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学生的思想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红[1](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边慧琪[2](2021)在《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育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提出既继承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又吸纳着西方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赋予了友善新的内涵。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来自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在我国迅速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面对这种局面,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引导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期,《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本文在阅读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真实情况,以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展开具体的培育实施过程,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首先,在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对友善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内涵进行界定;从培育对象的可塑性、培育载体的引领性和培育教师的专业性三个层面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在教学中培育友善观的必要性。其次,以调查问卷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原因,主要受到教师培育理念、教学评价机制、实践活动课时量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关爱他人》为例展开具体的友善观培育过程,分别从课前教学准备、课中教学实施、课后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最后,针对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陈敏[3](2021)在《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李劼人的长篇小说聚焦于历史转折时期巴蜀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和生存境遇,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出清末民初以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节点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独立意识,以一种真诚的客观写实态度和多元的笔法真实地还原了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勾连起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命状态与精神风貌。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李劼人作为历史参与者与见证者对其经历过的历史的文学化书写,承载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李劼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乱世当中人的生命关怀。本文主要从李劼人长篇的创作主题、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特点三方面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精心研究。第一章阐释李劼人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与背景,展现出其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第二章从历史逻辑与思想特征这两方面分析归纳李劼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展现出其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其所代表的历史节点的知识分子典型。第三章分析李劼人坚持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进而全面地展现出了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的历史与生活真实感,实现了人物形象与小说内容思想的高度契合。第四章分析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文史价值以及作家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做出多重生命价值选择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与态度。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本文不足之处。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李颖娜[5](2020)在《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影响甚广的反正统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一方面推动了包括争取黑人权利、妇女平等、反战和平等各项社会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则是造成一定的社会痼疾,比如由性自由和毒品泛滥衍生的对于婚姻家庭和社会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场文学运动。“垮掉的一代”既是反文化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而艾伦·金斯伯格(下文简称金斯伯格)作为“垮掉的一代”这个群体的代表,则是这场运动的灵魂和标志。金斯伯格以其石破天惊的文学作品打破了美国“静寂的50年代”,充分地暴露了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社会危机和文学危机,为后来的美国文学乃至于整个世界文学带来了一股豪放诡异之风,打破了20世纪初由托马斯·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统领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藩篱,实现了一场深刻而彻底的诗歌转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完成了从现代诗歌到后现代诗歌的转向。同时,金斯伯格的生活方式也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的颠覆特色,他本人性格狂放不羁,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对中央集权和主流价值观的强烈反抗,表现出鲜明的反正统文化倾向。因此要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把握金斯伯格的创作,深入探究其创作的时代、社会语境及与个人经历遭际的潜在关系,就不能不把他放在反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不能不结合这场反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来深入挖掘。本文即尝试把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置身于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加以研究,通过回溯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分析反文化运动的代表群体“垮掉的一代”的历史演进及创作特征,探讨“垮掉的一代”的领袖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思想特征。重点通过整体分析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思想和艺术维度探究挖掘其对正统文化的反叛和颠覆。深化对金斯伯格认识的同时,为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先概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等做必要的说明。第一章内容主要研究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了解其产生、主要表现形态及对后世影响,从而推导金斯伯格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结合“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实践发展,了解、把握金斯伯格的思想流变及在创作中的表现;第三章立足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内容上着重分析其对传统文学的断裂和反叛,主要表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颠覆;第四章则通过研究金斯伯格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种种探索,中心点在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叛逆上。最后的结语对金斯伯格的创作和人生经历给予后人的启迪与警示做一简单的总结。
于瑶[6](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郁有凯[7](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视觉被看作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家看来,眼睛比耳朵可靠,视觉享有至高地位。巴拉兹认为视觉文化的标志是电影的诞生,认为印刷文化越来越让位于视觉文化。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也指出了电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变革。电影的出现说明了人类传递信息和意义的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语言把握世界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图像把握世界成为可能。海德格尔也认为事物以图像形式呈现,并通过图像确证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居伊·德波所述的景观社会,认为景观社会背后并非是形象的一般性积累,而是形象背后的社会关系的呈现。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则借用德波的观点,将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消费社会联系起来,认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化,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则从技术性角度和经济角度阐释了文化产业如何统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在心灵。当今视觉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化视觉传播手段的革新,形形色色的视觉传播内容丰富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图像为核心的视觉文化日渐兴盛,且正在日益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视觉文化传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既可以是文化性的、经济性的,也可以是政治性的、社会性的,由此,传统的意识形态灌输形式逐渐让位于现代的、具象的、生动的和隐性的视觉传播形式,视觉传播内在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相关研究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难以回避的现实课题,也是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抓手和武器。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一课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理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当前视觉传播领域的各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的根本需要。本文以“有效性”为着眼点,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在不同价值关系中的效用问题。人类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总是通过满足自身需要加以驱动的,满足需要的尺度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效用尺度,效用尺度下的人类实践活动总是通过满足某种需要和目的而表现出一种积极特性,即有效性。作为一种客观性的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探讨,必然要落脚到其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目的的有效性上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研究遵循了“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的研究思路,其中,“两个基本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价值关系;“一个核心”是指对不同价值关系中的具体研究论域的分析。在这里,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探讨它的基本问题,确定它的研究论域,分析它的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基本的逻辑演绎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具体看,全文共包括导论和一至六章的内容。导论部分是对本选题的研究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努力方向的论述,其中核心创新点在于尝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并对其研究的逻辑框架进行了创新、尝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并对不同论域进行了系统研究、尝试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三种价值关系,并对三种价值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而第一章至第六章正文部分则主要论述了以下内容和观点:第一部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基本问题的阐释,主要包括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内涵、类型、特征等基本问题的阐释,从而准确认识何为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概念、研究论域和思想基础的论述,其中重点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论域,包括要素及其过程、规律和策略三个层面,从而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一个基本点”。第二部分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历史探索和现实困境进行了论证。一方面从历史实践、历史影响两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进行了历史考察,这一历史考察的时间跨度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至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革命、战争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影响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探索和梳理。另一方面则从不良视觉信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图像化思维方式对意义的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内在难题三个层面依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的现实困境进行了详细阐释。第三部分是从“有效性”出发,将其作为逻辑起点,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的内在规定,即有效性要置于特定价值关系中进行审视。进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三类价值关系和不同价值关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另一个基本点”。其中三类价值关系分别是教育价值关系、信息价值关系和发展价值关系,判定标准分别是符合教育者的价值预设、符合受教育者的合理需求、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第四部分至第六部分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的不同论域置于不同价值关系中的具体讨论,构成了全文内容的核心部分,即“一个核心”。其中,第四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的一般过程置于不同价值关系中进行了讨论,具体分析了不同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编码过程有效性、解码过程有效性和反馈过程有效性,从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具体要素以及要素间的作用过程的有效性问题。第五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规律置于不同价值关系中进行了讨论,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分析了不同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第六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策略置于不同价值关系中进行了讨论,具体分析了不同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有效编码策略、有效解码策略和有效反馈策略,从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在不同价值关系中有效性实现的具体策略。从理论层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问题,就不能仅仅是将有效性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不予分析就加以使用,而应该从对有效性的剖析中,从理论层面探讨条件(具体要素及其作用过程)、规律(客观规律)、方法(实现策略)在不同价值关系中的效用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是一个有深度的研究命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而非泛泛而谈的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晗[8](2020)在《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研究》文中指出胡适关于女性问题的论述,在他身处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一直被人忽视,女性问题很少被人重视,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无从显现。随着近代西方文化与思潮的涌入,新思想新文化开始产生,对于女性问题的论述日见兴盛,胡适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在文章、日记、自传或社会实践中,都表现出他对处于曾处在封建压制中的女性的悲悯与关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解放潮流中,胡适对现代女性面临的矛盾与困境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新的思考与诠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对胡适家庭中女性成员的家庭教育观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胡适在其独特的成长背景下积累、提炼出的对女性问题的论述与思考。胡适认为由于女性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重视,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胡适在女性所面临的女性独立与其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这对矛盾中来论述女性教育的复杂性。他指出女性在子女教育中实际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又使得女子教育具有特殊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结合自身的成长、留学经历以及家庭氛围,胡适以富有批判性的眼光直面了女性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如身体解放、贞操、才德、家庭婚姻问题等。胡适并未停留在“呐喊者”或引起社会注意的阶段,而是进而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明确可行的解决办法,将女性教育视为解决女性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仍具有现实意义。
马亚雪[9](2020)在《王钟麒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启蒙和新民是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时代主题。王钟麒作为清末民初之际扬州地区的文学家、知名报人、革命者,其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在那个激荡的年代一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王钟麒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探索,紧密围绕新旧中国变革期社会的现实要求,为开启民智、唤醒民族救亡意识而展开。其于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思索,无不立足于当时的政治现实。王钟麒一生撰文颇多,涉及到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方面,但若想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就有必要立足于其一生所思之问题的交汇处,也即新民与救亡的急迫政治处境。不论在谈小说创作、建构中国文学史,抑或讨论对传统宗教的革新问题,王钟麒理论和文学创作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求索一条让中国摆脱积贫积弱,尽快走上独立复兴的强国之路。本文将王钟麒的文艺思想分为“文无古今论”“戏剧新民观”“改良宗教说”三个部分。王钟麒在《中国四千年文学变迁大势论》中提出“文无古今论”的文史观。通过梳理中国文学发展史,王钟麒提出,“知变”“求是”“致用”是中国文学绵延不断、繁荣发展的源泉。此一观点针对当时文学发展中遇到的“古”“今”“中”“西”问题,提出了具有更大视野的文学发展框架。“戏剧新民观”是王钟麒文艺思想中重要组成部分。王钟麒通过提出自己对戏剧改良的设想,集中表达了他借戏剧以新民的主张。“宗教信仰说”则是王钟麒对当时社会一系列精神困惑的观察。借助王钟麒的思考,我们可重审宗教在当时历史处境中存在的意义。王钟麒的文艺思想是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下对社会问题的积极思考,也是传统学人在西学冲击下为保存中国传统而不得不努力求得转型的艰难侧影。了解王钟麒的文艺思想,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后“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思想论争,亦有益于我们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红邑[10](2019)在《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就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任务。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中国效法求师的思想资源却处于混乱衰败乃至“恶化”的状态。现代政治的要素包括完善的宪政制度、公正独立的司法体制、广泛的代议制以及支撑这一套体系的政治文化系统,它是西方现代国家政治演化的结果。中国大规模学习西方思想的时机处在19世纪末,但此时西方各国的主流社会思潮、政治思想乃至理论是否能够解释现代政治制度的成因并有助于建构现代国家尚为一个重要疑问。民族主义作为19世纪发展最迅速、扩散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政治理论和社会思潮,在不同的国家与丰富多元的政治价值和理论相结合,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诉求,并且对各国的政治实践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国家建构而言,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成熟乃至变异充分展现了此时西学的复杂和嬗变。概括地说,进入19世纪,民族主义经历了从自由、普世、人道的精神向特殊、排他和竞争方向的转变。通过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潮的整合,民族主义思想携带诸多崇尚暴力和解构性质的负面理论,塑造了西方人乃至近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给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后发国家的现代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历程为参照,梳理民族主义思想在19世纪发生的两种转向——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转向,并总结民族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两种转向对后发国家所造成的思想后果和政治影响。民族主义与现代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理论也一直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系列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但民族主义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和它与各种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使国人在处理民族问题和现代国家建构时充满了各种矛盾。因此,从中国立场出发,以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民族主义在19世纪发生的两种转向为我们反思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视角,这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早期民族主义思想包括的三种类型,它们分别与三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有关。正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民族主义思想渐次显现了它的三重核心要素:自由、平等(公民权)、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殊性。这些核心要素构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长盛不衰的基本所在,不同要素的权重不同分别构成了三种民族主义类型:自由-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最早的民族国家——英国的现代国家的建构历程是构成自由民族主义思想最坚实的事实基础。英国国家建构历程和政治特点构成了其他国家学习和效法的根源。法国、德国受英国的激励,以民族自由为诉求,以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分别发展出公民共和主义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导向的民族主义。尽管侧重点不同,但英、法、德三个主要欧洲国家在19世纪之前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共同的思想特征: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世界主义的特点。面对法国的侵略和四分五裂的疆土,受浪漫主义熏陶的德国思想家走上了反对启蒙理性的民族主义道路。在现代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德国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过渡,实现了民族主义向国家主义的转向。19世纪,民族主义逐渐向国家主义转向,主要体现为德国思想家的国家主义倾向,以及这种倾向与德国统一历程的相互关系。德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国家主义路线与其自身分裂的历史状况有关。德国民族主义者通常也是国家主义者,他们主张国家统领政治生活,国家是个人和民族使命的唯一载体,只有在国家中才可能实现个体自由,个人自由与民族使命相一致才符合自由的绝对精神。国家在德国民族主义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历史学派对民族、国家伦理属性的历史主义论证。历史学派反对空洞无物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认同黑格尔关于国家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的思想。他们普遍认为政治权力(国家)是历史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历史研究的核心。他们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传统,将国家抽象为文明和秩序的载体,将实现秩序和文明发展的重担交给了国家,从而为国家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历史主义学派置国家冲突于研究的中心,漠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加之它与德国政坛密切的互动,造成了德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坎坷。但在这种语境下,国家具有伦理价值,抽象的国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民族国家的旗帜下迅速聚集起国民的效忠与奉献,从而迎合了大众时代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巩固。19世纪末期,国家权力本身成长为国家正当性的理由,不再依托于国家的道德属性,更加恶化了这种民族主义类型。较于英、法那种具有共和自由精神的民族主义类型,国家民族主义类型更吸引亟待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后发社会的效仿。民族主义不仅在后发国家那里产生了国家主义转向,在自由主义传统深厚的先发国家那里也出现了重大转向。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环境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政府、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等核心问题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功利主义运动的实践使自由主义的基础在19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有机体理论本身是受达尔文主义的生物进化论影响,是将社会共同体与生物体类比的产物。功利主义哲学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进化论”的奇妙融合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它的思想与实践,使“进化”、“物竞天择”进入到民族主义话语。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迅速蔓延,英美主流的自由民族主义完成了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转变。西方主流民族主义理论的核心理据从自由权利过渡到“力本论”,它主张在民族国家内部反对政府干预,将政府的道德责任剥离,把职能限定在提供竞争秩序的层面,主张放弃对弱势群体的帮助,通过鼓励公民的全面竞争而实现社会整体和个人的“进步”。在这个层面上,自由主义因为放弃了古典人道主义的传统叙事,通过功利主义论证个人自由而站在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边。在民族国家所构成的国际社会中,民族之间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各民族因其文化、历史、禀赋的不同而处在不同的生态位,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理应由高等级的文明领导。同时,判断文明高低的标准抛弃了伦理道德的评价,聚焦于实力本身是否强大。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主义在这一时期十分活跃。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国家主义也产生了亲密的联系,共同营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优胜劣汰”的斗争气氛。西方国家由于奉行这些原则,在内部发生了资本主义的道德危机,在国际政治层面则大大恶化了中国等后发现代国家的外部环境。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是它与两种思想传统深度结合、在不同政治历程中发展的结果。民族主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本身蕴含着多重属性——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普世价值与传统文化的张力等。过分强调它的单一侧面,很容易造成思想的失衡: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等就是这种失衡的结果。处在古今之变的中国人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这种失衡的民族国家观和世界观,严复对自由的矛盾性认识、对《天演论》的解释,梁启超对国家主义的赞扬和鼓吹等都是它的表现。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探索现代国家建构走过了十分艰辛的道路,只有重新梳理和反思西方思想,对民族主义以及相关的政治思想做鞭辟入里的批判,方可提高对西学的批判能力,进而在认识世界和反思自身方面排除误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历史传统中的支撑性作用难以取代,现代政治价值需要与传统资源有效结合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的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对当代学人而言,努力建构既符合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又深植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正是今日时代的命题。
二、简析学生的思想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学生的思想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宪法意识概述 |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
2.2.1 宪法知识 |
2.2.2 宪法理想 |
2.2.3 宪法情感 |
2.2.4 宪法意志 |
2.2.5 宪法评价 |
2.2.6 宪法信仰 |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
2.4.1 宪法至上意识 |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
2.4.3 基本权利意识 |
2.4.4 权力监督意识 |
2.4.5 遵守规则意识 |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抽样方案设计 |
3.1.3 问卷回收 |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自身因素 |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
5.1.1 认知目标 |
5.1.2 情感目标 |
5.1.3 行为目标 |
5.1.4 发展目标 |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
5.2.1 方向性原则 |
5.2.2 求实性原则 |
5.2.3 渗透性原则 |
5.2.4 主体性原则 |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
6.1 优化社会环境 |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
6.2 加强学校教育 |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3 重视家庭教育 |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
6.3.3 营造民主家风 |
6.4 强化自我教育 |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育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内涵及培育必要性 |
(一)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内涵 |
1.友善 |
2.社会主义友善观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必要性 |
1.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要求 |
2.有利于优化友善观培育的教学效果 |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4.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素质的完善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优势 |
1.培育对象具有可塑性 |
2.培育载体具有引领性 |
3.培育教师具有专业性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的问题及原因 |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的现状 |
1.学生对友善观的认识 |
2.学生对友善观的践行 |
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观的培育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对友善观的理解不到位 |
2.学生对友善观的践行程度不高 |
3.课程设置中实践活动不足 |
4.友善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友善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师的培育理念更新不及时 |
2.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3.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受限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实施 |
(一)课前教学准备 |
1.钻研友善观培育的教材内容 |
2.明确友善观培育的教学目标 |
(二)课中教学实施 |
1.内容简析 |
2.学情分析 |
3.教学目标 |
4.教学重难点 |
5.教学过程 |
6.课堂总结 |
7.板书设计 |
(三)课后教学反思 |
1.反思教学设计的亮点 |
2.反思教学实施中的不足 |
3.反思教学成果的巩固 |
四、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的改进建议 |
(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
1.树立德育为先观念,明确友善培育价值 |
2.树立新型师生观念,构建师生友善关系 |
3.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强化理论实践学习 |
(二)开发教材资源,加强学生友善认知教育 |
1.依托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友善知识 |
2.贴近学生生活,补充课外友善教育资源 |
(三)转换教学思路,运用多样友善培育方法 |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友善的真实体验 |
2.设计讨论,激发学生对友善的深入思考 |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友善观的践行 |
1.在评价内容上,加入品德考察 |
2.在评价主体上,调动学生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问卷调查 |
附录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培育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
附录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
致谢 |
(3)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研究现状 |
1.2 知识分子概念界定与李劼人长篇中的知识分子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与知识分子形象 |
2.1 作家编创活动及文学思想概述 |
2.2 长篇:反映历史变革与生活变迁的主题 |
2.3 知识分子形象:表现思想嬗变与社会变革的载体 |
3 知识分子类型与思想特征 |
3.1 新思潮渐进后顺势求变的觉醒者 |
3.2 保路风潮中摇摆妥协的改良者 |
3.3 保路风潮中激进盲动的革命者 |
3.4 抗战大后方挣扎变异的沦落者 |
4 李劼人的文学选择与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呈现 |
4.1 恢弘的史诗笔法 |
4.2 原生态的写实手法 |
4.3 细微真切的心理描写 |
5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与作家的道德关怀 |
5.1 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史价值 |
5.2 作家的去道德预设立场与人性关怀态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 |
第一节 反文化运动的生成崛起 |
一、正统美国文化的嬗变 |
二、反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反文化运动的表现形式 |
一、摇滚乐 |
二、性革命 |
三、吸食毒品 |
第三节 反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
一、积极性:推动社会变革 |
二、消极性:造成社会痼疾 |
第二章 “垮掉的一代”运动与金斯伯格反文化意识 |
第一节 “垮掉的一代”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
一、“垮掉的一代”的产生 |
二、“垮掉的一代”的特征 |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意识 |
一、倡导吸毒与性自由 |
二、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
三、寻求宗教精神突围 |
第三节 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
一、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
二、金斯伯格对“垮掉的一代”的影响 |
第三章 金斯伯格的创作与宏大叙事的颠覆 |
第一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内容的消解 |
一、对主流意识和价值标准的否定 |
二、对霸权主义和政治高压的批判 |
三、对传统性道德和生活方式的抗争 |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艺术的推翻 |
一、采用以呼吸为单位的长句 |
二、提倡“一切语言皆可以入诗” |
三、为“真实”进行艺术创新 |
四、建构“真实”的美学主张 |
第四章 金斯伯格诗歌形式的自由与叛逆 |
第一节 “狂欢化”的语言 |
一、谩骂与脏话 |
二、讽刺和嘲笑 |
三、语言的“舞蹈” |
第二节 碎片与拼贴 |
一、碎片化写作 |
二、拼贴的方法 |
第三节 爵士乐风格 |
一、即兴性 |
二、吟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
(一) 党员领导干部 |
(二) 政德与政德观 |
(三) 政德观培育 |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
(一) 培育主体 |
(二) 培育内容 |
(三) 培育方式 |
(四) 培育保障 |
(五) 培育环境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
(一) 意识形态性 |
(二) 人民性 |
(三) 时代性 |
(四) 系统性 |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基本问题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 |
(一) 概念 |
(二) 类型 |
(三)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 |
(一) 概念阐释 |
(二) 研究论域 |
(三) 思想借鉴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历史探索与现实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历史探索 |
(一) 历史实践 |
(二) 历史影响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现实困境 |
(一) 外在困境 |
(二) 内在难题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内在规定 |
一、内在规定:有效性要置于特定价值关系中审视 |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的特定价值关系 |
(一) 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价值关系” |
(二) 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信息价值关系” |
(三) 以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程为主体的“发展价值关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一) 从“教育价值关系”看要符合教育者价值预设 |
(二) 从“信息价值关系”看要符合受教育者合理需求 |
(三) 从“发展价值关系”看要符合社会基本要求 |
第四章 具体论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要素 |
一、“教育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编码过程及其有效性 |
(一) 编码者的有效性 |
(二) 编码内容的有效性 |
(三) 具体编码过程及其有效性 |
二、“信息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解码过程及其有效性 |
(一) 解码者的有效性 |
(二) 解码内容的有效性 |
(三) 具体解码过程及其有效性 |
三、“发展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反馈过程及其有效性 |
(一) 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进程的有效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结果的有效性 |
(三) 具体反馈过程及其有效性 |
第五章 本质论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规律 |
一、“教育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规律 |
(一) 教育适应规律 |
(二) 内容生产规律 |
(三) 隐性渗透规律 |
二、“信息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规律 |
(一) 注意凝聚规律 |
(二) 心理接受规律 |
(三) 行为准备规律 |
三、“发展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规律 |
(一) 知行统一规律 |
(二) 适应超越规律 |
(三) 现实比照规律 |
(四) 协调控制规律 |
第六章 方法论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策略 |
一、“教育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策略 |
(一) 加强资源开发 |
(二) 创新内容设计 |
(三) 注重话语转换 |
(四) 运用修辞策略 |
二、“信息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策略 |
(一) 丰富受教育者知识储备 |
(二) 积淀受教育者视觉图式 |
(三) 提升受教育者批判能力 |
(四) 强化受教育者审美意识 |
三、“发展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实现策略 |
(一) 加强行为结果反馈,优化新一轮传播目标 |
(二) 加强需要变化反馈,优化新一轮传播内容 |
(三) 加强评价情况反馈,优化新一轮传播过程 |
(四) 加强衍生行为反馈,优化新一轮传播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胡适家庭中女性成员家庭教育观的专题研究 |
(二)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的前人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胡适女性问题论述的生成背景 |
一、家庭背景——教育与家庭 |
(一)胡适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二)胡适夫妇对子女的教育 |
二、自身背景——女性与婚姻 |
三、时代背景——政治与思想 |
第三章 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与解决方案 |
一、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 |
(一)女子身体解放问题 |
(二)女子贞操问题 |
(三)女子才德问题 |
(四)女子婚姻自主权问题 |
二、改变女子境遇的方法 |
(一)树立“超越贤妻良母”的人生观 |
(二)从国家的角度思考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
(三)女子教育的原则 |
三、胡适对女性问题论述的方法 |
(一)胡适对于中国古代女性礼教问题的观察与论述 |
(二)胡适对于中国现实社会中女性境遇的关注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王钟麒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钟麒学行述要 |
第一节 子承父志——少年心志当拿云 |
第二节 投身报界——欲凭文字播风潮 |
第三节 献身革命——肯使神州竟陆沉 |
第二章 王钟麒文艺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的文学传统 |
第二节 中西文交汇的时代风潮 |
第三节 王钟麒文艺思想的政治观照 |
第三章 文无古今论 |
第一节 文学、学术与群治 |
第二节 中西之争下的群治观分野 |
第三节 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 |
第四节 “文无古今论”的时代意义 |
第四章 戏剧新民观 |
第一节 戏剧改良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王钟麒戏剧改良论 |
第三节 戏剧改良的可行性 |
第四节 对王钟麒戏曲改良思想的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改良宗教说 |
第一节 初谈宗教 |
第二节 接议孔教 |
第三节 救国与自救 |
第四节 王钟麒佛教思想的精神旨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民族主义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
1.2.2 关于民族主义思想史的研究 |
1.2.3 近代中国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3.3 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
第2章 19世纪之前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
2.1 早期民族主义的自由主义色彩 |
2.1.1 个人主义民族性的形成 |
2.1.2 英国民族国家建构对自治的强化 |
2.2 公民民族主义的普世主义原则 |
2.2.1 法国大革命与公民民族主义的兴起 |
2.2.2 公民民族主义的哲学基础 |
2.2.3 人民主权话语的革命性 |
2.3 文化民族主义的多元主义主张 |
2.3.1 文化民族主义的浪漫主义背景 |
2.3.2 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 |
2.3.3 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 |
第3章 民族主义的国家主义转向 |
3.1 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 |
3.1.1 德意志知识阶层的形成与分化 |
3.1.2 历史学派的诞生和发展 |
3.2 德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变迁 |
3.2.1 民族自由派的国家观念 |
3.2.2 普鲁士学派:从自由主义到国家主义 |
3.2.3 国家主义路线的确立 |
第4章 民族主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转向 |
4.1 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 |
4.1.1 “最大幸福”原则对自由主义的塑造 |
4.1.2 功利主义的发展与成熟 |
4.1.3 国家与个人边界的模糊 |
4.2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 |
4.2.1 功利主义面对的挑战 |
4.2.2 “社会进化论”的兴起 |
4.2.3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背离 |
4.3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种族主义 |
4.3.1 生物决定论对种族主义的论证 |
4.3.2 生物进化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4.3.3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合流 |
第5章 民族主义两种转向对中国的影响 |
5.1 对中国近代民族观念的影响 |
5.1.1 从“天下”到“民族国家 |
5.1.2 “排满兴汉”到“五族共和” |
5.2 对中国近代政治价值取向的影响 |
5.2.1 严复对“自由”的理解 |
5.2.2 梁启超对德国国家主义的偏爱 |
5.2.3 中国学人接纳西方思想的普遍性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简析学生的思想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培育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D]. 边慧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李劼人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陈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D]. 李颖娜.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7]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播有效性研究[D]. 郁有凯. 山东大学, 2020(08)
- [8]胡适的女性问题论述研究[D]. 吴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王钟麒文艺思想研究[D]. 马亚雪. 扬州大学, 2020(02)
- [10]19世纪民族主义的两种转向[D]. 马红邑. 山东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