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控制与会计行为缺陷的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贾玉娜[1](2021)在《基于内部控制的瑞幸咖啡会计违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论在国内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将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数字语言传递给每一位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尤为重要。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等违规行为频发,不仅造成了投资者的经济损失,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自2010年以来频频因为信息披露问题遭到诉讼乃至退市。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发布瑞幸咖啡做空报告,瑞幸咖啡会计违规事件曝光,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从此次事件来看,瑞幸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有很大缺陷。瑞幸咖啡会计违规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使中概股在国际社会信誉受损,面临更加严苛的监管。因此,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围绕瑞幸咖啡会计违规案例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了上市公司会计违规的动因、手段和应对会计违规的对策以及同内部控制的关系;第二章阐述了会计违规、会计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案例简介从瑞幸咖啡公司概况、违规事实和引发的后果三个方面对瑞幸咖啡会计违规事件进行论述;第四章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瑞幸咖啡会计违规的原因,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混乱、战略目标偏离、控制活动缺陷、内部信息传递不畅、内部监督不力,揭示瑞幸咖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外部监督环境也对瑞幸咖啡会计违规事件发生的产生一定影响;第五章结合瑞幸咖啡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建议,并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相关举措,规避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通过瑞幸咖啡会计违规案例研究,揭示上市公司违规机理,从企业自身、外部监督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市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价值,从而保证广大股东及投资人的利益提供有价值的可参考建议。
孙蕊[2](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廖方楠[3](2019)在《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备受关注。公司治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中行使监督权,被称为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和真实信息披露的“看门人”。但是,作为舶来品的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中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之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实务界,独立董事经常被认为“不独立”和“不作为”,是典型的“花瓶董事”。是否所有的独立董事都具有同等的作用?是否存在其他决定独立董事价值的因素?这被称为“独立董事作用之谜”,激发了学术界探索独立董事价值的兴趣。早期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治理作用的研究,普遍是从独立董事比例或专业背景等个人特征视角展开。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演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以及专业背景愈加趋同化,使得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弱联结”理论的提出,为学者们跳出独立董事比例或专业背景来研究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思路。据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和国泰安(CSMAR)的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行业内独立董事连锁的公司数量为950,占A股总公司数目的27.42%,且2015—2017期间,行业内独立董事连锁的公司总数为3159,平均占比为33.96%。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独立董事连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深入探索独立董事连锁和内部控制在提高盈余质量中的角色定位,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如何实现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本文的贡献在于:(1)回答了独立董事的“历史遗留”问题,如Nguyen和Nielsen(2010),对研究中的“未解之谜”(如独立董事是否具有相同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2)通过对比独立董事连锁和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力,明确了企业间的独立董事连锁机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在具体盈余决策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缓解了有关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收益的争论;(3)丰富了独立董事连锁的经济后果、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以及盈余质量的治理机制的相关文献。此外,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如何响应十九大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理解,并有益于增进相关部门对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以及盈余质量的治理机制的透视,从而可以改进监管方向与方法。本文以独立董事连锁现象为研究的观测点,对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的关系展开深入考察。研究发现:(1)基于声誉效应,独立董事连锁能显着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且兼任公司家数较多的连锁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基于学习效应,独立董事连锁能显着提高其董事会出席率,且该种效应主要出现在高学历的连锁独立董事身上;此外,本文探明了独立董事连锁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传导机制,即通过提高连锁独立董事的董事会出席率进而提升了内部控制质量。(2)内部控制和独立董事连锁都能显着地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且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仅内部控制能显着地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董事连锁无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在此场景中,二者也不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内部控制对于向上、向下的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独立董事连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中;内部控制对生产成本、经营现金流和酌量费用操纵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独立董事连锁虽然对于整体真实盈余管理无明显作用,但对于生产成本操纵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与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相比,独立董事连锁的治理效应更容易受到企业战略的影响,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全面、更稳定。(3)独立董事连锁显着提高了盈余持续性,且独立董事连锁和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提升作用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独立董事连锁有助于应计盈余和现金流盈余的正确定价,并缓解了上市公司的应计异象;但是,独立董事连锁机制仍然容易受到企业治理意愿的影响,在企业整体战略较为稳健时,独立董事连锁方能提升盈余持续性。
蔡桦[4](2016)在《内部控制、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行为主体是继监管部门、企业、高管之后,会计舞弊治理研究的新的切入点与又一热点,作为会计行为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决策者,会计行为主体始终肩负着会计信任,秉持审慎的态度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提供公允陈述的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会计行为主体作为企业雇员,对企业忠诚为企业服务是其职责要求,企业所处环境和发展状况在特定情境下要求会计行为主体“美化”会计信息以为企业获取某些资源或资质,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职责的双重压力形成了会计行为主体在工作现场不可避免的决策困境,这种两难问题也是会计实务中会计行为主体行为失当的重要因由,也是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企业利益和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职责冲突和角色冲突的直接表现。会计政策“灰色空间”的不可避免性、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性,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等治理机制的缺失或执行异位,使得会计行为主体的职业判断和行为选择成为影响其决策结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会计行为主体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前提是有效识别伦理困境中的利益冲突的本质,坚持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遵循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度,协调企业需求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矛盾。若会计行为主体无法在伦理困境中恰当决策,可能诱发会计败德行为,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基于此,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个体会计伦理决策的关系入手,研究会计伦理决策问题,为规范会计行为探索新的路径。运用情景式量表,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伦理决策、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及会计行为主体所感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量,总共得到有效问卷162份,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Sobel检验法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内部控制、道德认知发展和会计伦理决策的关系。经过整理分析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代表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P得分和伦理决策水平低于国外同类研究,表明与西方相比,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伦理决策能力仍然有待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平均得分也远低于美国同类研究,充分揭示出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重视程度不足的事实;实际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显着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促使会计人员更有效的识别决策困境中的伦理问题,并做出符合伦理的判断形成符合伦理的行为意向,为会计行为主体解决道德困境提供有效帮助;如若会计人员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较高阶段,则能有效减少其非伦理决策;同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还能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伦理决策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董仁周[5](2014)在《法务会计功能重构与治理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国内民生难题凸显,侵占损害民生财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集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专业知识结构的法务会计解决民生财产侵占。属于英美法系的法务会计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至2014年9月30日共发表780篇以“法务会计”为题的论文,其中:博士论文3篇,基本限于介绍国外法务会计,没有跳出其调查舞弊、损失计量、专家证人、诉讼支持的程序功能界定,没有结合国内本土资源建构法务会计程序与实体功能,法务会计未职业化,难以充分发挥其解决民生财产侵占的独特功能。因此,研究法务会计功能重构与治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遵循法务会计本土化与职业化主线,采用实证与规范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方法,按照提出功能重构命题→总结重构理论依据→探索法务会计本质→重构法务会计功能→实证分析法务会计功能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效果→实证探究法务会计功能提升民生福利水平效果→建立法务会计功能保障机制的基本路径,致力于解决法务会计功能本土化与治理效果的现实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民生视角重构了法务会计本质理论。基于社会、专业、职业和产权等民生视角探索法务会计产生原因,重构法务会计概念、特征、对象与内容,将法务会计界定为特定主体运用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工具处理和解决不同主体财产的被非法侵占、受损害赔偿、保值增值问题的社会专业活动,既非会计学也非法学,属于新兴复合学科,对象为不同主体财产,目的是维护不同主体财产安全,最后将法务会计本质界定为维护主体财产契约静态与交易安全,强化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保值增值的社会产权秩序,建构了法务会计目标。(2)基于保护民生需要重构了法务会计程序与实体功能。结合法务会计本质,不拘泥于国内外法务会计程序功能界定,建构了保护民生财产利益的法务会计公平程序、治理市场、衡平社会、防控腐败功能,公平程序功能除包括调查舞弊、专家证人、计量损失、诉讼支持程序功能外,还具有协助侦查、评估诉讼、预测仲裁、保全证据、公益诉讼功能,其他三大功能为法务会计实体功能:治理市场功能有治理会计假账、控制决策损失、追索流失资产、创新公司治理功能,衡平社会功能包括缩小贫富差距、防范拆迁冲突、缓和劳资矛盾、监督执法舞弊功能,防控腐败功能有治理商业贿赂、控制贪污挪用、预防职务侵占、监控官员财产功能,设计了各种功能效果评估指标,四大功能模块构成法务会计功能统一体,在理论上探索了法务会计功能的演变机理与外延,从实证上分析了重构法务会计功能的动力与阻力因素,提出了会计假账净收益防控机制、商业贿赂博弈治理模型、官员财产净值监控法,治理会计假账和官员贪腐的出路在于建构会计假账和官员贪腐净收益为负、侵占财产动力为零的机制。(3)基于微观视角建构了法务会计功能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效果实证模型,考察了法务会计治理质量与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的关联性。选取2006—2013年期间总样本486家违规A股上市公司,构造法务会计治理指数、违规发生概率等变量,首次提出法务会计治理指数量化上市公司法务会计治理质量。法务会计治理指数是上市公司所处政治、市场与法律环境等五个方面的32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通过构建三个模型、检验三个假设、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法务会计治理质量的指标权重,通过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发生概率、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与法务会计治理指数负相关。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发现法务会计治理质量负向调节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法务会计治理质量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违规违法行为,且发生频率越高、程度越严重。(4)基于宏观视角建构了法务会计指数与民生福利水平相关性实证模型,考察了法务会计程序与实体功能提升民生福利水平的效果。一是通过选取2012年国内东、中、西部6个省份30个城市的22个民生福利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30个样本城市的民生福利指数。二是采用法务会计指数衡量一个地区的法务会计发展水平,设计由公平程序、治理市场、衡平社会、防控腐败四个功能模块14个指标构成的法务会计指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30个样本城市的法务会计指数。三是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得出30个样本城市的民生福利指数与法务会计指数的相关性较高,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法务会计指数系数2.397,显着性水平1%,表明法务会计水平与民生福利指数显着正相关,法务会计程序与实体功能能够提升民生福利水平,通过对民生福利指数与法务会计指数独立T检验,表明法务会计发展质量对民生福利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5)基于充分实现法务会计程序与实体功能建构了法务会计功能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法务会计主体秩序。建构法务会计司法主体、执法主体、单位主体、中介主体,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和边界履行职责,实现主体财产的安全、保值、增值使命。二是建构法务会计职业机制。建立法务会计职业的权利义务、职业准入、执业独立、信息保密、利益保障、风险控制和职业担保机制,建构法务会计本土化职业结构,充分实现法务会计功能和使命。三是制定法务会计责任制度。建构法务会计伦理责任为基础、法务会计民事责任为主导、法务会计刑事责任为重心、法务会计行政责任为补充的法务会计责任制度,推动法务会计职业可持续发展。
阮梓坪[6](2014)在《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会计寻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热衷于股权融资却不知给投资者回报;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一千夫所指的现象与会计寻租紧密相关。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过程中的会计寻租行为,期望能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与会计制度创新,以及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论文运用寻租理论和证券市场股权融资与会计的关系理论,并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现有会计寻租理论很不成熟的现实,按照寻租理论的核心思想,结合会计实务特点,清晰地界定了会计寻租的内涵及研究范畴,提出了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构建了会计寻租的分析框架。其次,探讨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性质。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构建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租金的计量模型;二是构建相关计量模型,分析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社会成本构成和福利效应。认为政府退出股权融资环节,股权融资市场化,是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第三,分析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主体及其协同效应。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主体由控股股东、公司高管、相关中介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股权融资寻租主体协同寻租的基础。如果是在制度范围内寻租,由于不至于遭到刑事处罚,寻租主体很容易协同;如果要进行违规性寻租,寻租主体是否协同则取决于处罚制度的严厉程度。完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内部控制是遏制协同寻租的关键。第四,分析了会计寻租的制度机制。从我国股权融资有关的会计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政府整体上表现出“从有意创租到无意创租”的规律。在会计制度制定民主化、会计信息使用市场化、司法救济等方面还要深化改革。第五,研究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方法及其基本特征。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存在一条“大股东向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可以重复寻租的无法律风险通道。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案例分析显示,从最终租金获取程度来看,拥有信息优势的非流通股股东是最大的赢家,禁售股解禁会导致非流通股股东延伸会计寻租。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整体上处于全流通状态,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股权融资制度环境有了质的变化,但股权融资会计寻租仍在进行,操纵往来账是主要手段(虽然不是唯一手段),且更加隐蔽;全流通时代机构投资者有与大股东一同寻租的动力;配股有消退的迹象;独立董事对于抑制寻租作用不大。因此完善关联交易制度,揭露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实行优先股制度等措施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会计寻租。根据会计的基本原理,基于对会计实务的研究,从净利润、净资产、净现金流和会计信息披露四个方面总结了股权融资违规性会计寻租的一般规律和15种比较隐秘的违规性寻租手段。具体的案例分析表明,违规性寻租上市采取的手段符合上述规律,且其社会成本巨大。因此,实行舞弊导向审计(或鉴证)模式,并加大上市公司高管和中介责任,完善退市制度,实行严刑峻法,才可有效遏制这种恶意寻租行为。
刘朋[7](2013)在《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问题变得越发突出,本世纪初期,安然、世界通讯、环球通讯和施乐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被相继披露,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不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如银广夏、蓝田股份、中航油等等,都让人触目惊心。会计人员造假、财务报告舞弊引发了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受到了挑战,极大地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从而对我国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只有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公平、公正、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够发挥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优势,才能够使投资者重拾信心,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本文在分析总结以往企业会计独立性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梳理了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基础理论和理论基础,以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的独立性、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依据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结合现代企业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方法,创新性的将企业会计行为主体区分为CFO与普通会计人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会计行为主体在企业中的地位、权力、职责、影响因素等,得出了保障CFO与普通会计人员会计独立性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的结论,即对于保障CFO的独立性而言,职业道德建设比企业内部控制更为有效;但对于普通会计人员而言,企业内部控制比职业道德建设更为有效。针对上述的分析结果,本文又系统性的提出了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内部和外部保障措施,其中外部措施以构建我国会计诚信体系和建立健全外部审计等措施为主,内部措施则系统的提出了内控约束、利益导向与伦理制衡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为企业有效的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会计独立性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研究、尚不存在定量研究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影响因素、特点、保障机制基础上,借鉴经济学投入-产出模型,对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创新性的进行了投入、产出层面的划分,通过构建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以及引入企业会计行为主体效率值指标,探索性的构建了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力图通过该指标体系为企业客观的评价独立性风险提供一个有效的定量分析工具。本文在构建评价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综合使用因子分析法、DEA模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探索性的对被调查企业进行了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缺失的风险评估,为定量研究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做出了贡献。
王双云[8](2011)在《会计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席卷,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失控现象的频繁发生,经济世界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中所暴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基本道德原则丧失等问题使得会计伦理日益成为学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经济人”、“道德人”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结合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方法,使用分析与描述的手段,站在本土和全球的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会计伦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对我国会计领域伦理问题的表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吸收国内外会计伦理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建构了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从会计道德风险控制、会计道德行为选择、会计道德教育创新和会计制度伦理建设等几个微观维度探讨了会计伦理问题的治理,以期对我国会计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会计伦理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认为:会计人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会计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会计的本质是人的活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伦理学看,会计是一种伦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集合。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涉及伦理,会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也有其伦理层面。会计和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从经济学上看,会计伦理是一种产权制度,会计伦理这种产权制度的建立、实施、修订是要花费成本的。会计伦理是一种经济制度,我们制定会计伦理时,一定要认真地考量制定或修订会计伦理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其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计伦理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机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的出现。会计伦理规范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从博弈论来看,只有经过多次博弈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纳什均衡”状态。第三章梳理了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及成因。现实中我国会计领域的失信败德现象愈演愈烈:在观念层面上,极端个人主义已危险地渗入中国社会,而会计领域也不可避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本位主义甚嚣尘上;在规范层面,职业道德缺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被打破,会计职业道德被突破、僭越的现象十分突出;在行为层面上,道德行为失范,会计不当行为、会计较恶行为、会计极恶行为不断上演,一部分会计人员失去理性,从行为失范直到触犯刑律。人性扭曲与利益诱惑、制度缺失与监督无力、成本低廉与执行乏力、教育薄弱与历史影响四者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会计伦理问题沉重的不道德状况。种种会计领域道德问题的产生,究其表面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不佳,法律不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无法约束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根本原因则是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美丑、好坏、是非、忠奸等界限模糊,无法约束人们的不良心灵,进而导致会计不道德现象和行为。第四章总结了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选择并提出了新的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理论框架。这是全文的重点。会计官吏犯罪的立法与惩治、会计伦理思想的重视与弘扬、会计道德规范的践行与信守是我国古代会计道德建设的突出特点,也是我国会计道德建设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综观西方对会计道德问题的治理,就是会计法制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不断创新、会计道德不断进步的过程。在经历会计道德危机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西方一直在探索治理会计道德危机之路。从会计准则的颁布到会计法制的推行,从加强监管到重视道德教育,我们看到了西方各国为治理会计危机,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所作的种种努力。其实,会计伦理问题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理方法,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必须依赖理性法制的力量,但不能过分迷信法制;不要过分崇拜市场的力量,民间自律不见得是最佳选择;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我国会计领域伦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会计伦理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着力完善治本之策。从社会伦理的宏观视野看,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基本框架需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有步骤推进。具体而言,必须从会计伦理规范的层次化、会计伦理规范的法规化、会计伦理活动的制度化、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化和会计伦理监督的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构建。第五章探讨了会计制度伦理的建设。会计伦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迫切需要会计制度伦理建设。会计制度伦理的创新,包括会计制度的伦理化和会计伦理的制度化两个方面。制度设计伦理是在设计和建立制度时对伦理的考虑,既包含制度建立的伦理观基础,又包含其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制度运行伦理则是在制度运行或者实现时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会计伦理制度化是一种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权威机构与将道德良心明文化、外部化、制度化相结合而构成的“制度化规范力量”。会计伦理制度化、规范化、明文化、法律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会计伦理制度化是当今特殊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第六章深入分析了会计道德风险控制和会计道德选择。从会计危机治理的角度看,会计道德风险的控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会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策略。会计道德风险的管理包括道德风险识别、道德风险动因分析、道德风险管理对策等。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会计从业人员都负有选择的使命和责任,放弃这种使命和责任,就是放弃作为人的资格,把自己降低到一般动物的水平。影响会计行为选择的因素有社会道德体系、会计道德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是会计道德选择得以进行并发挥作用的意识结构和心理基础。它是一种自觉、自主、自控的联结方式或运行方式。会计道德选择的实现是一个在一定自由的基础上,依据正确的选择尺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达到选择的目的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过程。选择的前提、选择尺度和选择目的与手段,是会计道德选择具体实现中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七章探索了会计道德教育问题。从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角度看,会计道德教育是会计治理理论框架中最为基础而目前又最为薄弱和被人忽视的环节和方面。充分发挥会计道德教育的作用,必须更新观念,在会计道德教育制度、会计道德教育环节、会计道德教育内容、会计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同时,加强会计道德建设,防范和治理会计失信败德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于会计从业人员这一主体,通过唤醒和培育会计人员的道德良心。企业的会计良心和会计师的职业良心构成了会计良心的双重性结构。会计良心具有二重性结构模式,与此相适应,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和建设会计良心。从会计道德教育的目的看,他律式的组织道德教育和自律式的自我道德教育的效果实现,是会计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重要途径。自律与他律相补充,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会计道德境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雇佣型”境界、“尽职型”境界、“献身型”境界。用教育凝聚人心,用文化激励人心,只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的会计道德教育,才能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一思想深入人心。
范伟红[9](2011)在《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公司法扞卫公司利害关系人的权利,那么财务会计则关照着我们的经济利益。公司法与财务会计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当今司法实践表明它们不再是泾渭分明的,谁也无法否认在财务会计的技术性表征后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上的关系,财务会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法是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上位法,应当引领整体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并发挥调整会计市场秩序的核心作用。理论与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公司会计越重要。如此重要的会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最受公众谴责与质疑的领域,纵然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商业语言”的财务会计制度从没有停止改革的步伐,《会计法》、《公司法》以及大量准则等各层次的制度供给从无到有,形式上看不可谓不齐全,但是会计造假依然骇人听闻,会计师是化妆师等恶劣的社会经济影响说明改革还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公司法中的财务会计问题原本是公司法理论与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实际却一直是一块“短板”,公司法专着和教材大多付之阙如,偶有涉及者也不过是对简单几个公司法条款的泛泛提及,到目前为止可查得的国内法学与会计学的博士论文,只有邱海洋博士写的关于公司分配的相关内容,而没有一篇系统写公司法层面上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的。没有深入系统地触及这一领域就不能全面揭示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在特质。与此同时,财务会计的行业主管部门实质垄断了各层次的财务会计制度供给,除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部门规章外,《会计法》以及《公司法》关于财务会计的部分都是交给行业主管部门独家起草的,最后定稿也没有实质改动。《会计法》主要针对预算会计具有浓烈的行政法色彩,调整公司商事财务会计的《公司法》的相应制度内容实质上被架空,一方面是数量上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系统性和逻辑性欠缺,可操作性差,造成大量必要的规范内容的法律位阶由公司法下移到准则与制度等部门规章中去了,这样行业主管部门就拥有规章的绝对话语权,形成公司财务会计行为实质上的法律规制不足。毫无疑问,这么重要的领域,决不能完全交给会计行业与会计师“自治”。商法学者应当走向公司财务会计理论与制度改革的前台,代表利益相关者同财务会计控制人、会计行业及会计师展开充分博弈,探寻财务会计制度理论与实践的理性方向。造成公司法财务会计理论与制度研究匮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商法学与财务会计的学科融合还不够紧密,跨学科理论体系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公司财务会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错综复杂的,在强制性与任意性治理规范之间缺乏直观的边界或分水岭,难以找到系统研究所必需的逻辑脉络与切入点。本文结构是从公司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入手,同时进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纵横比较研究、提出在公司法中建立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并以资产保全原则为中心顺序展开资本制度、分配制度、监督制度等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公司法统驭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领域的社会成本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社会学领域的关系性契约理论、法学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等,包括: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理论、资本结构的信号模型理论及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等等。第二部分是制度的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了两大法系建立统一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路径和特征,“法典式”更追求安全,“准则式”更追求效率,指出大陆法系“法典式会计制度”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在执行中具有比较强的司法力度与较大的强制性,可在改良基础上借鉴。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事会计制度行业主管部门一统天下的传统与现实,根本的原因是公司法对财务会计规范的实质上的缺失,只有完善公司法上的商事会计制度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公司商主体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第三部分提出在公司法上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主张,认为公司法统驭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应从概念框架入手,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商业语言的音标与普通话”,国内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瓶颈和出路就在于此,尽管确定概念框架有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不准确,但是,会计谚语:近似的正确远胜过精确的错误。文章总结国内外概念框架制定的先进经验,探讨了以资产为核心的七个会计要素的概念标准。第四部分是公司资本制度研究,从法学与会计学视角分析了传统公司资本三原则的弊端。认为公司资本三原则既没有传统公司法理论所描述的那么神奇和保险,也不是当今一些公司法学者所认为的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态度是赞同公司信用的本质是资产信用而不是资本信用,主张资本三原则功能的有限性,坚持放开与规制相结合的折衷主义,构建以资产保全为中心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以资本为中心的增资减资以及验资都应当转为以资产保全为标杆。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是改变现行公司法盯在公司某个时点的资本上,而是规制公司持续经营期间资产交易的公允性、关联交易的公平性、转投资、对外担保、捐赠等程序的正当性。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公司分配制度而不局限于利润分配制度,目的是从实质意义与宏观意义上分析公司分配。现行法律、法规与规章都没给出清晰的“公司分配”的概念,实践中把“公司分配”等同于“利润分配”,“利润”或“盈余”等分配对象的内涵设计究竟是资产负债表下的盈余还是收益表下的盈余没有厘定,外延设计是单纯收益盈余还是包括资本盈余与收益盈余的满计盈余没有依据。为此,文章重新界定了“公司分配”概念,发展完善并理清了利润分配顺序标准,修正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分红比例,创新性地提出了恢复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公司法法理、规则及时代意义。第六部分研究的是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制度,文章分析了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管的畸形状态与矫正路径,现实财务会计立法与实践过多赋予公司、行业主管部门与会计中介机构监督权,尤其是2005年公司法修订确定了全面的法定审计。文章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本质是监督辅助,真正享有监督权的是公司最相关的利益关系人股东、债权人及职工等,公司财务会计监督权安排应当建立在监督利益的基础上,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及其“成本效益”原则考虑,与自己利益不对称的监督是不现实的。实践证明全面法定审计也是颇难实行的。主张根据公司的社会化程度、负债比例的高低、行业性质及规模大小等确定是公司法法定审计还是自愿选择审计。公司商事会计不同于官厅会计,从终极意义上确定公司账簿设立、编报义务与责任主体是必要的。《会计法》确定内部会计监督主体没有区分预算主体与商主体两类不同的会计主体,所以两次修改都没有追寻到公司终极意义上的会计实际控制者。至于监督效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笔者认为忽视所有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不是作为经济法属性的《会计法》的责任,而是作为商法属性的《会计法》的过错,公司法应当确定公司会计内部监督主体间的制衡关系。从公司法的治理机制看,应然的财务会计内部监督主体应当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与监督有关的是利害关系人财务知情权制度,文章扩展了财务会计的知情权主体,不仅仅局限于股东,通过提出财务会计法律事实理论即财务知情权客体是包含简单与综合两种类型的财务会计层级事实,基于事实区分及保护商业秘密的原则,主张公司法应当权衡知情主体与公司的利益大小、财务会计事实性质以及涉商业秘密程度等,提供直接知情与专家代理知情两种不同的知情路径。对债权人来说,创新性地提出强制债并股理论与制度,符合条件的债权人股东可以通过股东身份享有知情权,不符合条件的普通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只能有权知悉综合性会计法律事实。同时,强化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财务会计的披露义务与法律责任。
周兵[10](2009)在《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文中提出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也大有裨益。Bushman(2001)指出会计信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应,通过引导投资、强化公司治理以及降低信息不对称3种渠道,高质量的会计报告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的运行绩效。长期以来,会计学界一直将“会计信息”看作是会计管制体系的最终输出“产品”,从技术、经济后果、制度等层面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管制体系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标准,并防止不当会计行为的发生。会计管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以此增进企业的业绩成长或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经济发展。而不适当的政府会计管制不仅无助于消除或减轻会计信息市场失灵,而且很可能会加剧这种失灵,进而会降低会计信息市场的效率,甚至于扰乱和破坏整个会计域秩序,同时也会加大公司治理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由于会计丑闻对国际社会的巨大震动,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广泛质疑,从而把对会计管制(Accounting Regulation)的持续改进需求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反思。会计管制有效性已俨然成为当前国内外新制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非均衡性是引发委托代理冲突、契约的完备性、决策的科学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大公司治理中的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鉴于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将会计管制的研究视角转入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最终结果之上,拟从公司治理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问题,即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考察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发展历程,在论证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基础上,构建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并围绕此命题以公司治理效率为标准检验会计管制的有效性,最后为提高我国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对策分析。本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对会计管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相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三章,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这部分主要是用国际经验的历史考察来说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从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会计管制应对“会计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动因则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第四章,会计管制:三分法及逻辑框架。提出会计管制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会计行为管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与市场失灵、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与“功能锁定”、会计行为管制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会计管制的必要性及其内在逻辑性。第五章,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研究。本章首先对会计信息的治理角色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公共利益论、利益集团论、经济监管论、程序论等经典管制理论的历史贡献与缺陷进行了阐述,为对政府会计管制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念,并对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六章,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研究假设与指标设计。本章从会计管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解析出发,阐述实证检验会计管制有效性的研究视角、替代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等。第七章,实证结果报告。本章给出了构建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结合我国会计改革的主要阶段,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给出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利用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对A股市场在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前后、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提高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却显着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在2001年的会计管制改革是有效的,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而2006年的会计准则变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较2000年、2006年显着下降。本章对实证结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政府会计管制应该以公司治理为导向,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来审视政府会计管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本文提出会计管制“三分法”的内容框架,指出会计管制的运作效率来自于激励与约束相对应的三种机制:(1)会计信息质量管制;(2)会计信息披露管制;(3)会计行为管制,并分别探讨其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贡献。但对于会计管制有效性而言,无论是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还是会计行为管制,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并且都互为彼此的制度效率增进机制。第三,通过对国内外会计管制的历史考察以及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创建了“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基本框架,并从目标、内容、会计管制有效性评价标准、有效管制特征等方面对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进行创新研究。第四,提出从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度这一视角着手对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运用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模型,分别在全样本、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来考察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效率中的贡献程度变化趋势,籍此评价政府有关机构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管制措施(如准则变革、会计法制建设、强化监管等)的效果,为评价会计管制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分组(按是否盈利分组、按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分组)实证分析,都从统计上证实2001年会计管制改革显着地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显着提升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但未能从统计上证实2006年会计准则变革对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程度。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行为缺陷的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部控制与会计行为缺陷的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部控制的瑞幸咖啡会计违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文献 |
1.4.2 国内文献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会计违规 |
2.1.2 会计监督 |
2.1.3 内部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成本效益原则 |
2.3 小结 |
第3章 瑞幸咖啡会计违规曝光及相关后果 |
3.1 公司概况 |
3.1.1 组织架构 |
3.1.2 战略目标 |
3.1.3 业务活动 |
3.1.4 信息沟通 |
3.1.5 内部监督 |
3.2 会计违规曝光 |
3.2.1 浑水曝光瑞幸 |
3.2.2 会计违规事实 |
3.3 会计违规后果 |
3.3.1 股价下挫 |
3.3.2 信用受损 |
3.3.3 投资者蒙受损失 |
3.3.4 招致更严苛的监管 |
3.4 小结 |
第4章 瑞幸咖啡内部控制失控造成会计违规的分析 |
4.1 内部环境混乱 |
4.1.1 股权过度集中导致内部管理一言堂 |
4.1.2 管理层诚信缺失引发曲线套现 |
4.2 战略目标偏离 |
4.2.1 产品定位错位引发文化风险 |
4.2.2 对标公司偏差引发竞争风险 |
4.2.3 扩张的商业模式引发经营风险 |
4.3 控制活动失控 |
4.3.1 投资活动失控盲目扩张 |
4.3.2 销售活动失控过度营销 |
4.3.3 采购交易存在暗箱操作 |
4.4 内部信息传递不畅 |
4.4.1 沟通渠道不畅通 |
4.4.2 管理者主观控制 |
4.4.3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
4.5 内部监督不力 |
4.5.1 财务部门失职 |
4.5.2 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
4.6 外部监管缺位 |
4.6.1 国内对跨境监管力度弱 |
4.6.2 跨境联合监管难度较大 |
4.7 小结 |
第5章 规避上市公司会计违规对策 |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1.1 优化股权结构 |
5.1.2 明确董事会职权 |
5.1.3 强化监事会职能 |
5.2 强化内部风险管理 |
5.2.1 关注风险导向 |
5.2.2 加强风险防范 |
5.2.3 借助三方机构 |
5.3 加强控制活动执行 |
5.3.1 注重成本效益 |
5.3.2 严控业务流程 |
5.3.3 建立采购机制 |
5.4 搭建信息沟通体系 |
5.4.1 提升信息沟通效率 |
5.4.2 拓宽信息沟通渠道 |
5.4.3 重视信息披露质量 |
5.5 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
5.5.1 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
5.5.2 明确内部监督责任 |
5.6 强化外部监督体系 |
5.6.1 加强政府监督引导 |
5.6.2 建立社会监督体系 |
5.7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
二、现代决策理论 |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要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回归结果 |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独立董事连锁研究的主要理论概述 |
2.1.1 弱联结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 |
2.1.2 声誉效应 |
2.1.3 学习效应 |
2.2 内部控制研究的主要理论概述 |
2.2.1 内部控制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 |
2.2.2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 |
2.2.3 “学习型”内部控制理论 |
2.3. 盈余质量的主要理论概述 |
2.3.1 盈余管理观 |
2.3.2 盈余质量的决策有用观 |
2.4 独立董事连锁与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4.1 独立董事连锁与企业会计行为研究 |
2.4.2 独立董事连锁与其他企业行为研究 |
2.5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5.1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2 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行为研究 |
2.5.3 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研究 |
2.6 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
2.6.1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
2.6.2 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
第3章 独立董事连锁现象的状况与制度背景概述 |
3.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连锁现象现状分析 |
3.1.1 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独立董事连锁现象的数量统计分析 |
3.1.2 发生独立董事连锁现象公司的连锁董事声誉的统计分析 |
3.1.3 发生独立董事连锁现象的公司的连锁董事学习能力的统计分析 |
3.1.4 发生独立董事连锁现象公司的连锁独立董事董事会出席的统计分析 |
3.2 独立董事连锁现象、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政策制度背景概述 |
3.2.1 独立董事相关制度 |
3.2.2 内部控制相关制度 |
3.2.3 党的十九大高质量发展要求 |
第4章 独立董事连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其机理 |
4.1 假设发展 |
4.1.1 声誉效应:独立董事连锁与内部控制 |
4.1.2 学习效应:连锁独立董事与董事会缺席率 |
4.1.3 董事会缺席率:独立董事连锁影响内部控制的传导机制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检验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结论小结 |
第5章 独立董事连锁与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观 |
5.1 假设发展 |
5.1.1 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 |
5.1.2 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主要变量和检验模型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5.4.1 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分指标的影响 |
5.4.2 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分指标的影响 |
5.4.3 企业的治理意愿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研究结论小结 |
第6章 独立董事连锁与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决策有用观 |
6.1 假设发展 |
6.1.1 独立董事连锁与盈余持续性 |
6.1.2 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盈余持续性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主要变量与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3.2 回归检验 |
6.4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4.1 独立董事连锁对应计持续性、现金流持续性的影响 |
6.4.2 独立董事连锁与市场定价 |
6.4.3 企业的治理意愿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研究结论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总结、启示与局限性 |
7.1 研究结论总结 |
7.2 理论贡献与研究启示 |
7.2.1 本文的理论贡献 |
7.2.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7.3.1 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内部控制、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会计伦理决策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与会计伦理决策的关系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内部控制与会计伦理决策的关系的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的创新点 |
第2章 内部控制、道德认知发展影响会计伦理决策的机理与假设 |
2.1 内部控制、道德认知发展与会计伦理决策的内涵与概念模型 |
2.1.1 会计伦理决策的内涵 |
2.1.2 道德认知发展的内涵 |
2.1.3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1.4 概念模型的提出 |
2.2 内部控制影响会计伦理决策的机理与假设 |
2.3 道德认知发展影响会计伦理决策的机理与假设 |
2.4 内部控制影响道德认知发展的机理与假设 |
2.5 道德认知发展的中介效应与假设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问卷设计 |
3.1.1 会计伦理决策的情景分析 |
3.1.2 道德认知发展的情景分析 |
3.1.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3.2 变量定义 |
3.3 研究模型 |
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1 预调查 |
3.4.2 正式调查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基本资料分析 |
4.1.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1 道德认知发展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2 伦理决策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3 内部控制有效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 内部控制、道德认知发展与会计伦理决策的相关性分析 |
4.4 内部控制、道德认知发展与会计伦理决策的回归分析 |
4.4.1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道德认知发展的回归分析 |
4.4.2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会计伦理决策的回归分析 |
4.4.3 道德认知发展影响会计伦理决策的回归分析 |
4.4.4 道德认知发展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 实证分析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优化会计伦理决策的建议 |
5.3 本文的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5.3.1 本文的研究局限 |
5.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道德认知、伦理决策和内部控制调研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法务会计功能重构与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法务会计功能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法务会计功能重构理论 |
2.1 民生幸福理论 |
2.2 有限理性理论 |
2.3 会计契约理论 |
2.4 舞弊动机理论 |
2.5 证据能力理论 |
2.6 程序公正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法务会计基本范畴建构 |
3.1 法务会计的概念探析 |
3.2 法务会计的内容重构 |
3.3 法务会计的本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法务会计功能模块重构 |
4.1 法务会计公平程序功能 |
4.2 法务会计治理市场功能 |
4.3 法务会计衡平社会功能 |
4.4 法务会计防控腐败功能 |
4.5 重构法务会计功能的正反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法务会计功能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效果实证研究 |
5.1 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总体现状描述 |
5.2 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具体特征分析 |
5.3 法务会计治理质量与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法务会计功能提升民生福利水平效果实证研究 |
6.1 民生福利指数估计指标 |
6.2 法务会计指数计量公式 |
6.3 法务会计指数与民生福利水平相关性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法务会计功能保障机制 |
7.1 建立法务会计主体秩序 |
7.2 建构法务会计职业机制 |
7.3 制定法务会计责任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会计寻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融资的财富转移效应分析 |
1.1.2 融资优序理论与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 |
1.1.3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会计寻租的研究 |
1.3.2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寻租行为研究 |
1.3.3 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 |
1.3.4 股权融资中的会计舞弊研究 |
1.3.5 股权融资中的审计意见购买与审计合谋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寻租理论 |
2.1.1 租金、寻租与寻利 |
2.1.2 寻租的社会成本理论 |
2.1.3 寻租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福利之间关系 |
2.1.4 寻租的基本规律 |
2.1.5 治理寻租的对策 |
2.2 证券市场股权融资与会计的关系理论 |
2.2.1 证券市场与企业融资 |
2.2.2 股权融资与会计 |
2.3 本章小结 |
3 会计寻租的研究范畴探讨及分析框架构建 |
3.1 会计寻租的研究范畴探讨 |
3.1.1 会计寻租的内涵与研究范畴探讨 |
3.1.2 会计寻租的基本理论结构探讨 |
3.2 会计寻租分析框架构建 |
3.2.1 会计行为、会计行为主体、会计制度的内涵重构 |
3.2.2 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3.2.3 会计寻租的研究逻辑探讨 |
3.3 本章小结 |
4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性质分析 |
4.1 股权融资会计租金的来源及计量方法探讨 |
4.1.1 股票市场的经济租与寻租租金的来源及计量方法探讨 |
4.1.2 股票二级市场会计寻租租金的计量方法探讨 |
4.1.3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租金的计量方法探讨 |
4.2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2.1 股权融资资格的获得与会计寻租的关系分析 |
4.2.2 市场化条件下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2.3 政府干预条件下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2.4 股权融资后延伸寻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主体及其协同寻租分析 |
5.1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主体分析 |
5.1.1 股权融资的基本程序及其相关受益者分析 |
5.1.2 谁有能力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生产程序 |
5.1.3 寻租主体的确定 |
5.2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主体的协同寻租分析 |
5.2.1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主体协同的基础分析 |
5.2.2 上市公司内部寻租主体的协同分析 |
5.2.3 中介机构寻租主体的协同分析 |
5.2.4 政府寻租主体的协同分析 |
5.2.5 违规操作与证券监管的博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制度机制分析 |
6.1 会计制度制定规则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1.1 会计制度制定权安排与会计创租分析 |
6.1.2 会计制度制定程序安排与会计创租分析 |
6.2 会计信息生产规则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2.1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标准分析 |
6.2.2 会计信息生产规则的公共领域与会计创租分析 |
6.2.3 会计信息生产规则变迁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3 会计信息分配规则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3.1 会计信息分配规则的基本框架 |
6.3.2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4 会计信息的使用规则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4.1 股权融资的财务标准变迁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4.2 股票发行定价方法变迁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5 证券市场会计行为监管规则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5.1 证券市场会计行为监管规则的基本框架 |
6.5.2 会计行为监管规则变迁与股权融资会计创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股权融资会计寻租方法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
7.1 股改前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基本特征分析 |
7.1.1 股改前主要证券法律和会计制度的特点 |
7.1.2 关联交易与会计寻租的资金运动基本特征分析 |
7.1.3 股改前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租值域分析 |
7.2 股改中非流通股股东会计寻租的案例分析 |
7.2.1 四公司的股改方案、对价计算依据及简评 |
7.2.2 用紫江企业对价计算模型复核其他三个公司的方案 |
7.2.3 相对租金计算 |
7.2.4 股改案例研究结论 |
7.3 全流通条件下股权融资会计寻租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设计 |
7.3.2 基于IPO样本的会计寻租实证分析 |
7.3.3 基于增发样本的会计寻租实证分析 |
7.3.4 基于配股样本的会计寻租实证分析 |
7.3.5 实证研究结论 |
7.4 全流通条件下股权融资违规性会计寻租方法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
7.4.1 股权融资违规性会计寻租的基本特征探讨 |
7.4.2 股权融资违规性会计寻租的主要手段分析 |
7.4.3 股权融资违规性会计寻租的审计方法探讨 |
7.4.4 绿大地违规性会计寻租上市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着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获奖情况 |
(7)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的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及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相关概念界定 |
2.1 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界定 |
2.1.1 企业会计独立性的起源 |
2.1.2 企业会计独立性的涵义 |
2.1.3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内涵 |
2.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特征及目标 |
2.2.1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特征 |
2.2.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目标 |
2.3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
2.3.1 内部环境因素 |
2.3.2 外部环境因素 |
2.4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保障 |
2.4.1 会计法律规范的硬性约束 |
2.4.2 会计职业道德的软性约束 |
2.4.3 公司治理的制度约束 |
第3章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
3.1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经济学分析 |
3.1.1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契约理论分析 |
3.1.2 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角色理论分析 |
3.1.3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信号传递理论分析 |
3.1.4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博弈理论分析 |
3.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法律分析 |
3.2.1 法律制度类型与会计独立性的关系 |
3.2.2 我国现行会计法律规范中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体现 |
第4章 CFO独立性分析 |
4.1 CFO的角色、地位与职责 |
4.1.1 CFO在公司中的治理关系与管理关系 |
4.1.2 CFO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
4.1.3 CFO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 |
4.1.4 CFO在公司治理及管理中的权力 |
4.1.5 CFO的治理责任与管理责任 |
4.2 企业内部控制与CFO独立性分析 |
4.2.1 CFO独立性缺失的内在成因分析 |
4.2.2 CFO的角色本质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分析 |
4.2.3 企业内部控制对CFO独立性的作用 |
4.3 会计职业道德与CFO的独立性分析 |
4.3.1 CFO的职业道德对CFO独立性的作用 |
4.3.2 CFO职业道德的影响因素 |
4.3.3 CFO不良行为的表现及道德伦理分析 |
4.3.4 保证CFO的独立性:职业道德建设比内部控制更有效 |
4.3.5 CFO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
4.4 CFO独立性缺失的思考:内控约束、利益导向、伦理制衡相结合 |
第5章 普通会计人员独立性分析 |
5.1 会计人员独立性概述 |
5.1.1 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独立性基本理论 |
5.1.2 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3 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独立性缺失的原因 |
5.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人员独立性分析 |
5.2.1 会计人员的角色与道德行为选择 |
5.2.2 会计人员独立性缺失的具体表现 |
5.2.3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独立性的影响 |
5.3 内部控制与会计人员独立性分析 |
5.3.1 内部控制对会计人员独立性的影响 |
5.3.2 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控制比职业道德更有效 |
5.3.3 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性的措施 |
5.4 会计人员独立性缺失的思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第6章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保障机制分析 |
6.1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外部保障机制分析 |
6.1.1 我国会计诚信体系的构建 |
6.1.2 建立健全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措施 |
6.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内部保障机制分析 |
第7章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
7.1 会计独立性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 |
7.1.1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从内涵实质到评价 |
7.1.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综合评价框架 |
7.2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7.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3 指标解释 |
7.3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
7.3.1 显示性指标的计算:均值化处理 |
7.3.2 解释性指标的计算:因子分析法 |
7.3.3 效率值的计算:DEA模型分析法 |
7.3.4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最终评价指标的计算:专家打分法 |
7.4 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4.1 显示性指标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
7.4.2 解释性指标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
7.4.3 效率值指标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
7.4.4 会计独立性综合评分 |
第8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现状调查问卷 |
后记 |
(8)会计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观点 |
三、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伦理的人性论基础 |
一、"经济人"假设 |
二、"道德人"假设 |
三、会计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会计的伦理学基础 |
一、会计的本质 |
二、会计的伦理本质 |
三、会计伦理的行为主体 |
第三节 会计伦理的经济学特征 |
一、会计伦理的制度经济学特征 |
二、会计伦理的信息经济学特征 |
三、会计伦理的博弈论特征 |
第三章 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我国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的表征 |
一、观念层面:极端个人主义盛行 |
二、规范层面,职业道德缺失 |
三、行为层面:道德行为失范 |
第二节 成因剖析 |
一、人性假设与利益诱惑 |
二、制度缺失与监督无力 |
三、成本低廉与执行乏力 |
四、教育薄弱与历史影响 |
第四章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选择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演进 |
一、我国传统社会会计道德建设的经验 |
二、西方会计道德失序治理历程回眸 |
第二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历史启示 |
一、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理方法,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
二、必须依赖理性法制的力量,但不能过分迷信法制 |
三、不要过分崇拜市场的力量,民间自律不见得是最佳选择 |
四、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道德教育 |
第三节 会计伦理问题治理的理论框架 |
二、会计伦理规范的法律化 |
三、会计伦理活动的制度化 |
四、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化 |
五、会计伦理监督的社会化 |
第五章 会计制度伦理建设 |
第一节 会计制度的学理分析 |
一、制度的文化阐释 |
二、会计制度的层次分析 |
三、会计制度与会计伦理的关系 |
四、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议 |
第二节 制度伦理界说 |
一、制度伦理及其建构原则 |
二、制度伦理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会计制度伦理的创新 |
一、会计制度的伦理化 |
二、会计伦理的制度化 |
第六章 会计道德风险的控制与行为选择 |
第一节 会计道德风险的学理阐释 |
一、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 |
二、道德风险及其特征 |
三、会计道德风险 |
第二节 会计道德风险的管理 |
一、会计道德风险识别 |
二、会计道德风险动因分析 |
三、会计道德风险管理对策 |
第三节 会计道德的行为选择 |
一、会计道德行为及其特征 |
二、影响会计行为选择的因素 |
三、会计道德选择及其形式 |
四、会计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 |
五、会计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 |
第七章 会计道德教育的探索 |
第一节 会计道德教育创新 |
一、会计道德教育及其作用 |
二、会计道德教育的观念更新 |
三、会计道德教育的环节创新 |
四、会计道德教育的内容延展 |
五、会计道德教育的方法拓新 |
六、会计道德教育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会计道德良心的培育 |
一、会计道德良心的作用 |
二、会计道德良心的结构 |
三、会计道德良心的培育 |
第三节 会计道德人格的锻造与提升 |
一、会计道德人格的提升 |
二、道德自律与道德品格 |
三、会计道德人格的形成 |
四、会计道德境界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一) 公司利益相关者运动对公司法财务与会计制度的影响 |
(二) 私法公法化趋势中公司法对财务会计治理强化规制的必要性 |
(三) 市场及政府失灵视角下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层次结构的改革方向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公司治理理论 |
(二) 财务治理理论 |
(三) 会计治理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的创新 |
(一) 理论方面创新有 |
(二) 制度方面创新有 |
第一章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属性 |
一、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关系 |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
(一) 财务会计的特征 |
(二) 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律属性 |
三、财务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一般理论 |
一、公司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界定 |
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产生的动因 |
三、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功能定位 |
四、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建构的原则 |
第三节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交易费用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五、公司治理理论 |
六、社会责任理论 |
第四节 商事思维下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的立法原则 |
一、防阻公司财务会计治理私人强制的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利益均衡原则 |
四、安全与效率原则 |
第二章 公司法中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动态比较研究 |
一、大陆法系国家财务会计规制 |
(一) 大陆法系国家财务会计规制的共同基础:《萨瓦里法典》 |
(二) 法国“法典式会计制度” |
(三) 德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
二、英美法系的财务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
(一) 英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
(二) 美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
(三) 英美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特点 |
三、比较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结构的反思与重构 |
一、新中国公司财务会计法制发展的阶段划分 |
(一) 米勒(TerhardG.Mueller)的分类 |
(二)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分类 |
(三) 阿伦(Pau1 H.Aron)的分类 |
二、我国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发展的特征 |
三、公司财务会计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公司法与会计法对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 |
一、《会计法》的统率作用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色彩 |
二、主管部门对公司财务会计立法与执法的实质垄断 |
三、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 |
(一) 廓清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的边界 |
(二) 确立公司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三) 公司法控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弹性 |
四、公司法财务会计的制度构成 |
(一) 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 |
(二) 公司法中的分配制度 |
(三) 公司法资本结构制度 |
(四) 公司财务会计监督制度 |
(五)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
第三章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司法属性 |
一、财务会计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 |
(一)财务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 |
(二)会计的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司法属性 |
三、公司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
第二节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
一、基本假设 |
二、财务会计目标 |
三、公司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
四、财务会计对象要素 |
五、财务会计报告 |
第三节 公司法中应然的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构成 |
一、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特性 |
二、公司法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立场 |
三、公司法中应然的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构成 |
(一) 资产 |
(二) 负债 |
(三) 公司剩余权益 |
(四) 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
(五) 全面收益要素 |
(六)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要素 |
第四章 财务安全视野下公司法资本制度的反思 |
第一节 资本学术用语的逻辑厘定 |
一、资本概念的经济、会计与法律解读 |
(一) 资本的经济学释义 |
(二) 资本的会计含义 |
(三) 资本的法律视角 |
二、公司资产与公司法人财产 |
三、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 |
四、资本与资产 |
五、注册资本的法定权重理论 |
第二节 传统公司资本三原则与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 |
一、资本确定原则的财务意义 |
(一) 资本确定原则的商业价值 |
二、资本维持原则的财务意义 |
(一) 资本维持原则的由来 |
(二) 资本维持原则的经济视角 |
(三) 资本维持原则的会计检讨 |
三、资本不变原则的财务意义 |
第三节 公司验资制度的粗疏与完善 |
一、验资制度的立法初衷与制度沿革 |
二、强制验资与强制评估的理论与实务 |
(一) 验资制度程序性质 |
(二) 强制验资制度现状 |
三、验资制度的改革建议 |
第四节 公司法减资制度的财务会计检讨与重构 |
一、减资的会计实质与经济意义 |
二、减资规则的国际比较 |
三、公司法减资规则的重构 |
第五章 公司法分配制度的检讨与重构 |
第一节 公司法分配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 |
一、“公司分配”的界定 |
二、股利分配的方式 |
三、公司法对公司分配规范的利益衡量 |
(一)横向分配关系的利益衡量:强调公平 |
(二) 纵向分配关系的利益衡量:效率优先 |
四、公司分配制度的财务原则 |
第二节 《现行公司法》分配用语的规范 |
一、《公司法》涉利润分配概念与《会计法》及《会计准则》概念体系的差异 |
二、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或股权 |
(一)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
(二) 净资产与股权价值 |
三、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异质性理论 |
(一) 资本公积的功能 |
(二) 盈余公积的功能 |
四、异质性理论对《公司法》公积金概念体系的检讨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分配制度的展开与批判 |
一、《公司法》中“公司分配”概念界定 |
(一) 《公司法》在分配制度体系中的立法定位 |
(二) “分配”界定的功能 |
(三) 我国界定“公司分配”的现实选择 |
二、公司分配的价值选择 |
三、资本公积弥补亏损重在顺序而不是禁止 |
(一) 资本公积补亏的会计含义 |
(二) 资本公积补亏与盈余公积补亏的区别 |
四、公司利润分配顺序的理顺 |
(一) 法律意义上与会计意义上的利润分配与标准 |
(二) 利润分配的标准 |
(三) 利润分配的顺序 |
五、《公司法》中利润分配法定比例的质疑 |
第四节 恢复提取法定公益金公司法法理与规则 |
一、公司利润分配理论与制度的不足与修正 |
二、新公益金制度规则的内涵 |
三、新公益金制度规则的价值 |
(一) 用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
(二) 用于债权人利益保护与激励 |
(三) 用于消费者权益赔偿 |
第六章 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制度透视与完善 |
第一节 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本质 |
一、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财务会计监督本质 |
(二) 财务会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不安抗辩权的承载方式 |
二、公司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畸形分析 |
(一) 畸形状态描述 |
(二) 畸形成因分析 |
三、公司财务会计监管权畸形治理路径 |
(一) 公司法应然的内部财务会计监督主体 |
(二) 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制度 |
(三) 创新政府商事会计监管体制 |
第二节 公司账簿理论与制度再造 |
一、公司账簿的界定 |
二、公司账簿规制的法理基础 |
三、我国公司账簿立法模式检讨 |
四、公司账簿制度的完善建议 |
五、公司账簿政府监管制度再造 |
第三节 公司法定审计 |
一、法定审计与强制审计 |
二、法定审计制度的法理基础:“两个代理成本”降低 |
(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 |
(二) 利害关系人监督公司的代理成本 |
三、公司财务会计监管辅助:法定审计永恒的定位 |
四、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现实考量 |
(一) 《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立法本意 |
(二) 《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现实理解 |
第四节 利害关系人财务知情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
一、财务知情权客体的追问 |
(一) 财务知情权客体的追问 |
(二) 财务会计法律事实理论 |
二、股东财务会计知情权制度重构的原则 |
三、现行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检视与反思 |
(一) 现行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的检视 |
(二) 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的法经济学反思 |
(三) 完善制度的建议 |
四、公司债权人知情权的创新思考 |
(一) 债权人保护综述 |
(二) 公司法强制债并股理论提出 |
(三) 强制债并股的理论与债权人知情权保护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
1.2 研究命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管制与会计管制 |
1.2.2 导向 |
1.2.3 公司治理效率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会计管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
2.2 围绕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这两个主题的研究 |
2.3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的研究 |
2.3.1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研究 |
2.3.2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研究 |
2.3.3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互动研究 |
2.4 会计管制效果检验和评价研究 |
2.4.1 关于会计改革效果的研究 |
2.4.2 关于违规处罚的市场反应研究 |
2.5 对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
2.5.1 学术贡献 |
2.5.2 不足和缺陷 |
3. 会计管制的公司治理导向: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
3.1 会计管制的国际经验:以英美国家为例 |
3.1.1 会计管制的产生与发展——以英国《公司法》的演进和会计准则的产生为背景的考察 |
3.1.2 美国会计管制的发展与完善 |
3.2 会计管制的演进:中国经验 |
3.2.1 “国有国营”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统一企业会计制度 |
3.2.2 公司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多维会计管制体系的形成 |
3.3 结论与启示 |
4. 政府会计管制:三分法与逻辑动因 |
4.1 会计管制“三分法”的内容框架 |
4.1.1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
4.1.2 会计信息质量管制 |
4.1.3 会计行为管制 |
4.1.4 会计信息质量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与会计行为管制的内在关系 |
4.2 会计管制的逻辑动因 |
4.2.1 “市场失灵”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
4.2.2 “功能锁定”与会计信息质量管制 |
4.2.3 “有效市场”与会计行为管制 |
4.3 结论与展望 |
5. 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理论框架研究 |
5.1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理论基础:会计信息的治理角色 |
5.1.1 贡献之一:契约支撑 |
5.1.2 贡献之二:决策支持 |
5.1.3 贡献之三:代理冲突的纾解 |
5.2 经典管制理论的缺陷以及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理论的提出 |
5.2.1 公共利益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of Regulation)及其局限性 |
5.2.2 管制俘虏论(Capture Theory of Regulation)及其局限 |
5.2.3 经济管制论(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及其局限 |
5.2.4 程序论(Procedure Theory of Regulation)及其局限 |
5.2.5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提出 |
5.3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涵义与特征 |
5.4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目标——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
5.5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的三个维度 |
5.5.1 会计信息生产的质量水平 |
5.5.2 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与内容 |
5.5.3 会计行为的适当性 |
5.6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5.6.1 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管制有效性评价 |
5.6.2 传统的会计管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及其困境 |
5.6.3 公司治理效率:一个全新的会计管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及其优越性 |
5.7 公司治理导向会计管制理论的诠释:有效管制的本质特征 |
5.7.1 明确的责任和目标 |
5.7.2 适当的管制能力 |
5.7.3 充分的参与性 |
5.7.4 合理的法律框架 |
5.8 小结 |
6. 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研究假设与指标设计 |
6.1 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解析 |
6.1.1 会计管制与会计信息 |
6.1.2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效率 |
6.1.3 会计管制、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效率的逻辑链条 |
6.1.4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设计 |
6.2.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6.2.2 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选择 |
6.3 公司治理效率的度量 |
6.3.1 公司治理效率的评价方法 |
6.3.2 公司治理效率的度量 |
6.4 控制变量的选择 |
6.5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6 本章小结 |
7. 实证结果报告 |
7.1 制度背景分析与问题的提出 |
7.2 相关文献回顾 |
7.3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7.4 实证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变量Pearson 相关系数 |
7.4.3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效率贡献模型的回归分析 |
7.5 实证研究结论 |
7.6 结论分析 |
7.7 研究不足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内部控制与会计行为缺陷的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部控制的瑞幸咖啡会计违规研究[D]. 贾玉娜.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独立董事连锁、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D]. 廖方楠. 厦门大学, 2019(08)
- [4]内部控制、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D]. 蔡桦. 华侨大学, 2016(02)
- [5]法务会计功能重构与治理效果研究[D]. 董仁周.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6]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会计寻租研究[D]. 阮梓坪.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7]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独立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刘朋.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8]会计伦理问题研究[D]. 王双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9]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 范伟红.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8)
- [10]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D]. 周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