, “综”与“述”并重
    4.4 以行而有效的评审提高综述质量
    4.5 完善的服务为综述的组稿和约稿助力添彩
5 结论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4.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结合语境研究政党报纸及其副刊
    第二节 研究范围:时间与对象
    第三节 “革命语境”研究框架的三个维度
    第四节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
    第五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概述: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及其副刊
    第一节 政治权力: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办报实践
        一、报纸创办者为中国共产党人
        二、全面反映党中央及分局的政策
        三、办报实践:艰苦奋斗与精益求精
    第二节 战争局势:党报副刊的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
        一、山东区域的战争舆论生态
        二、以战争为主题的内容书写
    第三节 革命民众:党报副刊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
        一、采编工作深入群众
        二、文艺大众化
    第四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三个阶段:基于内容演变的分析
        一、“文艺性”副刊时期(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
        二、“新闻性”副刊时期(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
        三、“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1946年5月至1949年10月)
第二章 “文艺性”副刊时期:文艺的多元自由书写
    第一节 兼收并蓄的编辑方针
        一、副刊编辑、记者、作者群体的考察
        二、征稿的“社会化”与题材多元化
    第二节 文艺的多元书写
        一、副刊栏目纷呈
        二、文艺作品体裁丰富
        三、文艺水平: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
        四、语言书面化色彩较浓
    第三节 副刊与战争宣传
        一、副刊征稿、用稿的“战争”取向
        二、战争纪念专刊、专版
第三章 “新闻性”副刊时期
    第一节 政治化的实践:整风运动与《大众日报》副刊
        一、整风运动前《大众日报》副刊里的“通讯”
        二、整风运动与报纸改版
        三、革命话语的确立:副刊政治宣传功能凸显
    第二节 文艺写作的“一体化”
        一、文艺新方向:面向工农兵写作
        二、创作方式:集体写作方式的盛行
    第三节 “新闻通讯至上”的趋势
        一、新闻通讯作者群的扩大
        二、新闻通讯的体制化
第四章 “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
    第一节 副刊“文艺性”的回归
        一、前一时期副刊“文艺性”的弱化
        二、编辑方针与副刊之页
        三、文艺体裁多样化
    第二节 “文艺性”和“新闻性”并举的趋势
        一、新闻通讯工作的指导制度
        二、革命战争:副刊书写的主题
第五章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整风前后的延安《解放日报》副刊
        一、演变向度与《大众日报》副刊趋同
        二、文学水平与创作群体的差异
    第二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一、山东根据地(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宣传工具
        二、革命战争的记录者
        三、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民众的服务者
    第三节 “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合理性: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属性
        二、局限性:极端化、一元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稿约定
二、投稿须知
三、其他约定

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D]. 李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2]《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时事期刊与民国广东工业 ——《新广东》研究(1933-1936)[D]. 刘丛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4]《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5]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D]. 林娜. 安徽大学, 2019(07)
  • [6]基于引证数据的中文期刊综述论文组稿策略分析——以《自动化学报》为例[J]. 任艳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07)
  •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9]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D]. 程磊. 山东大学, 2016(01)
  • [1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 本刊编辑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