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racle为“国土安全”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葛伟亚,王睿,张庆,邢怀学,周洁[1](2021)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构想》文中认为实现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和管理是当前中国构建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评价在运用地质成果、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共享服务方面面临不足与挑战,表现在地质调查缺少高精度的成果和足够的系统性,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没有实现对评价成果的充分利用,地质调查成果和空间利用信息的融合度急需提高,长期以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无法可依"、"无据可依"、"有规划难执行"。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体系——地下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的构想,即科学安全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应以规划管控为导向,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调查,构建地下空间资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应急水源地、地下文物保护等多种因素,系统评价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构建地下空间多种资源综合协同开发利用的管控评价体系。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研究,对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统筹国土空间资源规划管理意义重大。
杨昌明[2](2021)在《广西永福县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楠[3](2021)在《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内容、特点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国土安全硕士教育对于培养国家安全高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自“9·11”事件后,美国国土安全教育飞速发展。历经近20年的经验积累,其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日趋成熟。本文以美国31所高校的国土安全硕士教育项目培养方案为分析样本,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以及中美比较四个方面开展分析,探讨美国国土安全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安全硕士课程设置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对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体系呈现以下规律与特点:一是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秉持“情报引领”的理念,以威胁识别知识为基础,以情报分析、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等专业技能为核心,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二是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以威胁识别类知识为基础、以威胁应对类知识为核心、重视组织管理与研究学习能力培养;三是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呈现出统整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同时,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价值观目标设置不足、威胁识别类课程没有与时俱进、公共素养课设置不足等方面。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为我国国家安全学硕士课程设置提供了启示。建议我国高校加强应用型国家安全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具体而言,需要确定社会教育需求、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重视情报管理课程、促进理论实践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国家安全学硕士课程体系。
季帅[4](2020)在《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安情报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公安情报共享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尤其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增和爆发,公安维稳情报作为公安情报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公安维稳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开展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改革,整合公安情报资源,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情报壁垒”,既符合公安大部制改革“统一、效能”原则的要求,更是公安机关面对日益严峻的维稳形势开展情报工作的实际需要。美国作为世界情报大国,其开展情报共享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在改革过程中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建立的体系机制等都对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美国情报共享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其共享案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教训,并且在文化氛围、组织架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与美国情报共享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差距。从而借鉴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理论基础和概念,为文章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美国情报共享的基本情况以及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不足和差距。第五部分,综合美国情报经验教训和我国实际,提出合理建议用于完善和提高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
杨睛睛[5](2020)在《《利用风险披露技术增强和提高网络能力法》英汉笔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进入信息时代,政府信息安全与政府采购安全愈发重要,这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2018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利用风险披露技术增强和提高网络能力法》,旨在保护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安全和采购安全。该法对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保护和政府采购安全具有借鉴意义。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为美国联邦法律,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苏珊·萨切维奇的法律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且根据萨切维奇关于法律文本类型的划分,确定了源文本的文本类型为规范型法律文本,对于规范型法律文本的翻译应该严格遵照原文。本报告在萨切维奇对于法律术语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对于不同法系法律翻译缺乏法律对等词时,应采取的翻译方法,诸如功能对等词、词义扩充、字面对等,释义等,通过这些方法处理了源文本中部分词语没有确切对等词的问题。本报告在句法和语篇层面举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具体应用,法律翻译是法律转换和语际转换的双重操作,译者应力求实现源文本的立法原意,体现源文本的法律效力。因而在翻译法律条文时,译者应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出原文的法律效果。最后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
郑炜彬[6](2020)在《基于第三方评估的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土空间是国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并且作为核心要素承载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国土空间的发展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发布《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指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国土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加快转变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使得国土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来的发展契机,因此,亟需从江西省国土空间实际出发,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探讨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工作的原则和策略,这将对未来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规划国土空间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第三方评估和国土空间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第三方评估模式和网络评估平台的设计思路;然后,按照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指标选取的四个原则,从国土安全、创新发展、城乡协调、绿色生态、对外开放、便捷共享等6个方面选取了60个指标因子,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拟定评价标准,完成了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以江西省吉安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吉安市的国土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将2018的统计数据作为质量评价基础,结合指标评价体系,得到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吉安市国土开发保护质量提升策略,为江西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中部地区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祝哲,邵安[7](2019)在《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和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加强国土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举措。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现阶段我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加强政府作用,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路径仍不清晰。本文考察了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发现美国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法规、参与组建教育联盟、引导学科专业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作为倡导者、参与者和管家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的异同,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加强政府业务部门的政策引导力度、建立"政府业务部门-高校专业"超常规教育联盟、构建"政府业务部门-学科专业"紧密对口的学科结构等政策建议。
谢晓专[8](2018)在《美国融合中心的建设历程、演变逻辑与思想意蕴》文中提出融合中心是"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改革的产物,被誉为犯罪情报格局中最重要的变革,被美国列为国家优先发展事项。对美国情报融合法律政策与规范文件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美国融合中心的建设历程、演变特点及其主要逻辑,有助于展现美国融合中心建设发展的整体图景。美国融合中心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自发建设"阶段(2001—2005年),融合中心由各州、地区自发创建和自主经营,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共享,联邦缺乏统一规划部署;二是"统筹规划"阶段(2005—2010年),联邦政府将融合中心纳入国家信息共享框架,统筹推动融合中心建设;三是"能力中心"阶段(2010—2015年),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形成关键业务能力(COCs)和必备能力(ECs)标准,据此对融合中心进行评估,以评促建、促管和促改;四是"绩效本位"阶段(2015年至今),"以能力为中心"转向"以绩效为中心",重点关注融合中心的成效,着力审查更新相关政策标准,修补完善相关机制。美国融合中心是一种全新的"情报架构",建构了全新的情报融合思想,颠覆了传统的情报实践模式,预示着一种情报发展新趋势。其思想意蕴主要如下:立足"联邦与地方联动",推行"共建共治共享"的情报管理新模式,推进"广泛合作"与"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的"跨界融合",形成"大共享、大融合"的情报工作新格局,建立"分析驱动、预防为主、规范发展"的"超级信息共享与情报分析系统",以应对"所有犯罪""所有风险"和"所有威胁"。
段建炜[9](2018)在《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是当今世界情报投入最多的国家,而国防情报业界占据了整个情报界的半壁江山。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一庞大力量,美国建立了现代化的国防情报管理机制,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发达的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队伍,在支援决策和作战方面成效显着。论文以考察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模型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管理与业务管理具体实践为依据,分析和归纳现代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内容,揭示和论证若干重要影响因素,总结评价其特点与不足,并对我国防和情报管理发展提出对策性思考,使论文具有学术研究和实践指导双重意义。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等,重点从四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对美国国防情报管理最基础的理论要素进行概念分析和客观要素考察,并通过建模方法研究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模型,解读出情报、管理与决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历史归纳与思考,梳理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发展,分析美国从军事情报到国防情报、从各自为政到业界管理的历史脉络,剖析美国国防情报管理萌芽、创立、调整、新发展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深化了对当前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由来与发展的认识。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考察了当前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战略目标以及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两大领域,梳理了国防情报业界三个层面的管理职能,剖析了国防情报工作各阶段、各环节的业务管理,对当前管理现状进行成效评估,总结归纳了管理特点,并对缺陷与挑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展望。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对如何推进我军情报管理进行了思考,并结合我军事情报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与探索,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情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王天禅[10](2018)在《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战略》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发布了《网络安全战略》,将联邦政府赋予其的网络安全职能落在了实处,同时也巩固了其在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架构中的位置。本文从战略文本的具体内容出发,结合国土安全部的网络安全职能,分析国土安全部在本届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初步研判其对中美关系与我国网络话语权建设等问题的影响。
二、Oracle为“国土安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acle为“国土安全”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意义 |
1.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
1.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
1.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急迫性 |
2 现阶段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问题与挑战 |
2.1 地下空间调查精度不足 |
2.2 地下空间管理不规范 |
2.3 地下空间数据使用不充分 |
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方法 |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多源数据融合与三维模型构建 |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3 地上地下多种资源协同的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管控体系构建 |
3.4 地下空间资源多要素数据融合及决策支持服务 |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 |
4 结论和建议 |
(3)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内容、特点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3.1 泰勒原理 |
1.3.2 CBE教育理念 |
1.3.3 建构主义理论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论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路线图 |
2 美国国土安全教育发展概况与样本选择 |
2.1 国土安全学科建设 |
2.2 国土安全专业发展 |
2.3 样本选择 |
3 美国国土安全硕士教育需求与课程目标设置 |
3.1 教育需求 |
3.1.1 学术界教育需求 |
3.1.2 实践界教育需求 |
3.2 课程目标设置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1 课程类型 |
4.1.1 学科课程 |
4.1.2 活动课程 |
4.2 课程内容 |
4.2.1 国土安全基础课程 |
4.2.2 威胁识别类课程 |
4.2.3 威胁应对类课程 |
4.2.4 法律政策类课程 |
4.2.5 组织管理类课程 |
4.2.6 研究学习类课程 |
4.3 课程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
5.1 课程目标设置: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 |
5.2 课程内容选择:以威胁应对知识为核心 |
5.2.1 服务国家安全战略需求 |
5.2.2 以威胁应对知识为核心 |
5.2.3 重视组织管理能力 |
5.2.4 重视研究学习能力 |
5.3 课程内容组织:具备统整性和灵活性 |
5.3.1 涉及学科广泛 |
5.3.2 课程设置灵活 |
5.4 课程设置不足 |
5.5 本章小结 |
6 对我国国家安全学硕士课程设置的启示与建议 |
6.1 我国国家安全学硕士课程设置现状与特点 |
6.1.1 课程设置现状 |
6.1.2 课程设置特点 |
6.2 课程设置启示 |
6.2.1 确定社会教育需求 |
6.2.2 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
6.2.3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
6.2.4 重视情报管理课程 |
6.2.5 促进理论实践结合 |
6.3 课程设置建议 |
6.3.1 课程内容选择建议 |
6.3.2 课程内容组织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理论基础 |
1.5.1 协同理论 |
1.5.2 整体政府理论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公安维稳情报概念 |
1.6.2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概念 |
1.6.3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概念 |
1.7 研究综述 |
1.8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现状研究 |
2.1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现状 |
2.1.1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特点 |
2.1.2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方式 |
2.1.3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范围 |
2.2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实例研究----以H市为例 |
2.2.1 2019年H市维稳形势概况 |
2.2.2 H市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
2.3 由H市到全国: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
2.3.1 缺乏共享文化氛围和意识 |
2.3.2 缺乏政策法规 |
2.3.3 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
2.3.4 组织体系不畅 |
2.3.5 缺乏评估预警机制 |
2.3.6 共享情报缺乏统一标准 |
2.3.7 安全保密性低 |
2.4 本章小结 |
3 美国情报共享研究 |
3.1 美国情报共享改革概述 |
3.2 美国情报共享机制 |
3.2.1 美国情报共享管理机制 |
3.2.2 美国情报共享运行机制 |
3.2.3 美国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
3.3 美国情报共享案例分析 |
3.3.1 国土安全信息网络项目 |
3.3.2 情报百科项目 |
3.3.3 情报共享环境项目经理办公室 |
3.3.4 美国情报共享案例的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与美国情报共享比较研究 |
4.1 情报共享管理机制比较分析 |
4.2 情报共享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
4.3 情报共享保障机制比较分析 |
4.4 美国情报共享对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建议 |
5.1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管理机制 |
5.1.1 基于整体政府理论,改革组织架构 |
5.1.2 建立公安维稳情报共享动力机制 |
5.1.3 建立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约束机制 |
5.2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运行机制 |
5.2.1 建立“部—省—市—县”情报共享机制 |
5.2.2 建立情报评估预警机制 |
5.2.3 建立“情指行一体化”的合成作战机制 |
5.2.4 建立维稳情报共享专班机制 |
5.3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
5.3.1 优化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技术能力 |
5.3.2 加大公安情报人才培养力度 |
5.3.3 提高公安维稳情报共享资金投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记要一 |
附录 B 访谈记要二 |
附录 C 关于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情况的问卷调査 |
附录 D 问卷调查情况汇总表 |
致谢 |
(5)《利用风险披露技术增强和提高网络能力法》英汉笔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Parallel Texts |
2.2 Translation Tools |
Chapter Three The Application of Susan Sarcevic’s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 |
3.1 Introduction of Susan Sarcevic’s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 |
3.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3.2.1 Legal Text Types |
3.2.2 Lexical Level |
3.2.3 Syntactic Level |
3.2.4 Txtual Level |
3.3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Susan Sarcevic's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 |
3.3.1 Lexical Level |
3.3.2 Syntactic Level |
3.3.3 Textual Level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4.1 Translation of Serial Numbers of Provisions |
4.2 Phrases about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s |
4.3 Long and Compound Sentences |
Chapter Five Quality-Control of Translation |
5.1 Self-Proofreading |
5.2 Peer-Proofreading |
5.3 Supervisior-Proofreading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6)基于第三方评估的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新诉求 |
1.1.2 现状质量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 |
1.1.3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着力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第三方评估研究动态 |
2.1.1 国外第三方评估研究 |
2.1.2 国内第三方评估研究 |
2.2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研究动态 |
2.2.1 相关概念释义 |
2.2.2 国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研究 |
2.2.3 国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研究 |
2.2.4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5 本章小结 |
3 第三方评估模式的建立 |
3.1 第三方评估的优势 |
3.2 构建第三方评估运行机制 |
3.3 网络评估系统的设计意向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1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1 代表性原则 |
4.1.2 层次性原则 |
4.1.3 保护发展原则 |
4.1.4 可获取性原则 |
4.2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国土安全管控 |
4.2.2 城市创新发展 |
4.2.3 城乡协调统筹 |
4.2.4 绿色生态发展 |
4.2.5 城市对外开放 |
4.2.6 城市便捷共享 |
4.3 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1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权重分配 |
4.3.2 基于AHP-熵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3.3 综合权重确定 |
4.3.4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 |
5 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 |
5.1 研究区概述 |
5.2 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 |
5.2.1 综合评价情况 |
5.2.2 国土安全管控评价情况 |
5.2.3 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情况 |
5.2.4 城乡协调统筹评价情况 |
5.2.5 绿色生态发展评价情况 |
5.2.6 城市对外开放评价情况 |
5.2.7 城市便捷共享评价情况 |
5.3 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不足 |
5.3.1 区域质量存在差异性 |
5.3.2 国土空间管控质量仍需加强 |
5.3.3 创新投入不足 |
5.3.4 城乡发展模式粗放,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
5.3.5 经济发展高能耗,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
5.3.6 对外开放水平有待加强 |
5.3.7 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品质仍需提高 |
5.3.8 用地布局存在偏差,特色空间格局尚未显现 |
6 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升策略 |
6.1 以强带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6.2 以质量评价为基础,引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6.3 以生态保护为底线,统筹谋划全域产业资源 |
6.4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导向,提升城乡发展品质 |
6.5 以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为保障,强化国土空间管控 |
6.6 分区引导,有的放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咨询表 |
附录2 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计算 |
附录3 2018 年度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结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和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案例分析 |
(一)国土安全相关概念辨析 |
(二)美国国土安全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 |
(三)美国政府参与国土安全教育联盟组建 |
(四)美国政府推动国土安全学科专业建设 |
1.国土安全学科专业演进历史 |
2.国土安全学科结构分析 |
(1)国土安全学科外部边界。 |
(2)国土安全学科内部结构。 |
三 美国政府在国土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总结 |
第一,政府是开创国土安全高等教育的倡导者。 |
第二,政府是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度参与者。 |
第三,政府是规范国土安全高等教育的管家(管理者)。 |
四 讨论与政策建议 |
(一)加强政府业务部门的政策力度和可操作性 |
(二)建立“政府业务部门-高等院校”超常规教育联盟 |
(三)构建“政府业务部门-学科专业”紧密对口的学科结构 |
(9)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难点及解决对策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模型建构 |
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客观要素 |
2.1.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客观要素 |
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框架 |
2.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情报流程理论框架 |
2.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国防管理理论框架 |
2.2.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决策周期理论框架 |
2.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理论模型的建构 |
2.3.1 建构理论模型已具备基本条件 |
2.3.2 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出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论模型 |
2.3.3 基于理论模型解读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内涵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演变 |
3.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历经战争进入萌芽期 |
3.1.1 从独立战争到建国初期,美国军事情报管理较为混沌 |
3.1.2 从内战结束至一战前,美国常设军事情报机构出现 |
3.1.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情报机构发展壮大但缺乏管理 |
3.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在冷战期间进入成长期 |
3.2.1 美国国防情报部门创立发展是国防情报管理开展的前提 |
3.2.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直接受美国情报界管理改革的影响 |
3.2.3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开始重新定位 |
3.3 “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情报管理步入成熟期 |
3.3.1 “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情报界反思管理改革问题 |
3.3.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实现里程碑式的发展 |
3.3.3 奥巴马政府推动国防情报管理深化调整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重点目标与具体实施 |
4.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重点目标 |
4.1.1 保障国防情报用户及时准确决策,配合整个美国情报界 |
4.1.2 紧跟国防情报用户需求,提升国防情报业界管理水平 |
4.1.3 推进国防情报理论研究,加强国防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
4.1.4 提升国防情报业界反制与拒止能力,防止敌方夺取优势 |
4.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组织管理 |
4.2.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围绕情报支援开展组织管理 |
4.2.2 各层级情报部门在组织管理中被赋予明确职能 |
4.3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业务管理 |
4.3.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贯穿军事情报行动各环节 |
4.3.2 美军实施联合作战时注重开展国防情报管理 |
4.4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路径 |
4.4.1 通过加强人事管理,注重培养国防情报管理力量 |
4.4.2 通过有效资金管理,积极投入发展国防情报能力 |
4.4.3 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提升国防情报管理效率 |
4.4.4 通过反情报与安全管理,严防安全漏洞带来破坏 |
4.5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成效与主要特点 |
5.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
5.1.1 国防情报主管权力得到巩固和加强,统筹效益不断提高 |
5.1.2 国防情报管理机制运行更加流畅高效,手段与能力进步较快 |
5.1.3 国防情报管理地位得到强化,对国家情报管理的影响力扩大 |
5.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主要特点 |
5.2.1 以制度化的领导指挥形成强大管理权力 |
5.2.2 以体系化的管理结构发挥业界整体优势 |
5.2.3 以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推动标准情报作业 |
5.2.4 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情报效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6.1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1.1 统合矛盾长期存在,影响国防情报业界整合 |
6.1.2 管理方向存在偏差,增加国防情报管理成本 |
6.1.3 资源管理频现不足,制约能力发展和理念更新 |
6.1.4 国防情报业界扩张,导致情报管理遭遇外部阻力 |
6.2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趋势 |
6.2.1 进一步强化国防部领导层授权,完善国防情报管理依据 |
6.2.2 进一步满足情报用户不同需求,提升国防情报管理水平 |
6.2.3 进一步削弱业界管理上的藩篱,推动国防情报一体化整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
7.1 紧盯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实践发展 |
7.1.1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发展脉络 |
7.1.2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理念思维 |
7.1.3 把握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的制度设计 |
7.2 确立我军情报管理的战略目标 |
7.2.1 以强军思想为指引,坚持情报管理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 |
7.2.2 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情报管理理论体系 |
7.3 优化我军情报管理体制 |
7.3.1 加强我军情报管理集中领导,全盘统筹情报管理工作 |
7.3.2 完善我军情报管理体系模式,改进组织体制设计 |
7.3.3 颁布国家法律与军队条令条例,明确军事情报管理工作细则 |
7.4 提高我军情报管理水平 |
7.4.1 着眼提高我军情报管理效能,用科学方法管理军事情报工作 |
7.4.2 着眼提高联合作战情报保障效能,基于实战需求管理军事情报 |
7.5 完善我军情报管理路径 |
7.5.1 注重管理人员培养,打造一流情报管理队伍 |
7.5.2 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实现情报资源优化配置 |
7.5.3 建设高效安全技术平台,解决情报管理的信息瓶颈 |
7.5.4 严格落实安全反间措施,整合情报与反情报工作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与成果 |
8.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战略》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安全战略》的具体架构 |
1.1 风险识别 |
1.2 减少脆弱性 |
1.3 减少威胁 |
1.4 减轻后果 |
1.5 实现网络安全 |
2 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战略》的特点 |
3 国土安全部在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4 对中国的影响 |
四、Oracle为“国土安全”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构想[J]. 葛伟亚,王睿,张庆,邢怀学,周洁. 地质通报, 2021(10)
- [2]广西永福县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杨昌明.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美国国土安全硕士课程内容、特点与启示[D]. 刘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4]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D]. 季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1)
- [5]《利用风险披露技术增强和提高网络能力法》英汉笔译实践报告[D]. 杨睛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6]基于第三方评估的江西省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D]. 郑炜彬.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美国国土安全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和对策建议[J]. 祝哲,邵安.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9(02)
- [8]美国融合中心的建设历程、演变逻辑与思想意蕴[J]. 谢晓专. 公安学研究, 2018(04)
- [9]美国国防情报管理研究[D]. 段建炜.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战略》解读[J]. 王天禅.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08)