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杂志》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广松,王继法,徐大鹏[1](2010)在《探索蜂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继
高嵬[2](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认为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顾琴[3](2011)在《海派篆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海派绘画、海派书法研究而无海派篆刻研究,本文就是填补这一课题而做的开拓性、原创性研究。本文是围绕着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存在的依据以及它的商业性格、文化性格及艺术风格依次展开的。海派篆刻的崛起是由于开埠带来的商业繁荣,战乱带来了大批的文化移民,外部新环境使文化移民形成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导致一个篆刻流派的诞生。海派篆刻的商业性格,源于艺术品市场的形成,艺术商品市场促进篆刻创作的发展与多元,而市场多种运行方式又刺激润例的出现。海派篆刻因言利而生发达,又因讲利而使篆刻走向世俗,甚至庸俗。一些印人在经济浪潮中向世俗倾斜,导致篆刻创作主体性的缺少,故海派篆刻的艺术形态走向世俗不可避免。同时,处在全国文化中心的海派篆刻,因感受中西文化的最新成果而充满活力。此外,海派篆刻的印学研究也呈多元文化状态:其中既有沙孟海式的新印学研究构建,即研究视角“新”;亦有邓散木这种向篆刻学科建设方向发展的“广”,具有平民性;更有黄宾虹玺印研究的“深”。这三种层面的学术研究动向,代表了民国海派篆刻的不同文化层次。海派篆刻的最大亮点是艺术风格的创新与风格多样。本文选择不同的印人代表作个案研究,他们分别是吴昌硕、赵时棡、王福厂、简经纶、钱瘦铁、来楚生和韩天衡。本文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及风格学的多重视角观照海派篆刻的兴衰。视角新、材料丰富而详实,故是理解海派篆刻由来、海派篆刻风格内涵的极有价值的新成果。
杜秀娟[4](2006)在《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者于2004年、2005年5月至9月间先后对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了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时间动态、同一垂直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访花昆虫访花个体数量日节律变化、访花昆虫物种数与开花植物物种数相关性分析及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的空间动态。结果如下: 1.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共254种,隶属于9目62科182属。其中膜翅目访花昆虫为15科30属41种;双翅目访花昆虫为15科49属77种;鞘翅目访花昆虫为15科37属47种;鳞翅目访花昆虫为8科50属71种;半翅目访花昆虫为4科11属13种;直翅目访花昆虫为2科2属2种;蜻蜒目访花昆虫为1目1科1属1种;同翅目访花昆虫为1科1属1种。访花昆虫中双翅目和鳞翅目的科、属和种数较多,膜翅目和鞘翅目次之,半翅目较少,长翅目、直翅目、蜻蜒目和同翅目最少。 2.长白山北坡各个垂直带访花昆虫总群落和各个目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性指数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动规律。 3.长白山北坡同一垂直带不同时段的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最大的是8月中旬和8月末的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5833,中等相似;其次是7月末与8月中旬的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3125,中等相似;相似性最低的是7月末6月中旬和的访花昆虫群落,极不相似;5月末、6月中旬、6月末和7月中旬各时段间的访花昆虫群落极不相似。长白山北坡针叶林带各时段间的访花昆虫群落极不相似;岳桦林带各时段间的访花昆虫群落极不相似;苔原带各时段间的访花昆虫群落极不相似;说明同一垂直带内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不相似。这是和同一垂直带的不同时段开花植物组成及花期相适应的结果。 4.柳兰、千屈菜、长白楤木与兔儿伞上访花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个体数量日节律变化明显。不同植物上访花昆虫群落的个体数量日节律不同,这与访花昆虫的习性及开花植物供给的食物种类和质量有关。 5.长白山北坡同一垂直带不同时间访花昆虫的种类数与开花植物种类数具有相关性。 6.长白山访花昆虫群落同一时期,不同海拔高度(即垂直带)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存在差异,具有空间动态变动规律。
二、《蜜蜂杂志》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蜜蜂杂志》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① 课题背景 |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
1.2.1 打分入围法 |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
1.3 主要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
2.1.1 建筑设计类 |
(01) 《安徽建筑》 |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
(06) 《福建建筑》 |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
(09) 《高等建筑教育》 |
(10) 《广东建筑装饰》 |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
(12) 《广西土木建筑》 |
(13) 《广州建筑》 |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
(18) 《华中建筑》 |
(19) 《建材.建筑.装修》 |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1) 《江苏建筑》 |
(22) 《建筑》 |
(23) 《建筑创作》 |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
(25) 《建筑科学》 |
(26) 《建筑师》 |
(27) 《建筑学报》 |
(28) 《建筑知识》 |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
(30) 《南方建筑》 |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3) 《清华大学学报》 |
(34) 《四川建筑》 |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36) 《时代建筑》 |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8) 《上海建设科技》 |
(39) 《世界建筑》 |
(40) 《世界建筑导报》 |
(41) 《设计新潮/建筑》 |
(42) 《山西建筑》 |
(43) 《天津大学学报》 |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46) 《新建筑》 |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48) 《云南建筑》 |
(49) 《中国建设信息》 |
(50) 《浙江建筑》 |
(51) 《中外建筑》 |
(52) 《住宅科技》 |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02) 《古建园林技术》 |
(03) 《广东园林》 |
(04) 《蓝天园林》 |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06) 《园林》 |
(07) 《园艺学报》 |
(08) 《中国园林》 |
2.1.3 规划设计类 |
(01) 《北京规划建设》 |
(02) 《城市》 |
(03) 《城市开发》 |
(04) 《城市发展研究》 |
(05) 《城市规划》 |
(06) 《城市规划汇刊》 |
(07) 《城市问题》 |
(08) 《规划师》 |
(09) 《国外城市规划》 |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
(13) 《现代城市研究》 |
(14) 《小城镇建设》 |
2.1.4 室内设计类 |
(01) 《缤纷》 |
(02) 《城市住宅》 |
(03) 《国际家居》 |
(04) 《家具》 |
(05) 《家具与环境》 |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
(07) 《家居主张》 |
(08) 《家饰》 |
(09) 《美家》 |
(10) 《瑞丽-家居》 |
(11) 《现代装饰》 |
(12) 《上海家居》 |
(13) 《世界家苑》 |
(14) 《室内设计》 |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
(16) 《时尚家居》 |
(17) 《新材料.新装饰》 |
(18) 《新居室》 |
(19) 《中国厨卫》 |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
(21) 《装饰》 |
(22) 《装饰装修天地》 |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
3.1 入围期刊 |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
4 研究结论 |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
5 参考文献 |
6 后记 |
7 附录 |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
(3)海派篆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海派篆刻”的提出 |
第二节“海派篆刻”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价值 |
第三节 本文重点、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海派篆刻”的社会学观照 |
第一节“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 |
1 海上文人移民的形成 |
2 文化移民的“文化---心理结构” |
3“海派篆刻”崛起的文化因素 |
4“海派篆刻”崛起的本体要求 |
第二节 “海派篆刻”社团的涌现与活动 |
1 早期书画社团带有文人雅集的遗意 |
2 中期书画社团具有书画研究及工商业会的双重性质 |
3 从书画社团的人员构成、活动方式看海派篆刻的性质 |
第三节 “海派篆刻”的分期 |
1 海派篆刻孕育期 |
2 海派篆刻崛起期 |
3 海派篆刻多样期 |
4 海派篆刻恢复期 |
5 海派篆刻新时期 |
第三章 “海派篆刻”的商业性格 |
第一节 艺术(篆刻)市场的形成 |
第二节 艺术品市场的运行方式 |
1 通过书画社团的营销门市部寄售或代售 |
2 经纪人或朋友、熟人代销 |
3 通过展览销售 |
第三节 从润例看民国时期篆刻市场 |
第四节 商业经济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
1 海派篆刻市场的消费群体 |
2 市场经济对海派篆刻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海派篆刻”的文化性格 |
第一节 “海派篆刻”文化中心的确立 |
1 海派篆刻文化中心的确立 |
2 从出版业繁荣看篆刻外部环境的优越 |
3 海派篆刻文化的多元 |
第二节 “海派篆刻”研究主体意识的觉醒 |
1 沙孟海《古印概论》学术性 |
2 篆刻学科化与平民性 |
第三节 黄宾虹玺印研究的深度 |
1 新观念:完成金石学现代转型 |
2 古玺印研究独辟新天地 |
3 研究古玺的新方法 |
第五章 “海派篆刻”的风格学观照 |
第一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一:吴昌硕 |
1 吴昌硕印风分期 |
2 吴昌硕印学观 |
3 吴昌硕晚年印风的形式特征 |
第二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二:赵时棡 |
1 赵时棡全面学养与印学渊源 |
2 赵时棡印风分期 |
3 赵时棡印学成就与特色 |
第三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三:王福厂 |
1 篆学观念、铁线篆入印 |
2 恬淡空灵、茂密渊静 |
3 文人雅趣、笔墨刀趣 |
第四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四:简经纶 |
1 简经纶生平艺事 |
2 简经纶金文、碑版、隶书体印 |
3 简经纶甲骨体印风 |
第五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五:钱瘦铁 |
1 钱瘦铁早年人生历练与个性 |
2 钱瘦铁人生境界与印学观 |
3 钱瘦铁印章风格 |
第六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六:来楚生 |
1 来楚生篆刻观念:不求甚解、不求工、支离错落天真 |
2 来楚生印风中独创的形式语言 |
3 来楚生肖形印图式 |
第七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七:韩天衡 |
1 韩天衡印学观 |
2 韩天衡篆刻艺术的独创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就“海派篆刻”与韩天衡先生访谈录 |
附图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 访花昆虫的研究概况 |
1.1 访花昆虫类群的研究概况 |
1.1.1 特异性传粉昆虫 |
1.1.2 非特异性传粉昆虫 |
1.1.3 天敌昆虫与取食花朵昆虫 |
1.2 访花昆虫访花行为与访花频率的研究概况 |
1.3 访花机制的研究概况 |
2 昆虫群落动态的研究现状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1.1 地理概况 |
1.2 气候特点 |
1.3 土壤 |
1.4 水文江河、湖泊状况 |
1.5 地质、地貌 |
1.6 植被 |
1.6.1 针阔混交林带 |
1.6.2 针叶林带 |
1.6.3 岳桦林带 |
1.6.4 高山苔原带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样地的设置 |
2.2 访花昆虫野外采样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结果 |
1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的组成特征 |
1.1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名录 |
1.2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物种组成 |
2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 |
2.1 访花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 |
2.2 访花昆虫群落优势集中性 |
2.3 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 |
2.4 访花昆虫群落均匀度 |
3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3.1 长白山北坡针阔混交林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3.2 长白山北坡针叶林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3.3 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3.4 长白山北坡苔原带不同时段访花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4 访花昆虫访花的日节律变化 |
4.1 柳兰与千屈菜上访花昆虫群落个体数量日节律变化的对比 |
4.2 长白稳木与兔儿伞上访花昆虫群落个体数量日节律变化的对比 |
5 长白山北坡开花植物物种数与访花昆虫物种数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分析 |
6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的空间动态研究 |
6.1 访花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 |
6.2 访花昆虫群落优势集中性 |
6.3 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 |
6.4 访花昆虫群落均匀度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蜜蜂杂志》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蜂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J]. 王广松,王继法,徐大鹏. 蜜蜂杂志, 2010(12)
- [2]《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 [3]海派篆刻研究[D]. 顾琴. 上海大学, 2011(10)
- [4]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D]. 杜秀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