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研究组获奖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研究组获奖报告

一、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科研组获奖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董钊[2](2020)在《基于并联机器人的经颅磁治疗机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物,被誉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脑科学技术之一。它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如何寻找刺激靶点、从物理学角度研究如何设计磁刺激线圈,尽管前期已取得诸多成果,但是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TMS线圈初始定位、靶点偏移跟踪、重复定位精度以及人为因素干扰等制约着该技术的疗效突破及应用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并联机器人的经颅磁治疗系统方案,结合并联机器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医疗影像技术确定磁刺激线圈定位策略,并开展TMS并联机器人机/结构设计,位姿误差分析、结构参数优化和轨迹规划等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采用6-UPS并联机构与两自由度云台结合的经颅磁治疗系统机电设计方案。在充分发挥并联机构优势的前提下解决了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小与TMS治疗所需大姿态空间的矛盾。进一步,对两自由度云台进行位置分析,并建立6-U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其工作空间、机构灵巧度等重要运动学性能参数。2.建立了 TMS并联机器人位姿误差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利用单支链误差模型推导了 6-UPS并联机构结构参数与动平台位姿误差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对其结构参数误差及位姿精度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数值仿真软件验证了位姿误差模型的正确性,对结构参数变化以及位姿参数变化对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为后期的加工制造、结构参数选择和轨迹规划等奠定理论基础。3.进行了 TMS并联机器人机/结构参数双目标优化设计。运用加权因子法以雅克比矩阵条件数的平均值和机构体积建立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并与标准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自适应变异算子的有效性。针对优化后的机构,采用快速极坐标搜索法求解其工作空间,并将优化前后的动平台位姿精度进行对比,验证了双目标机/结构优化的有效性。4.开展了 TMS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动力学仿真研究。首先,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并对线圈定位时间进行了最优求解,分析了线圈典型运动过程中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其次,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广义位姿和广义力的关系。最后,推导了机构驱动力计算公式,并对线圈典型运动进行了动力学参数仿真分析,为实际应用扫清技术障碍。

叶晓芳[3](2019)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扩大办学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2017年9月,由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有25所非“985”、“211”工程高校,H大学和N大学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考察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既有利于丰富“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为其他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对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是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三是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四是强调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五是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通过对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考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五大特性,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二是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三是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五是注重各项办学指标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科方向不凝练、高层次人才紧缺、一流学科平台欠缺、学科经费支持不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结合国内外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第一,应以培养国家及地方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价值引领;第二,应注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三,应加强凝练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第四,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应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优化学科梯队;第六,应多途径拓宽经费来源;第七,应凝才聚力搭建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平台。

潘剑伟[4](2018)在《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多分量观测技术方法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水患形势。现有的超前探水方法是利用含水体与正常地层的导电性、密度、磁性、弹性、导热性等物性参数的差异来达到探查含水结构及其赋存状态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都属于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存在间接找水的局限性。加之,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复杂,许多含水构造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现有超前探水方法的准确性并不高。由于核磁共振方法具有直接找水、反演解释定量化、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因此,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超前探水工作之中。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就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超前探测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场地试验等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探查地下工程水害提供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超前探测的思想才提出不久,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核磁共振超前探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对核磁共振工作线圈在全空间中产生磁场的公式进行了推导;利用贝塞尔函数的汉克尔变换及其大宗量渐近特性,实现了激发磁场的数值计算。之后,再通过对地下空间中垂直磁场的计算、椭圆极化的分解,最终实现了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响应信号的正演模拟。并通过设置极大电阻率的特殊模型,利用商业软件Samogon验证了正演模拟信号的正确性。在得到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的响应信号之后,以信号的幅值为标准,笔者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的探测距离进行了定义。并以此为基础对地理位置、地层电阻率、线圈参数等因素对探测距离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发现,探测距离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变化。一般高纬度地区由于其地磁场更强,其探测距离也更大。电阻率对探测距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极低阻区域,而当地层的电阻率值大于100Ω·m后,地层电阻率的变化对探测距离的影响已不明显。而线圈参数对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工作时使用线圈的有效面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线圈的有效面积越大,其探测距离也越大。而只要保持激发和接收线圈的有效面积不变,其探测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的施工空间非常有限,要想在此有限的空间中采集更多的信息,多分量的观测方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重点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多分量观测方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笔者结合奥灰水、含水断层、采空区积水和含水陷落柱四种典型致灾水害模型,对不同分量激发和不同分量接收时各模型的核磁共振响应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获得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弱(幅值大小)和最佳匹配脉冲大小为标准来对优势的观测方向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不同分量对上述模型进行激发时,对于巷道底板奥灰水和含水断层等板状水体,在X、Y、Z三个不同分量方向都可以使含水体得到有效激发。但是,在三个分量中只有线圈平面与水层的平面相平行的分量在激发时所需要的最佳匹配脉冲矩才最小,最节约能量。对于采空区积水和含水陷落柱等在空间上更为局限的模型,其最佳的激发方向由水体自身的位置决定。对于巷道正前方的采空区积水和含水陷落柱,Z分量方向是最佳的激发方向。而位于两个侧帮的水体,在Y分量方向进行激发最为合适。当水体位于巷道偏上或偏下的位置时,X方向是否为最佳激发方向还取决于巷道的朝向。核磁共振超前探的三分量接收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在Z分量激发,而在X、Y、Z三个分量方向都对信号进行接收时,对于底板奥灰水和含水断层,三个分量接收得到的响应信号中都是Z分量方向接收得到的信号最强,Z分量方向为最佳接收方向。而对于含水陷落柱等空间上更局限的水体,其最佳的接收方向同样与水体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对含水断层的信号进行接收时,X分量得到的信号虽然较弱,但是它对于断层倾角的变化却比Z分量信号敏感。对于采空区积水,Y分量的信号虽没有Z分量的强,但它对于采空区与巷道的夹角变化比Z分量更为敏感。由于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将来实用阶段的数据采集方法还有待探索。所以,在上述各模型多分量观测信号正演模拟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快速模拟退火法对几种多分量观测方式在不同模型中的反演成像效果进行了讨论,并从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在未来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工作方法问题。(1)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研究的是全空间的问题,在地下空间中对称位置上的水体产生的NMR信号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会导致反演的结果中产生与真实模型相对称的一个假异常。而屏蔽技术为解决这种反演多解性问题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思路。(2)在对几种多分量成像效果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垂向旋转和水平旋转的扇形观测方式成像效果最好,但是,其工作效率较低。而采用三分量接收方式进行二维成像时,在观测同样组数的数据前提下,其成像质量也接近前两种扇形观测方式。(3)对于煤矿底板下的水平层状奥灰水,如果直接采用多分量观测的方式进行二维反演成像,其成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进行二维成像之前可以先进行X分量的一维探测,用其反演结果来约束二维反演,成像的质量会有明显提高。(4)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工作过程中对巷道方向观测的必要性。如果工作过程中未对巷道走向进行测量,而在反演时,将巷道方向设置得与真实方向相差太远,反演的效果将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为了检验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和方法技术的正确性,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的多分量观测方式,开展了一些场地试验工作。在邯郸模拟巷道内采集的实测信号与利用已知水体建立模型后正演计算的结果较为一致。并且,利用实测数据反演得到的水体分布与场地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超前探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在武汉地区开展的两组多分量激发的二维成像试验结果表明,多分量激发方式能够基本圈定主要含水异常的位置。但是,反演得到的含水量与真实水体的含水量还有一定的差别。总之,上述研究成果为核磁共振超前探水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巷道、隧道水害超前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杨外名[5](2013)在《物探技术在缺水地区找水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冬至2011年初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严重偏少,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立春”后小麦即将陆续进入返青期,需水量将明显增加,随着入春后气温回升,田间蒸发量大,旱情可能迅速发展。2011年2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下达命令,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河北省保定市开展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国土资源系统支援旱区找水打井行动河北启动仪式在保定市易县西陵镇石家统村举行。其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技术找水,承担了保定市唐县、曲阳、涞水、阜平、顺平、满城6个县60眼深水井的抗旱找水打井任务。本研究利用电法勘探中的音频大地电场法、激电测深法、电导率成像技术寻找地下水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太行山东麓保定市的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再利用音频大地电场法、电导率成像技术圈定储水断裂构造和古河床的具体位置,通过仔细分析研究电导率成像技术所成图件和激电测深曲线查明最佳含水断裂及含水层位置,确定井位,并为钻孔设计提供依据。截至2011年4月1日,物探共定井70眼,成应急水井59眼、勘察孔10眼,总进尺9329米,成井率为86.7%,旱区60个村庄,59个村成功找水成井。得到国土资源部和黑龙江国土厅的认可和嘉奖,显示出综合物探技术在缺水地区找水工程上技术优势,并为我国抗旱找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廖志豪[6](2012)在《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亦因此而成为当今时代世界诸国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这些战略的实现而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加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了量的扩张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阶段亦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的二十个基本问题之一,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艰深命题的极度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由于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内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其最终回归点都将指向对培养对象的某种与创新相关的素质或能力的培育方面。由此而引发出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且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其中又包括哪些具体素质要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特定人才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关键素质要素的开发培育提供更为客观的和具体的逻辑依据。而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素质模型这一研究工具来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以系统地勾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性素质特征,明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并以该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作为参照,着重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创新素质建构的角度来探讨未来潜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求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现实难题破解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论文研究是以素质模型理论、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脉络而展开,即(1)什么是创新型科技人才?(2)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3)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进行文献回顾、关键概念界说和相关理论阐释之后,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论文分别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论文采用McCelland等人所开发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构方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要素来揭示这一人才群体在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综合能力和个性品格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解答问题之一提供了客观而清晰的认知图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2项素质要素对于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中归纳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之素质特征为:广博精深且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思维风格;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素质开发应以此为取向而进行。论文检视了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的现实状况,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理念主张、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向,以及探索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具体问题,讨论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不利影响,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之中探寻问题之二存在的基本原因。论文认为,我国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的隐性阻力”、“先期人才培养模式惯性作用的影响”等一系列障碍因素,以及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个链条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培养对象创新素质的生成。论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主张与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协同条件建设问题,作为对问题之三的具体回应。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为参照,将其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给定值,以控制论思想进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并说明相关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系统培育的目标指向,阐述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具体路径;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三个协同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图通过加强这些协同条件的建设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建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模型对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诸如“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态向矩阵式课程体系形态转变”等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主张或新论点。

高立模[7](2010)在《“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总结报告》文中指出

李晓明[8](2009)在《基于正交矢量放大的MRS信号采集模块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为解决中国的水危机,用高新技术探测地下水已成为当务之急。核磁共振找水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是在近二十多年里发展起来的直接找水的物探新方法。核磁共振信号包含了地下水信息的关键参数,本文所设计的基于正交矢量放大的MRS信号采集模块能够获取MRS信号,并提取其中的关键参数。通过MRS信号中的初始振幅、驰豫时间、初始相位等参数对地下水信息进行反演,能够确定地下水水量、地层结构等信息,以指导工程实践。根据MRS信号的特点,本文采用了包络采集方式来提取MRS信号的关键参数。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正交矢量锁定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通过相敏检波器获取MRS信号的包络。本文利用CPLD产生与MRS信号同频率的两路相位差为90°的参考信号,通过D/A转换器进行MRS信号和参考信号相乘,实现信号正交矢量放大,最终经过低通滤波器获取信号的包络,提取地下水核磁共振探测的各关键参数。所设计的MRS信号采集模块在实验室内通过模拟MRS信号源已得到验证,并在野外测量中有效的获取了MRS信号。

孙全强[9](2008)在《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核磁共振响应的初始振幅、平均衰减时间和初始相位反映了地下含水层的含水量、地层渗透特性和导电情况,故特征参数提取的准确度,影响着数据反演的可信度。本文研究了法国找水仪器系统中采用的正交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核磁共振特征参数总体提取方法-希尔伯特变换方法。首先判断所采集信号是否是真实的核磁共振响应,方法是通过频谱分析,提取主要频率。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再通过数据转换-希尔伯特变换以提取初始相位,最后进行包络线拟合以提取初始振幅,平均衰减时间。本文针对核磁共振响应频谱分析的要求与特点,论述了矩形窗是减小频谱泄漏效果较好的窗函数选择。比较了FIR滤波器,IIR滤波器在核磁共振响应滤波处理上的滤波效果,群延迟对包络线失真的影响,得出了利用FIR滤波器滤除核磁共振响应的背景噪声效果较好的结论。针对初始相位不能直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数据进行希尔伯特变换的方法。在核磁共振响应包络线拟合过程中,针对最小二乘法在噪声非高斯分布时误差较大的局限性,引入了最小一乘法、最大最小拟合方法、几何距离平方和最小法,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了相应计算方法,总结了不同拟合方法适合的情况。利用本实验室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器野外某试验点的实测数据,采用上述方法提取了各项特征参数,并应用已开发的反演解释软件给出了含水量垂直分布直方图。与法国找水仪器系统探测结果对比后发现,本文提出的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合理,有效,可应用于核磁共振找水仪器数据预处理软件之中。

王宇[10](2006)在《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各级岩溶高原面或夷平面上,分布着许多耕地面积达数千到上万公顷、居住人口数万至上百万的岩溶盆地。主要江河水面大大低于主要耕地分布区、人口聚居区、经济活动区,形成了“水土不配套”的问题。而岩溶水储水系统犹如江河上游一座座天然的调蓄水库,对其进行科学的勘查、规划、开发和调度,对解决“水土不配套”的问题,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沿着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流程,地质环境及其主要岩溶水源地类型急剧变化,岩溶水赋存与运动特征及勘查开发技术条件、用水需求也随之而变。因此,研究这些变化,分别采用不同的先进适用技术,部署不同的岩溶水源地勘查开发实验工程,通过实验研究,取得适合不同水源地类型的岩溶水有效勘查及开发技术方案,集成泸西小江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的模式,供广大的岩溶石山地区推广应用,对提高岩溶水开发效益、有效整治石漠化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泸西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部,流域总面积1009.28 Km2,碳酸盐岩面积占70%以上,以中生界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2g)灰岩、白云岩分布最广。流域中上游为椭圆形的岩溶盆地,长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盆底沉积平坝区海拔1700 m左右,面积78.1 Km2,地形较平坦,为流域的上层排泄基准;盆地周围裸露型岩溶山区海拨1800-2459 m,各种岩溶形态发育齐全;盆地以南处于流域下游的小江河谷,最低点海拨820m,横剖面呈“V”形,切割深度500-1639m,为流域的下层排泄基准。小江流域岩溶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从岩溶水的补给区到排泄区,历经岩溶山地、岩溶槽谷、岩溶丘陵、峰丛洼地、岩溶平坝、岩溶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岩溶形态组合单元,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特征明显,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典型性突出。本次研究,完成了全流域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查明了流域自然地理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流域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分区评价;系统地进行了流域的“三水”转化过程与水均衡分析;明确了岩溶水源地的定义,并提出了新的岩溶水源地分类方案,按岩溶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岩溶水出露状态,首先划分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及隐伏的岩溶水源地两大类。再根据岩溶水源地的岩溶含水介质特征:导水和赋水空间形态、结构及水动力特征,又进一步将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暗河、泉、表层泉三个亚类,将隐伏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两个亚类;研究评价了各个类型的岩溶水富集规律、动态特征、岩溶水资源、开发技术条件和脆弱性;调查研究了岩溶水找水和开发工程,总结了已有的经验,并引进先进技术,对成功的岩溶找水和岩溶冰开发技术进行提炼、完善和创新设计;在不同的地质环境类型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岩溶水源地进行岩溶找水和开发技术实验研究,研究总结了岩溶水有效开发技术方案,最终集成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岩溶水探测的技术方法试验,选用了电测深、激电测深、核磁共振、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等先进适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并进行了有效的方法组合试验。选择了分布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天然出露的岩溶大泉、表层泉,隐伏的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共7个点开展实验工作。验证了物探方法的技术有效性,取得了技术经验和有关参数,集成了有效的探测技术方案。对于饱水带富水块段,首先利用视电阻率测深进行面积控制,初步确定富水地段,利用地质调查与电测深工作结果,综合选择多个备选孔位;再围绕备选孔位,采用核磁共振探测,确定每个探测天线围成的小面元的相对富水程度,优选出其中最富水的小面元;最后在最为富水的小面元内,用10m点距的激电测深或加密的电测深探测,确定岩溶储水空隙的具体埋藏分布位置。这一方案,大大提高了定孔位的准确性,所施工的5口深井,成井率100%。为了探测表层带岩溶发育情况,提供供水浅井的布置依据,布置了地质雷达剖面探测,用钻探验证了其中的4个探测点,均已成井,表明地质雷达对于浅层的岩性分层、岩溶破碎带的探查,精度较高。在皮家寨大泉开发实验工程的勘查中,布置高密度电法探测上覆盖层结构和稳定性、含水层岩溶发育情况。经钻孔验证,推测的地表粘土层厚度与实际情况接近,推断的岩溶发育带均已钻见导水通道。证明探测深度<60m时,高密度电阻率法分辨率高,可较准确提供岩溶分布位置与埋深。岩溶水的开发实验,选择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分区内,部署了不同类型的岩溶水源地开发实验工程9项:在位于盆地外围岩溶高中山岩溶水补给区的三塘乡,部署了湾半孔表层泉蓄引、李子菁表层泉调蓄工程2项;在盆地上游溶丘台地槽谷和峰丛洼地,暗河系统上游及分水岭地带岩溶水补给一径流区的大衣村、万亩果园,部署了裸露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工程2项;在盆地上游盆底边缘岩溶山麓谷地上层岩溶水排泄带,部署了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工程1项;在盆地中、下游盆底边缘溶丘台地,岩溶水补给—径流区的纳保村,部署了表层带富水块段浅井开发、庭院式自来水供水工程1项:在盆地下游盆底边缘溶丘台地,处于岩溶水径流区的三家村、径流转换带附近的大兴堡,部署了覆盖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示范工程2项;在盆底沉积平坝区的丁合村东部,部署了埋藏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工程1项。这些实验工程经实施取得了显着效益。目前在小江上已建成梯级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35.38MW。经过实验总结,得出了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即:沿着流域岩溶水循环的全过程,应用常规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查明在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中间转换过程中,岩溶水的富集规律、水源地类型及开发技术条件、岩溶水资源;与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相适应,针对流域不同岩溶生态地质环境区内主要的岩溶水源地类型和岩溶水的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结合需水特点规划部署岩溶水开发工程。在盆地外围裸露型岩溶山地补给区,主要布置表层泉蓄引工程;在盆底周边岩溶槽谷、峰丛洼地、岩溶台地区,主要布置暗河、泉流引、提、堵与凿井开采饱水带和表层带富水块段相结合;在盆地底部沉积平坝区,以凿井开采饱水带富水块段为主,与暗河、泉引、提、堵等相结合;在盆地下游河谷区,主要是梯级筑坝建库,建设梯级电站,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多源、多方式取水的特点,达到了预定的实验目标,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开发岩溶水资源2238.55万m3/a,共解决了30326人、367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32200亩耕地的抗旱保苗用水,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获得每年287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每年675万元的间接经济效益。2005年,云南遭遇二十五年来最严重的春旱。但各项示范工程运转正常,抗旱效果非常显着。

二、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科研组获奖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科研组获奖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基于并联机器人的经颅磁治疗机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TMS磁刺激线圈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磁刺激线圈定位方式的研究现状
        1.1.3 基于机器人系统的磁刺激线圈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 并联机器人的的发展及应用
        1.2.1 并联机器人的发展
        1.2.2 并联机器人的应用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TMS并联机器人方案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2.1 引言
    2.2 TMS并联机器人
        2.2.1 基于并联机器人的TMS治疗方案设计
        2.2.2 TMS并联机器人设计
    2.3 TMS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2.3.1 两自由度云台位置分析
        2.3.2 6-UPS并联机构位置分析
        2.3.3 6-UPS并联机构雅克比矩阵分析
        2.3.4 6-U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MS并联机器人位姿误差模型建立与误差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单支链误差模型建立与分析
        3.2.1 单支链的运动学模型
        3.2.2 单支链的运动学误差模型
        3.2.3 铰链运动学误差模型
    3.3 6-UPS并联机构的位姿误差模型建立
    3.4 6-UPS并联机构位姿精度分析
        3.4.1 结构参数误差分析
        3.4.2 位姿精度分析
    3.5 6-UPS并联机构位姿精度仿真
        3.5.1 位姿误差模型仿真验证
        3.5.2 结构参数变化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3.5.3 位姿参数变化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MS并联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差分进化算法
        4.2.1 标准的差分进化算法
        4.2.2 基于自适应变异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4.3 TMS并联机器人优化模型的建立
        4.3.1 优化变量
        4.3.2 约束条件
        4.3.3 目标函数
    4.4 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双目标优化问题求解
    4.5 优化结果分析
        4.5.1 工作空间
        4.5.2 定位精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MS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与动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TMS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
        5.2.1 轨迹规划方法
        5.2.2 轨迹规划仿真分析
    5.3 TM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5.3.1 TMS并联机器人动能和势能分析
        5.3.2 TMS并联机器人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
    5.4 TM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分析
        5.4.1 TMS并联机器人驱动力求解
        5.4.2 动力学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
        2.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选择
        3.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较具代表性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比较研究法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地方综合性大学
        2.一流学科
        3.一流学科建设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性
        1.战略性
        2.长期性
        3.系统性
        4.示范性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人才质量
        2.提升科研水平
        3.扩大社会影响
    (四)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1.学科方向建设
        2.一流学科队伍建设
        3.一流学科平台建设
    (五)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
        1.学科带头人引领型
        2.特色优势学科拓展型
        3.学科交叉融合型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案
        1.访谈背景
        2.访谈提纲的编制
        3.访谈对象的选取
    (二)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1.H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2.H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3.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三)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力学学科为例
        1.N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
        2.N大学力学学科建设路径
        3.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四)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2.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3.以多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
        4.做好学科建设制度设计
        5.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一)学科方向
        1.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优势特色
        2.脱离区域发展,对地方发展贡献少
    (二)人才培养
        1.地理位置受限,优势生源不足
        2.国际交流合作不足,国际学生数量少
    (三)师资队伍
        1.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严重
        2.学科领军人才紧缺,学科梯队不合理
    (四)学科资源
        1.本科教育“体量”大,教育资源有限
        2.重大项目欠缺,科研经费较少
        3.办学声誉有限,社会捐赠少
    (五)学科平台
        1.资源配置不足,平台建设缺少保障
        2.一流平台紧缺,国际化水平滞后
五、国外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
    (一)哈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1.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2.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1.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概况
        2.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路径
    (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启示
        1.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
        2.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
        3.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
        4.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
        5.以办学指标的国际化为追求
六、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理念引导层面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
        2.以实现“一流”为目标取向
        3.以学术自由为精神追求
    (二)制度设计层面
        1.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制度
        2.创建多方共赢的教学助理制度
        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三)学科方向建设
        1.立足区域优势,凸显优势特色
        2.促进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
    (四)人才培养层面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强化科研指导
        2.倡导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3.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创新活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1.提供优厚条件,引进领军人物
        2.倡导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
        3.重视博士引育,储备师资力量
    (六)经费来源层面
        1.申请国家课题,获得更多科研经费
        2.面向区域发展,获取地方资金支持
        3.传承感恩文化,发挥校友支持作用
    (七)学科平台建设
        1.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优势学科平台
        2.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平台支持力度
        3.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创建科研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河南H大学访谈记录
附录2 浙江N大学访谈记录
致谢

(4)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多分量观测技术方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地下工程严峻的水患形势
        1.1.2 现有超前探水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1.3 核磁共振技术在找水中的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的研究现状
        1.2.3 其它地球物理方法中多分量观测技术的应用简介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基础理论
    2.1 核磁共振现象
    2.2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基本原理
    2.3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正演理论
    2.4 核磁共振方法可以得到的一些水文地质参数
第三章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响应信号计算
    3.1 线圈产生的激发磁场
        3.1.1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坐标系的选取
        3.1.2 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线圈产生的磁场
        3.1.3 层状介质中线圈产生的磁场
    3.2 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3.2.1 线圈产生磁场的数值计算方式
        3.2.2 磁场数值计算结果的验证及磁场模拟
    3.3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垂直磁场的计算
    3.4 磁场的椭圆极化
        3.4.1 椭圆极化的基础理论
        3.4.2 椭圆极化的数值模拟
    3.5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NMR响应信号的计算与验证
    3.6 基于信号强度的超前探测距离影响因素分析
        3.6.1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距离
        3.6.2 地理位置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
        3.6.3 地层电阻率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
        3.6.4 线圈参数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致灾模型多分量激发NMR响应信号特征
    4.1 地下工程中典型的致灾水害模型
    4.2 底板奥灰水多分量激发NMR响应信号特征
    4.3 含水断层多分量激发NMR响应信号特征
    4.4 采空区积水多分量激发NMR响应信号特征
    4.5 含水陷落柱多分量激发NMR响应信号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致灾模型多分量接收NMR响应信号特征
    5.1 底板奥灰水多分量接收NMR响应信号特征
    5.2 含水断层多分量接收NMR响应信号特征
    5.3 采空区积水多分量接收NMR响应信号特征
    5.4 含水陷落柱多分量接收NMR响应信号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成像效果的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工作方法讨论
    6.1 快速模拟退火反演方法
    6.2 超前探测反演结果的多解性及屏蔽技术的使用
        6.2.1 对称水体NMR响应信号的相似性
        6.2.2 NMR信号相似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6.2.3 NMR响应信号相似性引起的反演结果多解性
        6.2.4 屏蔽技术对观测分量的选择
    6.3 采空区积水模型的多分量观测反演结果
    6.4 含水断层模型的多分量观测反演结果
    6.5 巷道底板奥灰水的探测方法
    6.6 巷道朝向对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工作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场地试验
    7.1 模拟采煤巷道内的场地试验
    7.2 武汉梁子湖多分量激发试验
    7.3 武汉鸭儿湖多分量激发试验
    7.4 金属屏蔽的观测试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物探技术在缺水地区找水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地下水资源勘查现状
        1.2.1 国外地下水勘查现状
        1.2.2 国内地下水资源勘查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
    2.1 音频大地电场法的基本原理
    2.2 激发极化法的方法原理
    2.3 EH-4 的基本原理
    2.4 各方法的特点及其适宜性
        2.4.1 音频大地电场法
        2.4.2 激发极化法
        2.4.3 EH4 电磁法
        2.4.4 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第3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3.1.1 位置及交通
        3.1.2 气象与水文
        3.1.3 经济概况
    3.2 区域地质背景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
        3.2.3 区域构造
    3.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4 地球物理特征
第4章 综合物探技术数据处理研究
    4.1 EH4 野外操作
    4.2 室内数据处理
    4.3 实际场地的正演分析及验证
第5章 太行山严重缺水地区的应用研究
    5.1 构造裂隙水(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
    5.2 构造裂隙水(顺平县河口乡南下邑村)
    5.3 风化裂隙水(阜平县平阳乡上平阳村)
    5.4 第四系孔隙水(顺平县蒲阳镇北长丰)
    5.5 古河道孔隙水(曲阳县西砥村)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2章 关键概念界说与相关理论阐述
    2.1 关键概念界说
        2.1.1 创新
        2.1.2 创新型科技人才
        2.1.3 素质
        2.1.4 培养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素质模型理论
        2.2.2 创造力理论
        2.2.3 创新教育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3.1 模型构建的方法选择
    3.2 效标样本的甄选标准
    3.3 素质要素项目的采集
        3.3.1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采集素质要素
        3.3.2 通过传记分析法来采集素质要素
        3.3.3 两种素质要素采集方式结果汇集
    3.4 素质要素问卷调查及分析
        3.4.1 调查目的与问卷编制
        3.4.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3.4.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3.5 素质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3.5.1 素质模型的提出
        3.5.2 素质模型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与素质开发取向
    4.1 模型视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4.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
        4.2.1 建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4.2.2 开发利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4.2.3 培养科技创新实践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4.2.4 塑造富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现状检视
    5.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与理念主张
        5.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5.1.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
    5.2 高校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5.2.1 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5.2.2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5.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5.3.1 模式探索进程中障碍因素分析
        5.3.2 探索进程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5.4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的现状略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6.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与影响因素
        6.1.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
        6.1.2 培养模式优化的影响因素
    6.2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与总体原则
        6.2.1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
        6.2.2 培养模式优化的总体原则
    6.3 培养模式优化的路径探寻
        6.3.1 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
        6.3.2 培养目标合理定位与培养规格合理设计
        6.3.3 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
        6.3.4 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6.3.5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6.3.6 学生评价体系的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条件建设
    7.1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7.1.1 创新型教师队伍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7.1.2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7.1.3 加强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7.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科技训练平台建设
        7.2.1 科技训练平台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7.2.2 科技训练平台建设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
        7.2.3 完善学生科技训练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7.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教育环境建设
        7.3.1 高校创新教育环境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7.3.2 影响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
        7.3.3 改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创新型科技人才行为事件访谈(BEI)提纲
附录B: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要素采集传记人物录
附录C: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D: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正交矢量放大的MRS信号采集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核磁共振信号采集模块的原理及分析
    2.1 核磁共振找水原理
    2.2 核磁共振信号采集方法分析
        2.2.1 锁定放大器工作原理
        2.2.2 正交矢量型锁定放大器
    2.3 MRS 信号的提取原理及仿真
        2.3.1 MRS 信号参数的提取
        2.3.2 MATLAB 仿真
第三章 采集模块方案设计
    3.1 核磁共振找水仪的整体结构
    3.2 采集模块主要功能及设计指标
        3.2.1 采集模块主要功能
        3.2.2 采集模块技术指标
    3.3 设计框图
        3.3.1 主要电路的实现
        3.3.2 整体框图
第四章 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4.1 电源与地线部分
    4.2 相敏检测器电路
        4.2.1 相敏检测器设计要求
        4.2.2 D/A 转换器芯片选择
        4.2.3 DAC8820 电路实现
        4.2.4 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
    4.3 锁相环电路
        4.3.1 倍频电路设计思路
        4.3.2 锁相环电路芯片选择
        4.3.3 74HC4046 电路实现
    4.4 低通滤波器电路
        4.4.1 LPF 电路设计要求
        4.4.2 LPF 电路芯片选择
        4.4.3 MAX260 电路实现
    4.5 采集电路
        4.5.1 采集电路设计要求
        4.5.2 AD7656 电路实现
    4.6 通讯电路
        4.6.1 485 通讯接口电路
        4.6.2 同步信号输入接口电路
第五章 采集模块软件实现
    5.1 JLMRS 仪器主控软件工作过程
    5.2 通讯协议格式
        5.2.1 仪器系统通讯协议
        5.2.2 采集模块通讯协议
    5.3 采集模块软件实现
        5.3.1 单片机软件实现
        5.3.2 CPLD 软件实现
        5.3.3 上位机主控软件
第六章 采集模块实测结果
    6.1 室内测试结果
        6.1.1 本底噪声测试及结果分析
        6.1.2 标准正弦信号测试及结果分析
        6.1.3 模拟MRS 信号测试及结果分析
        6.1.4 室内测试总结
    6.2 野外试验结果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工作
    7.2 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1.1 本文研究意义
    1.2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核磁共振响应频谱分析
    2.1 核磁共振响应频率混叠
        2.1.1 核磁共振响应特点
        2.1.2 核磁共振响应频率混叠解决方法
    2.2 核磁共振响应频率泄漏
        2.2.1 传统频率泄漏解决方法
        2.2.2 核磁共振响应频率泄漏解决方法
    2.3 核磁共振响应栅栏效应
        2.3.1 传统栅栏效应解决方法
        2.3.2 核磁共振响应栅栏效应解决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磁共振响应滤波及数据变换
    3.1 数字滤波器
        3.1.1 滤波器群延迟
        3.1.2 FIR滤波器群延迟
        3.1.3 IIR滤波器群延迟
    3.2 希尔伯特变换方法
        3.2.1 希尔伯特变换原理
        3.2.2 希尔伯特变换性质
        3.2.3 希尔伯特变换方法流程
    3.3 正交分析方法
    3.4 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磁共振响应包络线拟合
    4.1 最小二乘拟合模型及计算方法
        4.1.1 NMR包络线最小二乘拟合模型
        4.1.2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计算方法
    4.2 非最小二乘拟合模型及计算方法
        4.2.1 NMR包络线最小一乘拟合模型及计算方法
        4.2.2 逐次二次规划法
        4.2.3 NMR包络线最大最小拟合模型及计算方法
        4.2.4 NMR包络线几何距离平方和最小法拟合模型及计算方法
    4.3 拟合方法比较
        4.3.1 最小二乘法
        4.3.2 最小一乘法与最大最小法
        4.3.3 粗大误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磁共振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应用
    5.1 野外实测数据处理
    5.2 法国NUMIS系统探测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6.2 今后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0)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1.2 岩溶水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岩溶水有效开发面临的问题
    1.4 泸西小江流域的典型性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泸西小江流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地质背景
    2.2 地质环境区划
    2.3 地质环境分区评价
    2.4 结论与认识
第三章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循环及赋存特征
    3.1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3.2 “三水”转化过程与水均衡分析
    3.3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
    3.4 岩溶水富集规律
    3.5 结论与认识
第四章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源地研究
    4.1 岩溶水源地类型
    4.2 岩溶水源地特征
    4.3 结论与认识
第五章 岩溶水探测方法技术试验研究
    5.1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组合
    5.2 探测技术方法试验
    5.3 结论与认识
第六章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开发典型研究
    6.1 岩溶水开发实验工程部署
    6.2 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开发实验
    6.3 隐伏的岩溶水源地开发实验
    6.4 岩溶水开发实验效果评价
    6.5 结论与认识
第七章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集成
    7.1 岩溶水资源调查与规划方法
    7.2 岩溶水有效勘查及开发技术方案
    7.3 岩溶水有效开发工程布局方案
    7.4 结论与认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目录
附录B: 在学期间提交的调查与科研成果报告、所获发明专利及获奖情况
附录C: 发明专利及获奖证书

四、中国地质大学核磁共振科研组获奖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并联机器人的经颅磁治疗机电系统研究[D]. 董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3]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D]. 叶晓芳. 湖北大学, 2019(05)
  • [4]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多分量观测技术方法理论研究[D]. 潘剑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5]物探技术在缺水地区找水中的研究与应用[D]. 杨外名. 吉林大学, 2013(04)
  • [6]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总结报告[J]. 高立模. 物理实验, 2010(10)
  • [8]基于正交矢量放大的MRS信号采集模块设计[D]. 李晓明. 吉林大学, 2009(09)
  • [9]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研究[D]. 孙全强. 吉林大学, 2008(10)
  • [10]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D]. 王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5)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