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

一、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的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杨霄[1](2021)在《胶东海草房适宜技术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在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产生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居住的建筑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科技在方便人们的工作、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冲刷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地方性传统建筑也正在被消解。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性村落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其建筑也面临着消失危险。现代化的高技术在具有浓厚历史传统的乡村建筑的建造中往往难以推广,而适宜技术在地方性传统村落建设的应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草房是胶东地区重要的传统村落建筑,是胶东地区先祖的智慧的结晶。本文以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乡村海草房村落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草房建筑的改造与更新的论述和部分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归纳出一些有关适宜技术的建造方法。并以此为借鉴,对传统海草房村落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和乡村的建设,对一些适宜技术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全文先解释适宜技术的的概念,通过对比适宜技术、低技术、传统技术、高技术的差别对适宜技术的概念进行相关的界定,并通过一些相关成功的建筑案例来分析适宜技术的方法。之后,本文介绍荣成市海草房的地理环境、基本形态、传统的建造技术,分析海草房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针对海草房面临的问题,结合调研的实际项目案例,提出一系列适宜技术的保护与更新方案。对传统海草房村落建筑保护与更新提出一些简单的适宜技术方法,传承传统文化技术智慧的同时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潘璐冉[2](2021)在《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文中指出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对建筑高技术发展的重视,城市独有的地域文脉特性在追求先进技术创新时渐渐丢失。因此,在建筑营建过程中,应通过探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污染,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本文基于对传统建筑文脉的追溯与传承,立足于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以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研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环境到建筑内部,从营建理念到营建技法,深度研究总结出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中的绿色营建智慧。首先,从地域文化、规划选址、建筑特征三个方面对徽州地区宗祠建筑规划选址及地域特征进行了详细信息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出地方文脉的特征与要点,为后续传统绿色营建技术的选取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选取的理念与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筛选与提取:第一,基于国家标准的绿色技术理念提取。从国家标准层面总结出能成为绿色技术应满足的四点理念;第二,基于因地制宜的绿色技术评定。以徽州为例,使用Climate Consultant气象数据分析软件输出徽州地区的气象情况,归纳出8个徽州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评定的适应性要点;第三,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技术优化。强调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中的文脉延续。最终得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所具备的5项特征,为后续选取绿色营建技术提供方法与依据。最后,通过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选取的理念与方法,从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外部环境、建筑空间、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四大方向上选取出其中符合条件的各种绿色营建技术,并根据其对建筑及环境影响程度与作用的不同逐一分析,共总结出30个营建技术。并通过Phoenics和Ecotect模拟软件对部分绿色营建技术进行模拟计算,将绿色技术量化。通过十分直观的可视化结果,输出科学的量化数据,印证该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技术是能够对建筑环境起到优化改善作用的。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智慧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双重验证其绿色优化作用,为公共建筑的修缮、改造与更新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图[53]表[14]参[85]

麻可可[3](2020)在《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乡村出现的衰落问题,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乡村发展要遵循其规律,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等。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由此构成我国社会“共生”矛盾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在乡村建设中,片面强调历史风貌的延续和地方建筑文化的传承,缺少原发性研究,很多地方政府以不恰当的方法和方式介入乡村建设,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更新与传承。在建筑学角度上,乡村建筑设计简单机械地沿用城市建设地思路,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引。近阶段,很多建筑师与地方工匠合作开展实地建造,在农村建筑更新中认识到乡村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吸收乡土营建理念和技术,探讨传统乡土空间秩序的当代表达方式,为乡村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指导。本论文以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传统乡村公共建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剖析,并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借鉴黑川纪章共生理念,对当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实践进行分析,探寻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共生设计方法,其中宏观层面包括乡村公共建筑与环境、文化的共生,中观层面包括乡村公共建筑内外空间的共生、材料的共生,微观层面包括新旧细部共生、新技术与传统共生、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

郑媛[4](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夏峻嵩[5](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武伯菊[6](2020)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认为当今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过去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中,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到固定模式快速建造带来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其中过度依赖技术而轻视地域文化的问题使得各地区的绿色建筑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我国各地区传统地域建筑因其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化中,不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适应性营建特征,呈现出绿色、适宜的营建理念与建造体系。因此,探究传统建筑的生态营建智慧,提炼其适应地域环境的建造体系,并通过当代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研判与转译,对当代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及借鉴意义。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路径,无论是地域文化、城市形态还是建筑类型都呈现出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状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建筑不断被废弃拆除,现代绿色建筑的日渐普及,青岛的地域文脉与传统营建智慧也面临着断层的现实问题,而现代绿色建筑也出现地域特征缺失,趋同化发展的困境。本文以绿色建造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研究框架。一方面以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承地域文脉的建造体系的形成背景、构成要素以及地域适应性特征,传承其适宜的绿色建造手法,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现代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建设,也是对传统营建智慧和朴素建造技术从实际意义上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则以青岛典型的绿色星级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对青岛本土环境的适宜性,反思现代绿色建筑发展中忽视地域文脉所带来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二章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问题、理论发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传统建筑建造体系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发展脉络和二者内在关系,构建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研究框架。其次,第三、四章是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进行挖掘与科学化分析的横向研究。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背景下对青岛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研判,明确以传统乡建、西式殖民、海防建筑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青岛传统建筑朴素的绿色建造特征,并通过现场调研实测数据,定量佐证分析其地域适应性效能,总结提取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共性特征。第三,第五章是对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应性分析的纵向研究。以青岛10栋已建成绿色星级项目为例,依据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其所应用节能建造技术进行挖掘与分析,探讨反思当下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选取使用的节能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在达成建筑节能舒适的目标下,为绿色建筑本土性、地域化发展做出引导,以期实现传统建造技术传承更新与现代绿色技术适宜性发展。最后,第六、七章是基于上文研究总结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并针对其绿色建造体系现存问题分别从空间形制、结构与建造技术及建造材料选取方面提出适宜优化策略,总结其值得传承发展的传统建造技术,反思其现代节能技术的适宜发展。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完成对地区文脉的再认识。通过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地区典型建筑形成机制的挖掘探究,传承其绿色营建智慧,以适宜当下为基础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地区现代绿色建筑泛滥建造的再反思,慎思通用高新技术,为当今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适宜性发展提供思路,实现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张基伟[7](2020)在《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镇一体化”、“危旧房改造”活动推进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城乡的面貌发生巨大变革,催生大量传统的村落正面临解体的边缘。乡村文化的断层、劳动力流失和农村生活活力的缺乏,导致原本落后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规划的缺失和村民无序改造,使得原本自然、和谐的村落风貌显得零散而无章法。如何在复杂和多元影响因素,实现对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在外部条件下实现对传统风貌的恢复和空间景观的修复,对保护其他文化遗产都具有典型性和实证性。本文以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首先结合研究问题选择国内外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选定了适合于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方法和措施。其次,以陕南地区为整体,从宏观角度对陕南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空间形态特征的总结,结合村落的现状、问题,分析村落衰亡的原因。再次,通过对陕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动力和前景分析,提出保护与更新并重的原则、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的策略,强调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传统村落和民居的有机更新。最后,以上元观乐丰村为典型案例,结合村落的风貌和资源现状,提出保护理念和原则。在以整体保护为大背景的框架下,确定了保护和更新的对象、内容和技术策略。通过将村落功能和布局的整体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次进行景观表现和景观要素设计,形成乐丰村特点和特色鲜明的村落景观设计。通过研究的结果表明:建立在整体性保护和有机更新基础上的传统村落,通过对村落风貌和景观环境的更新设计,以及适当引入商业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通过村民的自发参与保护和经营,才能激发村落的活力和提高村民人居环境。对传统村落中最为核心的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好二者的相融与同步更新条件下,也将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应优先使用传统技术和材料,以促进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最大程度发挥和体现地域乡土文化的特色。

赖世贤[8](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黄珂[9](2019)在《基于地域主义的特色小镇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陕西商洛云盖寺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策略。当前,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模式单一,出现“特色危机”、“千镇一面”等现象,小镇设计应达到产业特色鲜明、镇区环境优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准,最为重要的就是小镇整体风貌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而传统小镇聚落与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建筑文化传承发展更是特色小镇风貌建设的核心。由此,当代建筑师应投身于地域文化传承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探索一种既具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内在表现,又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舒适、宜居的建筑形式。本文以地域主义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和陕南地区特色小镇人地环境探析为起点,结合特色小镇的地域建筑文化具体因素,从聚落选址、街巷布局、民居风格、营造材料、营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特色小镇特色分析总结。结合特色小镇当前特色传承问题提出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社会人文多元共存、营造技术适宜利用具体的传承方法与发展方面的实践措施,得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传承地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有效地保护与传承陕南地区的特色小镇及地域文脉。本文结合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特色小镇的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设计研究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探索了在小镇建设中或者是地域性建筑创作中如何运用和体现传统地域性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以及如何使在优秀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形制与现代生活理念之间的和谐共存,从而形成地域建筑独特的整体风貌。在设计中分别对小镇的自然环境生态、社会人文生活、营造生产技艺这三大方面进行细致调研,分析出小镇规划和传统民居风貌肌理延续的设计因子,分析传统建筑形制、镇区街巷分布、聚落空间格局等总体特征,尽可能保持小镇原有的聚落整体风貌、街巷尺度、公共空间和生态环境进行小镇聚落、街巷、建筑地域性规划设计。

姚亚聪[10](2019)在《陕南山地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与模式研究 ——以柞水县凤凰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于现代的建筑来说,传统民居是适应地域性的气候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所建造出来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造,摸索出来一条适合生态环境的传统民居建筑。对于存在在民居建筑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和哲学思想,应当给予保护。并用技术和生态的角度重新去审视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关系上的巧妙之处。本文首先立足于对传统民居营建哲学思想的追溯,通过对我国传统民居的概述,提出了传统民居的营建是作为生态建筑经验而存在。进而以凤凰镇的传统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拍照以及测量的方法,概括了凤凰镇气候、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描述了当地传统民居的不同类型与院落布局方式,再从生态性角度探讨民居空间形态和建筑色彩。着重分析了凤凰镇传统民居在应对乡土材料、构造方式、防火、防潮和防雨等方面所采取的生态经验。其次通过气候软件对被动式气候适应性策略进行分析,得出凤凰镇的民居建筑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然后再从生态和技术的角度出发,在通风散热、太阳辐射与日照、墙体、屋面和民居热工性能的分析,来验证凤凰镇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合理性。并利用对生态建筑经验的分析,来总结出十七条生态建筑模式。最后,提出了通过对凤凰镇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和模式的探究,希望能够在今后现代民居建筑中与传统建筑技术相结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民居建筑。并希望传统民居生态建筑技术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二、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的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的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海草房适宜技术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适宜技术相关理论研究
    2.1 适宜技术理论
        2.1.1 适宜技术概念解释
        2.1.2 适宜技术建筑研究内容
    2.2 “适宜技术”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适宜技术”发展与实践
        2.2.2 国内“适宜技术”发展与实践
    2.3 关于传统民居适宜技术更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2.3.1 厦门厢语香苑民宿
        2.3.2 山东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本章小结
3 胶东海草房现状分析
    3.1 海草房现状调研
        3.1.1 小西村
        3.1.2 东楮岛村
        3.1.3 东墩村
        3.1.4 烟墩角村
    3.2 存在问题及原因
    3.3 保护动态
    本章小结
4 胶东海草房传统技术研究
    4.1 海草房的历史发展
    4.2 传统海草房建造工序
        4.2.1 选址营基
        4.2.2 砌造墙体
        4.2.3 安装屋架
        4.2.4 苫造屋顶
    4.3 传统海草房平面布局
    本章小结
5 胶东海草房适宜技术策略
    5.1 材料、技术方面的策略
        5.1.1 传统技术改进
        5.1.2 建筑环境优化
        5.1.3 采用节能技术
    5.2 经济、生活方面的策略
        5.2.1 空间再利用与改进
        5.2.2 采用低技术手段
        5.2.3 结合现代生活方式
    5.3 文化、历史方面的策略
        5.3.1 固定特征因素的表达
        5.3.2 非固定特征因素的表达
        5.3.3 地方风格创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建成为关注热点,环境质量亟需提升
        1.1.2 传统技术缺乏传承,适宜技术值得挖掘
        1.1.3 徽州地域文脉显着,宗祠建筑价值斐然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范围
        1.5.2 相关概念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徽州地区宗族文化研究
        2.1.2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研究
        2.1.3 徽州地区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2.1.4 其他地区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传统建筑营建相关研究
        2.2.2 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规划选址及特征研究
    3.1 徽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研究
        3.1.1 徽州地域文化与地理风貌
        3.1.2 徽州地域文化与中原移民
        3.1.3 徽州地域文化与徽商崛起
        3.1.4 徽州地域文化与忠孝礼教
        3.1.5 徽州地域文化与风水理论
    3.2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规划选址研究
        3.2.1 “中轴核心”的规划选址
        3.2.2 “负阴抱阳”的规划选址
        3.2.3 “阴阳相悖”的规划选址
        3.2.4 “正寝之东”的规划选址
    3.3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特征研究
        3.3.1 以对称递进为主的空间特征
        3.3.2 以混合结构为主的结构特征
        3.3.3 以地域木石为主的材料特征
        3.3.4 以徽雕彩绘为主的装饰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的理念与方法
    4.1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评价理念
        4.1.1 基于国家标准的绿色技术理念
        4.1.2 基于因地制宜的绿色技术评定
        4.1.3 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技术优化
    4.2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选取路径
        4.2.1 基于文献调研取证
        4.2.2 基于实测研究确定
        4.2.3 基于软件模拟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
    5.1 宗祠建筑外部环境绿色营建技术
        5.1.1 通风降温的深巷尺度
        5.1.2 置换空气的绿墙花窗
        5.1.3 多尺度调和的水系环境
        5.1.4 公共集散的门坦营造
    5.2 宗祠建筑空间绿色营建技术
        5.2.1 借景穿透的前院空间
        5.2.2 多功能改善环境的天井空间
        5.2.3 视线优化的寝堂空间
        5.2.4 氛围营造的景观节点空间
    5.3 宗祠建筑构造绿色营建技术
        5.3.1 以开洞镂空为主的空气流通技术
        5.3.2 以八字门楼为主的通气聚风技术
        5.3.3 以扩大采光为主的天然引光技术
        5.3.4 以隔层夹层为主的保温隔热技术
        5.3.5 以恒温气流为主的调温空调技术
        5.3.6 以建筑四防为主的特殊构造技术
    5.4 宗祠建筑材料绿色营建技术
        5.4.1 以耐候性材料为主的耐久防腐技术
        5.4.2 以地域性材料为主的通风调湿技术
        5.4.3 以环保性材料为主的装饰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共生理论思想研究总结
        2.1.1 共生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源泉
        2.1.2 “共生论”产生和发展
        2.1.3 “共生论”思想
        2.1.4 黑川纪章共生建筑
        2.1.5 “共生论”思想对传统乡村建筑设计的启示
    2.2 共生理念下国内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2.2.1 国内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现状
        2.2.1.1 宏观层面的共生
        2.2.1.2 中观层面的共生
        2.2.1.3 微观层面的共生
    2.3 共生理念下国外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现状
        2.3.1.1 宏观层面共生
        2.3.1.2 中观层面的共生
        2.3.1.3 微观层面的共生
    2.4 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国内外案例及理论研究总结
第三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宏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3.1 乡村公共建筑与环境共生
        3.1.1 建筑自身与环境的融合
        3.1.2 建筑呼应自然与地形
        3.1.3 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
    3.2 乡村公共建筑与文化共生
        3.2.1 传统记忆文化的重构与共生
        3.2.2 乡土建筑的现代语言诠释
    3.3 乡村公共建筑宏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第四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中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4.1 乡村公共建筑内外空间共生
        4.1.1 内部与外部共生——中间领域的概念
        4.1.2 灰空间在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中的运用
    4.2 室外场所营造原则
    4.3 乡村公共建筑功能共生
        4.3.1 功能复合型转化及可预见性特征总结
        4.3.2 公共功能整合与通用性
    4.4 乡村公共建筑材料共生
        4.4.1 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传统与现代材料总结
        4.4.2 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不同材料共生方法
    4.5 乡村公共建筑中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第五章 共生理念下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微观层面的方法研究
    5.1 新旧细部共生
        5.1.1 传统生活场景及其元素在建筑中运用
        5.1.2 传统构件形式在新建筑的运用
        5.1.3 建筑细部共生方法
    5.2 技术与传统共生
        5.2.1 传统建造技术的借鉴
        5.2.2 原有做法在新建筑中的运用特点
        5.2.3 新技术与传统建造体系的结合
    5.3 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
        5.3.1 西南地区新科技运用
        5.3.2 新科技与原有做法的共生总结
    5.4 乡村公共建筑微观层面设计策略与总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4)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5)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6)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2.3 地域背景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绿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环渤海地区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理论研究
    2.1 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认知
        2.1.1 现代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面临问题
        2.1.2 绿色建筑构成要素、设计原则与评价标准
        2.1.3 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
    2.2 传统建造体系的解读
        2.2.1 传统建造体系的基本构成
        2.2.2 传统建造体系发展相关要素分析
        2.2.3 传统建造体系中的朴素绿色辨析
        2.2.4 传统建造体系问题综述
    2.3 结合地域文脉的绿色建造体系适宜化发展路径
        2.3.1 传统建造经验科学化研判
        2.3.2 现代绿色技术地域化应用
    2.4 本章小结
3.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青岛传统建造体系的特征与要素研究
    3.1 青岛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3.1.1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文环境特征
        3.1.2 青岛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
    3.2 青岛传统建筑类型
        3.2.1 传统乡建
        3.2.2 海防建筑
        3.2.3 西式殖民
        3.2.4 典型选取
    3.3 青岛传统建筑建造体系要素构成
        3.3.1 空间形制
        3.3.2 结构与构造
        3.3.3 建筑材料
    3.4 本章小结
4.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调查与定量化分析
    4.1 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调查
        4.1.1 传统滨海村落——青山村调查
        4.1.2 海防卫所聚落——雄崖所调查
        4.1.3 殖民时期华人区合院式建筑——黄岛路26号里院
        4.1.4 殖民时期欧人区独立式建筑——广西路9号
        4.1.5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总结
    4.2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的实测验证
        4.2.1 传统建筑现场实测定量分析
        4.2.2 青山村刘氏民居
        4.2.3 雄崖所村长家
        4.2.4 黄岛路26号里院
        4.2.5 广西路9号
        4.2.6 本章小结
    4.3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分析
        4.3.1 遮阳通风体系
        4.3.2 保温隔热体系
        4.3.3 防潮除湿体系
        4.3.4 材料与构件运用
    4.4 本章小结
5.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宜性分析
    5.1 青岛绿色建筑实践情况
        5.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5.1.2 寒地滨海城市绿色建筑特点
        5.1.3 青岛绿色建筑分析
    5.2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节能建造技术分析
        5.2.1 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2.2 青岛绿色星级建筑建造技术应用情况
    5.3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适宜性建造技术探讨
        5.3.1 被动式措施优化
        5.3.2 主动式措施辅助
    5.4 本章小结
6.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6.1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
    6.2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
        6.2.1 空间形态适宜性策略:适候与应变
        6.2.2 结构与建造技术适宜性策略:适技与多样
        6.2.3 建造材料适宜性策略:适材与节约
    6.3 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6.3.1 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6.3.2 现代绿色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理论综述
    2.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概念
        2.1.1 村落
        2.1.2 传统村落
        2.1.3 整体性保护
        2.1.4 传统村落“更新”
    2.2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
        2.2.1 场所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共生理论
    2.3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案例分析
        2.3.1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2.3.2 国内相关实例分析
        2.3.3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的调研与分析
    3.1 陕南地区地域背景
        3.1.1 陕南概述
        3.1.2 陕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3.1.3 陕南地区社会背景
    3.2 陕南传统村落调研与分析
        3.2.1 陕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3.2.2 陕南传统村落调研
        3.2.3 陕南传统村保护基础条件
    3.3 陕南传统村落类型与特征
        3.3.1 陕南传统村落类型与特征
        3.3.2 陕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3.3.3 陕南传统村落民居的建筑特征
    3.4 陕南传统村落的现状与问题
        3.4.1 陕南传统村落现状
        3.4.2 陕南传统村落存在问题
        3.4.3 现状原因分析
    3.5 上元观镇乐丰村的现状与问题
        3.5.1 .乐丰村历史背景
        3.5.2 乐丰村整体特色分析
        3.5.3 乐丰村整体现状
        3.5.4 乐丰村现状原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陕南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4.1 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动力与前景分析
        4.1.1 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影响因素
        4.1.2 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前景
    4.2 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原则
        4.2.1 .规划先行,有序修复
        4.2.2 .整体保护,合理利用
        4.2.3 .尊重传统,适度更新
        4.2.4 .成本低廉,经济舒适
    4.3 陕南传统村落保护模式分析
        4.3.1 保护内涵
        4.3.2 保护模式分析
        4.3.3 陕南地区保护模式选择
    4.4 陕南传统村落更新方法分析
        4.4.1 更新内涵
        4.4.2 更新方法
        4.4.3 陕南传统村落更新方法选择
    4.5 上元观镇乐丰村保护与更新策略
        4.5.1 保护更新原则
        4.5.2 传统村落活力促进策略
        4.5.3 物质环境更新策略
        4.5.4 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更新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上元观镇乐丰村保护与更新设计实践
    5.1 乐丰村保护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5.1.1 保护更新的目标
        5.1.2 保护更新原则
    5.2 乐丰村整体性保护
        5.2.1 村落环境的保护
        5.2.2 历史文脉的保护
        5.2.3 传统建筑的保护
        5.2.4 .文化空间的保护
    5.3 乐丰村更新设计研究
        5.3.1 功能置换和调整
        5.3.2 边界空间营造
        5.3.3 街巷格局重现
        5.3.4 公共空间重塑
        5.3.5 传统建筑更新
        5.3.6 景观设施提升
    5.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5.4.1 秉承传统技艺代代传承
        5.4.2 民俗特色展现
        5.4.3 社区管理模式
    5.5 乐丰村整体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5.5.1 保护模式
        5.5.2 更新方法
        5.5.3 村落价值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本人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录2: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统计表
附录3:陕南地区传统村落调查表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地域主义的特色小镇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陕西商洛云盖寺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地域建筑文化复兴
        1.1.2 特色小镇建筑文化特色缺失
        1.1.3 云盖寺特色小镇地域特色文化发展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相关概念
        1.5.1 地域主义
        1.5.2 地域文化
        1.5.3 建筑文化
        1.5.4 特色小镇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域主义相关理论和建筑创作方法研究
    2.1 地域主义相关理论
        2.1.1 地域主义理论
        2.1.2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
        2.1.3 乡土建筑场所理论
    2.2 人居环境理念下的建筑地区性
        2.2.1 建筑地区性的影响因素
        2.2.2 建筑地区性的现代阐释
        2.2.3 建筑地区性创作设计理念
        2.2.4 地区建筑创作方法简述
    2.3 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案例分析
        2.3.1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2.3.2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2.3.3 桦墅村村口乡村铺子
    2.4 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设计方法总结
        2.4.1 融入场地自然环境
        2.4.2 传统空间布局植入
        2.4.3 传统立面元素设计
        2.4.4 传统适宜技术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陕南特色小镇地域建筑文化解析
    3.1 陕南地区人地关系解析
        3.1.1 陕南地区地域文化特质
        3.1.2 陕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3.1.3 陕南地区社会人文生活
        3.1.4 陕南地区营造生产技艺
    3.2 陕南地区特色小镇特色分析
        3.2.1 陕南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3.2.2 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
        3.2.3 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
        3.2.4 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
    3.3 陕南特色小镇建筑文化特色总结
        3.3.1 自然环境生态特征
        3.3.2 社会人文生活特征
        3.3.3 营造生产技艺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云盖寺镇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解析
    4.1 云盖寺镇总体价值评析
        4.1.1 云盖寺镇概况
        4.1.2 价值特色评析
    4.2 云盖寺镇选址及空间格局演进
        4.2.1 云盖寺镇选址特征
        4.2.2 云盖寺镇格局演进
    4.3 云盖寺镇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现状
        4.3.1 云盖寺镇传统镇区
        4.3.2 云盖寺镇街巷布局
        4.3.3 云盖寺镇传统建筑
        4.3.4 传统建筑营造材料
        4.3.5 传统建筑营造技术
        4.3.6 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4.4 云盖寺镇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现状问题
        4.4.1 自然环境生态层面
        4.4.2 社会人文生活层面
        4.4.3 营造生产技艺层面
    4.5 小结
第五章 云盖寺镇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5.1 云盖寺镇规划发展定位目标
    5.2 云盖寺镇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构想
        5.2.1 自然环境角度:和谐共生
        5.2.2 社会人文角度:多元并存
        5.2.3 营造技艺角度:适宜利用
    5.3 地域自然环境生态的传承与发展
        5.3.1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5.3.2 小镇聚落生态平衡
    5.4 地域社会人文特征的传承
        5.4.1 导入特色文化产业
        5.4.2 重视文化遗产规划
        5.4.3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5.5 地域建筑文化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5.5.1 优化街巷节点结构
        5.5.2 提升广场空间品质
        5.5.3 控制新改扩建民居
    5.6 云盖寺镇小镇客厅文化广场实践设计
        5.6.1 小镇客厅文化广场设计背景
        5.6.2 基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5.6.3 实践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5.6.4 文化广场改造策略
    5.7 小镇客厅地域建筑设计方案
        5.7.1 地域性实践创作手法简述
        5.7.2 小镇客厅总平面设计
        5.7.3 小镇客厅单体设计
        5.7.4 地域建筑文化表达
        5.7.5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5.8 小镇客厅文化广场实践设计归纳分析
    5.9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陕南山地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与模式研究 ——以柞水县凤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概况
        1.2.1 国内的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4 论文的主要框架
2 传统民居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建筑经验
    2.1 传统民居营建的哲学思想
        2.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2.1.2 “师法自然”的营建思想
        2.1.3 “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
    2.2 各地典型民居生态经验的介绍
        2.2.1 吉林满族民居
        2.2.2 北京四合院
        2.2.3 新疆阿以旺民居
        2.2.4 徽州民居
        2.2.5 云南“半边楼”民居
    2.3 作为生态建筑经验的建筑形态
    2.4 生态建筑的延续
    2.5 小结
3 凤凰镇传统民居概况及形态生态性能分析
    3.1 自然条件
        3.1.1 行政区划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2 人文背景
        3.2.1 历史沿革
        3.2.2 文化特征
        3.2.3 生活方式
    3.3 传统民居选址布局及生态性
        3.3.1 传统民居选址生态性
        3.3.2 传统民居总体布局
    3.4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院落布局方式
        3.4.1 前店后宅式
        3.4.2 坊居式
        3.4.3 院落的布局方式
    3.5 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生态性
        3.5.1 窄巷高墙
        3.5.2 建筑朝向
        3.5.3 空间的竖向扩展
        3.5.4 开敞的堂屋
    3.6 传统民居建筑色彩
    3.7 小结
4 凤凰镇传统民居细部构造生态性能分析与模式总结
    4.1 乡土材料利用
        4.1.1 生土
        4.1.2 木材
        4.1.3 石材
    4.2 民居结构形式
        4.2.1 抬梁式结构
        4.2.2 插梁式结构
    4.3 防火措施
    4.4 防潮措施
        4.4.1 台基
        4.4.2 台阶
        4.4.3 柱础
    4.5 防雨措施
        4.5.1 坡瓦屋面
        4.5.2 挑檐
        4.5.3 排水沟
    4.6 热工性能分析
        4.6.1 概述
        4.6.2 被动式气候适应策略有效性分析
        4.6.3 通风散热
        4.6.4 太阳辐射与日照
        4.6.5 墙体热工性能分析
        4.6.6 屋面热工性能分析
        4.6.7 民居整体热工性能分析
    4.7 民居生态建筑模式总结
    4.8 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图表索引

四、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技术的研究——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与技术的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海草房适宜技术更新策略研究[D]. 杨霄.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D]. 潘璐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共生理念下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麻可可.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5]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6]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D]. 武伯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以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为例[D]. 张基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9]基于地域主义的特色小镇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陕西商洛云盖寺镇为例[D]. 黄珂. 长安大学, 2019(01)
  • [10]陕南山地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与模式研究 ——以柞水县凤凰镇为例[D]. 姚亚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